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氣體混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燃氣與空氣混合的氣體混合器,屬于燃氣發(fā)動機技術。
背景技術: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氣體混合器,是用于包括煤氣、液化石油氣、天然氣和沼氣在內的可燃氣體與空氣混合的氣體混合氣。它通過進氣管給燃氣發(fā)動機燃燒室提供氣源。而在它們前方,可通過穩(wěn)壓貯氣包與氣量調節(jié)器或稱加速器相接通。它的功用在于將空氣和可燃氣體按合適的比例混合成燃氣與空氣的混合氣,然后由所說發(fā)動機燃燒室所產生的負壓而被吸入燃燒室內燃燒作功。
已有的用于燃氣與空氣混合的氣體混合器,均系皮碗式或膜片式彈性輸入氣體混合器。這種已有的氣體混合器,不但結構比較復雜,維護保養(yǎng)比較麻煩;而且使用時間長會變形或損壞;尤其是其空氣與燃氣混合的比例,是由其與空氣閥聯(lián)動的氣閥聯(lián)動裝置調節(jié)的。在工況下,其調節(jié)不但比較麻煩,且容易受到人的因素影響,而直接影響到發(fā)動機的輸出功率。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維護保養(yǎng)方便,不易損壞而使用壽命長,工況下操作簡易,具有自動調節(jié)空氣與燃氣混合比例的用于燃氣與空氣混合的氣體混合器,以解決已有技術所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燃氣與空氣混合的氣體混合器,其改進點在于包括設有氣體混合腔的殼體、設置在第I氣道內且與氣道緊配合的第1單向通氣閥、設置在第II氣道內且與氣道緊配合的第2單向通氣閥、設置在第III氣道內且與氣道緊配合的第3單向通氣閥和至少設有1個出氣孔的喉管;喉管的兩端擱持在氣體混合腔的內壁上;第I氣道的一端可與燃氣輸入管相接通而其另一端通過第1單向通氣閥經由第1出氣孔與喉管相接通;第II氣道的一端通過第1通孔與第I氣道相接通;而其另一端通過第2單向通氣閥經由第2出氣孔與氣體混合腔相接通;第III氣道的一端通過第2通孔與第II氣道相接通,而其另一端通過第3單向通氣閥經由出氣通道連通第2出氣孔與氣體混合腔相接通。
由以上所給出的技術方案可以明了,當由穩(wěn)壓貯氣包內的具有一定壓力的燃氣,通過燃氣輸入管進入第I氣道經由第1單向通氣閥且經第1出氣孔進入喉管,再經由設在喉管上的出氣孔,與由殼體的氣體混合腔進入的空氣混合后,進入所說發(fā)動機燃燒室燃燒作功,此時所說發(fā)動機即以臺速運轉。隨后調節(jié)加速器(即氣量調節(jié)閥)的供氣量,與此同時,在所說發(fā)動機燃燒室負壓作用下,第II氣道的第2單向通氣閥即便打開,燃氣即通過第1通孔,經由第2單向通氣閥經第2出氣孔進入殼體的氣體混合腔與空氣混合后,與由第I氣道所進入的燃氣與空氣的混合氣體,一起同時被吸入所說發(fā)動機的燃燒室燃燒作功。由于進入所說發(fā)動機燃燒室的燃氣量的增加,所說發(fā)動機即提速運轉。繼爾,再調節(jié)加速器(即氣量調節(jié)器)的供氣量,與此同時,在所說發(fā)動機燃燒室的負壓進一步加強的條件下,設在第III氣道內的第3單向通氣閥隨即打開,燃氣即通過第1通孔和第2通孔,經由第3單向通孔閥經出氣通道和第2出氣孔,進入殼體的氣體混合腔。此時,由于燃氣由第I、第II、第III氣道同時進入所說殼體的氣體混合腔與空氣混合后被吸入所說發(fā)動機的燃燒室燃燒作功。由于所供燃氣量再度增加,所說發(fā)動機即加速運轉。通過所說加速器氣量的調節(jié),可以實現(xiàn)所說發(fā)動機轉速的調節(jié)。從而實現(xiàn)了自動調節(jié)空氣與燃氣混合比例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同時由其結構可以明了,本實用新型所具有的結構簡單,不易損壞,維修方便,使用壽命長等特點,都是十分明顯的。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點還在于第1單向通氣閥、第2單向通氣閥和第3單向通氣閥,均由外殼、閥芯、彈簧和端蓋組成;第1單向通氣閥所包括的彈簧系鋼絲直徑為φ0.2~0.3mm、外徑為φ1.5~2mm的圓柱彈簧,第2單向通氣閥和第3單向通氣閥所包括的彈簧均系鋼絲直徑為φ0.45~0.55mm、外徑為φ3.5~4mm的圓柱彈簧。