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筒式茶葉分級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布了多筒式茶葉分級機,其包括分級裝置、雙動力裝置;分級裝置包括分級機架、與分級機架相連接并且水平放置的外筒體、定位于外筒體內并可繞自身軸線轉動的中間筒體、套接于中間筒體內的內筒體,外筒體、中間筒體、內筒體均同軸線布置,中間筒體與內筒體的側壁上分別設置有分級孔,布置于中間筒體的分級孔尺寸小于布置于內筒體的分級孔尺寸,內筒體的進出料端可拆卸連接有內蓋體,內蓋體連接雙動力裝置,中間筒體的內側壁上設置有沿其軸線方向布置的中導向槽,內筒體的外側壁上設置有與中導向槽相匹配的內凸起部。
【專利說明】
多筒式茶葉分級機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多筒式茶葉分級機。
【背景技術】
[0002]現(xiàn)代科學大量研究證實,茶葉確實含有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的生化成份,茶葉不僅具有提神清心、清熱解暑、消食化痰、去膩減肥、清心除煩、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濕等藥理作用,還對現(xiàn)代疾病,如輻射病、心腦血管病、癌癥等疾病,有一定的藥理功效??梢?,茶葉藥理功效之多,作用之廣,是其他飲料無可替代的。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多筒式茶葉分級機,內筒體的軸線移動可促進茶葉攤放均勻,并實現(xiàn)初步分級;并且通過內筒體與中間筒體的轉動實現(xiàn)二次分級。
[0004]為實現(xiàn)上述技術目的,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多筒式茶葉分級機,其包括分級裝置、雙動力裝置;
[0006]分級裝置包括分級機架、與分級機架相連接并且水平放置的外筒體、定位于外筒體內并可繞自身軸線轉動的中間筒體、套接于中間筒體內的內筒體,外筒體、中間筒體、內筒體均同軸線布置,中間筒體與內筒體的側壁上分別設置有分級孔,布置于中間筒體的分級孔尺寸小于布置于內筒體的分級孔尺寸,內筒體的進出料端可拆卸連接有內蓋體,內蓋體連接雙動力裝置,中間筒體的內側壁上設置有沿其軸線方向布置的中導向槽,內筒體的外側壁上設置有與中導向槽相匹配的內凸起部;
[0007]雙動力裝置包括動力箱、主軸套筒、連接殼體、副軸,主軸套筒的一端與動力箱的殼體連接,主軸套筒的另一端與連接殼體連接,主軸套筒的內壁上設置有沿其軸線方向布置的主筒導向槽,主軸套筒內分別套接有主軸、定位轉動裝置、主軸絲桿,主軸絲桿的驅動端與動力箱的第一動能輸出端相連接,定位轉動裝置套接于主軸絲桿,主軸的驅動端設置有與定位轉動裝置相匹配的主軸內槽,定位轉動裝置包括分別套接于主軸絲桿的移位塊體、主軸套環(huán)、主軸承、主軸墊環(huán),主軸、主軸絲桿、移動塊體均同軸線布置,移位塊體通過絲母與絲桿連接,移位塊體上設置有與主筒導向槽相匹配的移位凸起塊,移位塊體上還設置有與其同軸線布置的臺階,臺階上套接有主軸套環(huán)、主軸承、主軸墊環(huán),主軸套環(huán)、主軸墊環(huán)均與臺階活動連接并且可繞自身軸線轉動,臺階與主軸承的內圈相固定,主軸墊環(huán)放置于主軸內槽內并與主軸內槽底壁相貼合,主軸承的外圈與主軸內槽的壁部相固定,主軸套環(huán)與主軸的驅動端相固定;主軸的壁部設置有沿其軸線方向布置的主軸導向鍵槽;連接殼體內布置有相互嚙合的副軸齒輪、主軸齒輪,主軸齒輪套接于主軸外部,通過鍵連接主軸齒輪與主軸,鍵與主軸導向鍵槽相匹配;副軸齒輪內套接有副軸,副軸的驅動端與動力箱的第二動能輸出端相連接;主軸的動能輸出端連接內蓋體。
