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下料漏斗裝置及吸附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脫硫脫硝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下料漏斗裝置及吸附塔。
【背景技術】
[0002]吸附塔是活性炭脫硫脫硝技術的主要反應場所之一,塔內完成排放煙氣中有害物質的吸附。
[0003]請參見圖1和圖2,該圖示出了現(xiàn)有技術中一種典型吸附塔的塔身和塔底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左視圖。吸附塔底處設置有控制下料速度的卸料圓輥,及對由所有卸料圓輥排出的物料起收集作用的下料斗。
[0004]進一步的,在吸附塔中下落的物料為其吸附作用的活性炭,其物料安息角為32°?35°,且由于下落物料主要由位于中間的四個卸料圓棍1-1向下排出,為提高對落料的收集效率,圖3所示,在起下料斗作用的外層料漏斗2-2內部,位于中間的四個卸料圓輥1-1的排料口正下方設置內層料漏斗3-3,內層料漏斗3-3的出料口為了避免和外層料漏斗2-2的出料口發(fā)生位置干涉,采用偏置設置后從內層料漏斗3-3的側壁處豎直伸出。如此一來,外層料漏斗2-2的收集作用僅限于收集剩余兩個卸料圓輥1-1的排料。
[0005]但現(xiàn)有技術中的單一外層料漏斗2-2或由外層料漏斗2-2和內層料漏斗3-3組成的斗中斗結構,都存在著為了適應落料安息角不得不減小料斗錐頂角,進而使料斗高度過高的技術問題,特別是采用了斗中斗結構后為了形成由外層料漏斗2-2的內壁和內層料漏斗3-3外壁圍成的集料通道,外層料漏斗2-2的錐頂角還需做出進一步的縮小,更進一步的增加了吸附塔的整體高度。
[0006]料斗高度過高直接影響著吸附塔的整體的高度,與其相配合的輸送機的高度也會間接受其高度制約,這些尺寸的增加大幅度的增加了相關設備的制作成本,如何既能實現(xiàn)高效的收集落料,又能降低料斗高度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7](一 )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8]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吸附塔下料斗高度過高的技術問題。
[0009]( 二 )技術方案
[0010]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下料漏斗裝置,包括:三個以上并列的且彼此獨立集料的料斗,三個以上所述料斗緊固設置在塔身底端,其中位于中間的所述料斗的頂端端面和形心與所述吸附塔塔身下端面的形心重合。
[0011]優(yōu)選地,當所述料斗為圓錐狀時,其母線與水平面的夾角大于物料的安息角。
[0012]優(yōu)選地,所述料斗為圓錐狀時,其母線與水平面的夾角在40°?55°之間。
[0013]優(yōu)選地,當所述料斗為棱錐狀時,其任意側面與水平面的夾角大于物料的安息角。
[0014]優(yōu)選地,所述料斗為倒置的棱錐狀,棱錐任意側面與水平面的成角在40°?55°之間。
[0015]優(yōu)選地,每個所述料斗的頂端開口的上方均設置有一個或多個設置在所述塔身底端的卸料圓棍。
[0016]優(yōu)選地,所述塔身底端并排緊固設置三個所述料斗,其中位于中間的所述料斗的上方設置有四個卸料圓輥,位于兩側的所述料斗的上方分別設置有一個卸料圓輥。
[0017]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吸附塔,包括:吸附塔頂、吸附塔身和吸附塔底,所述吸附塔底設置有下料斗,所述下料斗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下料漏斗裝置。
[0018]優(yōu)選地,所述吸附塔身底端并排緊固設置三個所述料斗,位于中間的所述料斗的頂端端面的面積與所述吸附塔身塔下端面的面積比在0.36?0.60之間;位于兩側的所述料斗的高度與位于中間的所述料斗高度相同。
[0019](三)有益效果
[0020]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下料漏斗,降低了吸附塔下料斗的料斗高度,取代了現(xiàn)有技術中的斗中斗結構,降低了吸附塔的制造成本,同時也降低了和吸附塔相關的外圍設備設備的制作高度(例如:輸送機),進而降低了外圍配套設備的制作成本。
[0021]本實用新型采用多料斗并列獨立集料的結構設計,料斗之間并列獨立收集吸附塔的落料,每個獨立的料斗的側壁均采用與落料安息角相適應的結構設計,避免為采用斗中斗結構而在側壁傾角設計方面做出的角度上的讓步,最大程度的在料斗中避免發(fā)生積料。
[0022]此外,多料斗結構設計,可以根據(jù)塔底落料密集程度將料斗分散布置在適合集料的最佳位置,料斗的大小也能根據(jù)落料量的大小做出尺寸上的調整,結構分配合理,集料效率高。
[0023]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料斗對側面平面傾角或側面錐面錐頂角做出優(yōu)化設計,料斗為圓錐狀時,其母線與水平面的夾角范圍在40°?55°之間;料斗為倒置的棱錐狀時,棱錐任意側面與水平面的成角在40°?55°之間;最大限度的滿足下落物料的安息角,保證落料暢通的同時,將料斗高度做到最小。
【附圖說明】
[0024]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5]圖1是現(xiàn)有技術中吸附塔結構示意圖;
[0026]圖2是圖1的左視圖;
[0027]圖3是圖1中吸附塔塔底斗中斗結構的下料斗結構示意圖;
[0028]圖4是本實用新型下料漏斗裝置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5是圖4的左視圖;
[0030]圖6是本實用新型下料漏斗裝置與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下料斗尺寸對比示意圖;
[0031]圖7是本實用新型吸附塔結構主視圖;
[0032]圖8是圖7的左視圖。
[0033]圖4?6中:1、料斗;2、卸料圓輥;3、物料;H、高度差。
【具體實施方式】
[0034]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能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0035]不失一般性,如圖4和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下料漏斗裝置一個實施例中的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中,吸附塔任意一個塔身的底部下端面對稱設置有六個卸料圓輥2 ;,在位于塔身的底部下端面中部的四個卸料圓輥2的正下方,和位于吸附塔側壁附近的兩個卸料圓輥2的正下方各緊固設置有一個料斗I。
