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涉及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在處理較小流量(≤100m3/h)的污水中采用混凝沉淀方 法時,往往采用混凝池和沉淀池作為兩個獨立單元,混凝池采用機械攪拌,高程較高,沉淀池采用斜管16沉淀,高程較低,混凝反應后的污水通過連接管道直接垂直進入斜管16沉淀池內,即該連接管道垂直連接至斜管16沉淀池底部布水器,由于沉淀池需要一定高度,排泥往往采用動力式排泥,而連接管道垂直連接斜管16沉淀池底部布水器會造成沉淀池內垂直管道旁斜管16安裝不便,且動力式排泥需消耗一定的能量,且由于是兩個獨立單元,所以占地面積也相對較大。
技術實現要素:
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以解決上述問題。
為實現發(fā)明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包括箱體、將箱體分為攪拌室和沉淀室的隔板;所述攪拌室內安裝有攪拌軸;所述攪拌軸上安裝有固定架,且固定架上鉸接安裝有攪拌葉;所述罐體內還設置有垂直的加藥管道,且加藥管道上開設有多個進藥孔;所述加藥管道的出口延伸至罐體的底部,加藥管道的進口延伸至罐體外,且加藥管道上還并聯(lián)設置有分流管道;所述箱體內還設置有連通攪拌室與沉淀室的輸送管道;所述輸送管道的進水口安裝有抽送泵,且輸送管道的出水口下方安裝有折射板,折射板與輸送管道通過連接件連接;所述沉淀室內還設置有網板,網板位于出水口上方,且網板上安裝有呈蜂窩狀排布的斜管;所述斜管的上方還設置有溢流板;所述沉淀室內還安裝有清水貯槽;所述沉淀室底部還設置有垂直的推板,且箱體上還安裝有推動裝置,且推動裝置與推板固定。
進一步的,所述沉淀室底部還設置有凹槽,凹槽設置在沉淀室底部的左端;所述沉淀室內還安裝有排污管,排污管的進口位于凹槽內,且排污管外接污泥泵;所述推動裝置為伸縮式結構的橫向氣缸,且推動裝置安裝在池體的右側。
進一步的,所述斜管為聚丙烯材質,斜管的截面呈四邊形、六邊形或者圓形任一種,且斜管的傾斜角度為30°~60°。
進一步的,所述箱體上還設置有排水管,且排水管的進口位于清水貯槽內。
進一步的,所述箱體上還安裝有攪拌電機,攪拌電機的轉動通過聯(lián)軸器與攪拌軸連接,且攪拌室上還設置有污水進口。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架為圓形,攪拌葉為長條狀,且攪拌葉均勻間隔的安裝在固定架上。
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發(fā)明通過采用攪拌室和沉淀室一體化結構,占地面積較小,使污水首先進入到攪拌室內,將藥液通過加藥管道上的進藥孔進入到攪拌室內,最后充分攪拌混合,再講污水輸送到沉淀池內進行絮凝、沉淀和過濾,使發(fā)明一次性完成污水的絮凝和沉淀,使用更加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發(fā)明提供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的結構圖;
附圖中標記及相應的零部件名稱:
1、箱體,2、攪拌室, 3、沉淀室,4、隔板4,5、攪拌軸,6、固定架, 7、攪拌葉,8、加藥管道,9、進藥孔,10、攪拌電機,11、分流管道,12、輸送管道,13、抽送泵,14、出水口,15、折射板,16、斜管,17、溢流板,18、清水貯槽,19、推板,20、推動裝置,21、凹槽,22、排污管,23、排水管,24、污水進口4,25、網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子并結合附圖對發(fā)明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1所示出了發(fā)明提供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包括箱體1、將箱體1分為攪拌室2和沉淀室3的隔板4,隔板4設置在箱體1的中部,且使攪拌室2和沉淀室3呈左右分布;所述攪拌室2內安裝有攪拌軸5;所述攪拌軸5上安裝有固定架6,且固定架6上鉸接安裝有攪拌葉7,攪拌葉7安裝在固定架6下表面上,使攪拌葉7能在固定架6上隨意擺動;所述罐體內還設置有垂直的加藥管道8,且加藥管道8上開設有多個進藥孔9,多個進藥孔9沿加藥管道8的軸線方向均勻排布,使加藥管道8內的藥液能沿攪拌室2的高度方向均勻的進入到攪拌室2內。
所述加藥管道8的出口延伸至罐體的底部,使藥液不僅能進入到攪拌室2的上端,同時能進入到攪拌室2的底部,加藥管道8的進口延伸至罐體外,且加藥管道8上還并聯(lián)設置有分流管道11,加藥管道8與分流管道11上均安裝有關閉閥,分流道方便同時投放兩種不同的藥劑;所述箱體1內還設置有連通攪拌室2與沉淀室3的輸送管道12,輸送管道12的進水口位于攪拌室2的底部;所述輸送管道12的進水口安裝有抽送泵13,抽送泵13方便將攪拌室2內攪拌后的污水輸送到沉淀池內,且輸送管道12的出水口14下方安裝有折射板15,折射板15與輸送管道12通過連接件連接,且折射板15為圓錐狀,且折射板15的中心線與出水口14的中心線在同一直線上。
所述沉淀室3內還設置有網板25,網板25位于出水口14上方,且網板25上安裝有呈蜂窩狀排布的斜管16,使進入到沉淀室3內的污水能通過斜管16進行過濾;所述斜管16的上方還設置有溢流板17;所述沉淀室3內還安裝有清水貯槽18,使沉淀后產生的清水能通過溢流板17進行溢流后進入到清水貯槽18,使沉淀后的清水整個流動較為平穩(wěn),不會對水體產生攪動;所述沉淀室3底部還設置有垂直的推板19,推板19的寬度與沉淀室3的寬度一致,推板19的下表面與沉淀室3的底部抵緊,推板19的兩個側邊與攪拌室2的兩側抵緊,且箱體1上還安裝有推動裝置20,且推動裝置20與推板19固定。
所述沉淀室3底部還設置有凹槽21,凹槽21設置在沉淀室3底部的左端;所述沉淀室3內還安裝有排污管22,排污管22的進口位于凹槽21內,且排污管22外接污泥泵;所述推動裝置20為伸縮式結構的橫向氣缸,且推動裝置20安裝在池體的右側,通過推板19的推動,使沉淀室3底部沉淀后的污泥全部推動至凹槽21內,再通過污泥泵的抽動,使凹槽21內的污泥全部抽出沉淀室3外。
所述斜管16為聚丙烯材質,斜管16的截面呈四邊形、六邊形或者圓形任一種,且斜管16的傾斜角度為30°~60°,斜管16的具體傾斜角度為45°,使用污水沉淀的效果更好。所述箱體1上還設置有排水管23,且排水管23的進口位于清水貯槽18內,方便將清水貯槽18內的清水排出沉淀室3外。所述箱體1上還安裝有攪拌電機10,攪拌電機10的轉動通過聯(lián)軸器與攪拌軸5連接,且攪拌室2上還設置有污水進口24,攪拌電機10為變頻電機,通過攪拌電機10的轉動帶動攪拌軸5的轉動,使攪拌軸5對攪拌室2內的污水和加入的藥劑進行攪拌混合。所述固定架6為圓形,攪拌葉7為長條狀,且攪拌葉7均勻間隔的安裝在固定架6上,使攪拌軸5在轉動過程中攪拌葉7能隨意的擺動,使攪拌葉7對污水的攪拌更加充分。
以上所述僅為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發(fā)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發(fā)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