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味劑酯化反應釜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甜味劑酯化反應釜,包括釜體,所述的釜體內設有攪拌裝置,所述的釜體上部設有進料口,所述的釜體的底部設有出料口,所述的釜體的外側設有套層,所述的套層上設有循環(huán)水進口和循環(huán)水出口,所述的釜體內設有中空螺旋狀加熱管,所述的中空螺旋狀加熱管的底部設有與循環(huán)水進口相連的加熱管入口,所述的中空螺旋狀加熱管的頂部設有與循環(huán)水出口相連的加熱管出口,所述的中空螺旋狀加熱管的直徑為所述的釜體內徑的70%~80%,所述的攪拌裝置包括攪拌軸、與攪拌軸相連的攪拌電機以及由上而下依次設置在所述的攪拌軸上的第一攪拌葉組、第二攪拌葉組和第三攪拌葉組,所述的第一攪拌葉組、第二攪拌葉組和第三攪拌葉組位于所述的中空螺旋狀加熱管的中空部內。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物質和能量交換均勻和及時的甜味劑酯化反應釜。
【專利說明】 甜味劑酯化反應釜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甲磺胺的制備的設備領域,特別是一種甜味劑酯化反應釜。
【背景技術】
[0002]糖精鈉(鄰苯甲?;酋啺封c)是最古老的甜味劑。糖精于1878年被美國科學家發(fā)現(xiàn),很快就被食品工業(yè)界和消費者接受。糖精的甜度為蔗糖的300倍到500倍,它不被人體代謝吸收,在各種食品生產(chǎn)過程中都很穩(wěn)定。缺點是風味差,有后苦,這使其應用受到一定限制。
[0003]在甲磺胺的制備領域中,鄰苯甲?;酋啺芬脖环Q為甜味劑,其以苯酐為原料通過胺化降解、酯化、重氮化、置換氯化、環(huán)合、酸析、干燥步驟得到。酯化過程中需要攪拌能夠均勻,換熱能夠及時和充分,因此,提高反應釜的能量和物質的分散能力是甜味劑酯化反應釜設計的要點。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物質和能量交換均勻和及時的甜味劑酯化反應釜。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甜味劑酯化反應釜,包括釜體,所述的釜體內設有攪拌裝置,所述的釜體上部設有進料口,所述的釜體的底部設有出料口,所述的釜體的外側設有套層,所述的套層上設有循環(huán)水進口和循環(huán)水出口,所述的釜體內設有中空螺旋狀加熱管,所述的中空螺旋狀加熱管的底部設有與循環(huán)水進口相連的加熱管入口,所述的中空螺旋狀加熱管的頂部設有與循環(huán)水出口相連的加熱管出口,所述的中空螺旋狀加熱管的直徑為所述的釜體內徑的70%?80%,所述的攪拌裝置包括攪拌軸、與攪拌軸相連的攪拌電機以及由上而下依次設置在所述的攪拌軸上的第一攪拌葉組、第二攪拌葉組和第三攪拌葉組,所述的第一攪拌葉組、第二攪拌葉組和第三攪拌葉組可以位于所述的中空螺旋狀加熱管的中空部內。
[0006]在上述的甜味劑酯化反應釜中,所述的釜體的內壁上均勻設有多塊擾流板,所述的擾流板的寬度為20?40mmo
[0007]在上述的甜味劑酯化反應釜中,所述的擾流板為與水平方向垂直的不銹鋼板,所述的擾流板的高度為所述的釜體的內壁的高度的70%?90%。
[0008]在上述的甜味劑酯化反應釜中,所述的第一攪拌葉組包括兩片對稱設置的第一攪拌葉,所述的第二攪拌葉組包括兩片對稱設置的第二攪拌葉,所述的第三攪拌葉組包括兩片對稱設置的第三攪拌葉,其中,所述的第一攪拌葉組和第二攪拌葉組垂直,第二攪拌葉組和第三攪拌葉組垂直。
[0009]在上述的甜味劑酯化反應釜中,所述的第一攪拌葉組和第二攪拌葉組的直徑相同,第三攪拌葉組的直徑為第一攪拌葉組的直徑的0.7?0.9倍,所述的第一攪拌葉組的直徑為所述的中空螺旋狀加熱管的中空部直徑的85%?90%。
[0010]本實用新型采用中空螺旋狀加熱管和套層提高了反應的物質和能量的交換均勻性和及時性,此外,第一攪拌葉組、第二攪拌葉組和第三攪拌葉組提高了攪拌的均勻性,在此過程中,和中空螺旋狀加熱管結合,使中空螺旋狀加熱管得內外形成對流,提高能量和物質的交換程度,提高酯化的轉化率和縮短反應時間。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0013]實施例1
[0014]如圖1所示,一種甜味劑酯化反應釜,包括釜體1,所述的釜體I內設有攪拌裝置2,所述的釜體I上部設有進料口 3,所述的釜體I的底部設有出料口 4,所述的釜體I的外側設有套層5,所述的套層5上設有循環(huán)水進口 51和循環(huán)水出口 52,所述的釜體I內設有中空螺旋狀加熱管6,所述的中空螺旋狀加熱管6的底部設有與循環(huán)水進口 51相連的加熱管入口 61,所述的中空螺旋狀加熱管6的頂部設有與循環(huán)水出口 52相連的加熱管出口 62,所述的中空螺旋狀加熱管6的直徑為所述的釜體I內徑的70%?80%,所述的攪拌裝置2包括攪拌軸21、與攪拌軸21相連的攪拌電機22以及由上而下依次設置在所述的攪拌軸21上的第一攪拌葉231組23、第二攪拌葉241組24和第三攪拌葉251組25,所述的第一攪拌葉231組23、第二攪拌葉241組24和第三攪拌葉251組25位于所述的中空螺旋狀加熱管6的中空部內,所述的釜體I的內壁上均勻設有多塊擾流板11,所述的擾流板11的寬度為20?40mm,優(yōu)選為30mm,擾流板11的作用在于對在中空螺旋狀加熱管6形成的對流進行擾亂,提高混合的均勻程度,所述的擾流板11為與水平方向垂直的不銹鋼板,所述的擾流板11的高度為所述的釜體I的內壁的高度的70%?90%,優(yōu)選為80%。
