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加固土結構及其建造中使用的護面構件的制作方法
加固土結構及其建造中使用的護面構件
背景技術:
本發(fā)明涉及加固土或加筋土結構的建造。該建造技術通常用于例 如擋土墻、橋臺等結構的建造。
加固土結構使壓實填土、護面以及通常與護面相連的加固物結合。 加固物置于土方中,其中加固物的密度取決于可能施加在結構上的應 力,以及由土方與加固物之間的摩擦力反作用于土方上的推力。
本發(fā)明更具體地涉及加固物是例如基于聚酯纖維的合成材料帶形 件的情況。
最常見的護面是由預制混凝土構件的板件或塊件組成,且并排放 置以覆蓋加固土結構的前側面。當所述結構具有 一個或多個梯級時, 可以在護面的不同層面之間的所述前側面上設置若干水平臺階。
置于填土中的加固物通常由可采用各種形式的機械連接部件固定 在護面上。 一旦結構完工,分布在整個填充物中的加固物便傳遞較高 載荷,該載荷在某些情況下可達數(shù)噸。所述加固物與護面需要牢固的 連接,以保持整體的凝聚。
所述連接部件存在劣化的風險。他們通常對由存在于填充物中或 已滲透到填充物中的化學制劑或潮濕引起的腐蝕較為敏感。連接部件 有時基于樹脂或合成材料制成,以使其更不易腐蝕。但是,它們的成 本會增加,同時也難于使其具有優(yōu)良的機械性能。因此,期望能夠在 護面單元和構造物的加固物之間省去連接部件。
在某些系統(tǒng)中,護面構件被設置成具有至少 一 個通道以容納加固 帶形件。
在US-A-5 839 855中,通道形狀為C形,且在平板形護面構件的 厚度范圍內。當將所述帶形件安放到位時,其從護面構件露出的兩個 部分位于在垂直方向上錯開的兩個平行的水平面中。這種從平板型護 面構件露出帶形件的方式并不理想,因為這樣必須增加填充與壓實操
作的次數(shù),從而使得施工復雜化且工期延長。由于當帶形件的下部由 填充物覆蓋時,該帶形件未由平板型護面構件保持,所以帶形件難以 產生均勻的拉伸。
基于這些原因,通常希望帶形件能夠從護面構件中露出并處于同 一水平面中。
另外,從受壓時錨定的牢固性考慮,加固帶形件的C形路線并不 理想。帶形件露出點附近的彎曲路線削弱了其與護面構件的錨定,因 為這種設計使得受拉混凝土的厚度較小,而這并非是拉伸這種材料的 較好方式。
在FR-A-2 812 893中公開的護面構件也有類似的問題。所述構件 也具有C形預成型路線。另外,這種C形路線的設置使得加固帶形件 的每 一 部分都從位于垂直面內的護面構件中露出。這種設計不夠理想,
因為帶形件放置于地面時會自然地定位于水平面中,這樣填充物中的 所述帶形件的每一部分都會扭轉四分之一 圈。而這樣的扭轉對于加固 件的機械性質是不利的。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將加固帶形件錨定在加固土結構護面上 的新方法,并能減少上述問題的影響。
發(fā)明內容
因此,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加固土結構,包括填土;多個加固帶 形件,延伸通過位于所述加固土結構的前側面部的后面的填土加固區(qū) 域;以及沿著所述前側面部放置的護面,所述多個加固帶形件在各個 錨定區(qū)域中錨定至所述護面。在至少一個錨定區(qū)域中,所述護面包括r 由用于加固帶形件的路線,所述路線位于鄰近所述填土的所述護面的 后側面部上的兩個露出點之間。所述路線包括兩個直線部、兩個彎曲 部以及連接部,所述兩個直線部分別與所述兩個露出點相鄰,且每個 所述直線部都被布置為將所述加固帶形件定位在與所述后側面部垂直 的同一露出面中,所述兩個彎曲部分別將所述兩個直線部繼續(xù)延伸, 并被布置為使得所述加固帶形件離開所述露出面,所述連接部將所述 兩個彎曲部相互連接,且包括在所述露出面外的至少一個環(huán)形部。
在護面內的帶形件的環(huán)形部偏離露出面外,使得該帶形件在穿入 護面厚度的同時,在該露出面內保持向下導向至一定的深度。這確4呆 了在帶形件從護面露出時的良好引導,并避免了澆注材料(一般是混 凝土)的不利應力。這保證了加固帶形件的良好定位和有效錨定,同 時確保其路線不會遵循過度的銳曲線且避免使其承受較高的收縮力。
