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副箱和支撐件的燃料供給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把裝在燃料箱中的燃料供給到燃料箱外部中的燃料供給裝置。
背景技術:
JP-A-9-268957中所公開的一種燃料供給裝置即使在裝于燃料箱內的燃料量減少時也可以穩(wěn)定地把燃料從燃料箱的內部供給到外部中。該燃料供給裝置具有容納安裝燃料泵和類似裝置的副箱。該副箱借助支撐件來支撐,因此副箱相對于蓋件可以軸向移動,該蓋件設置到形成于燃料箱中的開口中。
偏壓裝置如彈簧設置在副箱和蓋件之間,因此彈簧沿著這樣的方向來推動副箱和蓋件沿著該方向,副箱和蓋件相互分開。因此,副箱可以被壓入到燃料箱的內部底平面中,而與燃料箱的內部容積無關。其結果是,即使當在燃料箱內燃料的液面減少時,保留在副箱周圍的燃料也可以穩(wěn)定地吸入到副箱中。
傳統(tǒng)燃料供給裝置具有支撐件如金屬管,這些管子布置在副箱的兩個徑向外部中。偏壓裝置設置到每個支撐件的外圓周側上,而這些支撐件布置在副箱的兩個徑向外部上。此外,偏壓裝置可以設置到一個支撐件的外圓周側部上,因此減少了零件的數量。但是,當偏壓裝置設置到一個支撐件上時,施加到蓋件和副箱中的彈力變得不穩(wěn)定了。即,蓋件和副箱由于偏壓裝置所施加的彈力不同而在它們之間失去了平衡。相應地,由于偏壓裝置所施加的彈力不穩(wěn)定而難以在支撐件的側部上把蓋件裝配到副箱中,其中偏壓裝置被設置到該支撐件的側部。
此外,當偏壓裝置只設置到一個支撐件中時,副箱由于彈性力不穩(wěn)定而進行傾斜。其結果是,沒有設置偏壓裝置的支撐件進行傾斜。在這種情況下,沒有設置偏壓裝置的支撐件逆著支撐部分以不合適的角度進行滑動,其中支撐部分可滑動地支撐著支撐件。相應地,支撐件相對于支撐部分不能平穩(wěn)地滑動,并且支撐件和支撐部分相互摩擦。此外,副箱不能壓入到燃料箱的內部底平面上,并且燃料不能合適地泵送到副箱中。
發(fā)明內容
根據上面這些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燃料供給裝置,該裝置即使在偏壓裝置設置到其中的一個支撐件中的時候也容易裝配。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這樣的燃料供給裝置,在該裝置中,蓋件和副箱即使在偏壓裝置設置到其中的一個支撐件中的時候也能相對于彼此平穩(wěn)地移動。
根據本發(fā)明,燃料供給裝置至少部分地安裝在燃料箱內。燃料供給裝置包括蓋件;副箱;第一支撐件;第二支撐件;偏壓裝置;第一支撐部分;及導向部分。蓋件蓋住形成在燃料箱內的開口部分。副箱安裝在燃料箱內。副箱包括圓柱形部分和底部。底部設置在相對于圓柱形部分與蓋件相反的側部上。副箱安裝有燃料泵。第一支撐件沿著圓柱形部分的徑向基本上布置在圓柱形部分的端部上。第一支撐件支撐著蓋件和副箱,因此蓋件基本上沿著副箱的軸向可以相對于副箱運動。
第二支撐件沿著圓柱形部分的徑向基本上布置在圓柱形部分的端部上。第二支撐件沿著圓柱形部分的徑向布置在基本上與第一支撐件相反的側部上。第二支撐件支撐著蓋件和副箱,因此蓋件基本上沿著副箱的軸向可以相對于副箱運動。偏壓裝置布置在第一支撐件的外邊緣側部上。偏壓裝置偏壓蓋件和副箱從而使它們相互分開。第一支撐部分設置到副箱的圓柱形部分中。第一支撐部分可滑動地支撐著第一支撐件,因此第一支撐件基本上沿著副箱的軸向可以往復地通過第一支撐部分運動。導向部分設置到第一支撐部分中。導向部分相對于第一支撐部分布置在蓋件的側部上。導向部分至少部分地包圍著第一支撐件的外邊緣側部。
第一支撐部分與副箱的圓柱形部分形成一體。第一支撐部分基本上沿著圓柱形部分的徑向從圓柱形部分向內伸出。導向部分基本上是圓柱形。導向部分還包圍著偏壓裝置的外邊緣側部。
