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試劑添加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試劑添加裝置,屬于化學(xué)實驗用具技術(shù)領(lǐng)域。
背景技術(shù):
目前,化學(xué)試驗中添加試劑的方法一般為滴入法,即從被添加主體表面滴入,然后加以搖勻或攪拌均勻。這種方法易造成反應(yīng)不迅速、不完全,而且操作復(fù)雜,特別對于被添加主體為固液混合原料時,滴入法很難使得添加試劑與原料迅速有效的混合反應(yīng)。故開發(fā)一種及時有效混合的添加裝置是非常必要的。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jié)構(gòu)簡單、及時有效混合、使用方便的試劑添加
>J-U ρ α裝直。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方案是一種試劑添加裝置,包括推桿1、直管2、出液管3、出液孔4。推桿I插入直管2內(nèi),直管2下方連通有出液管3,出液管3上分布有出液孔4。所述推桿I與直管2間隙配合,推桿I直徑小于直管2的直徑。使得推桿I的外壁能貼緊直管2的內(nèi)壁作緩慢上下移動。所述直管2下方連通有一個或多個出液管3。所述出液孔4直徑為O. 5 1mm。所述推桿I與直管2為可拆分結(jié)構(gòu)。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將裝置伸入被添加主體中,抽出推桿1,將試劑倒入直管2,后將推桿I插入直管2中,向下推動推桿I使試劑從4個爪型出液管3的小孔4中噴射入主體中,添加的同時也起到攪拌的作用。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這種添加裝置能直接將試劑送人主體內(nèi)部,同時試劑通過小孔噴射出來能起到攪拌效果,很好的解決了目前試劑添加的問題。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視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俯視示意圖;圖中各標號為1 :推桿,2 :直管,3 :出液管,4 :出液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jié)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內(nèi)容并不限于所述范圍。實施例1 :如圖1-2所示,一種試劑添加裝置,包括推桿1、直管2、出液管3、出液孔4。推桿I插入直管2內(nèi),直管2下方連通有出液管3,出液管3上分布有出液孔4。推桿I與直管2間隙配合,推桿I直徑小于直管2的直徑。直管2下方連通有四個出液管3。出液孔4直徑為1mm。推桿I與直管2為可拆分結(jié)構(gòu)。實施例2 :如圖1-2所示,一種試劑添加裝置,包括推桿1、直管2、出液管3、出液孔4。推桿I插入直管2內(nèi),直管2下方連通有出液管3,出液管3上分布有出液孔4。推桿I與直管2間隙配合,推桿I直徑小于直管2的直徑。直管2下方連通有一個出液管3。出液孔4直徑為O. 5mm。實施例3 :如圖1-2所示,一種試劑添加裝置,包括推桿1、直管2、出液管3、出液孔4。推桿I插入直管2內(nèi),直管2下方連通有出液管3,出液管3上分布有出液孔4。推桿I與直管2間隙配合,推桿I直徑小于直管2的直徑。直管2下方連通有三個出液管3。出液孔4直徑為O. 7mm。實施例4 :如圖1-2所示,一種試劑添加裝置,包括推桿1、直管2、出液管3、出液孔4。推桿I插入直管2內(nèi),直管2下方連通有出液管3,出液管3上分布有出液孔4。推桿I與直管2間隙配合,推桿I直徑小于直管2的直徑。實施例5 :如圖1-2所不,一種試劑添加裝置,包括推桿1、直管2、出液管3、出液孔4。推桿I插入直管2內(nèi),直管2下方連通有出液管3,出液管3上分布有出液孔4。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試劑添加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推桿(I)、直管(2)、出液管(3)、出液孔(4);推桿(I)插入直管(2)內(nèi),直管(2)下方連通有出液管(3),出液管(3)上分布有出液孔(4)。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試劑添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桿(I)與直管(2)間隙配合,推桿(I)直徑小于直管(2 )的直徑。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試劑添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2)下方連通有一個或多個出液管(3)。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試劑添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孔(4)直徑為O.5 Imnin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試劑添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桿(I)與直管(2)為可拆分結(jié)構(gòu)。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試劑添加裝置,屬于化學(xué)實驗用具技術(shù)領(lǐng)域。本實用新型包括推桿、直管、出液管、出液孔。推桿插入直管內(nèi),直管下方連通有出液管,出液管上分布有出液孔。推桿與直管間隙配合,推桿直徑小于直管的直徑。本實用新型能直接將試劑送人主體內(nèi)部,同時試劑通過小孔噴射出來能起到攪拌效果,很好的解決了目前試劑添加的問題。
文檔編號B01L3/00GK202845035SQ20122055578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9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2年10月29日
發(fā)明者吳楨芬, 蘇有勇, 趙逸群, 李茂忠, 白玉琢 申請人:昆明理工大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