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內燃機的燃燒室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內燃機的燃燒室結構,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促進空氣燃油混合物在燃燒室中流動的工藝技術。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內燃機燃燒室中的空氣燃油混合物如果能夠充分混合以在點火時產生湍流,則燃燒的速度一般會增加,從而燃燒效率也因此而會提高。在此方面,提出過一種工藝技術,包括分別形成在活塞上表面的外圓周邊緣和汽缸蓋下表面的外圓周邊緣的上凸起和下凸起。在壓縮沖程的最后階段,當活塞上升時使下凸起靠近上凸起,在該處形成一個間隙,即所謂的擠壓區(qū)域。被從擠壓區(qū)域推出的混合物充當了擠壓氣體,所以混合物就能夠在燃燒室中混合(例如參考日本未審專利公開公報2001-59422)。
從混合物被混合的觀點來看,擠壓區(qū)域應該理想地均勻形成在燃燒室的整個周圍。然而,在整個周圍設置擠壓區(qū)域以達到穩(wěn)定的性能必須解決一個問題,即必須對汽缸蓋和活塞的尺寸公差進行嚴格的控制。
當嘗試在整個周圍設置擠壓區(qū)域時,必須給汽缸蓋內的進氣和排氣閥提供保護套,這也就碰到一個問題,難以保證足夠的進氣量。
如日本未審專利公開公報2001-59422中所述,活塞一般在其上表面設有閥門凹進用以避免活塞與進氣和排氣閥之間的干擾。然而為了提供上述的凹進,擠壓區(qū)域就必須被部分移除。這就給在整個外圓周設置擠壓區(qū)域提出了更加困難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內燃機的燃燒室結構,該燃燒室結構在結構上簡單并且在保證足夠進氣量的同時能夠使油氣混合物充分混合,從而提高燃燒效率。
根據(jù)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內燃機的燃燒室結構,該結構有一個通過汽缸蓋的下表面和安裝在汽缸內的活塞的上表面垂直限定的燃燒室,并且汽缸蓋的下表面保持基本圓形的平面形狀。燃燒室結構包括至少一個相對于一條其兩端和限定汽缸蓋下表面的平面形狀的曲線相交的預先確定的弦設置在汽缸蓋一側的進氣閥;至少一個相對于該預先確定的弦設置在汽缸蓋另一側的排氣閥;一個形成在活塞上表面的外圓周部分的基本為圓錐型的錐形部分;和一個形成在靠近活塞上表面中心的凹進部分,其中在所述活塞上表面的錐形部分和與其相對的汽缸蓋下表面的外圓周部分之間形成一個間隙,該間隙朝向弦的附近增大。
通過下文給出的詳盡的描述和僅僅為了例證而非限制本發(fā)明所給出的附圖,本發(fā)明能夠更全面地被理解。其中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從汽缸蓋看的內燃機中的燃燒室結構的平面圖;圖2是沿圖1中A-A線的剖面圖;圖3是沿圖1中B-B線的剖面圖;圖4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的燃燒室結構的透視圖;圖5是從圖1的C方向看的燃燒室的內部空間的示意圖;圖6是顯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的燃燒室結構的活塞上表面的形狀的示意圖;圖7是顯示圖6的活塞與進氣排氣閥的平面圖;圖8是活塞的沿圖7中D-D線的剖面圖;圖9是活塞的沿圖7中E-E線的剖面圖;圖10是從圖7中的F箭頭方向看的活塞的側視圖;圖11是從進氣閥看的活塞的透視圖;圖12是從圖11中的H箭頭方向看的活塞的透視圖;圖13是圖12中的排氣閥被省略,活塞的透視圖;圖14是與圖12相似的顯示了活塞與一個進氣閥和一個排氣閥的透視圖;圖15是顯示了燃燒室中活塞和擠壓氣流的透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參考圖1-5詳細描述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內燃機的燃燒室結構。