優(yōu)選地,所述路線的每個直線部在露出面中延伸的長度至少是主 體厚度的一半。典型地,加固帶形件的寬度至多等于護面厚度的一半。
在加固結構的一個實施方式中,護面在錨定區(qū)域中具有沿著所述 路線容納加固帶形件的護套。該護套將帶形件與澆注材料隔離,乂人而 防止加固帶形件的過早磨損。具體地,如果加固帶形件采用了聚酯纖 維材料,那么可以了解這種材料抵抗例如混凝土中的堿性環(huán)境的能力 較差。因此,前述的護套補充了由帶形件的聚酯纖維上的塑料覆蓋層 提供的保護作用。
通常情況下,當護面由如混凝土的澆注材料平板構件組成時,該 平板構件可在其中嵌入一個或多個剛性護套。有利地,該護套包括位 于加固帶形件兩側的兩個半部,以^使于護套的制作和組裝。所述兩個
半部優(yōu)選地在其間以密封連接的方式組裝在一起,從而提供了加固帶 形件與其周圍的混凝土之間的良好隔離。
在制作護面構件時,安裝如線纜或繩索的拉長部件是有利的,所 述拉長部件被插入護套以沿著其路線拉動加固帶形件。這樣可以在施
工現(xiàn)場進行便于引入帶形件,從而不需要存儲和運輸裝有加固帶形件 的護面構4牛。
本發(fā)明的第二個方面涉及用于加固土結構的護面構件,其包括澆 注材料主體,在該主體中形成有用加固帶形件的路線,所述路線位于 所述主體后側面部上的兩個露出點之間。所述路線包括兩個直線部、 兩個彎曲部以及連接部,所述兩個直線部分別與所述兩個露出點相鄰, 且每個所述直線部都被布置為將所述加固帶形件定位在與所述后側面 部垂直的同一露出面中,所述兩個彎曲部分別將所述兩個直線部繼續(xù) 延伸,并被布置為使得所述加固帶形件離開所述露出面,所述連接部 將所述兩個彎曲部相互連接,且包括在所述露出面外的至少一個環(huán)形部。在澆注主體材料時,帶形件可安》欠在路線中,同時可放入或不力文 入上述護套。確定用于護面構件中帶形件的路線可能存在多種設置。在某些實 施方式中,路線的兩個彎曲部將帶形件向露出面的同一側引導。在該 情況下,形成的路線的第 一 種可能性是使帶形件容納于兩個直線部中,并且?guī)渭南嗤娌棵鎸β冻雒娴乃鐾粋?。因此,形成的^各線 使得帶形件的所述面部在位于露出面外的環(huán)形部的外側上或者內側 上。形成的路線第二種可能性是使得處于兩個直線部其中一個中的帶 形件的一個面部面向露出面的所述同一側,而處于兩個直線部的另一 個中的帶形件的所述面部面向露出面所述同 一側的相反側。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路線的兩個彎曲部分別將帶形件向露出面 的兩個相對側引導,并且路線的連接部包括分別將路線的兩個彎曲部繼續(xù)延伸的兩個環(huán)形部,以及穿過露出面并將兩個環(huán)形部;波此連4妄的部分。本發(fā)明還提出了加固土結構的護面構件的護套,其中所述護套基 本上是剛性的,并具有扁平橫截面以在其中沿著在護套中確定的^^線 容納加固帶形件,所述^^線具有上述的幾何設置。
圖1是建造過程中的本發(fā)明所述加固土結構的側面截面圖。圖2是本發(fā)明所述護面構件的橫截面圖。圖3到6是加固帶可以在本發(fā)明所述護面構件的范圍內遵循的3各線的立體圖。圖7是本發(fā)明所述的另一個護面構件的后視圖。圖8是可用于本發(fā)明的某些實施方式中的護套的立體圖。圖9和IO是組裝在一起時會形成圖8中成套護套的兩個半部的立體圖。圖ll是示出了在圖8中的護套的兩個半部之間設置的組裝和密封 裝置的截面圖。
圖1示出了將本發(fā)明用于建造加固土擋土墻。加固物2分布在其中的壓實填土 1在結構的前側由護面3限定,而在后側由土方5限定, 護面3通過將平板形預置構件4并列形成,而擋土墻緊靠所述土方5 豎立。加固物2包括形式為柔性帶形件的合成加固物,其在護面3后側 的水平面內伸展。具體地,加固物2可以是基于聚乙烯包覆的聚酯纖 維的加固帶形件。加固帶形件2附著在預制的構件4上,預制的構件4連接在一起 形成護面3。護面構件4典型地由強化混凝土制成。在所示示例中, 護面構件4呈平板形。其也可具有其它形狀,尤其是塊狀。當澆鑄這 種構件4的混凝土時,在模具中沿著下述路線安放一個或多個加固帶 形件2以錨定帶形件。