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過濾裝置的,尤其涉及一種火力發(fā)電廠煤塵處理回收裝置。
背景技術:
1、火力發(fā)電廠在輸送煤塊或煤粉時,輸煤皮帶層是物料輸送的主要場所,也是燃煤電廠主要的塵源點之一。煤塵污染主要是在皮帶受料口、卸料口、轉運點及采用犁式卸料器或刮板式卸料器將皮帶上的煤卸入煤倉的落料口時,由于落差較大,皮帶機與煤分離時會產(chǎn)生大量粉塵,在煤倉的落料口處,隨著倉內煤位升高,含塵氣體從落煤口處排出和擴散,造成大面積污染。
2、一部分火力發(fā)電廠在含塵氣體排出時通過設置過濾裝置對煤塵進行濾除處理,從而降低污染。
3、但是,過濾裝置在濾除、吸附了過多的煤塵后,自身的過濾能力下降,而在對過濾裝置進行清潔處理時,由于清理部件難以深入過濾裝置內部,導致清理效果較差。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申請通過提供一種火力發(fā)電廠煤塵處理回收裝置,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過濾裝置在濾除、吸附了過多的煤塵后,自身的過濾能力下降,而在對過濾裝置進行清潔處理時,由于清理部件難以深入過濾裝置內部,導致清理效果較差的技術問題,實現(xiàn)了清潔部件直接深入濾縫隙大中進行清潔處理,因此方便清理的技術效果。
2、本申請?zhí)峁┝艘环N火力發(fā)電廠煤塵處理回收裝置,包括過濾殼體,所述過濾殼體內部中空,所述過濾殼體內腔的左右兩個部分分別為清潔部和濾塵部;
3、所述濾塵部內設置有可形變過濾芯體,所述可形變過濾芯體在所述濾塵部中接收空氣并進行煤塵濾除處理,所述清潔部中設置有清潔組件,所述清潔組件用于清潔所述可形變過濾芯體,在所述可形變過濾芯體移動至所述清潔部后,所述可形變過濾芯體變形,以便于所述清潔組件的清潔部件伸入所述可形變過濾芯體內進行清潔處理,從而達到較佳的清潔效果。
4、進一步地,所述可形變過濾芯體包括兩個固定板,兩個所述的固定板分別設置在所述過濾殼體的兩個橫向內壁上,所述固定板豎直設置且其板面上設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水平設置,所述第一滑槽中滑動設置有第一滑座,所述第一滑座的表面與所述固定板表面齊平;
5、所述第一滑槽的左端連接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與所述第一滑槽對接,所述第二滑槽的左段向上延伸至所述固定板的頂部,以形成第一缺口,所述第一滑槽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一滑座的長度,所述第一缺口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一滑座的長度。
6、進一步地,所述固定板的板面上還設置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水平設置于所述第一滑槽的下方,所述第三滑槽中滑動設置有第三滑座。
7、進一步地,兩個所述的固定板之間平行設置有若干過濾板片,所述過濾板片縱向設置,相鄰所述過濾板片之間為過濾縫隙,所述過濾板片的縱向側面的上端通過轉動軸與所述第一滑座相連,所述過濾板片的縱向側面的下端通過轉動軸與所述第三滑座相連。
8、進一步地,所述過濾殼體的右側縱向內壁上設置有第一驅動氣缸和第二驅動氣缸,所述第一驅動氣缸和所述第二驅動氣缸水平設置,所述第一驅動氣缸的缸體與所述過濾殼體的內壁鉸接,所述第一驅動氣缸的輸出端與最右側所述過濾板片的右側面上部鉸接;
9、所述第二驅動氣缸的缸體與所述過濾殼體的內壁固接,所述第二驅動氣缸的輸出端與所述過濾板片的右側面下部鉸接。
10、進一步地,在所述可形變過濾芯體進行濾塵工作前,所述第一驅動氣缸和所述第二驅動氣缸的輸出端收縮,以使所述可形變過濾芯體移動至所述濾塵部中,且使所述過濾板片傾斜,所述過濾縫隙的距離變小,從而具備濾塵功能;
11、在轉移所述可形變過濾芯體時,所述第一驅動氣缸和所述第二驅動氣缸的輸出端同步伸出,帶動所述可形變過濾芯體移動至所述清潔部中,之后所述第一驅動氣缸的輸出端獨立伸出,以使所述過濾板片從傾斜變?yōu)樨Q直,以使所述過濾縫隙的距離變大,便于清潔處理。
12、進一步地,所述可形變過濾芯體的上下兩端分別為芯體進口和芯體出口,所述濾塵部內設置有連接端頭,在所述可形變過濾芯體位于所述濾塵部中時,所述連接端頭與所述芯體進口相對;
13、所述過濾殼體的內壁上通過支架連接有對接氣缸,所述對接氣缸的輸出端豎直向下,所述連接端頭與所述對接氣缸的輸出端相連,所述連接端頭與進氣管道相連。
14、進一步地,最左側所述過濾板片的左側面上部連接左側承接板,最右側所述過濾板片的右側面上部設置有右側承接板,所述左側承接板與所述過濾板片之間的夾角為銳角,所述右側承接板所述過濾板片之間的夾角為鈍角,且所述左側承接板與所述右側承接板處于同一平面。
15、進一步地,在所述第一驅動氣缸和所述第二驅動氣缸的輸出端收縮時,所述過濾板片處于傾斜狀態(tài),此時所述左側承接板與所述右側承接板均處于水平狀態(tài),且所述左側承接板、所述右側承接板以及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齊平。
16、進一步地,所述左側承接板、所述右側承接板以及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設置有對接槽,所述連接端頭的下端面設置有與所述對接槽相對應的壓緊墊。
17、本申請?zhí)峁┑募夹g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術效果或優(yōu)點:
18、本發(fā)明通過設置可形變過濾芯體進行煤塵過濾,可形變過濾芯體主要由多個并排設置的過濾板片構成,相鄰過濾板片之間為過濾縫隙,在含煤塵氣體進入可形變過濾芯體后,煤塵無法穿過過濾縫隙,從而實現(xiàn)過濾處理。過濾板片的角度可以變化,在其工作狀態(tài)時,過濾板片處于傾斜狀態(tài),此時各個過濾板片之間的距離較小,也即是過濾縫隙小,因此可形變過濾芯體具有過濾能力,而當過濾板片處于豎直狀態(tài)時,此時各個過濾板片之間的距離大,也即是過濾縫隙大,因此清潔部件可以直接深入濾縫隙大中進行清潔處理,因此可形變過濾芯體方便清理。
1.一種火力發(fā)電廠煤塵處理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過濾殼體(1),所述過濾殼體(1)內部中空,所述過濾殼體(1)內腔的左右兩個部分分別為清潔部(101)和濾塵部(102);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火力發(fā)電廠煤塵處理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形變過濾芯體(2)包括兩個固定板(201),兩個所述的固定板(201)分別設置在所述過濾殼體(1)的兩個橫向內壁上,所述固定板(201)豎直設置且其板面上設置有第一滑槽(202),所述第一滑槽(202)水平設置,所述第一滑槽(202)中滑動設置有第一滑座(203),所述第一滑座(203)的表面與所述固定板(201)表面齊平;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火力發(fā)電廠煤塵處理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01)的板面上還設置有第三滑槽(206),所述第三滑槽(206)水平設置于所述第一滑槽(202)的下方,所述第三滑槽(206)中滑動設置有第三滑座(207)。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火力發(fā)電廠煤塵處理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的固定板(201)之間平行設置有若干過濾板片(208),所述過濾板片(208)縱向設置,相鄰所述過濾板片(208)之間為過濾縫隙(209),所述過濾板片(208)的縱向側面的上端通過轉動軸與所述第一滑座(203)相連,所述過濾板片(208)的縱向側面的下端通過轉動軸與所述第三滑座(207)相連。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火力發(fā)電廠煤塵處理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殼體(1)的右側縱向內壁上設置有第一驅動氣缸(210)和第二驅動氣缸(211),所述第一驅動氣缸(210)和所述第二驅動氣缸(211)水平設置,所述第一驅動氣缸(210)的缸體與所述過濾殼體(1)的內壁鉸接,所述第一驅動氣缸(210)的輸出端與最右側所述過濾板片(208)的右側面上部鉸接;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火力發(fā)電廠煤塵處理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形變過濾芯體(2)進行濾塵工作前,所述第一驅動氣缸(210)和所述第二驅動氣缸(211)的輸出端收縮,以使所述可形變過濾芯體(2)移動至所述濾塵部(102)中,且使所述過濾板片(208)傾斜,所述過濾縫隙(209)的距離變小,從而具備濾塵功能;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火力發(fā)電廠煤塵處理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形變過濾芯體(2)的上下兩端分別為芯體進口(212)和芯體出口(213),所述濾塵部(102)內設置有連接端頭(214),在所述可形變過濾芯體(2)位于所述濾塵部(102)中時,所述連接端頭(214)與所述芯體進口(212)相對;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火力發(fā)電廠煤塵處理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最左側所述過濾板片(208)的左側面上部連接左側承接板(216),最右側所述過濾板片(208)的右側面上部設置有右側承接板(217),所述左側承接板與所述過濾板片(208)之間的夾角為銳角,所述右側承接板(217)所述過濾板片(208)之間的夾角為鈍角,且所述左側承接板(216)與所述右側承接板(217)處于同一平面。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火力發(fā)電廠煤塵處理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驅動氣缸(210)和所述第二驅動氣缸(211)的輸出端收縮時,所述過濾板片(208)處于傾斜狀態(tài),此時所述左側承接板(216)與所述右側承接板(217)均處于水平狀態(tài),且所述左側承接板(216)、所述右側承接板(217)以及所述固定板(201)的上表面齊平。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火力發(fā)電廠煤塵處理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側承接板(216)、所述右側承接板(217)以及所述固定板(201)的上表面設置有對接槽(218),所述連接端頭(214)的下端面設置有與所述對接槽(218)相對應的壓緊墊(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