[0015]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攪拌葉231組23包括兩片對稱設置的第一攪拌葉231,所述的第二攪拌葉241組24包括兩片對稱設置的第二攪拌葉241,所述的第三攪拌葉251組25包括兩片對稱設置的第三攪拌葉251,其中,所述的第一攪拌葉231組23和第二攪拌葉241組24垂直,第二攪拌葉241組24和第三攪拌葉251組25垂直,所述的第一攪拌葉231組23和第二攪拌葉241組24的直徑相同,第三攪拌葉251組25的直徑為第一攪拌葉231組23的直徑的0.7?0.9倍,所述的第一攪拌葉231組23的直徑為所述的中空螺旋狀加熱管6的中空部直徑的85%?90%,優(yōu)選為87%。在攪拌軸的下半部分還設有軸套26,軸套通過角鐵27與釜體I連接。
[0016]在實際應用中,第一攪拌葉231組23、第二攪拌葉241組24和第三攪拌葉251組25攪拌在中空螺旋狀加熱管6內外形成對流,該對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通過中空螺旋狀加熱管6縫隙中和中空螺旋狀加熱管6外形成對流,第二部分為通過中空螺旋狀加熱管6的上下兩個開口與中空螺旋狀加熱管6的管外流體形成對流。在中空螺旋狀加熱管6的管外的介質還受到擾流板11的作用,提高混合效果。套層5和中空螺旋狀加熱管6內均通有鹽水,在反應階段為熱鹽水,在反應結束后為過冷鹽水,通過驟冷,降低副反應的產(chǎn)生。
[0017]以上所述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范圍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甜味劑酯化反應釜,包括釜體,所述的釜體內設有攪拌裝置,所述的釜體上部設有進料口,所述的釜體的底部設有出料口,所述的釜體的外側設有套層,所述的套層上設有循環(huán)水進口和循環(huán)水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釜體內設有中空螺旋狀加熱管,所述的中空螺旋狀加熱管的底部設有與循環(huán)水進口相連的加熱管入口,所述的中空螺旋狀加熱管的頂部設有與循環(huán)水出口相連的加熱管出口,所述的中空螺旋狀加熱管的直徑為所述的釜體內徑的70%?80%,所述的攪拌裝置包括攪拌軸、與攪拌軸相連的攪拌電機以及由上而下依次設置在所述的攪拌軸上的第一攪拌葉組、第二攪拌葉組和第三攪拌葉組。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甜味劑酯化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釜體的內壁上均勻設有多塊擾流板,所述的擾流板的寬度為20?40mm。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甜味劑酯化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擾流板為與水平方向垂直的不銹鋼板,所述的擾流板的高度為所述的釜體的內壁的高度的70%?90%。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甜味劑酯化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攪拌葉組包括兩片對稱設置的第一攪拌葉,所述的第二攪拌葉組包括兩片對稱設置的第二攪拌葉,所述的第三攪拌葉組包括兩片對稱設置的第三攪拌葉,其中,所述的第一攪拌葉組和第二攪拌葉組垂直,第二攪拌葉組和第三攪拌葉組垂直。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甜味劑酯化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攪拌葉組和第二攪拌葉組的直徑相同,第三攪拌葉組的直徑為第一攪拌葉組的直徑的0.7?0.9倍,所述的第一攪拌葉組的直徑為所述的中空螺旋狀加熱管的中空部直徑的85%?90%。
【文檔編號】B01J19/18GK204220142SQ201420638153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10月29日
【發(fā)明者】王少龍, 李定佳, 凡一帆 申請人:湖北諾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