[0008]上述的技術方案進一步的改進。
[0009]外筒體內腔固定有定位套環(huán),定位套環(huán)固定于定位軸承外圈,定位軸承內圈與中間筒體的外表面相連接。
[0010]上述的技術方案進一步的改進。
[0011 ]外筒體的內側壁與中間筒體的外側壁之間的間隔大于5cm,中間筒體的內側壁與內筒體的外側壁之間的間隔大于4cm。
[0012]上述的技術方案進一步的改進。
[0013]副軸還套接有調控裝置,其包括副軸套筒、環(huán)形凸起部、第一彈簧、定位圓盤、副軸墊環(huán),副軸上設置有環(huán)形凸起部,環(huán)形凸起部上設置有鎖緊凸起部,副軸套筒、第一彈簧、定位圓盤、副軸墊環(huán)均套接于副軸的外部,定位圓盤、副軸墊環(huán)分別與副軸活動連接,副軸套筒的一端與連接殼體相連接,副軸套筒的另一端與定位圓盤相連接,定位圓盤上設置有與鎖緊凸起部相匹配的鎖緊凹槽,第一彈簧的一端連接環(huán)形凸起部,第一彈簧的另一端連接副軸墊環(huán),副軸墊環(huán)與連接殼體相連接。
[0014]上述的技術方案進一步的改進。
[0015]主軸套筒的一端與動力箱的殼體通過鉚釘連接,主軸套筒的另一端與連接殼體通過鉚釘連接;副軸套筒的一端與連接殼體通過鉚釘相連接,副軸套筒的另一端與定位圓盤通過鉚釘相連接。
[0016]上述的技術方案進一步的改進。
[0017]主軸套筒的外側壁處鉸接有雙動力支架,通過雙動力支架控制雙動力裝置的俯仰角度。
[0018]多筒式茶葉分級方法,其步驟包括:
[0019]通過內筒體進出料端將茶葉倒入內筒體中,并將內蓋體安裝于內筒體的進出料端;雙動力裝置的動力箱的第一動能輸出端提供動能并驅動主軸絲桿轉動,由于主軸、定位轉動裝置分別套接于主軸絲桿,主軸套接于主軸套筒內,主軸套筒的內壁上設置有沿其軸線方向布置的主筒導向槽,主軸的驅動端設置有與定位轉動裝置相匹配的主軸內槽,定位轉動裝置包括分別套接于主軸絲桿的移位塊體、主軸套環(huán)、主軸承、主軸墊環(huán),主軸、主軸絲桿、移動塊體均同軸線布置,移位塊體通過絲母與絲桿連接,移位塊體上設置有與主筒導向槽相匹配的移位凸起塊,移位塊體上還設置有與其同軸線布置的臺階,臺階上套接有主軸套環(huán)、主軸承、主軸墊環(huán),主軸套環(huán)、主軸墊環(huán)均與臺階活動連接并且可繞自身軸線轉動,臺階與主軸承的內圈相固定,主軸墊環(huán)放置于主軸內槽內并與主軸內槽底壁相貼合,主軸承的外圈與主軸內槽的壁部相固定,主軸套環(huán)與主軸的驅動端相固定,并且主軸的輸出端與內蓋體相固定,從而絲桿在轉動過程中,驅動移位凸起塊沿其軸線方向往復運動,由于定位轉動裝置的限制作用,使得主軸沿其軸線方向發(fā)生位移,并且使得與主軸輸出端相連接的內筒體沿其軸線方向往復運動;
[0020]由于外筒體、中間筒體、內筒體均同軸線布置,中間筒體與內筒體的側壁上分別設置有分級孔,布置于中間筒體的分級孔尺寸小于布置于內筒體的分級孔尺寸,中間筒體的內側壁上設置有沿其軸線方向布置的中導向槽,內筒體的外側壁上設置有與中導向槽相匹配的內凸起部,從而使得內筒體沿其軸線方向往復運動,由于攤放于內筒體內的茶葉堆積不均勻,使得內筒體的受力不均勻,從而使得內筒體帶動中間筒體在一定角度內翻轉;從而促進內筒體內的茶葉均勻攤放并且在往復抖動的作用下,促進初步分級;
