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單缸四沖程柴油機自動放氣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與柴油機相關的產品,尤其是指有關節(jié)省柴油、保護環(huán)境 的產品,更為具體地講,本發(fā)明是一種單缸四沖程柴油機自動放氣裝置。在國際
專利分類表中本發(fā)明應分為F部。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單缸四沖程柴油機的放氣方法是向空油箱內加入柴油,然后 由工作人員用扳手將噴油泵上的螺栓(輸油管管接螺栓)擰松,使混雜在燃油管 道中的空氣放出,待流出的柴油不帶氣泡時再檸緊螺栓,放氣工作完畢。本技術 的不足在于:放氣步驟必須由工作人員操作完成,而且還要放掉一些柴油,造成 資源浪費和環(huán)境污染。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針對已有技術的不足,提供在不用工作人員操作的情 況下,可以自動放氣的、不再需要放掉一部分柴油的、減少對環(huán)境污染的一種 單缸四沖程柴油機自動放氣裝置。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所述的自動放氣裝置包括油泵總成1、油箱7。主要特點在于 所述的自動放氣裝置還包括油泵進油管2、通心螺栓3、放氣管4、第一 放氣管嗜接螺栓5和第二放氣管管接螺栓6。
所述的油泵進油管2的一端通過通心螺栓3固定在所述的油泵總成1上。 所述的放氣管4的一端通過第一放氣管管接螺栓5擰于所述的通心螺栓 3的頂部。
所述的放氣管4的另一端通過第二放氣管管接螺栓6擰于所述的油箱7 的頂端上。
在具體實施例中
所述的通心螺栓3沿其軸向有一個通孔17。 在所述的通孔17的靠上部分設有通孔螺紋22。
在所述的通心螺栓3的中部垂直于通孔17軸向的方向上,對稱地分別設 置左橫向孔16和右橫向孔16'。
所述的第一放氣管管接螺栓5的螺紋24與所述的通孔螺紋22相嚙合。 在所述的第一放氣管管接螺栓5和第二放氣管管接螺栓6上均開有T形
孔18。
所述的油泵進油管2分別設有進油管左端頭14和進油管右端頭14'。 在上述的進油管左端頭14和進油管右端頭14'上分別設有進油管端
頭上孔23和進油管端頭下孔23'。
在上述的進油管左端頭14和進油管右端頭14'的內部均設有進油管端
頭準球形空間21。
在上述的進油管左端頭14和進油管右端頭14'的一側均連有進油管內
寳15。
所述的進油管端頭上孔23和進油管端頭下孔23'的孔徑相同且大于通 心螺栓3的外徑。
所述的放氣管4分別設有放氣管左端頭19和放氣管右端頭19'。
在上述的放氣管左端頭19和放氣管右端頭19'上均設有放氣管端頭上 孔26和放氣管端頭下孔26'。
在上述的放氣管左端頭19和放氣管右端頭19'的內部均設有放氣管端 頭準球形空間25。
在上述的放氣管左端頭19和放氣管右端頭19'的一側均連有放氣管內
管20。
所述的放氣管端頭上孔26和放氣管端頭下孔26'的孔徑相同且大于第
一放氣智管接螺栓5和第二放氣管管接螺栓6的外徑。
在所述的進油管左端頭14和油泵總成1之間設有第一油密封圈8。 在所述的通心螺栓3和進油管左端頭14之間設有第二油密封圈9。 在所述的放氣管左端頭19和通心螺栓3之間設有第三油密封圈10。 在所述的第一放氣管管接螺栓5和放氣管左端頭19之間設有第四油密
封圈11。
在所述的放氣管右端頭19'和第二放氣管管接螺栓6之間設有第五油密 封圈12。
