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空帽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一種防空帽,屬于管道技術(shù)領(lǐng)域。包括擋圈(3)、連接件(4)、雨帽(5)、連桿(6)和排空管(7)。所述雨帽(5)通過連桿(6)固定在排空管(7)的出口之上遮蔽排空管(7)的出口,雨帽(5)與排空管(7)之間有供排空氣體通過的間隙。所述擋圈(3)通過連接件(4)固定于排空管(7)的出口端,圍擋在雨帽(5)、連桿(6)和排空管(7)的出口的側(cè)面。使用時外排氣體在本實用新型防空帽的約束下流動,所含粉塵和/或液滴在離心力及防空帽部件的共同作用下與外排氣體分離。本實用新型具有阻力小,有效收集外排氣體中液滴或粉塵,減少液滴或粉塵飄散污染的環(huán)境面積及提高外排氣體中液滴或粉塵回收率等優(yōu)點。
【專利說明】
一種防空帽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空帽,屬于管道技術(shù)領(lǐng)域。
【背景技術(shù)】
[0002]防空帽通常由一個圓錐型或者半球型的傘帽和幾根支撐桿組成,一般用于垂直向上的放空管道和煙囪上,為防止雨水進入管道而設(shè)置。
[0003]圖號為HGS07-501的常用防空帽在使用時排放的氣體因雨帽的阻擋自四周向斜下方流出。因排放的氣體中常含有少量液滴或粉塵,受防空帽的阻擋后這些液滴或粉塵自然或隨風(fēng)飄散,既大面積污染周圍環(huán)境。同時又浪費了這些液滴或粉塵中的寶貴資源。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克服上述缺點,方便地消除大面積污染周圍環(huán)境及回收這些液滴或粉塵的防空帽。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如下:
[0005]—種防空帽,包括擋圈3、連接件4、雨帽5、連桿6和排空管7。所述雨帽5通過連桿6固定在排空管7的出口之上遮蔽排空管7的出口,雨帽5與排空管7之間有供排空氣體通過的間隙。所述擋圈3通過連接件4固定于排空管7的出口端,圍擋在雨帽5、連桿6和排空管7的出口的側(cè)面。
[0006]本實用新型反應(yīng)釜的優(yōu)選技術(shù)方案之一,所述連接件4為位于擋圈3的底部,連接件4分別與擋圈3和排空管7連接,擋圈3、連接件4與排空管7構(gòu)成底部封閉、開口向上的結(jié)構(gòu)。
[0007]本實用新型反應(yīng)釜的再一優(yōu)選技術(shù)方案,還包括出口8。所述出口 8設(shè)置于底4。
[0008]本實用新型反應(yīng)釜的再一優(yōu)選技術(shù)方案,還包括折流板2。所述折流板2固定于擋圈3的頂端。
[0009]本實用新型反應(yīng)釜的再一優(yōu)選技術(shù)方案,還包括進液管I。所述進液管I位于擋圈3的上部。
[0010]本實用新型反應(yīng)釜的再一優(yōu)選技術(shù)方案,所述進液管I穿過擋圈3。
[0011]本實用新型反應(yīng)釜的再一優(yōu)選技術(shù)方案,還包括噴頭10,所述噴頭10位于進液管I的出液端。
[0012]本實用新型具有阻力小,有效收集尾氣中液滴或粉塵,縮小液滴或粉塵飄散污染的環(huán)境面積等優(yōu)點。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實施例1示意圖。
[0014]圖2是實施例2示意圖。
[0015]圖3是實施例3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實施例1
[0017]參見圖1。
[0018]防空帽,包括擋圈3、連接件4、雨帽5、連桿6和排空管7。所述雨帽5通過若干根連桿6固定在排空管7的出口之上遮蔽排空管7的出口,雨帽5與排空管7之間有供排空氣體通過的間隙。所述擋圈3呈空心園柱形,通過若干根連接管4固定于排空管7的出口端,圍擋在雨帽5、連桿6和排空管7的側(cè)面。
[0019]使用時,含有少量粉塵和/或液體的外排氣體自排空管7流出,受雨帽5的約束沿雨帽5、排空管7之間的間隙向斜下方流動,再受到擋圈3的限制而向下方流動,所受阻力小。夕卜排氣體所含粉塵和/或液體氣流落在排空管下方不大的區(qū)域內(nèi),便于清理。
[0020]實施例2
[0021]參見圖2。
[0022]防空帽,包括折流板2、擋圈3、底4、雨帽5、連桿6和排空管7。所述雨帽5通過若干根連桿6固定在排空管7的出口之上遮蔽排空管7的出口,雨帽5與排空管7之間有供排空氣體通過的間隙。所述擋圈3的橫截面呈空心多邊形,通過底4將固定于排空管7的出口端,圍擋在雨帽5、連桿6和排空管7的出口的側(cè)面。所述折流板2固定于擋圈3的頂部圍擋住擋圈3開口的部分面積。
[0023]使用時,含有少量粉塵和/或液體的外排氣體自排空管7流出,受雨帽5的阻擋沿雨帽5、排空管7之間的間隙向斜下方流動;再受到擋圈3及底4的限制向上流出,所受阻力小。外排氣體所含粉塵和/或液體在離心力及雨帽5、擋圈3、折流板2等碰撞和摩擦的共同作用下基本上落于底4,便于定時清理和回收。