在混凝土凝固后,每個帶形件都具有從所述構 件中露出的、并安放在填充材料中的兩個部分。建造所述結構的程序可如下a) 放置一定數(shù)量的護面構件4,從而能夠在一定深度上填i文 填充材料。眾所周知,利用置于護面構件之間的組裝部件, 可使得豎立和定位該護面構件更為容易。帶形件2在護面 構件4上這樣定位,即,使得在護面豎起來時,某些帶形 件2位于相同的水平面中。b) 填放填充材料并逐漸將其壓實,直到到達用于放置加固帶 2的下一個具體高度。c) 在所述高度,將加固帶形件2安放在填充物上。d ) 將填充材料填放在剛安放的加固帶2上。在填放的同時壓 實填充材料。e ) 如果每系列護面構件4都設置有若干水平高度的帶形件,則重復步驟b)到d)。 f) 重復步驟a)到e),直到到達填充物的上部水平高度。 在填放和壓實填充材料的過程中,已安放在下部水平高度的加固
帶形件2承受拉力。該拉力由帶形件和填充材料之間的摩擦產生,并 確保了對結構的加強。為了在良好條件下進行拉伸,可建議一個水平 高度的帶形件從其護面構件中露出,這樣它們均能正確地與該水平高 度對齊。也可建議帶形件從護面構件中露出時呈水平方向,以確保其 不會在填放的填充材料中扭曲。在帶形件2從護面構件露出的點6處,帶形件2的兩個部分同處 于露出面P (垂直于圖2的平面)。在將護面3豎立時,對護面構件4 進行定向以使得該露出面是水平的。該護面構件4由澆注混凝土制成。在模具中澆注混凝土的同時,將加 固帶形件2安放在該模具中,并保持在適當?shù)奈恢?,直到混凝土凝固?加固帶形件2可通過鋼筋(未示出)引導,并可選地由固定在這些鋼 筋上的變向桿/部件補充,這樣帶形件可在錨定區(qū)中沿著希望的路線布 置。所述路線限定在護面構件4內,位于構件的后側面7 (與填土相 鄰的面)上的帶形件的兩個部分的露出點6之間。圖3示出了對應圖2中預制構件的路線。所述路線包括兩個直線 部8,直線部8從露出點6開始與預制構件的后側面部7相垂直地延 伸。在每個直線部8中,帶形件均保持在其露出面P中。垂直于構件 4的后側面部7測量,直線部8延伸的長度至少是護面構件4的主體 厚度的一半。這避免了在后側面部7附近的混凝土中出現(xiàn)不希望的應 力。帶形件路線的每個直線部8都通過各自的彎曲部9繼續(xù)延伸,且 帶形件在此處離開露出面P。經過曲線部9后,帶形件2沿著護面構 件的前側面部延伸,并/人該前側面部稍微回收,這才羊不會在結構的表 面上引起察覺。兩個彎曲部9通過連4妻部彼此連接,所述連4妻部包括在露出面P 之外的環(huán)形部10。在圖2和3的示例中,在護面構件4中,帶形件在其路線的兩個 彎曲部9中都引導向露出面P的同一側Pl。所述^^線以這樣的方式形 成,即,使得(i)在兩個直線部8中,帶形件具有朝向露出面同一側Pl的相同面部,以及(ii)所述面部位于環(huán)形部10的外側。因此,在 環(huán)形部IO的中部,帶形件實際上垂直于預制構件的后側面部7。在圖4示出的可選實施方式中,環(huán)形部10'以相反方向取向,即, 帶形件朝向露出面的Pl側的面部位于環(huán)形部10'的內側。在圖5示出的可選實施方式中,帶形件遵循其路線上的兩個直線 部8的其中之一,其兩個面部中的一個朝向露出面P的Pl側,且兩 個直線部8中另一個的面部朝向露出面的與Pl側相反的P2側。在護面構件中,加固帶形件遵循其它形式的路線也是可能的。在 圖6示出的示例中,將兩個彎曲部19連接的連接部包括位于平面P 兩側的兩個環(huán)形部20。在該示例中,^各線的兩個彎曲部19分別3夸帶 形件向露出面P的相對兩側Pl和P2引導。所述連接部包括穿過露出 面P并將兩個環(huán)形部20相互連"l妻的部分21。為了容易地遵循如圖3到6示出的路線,帶形件2的寬度優(yōu)選地 小于或者最多等于護面構件4厚度的一半。該厚度典型地在14和16 厘米之間。可以采用寬度為大約45毫米的帶形件。如果所述加固帶形件包括對堿性環(huán)境敏感的零件(比如聚酯纖 維),那么在該帶形件和混凝土護面之間放置由塑料制成的護套會是有 利的。所述護套確?;炷林械膲A性不會滲透至所述敏感的零件。將 帶形件放置入柔性護套后,把二者一起安放在模具中。于是,所述護 套由澆注的混凝土包圍,同時其沿著自身的路線容納加固帶形件/人而 將帶形件和混凝土分離??