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新型內燃機氣缸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內燃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內燃機氣缸蓋。
背景技術:
氣缸蓋是內燃機中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其主要作用是用來密封氣缸的上面部分, 與活塞頂及氣缸內壁共同組成燃燒空間。氣缸蓋上通常還布置進、排氣道和為了潤滑裝在 氣缸蓋上配氣機構零件的機油孔道等;在水冷式內燃機中,氣缸蓋上設有冷卻水道。同時, 在氣缸蓋上還裝有噴油器或電火花塞、進排氣管、進排氣門導管、進排氣門座、進排氣門及 相關配氣機構零件和傳動件等。因此,氣缸蓋的結構十分復雜,產(chǎn)品制造工藝性差,維修性 低;同時,配氣機構零件繁多,工作可靠性較低;為緩解氣門與氣門座間的磨損問題和降低 氣門落座產(chǎn)生的噪聲,各生產(chǎn)企業(yè)從產(chǎn)品結構、材料選用和制造工藝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 人力物力,費效比差。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不需要傳統(tǒng)內燃機配氣機構的氣缸蓋,用以解決現(xiàn)有內燃機氣 缸蓋存在的結構復雜,振動和噪聲大,磨損高,可靠性程度較低,內燃機工作效率低的問題。本發(fā)明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一種新型內燃機氣缸蓋,包括氣缸蓋1,排氣道 2,排氣軸3,通道4,冷卻水腔5,孔6,進氣軸7,通道8,進氣道9,氣缸蓋1上分別設有排氣 軸3和進氣軸7,氣缸蓋1的一側設有進氣道9,進氣軸7內設有通道8,進氣道9與通道8 連通時構成進氣沖程,氣缸蓋1的另一側設有排氣道2,排氣軸3內設有通道4,排氣道2與 通道4連通時構成排氣沖程,氣缸蓋1的中間設有孔6,在孔6的兩側設有冷卻水腔5。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fā)明結構簡單,有效的降低了內燃 機的高度,縮小了體積,減少振動和噪聲,降低磨損,可靠性程度較高,有效地提高內燃機工 作效率。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專利的新型氣缸蓋由氣缸蓋1、排氣軸3和進氣軸7組成。此 氣缸蓋連接的進排氣管、噴油器或電火花塞和傳動件等部分與傳統(tǒng)內燃機一致。內燃機所 需其它件,如曲柄連桿機構等與傳統(tǒng)內燃機一致。如圖1所示,排氣軸3和進氣軸7分別裝于氣缸蓋1上,由內燃機曲軸通過正時齒 輪或齒帶驅動做旋轉運動。圖1所示為內燃機的進氣沖程,新鮮空氣或混合氣經(jīng)氣缸蓋1 上的進氣道9和進氣軸7上的通道8進入氣缸內,而氣缸蓋1上的排氣道2與排氣軸3上 的通道4隔離,排氣關閉。隨著進排氣軸的轉動,在壓縮和做功沖程時,進排氣均關閉;排氣沖程時,排氣打開,進氣關閉??偟膩碚f,是將傳統(tǒng)內燃機上通過氣門往復運動開啟、關閉實 現(xiàn)的介質更換由進排氣軸的旋轉運動替代。氣缸蓋1上的孔6可按需安裝噴油器或電火花 塞;氣缸蓋1上的冷卻水腔5內為流動冷卻介質,目的是帶走內燃機工作時傳遞到氣缸蓋1 上的熱量,降低氣缸蓋1的熱負荷,由于本發(fā)明專利沒有傳統(tǒng)內燃機的配氣機構,所以內燃 機結構簡單,可靠性程度較高,并有效的降低了內燃機的高度,縮小了體積;通過進排氣軸 的旋轉運動實現(xiàn)介質更換,沒有氣門和氣門座之間的磨損問題,回避了由于氣門落座產(chǎn)生 的振動噪聲;同時,不存在克服彈簧力開啟氣門的內燃機功率損失,可適度提高內燃機工作 效率,由于沒有氣門座和氣門導管等連接件,氣缸蓋本身結構亦相當簡化。
此發(fā)明專利可應用于整體式、分體式和單體式氣缸蓋。
權利要求
一種新型內燃機氣缸蓋,包括氣缸蓋(1),排氣道(2),排氣軸(3),通道(4),冷卻水腔(5),孔(6),進氣軸(7),通道(8),進氣道(9),其特征是氣缸蓋(1)上分別設有排氣軸(3)和進氣軸(7),氣缸蓋(1)的一側設有進氣道(9),進氣軸(7)內設有通道(8),進氣道(9)與通道(8)連通時構成進氣沖程,氣缸蓋(1)的另一側設有排氣道(2),排氣軸(3)內設有通道(4),排氣道(2)與通道(4)連通時構成排氣沖程,氣缸蓋(1)的中間設有孔(6),在孔(6)的兩側設有冷卻水腔(5)。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新型內燃機氣缸蓋,包括氣缸蓋(1),排氣道(2),排氣軸(3),通道(4),冷卻水腔(5),孔(6),進氣軸(7),通道(8),進氣道(9),氣缸蓋(1)上分別設有排氣軸(3)和進氣軸(7),氣缸蓋(1)的一側設有進氣道(9),進氣軸(7)內設有通道(8),進氣道(9)與通道(8)連通時構成進氣沖程,氣缸蓋(1)的另一側設有排氣道(2),排氣軸(3)內設有通道(4),排氣道(2)與通道(4)連通時構成排氣沖程,氣缸蓋(1)的中間設有孔(6),在孔(6)的兩側設有冷卻水腔(5)。本發(fā)明結構簡單,有效的降低了內燃機的高度,縮小了體積,減少振動和噪聲,降低磨損,可靠性程度較高,有效地提高內燃機工作效率。
文檔編號F02F1/36GK101943077SQ20101029003
公開日2011年1月12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9月18日
發(fā)明者于洋, 侯岳, 張樹勇 申請人:中國兵器工業(yè)集團第七○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