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機械的前窗開閉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建筑機械的前窗開閉裝置,其能夠避免因前窗的全閉位置處的電氣故障引起的不可解鎖以防止駕駛者被關在里面,在緊急時刻能夠迅速地打開前窗,能夠防止前窗的全閉位置處的不完全鎖定(所謂半關),該前窗開閉裝置為建筑機械的前窗開閉裝置,其在前窗移動到覆蓋在駕駛室的前表面形成的開口的全閉位置時,通過安裝于前窗的鎖定機構與安裝于駕駛室的撞擊器卡合來將前窗鎖定于全閉位置,通過鎖定機構與撞擊器脫離來解除前窗的鎖定,鎖定機構具備:全閉自動鎖定機構,其將移動到全閉近前位置的前窗自動地拉近到全閉位置并鎖定;以及手動解除鎖定機構,其用于將鎖定于全閉位置的前窗手動地解除鎖定。
【專利說明】建筑機械的前窗開閉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利用前窗對在液壓挖掘機等建筑機械的駕駛室(cab)的前表面形成的開口進行開閉的建筑機械的前窗開閉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液壓挖掘機等建筑機械的駕駛室的前表面,形成有用于直接而非透過玻璃來觀察作業(yè)部位的開口,開口通過前窗而開閉。該前窗移動到覆蓋駕駛室前表面的開口的全閉位置和沿駕駛室內(nèi)的天花板的全開位置,在全閉位置以及全開位置處被鎖定、解鎖(解除鎖定)。
[0003]作為對建筑機械的前窗進行開閉的發(fā)明,已知利用電氣性的力使前窗移動到全閉位置和全開位置,并用電氣性的力在全閉位置以及全開位置處進行鎖定、解鎖的發(fā)明(參照專利文獻I)。根據(jù)本發(fā)明,駕駛者(操作員)不需要手動對前窗進行開閉移動以及鎖定、解鎖操作,減輕了操作負擔。
[0004]現(xiàn)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公平7-116728號公報。
【發(fā)明內(nèi)容】
[0005]發(fā)明要解決的問題
然而,若如此使前窗的開閉移動以及鎖定、解鎖操作為基于電動的全自動操作,則在產(chǎn)生電氣性故障的情況下,可能發(fā)生動作不良且產(chǎn)生各種問題。
[0006]例如,當在全閉位置處鎖定前窗的狀態(tài)下進行作業(yè)時,若建筑機械因開上階梯差等情況而跌倒,開閉裝置的電氣布線截斷或開閉用馬達損傷,則前窗鎖定于全閉位置,有變得無法解鎖的可能。在此,在駕駛室的進出用門因跌倒而變得無法開閉的情況下,駕駛者被關在駕駛室內(nèi),若不打碎前窗的玻璃等,則無法逃離。
[0007]另外,由于打開前窗的動作也是電動的,故在安全方面,無法將前窗的基于電動的開動作速度較快地設定為既定的安全速度以上。因此,在緊急時刻,駕駛者欲打開前窗以逃離的情況下,即使能夠解鎖,也不能夠以預先設定的電動安全速度以上的速度快速地打開前窗,耽誤逃離。
[0008]另一方面,在使前窗的開閉移動以及鎖定、解鎖操作全部為手動的情況下,駕駛者的操作不佳(操作失誤)有可能導致前窗在全閉位置處的鎖定變得不充分(所謂半關(半K 7 )狀態(tài)),用于將前窗完全地鎖定在全閉位置的操作不能說是良好的,鎖定的可靠性低。若前窗在全閉位置處的鎖定不充分,則有可能車輛被盜,或者車輛被惡作劇。
[0009]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問題點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建筑機械的前窗開閉裝置,其能夠防止由電氣故障引起的前窗在全閉位置處的不可解鎖,以防止駕駛者被關在里面,在緊急時刻能夠迅速地打開前窗,能夠防止前窗在全閉位置處的不完全鎖定以提高鎖定的可靠性,提高了操作性、可靠性、安全性。
[0010]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