梢栽O想在制作構件時還未將加固帶形件放入其護套15中。因 此,采用預先已成型為用于所希望路線的剛性護套是方便的。圖7示 出了以該方式形成的護面構件4的后側面部,其能夠在垂直分開的水 平高度上容納兩個加固帶形件。護套15確定了在護面構件4中露出點 6之間的路線。護套15可以預成型為例如根據圖3到6所示出的形狀 之一的剛性護套。如圖7所示的設置需要將帶形件沿其路線穿入。然而,這種設置 的優(yōu)點在于可以不依賴護面構件的制作來選擇帶形件的長度。圖8示出了可用于圖7所示類型的護面構件中的剛性護套15。護 套15由兩個部件組裝而成,即,分別在圖9和10中示出的上部件30 和下部件40。兩個部件30、 40均由例如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才莫 制剛性塑料材料制成。通過沿著由護套確定的路線分布的、位于帶形件兩側的多個的緊 固件50,兩個部件30、 40彼此固定。圖11示出了所述固定件50的 可能設置。在每一個固定件50水平高度,在護套的下部件40的上邊 緣上設置側向延伸部51。在每個側向延伸部51中均設置平行于所述 路線的槽52。同樣,在每個固定件水平高度,護套的上部件30的下 邊緣具有鉤部53,鉤部53適于接合上部件40的相應側向延伸部51。 當兩個部件組裝在一起時,鉤部53容納在槽52中,且其端部設置有 與槽52相配合的卡鉤54,以保持兩個部件組裝在一起。圖11也示出了兩個部件30、 40的相對邊緣沿著護套具有匹配的 表面。在帶形件的兩側,在上部件30的下邊緣上設置隆起55,且所 述隆起55緊密地容納在設置于下部件40的上邊緣上的溝槽56中。隆 起55與溝槽56之間的接合確保了護套15的兩個部件30、 40之間良 好的密封特性,從而防止混凝土成分在成型護面構件時滲透進所述護 套中。在將兩個部件30、 40組裝起來形成護套15前,在所述兩個部件 間可放置例如線纜的伸長的拉動部件60。在之后將加固帶形件導入護 面構件時,將帶形件與拉動線纜60的一端相連,并拉動線纜60的另 一端。當帶形件的端部從護面構件露出時,則在該端部施加了牽引力。 可通過以下方式使帶形件沿著其路線的移動更方便,即,在其端部受 拉時將其推進護套和/或在護套的入口設置潤滑劑。在圖8-10所示的實施方式中,護套15確定了加固帶形件的路線, 其具有圖3所示的一^:形狀。標記108、 109和110分別表示護套上分 別與路線中的直線部8、彎曲部9以及環(huán)形部10對應的部分。在^各線 的露出點,護套15的端部16向外收縮以便于引入帶形件。收縮護套 端部16的另一個優(yōu)點是可以允許加固帶形件在其露出護面構件主體 位置具有一些角度偏差,從而避免了在帶形件伸出護套時處于并未精 確地垂直于護面構件的平面的情況下,由護套出口處的摩擦產生的過
早磨損。護套15在所述兩個端部16之間包括定位扣件17,其可以由分別 屬于兩個部件30、 40 (圖9-10)的兩個板件37、 47疊加而成。定位 扣件17突出至所述護面構件外并超過兩個端部16。定位扣件的主要 功能是在澆注構件的混凝土時,在模具內定位護套15。在傾倒混凝土 時,支承件(未示出)將護套15保持在預定位置。定位扣件17連4妄 到護套15的兩個直線部108上也有益于防止所述路線在混凝土凝固前 變形。板件37、 47也可設置緊固件,用于共同組裝兩個部件30、 40。一般說來,本發(fā)明所述的、在加固土結構的護面與其至少部分的 加固帶形件之間的連接方法適合于大量的結構設置、帶形件長度、帶 形件放置密度等。
權利要求
1. 一種加固土結構,包括填土;多個加固帶形件,延伸通過所述填土的加固區(qū)域,所述加固區(qū)域位于所述加固土結構的前側面部的后面;以及沿著所述前側面部放置的護面,所述多個加固帶形件在各個錨定區(qū)域中錨定至所述護面,其中,所述護面在至少一個錨定區(qū)域中包括由用于加固帶形件的基本上為剛性的護套所形成的路線,所述路線位于鄰近所述填土的所述護面的后側面部上的兩個露出點之間,其中,所述護套包括位于所述加固帶形件兩側的兩個半部,所述兩個半部密封地組裝在一起,并且,所述路線包括兩個直線部、兩個彎曲部以及連接部,所述兩個直線部分別與所述兩個露出點相鄰,且每個所述直線部都被布置為將所述加固帶形件定位在與所述后側面部垂直的同一露出面中,所述兩個彎曲部分別將所述兩個直線部繼續(xù)延伸,并被布置為使得所述加固帶形件離開所述露出面,所述連接部將所述兩個彎曲部相互連接,且包括在所述露出面外的至少一個環(huán)形部。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結構,其中,所述護面由平板型構件組成, 并且,所述路線的每個所述直線部在所述露出面中延伸的長度是平板 形護面構件的厚度的至少一半。