由以上所給出的單向通氣閥的結構可以明了,所說的單向通氣閥是采用的通常的結構簡單、使用可靠的單向通氣閥,從而進一步簡化了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且由于所說單向通氣閥的外殼呈圓柱狀,這就可以方便有效地與所說氣道實現(xiàn)密封式緊配合聯(lián)結。而給出的單向通氣閥所包括的圓柱狀彈簧的規(guī)格,是本申請人通過反復試驗所設定的最佳規(guī)格,它完全可以滿足由中小功率柴油機改裝成的燃氣發(fā)動機,在臺速、提速和加速三種不同狀態(tài)下自動打開所說三種不同單向通氣閥的要求。
氣體混合腔的直徑D、第I氣道的第1單向通氣閥(2)的出氣口直徑D1、第II氣道的第2單向通氣閥(3)的出氣口直徑D2、第III氣道的第3單向通氣閥(4)的出氣口直徑D3,按D∶D1∶D2∶D3=30∶0.8~1.2∶2.5~2.8∶3.2~3.5的比例設置;所說第2出氣孔(9)的直徑為3.5~4mm。以上所設定的直徑配比,可以基本滿足空氣∶燃氣=15∶1的最佳配比,從而進一步實現(xiàn)有效提高燃氣利用率和凈化排放廢氣的目的。
它所包括的殼體和喉管與汽油機的化油器的基本結構和形狀相同;第I氣道及其第1單向通氣閥設在所說化油器殼體的喉管通道內;第II氣道及其第2單向通氣閥設在所說化油器的加速泵室通道內;第III氣道及其第3單向通氣閥設在所說化油器的主油道通道內。也就是說,本實用新型可以由已有的汽油機的化油器進行改裝,這就從根本上簡化了生產過程和降低了生產成本,尤其是給已有的燃油發(fā)動機改裝成燃氣發(fā)動機,提供了可能和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得以實施后,其所具有的結構簡單,維護保養(yǎng)方便,不易損壞而使用壽命長,在工況下操作簡易和具有自動調節(jié)空氣與燃氣混合比例等效果和特點,都是顯而易見的。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主視剖面圖;圖2是如圖1所示的單向通氣閥(2、3、4)的主視剖面圖;圖3是圖2的A-A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由以上所給出的附圖已經可以明了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以下對照附圖通過具體實施方式
的描述,將會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其實現(xiàn)目的的技術方案更加明了。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說的是一種用于由S1125柴油機改裝成的天然氣發(fā)動機的氣體混合器。
如圖1、2、3所示。一種用于燃氣與空氣混合的氣體混合器,包括設有氣體混合腔1-1的殼體1、設置在第I氣道內且與氣道緊配合的第1單向通氣閥2、設置在第II氣道內且與氣道緊配合的第2單向通氣閥3、設置在第III氣道內且與氣道緊配合的第3單向通氣閥4和設有3個φ1.0mm出氣孔5-1的喉管5;喉管5的兩端擱持在氣體混合腔1-1的內壁上;第I氣道的一端可與燃氣輸入管6相接通而其另一端通過第1單向通氣閥2經由第1出氣孔7與喉管5相接通;第II氣道的一端通過第1通孔8與第I氣道相接通;而其另一端通過第2單向通氣閥3經由第2出氣孔9與氣體混合腔1-1相接通;第III氣道的一端通過第2通孔10與第II氣道相接通,而其另一端通過第3單向通氣閥4經由出氣通道11連通第2出氣孔9與氣體混合腔1-1相接通。而第1單向通氣閥2、第2單向通氣閥3和第3單向通氣閥4,均由外殼12、頭部呈錐臺體的閥芯13、彈簧14和端蓋15組成;第1單向通氣閥2所包括的彈簧14系鋼絲直徑為φ0.2mm、外徑為φ1.5mm的圓柱彈簧,第2單向通氣閥3和第3單向通氣閥4所包括的彈簧14均系鋼絲直徑為φ0.45mm、外徑為φ4mm的圓柱彈簧。氣體混合腔1-1的直徑D為30mm、第I氣道的第1單向通氣閥2的出氣口直徑D1為1mm、第II氣道的第2單向通氣閥3的出氣口直徑D2為2.8mm、第III氣道的第3單向通氣閥4的出氣口直徑D3為3.5mm;而所說第2出氣孔9的直徑為4mm。
本實施例所包括的殼體1和喉管5與汽油機的化油器的基本結構和形狀相同;第I氣道及其第1單向通氣閥2設在所說化油器殼體的喉管通道內;第II氣道及其第2單向通氣閥3設在所說化油器的加速泵室通道內;第III氣道及其第3單向通氣閥4設在所說化油器的主油道通道內。
