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開式結構的封隔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油氣井的井下工具封隔器,具體是一種開式結構的封隔器,該封隔器以油氣井開發(fā)中常用的Y344封隔器為原型,它可以廣泛應用于石油天然氣開采。
背景技術:
TO44封隔器是油氣井開發(fā)中常用的一種井下工具,可用于壓裂、井筒試壓等作業(yè)。常規(guī)TO44封隔器上部常用開式和閉式兩種結構。其中,開式結構設計有循環(huán)通道,具有易下入、易取出和可多次坐封等特點,但該結構的循環(huán)通道密封采用軸向擠壓的形式密封,由于在擠壓過程中,周向受力不均勻,易導致初次密封失效,并且造成密封件塑性變形,后續(xù)坐封密封的可靠性差,易失壓造成泄漏,導致工具刺蝕;閉式結構不設計循環(huán)通道或采用0型密封圈始終封循環(huán)通道,具有密封可靠的特點,但其循環(huán)間隙小,替漿、洗井時排量受限,取出時由于沒有循環(huán)通道連接膠筒組上下,抽汲效應明顯,取出困難。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xiàn)有TO44封隔器結構的不足,提供一種開式結構的封隔器,該封隔器在循環(huán)間隙不受影響的情況下,以“短插管式”的方式實現(xiàn)徑向密封,
密封可靠。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開式結構的封隔器,包括中心管以及中心管上自上而下的上接頭、襯套、膠筒組、調節(jié)套、活塞、缸套和下接頭,所述襯套相向于上接頭的端頭為凸臺結構,在凸臺圓周面上自下而上設有開口彈性擋環(huán)、下“V”形擋環(huán)、密封環(huán)、上“V”形擋環(huán)、觸發(fā)環(huán)和卡簧,所述開口彈性擋環(huán)與下“V”形擋環(huán)之間、觸發(fā)環(huán)與卡簧之間分別形成臺階結構,密封環(huán)置于開口相向的上、下“V”形擋環(huán)之間,卡簧嵌在襯套的凸臺圓周面上,將觸發(fā)環(huán)定位;所述上接頭相向于襯套的端頭上設有凹槽,該凹槽的內表面為三級臺階結構,與襯套端頭的凸臺相對應適配。所述密封環(huán)的橫截面為橢圓形結構。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結構是在現(xiàn)有TO44封隔器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加工,將上接頭與襯套的連接改為“短插管式”的方式,并輕松實現(xiàn)徑向密封,具有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強度高、可重復坐封、找漏效率高、泄壓后自動解封、下入取出方便和密封可靠等特點。它有效降低了施工作業(yè)成本,提高了油氣田的開發(fā)效益。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2是
圖1中的局部放大圖。CN 202181872 U
說明書
2/2頁圖中代號含義1 一上接頭;2—中心管;3—凹槽;4一卡簧;5—觸發(fā)環(huán);6—上“V” 形擋環(huán);7—密封環(huán);8—下“V”形擋環(huán);9一開口彈性擋環(huán);10—襯套;11 一膠筒組;12—啟動銷;13—調節(jié)套;14一鎖定銷;15—活塞;16—紅套;17—下接頭。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
圖1和圖2 本實用新型包括中心管2以及中心管2上自上而下的上接頭1、 襯套10、膠筒組11、調節(jié)套13、活塞15、缸套16和下接頭17,其中,中心管2的上、下端分別與上接頭1和下接頭17螺紋連接;襯套10套在上接頭1下方的中心管2上,襯套10的下端通過啟動銷12固定在中心管2上,并在此端連接調節(jié)套13 ;膠筒組11套裝在襯套10 上,膠筒組11的下端與調節(jié)套13的上端緊貼;調節(jié)套13的中部周向均布有八個通孔,下部與活塞15螺紋連接,并以鎖定銷14定位;活塞15的內外圓周面上分別設有密封環(huán),內圓周面套坐在中心管2中部的凸臺上,外圓周面與缸套16螺紋連接,在活塞15的中部加工有四個圓形通孔;缸套16的下端與下接頭17接觸;下接頭17的下部與作業(yè)管柱連接有節(jié)流嘴或球座。本實用新型的發(fā)明點在于襯套10相向于上接頭1的端頭為凸臺結構,在凸臺圓周面上自下而上設有開口彈性擋環(huán)9、下“V”形擋環(huán)8、密封環(huán)7、上“V”形擋環(huán)6、觸發(fā)環(huán)5 和卡簧4。