如圖1-3所示,本實施例中的燃燒室結構適用于四閥門汽油發(fā)動機,其中汽缸蓋1設置在缸體2上,缸體2內形成圓柱型的汽缸3,活塞4安裝在汽缸1中做垂直的滑動運動。燃燒室30由汽缸蓋1的下表面,活塞4的上表面以及汽缸3的外圓周表面垂直、圓周向地限定。
如圖4所示,汽缸蓋1的下表面有一個恰好位于汽缸3上面的中心區(qū)域。該汽缸蓋下表面的中心區(qū)域10(以下簡稱汽缸蓋下表面10)的平面形狀基本上是圓形的,并且在豎直的橫截面上形成倒V形(斜坡屋頂狀)。汽缸蓋下表面10具有由弦G形成的頂脊,該弦G的兩端和限定汽缸蓋下表面10的平面形狀的封閉曲線相交(本實施例中,弦G穿過限定汽缸蓋下表面圓形平面形狀的圓的直徑的中心并且沿該圓的直徑延伸)。汽缸蓋下表面10還設有一對進氣閥13a和13b,燃燒室30通過該兩個閥與進氣口11連通或者斷開;和一對排氣閥14a和14b,燃燒室30通過該兩個閥與排氣口12連通或者斷開。點火塞15設置在汽缸蓋下表面10的中心部位。
活塞4有一個在其外圓周部分形成錐形凸起的錐形部分21,其中心部分形成被錐形部分21所環(huán)繞的凹進部分22的上表面。通過切割掉錐形部件21上分別對應于進氣閥13a,13b和排氣閥14a,14b的部分,在錐形部分21上形成進氣閥凹進23a,23b和排氣閥凹進24a,24b。
觀察活塞4上表面的錐形部分21和與其相對的汽缸蓋下表面10的外圓周部分之間限定的空間,即燃燒室30的外圓周部分,特別是圖5中陰影所示的外圓周面X,在汽缸蓋下表面10和活塞4上表面之間存在一個間隙。由于形成一個平滑表面的汽缸蓋下表面10在燃燒室30的外圓周面X和形成圓柱形表面的汽缸3的外圓周面相交,所以在汽缸蓋下表面10和活塞4上表面之間的間隙在設置在汽缸蓋下表面10進氣側的進氣閥13a、13b之間的區(qū)域(下文有時被稱為進氣-進氣區(qū)域)的中間位置達到最小。換句話說,該間隙被形成為在弦G的垂直等分線上達到最小。該間隙在沿汽缸3的外圓周面的兩個方向上逐漸平滑地增加,并且在進氣閥13a或13b與排氣閥14a或14b之間的區(qū)域(下文有時被稱為進氣-排氣區(qū)域)的中間位置達到最大。換句話說,間隙被構型成在弦G的附近達到最大。
盡管圖5中沒有顯示,同進氣側的情況一樣,在排氣側的汽缸蓋下表面10和活塞4的上表面之間也有一個間隙。該間隙被構型成在設置在汽缸蓋下表面10的排氣側的排氣閥14a和14b之間的區(qū)域(下文有時被稱為排氣-排氣區(qū)域)的中間位置達到最小,沿汽缸3的外圓周的兩個方向逐漸平滑增大,并且在進氣-排氣區(qū)域達到最大。
下面將解釋根據(jù)本實施例的內燃機的燃燒室結構的功能。
使位于進氣-排氣區(qū)域的間隙比位于進氣-進氣區(qū)域的間隙大,因此,當進氣閥13a,13b在進氣沖程中打開使空氣燃油混合物從進氣口11被吸入燃燒室30時,主要進氣流被平穩(wěn)地導入燃燒室中,從而保證足夠量的進氣。在后繼的壓縮沖程中,提升活塞4以壓縮空氣燃油混合物。如上所述,在燃燒室30的外圓周部分處,汽缸蓋下表面10和活塞4上表面之間的間隙在進氣-進氣區(qū)域和排氣-排氣區(qū)域中小,并逐步向進氣-排氣區(qū)域擴大。因此,在壓縮沖程中活塞4升起直至如圖4中的單點連線所示的上死點的過程中,燃燒室30外圓周部分中的空氣燃油混合物平穩(wěn)地沿燃燒室30的外圓周面從進氣-進氣區(qū)域和排氣-排氣區(qū)域流向進氣-排氣區(qū)域中,如圖4中白色空心箭頭所示。當來自進氣-進氣區(qū)域的空氣-燃油混合物流和來自排氣-排氣區(qū)域的空氣-燃油混合物流在進氣-排氣區(qū)域的中間位置(靠近弦G的位置)相互碰撞時,空氣-燃油混合物流越過錐形的錐形部分21,強勁地并有效地流入中心凹進部分22,從而使燃燒室30中的空氣-燃油混合物混合得更加充分。