[0021 ]雙動力裝置的動力箱的第一動能輸出端停止輸出動能,動力箱的第二動能輸出端開始輸出動能并且驅動副軸轉動,由于副軸外部套接有副軸齒輪、主軸外部套接有與副軸齒輪相嚙合的主軸齒輪,主軸的壁部設置有沿其軸線方向布置的主軸導向鍵槽,主軸齒輪通過鍵與主軸導向鍵槽的相互匹配并與主軸相連接,副軸的轉動從而驅動副軸齒輪的轉動,并驅動與副軸齒輪相嚙合的主軸齒輪轉動,從而實現(xiàn)主軸繞自身軸線轉動;從而實現(xiàn)內筒體的轉動,并驅動中間筒體的同步轉動,從而實現(xiàn)對茶葉的二次分級。
【附圖說明】
[0022]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做簡單的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3]圖1為本發(fā)明的雙動力裝置結構示意圖。
[0024]圖2為本發(fā)明的雙動力裝置結構示意圖。
[0025]圖3為本發(fā)明的雙動力裝置的主軸與副軸連接示意圖。
[0026]圖4為本發(fā)明的雙動力裝置的主軸與副軸連接示意圖。
[0027]圖5為本發(fā)明的雙動力裝置的主軸與主軸絲桿連接示意圖。
[0028]圖6為本發(fā)明的雙動力裝置的副軸與調控裝置連接示意圖。
[0029]圖7為本發(fā)明的雙動力裝置的主軸套筒與主齒輪連接示意圖。
[0030]圖8為本發(fā)明的殺青裝置結構示意圖。
[0031 ]圖9為本發(fā)明的殺青裝置結構示意圖。
[0032]圖10為本發(fā)明的分級裝置結構示意圖。
[0033]圖11為本發(fā)明的分級裝置結構示意圖。
[0034]圖12為本發(fā)明的分級裝置的中間筒體與內筒體連接示意圖。
[0035]圖13為本發(fā)明的烘干裝置結構示意圖。
[0036]圖14為本發(fā)明的烘干裝置的爆炸圖。
[0037]圖15為本發(fā)明的揉捻裝置結構示意圖。
[0038]圖16為本發(fā)明的揉捻裝置的隔網(wǎng)結構示意圖。
[0039]圖中標示為:
[0040]100、雙動力裝置;110、動力箱;112、雙動力支架;
[0041 ] 120、主軸套筒;121、主軸;122、主軸導向鍵槽;123、主軸絲桿;124、移位塊體;125、主軸套環(huán);126、主軸承;127、主軸墊環(huán);128、主軸內槽。
[0042]130、連接殼體;132、副軸齒輪;134、主軸齒輪;136、鍵。
[0043]140、副軸套筒;141、副軸;142、環(huán)形凸起部;143、第一彈簧;144、定位圓盤;145、副軸墊環(huán)。
[0044]200、殺青裝置;210、殺青機架;212、殺青轉軸;220、導向板;230、擺桿;240、運動件;242、第二彈簧;244、導向輪。
[0045]300、分級裝置;310、分級機架;320、外筒體;330、中間筒體;332、中導向槽;340、內筒體;342、內凸起部;344、內蓋體。
[0046]400、烘干裝置;410、烘干機架;412、熱源安裝孔;414、下軸孔;420、搖桿;430、托架;432、上軸孔。
[0047]500、揉捻裝置;510、容置盤體;520、支撐滾筒;530、隔網(wǎng);532、網(wǎng)格。
【具體實施方式】
[0048]下面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于本發(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范圍。
