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礦用除塵器用的射流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射流管,具體的說是一種用于礦井下除塵器上的射流管。 技術背景在煤礦井下常因鉆打每層,會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灰塵和煤塵,從視覺上影響礦井下的可見度,影響狂下作業(yè)進度,同時由于礦井下存在著大量的灰塵和煤塵,對礦井下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產(chǎn)生一定的危害,而目前常用在礦井的除塵裝置結構設計不合理,傳送煤塵的效果差,同時,現(xiàn)在礦井下所用除塵器上的射流管笨重,占據(jù)較大的空間面積,運輸困難, 造成除塵效果差,增加生產(chǎn)成本,降低生產(chǎn)效率。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不足,提供一礦用除塵器用的射流管,提高除塵效果,生產(chǎn)成本降低,提高生產(chǎn)效率。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不足,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礦用除塵器用的射流管,在射流管上設有進塵管,進塵管與射流管側壁上的接口連通,進塵管與射流管呈 30° —60°交叉設置,在進塵管進口端的外圓周面上設有與管口齊平的卡座,在卡座上設有連接卡扣,射流管的進口端設有射流盤,出口端設有擴散管。所述的連接卡扣至少設有3個。所述的擴散管呈漏斗狀。所述的擴散管由8塊梯形的鋼板構成,擴散管的小端口與射流管的出口端連通。在射流盤的外側面上設有進水口,內(nèi)側面上設有噴頭,進水口與噴頭連通。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射流管,射流管結構設計簡單合理,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除塵效果,并且減少水量消耗,機器重量減輕,便于運輸,降低生產(chǎn)成本。
圖1為射流管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射流管的剖面圖;圖3為進塵管的剖面圖;圖4為進塵管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號1、進塵管,2、連接卡扣,3、卡座,4、射流盤,5、擴散管,6、進水口,7、噴頭。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述礦用除塵器用的射流管,在射流管上設有進塵管1,進塵管1與射流管側壁上的接口連通,進塵管1與射流管呈30° — 60°交叉設置,在進塵管1進口端的外圓周面上設有與管口齊平的卡座3,在卡座3上設有連接卡扣2,射流管的進口端設有射流盤 4,出口端設有擴散管5。所述的連接卡扣2至少設有3個。所述的擴散管5呈漏斗狀。所述的擴散管5由8塊梯形的鋼板構成,擴散管5的小端口與射流管的出口端連
ο在射流盤4的外側面上設有進水口 6,內(nèi)側面上設有噴頭7,進水口 6與噴頭7連
ο在上述的技術方案中,除塵流程為鉆孔時產(chǎn)生的煤塵聚集在集塵器內(nèi),灰塵進到進塵管1內(nèi),井下水箱內(nèi)的水由于高壓水泵的作用水通過射流盤4上的射流盤噴頭7進入射流管內(nèi),高速水流帶動空氣流動,將煤塵從進塵管吸入到射流管內(nèi),煤塵進入射流管后與水流混合后排出,有效減少礦井下灰塵和煤塵的濃度。
權利要求1.礦用除塵器用的射流管,在射流管上設有進塵管(1),進塵管(1)與射流管側壁上的接口連通,其特征在于進塵管(1)與射流管呈30° — 60°交叉設置,在進塵管(1)進口端的外圓周面上設有與管口齊平的卡座(3),在卡座(3)上設有連接卡扣(2),射流管的進口端設有射流盤(4),出口端設有擴散管(5)。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用除塵器用的射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卡扣(2)至少設有3個。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用除塵器用的射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擴散管(5)呈漏斗狀。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礦用除塵器用的射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擴散管(5)由8 塊梯形的鋼板構成,擴散管(5)的小端口與射流管的出口端連通。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用除塵器用的射流管,其特征在于在射流盤(4)的外側面上設有進水口(6),內(nèi)側面上設有噴頭(7),進水口(6)與噴頭(7)連通。
專利摘要礦用除塵器用的射流管,在射流管上設有進塵管,進塵管與射流管側壁上的接口連通,進塵管與射流管呈30°—60°交叉設置,在進塵管進口端的外圓周面上設有與管口齊平的卡座,在卡座上設有連接卡扣,射流管的進口端設有射流盤,出口端設有擴散管。本實用新型的射流管,射流管結構設計簡單合理,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除塵效果,并且減少水量消耗,機器重量減輕,便于運輸,降低生產(chǎn)成本。
文檔編號E21F5/02GK202250155SQ201120351670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9月20日
發(fā)明者朱亞 申請人:平頂山市安泰華礦用安全設備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