如上所述,根據(jù)本實施例的內燃機的燃燒室結構能夠控制空氣-燃油混合物的流動并具有簡單的構造,該構造包括形成為斜坡屋頂狀的汽缸蓋下表面10,和形成在活塞4上表面中的錐形部分21和凹進部分22,而替代應用提供一個需對尺寸公差嚴格控制的擠壓區(qū)域的先有技術。這就使燃燒室30中的空氣燃油混合物能混合得更充分,并在空氣燃油混合物中產生足夠強的湍流。而且,這種構造不用設置圍繞汽缸蓋閥門的保護罩,這就能防止進氣量因為存在圍繞閥門的保護罩而減少。由于這些功能,不用代價高的防范措施就可以促進燃燒室的燃燒,提高燃燒效率。
以上描述了第一實施例,該實施例可以有各種修改。
例如,第一實施例以這樣的方式構型,汽缸蓋下表面10和活塞4的上表面之間的間隙在進氣-進氣和排氣-排氣區(qū)域中小,在進氣-排氣區(qū)域中大。或者,間隙可以做成只在進氣-進氣區(qū)域中小,在進氣-排氣區(qū)域中大。
盡管汽缸蓋下表面10的進氣側區(qū)域和出氣側區(qū)域在第一實施例中被形成為平坦面,但只要汽缸蓋下表面10和活塞4上表面之間的間隙在進氣-進氣區(qū)域和排氣-排氣區(qū)域小,在進氣-排氣區(qū)域大,該進氣側區(qū)域和出氣側區(qū)域可以不必一定要形成為平坦面。
第一實施例中描述了一個配備一對進氣閥13a,13b和一對排氣閥14a,14b的四閥門汽油發(fā)動機。然而,本發(fā)明同樣適用于具有一個進氣閥和一個排氣閥的兩閥門汽油發(fā)動機。
盡管第一實施例中使用的弦G通過限定汽缸蓋下表面的圓平面形狀的圓周的中心,但并沒有限制弦G要有如上所述的位置,弦G可以不通過該圓周的中心。
接著,將參照圖6-15描述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的內燃機的燃燒室結構。
如圖6所示的活塞101適用于四閥門汽油發(fā)動機并具有圓柱形的外形?;钊?01在其上表面上形成一個凹進部分102,一個錐形部分103,一個第一擠壓錐形部分104,一個第二擠壓錐形部分105,一個排氣閥凹進106和一個進氣閥凹進107。
如圖8和9中所示,應用活塞101的發(fā)動機包括一個由汽缸蓋108的下表面120和活塞101的上表面垂直限定的燃燒室110。
汽缸蓋108的下表面120形成為斜坡屋頂狀,包括一個形成為向一側111傾斜的第一下表面120a和向另一側112傾斜的第二下表面120b?;鸹ㄈ?15設置于汽缸蓋108下表面中心附近(即靠近燃燒室110中心)。
兩個進氣閥113設置于構成燃燒室110上表面的汽缸蓋108的第一下表面120a上,這樣進氣口118可以打開或關閉,而兩個排氣閥114設置于汽缸蓋的第二下表面120b上,這樣排氣口119可以打開或關閉。
如圖11-14所示,進氣閥113是一種提升閥,由閥桿113a和端片113b構成,同樣,排氣閥114也是一種提升閥,由閥桿114a和端片114b構成。進氣閥113的端片113b做得大于排氣閥114的端片114b。
如圖9中所示,汽缸蓋108置于其上的的汽缸體形成為圓柱形的汽缸117,其中的活塞101設置成可以作滑動運動。
活塞101有一個錐形部分103,其被形成為具有一個從活塞101的外圓周測量的預定的寬度(圖6中由符號W1顯示)。錐形部分103被形成為從其外圓周靠近活塞中心C1(燃燒室110的中心)的同時向汽缸蓋108逐漸升高。
在相對于錐形部分103內圓周邊緣103a更靠近活塞中心C1的位置,一個凹進部分102被形成為從錐形部分103內圓周圍邊緣103a挖空,呈平滑的圓弧形,并形成為具有一個基本上水平的底部102a。
如圖6中所示,排氣閥114側上的活塞101上表面形成一個由第一錐形體104a和第一錐形延伸體104b構成的第一擠壓錐形部分104。進氣閥113側上的活塞101上表面上形成的第二擠壓錐形部分105由第二錐形體105a和第二錐形延伸體105b構成。
第一擠壓錐形部分104的第一錐形體104a和第二擠壓錐形部分105的第二錐形體105a被形成為當其從活塞101外圓周向活塞中心C1靠近時在高度上向汽缸蓋108升高。結果,當活塞101被提升到靠近上死點時,第一擠壓錐形部分104的第一錐形體104a和汽缸蓋108的下表面108a之間,以及第二擠壓錐形部分105的第二錐形體105a和汽缸蓋108的下表面108b之間形成了局部的擠壓區(qū)域,從而在燃燒室110中產生一種擠壓氣流。至于第一擠壓錐形部分104的第一延伸體104b和第二擠壓錐形部分105的第二延伸體105b,后面會有相應的描述。