[0049]如圖1-14所示,一種茶葉加工系統(tǒng),其包括依次設置的對采摘后的茶葉進行攤放的攤放裝置,對攤放處理后的茶葉進行殺青處理的殺青裝置,對殺青后的茶葉進行揉捻的揉捻裝置,對揉捻后的茶葉進行分級的分級裝置,對分級后的茶葉進行色選的色選裝置,對色選后的茶葉進行烘干的烘干裝置,對烘干后的茶葉進行包裝的包裝裝置。
[0050]如圖1-14所示,一種茶葉的制取工藝,其步驟包括:對茶葉鮮葉的采摘,對采摘后的茶葉鮮葉進行攤放處理,對攤放處理后的茶葉通過殺青裝置進行殺青處理,對殺青后的茶葉進行人工揉捻,對揉捻后的茶葉通過分級裝置進行分級,對分級后的茶葉通過色選裝置進行色選分類,對色選后的茶葉通過烘干裝置進行烘干處理,對烘干后的茶葉進行包裝即可形成成品。
[0051]上述的茶葉鮮葉攤放處理過程中,可將茶葉鮮葉置于攤放裝置中,并將攤放裝置置于通風處進行攤曬,攤放時間優(yōu)選為3-6天,使得茶葉失水度在30%-45%。
[0052]對于上述的攤放裝置、色選裝置、包裝裝置可采用現(xiàn)有技術中已經(jīng)存在的具備相同功能的裝置,本發(fā)明中不在一一贅述。
[0053]如圖10-12所示,分級裝置300,包括分級機架310、與分級機架310相連接并且水平放置的外筒體320、定位于外筒體320內并可繞自身軸線轉動的中間筒體330、套接于中間筒體330內的內筒體340,外筒體320、中間筒體330、內筒體340均同軸線布置,中間筒體與內筒體的側壁上分別設置有分級孔,布置于中間筒體的分級孔尺寸小于布置于內筒體的分級孔尺寸,內筒體340的進出料端可拆卸連接有內蓋體344,內蓋體344連接雙動力裝置,中間筒體330的內側壁上設置有沿其軸線方向布置的中導向槽332,內筒體340的外側壁上設置有與中導向槽332相匹配的內凸起部342。
[0054]中間筒體330可通過定位套環(huán)與外筒體320連接,具體地,定位套環(huán)固定于外筒體320內腔,定位套環(huán)固定于定位軸承外圈,定位軸承內圈與中間筒體330的外表面相連接;從而使得在外筒體320不發(fā)生運動的情況下,實現(xiàn)中間筒體330的繞自身軸線轉動。
[0055]為保證更高效的分級以及擴大有效分級面,外筒體的內側壁與中間筒體的外側壁之間的間隔大于5cm,中間筒體的內側壁與內筒體的外側壁之間的間隔大于4cm。
[0050]雙動力裝置提供動力可實現(xiàn)內筒體的軸線方向運動或者內筒體的轉動,當內筒體沿軸線方向往復運動時,中間筒體不發(fā)生運動,內筒體的往復振動促進放置于內筒體內的茶葉均勻攤放,并實現(xiàn)初步分級;當內筒體繞自身軸線轉動時,內筒體驅動中間筒體同步轉動,并促進分級。
[0057]如圖1-7所示,上述的雙動力裝置100,其包括動力箱110、主軸套筒120、連接殼體130、副軸141,主軸套筒120的一端與動力箱110的殼體連接,主軸套筒120的另一端與連接殼體130連接,主軸套筒120的內壁上設置有沿其軸線方向布置的主筒導向槽,主軸套筒120內分別套接有主軸121、定位轉動裝置、主軸絲桿123,主軸絲桿123的驅動端與動力箱110的第一動能輸出端相連接,定位轉動裝置套接于主軸絲桿123,主軸121的驅動端設置有與定位轉動裝置相匹配的主軸內槽128,定位轉動裝置包括分別套接于主軸絲桿123的移位塊體124、主軸套環(huán)125、主軸承126、主軸墊環(huán)127,主軸121、主軸絲桿123、移動塊體124均同軸線布置,移位塊體124通過絲母與絲桿連接,移位塊體124上設置有與主筒導向槽相匹配的移位凸起塊,移位塊體124上還設置有與其同軸線布置的臺階,臺階上套接有主軸套環(huán)125、主軸承126、主軸墊環(huán)127,主軸套環(huán)125、主軸墊環(huán)127均與臺階活動連接并且可繞自身軸線轉動,臺階與主軸承126的內圈相固定,主軸墊環(huán