本實用新型通過其兩端法蘭邊所設的通孔,上端可與空氣濾清器聯(lián)結,下端可與所說發(fā)動機氣缸進氣管聯(lián)結。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范圍,不受本說明書描述的限制。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燃氣與空氣混合的氣體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設有氣體混合腔(1-1)的殼體(1)、設置在第I氣道內且與氣道緊配合的第1單向通氣閥(2)、設置在第II氣道內且與氣道緊配合的第2單向通氣閥(3)、設置在第III氣道內且與氣道緊配合的第3單向通氣閥(4)和至少設有1個出氣孔(5-1)的喉管(5);喉管(5)的兩端擱持在氣體混合腔(1-1)的內壁上;第I氣道的一端可與燃氣輸入管(6)相接通而其另一端通過第1單向通氣閥(2)經由第1出氣孔(7)與喉管(5)相接通;第II氣道的一端通過第1通孔(8)與第I氣道相接通;而其另一端通過第2單向通氣閥(3)經由第2出氣孔(9)與氣體混合腔(1-1)相接通;第III氣道的一端通過第2通孔(10)與第II氣道相接通,而其另一端通過第3單向通氣閥(4)經由出氣通道(11)連通第2出氣孔(9)與氣體混合腔(1-1)相接通。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體混合器,其特征在于第1單向通氣閥(2)、第2單向通氣閥(3)和第3單向通氣閥(4),均由外殼(12)、閥芯(13)、彈簧(14)和端蓋(15)組成;第1單向通氣閥(2)所包括的彈簧(14)系鋼絲直徑為φ0.2~0.3mm、外徑為φ1.5~2mm的圓柱彈簧,第2單向通氣閥(3)和第3單向通氣閥(4)所包括的彈簧(14)均系鋼絲直徑為φ0.45~0.55mm、外徑為φ3.5~4mm的圓柱彈簧。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體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氣體混合腔(1-1)的直徑D、第I氣道的第1單向通氣閥(2)的出氣口直徑D1、第II氣道的第2單向通氣閥(3)的出氣口直徑D2、第III氣道的第3單向通氣閥(4)的出氣口直徑D3,按D∶D1∶D2∶D3=30∶0.8~1.2∶2.5~2.8∶3.2~3.5的比例設置;所說第2出氣孔(9)的直徑為3.5~4mm。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體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它所包括的殼體(1)和喉管(5)與汽油機的化油器的基本結構和形狀相同;第I氣道及其第1單向通氣閥(2)設在所說化油器殼體的喉管通道內;第II氣道及其第2單向通氣閥(3)設在所說化油器的加速泵室通道內;第III氣道及其第3單向通氣閥(4)設在所說化油器的主油道通道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是用于燃氣與空氣混合的氣體混合器,屬于燃氣發(fā)動機技術。以其包括設有氣體混合腔的殼體、分別設置在第I氣道、第II氣道和第III氣道內的第1單向通氣閥、第2單向通氣閥、第3單向通氣閥和至少設有1個出氣孔的喉管;第I氣道的一端可與燃氣輸入管相接通而其另一端通過第1單向通氣閥經由第1出氣孔與喉管相接通;第II氣道的一端通過第1通孔與第I氣道相接通而其另一端通過第2單向通氣閥經由第2出氣孔與氣體混合腔相接通;第III氣道的一端通過第2通孔與第II氣道相接通而其另一端通過第3單向通氣閥經由出氣通道連通第2出氣孔與氣體混合腔相接通為主要特征。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能自動調節(jié)空氣與燃氣混合比例等特點。
文檔編號F02M21/04GK2720137SQ200420079038
公開日2005年8月24日 申請日期2004年8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8月27日
發(fā)明者梁銀年 申請人:常州常瑞機械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