根據(jù)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建筑機械的前窗開閉裝置,其具有:前窗,其對在建筑機械的駕駛室的前表面形成的開口進行開閉;鎖定機構,其安裝于前窗;以及撞擊器(striker),其安裝于駕駛室,在前窗移動到覆蓋開口的全閉位置時,通過鎖定機構與撞擊器卡合來將前窗鎖定于全閉位置,通過鎖定機構與撞擊器脫離來解除前窗的鎖定,鎖定機構具備:全閉自動鎖定機構,其將移動到全閉近前位置的前窗自動地拉近到全閉位置并鎖定;以及手動解除鎖定機構,其用于將鎖定于全閉位置的前窗手動地解除鎖定。
[0011]全閉自動鎖定機構還可以具備:棘齒,其在前窗移動到全閉近前時被撞擊器推動并沿卡合方向轉動;開關,其響應棘齒的轉動而接通;馬達,其通過開關的接通而工作;以及馬達支架,其響應馬達的工作而使棘齒進一步沿卡合方向轉動。
[0012]手動解除鎖定機構還可以具備:解除桿,其接觸棘齒并使棘齒沿解除方向轉動;操作桿,其安裝于前窗并由駕駛者操作;以及連結部件,其將操作桿與解除桿連結。
[0013]還可以在棘齒設有卡合銷,在馬達支架設有供卡合銷卡合的長孔,馬達是在開關接通時通過拉馬達支架來將卡合銷推抵于長孔的端部并使棘齒沿卡合方向轉動,之后推出馬達支架以使長孔的端部與卡合銷分離的部件,長孔的端部與卡合銷的間隙成為在使棘齒沿解除方向轉動時用于卡合銷朝長孔的端部移動的空間。
[0014]解除桿還可以具有:第一解除桿,其連接有連結部件;以及第二解除桿,其響應第一解除桿的轉動而轉動以使棘齒沿解除方向轉動,鎖定機構具有次鎖定桿,該次鎖定桿響應第一解除桿的轉動而轉動,在駕駛室內(nèi)的天花板,為了將前窗保持于沿天花板的全開位置,安裝有與棘齒卡合和脫離的主開保持用撞擊器,并且安裝有與次鎖定件卡合和脫離的次開保持用撞擊器。
[0015]鎖定機構還可以安裝于前窗上部的一處。
[0016]操作桿還可以安裝于前窗的左右任一方的側部。
[0017]發(fā)明效果
根據(jù)本發(fā)明所涉及的建筑機械的前窗開閉裝置,由于手動進行前窗在全閉位置處的解除鎖定,故能夠防止由電氣故障引起的前窗的不可解鎖以防止駕駛者被關在里面,在緊急時刻能夠迅速地打開前窗。另外,由于將移動到全閉近前位置的前窗自動拉近到全閉位置并鎖定,故能夠防止由駕駛者的操作不佳引起的前窗的不完全關閉狀態(tài)以提高鎖定的可靠性,能夠提高操作性、可靠性、安全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從斜下方仰視駕駛室的立體圖,該駕駛室裝備有為本發(fā)明的前提的建筑機械的前窗開閉裝置。
[0019]圖2是示出圖1所示的前窗被鎖定于全開位置的狀態(tài)的前窗開閉裝置的側視圖。
[0020]圖3是示出圖2所示的前窗從全開位置解除鎖定并向開方向移動少許的狀態(tài)的該裝置的側視圖。
[0021]圖4是示出圖3所示的前窗接近全閉位置的狀態(tài)的該裝置的側視圖。
[0022]圖5是示出圖4所示的前窗被鎖定于全閉位置的狀態(tài)的該裝置的側視圖。
[0023]圖6是示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建筑機械的前窗開閉裝置的概要的說明圖。
[0024]圖7是示出圖6所示的前窗接近全開位置時的前窗開閉裝置的立體圖。
[0025]圖8是示出將圖6所示的前窗鎖定于全閉位置的順序的說明圖,(a)是鎖定機構的棘齒(ratch)與撞擊器分尚的狀態(tài),(b)不出馬達的開關因棘齒被推抵于撞擊器而接通的狀態(tài)。
[0026]圖9是圖8(b)的后續(xù)的說明圖,(C)示出棘齒因馬達支架而進一步沿卡合方向轉動的狀態(tài),(d)示出為之后的解除鎖定作準備而沿反方向移動馬達支架的狀態(tài)。
[0027]圖10是示出如圖9(d)所示地鎖定于全閉位置的前窗解除鎖定的情況的說明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8]以下,參照附圖詳細地說明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實施方式所示的尺寸、材料、其他具體數(shù)值等只是用于使發(fā)明的理解容易的例示,除特別聲明的情況以外,不限定本發(fā)明。此外,在本說明書以及附圖中,對于實際上具有相同功能、構成的要素,通過附以相同符號來省略重復說明,另外與本發(fā)明無直接關系的要素省略圖示。
