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光氯堿電解電池及采用該光氯堿電解電池生產Cl<sub>2</sub>和NaOH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光氯堿電解電池及采用該光氯堿電解電池生產Cl2和NaOH的方法。
背景技術:
氯堿工業(yè)是最基本的化學工業(yè)之一,它的產品除應用于化學工業(yè)本身外,還廣泛應用于輕工業(yè)、紡織工業(yè)、冶金工業(yè)、石油化學工業(yè)以及公用事業(yè)。其中C12尤為重要,其產量是衡量一個國家化工發(fā)展水平的重要標志。2003年全球Cl2產量達到5千2百萬噸。然而,氯堿工業(yè)同時也是世界上耗電最大的行業(yè)之一,僅次于電解鋁行業(yè)。在美國,目前氯堿工業(yè)的耗電量已經超過全美總發(fā)電量的2%,中國氯堿工業(yè)生產的耗電量也占年總發(fā)電量的1.5%,而且還在不斷提升。因此,如何降低能耗成為促進氯堿工業(yè)進一步發(fā)展的重要課題。目前世界上最節(jié)能的電解制堿技術是離子交換膜法,離子交換膜電解槽主要由陽極、陰極、離子交換膜、電解槽和導電銅棒等組成。電解槽的陽極為金屬鈦上擔載Ru02等Pt系貴金屬電催化劑,陰極在鋼上擔載金屬鎳電催化劑,陽離子交換膜把電解槽隔成陽極室和陰極室。除耗電量大之外,Ru02等Pt系貴金屬陽極材料價格昂貴。所以,目前氯堿電解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能耗高以及陽極材料價格昂貴。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美國專利U. S. Pat.No. 5186794在陽極液中加入一些Na2IrC16,在太陽光的照射下可以降低產氯的電極電位。Na2IrC16依然昂貴,而且降低電壓有限等無法得到廣泛使用。美國專利U.S.Pat.No. 4565617和U. S. 20090107850則提出了用太陽能能電池,例如Si太陽能電池來給氯堿電解槽供電,以達到節(jié)約用電的目的。然而,同樣Si太陽能電池的成本高昂,也限制了這種方法的廣泛應用。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光氯堿電解電池,便宜且可以有效降低氯堿生產的電解電壓。本發(fā)明還提供采用上述光氯堿電解電池生產Cl2和NaOH的方法。申請人:經研究發(fā)現(xiàn),利用半導體光陽極的方法可能是一種便宜且有效降低電解電壓方法。光電化學方法已經有很多研究用于太陽能制氫,包括TiO2電極,WO3電極,以及Fe2O3電極,然而,很少有關于光電解制氯堿的報道。TiO2由于帶隙太寬,幾乎沒有可見光相應,其太陽能利用率低,而Fe2O3的酸性陽極液中穩(wěn)定性太差,因此,本發(fā)明提出用可見光響應的WO3作為光陽極來制備氯氣和NaOH。所述光氯堿電解電池,包括由陽極池和陰極池組成的電解池,陽極池中的陽極為光陽極材料WO3,陽極池上設有透光的窗口以便太陽光入射在陽極上,陽極電解液為酸性的飽和食鹽水。作為優(yōu)選方案,陽極電解液的pH為1-4之間,最佳為I。光陽極材料為沉積在導電襯底上的WO3薄膜,襯底為導電玻璃或金屬Ti。
上述光氯堿電解電池可用于氯堿工業(yè),電解生產Cl2和NaOH。一般而言,能耗與電解電壓成線性關系,電壓越低,則能耗越低。在普通的氯堿電解中,陽極的產氯的理論最低電位為I. 33V vs. RHE,陽極反應為
權利要求
1.一種光氯堿電解電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陽極池和陰極池組成的電解池,陽極池中的陽極為光陽極材料WO3,陽極池上設有透光的窗口以便太陽光入射在陽極上,陽極電解液為酸性的飽和食鹽水。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光氯堿電解電池,其特征在于陽極電解液的PH為1-4。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氯堿電解電池,其特征在于陽極電解液的pH為I。
4.如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光氯堿電解電池,其特征在于光陽極材料為沉積在導電襯底上的WO3薄膜,襯底為導電玻璃或金屬Ti。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光氯堿電解電池,其特征在于WO3薄膜為納米孔結構,孔徑為50-200納米,厚度為1000-5000納米。
6.采用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光氯堿電解電池生產Cl2和NaOH的方法。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光氯堿電解電池,便宜且可以有效降低電解電壓。本發(fā)明還提供采用上述光氯堿電解電池生產Cl2和NaOH的方法。所述光氯堿電解電池,包括由陽極池和陰極池組成的電解池,陽極池中的陽極為光陽極材料WO3,陽極池上設有透光的窗口以便太陽光入射在陽極上,陽極電解液為酸性的飽和食鹽水。上述光氯堿電解電池可用于氯堿工業(yè),電解生產Cl2和NaOH。本發(fā)明中我們選擇了WO3作為光陽極材料。陽極材料為薄膜,厚度最優(yōu)為1000-5000nm。陽極材料最優(yōu)為多孔結構,孔結構大小在50-200納米。所述光氯堿電解電池成本低,用于氯堿工業(yè)電解生產Cl2和NaOH,可有效降低電解電壓。
文檔編號C25B9/00GK102618880SQ20111003362
公開日2012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月31日
發(fā)明者李朝升, 祝梅, 羅文俊, 鄒志剛 申請人:南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