燃料供給裝置還包括第二支撐部分,該第二支撐部分設置到副箱的圓柱形部分中。第二支撐部分可滑動地支撐第二支撐件,因此第二支撐件基本上沿著副箱的軸向穿過第二支撐部分進行往復運動。第二支撐部分限定出導向平面和槽部分。導向平面相對于在導向平面的內邊緣側部內第二支撐件進行滑動。槽部分沿著導向平面的圓周方向把導向平面分成至少兩個平面。
通過參照附圖的下面詳細描述,使得本發(fā)明的上面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變得更加清楚。在附圖中圖1是側視圖,它示出了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燃料供給裝置;圖2是俯視圖,它示出了第一實施例的燃料供給裝置;
圖3是放大俯視圖,它示出了第一實施例的燃料供給裝置的副箱的第一支撐部分;圖4是第一實施例的、沿著圖3的線IV-IV所截取的橫剖視側視圖;圖5是放大俯視圖,它示出了第一實施例的副箱的第二支撐部分;圖6是第一實施例的、沿著圖5的線VI-VI所截取的橫剖視側視圖;圖7是橫剖視側視圖,它示出了安裝第一實施例的燃料供給裝置的燃料箱;及圖8是側視圖,它示出了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燃料供給裝置。
具體實施例方式
(第一實施例)如圖1所示,燃料供給裝置10具有圓形蓋件11,該蓋件蓋住形成在燃料箱100的上壁部中的開口150。如圖1、2所示,燃料供給裝置10包括蓋件11和副箱20。燃料供給裝置10還包括第一軸(第一支撐件)21和第二軸(第二支撐件)22,這些軸支撐蓋件11和副箱20,因此蓋件11和副箱20沿著軸向相對于相互可以運動。除了蓋件11之外,燃料供給裝置10的大部分安裝在燃料箱100內。
蓋件11具有排出管12和電連接器13。燃料從燃料泵141(圖2)中排出,而燃料泵141安裝在副箱20內,并且燃料通過排出管12流到燃料箱100的外部中。電連接器13通過導線14向燃料泵141供給電力。第一和第二軸21、22(圖1)各自通過擠壓而插入到壓力插入部分15中,而這些壓力插入部分15在一個軸向端部上設置到蓋件11中。
第一軸21由第一支撐部分31來支撐(圖2),該支撐部分31在另一軸向端部上設置到副箱20中。第二軸22由第二支撐部分32來支撐,而該第二支撐部分32在另一軸向端部上設置到副箱20中。第一支撐部分31和第二支撐部分32沿著副箱20的徑向基本上相互相對。
第一和第二軸21、22由金屬材料如不銹鋼或者鋁、或者非金屬材料如樹脂形成。如圖1所示,彈簧(偏壓裝置)23設置到第一軸21的外圓周邊緣上。彈簧23在它的一個軸向端側與蓋件11的一個壓力插入部分15相接觸。彈簧23在另一個軸向端側上與副箱20相接觸。彈簧23沿著軸向彈性地延伸,以致蓋件11和副箱20沿著軸向相互分開。因此,即使當燃料箱100由于壓力變化而進行膨脹或者收縮時,借助彈簧23的彈力也能使副箱20壓到燃料箱100的內部底表面上,其中這種壓力變化是由溫度變化和燃料量變化所引起的。
副箱20安裝著燃料泵141、燃料濾清器、吸入濾清器、壓力調節(jié)器、第一噴射泵(未示出)和第二噴射泵40(圖1)。吸入濾清器過濾出含在燃料中的、相對較大的雜質,其中該燃料借助燃料泵141從副箱20的內部中抽出。壓力調節(jié)器把從燃料泵141中所排出的燃料的壓力控制在預定壓力上。燃料濾清器過濾出含在從燃料泵141所排出的燃料中的、相對較小的雜質。燃料泵141安裝在副箱20中,因此燃料泵141的吸入側布置在圖1的下側上,而燃料泵141的排出側布置在圖1的上側上。燃料泵141包括馬達(未示出),從而使用旋轉件(未示出)來產生吸力,該旋轉件與馬達成一體地進行旋轉。如圖2所示,副箱20的內部空間借助隔壁24分隔成主室25和副室26。
如圖7所示,安裝燃料供給裝置10的燃料箱100由樹脂形成一體以呈鞍狀峰形,并且通過驅動軸200安裝在車輛中。燃料箱100包括第一箱空間100a和第二箱空間100b,這些空間通過連接部分100c相互連通,其中連接部分100c布置成通過驅動軸200。燃料供給裝置10安裝在燃料箱100的第一箱空間100a中。