)放置于主軸內槽128內并與主軸內槽底壁相貼合,主軸承128的外圈與主軸內槽128的壁部相固定,主軸套環(huán)125與主軸121的驅動端相固定;主軸121的壁部設置有沿其軸線方向布置的主軸導向鍵槽122;連接殼體130內布置有相互嚙合的副軸齒輪132、主軸齒輪134,主軸齒輪134套接于主軸121外部,通過鍵136連接主軸齒輪134與主軸121,鍵136與主軸導向鍵槽122相匹配;副軸齒輪132內套接有副軸141,副軸141的驅動端與動力箱110的第二動能輸出端相連接;主軸121的動能輸出端連接內蓋體344。
[0058]當動力箱110的第一動能輸出端提供動能時,驅動主軸絲桿123轉動,由于移位塊體上設置有與主筒導向槽相匹配的移位凸起塊,從而使得通過絲母與主軸絲桿123相連接的移位塊體124沿著絲桿的軸線方向發(fā)生往復運動,從而驅動內筒體沿其軸線方向往復抖動,促進內筒體內的茶葉均勻攤放,并可實現(xiàn)茶葉的初步分級;尤為重要地,由于主軸與移位塊體124的活動連接,使得主軸與主軸絲桿間接連接,在該種情況下,雖然主軸沿其軸線方向運動,但是,仍可通過手動的方式轉動內筒體或者中間筒體。在實際運用過程中,由于內筒體往復抖動過程中,內筒體內的茶葉堆積不均勻,使得內筒體受力不均勻,促使內筒體在一定角度內翻動,內筒體的翻動同樣可促使茶葉攤放以及初步分級,可提高分級效果。
[0059]當動力箱110的第二動能輸出端提供動能時,驅動副軸141轉動,使得套接于副軸的副軸齒輪132發(fā)生轉動,副軸齒輪的轉動并驅動與之相嚙合的主軸齒輪134的同步轉動,由于主軸齒輪134通過鍵、主軸導向鍵槽的相互匹配與主軸相連接,從而使得主軸齒輪驅動主軸的轉動,由于主軸絲桿不發(fā)生轉動,所以移位塊體124不發(fā)生位移,從而使得主軸只發(fā)生轉動不發(fā)生軸向的運動;主軸的轉動實現(xiàn)與之相連接的內筒體轉動,并驅動與內筒體相連接的中間筒體轉動,從而使得裝于內筒體內的茶葉通過布置于內筒體上的分級孔進行初步分級,從內筒體內分級處的茶葉落入中間筒體的內腔中,中間筒體的轉動并促使中間筒體內的茶葉通過布置于中間筒體上的分級孔再次分級,從而將茶葉分級成大、中、小三種型號。
[0060]副軸141還套接有調控裝置,其包括副軸套筒140、環(huán)形凸起部142、第一彈簧143、定位圓盤144、副軸墊環(huán),副軸141上設置有環(huán)形凸起部142,環(huán)形凸起部142上設置有鎖緊凸起部,副軸套筒140、第一彈簧143、定位圓盤144、副軸墊環(huán)127均套接于副軸141的外部,定位圓盤144、副軸墊環(huán)127分別與副軸141活動連接,副軸套筒140的一端與連接殼體130相連接,副軸套筒140的另一端與定位圓盤144相連接,定位圓盤144上設置有與鎖緊凸起部相匹配的鎖緊凹槽,第一彈簧143的一端連接環(huán)形凸起部142,第一彈簧143的另一端連接副軸墊環(huán),副軸墊環(huán)145與連接殼體130相連接。調控裝置是用于控制副軸的轉動,從而提高精度,避免輸出軸在軸線方向運動過程中發(fā)生轉動。
[0061]當副軸上套接有調控裝置時,初始狀態(tài)下,第一彈簧驅動環(huán)形凸起部上的鎖緊凸起部與定位圓盤上的鎖緊凹槽相咬合,副軸不能發(fā)生轉動,從而使得主軸齒輪與副軸齒輪位置鎖緊,與此同時,主軸只能發(fā)生軸線方向上的往復運動;當驅動副軸轉動時,必須先對副軸施加軸線的作用力并克服第一彈簧的彈力,使得鎖緊凸起部與鎖緊凹槽相分離,再驅動副軸的轉動,既可驅動副軸齒輪、主軸齒輪、主軸的轉動。