[0024]實施例3
[0025]參見圖3。
[0026]防空帽,包括進液管1、折流板2、擋圈3、底4、雨帽5、連桿6、排空管7、出口8和噴頭
10。所述雨帽5通過若干根連桿6固定在排空管7的出口之上遮蔽排空管7的出口,雨帽5與排空管7之間有供排空氣體通過的間隙。所述擋圈3的橫截面呈空心多邊形,通過底4將固定于排空管7的出口端,圍擋在雨帽5、連桿6和排空管7的出口的側(cè)面。所述折流板2固定于擋圈3的頂部圍擋住擋圈3開口的部分面積。所述進液管I的末端有噴頭10。
[0027]使用時,液體經(jīng)進液管I從噴頭10連續(xù)或間歇進入防空帽內(nèi)部沖洗折流板2、擋圈
3、底4的內(nèi)表面及雨帽5、排空管7的外表面等與外排氣體接觸面,同時也對外排氣體進行沖洗、降溫和/或濕潤。含有少量粉塵和/或液滴的外排氣體自排空管7流出,受雨帽5的約束沿雨帽5、排空管7之間的間隙向斜下方流動;再受到擋圈3及底4的限制向上流出,所受阻力小。外排氣體所含粉塵和/或液滴在離心力及雨帽5、擋圈3、折流板2等碰撞和摩擦的共同作用下產(chǎn)生較大顆粒,且塵粒吸收水分后質(zhì)量(密度)增加,或在較低溫度下可凝結(jié)性粒子形成后基本上落于底4,通過出口 8流入貯存器9中進一步被回收。貯存器9中分離出的液體可以用栗(圖中未示出)等設(shè)備再次送入防空帽內(nèi)循環(huán)使用。
[0028]雨帽5、擋圈3、折流板2等與氣流接觸的表面被水等液體濕潤后,塵粒和/或液滴理容易粘附在這些濕潤表面上,進而與氣流分離。
[0029]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所列舉的幾種優(yōu)選方式,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應(yīng)理解,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并不限于以上幾種,任何在本實用新型的基礎(chǔ)上所作的等效變換,均應(yīng)屬于本實用新型的范疇。
【主權(quán)項】
1.一種防空帽,包括擋圈(3)、連接件(4)、雨帽(5)、連桿(6)和排空管(7),所述雨帽(5)通過連桿(6)固定在排空管(7)的出口之上遮蔽排空管(7)的出口,雨帽(5)與排空管(7)之間有供排空氣體通過的間隙;所述擋圈(3)通過連接件(4)固定于排空管(7)的出口端,圍擋在雨帽(5)、連桿(6)和排空管(7)的出口的側(cè)面。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防空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4)位于擋圈(3)的底部,分別與擋圈(3)和排空管(7)連接,擋圈(3)、連接件(4)與排空管(7)構(gòu)成底部封閉、開口向上的結(jié)構(gòu)。3.如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防空帽,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折流板(2),所述折流板(2)固定于擋圈(3)的頂端。4.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防空帽,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出口(8),所述出口(8)連接于連接件⑷。5.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防空帽,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進液管(I),所述進液管(I)位于擋圈(3)的上部。6.如權(quán)利要求5所述防空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液管(I)穿過擋圈(3)自擋圈(3)外伸入擋圈(3)內(nèi)。7.如權(quán)利要求5或6所述防空帽,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噴頭(10),所述噴頭(10)位于進液管(I)的出液端。
【文檔編號】F16L55/00GK205672675SQ201620478213
【公開日】2016年11月9日
【申請日】2016年5月24日 公開號201620478213.X, CN 201620478213, CN 205672675 U, CN 205672675U, CN-U-205672675, CN201620478213, CN201620478213.X, CN205672675 U, CN205672675U
【發(fā)明人】曾寧贛, 謝楠
【申請人】虔東稀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