如圖2所示,副室26安裝第一噴射泵。第一噴射泵把裝在第二箱空間100b中的燃料供給到副箱20中,其中該副箱20安裝在第一箱空間100a中。如圖1所示,第二噴射泵40設置到副箱20的外圓周邊緣上。第二噴射泵40包括噴嘴部分41和喉部42。燃料在燃料泵141中被增壓,并且增壓后的燃料通過燃料通道43部分地供給到噴嘴部分41中。燃料從燃料泵141供給到噴嘴部分41中,并且燃料從噴嘴部分41噴射到喉部42中,因此在喉部42中產生了吸入壓力,并且把燃料吸入到喉部42中。因此,即使當在燃料箱100的第一箱空間100a中燃料的液面減少了,留在副箱20周圍的燃料也可以被吸入到副箱20中。其結果是,副箱20的內部可以填充有燃料,而與燃料箱100內的液面無關。
如圖1、2所示,副箱20形成有底的圓柱形,它由圓柱形部分27和底部28形成。當蓋件11相對于圓柱形部分27時,底部28在軸向相反的側部上布置在圓柱形部分27的軸向端部上。如圖2所示,副箱20具有第一支撐部分31和第二支撐部分32,這些支撐部分沿著副箱20的徑向布置在副箱20的主要端側上。第一支撐部分31鄰近安裝第一噴射泵的副室26。如圖2、3所示,第一支撐部分31基本上沿著副箱20的徑向從基本上是圓柱形的、副箱20的圓柱形部分27中伸出到內側。
如圖4所示,第一支撐部分31沿著副箱20的軸向布置在副箱20的中部附近。第一支撐部分31基本上形成圓柱形,在該支撐部分中,是通孔的孔部分33基本上形成在中心部分中,即形成在第一支撐部分31的徑向中間部分中。第一軸21(圖1)沿著軸向可運動地插入到第一支撐部分31的孔部分33中。如圖2、3所示,多個槽部分34形成在第一支撐部分31中,因此每個槽部分34基本上沿著第一支撐部分31的徑向從孔部分33向外延伸。每個槽部分34基本上沿著第一支撐部分31的軸向進行延伸。槽部分34沿著第一支撐部分31的圓周方向進行布置,因此第一支撐部分31的孔部分33的內壁31a被分成多個平面,因此內壁31a的這些平面沿著第一支撐部分31的圓周方向是不連續(xù)的。
如圖2-4所示,導向部分50設置到位于蓋件11的側部上的第一支撐部分31中。導向部分50具有壁部51,該壁部51從副箱20的一部分圓柱部分27的、基本上呈弧形的圓周邊緣基本上沿著圓周方向連續(xù)地延伸。導向部分50的壁部51從位于蓋件11的側部上的第一支撐部分31沿著軸向延伸。第一支撐部分31基本上沿著副箱20的徑向在內部徑向地伸出。壁部51沿著第一支撐部分31的外邊緣延伸到蓋件11的側部中。因此,壁部51以圓柱形地蓋住位于蓋件11的側部上的第一支撐部分31。壁部51的導向部分50的內徑和第一支撐部分31的內徑相互不同,因此導向部分50和第一支撐部分31在它們之間形成了臺階52。第一軸21的軸向端部和彈簧23的軸向端部(這些端部位于蓋件11的相反側上)安裝在由導向部分50的內邊緣所限定出的空間中,該導向部分50的內邊緣基本上呈圓柱形。彈簧23的端部位于與擠壓插入到蓋件11中的端部相反的側部上,該彈簧23的端部與形成在導向部分50和第一支撐部分31之間的臺階52相接觸。
如圖2所示,第二支撐部分32沿著副箱20的徑向在副箱20內布置在與第一支撐部分31基本上相反的側部上。如圖2、5所示,第二支撐部分32基本上沿著副箱20的徑向從副箱20的圓柱形部分27在內部徑向地伸出,與第一支撐部分31相同。如圖4、6所示,第二支撐部分32的位置沿著副箱20的軸向不同于第一支撐部分31的位置。此外,與第一支撐部分31相反的是,第二支撐部分32在蓋件11的側部上、即圖6的上側從副箱20的端部沿著第二軸22的軸向延伸到底部28的附近、即圖6的下側。即,第二支撐部分32的軸向長度不同于第一支撐部分31的長度,并且第二支撐部分32的軸向位置不同于第一支撐部分31的軸向位置。第二支撐部分32基本上形成圓柱形,從而是通孔的孔部分35基本上形成在第二支撐部分32的徑向中心部分中。孔部分35基本上沿著第二支撐部分32的軸向進行延伸。第二軸22(圖1)軸向可運動地插入到第二支撐部分32的孔部分35中。