[0062]主軸套筒120的一端與動力箱110的殼體通過鉚釘連接,主軸套筒120的另一端與連接殼體130通過鉚釘連接;副軸套筒140的一端與連接殼體130通過鉚釘相連接,副軸套筒140的另一端與定位圓盤144通過鉚釘相連接。
[0063]主軸套筒120的外側壁處鉸接有雙動力支架112,通過雙動力支架112控制雙動力裝置的俯仰角度,擴大使用范圍。
[0064]茶葉分級方法,其步驟包括:
[0065]a、通過內筒體進出料端將經(jīng)過揉捻后茶葉倒入內筒體中,并將內蓋體安裝于內筒體的進出料端;雙動力裝置的動力箱的第一動能輸出端提供動能并驅動主軸絲桿轉動,由于主軸、定位轉動裝置分別套接于主軸絲桿,主軸套接于主軸套筒內,主軸套筒的內壁上設置有沿其軸線方向布置的主筒導向槽,主軸的驅動端設置有與定位轉動裝置相匹配的主軸內槽,定位轉動裝置包括分別套接于主軸絲桿的移位塊體、主軸套環(huán)、主軸承、主軸墊環(huán),主軸、主軸絲桿、移動塊體均同軸線布置,移位塊體通過絲母與絲桿連接,移位塊體上設置有與主筒導向槽相匹配的移位凸起塊,移位塊體上還設置有與其同軸線布置的臺階,臺階上套接有主軸套環(huán)、主軸承、主軸墊環(huán),主軸套環(huán)、主軸墊環(huán)均與臺階活動連接并且可繞自身軸線轉動,臺階與主軸承的內圈相固定,主軸墊環(huán)放置于主軸內槽內并與主軸內槽底壁相貼合,主軸承的外圈與主軸內槽的壁部相固定,主軸套環(huán)與主軸的驅動端相固定,并且主軸的輸出端與內蓋體相固定,從而絲桿在轉動過程中,驅動移位凸起塊沿其軸線方向往復運動,由于定位轉動裝置的限制作用,使得主軸沿其軸線方向發(fā)生位移,并且使得與主軸輸出端相連接的內筒體沿其軸線方向往復運動;
[0066]由于外筒體、中間筒體、內筒體均同軸線布置,中間筒體與內筒體的側壁上分別設置有分級孔,布置于中間筒體的分級孔尺寸小于布置于內筒體的分級孔尺寸,中間筒體的內側壁上設置有沿其軸線方向布置的中導向槽,內筒體的外側壁上設置有與中導向槽相匹配的內凸起部,從而使得中間筒體沿其軸線方向往復運動過程中,中間筒體在沒有外力作用下,不發(fā)生運動;從而促進內筒體內的茶葉均勻攤放并且在往復抖動的作用下,促進初步分級。
[0067]b、雙動力裝置的動力箱的第一動能輸出端停止輸出動能,動力箱的第二動能輸出端開始輸出動能并且驅動副軸轉動,由于副軸外部套接有副軸齒輪、主軸外部套接有與副軸齒輪相嚙合的主軸齒輪,主軸的壁部設置有沿其軸線方向布置的主軸導向鍵槽,主軸齒輪通過鍵與主軸導向鍵槽的相互匹配并與主軸相連接,副軸的轉動從而驅動副軸齒輪的轉動,并驅動與副軸齒輪相嚙合的主軸齒輪轉動,從而實現(xiàn)主軸繞自身軸線轉動;從而實現(xiàn)內筒體的轉動,并驅動中間筒體的同步轉動,從而實現(xiàn)對茶葉的二次分級。
[0068]如圖8、9所示,殺青裝置200,包括殺青機架210、與殺青機架210相連接的導向板220、活動連接于殺青機架210并安裝于導向板220上方的殺青轉軸212、與殺青轉軸212相固定的擺桿230,殺青轉軸212可繞自身軸線轉動,擺桿230的頂端安裝有殺青筒體,殺青筒體的側壁處安裝有熱源,擺桿230的下端部套接運動件240,并且擺桿230與運動件240之間安裝有第二彈簧242,運動件240的下端安裝有導向輪244,導向輪與布置于導向板220上的圓弧形導向槽相匹配。
[0069]茶葉的殺青方法。
[0070]將經(jīng)過攤放處理后的茶葉放置于殺青筒體內,安裝于殺青筒體壁部的熱源傳遞熱能,轉動殺青轉軸并帶動與殺青轉軸相固定的擺桿,由于殺青筒體固定于擺桿的頂端,從而驅動殺青筒體的擺動,與此同時,套接于擺桿下端部的運動件隨之運動,運動件的下端部連接有導向輪,該導向輪沿著導向板上的圓弧形導向槽運動,使得殺青筒體實現(xiàn)往復的翻炒運動。