3.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結構,其中,所述加固帶形件的寬度至多 等于所述護面厚度的一半。
4.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結構,其中,所述護面由澆注材料的平板 形構件制成,其中每個所述構件都包括至少一個嵌入其中的護套。
5. —種用于加固土結構的護面構件,其包括澆注材料的主體,所 述主體包括嵌入其中且基本上為剛性的護套,所述護套在位于所述主 體的后側面部上的兩個露出點之間確定了用于加固帶形件的路線,其 中,所述護套包括位于所述加固帶形件的所述路線的兩側并沿所述路 線組裝在一起的兩個半部,所述兩個半部密封地組裝在一起,其中, 所述^各線包括兩個直線部、兩個彎曲部以及連4妄部,所述兩個直線部 分別與所述兩個露出點相鄰,且每個所述直線部都被布置為將所述加 固帶形件定位在與所述后側面部垂直的同一露出面中,所述兩個彎曲 部分別將所述兩個直線部繼續(xù)延伸,并被布置為使得所述加固帶形件 離開所述露出面,所述連接部將所述兩個彎曲部相互連接,且包括在 所述露出面外的至少一個環(huán)形部。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護面構件,其中,所述主體是平板形,并 且,從垂直于所述后側面測量,所述路線的每個所述直線部在所述露 出面中延伸的長度至少是所述主體的厚度的一半。
7.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護面構件,其中,所述主體在垂直于所述 后側面部的方向上的厚度至少等于所述加固帶形件的寬度的兩倍。
8.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護面構件,其中,在制作所述護面構件時, 所述加固帶形件未安放在所述護套中。
9.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護面構件,其中,所述路線的所述兩個彎 曲部將所述加固帶形件向所述露出面的同一側引導,并且,所述路線 -陂形成為使得所述加固帶形件容納在所述兩個直線部中,且所述加固 帶形件的同一面部面向所述露出面的所述同一側。
10.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護面構件,其中,所述路線被形成為使 得所述加固帶形件的所述面部置于位于所述露出面外的所述環(huán)形部的 外側。
11.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護面構件,其中,所述路線被形成為使 得所述加固帶形件的所述面部置于位于所述露出面外的所述環(huán)形部的 內側。
12.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護面構件,其中,所述路線的所述兩個 彎曲部將所述加固帶形件向所述露出面的同一側引導,并且,所述3各 線被形成為使得,所述帶形件容納在所述兩個直線部中,在所述兩個 直線部的一個中,所述帶形件的一個面部面向所述露出面的所述同一 側,而在所述兩個直線部的另一個中,所述帶形件的所述面部面向所 述露出面的所述同 一側的相反側。
13.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護面構件,其中,所述路線的所述兩個 彎曲部分別將所述加固帶形件向所述露出面的兩個相對側引導,并且, 所述連接部包括分別將所述路線的兩個彎曲部繼續(xù)延伸的兩個環(huán)形 部,以及穿過所述露出面并將所述兩個環(huán)形部相互連接的部分。