如圖6所示,第二支撐部分32的內邊緣具有導向表面32a,該表面滑過第二軸22的外邊緣。如圖5、6所示,多個槽部分36形成在第二支撐部分32的內邊緣內,因此每個槽部分36基本上沿著第二支撐部分32的徑向從孔部分35向外延伸。每個槽部分36基本上沿著第二支撐部分32的軸向進行延伸。這些槽部分36布置在第二支撐部分32的圓周方向上,因此第二支撐部分32的導向平面32a借助這些槽部分36分成多個平面,因此這些導向平面32a的這些平面沿著第二支撐部分32的圓周方向是不連續(xù)的。第二支撐部分32基本沿著副箱20的軸向進行延伸。因此,在第二軸22上進行滑動的導向平面32a和槽部分36各自從蓋件11的側部延伸到副箱20內的底部28的側部中。
基本上是圓柱形的導向部分50設置到位于蓋件11的側部上的第一支撐部分31上,因此設置到第一軸21的徑向外邊緣側上的彈簧23安裝在導向部分50內。當蓋件11裝配到副箱20中時,第一和第二軸21、22各自擠壓插入到蓋件11的壓力插入部分15中。隨后,彈簧23連接到第一軸21的外邊緣上,因此第一軸21被插入到彈簧23的內邊緣中。在彈簧23連接到第一軸21之后,第一軸21插入到副箱20的第一支撐部分31中,而第二軸22插入到第二支撐部分32中。在這種情況下,彈簧23安裝在導向部分50的內部中,因此彈簧23設置在導向部分50內,并且沿著彈簧23的徑向受到限制。此外,彈簧23沿著彈簧23的軸向借助臺階52來定位,該臺階52形成在導向部分50和第一支撐部分31之間。彈簧23沿著彈簧23的徑向借助導向部分50來導向,因此彈簧23在導向部分50內被合適地對準。此外,第一軸21由安裝在導向部分50內的彈簧23來導向,因此第一軸21可以平穩(wěn)地插入到副箱20的第一支撐部分31中。其結果是,即使當彈簧23的彈力施加到蓋件11和副箱20上時,蓋件11、副箱20、第一和第二軸21、22也容易相互裝配起來。
第二支撐部分32基本上沿著它的軸向進行延伸,并且導向平面32a基本上沿著第二支撐部分32的軸向進行延伸,從而給第二軸22的運動進行導向,而第二軸22在導向平面32a上進行滑動。因此,可以減小第二軸22相對于第二支撐部分32的傾斜。此外,導向表面32a沿著第二支撐部分32的圓周方向借助槽部分36來分開。因此,即使第二支撐部分32的軸向長度即導向平面32a被延長了,位于導向平面32a和第二軸22之間的連接平面的面積被減少了。因此,在第二軸22和第二支撐部分32之間所產生的摩擦阻力減少了,因此第二軸22可以在第二支撐部分32的內邊緣上平滑地滑動。此外,第一支撐部分31的軸向長度不同于第二支撐部分32的軸向長度。此外,相對于副箱20的軸向,第一支撐部分31的軸向位置不同于第二支撐部分32的軸向位置。即,第一軸21相對于第一支撐部分31的支撐點、即樞軸或者支點不同于第二軸22相對于第二支撐部分32的支撐點。其結果是,即使在彈簧23設置到第一軸21中時,第二軸22不適合于在第二支撐部分32內進行傾斜,并且第二軸22可以借助第二支撐部分32來平滑地導向。因此,即使在燃料箱100的內部容積改變時,蓋件11相對于副箱20也可以平滑地運動。此外,第一支撐部分31的頂端部的垂直位置即軸向位置不同于第二支撐部分32。當裝配到第一和第二軸21、22上的蓋件11連接到副箱20上時,第二軸22被插入到第二支撐部分32中,同時彈簧23安裝在導向部分50內,隨后,第一軸21插入到第一支撐部分31的內壁31a中。當第一軸21插入到第一支撐部分31的內壁31a中時,第二軸22已經插入到第二支撐部分32中,并且第二軸22沿著徑向由第二支撐部分32來定位。因此,第一軸21已經大約定位在第一支撐部分31的內壁31a的周圍上。因此,即使在彈簧23的彈力施加到蓋件11上時,第一軸21相對于第二支撐部分32的內壁31a也容易對準,并且也容易插入到內壁31a中。