[0071]如圖13、14所示,烘干裝置400,其包括烘干機架410、托架430、分別活動連接于烘干機架410的四個邊角處的四個搖桿420,搖桿420包括下端部、水平端部、上端部,水平端部的兩端分別垂直連接有朝向方向相反的下端部和上端部,烘干機架410的四個邊角處設置有與搖桿下端部活動連接的下軸孔414,托架430上設置有與搖桿上端部活動連接的上軸孔432,烘干機架410的中心位置處安裝有烘干熱源。
[0072]上述的烘干熱源優(yōu)選為炭火盆,烘干機架410的中心位置處設置有用于放置炭火盆的熱源安裝孔412。
[0073]茶葉烘干方法。
[0074]將經(jīng)過色選后的茶葉放置于托架上,并在托架下方的烘干機架上放置熱源,由于搖桿包括下端部、水平端部、上端部,水平端部的兩端分別垂直連接有朝向方向相反的下端部和上端部,烘干機架的四個邊角處設置有與搖桿下端部活動連接的下軸孔,托架上設置有與搖桿上端部活動連接的上軸孔,通過動力裝置驅動搖桿的下端部轉動,即可帶動搖桿的上端部以下端部為中心轉動,從而驅動托架在水平方向的擺動,在擺動過程中使得放置于托架上的茶葉均勻受熱,從而達到烘干目的。
[0075]如圖15、16所示,揉捻裝置500,包括容置盤體510、立架、支撐滾筒520、隔網(wǎng)530,容置盤體510上垂直設置有立架,支撐滾筒520通過設置于其兩端中心位置處的耳軸與立架活動連接,支撐滾筒520可繞自身軸線轉動,隔網(wǎng)530貼合于支撐滾筒520的外表面,隔網(wǎng)530上設置有若干均勻間隔的網(wǎng)格532,網(wǎng)格532的優(yōu)選尺寸為0.6X lcm。
[0076]茶葉揉捻方法。
[0077]將經(jīng)過殺青后的茶葉倒置于容置盤體內,由于容置盤體上垂直設置有立架,支撐滾筒通過設置于其兩端中心位置處的耳軸與立架活動連接,支撐滾筒可繞自身軸線轉動,隔網(wǎng)貼合于支撐滾筒的外表面,隔網(wǎng)上設置有若干均勻間隔的網(wǎng)格,當手工抓起一定量的茶葉在隔網(wǎng)的表面揉搓時,帶動隔網(wǎng)的轉動,與此同時帶動支撐滾筒的轉動,并使得堆積于網(wǎng)格內的茶葉掉落至容置盤體內,反復揉捻,直至茶葉成型。
[0078]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yè)技術人員能夠實現(xiàn)或使用本發(fā)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yè)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發(fā)明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或者范圍的情況下,在其他實施例中實現(xiàn)。因此,本發(fā)明將不會被限定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主權項】
1.多筒式茶葉分級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分級裝置、雙動力裝置; 分級裝置包括分級機架、與分級機架相連接并且水平放置的外筒體、定位于外筒體內并可繞自身軸線轉動的中間筒體、套接于中間筒體內的內筒體,外筒體、中間筒體、內筒體均同軸線布置,中間筒體與內筒體的側壁上分別設置有分級孔,布置于中間筒體的分級孔尺寸小于布置于內筒體的分級孔尺寸,內筒體的進出料端可拆卸連接有內蓋體,內蓋體連接雙動力裝置,中間筒體的內側壁上設置有沿其軸線方向布置的中導向槽,內筒體的外側壁上設置有與中導向槽相匹配的內凸起部; 