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水平導泥式異向流沉淀斜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水處理工藝中的新型高效率沉淀裝置。美國六十年代起,迄今多用異向流斜板,表面負荷6-12噸/小時平米,異向流斜板(管)沉淀,由于進水和從板上滑下的沉淀物在斜板下部能把一部分已下落的污泥重新帶入斜板內(nèi),而在板內(nèi)的一定位置形成懸浮泥渣層,負荷加大時,泥渣會上浮,限制表面負荷的提高,其上升流速依進水水質(zhì)的不同最大使用到3-4毫米/秒,已感到困難,目前常用的蜂窩斜管上口邊緣容易積泥和孳長生物。荷蘭國際莫勒公司在七十年代發(fā)明了稱為PV系列的波形板分離裝置,其中簡稱TPS(TiLtablePlateSett-lev)的是一種具有收集從板上滑落的沉淀物的封閉槽(稱集泥槽)的異向流波形斜板沉淀器,該集泥槽把下落的污泥和進水分開,從而避免污泥被進水重新帶入斜板內(nèi),具有較高的沉淀效率,申報了美國專利3666111,其上升流速約為7毫米/秒,比目前我國異向流斜板系統(tǒng)采用的上升流速3-4毫米/秒要高出一倍,因其集泥槽是豎向封閉的,波形斜板垂直于集泥槽排列組成斜向放置的矩形板組,這種形式在加大規(guī)模時受到空間限制,所以只適用于小型沉淀裝置。為了解決以上沉淀裝置存在的問題,特進行了改進,本實用新型是由前封板(1),板長1.0-2.0米,傾角50°-60°的波形斜板(2),水平式導泥槽(3)組成的水平導泥式斜板沉淀系統(tǒng),水平導泥槽設在波形板的波谷即下凹的半波下部,二個導泥槽壁之間的間隔是進水通道,水平導泥槽將斜板下部的進水水流與沉淀板上滑落的沉淀物隔開。進水即從二個導泥槽的間隔空間進入斜板,進水中的絮體在斜板間向上流動的過程中逐漸下沉于波形板上,并向波形的凹谷處匯集,形成多股泥流下滑,經(jīng)導泥槽再通過槽下部的窄縫(即防懸浮柵)落入沉淀池底部,完成泥水分離過程,用水平導泥槽的設計解決了一般異向流沉淀斜板進水對下落污泥頂托問題,顯著地提高了沉淀效率。本實用新型保護項目是水平導泥槽和置于其上沿水平方向排列的波形板組成的沉淀斜板組合形式,見附圖。該技術(shù)利用開有窄縫的水平導泥槽(斷面呈梯形),把沉淀并集中到波形斜板谷即下凹的半波中的下滑污泥導入沉淀池底部,來水從二個導泥槽之間的空間流入,再從斜板底部波峰即上凸的半波處向上進入斜板,避免了進水對污泥降落的干擾,水平導泥槽下部開一下落污泥的窄縫,是使導泥槽能水平放的關(guān)鍵技術(shù)環(huán)節(jié),水平導泥槽不僅是主要工藝部分,也做為斜板組的支撐骨架,并兼做斜板在沉淀池中的承托梁結(jié)構(gòu)件,簡化了工藝構(gòu)造。將波形板和水平導泥槽組成的分離板倒置過來,導泥(污)槽在上則可用于同向和導向流的浮升工藝,以上應用亦在申請保護之列。水平導泥槽和波形板及前封板采用硬質(zhì)塑料或金屬等各種適宜的材料制造,在現(xiàn)場組裝。本實用新型與荷蘭申報美國專利3666111不同之處是使用了下部開有窄縫的水平導泥槽,代替了其豎向封閉式集泥槽,可使沿水平方向排列的波形斜板不受空間限制,并使沉淀池成為規(guī)則的矩形,也降低了池高,能適應各類大中規(guī)模的自來水廠的新建和舊廠的挖潛改造,也可用于污水凈化工程,本實用新型的特點是,沉淀效率高(表面負荷率10-20噸/小時平米)、凈化水質(zhì)好、占地面積小、池形簡單、工程造價低、運行可靠。[1]前封板[2]波形板[3]導泥槽[4]側(cè)封板[5]排泥管[6]進水方向[7]排泥權(quán)利要求1.一種異向流波形沉淀斜板,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部開有窄縫的水平導泥槽(3)和置于其上沿水平方向排列的斜板(2)及后封板(1)所組成的波形沉淀板組合形式。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說的異向流波形沉淀斜板,其特征在于所說水平導泥槽斷面呈梯形(3)。3.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說的異向流波形沉淀斜板,其特征在于所說的波形斜板(2)板長1.0-2.0米;傾角為50°-60°。4.如權(quán)利要求1或3所說的,后封板,波形斜板及水平導泥槽都是采用硬質(zhì)塑料、金屬等各種適宜的材料制造的。專利摘要本水平導泥式異向流沉淀斜板由水平導泥槽和置于其上沿水平方向排列的波形板組成的沉淀斜板組形式。該技術(shù)以水平導泥槽把沉淀并集中到波形斜板谷即下凹的半波中向下滑落的污泥與底部向上的進水隔開,避免了進水對污泥滑落的干擾,水平導泥槽形式可以使水平方向排列的波形斜板不受空間限制。簡化了斜板組構(gòu)造和使用斜板的沉淀池形。將該組合形式倒置后可做浮升工藝。文檔編號B01D21/02GK2032906SQ8820010公開日1989年2月22日申請日期1988年1月1日優(yōu)先權(quán)日1988年1月1日發(fā)明者張德彥申請人:北京市市政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