其中,開口彈性擋環(huán)9寬度最寬,它與下“V”形擋環(huán)8之間形成一臺階結構;下 “V”形擋環(huán)8與上“V”形擋環(huán)6的開口相向,橫截面為橢圓形結構的密封環(huán)7放置在下“V” 形擋環(huán)8與上“V”形擋環(huán)6之間;觸發(fā)環(huán)5壓在上“V”形擋環(huán)6上,下“V”形擋環(huán)8、上“V” 形擋環(huán)6和觸發(fā)環(huán)5的寬度一致,三者的端面齊平;卡簧4嵌在襯套10的凸臺圓周面上,將觸發(fā)環(huán)5壓住定位,從而形成對開口彈性擋環(huán)9、下“V”形擋環(huán)8、密封環(huán)7和上“V”形擋環(huán) 6的定位;卡簧4的寬度小于觸發(fā)環(huán)5寬度,在觸發(fā)環(huán)5與卡簧4之間形成臺階結構。上接頭1相向于襯套10的端頭上設有凹槽3,該凹槽3為環(huán)狀梯形槽,在其內表面上設有三級臺階結構,與襯套10端頭的凸臺相對應適配。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是通過向油管內加壓,在節(jié)流作用下,封隔器內外形成壓差,壓力通過中心管2上的通孔,推動活塞15沿中心管2軸向上行,并帶動與活塞15相連的調節(jié)套13、缸套16上行移動,調節(jié)套13上行壓縮膠筒組11,并逐步將力作用于啟動銷12, 直至啟動銷12被剪切,進而推動襯套10上行,設在襯套10上端凸臺圓周面上的卡簧4、觸發(fā)環(huán)5、上“V”形擋環(huán)6、密封環(huán)7、下“V”形擋環(huán)8和開口彈性擋環(huán)9進入上接頭1端面的凹槽3內,凹槽3內的臺階配合觸發(fā)密封環(huán)7實現(xiàn)循環(huán)通道密封。此時襯套10不再移動, 調節(jié)套13在活塞15的作用下繼續(xù)上行擠壓膠筒組11,實現(xiàn)油管與套管的封隔;當油管內壓力釋放后,各部件在自重和膠筒彈性恢復的作用下復位;二次坐封時,由于啟動銷12已被剪切,因此,不再剪切啟動銷12,快速實現(xiàn)坐封。
權利要求1.一種開式結構的封隔器,包括中心管(2)以及中心管(2)上自上而下的上接頭(1)、 襯套(10)、膠筒組(11)、調節(jié)套(13)、活塞(15)、缸套(16)和下接頭(17),其特征在于所述襯套(10)相向于上接頭(1)的端頭為凸臺結構,在凸臺圓周面上自下而上設有開口彈性擋環(huán)(9)、下“V”形擋環(huán)(8)、密封環(huán)(7)、上“V”形擋環(huán)(6)、觸發(fā)環(huán)(5)和卡簧(4),所述開口彈性擋環(huán)(9)與下“V”形擋環(huán)之間、觸發(fā)環(huán)(5)與卡簧(4)之間分別形成臺階結構,密封環(huán)(7)置于開口相向的上、下“V”形擋環(huán)之間,卡簧(4)嵌在襯套(10)的凸臺圓周面上,將觸發(fā)環(huán)(5)定位;所述上接頭(1)相向于襯套(10)的端頭上設有凹槽(3),該凹槽的內表面為三級臺階結構,與襯套(10)端頭的凸臺相對應適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開式結構的封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環(huán)(7)的橫截面為橢圓形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開式結構的封隔器,包括中心管以及中心管上自上而下的上接頭、襯套、膠筒組、調節(jié)套、活塞、缸套和下接頭,所述襯套相向于上接頭的端頭為凸臺結構,在凸臺圓周面上自下而上設有開口彈性擋環(huán)、下“v”形擋環(huán)、密封環(huán)、上“v”形擋環(huán)、觸發(fā)環(huán)和卡簧,開口彈性擋環(huán)與下“v”形擋環(huán)之間、觸發(fā)環(huán)與卡簧之間分別形成臺階結構,密封環(huán)置于開口相向的上、下“v”形擋環(huán)之間,卡簧嵌在襯套的凸臺圓周面上,將觸發(fā)環(huán)定位;上接頭相向于襯套的端頭上設有凹槽,該凹槽的內表面為三級臺階結構,與襯套端頭的凸臺相對應適配。它具有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強度高、可重復坐封、找漏效率高、泄壓后自動解封、下入取出方便和密封可靠等特點。
文檔編號E21B33/126GK202181872SQ20112029744
公開日2012年4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16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8月16日
發(fā)明者劉剛, 周小虎, 曹陽, 林永茂, 潘健, 熊昕東, 王世澤, 王磊, 胡丹, 陳玉華, 龍剛 申請人: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氣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