在所述的放氣管右端頭19'和油箱7之間設有第六油密封圃13。 由于本發(fā)明采用了上述的技術方案,在柴油機進油口 一油泵總成處與油 箱頂端之間安裝一放氣管,將原有的進油管管接螺栓改用通心螺栓連接,用與通 心螺栓相匹配的放氣管管接螺栓把放氣管的一端與通心螺栓的頂部連接,再把 放氣管的另 一端與已做好放氣口的油箱頂部的放氣口用放氣管管接螺栓連接。 本發(fā)明在不用工作人員搡作的情況下,可以自動放氣。不需要放掉一部分柴油, 既節(jié)約了柴油又減少了對環(huán)境的污染。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進行說明,其中
附圖l是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的總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本發(fā)明油泵進油管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3是本發(fā)明通心螺栓的全剖視圖。
附圖4是本發(fā)明放氣管管接螺栓的全剖視圖。
附圖5是本發(fā)明放氣管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6是本發(fā)明去掉油密封圈后的通心螺栓與油泵進油管及油泵總成的 裝配關系圖。
附圖7是本發(fā)明進油管左端頭的示意圖。
附圖8是本發(fā)明放氣管左端頭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其中附圖l是本發(fā)明一個 實施例的總體結構示意圖。從該附圖可以看到l油泵總成、2油泵進油管、3 通心螺撞、4放氣管、5第一放氣管管接螺栓、6第二放氣管管接螺栓、7油箱、 8第一.油密封圈、9第二油密封圈、10第三油密封圏、11第四油密封圈、12 第五油密封圈、13第六油密封圈13。如該圖所示,所述的油泵進油管2的一端 (此處為進油管左端頭)通過通心螺栓3固定在所述的油泵總成1—也就是柴油 機進油a上。所述的放氣管4的一端(此處為放氣管左端頭)通過第一放氣管管 接螺栓5擰于所述的通心螺栓3的頂部。所述的放氣管4的另 一端通過第二放 氣管管接螺栓6擰于所述的油箱7的頂端上。本發(fā)明在柴油機進油口處與油箱 頂端之間安裝一放氣管4,將原有的進油管管接螺栓改用通心螺栓2,再用與通 心螺栓相匹配的放氣管管接螺栓把放氣管的一端與通心螺栓的頂部連接起來, 然后把效.氣管的另 一端與油箱頂部的放氣口用放氣管管接螺栓連接起來。本發(fā) 明不用工作人員操作,可以自動放氣。既節(jié)約了柴油又減少了對環(huán)境的污染。
附圖2是本發(fā)明油泵進油管的結構示意圖。從該圖能夠清楚地看到2油 泵進油管、14進油管左端頭、14'進油管右端頭、15進油管內管。設置進油
管左端頭和右端頭主要是為了便于連接。因為一目了然,不再贅述。
附困3為本發(fā)明通心螺栓的全剖視圖。繪出此圖是為了展示通心螺栓的 具體構造。從該圖能夠清楚地看到3通心螺栓、16左橫向孔、16'右橫向孔、 17通孔、22通孔螺紋、27通心螺栓外螺紋。更為具體地講,從圖中可以看到 在所述的通心螺栓3的軸向有一個通孔17,該通孔17貫穿整個通心螺栓3。也 可以看多J,在所述的通孔17的靠上部分設有通孔螺紋22。另外也可以看到,在 所述的通心螺栓3的中部垂直于通孔17軸向的方向上,對稱地分別設置左橫向 孔16 f口右橫向孔16'。從該圖也能夠看到通心螺栓外螺紋27,設置通心螺栓 外螺紋27以便于固定在油泵總成1上。
附圖4是本發(fā)明放氣管管接螺栓的全剖視圖。需要指出,因為第一放氣 管管接塌.栓5和第二放氣管管接螺栓6的構造一樣,所以僅用附圖4展示其構 造就足夠.了。從本圖看到5放氣管管接螺栓、18 T形孔、24放氣管管接螺栓 螺紋。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放氣管管接螺栓5的放氣管管接螺栓螺紋24 與所述的通孔螺紋22相嚙合。另外需要指出,在所述的第一放氣管管接螺栓 5和第二放氣管管接螺栓6上均開有開有T形孔18,以便于形成流體通路。