排氣閥凹進106為一個凹口,該形成的凹口即便在當活塞101被提升到靠近上死點排氣閥114打開時也可以避免第一擠壓錐形部分104的上表面和排氣閥114之間的相互干擾。相應地,第一擠壓錐形部分104形成的兩個排氣閥凹進106的位置分別對應兩個排氣閥114。
同樣,進氣閥凹進107為一個凹口,該形成的凹口即便在當活塞101被提升到靠近上死點進氣閥113打開時也可以避免第二擠壓錐形部分105的上表面和進氣閥113之間的相互干擾。第二擠壓錐形部分105形成的兩個進氣閥凹進107的位置分別對應兩個進氣閥113。
如圖10中陰影線部分所示,在燃燒室110的外圓周面X上,活塞101的上表面和相對的汽缸蓋108的下表面120之間形成的間隙在兩個進氣閥113之間的中間位置C2處達到最小,在圖10中用符號SMIN表示。
燃燒室110以這樣的方式形成,活塞101的上表面和汽缸蓋的下表面120之間的間隙當位置從兩個進氣閥113的中間位置C2沿燃燒室110圓周方向向兩邊離開時逐步擴大,一直到汽缸蓋108斜坡屋頂狀的下表面120的頂脊(弦)G附近達到最大。
盡管圖10中省略了圖示,就像在進氣閥113側一樣,在排氣閥114側,燃燒室110也以這樣的方式形成,活塞101的上表面和汽缸蓋108的下表面之間的間隙在排氣閥114之間的中間位置處達到最小,該間隙當位置從兩個排氣閥114的中間位置沿燃燒室110的圓周方向向兩邊離開時逐步擴大,一直到汽缸蓋108斜坡屋頂狀的下表面120的頂脊G附近達到最大。
第一擠壓錐形部分104的第一錐形延伸體104b被形成為從兩個排氣閥凹進106之間向活塞中心C1一直延伸到凹進部分102,第二擠壓錐形部分105的第二錐形延伸體105b也形成為從兩個進氣閥凹進107之間向活塞中心C1一直延伸到凹進部分102。
在兩個錐形延伸體中,如圖7和9中所示,從平面圖中看,第一錐形延伸體104b以這樣的方式形成,其遠端位置和其距離關閉狀態(tài)的排氣閥114的中心位置C3相比更加靠近活塞的中心C1(就是圖7中的下側)。這里假定排氣閥114的中心位置C3為排氣閥114的閥桿114a的軸線(未圖示)和排氣閥的端片114b的下表面相交之處的位置。
如圖7的平面圖所示,第二錐形延伸體105以這樣的方式形成,其遠端位置和其距離關閉狀態(tài)的進氣閥113的中心位置C4相比更加靠近活塞的中心C1。這里,進氣閥113中心位置C4為進氣閥113的閥桿113a的軸線(未圖示)和排氣閥的端片113b的下表面相交之處的位置。
如圖13和14的透視圖所示,第一錐形延伸體104b具有一個被形成為從第一錐形延伸體104b的上端不陡峭地向下傾斜至凹進部分102的底部102a的斜面104c。同樣,所形成的第二錐形延伸體105b具有一個被形成為從其上端不陡峭地向下傾斜至凹進部分102的底部102a的斜面105c。
如上所述構造的根據(jù)本實施例的燃燒室結構能達到下文所提及的功能和優(yōu)點。
在進氣沖程中,進氣閥113打開,空氣燃油混合物從進氣口118被吸入燃燒室110中。
如圖15中所示,壓縮沖程中當活塞101被提升至上死點時,從排氣閥114之間沿燃燒室110的外圓周面注向燃燒室110的上端(即斜坡屋頂狀的頂脊G附近)的空氣燃油混合物流(圖15中箭頭F1所示的擠壓流)與從進氣閥113之間沿燃燒室110的外圓周面向燃燒室110上端流動的空氣燃油混合物流(圖15中箭頭F2所示的擠壓流)在燃燒室110中心處碰撞,從而空氣燃油混合物在燃燒室110中得到充分混合。
如上參考圖9和10所述,這是因為汽缸蓋108的下表面120被形成為呈斜坡屋頂狀,活塞101的上表面形成第一和第二擠壓錐形部分104,105,因此燃燒室110被形成為,汽缸蓋108的下表面120和活塞101的上表面之間在燃燒室110的外圓周面上的間隙在進氣閥113之間和排氣閥114之間的位置上變小(參考圖10中的符號SMIN,而在燃燒室110上端處(即在斜坡屋頂狀的頂脊G處)達到最大(參考圖10中的符號SMAX)。
