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豆制品加工中的除砂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糧食深加工過程的除砂裝置,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大豆類谷物加工中的除砂裝置。
背景技術(shù):
在以大米、大豆為原料的食品加工中,除砂是 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傳統(tǒng)的除砂是采用手工挑揀,然后攪拌淘洗,從而達到除去砂子的目的。目前,隨著食品加工業(yè)規(guī)模的發(fā)展,除砂淘洗水平還停留在傳統(tǒng)的水平,此種做法雖能解決問題,但是存在勞動強度大、耗時長且除砂不徹底的缺點,不能滿足現(xiàn)代化生產(chǎn)需求。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提供一種用時短、勞動效率高、除砂徹底的豆制品加工中的除砂裝置。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是它包括長形水槽,所述的長形水槽與水平向成傾斜角度,傾斜角度為2。,長形水槽的側(cè)壁設置有多道圓弧形溝道,圓弧形溝道的下端設置有球形閥。所述的圓弧形溝道的截面直徑為10cm。所述的圓弧形溝道的截面為五分之三圓。采用上述技術(shù)方案后,長形水槽與水平向成傾斜角度,有利于浸泡后的大豆和水在水槽中順暢通過;長形水槽的側(cè)壁設置有多道圓弧形溝道,水和大豆一起通過水槽上的圓弧形溝道時,因為溝道呈圓弧形狀,水和大豆在溝道的圓弧處產(chǎn)生渦流,在渦流作用下,密度較大、重量較重的砂子會沉淀下來流入圓弧形溝道底部,密度和重量較輕的大豆隨渦流一直沿長形水槽流下,最后流至盛放容器;通過設置多道圓弧形溝道,以確保最終流出的大豆不再有砂粒,從而達到徹底除砂;另外,多道圓弧形溝道的下面設置有球形閥,可定期打開,用于排除暫存在圓弧形溝道里面的砂粒,增強除砂效果。
圖I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豆制品加工中的除砂裝置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一種豆制品加工中的除砂裝置作進一步說明;由圖I可見,本實用新型它包括長形水槽I,所述的長形水槽I與水平向成傾斜角度,傾斜角度為2°,長形水槽I的側(cè)壁設置有多道圓弧形溝道2,圓弧形溝道2的下端設置有球形閥3。使用本實用新型時,將浸泡后的大豆和水一起從浸泡缸里流入長形水槽I,水和大豆一起通過長形水槽I上的溝道時,會在多道圓弧形溝道2的圓弧處產(chǎn)生渦流,在渦流作用下,密度較大、重量較重的砂子沉淀進入圓弧形溝道2的底部,密度和重量較輕的大豆隨渦流一直順著長形水槽I向下流去,只至達到盛放容器,從而起到快速除砂的效果。通過設置多道圓弧形溝道2,以確保最終流出的大豆不再有砂粒,使除砂更徹底。溝道2的下面設置有球形閥3,應定期打開,用于排除暫存在溝道2里面的砂粒,增強除砂效果。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的長形水槽I與水平方向成2°的傾斜角度,有利大豆和
水在長形水槽I中順暢通過;所述的多道圓弧形溝道2的截面直徑為10cm,圓弧形溝道2的截面為五分之三圓,采用此種結(jié)構(gòu),除砂效果更好。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豆制品加工中的除砂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長形水槽(1),所述的長形水槽(I)與水平向成傾斜角度,傾斜角度為2°,長形水槽(I)的側(cè)壁設置有多道圓弧形溝道(2 ),圓弧形溝道(2 )的下端設置有球形閥(3 )。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豆制品加工中的除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圓弧形溝道(2)的截面直徑為10cm。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豆制品加工中的除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圓弧形溝道(2)的截面為五分之三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豆制品加工中的除砂裝置,它包括長形水槽,所述的長形水槽與水平向成傾斜角度,傾斜角度為2°,長形水槽的側(cè)壁設置有多道圓弧形溝道,圓弧形溝道的下端設置有球形閥。所述的圓弧形溝道的截面直徑為10cm,其截面為五分之三圓。本實用新型具有用時短、勞動效率高、除砂徹底的特點,可廣泛用于食品加工過程中需要除砂的行業(yè)。
文檔編號B03B5/70GK202570364SQ20122019018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2年5月2日
發(fā)明者姚建國 申請人:安徽人人福豆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