雙動力裝置包括動力箱、主軸套筒、連接殼體、副軸,主軸套筒的一端與動力箱的殼體連接,主軸套筒的另一端與連接殼體連接,主軸套筒的內壁上設置有沿其軸線方向布置的主筒導向槽,主軸套筒內分別套接有主軸、定位轉動裝置、主軸絲桿,主軸絲桿的驅動端與動力箱的第一動能輸出端相連接,定位轉動裝置套接于主軸絲桿,主軸的驅動端設置有與定位轉動裝置相匹配的主軸內槽,定位轉動裝置包括分別套接于主軸絲桿的移位塊體、主軸套環(huán)、主軸承、主軸墊環(huán),主軸、主軸絲桿、移動塊體均同軸線布置,移位塊體通過絲母與絲桿連接,移位塊體上設置有與主筒導向槽相匹配的移位凸起塊,移位塊體上還設置有與其同軸線布置的臺階,臺階上套接有主軸套環(huán)、主軸承、主軸墊環(huán),主軸套環(huán)、主軸墊環(huán)均與臺階活動連接并且可繞自身軸線轉動,臺階與主軸承的內圈相固定,主軸墊環(huán)放置于主軸內槽內并與主軸內槽底壁相貼合,主軸承的外圈與主軸內槽的壁部相固定,主軸套環(huán)與主軸的驅動端相固定;主軸的壁部設置有沿其軸線方向布置的主軸導向鍵槽;連接殼體內布置有相互嚙合的副軸齒輪、主軸齒輪,主軸齒輪套接于主軸外部,通過鍵連接主軸齒輪與主軸,鍵與主軸導向鍵槽相匹配;副軸齒輪內套接有副軸,副軸的驅動端與動力箱的弟一.動能輸出端相連接;主軸的動能輸出端連接內蓋體。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筒式茶葉分級機,其特征在于:外筒體內腔固定有定位套環(huán),定位套環(huán)固定于定位軸承外圈,定位軸承內圈與中間筒體的外表面相連接。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筒式茶葉分級機,其特征在于:外筒體的內側壁與中間筒體的外側壁之間的間隔大于5cm,中間筒體的內側壁與內筒體的外側壁之間的間隔大于4cm。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筒式茶葉分級機,其特征在于:副軸還套接有調控裝置,其包括副軸套筒、環(huán)形凸起部、第一彈簧、定位圓盤、副軸墊環(huán),副軸上設置有環(huán)形凸起部,環(huán)形凸起部上設置有鎖緊凸起部,副軸套筒、第一彈簧、定位圓盤、副軸墊環(huán)均套接于副軸的外部,定位圓盤、副軸墊環(huán)分別與副軸活動連接,副軸套筒的一端與連接殼體相連接,副軸套筒的另一端與定位圓盤相連接,定位圓盤上設置有與鎖緊凸起部相匹配的鎖緊凹槽,第一彈簧的一端連接環(huán)形凸起部,第一彈簧的另一端連接副軸墊環(huán),副軸墊環(huán)與連接殼體相連接。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筒式茶葉分級機,其特征在于:主軸套筒的一端與動力箱的殼體通過鉚釘連接,主軸套筒的另一端與連接殼體通過鉚釘連接;副軸套筒的一端與連接殼體通過鉚釘相連接,副軸套筒的另一端與定位圓盤通過鉚釘相連接。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筒式茶葉分級機,其特征在于:主軸套筒的外側壁處鉸接有雙動力支架,通過雙動力支架控制雙動力裝置的俯仰角度。
【文檔編號】B07B1/26GK205518548SQ201620210320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3月20日
【發(fā)明人】陸永柱
【申請人】陸永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