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鉆探石油的雙流道鉆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鉆探石油的鉆頭,尤其是關于一種鉆探石油的雙流道鉆頭。
背景技術:
隨著鉆井技術的發(fā)展,水力破巖技術已成為當前鉆井領域的一個發(fā)展方向,并且已進入現(xiàn)場試驗階段用于石油的鉆探和開采。水利破巖技術是通過專用的水利破巖鉆具將泥漿(鉆井液)分流為高、低壓兩股泥漿,高壓泥漿經過特制的噴嘴以高速噴出,低壓泥漿仍由鉆頭體內原有的泥漿管道噴出,兩股泥漿在鉆頭的鉆屑處匯合,高壓泥漿流有利于破碎巖層,低壓泥漿流用于清洗冷卻鉆頭的切削刃。水利破巖技術主要使用PDC胎體鉆頭,然而,目前使用的PDC胎體鉆頭內只有一個泥漿管道,泥漿從管道中流入——帶出巖屑并冷卻清洗切削刃。故,現(xiàn)有結構的鉆頭不能使用具有水力破巖效果的專用鉆具,也未見有與水力破巖專用鉆具配套使用的雙流道鉆頭。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水力破巖專用鉆具提供配套使用的鉆頭而公開一種雙流道鉆頭的技術方案。該方案具體描述如下一種鉆探石油的雙流道鉆頭,包括鉆頭體、泥漿管道及噴嘴,其特征是泥漿管道內還設有第二泥漿管,第二泥漿管的底端接置于泥漿管道的底部,第二泥漿管的頂端與泥漿管道管壁之間設有支撐;泥漿管道底部中心設有沉孔,第二泥漿管底端壓配于沉孔內,沉孔的底部制有噴嘴;支撐沿泥漿管道的徑向間隔均勻設置,支撐的個數(shù)不少于3個;噴嘴的個數(shù)是1個。
按本方案實施的雙流道鉆頭,具有結構合理、簡潔、連接可靠和加工方便、成本低廉的特點,不僅為開發(fā)應用水力破巖技術提供了有益的技術支持,而且將本方案成功的應用于PDC胎體鉆頭,為石油鉆探生產提供了一種合理而有效的新型鉆頭。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PDC胎體鉆頭結構的縱剖面示意圖;圖2是圖1的A-A向示意圖;圖3是原PDC胎體鉆頭結構的縱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作進一步具體說明。鉆頭體1的中心制有泥漿管道11,該管道的底部設置5個低壓泥漿噴嘴110,泥漿管道11的底部中心制有沉孔12,沉孔12的底部開有1個噴嘴120,沉孔12中壓配有第二泥漿管——高壓泥漿管3,為了保證高壓高速泥漿流在管3內的平穩(wěn)輸送和防止該管的振蕩,以及因震蕩而損壞鉆頭,本方案的關鍵是在管3的頂端設置了支撐31,該支撐31在泥漿管道11的管壁與管3之間并沿泥漿管11的徑向均勻設置為3個(如圖2所示),如此,即從高壓管3的兩端增強了該管的支撐作用,有效的防止了因震蕩所產生的對鉆頭的破壞作用,以及較好的解決了高壓管3與鉆頭體1因裝配連接精度過高的技術難題。本實用新型為成功應用水力破巖技術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并取得了有益的實際生產效果。
圖3是原PDC胎體鉆頭結構的縱剖面示意圖,2為鉆頭的刀翼,21為人造金剛石復合片——PDC。
權利要求1.一種鉆探石油的雙流道鉆頭,包括鉆頭體、泥漿管道及噴嘴,其特征是泥漿管道內還設有第二泥漿管,第二泥漿管的底端接置于泥漿管道的底部,第二泥漿管的頂端與泥漿管道管壁之間設有支撐。
2.按權利要求1所述鉆探石油的雙流道鉆頭,其特征是泥漿管道底部中心設有沉孔,第二泥漿管底端壓配于沉孔內,沉孔的底部制有噴嘴。
3.按權利要求1所述鉆探石油的雙流道鉆頭,其特征是支撐沿泥漿管道的徑向間隔均勻設置,支撐的個數(shù)不少于3個。
4.按權利要求2所述鉆探道石油的雙流道鉆頭,其特征是噴嘴的個數(shù)是1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鉆探石油的雙流道鉆頭,涉及鉆探石油的鉆頭。其目的是為水力破巖專用鉆具提供配套使用的鉆頭而公開一種雙流道鉆頭,該方案的主要特征是泥漿管道內還設有第二泥漿管,第二泥漿管的底端接置于泥漿管道的底部,第二泥漿管的頂端與泥漿管道管壁之間設有支撐;泥漿管道底部中心設有沉孔,第二泥漿管底端壓配于沉孔內,沉孔的底部制有噴嘴;支撐沿泥漿管道的徑向間隔均勻設置。按本方案實施的雙流道鉆頭,具有結構合理、簡潔、連接可靠和加工方便、成本低廉的特點,不僅為開發(fā)應用水力破巖技術提供了有益的技術支持,而且將本方案成功的應用于PDC胎體鉆頭,為石油鉆探生產提供了一種合理而有效的新型鉆頭。
文檔編號E21B10/60GK2931757SQ20062012110
公開日2007年8月8日 申請日期2006年7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7月11日
發(fā)明者杜向東 申請人:成都百施特金剛石鉆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