14.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護面構件,其中,所述半部由模制的剛 性塑料材料制成。
15.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護面構件,其中,所述護套的所述兩個 半部沿著所述路線密封地組裝在 一起。
1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護面構件,其中,進一步包括插在所述 護套中的伸長部件,用以沿著所述路線拉動所述加固帶形件。
17.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護面構件,其中,所述護套是剛性的, 并包括連接于其上的定位扣件,其中所述定位扣件從所述主體的所述 澆注材料中突出。
18. 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護面構件,其中,所述定位扣件置于將 所述路線的所述兩個直線部確定的護套部分之間并與所述護套部分相連接。
19. 一種護套,用于加固土結構的護面構件,其中,所述護套基 本上是剛性的,并具有扁平橫截面,以沿著在所述護套內確定的路線 將加固帶形件容納在所述護套中,所述路線在兩個露出點之間,其中, 所述3各線包括兩個直線部、兩個彎曲部以及連接部,所述兩個直線部 分別與所述兩個露出點相鄰,且每個所述直線部都被布置為將所述加 固帶形件定位在所述護套外的同一露出面中,所述兩個彎曲部分別將 所述兩個直線部繼續(xù)延伸,并被布置為使得所述加固帶形件離開所述 露出面,所述連接部將所述兩個彎曲部相互連接,且包括在所述露出 面外的至少 一個環(huán)形部。
20. 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護套, 所述5^線組裝在一起的兩個半部。
21. 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護套, 料制成。
22. 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護套, 地組裝在一起。包括位于所述路線的兩側并沿著其中,所述半部由模制的塑料材所述兩個半部沿著所述路線密封
23. 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護套,進一步包括在所述護套內延伸的 拉伸部件,以沿著所述路線拉動所述加固帶形件。
24. 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護套,進一步包括布置成從所述護面構 件中突出的定位扣件。
25. 如權利要求24所述的護套,其中,所述定位扣件置于將所述 路線的所述兩個直線部確定的護套部分之間并與所述護套部分相連接。
全文摘要
一種加固土結構的護面結構(4),包括澆注材料主體,在該主體中形成有用于在主體后側面部(7)上的兩個露出點(6)之間的加固帶形件(2)的路線。該路線由嵌入在澆注材料中的護套(15)確定,且包括兩個直線部(108)、兩個彎曲部(109)以及連接部,兩個直線部(108)分別鄰近兩個露出點(6),且每個直線部都被布置為將帶形件定位在與護面構件的后側面部垂直的同一露出面中,兩個彎曲部(109)分別將兩個直線部繼續(xù)延伸,并使得帶形件離開露出面,所述連接部將兩個彎曲部(108)彼此連接且包括位于露出面外的至少一個環(huán)形部(110)。
文檔編號E02D29/02GK101400861SQ200780008378
公開日2009年4月1日 申請日期2007年2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3月9日
發(fā)明者尼古拉斯·弗雷塔格, 讓-克勞德·莫里茲奧特 申請人:泰瑞埃米國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