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補氣功能的柴油機相繼增壓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柴油機,具體地說是相繼增壓柴油機。
背景技術:
相繼增壓技術是20世紀70年代末西德MTU公司首先采用的技術,它的設計主要是為了擴大低壓縮比、高增壓發(fā)動機的工作范圍,增大發(fā)動機的低速扭矩和降低部分負荷運行時的燃油消耗率。它的基本原理是采用多個渦輪增壓器,隨發(fā)動機轉速和負荷的增長,相繼按次序地投入運行,這樣就可以保證工作著的渦輪增壓器始終在高效率區(qū)運行,以使發(fā)動機的燃油消耗率在整個運轉區(qū)內都較低,低速大扭矩性能良好。在柴油機相繼增壓切換過程中,燃氣閥與空氣閥先后打開,受控增壓器投入工作,在此切換過程中,由于增壓器轉動慣量的存在以及與發(fā)動機相連管路內氣體的可壓縮性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受控增壓器不可能立即響應,空氣閥必須遲于燃氣閥一定的時間打開,以防止瞬態(tài)切換過程中壓氣機進入喘振區(qū)域運行。然而由于空氣閥滯后于燃氣閥打開,從而使基本增壓器廢氣流量瞬時減少,其提供的增壓空氣流量和壓比下降,但受控增壓器又不能向發(fā)動機提供增壓空氣,因此導致切換過程前后發(fā)動機空燃比瞬時減小和增大,轉速急劇波動,運行不平穩(wěn)。如果增壓系統(tǒng)與發(fā)動機配合不好或切換控制不當,壓氣機極可能進入喘振區(qū)域運行,且發(fā)動機可能受到較大的熱沖擊。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在相繼增壓系統(tǒng)切換過程中向進氣連通管補加壓縮空氣的具有補氣功能的柴油機相繼增壓結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本實用新型具有補氣功能的柴油機相繼增壓結構,其特征是:包括柴油機、基本渦輪增壓器、受控渦輪增壓器,基本渦輪增壓器的壓氣機通過A列進氣總管連通柴油機的第一和第二汽缸的進氣口,基本渦輪增壓器的渦輪通過A列排氣總管連通柴油機的第一和第二汽缸的排氣口,受控渦輪增壓器的壓氣機通過B列進氣總管連通柴油機的第三和第四汽缸的進氣口,受控渦輪增壓器的渦輪通過B列排氣總管連通柴油機的第三和第四汽缸的排氣口,A列排氣總管和B列排氣總管通過第一連通管相連通,A列進氣總管和B列進氣總管通過第二連通管相連通,受控增壓器的渦輪與第一連通管之間設置燃氣閥,受控增壓器的壓氣機與第二連通管之間設置空氣閥,第二連通管還連通壓縮氣源。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包括:1、所述的第二連通管與壓縮氣源之間設置補氣閥。2、A列進氣總管上設置A列中冷器,B列進氣總管上設置B列中冷器。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勢在于: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相繼增壓結構可以在此切換過程中向柴油機進氣連通管進行進氣補充,提高進氣流量,穩(wěn)定進氣壓力,進氣管流場分布均勻,性能穩(wěn)定,所需的傳感器及控制單元數(shù)量較少,相繼增壓切換過程變得更加平穩(wěn),有利于提 高發(fā)動機的總體品質。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舉例對本實用新型做更詳細地描述:結合圖1,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柴油機相繼增壓結構由壓縮氣源12、補氣閥13、連通管14、燃氣閥19、空氣閥10、A列中冷器2、B列中冷器18、A列進氣總管3、B列進氣總管17、A列進氣歧管4、B列進氣歧管9、柴油機的Al缸、A2缸、BI缸、B2缸、A列排氣總管15、B列排氣總管16、增壓器等構成,壓縮氣源12通過補氣閥13與進氣連通管14相連。補氣閥13 —端與壓縮氣源12相連,另一端與連通管14相連。連通管14 一端與基本增壓器I壓氣機出口相連,另一端與空氣閥10出口相連。燃氣閥19 一端與受控增壓器11渦輪出口相連,另一端與B列排氣總管16相連。空氣閥10 —端與受控增壓器11壓氣機出口相連,另一端分別與連通管14和B列中冷器18進口相連。該相繼增壓結構的控制規(guī)律是這樣的:柴油機相繼增壓控制系統(tǒng)的控制對象有燃氣閥19、空氣閥10和補氣閥13。當發(fā)動機的運行狀態(tài)達到了 2臺增壓器的切換條件,燃氣閥19和補氣閥13同時打開,對連通進氣管14補氣。延遲2秒后,空氣閥10打開,再延遲2秒后,補氣閥13關閉,切換完成。當發(fā)動機運行工況達到了 I臺增壓器的切換條件,控制系統(tǒng)保持補氣閥13關閉,燃氣閥19和空氣閥10同時關閉即可。燃氣閥19和空氣閥10的打開是為了啟動受控增壓器11,補氣閥13打開的目的是提高發(fā)動機進氣流量,穩(wěn)定進氣壓力,改善發(fā)動機在此期間的排放性能。
權利要求1.具有補氣功能的柴油機相繼增壓結構,其特征是:包括柴油機、基本渦輪增壓器、受控渦輪增壓器,基本渦輪增壓器的壓氣機通過A列進氣總管連通柴油機的第一和第二汽缸的進氣口,基本渦輪增壓器的渦輪通過A列排氣總管連通柴油機的第一和第二汽缸的排氣口,受控渦輪增壓器的壓氣機通過B列進氣總管連通柴油機的第三和第四汽缸的進氣口,受控渦輪增壓器的渦輪通過B列排氣總管連通柴油機的第三和第四汽缸的排氣口,A列排氣總管和B列排氣總管通過第一連通管相連通,A列進氣總管和B列進氣總管通過第二連通管相連通,受控增壓器的渦輪與第一連通管之間設置燃氣閥,受控增壓器的壓氣機與第二連通管之間設置空氣閥,第二連通管還連通壓縮氣源。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補氣功能的柴油機相繼增壓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連通管與壓縮氣源之間設置補氣閥。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補氣功能的柴油機相繼增壓結構,其特征是:A列進氣總管上設置A列中冷器,B列進氣總管上設置B列中冷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補氣功能的柴油機相繼增壓結構,包括柴油機、基本渦輪增壓器、受控渦輪增壓器,基本渦輪增壓器連通柴油機的第一和第二汽缸,受控渦輪增壓器連通柴油機的第三和第四汽缸,A列排氣總管和B列排氣總管通過第一連通管相連通,A列進氣總管和B列進氣總管通過第二連通管相連通,受控增壓器的渦輪與第一連通管之間設置燃氣閥,受控增壓器的壓氣機與第二連通管之間設置空氣閥,第二連通管還連通壓縮氣源。本實用新型可以在此切換過程中向柴油機進氣連通管進行進氣補充,提高進氣流量,穩(wěn)定進氣壓力,進氣管流場分布均勻,所需的傳感器及控制單元數(shù)量較少,相繼增壓切換過程變得更加平穩(wěn),有利于提高發(fā)動機的總體品質。
文檔編號F02B37/00GK203035338SQ20122064194
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1月29日
發(fā)明者楊傳雷, 王銀燕, 馮永明, 王賀春, 高占斌, 孫永瑞, 何清林 申請人:哈爾濱工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