附圖5是本發(fā)明放氣管的結構示意圖。從該圖能夠看到4放氣管、19放 氣管左端頭、19'放氣管右端頭、20放氣管內管。和油泵進油管一樣,因為一 目了然:,不再贅述。
附圖6是本發(fā)明去掉各油密封圈后的通心螺栓與油泵進油管及油泵總成 的裝配關系圖。從該圖可以看到l油泵總成、2油泵進油管、3通心螺栓、14 進油管左端頭、15進油管內管、16左橫向孔、16'右橫向孔、17通孔、21進 油管端頭準球形空間、22通孔螺紋、27通心螺栓外螺紋。該附圖示出了本發(fā) 明的核心技術,如圖所示,因為在進油管端頭上分別設有進油管端頭上孔和進
油管端頭下孔以及進油管端頭準球形空間,又因為所述的進油管端頭上孔和進
油管端頭下孔的孔徑相同且大于通心螺栓3的外徑,所以通心螺栓3可以穿過 進油管端頭上孔和進油管端頭下孔,在其末端利用通心螺栓外螺紋27固定于油 泵總成1上。并且利用進油管內管15、左橫向孔16、右橫向孔16'、通孔17 和進油嗜端頭準球形空間21所形成的結構可以構成流體通道。結合本圖,又因 為所述旳放氣管管接螺栓螺紋24與所述的通孔螺紋22相嚙合,于是利用放氣 管管接蠟栓可以把放氣管端頭固定在通心螺栓3的頂部,如前所述,也可以構成 流^ili遒,因為道理相同,不再贅述。
附圖7是本發(fā)明進油管左端頭的示意圖。從圖中可以看到15進油管內 管、21進油管端頭準球形空間、23進油管端頭上孔、23'進油管端頭下孔。 因為 一 目了然,不再贅述。進油管右端頭和本圖完全一樣,此處略去。
附圖8是本發(fā)明放氣管左端頭的示意圖。從圖中看到20放氣管內管、25 放氣管端頭準球形空間、26放氣管端頭上孔、26'放氣管端頭下孔。放氣管 右端頭的結構也完全相同,不再贅述。
本發(fā)明在柴油機進油口處與油箱頂端之間安裝一放氣管,將原來的進油管 管接螺栓改用通心螺栓連接,用與通心螺栓相匹配的放氣管管接螺栓把放氣管 的一端與通心螺栓的頂部連接,再把放氣管的另一端與已做好放氣口的油箱頂 部的放氣口用放氣管管接螺栓連接。其放氣流程是當空油箱加入柴油時,混雜 在油泵勁-:油管內的空氣被流入的柴油,經過通心螺栓、放氣管管接螺栓流到放 氣管內:,由油箱頂部的放氣口排出,從而達到自動放氣的目的。因為放氣口是在 油箱的頂部,避免了污染物進入到輸油管內污染柴油,使柴油能夠保持原有的清 潔度。本發(fā)明改變了必須由工作人員操作完成,還要放掉一部分柴油的現(xiàn)狀, 在不給搡作人員增加勞動強度的情況下自動放氣,尤其是不須放掉任何柴油,
既節(jié)約又改善環(huán)境,本發(fā)明結構簡單,在新、舊機器上都可以方便地使用。
權利要求
1. 一種單缸四沖程柴油機自動放氣裝置,所述的自動放氣裝置包括油泵總成(1)、油箱(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動放氣裝置還包括油泵進油管(2)、通心螺栓(3)、放氣管(4)、第一放氣管管接螺栓(5)和第二放氣管管接螺栓(6);所述的油泵進油管(2)的一端通過通心螺栓(3)固定在所述的油泵總成(1)上;所述的放氣管(4)的一端通過第一放氣管管接螺栓(5)擰于所述的通心螺栓(3)的頂部;所述的放氣管(4)的另一端通過第二放氣管管接螺栓(6)擰于所述的油箱(7)的頂端上。
2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自動放氣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通心螺栓(3)沿其軸向有一個通孔(17); 在所述的通孔(17)的靠上部分設有通孔螺紋(22);在所述的通心螺栓(3)的中部垂直于通孔(17)軸向的方向上,對稱地分別 設置左橫向孔(16)和右橫向孔(16')。