第一支撐部分31具有槽部分34,而第二支撐部分32具有槽部分36。因此,在第一軸21和第一支撐部分31之間所產生的摩擦阻力減少了,并且在第二軸22和第二支撐部分32之間所產生的摩擦阻力也減小了。雜質可以侵入到位于第一支撐部分31和第一軸21之間的滑動部分及位于第二支撐部分32和第二軸22之間的滑動部分中。即使在這種情況下,雜質可以被除去并且通過槽部分34、36從滑動部分中排出,而這些滑動部分形成在第一和第二支撐部分31、32及第一和第二軸21、22之間。因此,可以防止這些滑動部分由于雜質侵入到它們中而提高它們之間的摩擦阻力,因此可以保持蓋件11和副箱20相對于相互沿著軸向進行平滑運動。
(其它實施例)上面結構不局限于應用到上面的燃料供給裝置10中。上面結構也可以應用到圖8所示的燃料供給裝置110中。在燃料供給裝置110中,副箱20具有位于蓋件11側部上的罩60,因此罩60可以蓋住副箱20的端部即開口端部,而該端部設置在與副箱20的底部相反的側部上。罩60具有第一和第二支撐部分31、32,因此第一和第二支撐部分31、32各自從罩60伸出到蓋件11的側部中。這里,第一和第二支撐部分31、32各自具有與上面實施例中所描述的結構相同的結構。
上面結構可以應用到結構不同于上面燃料供給裝置10、110的燃料供給裝置中。上面結構不局限于應用到鞍狀峰形狀的燃料箱中,燃料箱的形狀可以改變成合適的形狀。此外,安裝在副箱內的元件可以改變成合適的元件。
在沒有脫離本發(fā)明精神實質的情況下,上面實施例可以進行許多變形和替換。
權利要求
1.一種燃料供給裝置(10、110),它至少部分地安裝在燃料箱(100)內,燃料供給裝置(10、110)的特征在于,包括蓋件(11),它蓋住在燃料箱(100)內所限定出的開口部分(150);副箱(20),它安裝在燃料箱(100)內,副箱(20)包括圓柱形部分(27)和底部(28),底部(28)設置在相對于圓柱形部分(27)與蓋件(11)相反的一側上,副箱(20)安裝有燃料泵(141);第一支撐件(21),它沿著圓柱形部分(27)的徑向基本上布置在圓柱形部分(27)的端部上;第二支撐件(22),它沿著圓柱形部分(27)的徑向基本上布置在圓柱形部分(27)的端部上,第二支撐件(22)沿著圓柱形部分(27)的徑向布置在基本上與第一支撐件(21)相反的一側上,其中第一支撐件和第二支撐件(22)支撐著蓋件(11)和副箱(20),從而蓋件(11)基本上沿著副箱(20)的軸向能夠相對于副箱(20)運動;偏壓裝置(23),它布置在第一支撐件(21)的外邊緣側部上,偏壓裝置(23)偏壓蓋件(11)和副箱(20)從而使它們相互分開;第一支撐部分(31),它設置到副箱(20)的圓柱形部分(27)中,第一支撐部分(31)可滑動地支撐著第一支撐件(21),從而第一支撐件(21)基本上沿著副箱(20)的軸向能夠往復地穿過第一支撐部分(31)運動;及導向部分(50),它相對于第一支撐部分(31)布置在蓋件(11)的側部上,導向部分(50)至少部分地包圍著第一支撐件(21)的外邊緣側。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供給裝置(10、110),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撐部分(31)與副箱(20)的圓柱形部分(27)形成一體,及第一支撐部分(31)基本上沿著圓柱形部分(27)的徑向從圓柱形部分(27)向內伸出。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供給裝置(10、110),其特征在于,導向部分(50)基本上是圓柱形,及導向部分(50)還包圍著偏壓裝置(23)的外邊緣側部。