[0036]為適應滿足活性炭物料下落所需的32° -35°附近的安息角,本實用新型主料斗結構設計為四棱錐;在圖4所示的主視圖中,可見料斗I的一對側壁與水平方向所成的銳角為,所有料斗I的料斗高度均相互平齊;在圖5所示的左視圖中可見料斗I的側壁傾斜程度彼此相一致,其側壁與水平方向所成的銳角均為40°。此外,位于中間的料斗I頂端端面的面積與所述吸附塔身下端面的面積比在0.36?0.60之間。
[0037]由于吸附塔塔身高度非常大,現(xiàn)有技術中和本實用新型相關的設計中的吸附塔塔身高度已達30余米,采用上述結構之后,吸附塔下料斗的高度獲得了極大限度的降低,料斗I的高度相比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下料斗高度的高度差H接近下料斗高度的一半。本實施例選擇單個塔體長度均為8米,寬度均為10米時的兩座吸附塔,分別采用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下料斗和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中的下料漏斗,對比后得到的料斗高度差H值可達2.835米,其具體使用效果對比如圖6所示。
[0038]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料斗結構不限于本實施例中采用的棱錐,結構,其結構還可以設計成圓錐或其它不規(guī)則錐形結構,但設計前提需要讓料斗內壁的傾斜角度等于或大于物料的安息角;此外,當料斗結構為棱錐時,棱錐任意側面與棱臺高線的成角在40°?55°之間;當料斗結構為圓錐時,其錐頂角在40°?55°之間。此處需要注意的是,圖中料斗的母線或側面,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可能并不在40°?55°之間,目的為了一目了然得出該夾角大于所述物料的安息角。并且,40°?55°是權衡料斗高度和落料順暢之后得到的最優(yōu)夾角范圍,而非必須夾角范圍。
[0039]進一步的,圖7和圖8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吸附塔,包括:吸附塔頂、吸附塔身和吸附塔底,吸附塔底設置有上述技術方案中的下料漏斗,因吸附塔的結構并非本實用新型中的技術點,在此不再贅述。
[0040]進一步的,本實施例中料斗側壁傾斜的角度是以適應活性炭物料的安息角而設計。應該理解,不同屬性的物料,其相應的安息角也不相同,故設計料斗側壁時以適應下落物料而進行相應的傾斜角選擇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0041]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下料漏斗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個以上并列的且彼此獨立集料的料斗(1),三個以上所述料斗(I)緊固設置在吸附塔的塔身底端,其中位于中間的所述料斗的頂端端面和形心與所述吸附塔塔身下端面的形心重合。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漏斗裝置,其特征在于,當所述料斗(I)為圓錐狀時,其母線與水平面的夾角大于物料的安息角。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下料漏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I)為圓錐狀時,其母線與水平面的夾角在40°?55°之間。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漏斗裝置,其特征在于,當所述料斗(I)為棱錐狀時,其任意側面與水平面的夾角大于物料的安息角。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下料漏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I)為倒置的棱錐狀,棱錐任意側面與水平面的成角在40°?55°之間。
6.根據(jù)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下料漏斗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料斗(I)的頂端開口的上方均設置有一個或多個設置在所述塔身底端的卸料圓輥(2)。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下料漏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塔身底端并排緊固設置三個所述料斗(I),其中位于中間的所述料斗(I)的上方設置有四個卸料圓輥(2),位于兩側的所述料斗(I)的上方分別設置有一個卸料圓輥(2)。
8.一種吸附塔,包括:吸附塔頂、吸附塔身和吸附塔底,所述吸附塔底設置有下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斗為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下料漏斗裝置。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塔身底端并排緊固設置三個所述料斗(I),位于中間的所述料斗的頂端端面的面積與所述吸附塔身塔下端面的面積比在0.36?0.60之間;位于兩側的所述料斗(I)的高度與位于中間的所述料斗(I)高度相同。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脫硫脫硝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下料漏斗裝置及吸附塔,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吸附塔下料漏斗高度過高的技術問題。其中,下料漏斗,包括:若干個并列的且彼此獨立集料的料斗(1),若干個所述料斗(1)緊固設置在塔身底端。本實用新型降低了吸附塔下料漏斗的料斗高度,取代了現(xiàn)有技術中的斗中斗結構,降低了吸附塔的制造成本,同時也降低了和吸附塔相關的外圍設備的制作高度,進而降低了外圍配套設備的制作成本。
【IPC分類】B01D53-02
【公開號】CN204502714
【申請?zhí)枴緾N201420631699
【發(fā)明人】譚敏, 肖中元, 葉恒棣
【申請人】中冶長天國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公開日】2015年7月29日
【申請日】2014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