除了擠壓流F1和F2之外,活塞101還可以形成從排氣閥114之間經由第一錐形延伸體104b向燃燒室110中心C1流動的擠壓流(參考圖15中的箭頭F3),從進氣閥113之間經由第二錐形延伸體105b向燃燒室110中心C1流動的擠壓流。結果,燃燒室110中的空氣燃油混合物的混合被進一步加強。
尤其是,因為火花塞115設置于燃燒室110中心處,當活塞101被提升到靠近上死點時,使第一和第二錐形延伸體104b,105b形成的擠壓流F3,F(xiàn)4在火花塞115附近相互碰撞,從而能保證湍流的產生。
結果,從火花塞115點火到空氣燃油混合物完全燃燒的時間周期(即燃燒時間周期)可以縮短。這樣,即使發(fā)動機的壓縮比做得較大,內燃機爆震的發(fā)生還是可以被可靠抑制。
在許多尾氣被循環(huán)使用(就是說,空氣燃油混合物中含有的EGR氣體比率做得較大)的情況下,燃燒時間周期通常被延長,因此有可能發(fā)生燃燒變化而降低燃燒效率。相反,根據(jù)本實施例,燃燒時間周期可以縮短,就有可能阻止燃燒變化,從而大大增加燃燒效率。這就有可能增加空氣燃油混合物中的EGR氣體的比率,進一步改進燃油的消耗。
如上所述,根據(jù)本實施例,第一擠壓錐形部分104的第一錐形延伸體104b和第二擠壓錐形部分105的第二錐形延伸體105b可以形成從進氣閥凹進107之間和排氣閥凹進108之間向活塞中心C1(即燃燒室110的中心)流動的擠壓流F3,F(xiàn)4,這就有可能使燃燒室110中的空氣燃油混合物的混合更加充分,從而提高燃燒效率。
因為錐形延伸體104b,105b分別形成于進氣閥凹進107之間和排氣閥凹進108之間,因此進氣閥凹進107之間形成的錐形延伸體105b所產生的擠壓流F4與排氣閥凹進108之間形成的錐形延伸體104b所產生的擠壓流F3在燃燒室110的中心部位碰撞,從而這些擠壓流體相互混合,更進一步提高了燃燒效率。
而且,如平面圖中所示,因為錐形延伸體104b,105b的遠端到活塞101中心C1的距離比到關閉狀態(tài)的進氣閥113的中心位置的距離更靠近,到活塞101中心C1的距離比到關閉狀態(tài)的排氣閥114的中心位置的距離更靠近,因此可以保證擠壓流F3和F4能到達燃燒室110的中心部位,從而進一步提高燃燒效率。
因為火花塞115設置于燃燒室110中心,所以在錐形延伸體104b,105b形成的擠壓流F3,F(xiàn)4中,火花塞115周圍會形成湍流。這就有可能縮短燃燒時間周期,提高燃燒效率,改進燃油的消耗。
而且,因為可以通過縮短燃燒時間周期阻止燃燒變化的發(fā)生,因此可以增加空氣燃油混合物中的EGR氣體比率,進一步改進燃油的消耗。
對于前述的第二實施例可以有各種改進。例如,在第二實施例中,通過實例描述了設置兩個進氣閥113和兩個排氣閥114的情況。本發(fā)明同樣可以應用于包括三個或三個以上的進氣閥和三個或三個以上的排氣閥的發(fā)動機。在這種情況下,進氣閥凹進之間和/或排氣閥凹進之間可以形成多個錐形延伸體,設置的數(shù)量與進氣閥和/或排氣閥的數(shù)量相對應。
另一方面,本發(fā)明不限于第一和第二實施例中的描述,可以通過在本發(fā)明的范圍內實現(xiàn)各種修改而實施。
權利要求
1.一種內燃機的燃燒室結構,該燃燒室結構具有由汽缸蓋(1,108)的下表面和安裝在汽缸中的活塞(4,101)的上表面垂直限定的燃燒室(30,110),并且汽缸蓋的下表面保持基本圓形的平面形狀,該燃燒室結構包括至少一個相對于一條其兩端和限定汽缸蓋下表面(10,120)的平面形狀的曲線相交的預先確定的弦設置在汽缸蓋一側的進氣閥(13a,13b,113a,113b);至少一個相對于該預先確定的弦設置在汽缸蓋另一側的排氣閥(14a,14b,114a,114b);一個形成在活塞上表面的外圓周部分的基本為圓錐形的錐形部分(21,104,105);和一個形成在靠近活塞上表面中心的凹進部分(22,102),其中,在所述錐形部分和與其相對的汽缸蓋下表面的外圓周部分之間形成一個間隙,該間隙朝向所述弦的附近增大。