3 .根據(jù)權利要求l或2所述的自動放氣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放氣管管接螺栓(5)的螺紋(24)與所述的通孔螺紋(22)相嚙合;在所述的第一放氣管管接螺栓(5)和第二放氣管管接螺栓(6)上均開有T形孔(18)。
4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自動放氣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油泵進油管(2)分別設有進油管左端頭(14)和進油管右端頭(14 在上述的進油管左端頭(14)和進油管右端頭(14')上分別設有進油管端 頭上孔(23)和進油管端頭下孔(23');在上述的進油管左端頭(14)和進油管右端頭(14')的內部均設有進油管 端頭準球形空間(21);在上述的進油管左端頭(14)和進油管右端頭(14')的一側均連有進油管 內管(15);所述的進油管端頭上孔(23)和進油管端頭下孔(23')的孔徑相同且大于通 心螺栓(3)的外徑。
5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自動放氣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放氣管(4)分別設有放氣管左端頭(19)和放氣管右端頭(19'); 在上述的放氣管左端頭(19)和放氣管右端頭(19')上均設有放氣管端頭上孔 (26)和放氣管端頭下孔(26');在上述的放氣管左端頭(19)和放氣管右端頭(19')的內部設有放氣管端 頭準球形空間(25);在上述的放氣管左端頭(19)和放氣管右端頭(19')的 一側均連有放氣管 內管QO);所述的放氣管端頭上孔(26)和放氣管端頭下孔(26')的孔徑相同且大于第一放氣管管接螺栓(5)和第二放氣管管接螺栓(6)的外徑。 6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自動放氣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的油泵進油管(2)的進油管左端頭(14)和油泵總成(1)之間設有第一油密封圈(8);在所述的通心螺栓(3)和所述的進油管左端頭(14)之間設有第二油密封圈(9);在所述的放氣管(4)的放氣管左端頭(19)和通心螺栓(3)之間設有第三油 密到圈(]0);在所述的第一放氣管管接螺栓(5)和所述的放氣管左端頭(19)之間設有 第四油密封圈(ll);在所述的放氣管(4)的放氣管右端頭(19')和第二放氣管管接螺栓(6) 之間設有第五油密封圈(12);在所述的放氣管(4)的放氣管右端頭(l")和油箱(7)之間設有第六油 密封圈:]3)。
全文摘要
一種單缸四沖程柴油機自動放氣裝置,所述的自動放氣裝置包括油泵總成1、油箱7。主要特點在于所述的自動放氣裝置還包括油泵進油管2、通心螺栓3、放氣管4、第一放氣管管接螺栓5和第二放氣管管接螺栓6。所述的油泵進油管2的一端通過通心螺栓3固定在所述的油泵總成1上。所述的放氣管4的一端通過第一放氣管管接螺栓5擰于所述的通心螺栓3的頂部。所述的放氣管4的另一端通過第二放氣管管接螺栓6擰于所述的油箱7的頂端上。本發(fā)明在不給操作人員增加勞動強度的情況下自動放氣,不須放掉任何柴油,既節(jié)約又改善環(huán)境,本發(fā)明結構簡單,在新、舊機器上都可以方便地使用。
文檔編號F02M37/00GK101387248SQ20081016698
公開日2009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08年10月6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10月6日
發(fā)明者韓兵華, 黃留起 申請人:韓兵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