4.如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燃料供給裝置(10、110),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二支撐部分(32),它設置到副箱(20)的圓柱形部分(27)中,第二支撐部分(32)可滑動地支撐第二支撐件(22),從而第二支撐件(22)基本上沿著副箱(20)的軸向穿過第二支撐部分(32)進行往復運動,其中第二支撐部分(32)限定出導向平面(32a),它能夠相對于在導向平面(32a)的內邊緣側部內的第二支撐件(22)進行滑動,及槽部分(36),它沿著導向平面(32a)的圓周方向把導向平面(32a)分成至少兩個平面。
5.如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燃料供給裝置(10、110),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撐部分(31)限定出內(31a),它能夠相對于在內壁(31a)的內邊緣側部內的第一支撐件(21)進行滑動;及槽部分(34),它沿著內壁(31a)的圓周方向把內壁(31a)分成至少兩個平面。
6.如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燃料供給裝置(10、110),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撐部分(32)與副箱(20)的圓柱形部分(27)形成一體,及第二支撐部分(32)基本上沿著圓柱形部分(27)的徑向從圓柱形部分(27)向內伸出。
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供給裝置(10、110),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撐部分(31)沿著副箱(20)的軸向布置在一位置上;第一支撐部分(31)在副箱(20)的軸向上的所述位置不同于第二支撐部分(32)在副箱(20)的軸向上的位置;第一支撐部分(31)沿著副箱(20)的軸向具有一長度;及第一支撐部分(31)在副箱(20)的軸向上的所述長度不同于第二支撐部分(32)在副箱(20)的軸向上的長度。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燃料供給裝置(10、110),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撐部分(32)從位于蓋件(11)一側上的副箱(20)的端部延伸到位于底部(28)一側上的副箱(20)的端部附近。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燃料供給裝置(10、110),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撐部分(32)具有一下端部,該下端部在副箱(20)的底部(28)的側部上沿著副箱(20)的軸向位于一位置上,第一支撐部分(31)具有一下端部,該下端的下端部在副箱(20)的底部(28)的側部上沿著副箱(20)的軸向位于一位置上,及第二支撐部分(32)的下端部位置相對于第一支撐部分(31)的下端部位置在副箱(20)的軸向上位于副箱(20)底部(28)的側部上。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燃料供給裝置(10、110),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撐部分(31)位于在副箱(20)軸向上的中間位置附近的位置上。
