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視化色譜分離設備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色譜分離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視化色譜分離設備。
【背景技術】
[0002]色譜分離技術又稱層析分離技術或色層分離技術,是一種分離復雜混合物中各個組分的有效方法。它是利用不同物質在由固定相和流動相構成的體系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數(shù),當兩相作相對運動時,這些物質隨流動相一起運動,并在兩相間進行反復多次的分配,從而使各物質達到分離。分離完成后需要觀察分離狀態(tài),急需一種觀察設備。
【發(fā)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的可視化色譜分離設備。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一種可視化色譜分離設備,包括密閉箱、分離管、廢液瓶、微量進樣器、流動相細口瓶;所述密閉箱采用不透光材質制成,所述分離管豎直設置在密閉箱內,所述分離管的底部通過廢液管連通到廢液瓶,所述流動相細口瓶通過進液管連通到分離管的頂部,所述微量進樣器連通到分離管頂部;所述色譜分離設備還包括攝像頭、圖像放大器及圖像顯示器,所述攝像頭設置在密閉箱側壁上且正對分離管,所述攝像頭采集的圖像通過圖像放大器處理后顯示在圖像顯示器上。
[0005]進一步的,所述密閉箱上設有視窗,所述視窗設置在與攝像頭相鄰的側壁上,所述視窗的尺寸為80*80mm。
[0006]進一步的,所述進液管上設有流量控制器。
[0007]進一步的,所述進液管上設有玻璃活塞。
[0008]進一步的,所述攝像頭分辨率為FHD級別。
[0009]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0]本實用新型的色譜分離設備,不透光的密閉箱上設有視窗及高像素的攝像頭,成像效果明顯,方便觀察。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的說明。
[0013]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14]如圖1所示,一種可視化色譜分離設備,包括密閉箱1、分離管2、廢液瓶3、微量進樣器4、流動相細口瓶5;所述密閉箱1采用不透光材質制成,所述分離管2豎直設置在密閉箱1內,所述分離管2的底部通過廢液管6連通到廢液瓶3,所述流動相細口瓶5通過進液管7連通到分離管2的頂部,所述微量進樣器4連通到分離管2頂部;所述色譜分離設備還包括攝像頭
8、圖像放大器9及圖像顯示器10,所述攝像頭8設置在密閉箱1側壁上且正對分離管2,所述攝像頭8采集的圖像通過圖像放大器9處理后顯示在圖像顯示器10上。所述密閉箱1上設有視窗11,所述視窗11設置在與攝像頭8相鄰的側壁上,所述視窗11的尺寸為80*80mm。所述進液管7上設有流量控制器12。所述進液管7上設有玻璃活塞13。所述攝像頭8分辨率為FHD級別。
【主權項】
1.一種可視化色譜分離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閉箱(1)、分離管(2)、廢液瓶(3)、微量進樣器(4)、流動相細口瓶(5);所述密閉箱(1)采用不透光材質制成,所述分離管(2)豎直設置在密閉箱(1)內,所述分離管(2)的底部通過廢液管(6)連通到廢液瓶(3),所述流動相細口瓶(5)通過進液管(7)連通到分離管(2)的頂部,所述微量進樣器(4)連通到分離管(2)頂部;所述色譜分離設備還包括攝像頭(8)、圖像放大器(9)及圖像顯示器(10),所述攝像頭(8)設置在密閉箱(1)側壁上且正對分離管(2),所述攝像頭(8)采集的圖像通過圖像放大器(9)處理后顯示在圖像顯示器(10)上。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視化色譜分離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閉箱(1)上設有視窗(11),所述視窗(11)設置在與攝像頭(8)相鄰的側壁上,所述視窗(11)的尺寸為80*80mm ο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視化色譜分離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液管(7)上設有流量控制器(12)。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視化色譜分離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液管(7)上設有玻璃活塞(13)。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視化色譜分離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攝像頭(8)分辨率為FHD級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視化色譜分離設備,包括密閉箱、分離管、廢液瓶、微量進樣器、流動相細口瓶;所述分離管豎直設置在密閉箱內,所述分離管的底部通過廢液管連通到廢液瓶,所述流動相細口瓶通過進液管連通到分離管的頂部,所述微量進樣器連通到分離管頂部;所述色譜分離設備還包括攝像頭、圖像放大器及圖像顯示器,所述攝像頭設置在密閉箱側壁上且正對分離管,本實用新型的色譜分離設備,不透光的密閉箱上設有視窗及高像素的攝像頭,成像效果明顯,方便觀察。
【IPC分類】B01D15/10
【公開號】CN205109100
【申請?zhí)枴緾N201520869600
【發(fā)明人】蘇小東, 龐振國, 黃莪, 沈夢迪, 萬婷, 譚海瓊
【申請人】重慶科技學院
【公開日】2016年3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