專利名稱:旋流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脫硫設備,具體說是ー種旋流板。
背景技術:
煙氣脫硫(Flue gas desulfurization,簡稱FGD),在FGD技術中,按吸收劑及脫硫產物在脫硫過程中的干濕狀態(tài)又可將脫硫技術分為濕法、干法和半干(半濕)法。濕法FGD技術是用含有吸收劑的溶液或漿液在濕狀態(tài)下脫硫和處理脫硫產物,該法具有脫硫反應速度快、設備簡單、脫硫效率高等優(yōu)點,但是煙氣由于從煙道入口處被引風機或增壓風機引入脫硫吸收塔內,種種原因造成煙氣上升不均勻,并與脫硫液的結合也不完全,從而造成脫硫效果不好;還有由于濕法脫硫的脫硫在運行過程中存在各種結垢的隱患,容易發(fā)生管 道和噴嘴等堵塞現(xiàn)象而無法進行正常的脫硫,從而造成經濟損失和環(huán)境污染。
實用新型內容發(fā)明目的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合理的旋流板。技術方案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旋流板,包括板狀本體,在所述本體的上表面上并沿著本體長度方向設有長凹槽,在所述長凹槽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與其相通的左凹槽和右凹槽,所述長凹槽的兩端部、左凹槽端部和右凹槽端部均延伸至所述本體上表面上與各個凹槽端部相對應的邊緣。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所述左凹槽和右凹槽均有多個。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ー步改進,所述左凹槽和右凹槽相互錯開設置。有益效果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結構合理,采用在本體上設置凹槽的方式,使得煙氣較易通過,從而能減少塔內壓カ。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的詳細說明。如圖I所示,一種旋流板,包括板狀本體1,在本體I的上表面上設有長凹槽2,長凹槽2沿著本體I長度方向設置并且其兩端部一直延伸至本體I上表面相對應的邊緣處,在長凹槽2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與其相通的左凹槽3和右凹槽4,左凹槽3和右凹槽4可以是ー個或者是多個,每個左凹槽3端部和每個右凹槽4端部均延伸至本體I上表面上與各凹槽端部相對應的邊緣。當左凹槽3和右凹槽4均有多個時,左凹槽3和右凹槽4優(yōu)選相互錯開設置,這樣各凹槽的分布就像很多小河流入一條大河的形狀,當上面的脫硫液流到本體I上時形成細流和水膜流下,這樣使得煙氣較易通過,從而減少塔內的壓カ。實施例在一塊常規(guī)的旋流板上,長凹槽2的深度為2cm、寬度為3cm,長度與本體I的長度相等,每個左凹槽3和每個右凹槽4的深度均為1cm、寬度均為2cm。除上述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旋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狀本體(1),在所述本體(I)的上表面上并沿著本體(I)長度方向設有長凹槽(2),在所述長凹槽(2)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與其相通的左凹槽(3)和右凹槽(4),所述長凹槽(2)的兩端部、左凹槽(3)端部和右凹槽(4)端部均延伸至所述本體(I)上表面上與各個凹槽端部相對應的邊緣。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旋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凹槽(3)和右凹槽(4)均有多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旋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凹槽(3)和右凹槽(4)相互錯開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旋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長凹槽(2)的深度為2cm、寬度為3cm。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旋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凹槽(3)和右凹槽(4)的深度均為1cm、寬度均為2c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旋流板,包括板狀本體,在所述本體的上表面上并沿著本體長度方向設有長凹槽,在所述長凹槽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與其相通的左凹槽和右凹槽,所述長凹槽的兩端部、左凹槽端部和右凹槽端部均延伸至所述本體上表面上與各個凹槽端部相對應的邊緣。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結構合理,采用在本體上設置凹槽的方式,使得煙氣較易通過,從而能減少塔內壓力。
文檔編號B01D53/78GK202427346SQ20112057399
公開日2012年9月12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2月31日
發(fā)明者林世國, 林世強, 林柏續(xù) 申請人:南京勝景環(huán)保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