11.一種燃料供給裝置(10、110),它至少部分地安裝在燃料箱(100)內,燃料供給裝置(10、110)的特征在于,包括蓋件(11),它蓋住在燃料箱(100)內所限定出的開口部分(150);副箱(20),它安裝在燃料箱(100)內,副箱(20)包括圓柱形部分(27)和底部(28),圓柱形部分(27)基本上是圓柱形,底部(28)設置在相對于圓柱形部分(27)與蓋件(11)相反的側部上,副箱(20)安裝有燃料泵(141);第一支撐件(21),它沿著圓柱形部分(27)的徑向基本上布置在圓柱形部分(27)的端部上;第二支撐件(22),它沿著圓柱形部分(27)的徑向基本上布置在圓柱形部分(27)的端部上,第二支撐件(22)沿著圓柱形部分(27)的徑向布置在基本上與第一支撐件(21)相反的側部上,其中第一支撐件(21)和第二支撐件(22)支撐著蓋件(11)和副箱(20),從而蓋件(11)基本上沿著副箱(20)的軸向可以相對于副箱(20)運動;偏壓裝置(23),它布置在第一支撐件(21)的外邊緣側部上,偏壓裝置(23)偏壓蓋件(11)和副箱(20)從而使它們相互分開;第一支撐部分(31),它設置到副箱(20)的圓柱形部分(27)上,第一支撐部分(31)可滑動地支撐著第一支撐件(21),從而第一支撐件(21)基本上沿著副箱(20)的軸向能夠往復地穿過第一支撐部分(31)運動;及第二支撐部分(32),它設置到副箱(20)的圓柱形部分(27)上,第二支撐部分(32)可滑動地支撐第二支撐件(22),因此第二支撐件(22)基本上沿著副箱(20)的軸向通過第二支撐部分(32)進行往復運動,其中第二支撐部分(32)限定出導向平面(32a),它相對于在導向平面(32a)的內邊緣側部內的第二支撐件(22)進行滑動,及槽部分(36),它沿著導向平面(32a)的圓周方向把導向平面(32a)分成至少兩個平面。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燃料供給裝置(10、110),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撐部分(31)與副箱(20)的圓柱形部分(27)形成一體,及第一支撐部分(31)基本上沿著圓柱形部分(27)的徑向從圓柱形部分(27)向內伸出。
13.如權利要求11或者12所述的燃料供給裝置(10、110),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撐部分(32)與副箱(20)的圓柱形部分(27)形成一體,及第二支撐部分(32)基本上沿著圓柱形部分(27)的徑向從圓柱形部分(27)向內伸出。
14.如權利要求11或者12所述的燃料供給裝置(10、110),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導向部分(50),它設置到位于蓋件(11)側部上的第一支撐部分(31)上,導向部分(50)至少部分地包圍著第一支撐件(21)的外邊緣側部,其中導向部分(50)基本上是圓柱形,及導向部分(50)還包圍著偏壓裝置(23)的外邊緣側部。
全文摘要
一種燃料供給裝置(10)包括蓋件(11),副箱(20),第一和第二支撐件(21、22),偏壓裝置(23),支撐部分(31),和導向部分(50)。第一和第二支撐件(21、22)基本上布置在圓柱形部分(27)的徑向端部上,從而基本上沿著徑向相互相對。蓋件(11)通過第一和第二支撐件(21、22)相對于副箱(20)沿著軸向可以運動。偏壓裝置(23)布置在第一支撐件(21)的外邊緣上,并且安裝在導向部分(50)內以偏壓蓋件(11)和副箱(20),從而使它們相互分開。第一支撐件(21)限定出槽部分(34),該槽部分(34)沿著圓周方向把內壁(31a)分成至少兩個平面。第一支撐件(21)通過支撐部分(31)沿著軸向可以進行往復運動。
文檔編號F02M37/04GK1644911SQ20051000556
公開日2005年7月27日 申請日期2005年1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1月19日
發(fā)明者岡園哲郎, 林宣博 申請人:株式會社電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