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燒室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間隙至少在汽缸蓋一側,被形成在靠近所述弦的位置處大于靠近所述弦的垂直等分線的位置處。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燒室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汽缸蓋相對于所述弦,在其一側形成一對進氣閥,另一側形成一對排氣閥,和所述被形成的間隙在靠近弦的位置處大于靠近該對進氣閥之間的垂直等分線的位置處。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燃燒室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形成的間隙在垂直等分線處達到最小,并且其沿汽缸的圓周面朝所述弦逐漸增大。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燒室結構,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形成在所述錐形部分上和一對進氣閥相對應的兩個進氣閥凹進(107);形成在所述錐形部分上和一對排氣閥相對應的兩個排氣閥凹進(106);以及一個通過將所述錐形部分的位于所述兩個進氣閥凹進或者所述兩個排氣閥凹進之間的部分朝向活塞的中心一直延伸到所述凹進部分而形成的延伸體(104b、105b)。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燃燒室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體具有一個從延伸體的上端向凹進部分的底部傾斜的斜面(104c,105c)。
7.根據(jù)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燃燒室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體形成于所述錐形部分的位于兩個進氣閥凹進或者兩個排氣閥凹進之間的一部分中。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燃燒室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體形成于兩個進氣閥凹進之間和兩個排氣閥凹進之間,每個延伸體具有一個遠端,該遠端的位置到活塞的中心比到一對進氣閥之間的中心位置或者一對排氣閥之間的中心位置更靠近。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內燃機中的燃燒室結構,其中在燃燒室的外圓周部分,位于汽缸蓋下表面和活塞上表面之間的間隙在進氣-進氣和排氣-排氣區(qū)域內較小,并且朝向進氣-排氣區(qū)域逐漸增大。根據(jù)這樣的設計,燃燒室外圓周部分的混合物能夠平滑地沿汽缸的外圓周表面從進氣-進氣和排氣-排氣區(qū)域朝向進氣-排氣區(qū)域流動。從進氣-進氣區(qū)域而來的空氣-燃油混合物流與從排氣-排氣區(qū)域而來的空氣-燃油混合物流在進氣-排氣區(qū)域中心碰撞,然后匯合流體流過活塞上表面的錐形部分后猛烈地進入其中心凹進部分。由此,就有可能用簡單的構型充分地混合空氣和燃油混合物。
文檔編號F02B23/08GK1611752SQ200410089838
公開日2005年5月4日 申請日期2004年10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10月24日
發(fā)明者酒井知治, 長谷川健, 重森貴文, 梅村利昭, 干場義幸, 宮本勝彥, 宮本秀樹, 橫山友 申請人:三菱自動車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