[0029](建筑機械的前窗開閉裝置I的概要)
使用圖1?圖5來說明為本發(fā)明的前提的建筑機械的前窗開閉裝置I的概要。圖1是從斜下方仰視駕駛室2的立體圖,駕駛室2裝備有建筑機械的前窗開閉裝置1,圖2是示出圖1所示的前窗3鎖定于全開位置的狀態(tài)的該裝置I的側視圖,圖3是示出圖2所示的前窗3從全開位置移動少許的狀態(tài)的該裝置I的側視圖,圖4是示出圖3所示的前窗3移動至全閉位置附近的狀態(tài)的該裝置I的側視圖,圖5是示出圖4所示的前窗3鎖定于全閉位置的狀態(tài)的該裝置I的側視圖。
[0030]如圖1所不,該建筑機械的前窗開閉裝置I具有對在建筑機械的駕駛室2的前表面形成的開口 4進行開閉的前窗3、安裝于前窗3的鎖定機構5、以及安裝于駕駛室2的撞擊器6,通過在前窗3如圖5所示地移動到覆蓋開口 4的全閉位置時鎖定機構5與撞擊器6卡合來將前窗3鎖定于全閉位置,通過鎖定機構5如圖4所示地從撞擊器6脫離來解除前窗3的鎖定。如圖1所示,前窗3通過連結式開閉機構7而移動到沿駕駛室2內(nèi)的天花板的全開位置(參照圖2)和覆蓋在駕駛室2的前表面形成的開口 4的全閉位置(參照圖5)。
[0031]如圖1、圖2所示,連結式開閉機構7具備:導軌8,其沿開口 4的兩側設置于駕駛室2內(nèi);導引部件3b,其設于前窗3的窗框3a并卡合于導軌8 ;以及連桿9,其上端9a轉動自如地支持于駕駛室2內(nèi)的上部,下端9b轉動自如地連接于窗框3a的左右側部中央。在連桿9與駕駛室2的前柱(front pillar) 2a之間設有阻尼器10,阻尼器10輔助前窗3的向開口方向的移動,在前窗3的窗框3a的左右側部設有把手11,利用駕駛者的雙手來抓持把手11。前窗3通過抓持把手11的駕駛者來使連桿9繞上端9a轉動,并且導引部件3b沿導軌8移動,從而手動地移動到開放開口 4并沿駕駛室2內(nèi)的天花板的全開位置(參照圖
2)和覆蓋開口 4的全閉位置(參照圖5)。
[0032]如圖2所示,在前窗3移動到全開位置時,鎖定機構5與在駕駛室2的天花板后部安裝的開保持用撞擊器12卡合,以鎖定于全開位置。開保持用撞擊器12具有由在駕駛室內(nèi)的天花板后部安裝的U字狀金屬件構成的主開保持用撞擊器12a和次開保持用撞擊器12b,通過鎖定機構5卡合于它們來雙重鎖定前窗3。隨后將詳細說明,鎖定于圖2所示的全開位置的前窗3通過駕駛者的手動操作而使鎖定機構5從開保持用撞擊器12 (主開保持用撞擊器12a、次開保持用撞擊器12b)脫離,以解除鎖定(手動解除鎖定)。之后,前窗3通過駕駛者的手動操作而向前方移動,經(jīng)過圖3以及圖4的狀態(tài),如圖5所示地移動到全閉位置。前窗3若被手動地移動到全閉近前位置,則被自動(電動)地拉近到全閉位置且鎖定機構5卡合于撞擊器6 (閉保持用撞擊器),從而鎖定(自動鎖定)于全閉位置。閉保持用撞擊器6由在駕駛室內(nèi)的開口上方安裝的U字狀金屬件構成。
[0033](鎖定機構5)
圖6是示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建筑機械的前窗開閉裝置I的概要的說明圖,圖7是前窗3靠近全開位置(參照圖3)時的立體圖。如上所述,安裝于前窗3的鎖定機構5在前窗3移動到全開位置時,與在駕駛室2安裝的主開保持用撞擊器12a以及次開保持用撞擊器12b卡合(參照圖1、圖2)。另外,該鎖定機構5在前窗3如從圖8到圖10所示地移動到全閉位置時,與在駕駛室2安裝的閉保持用撞擊器6卡合(參照圖1、圖5)。如圖6、圖7所示,鎖定機構5具備全閉自動鎖定機構5a和手動解除鎖定機構5b,全閉自動鎖定機構5a將移動到全閉近前位置的前窗3自動(電動)地拉近到全閉位置并鎖定,手動解除鎖定機構5b用于將鎖定于全閉位置的前窗3手動地解除鎖定。
[0034](全閉自動鎖定機構5a)
如圖8(a)、圖8(b)所示,全閉自動鎖定機構5a是將手動地移動到全閉近前位置的前窗3如圖9(c)、圖9(d)所示地自動(電動)地拉近到全閉位置并鎖定的部件。此種全閉自動鎖定機構5具備:棘齒13,其在前窗3從圖8(a)的位置手動地移動到圖8 (b)的全閉近前位置時,被閉保持用撞擊器6推動并沿卡合方向(順時針方向)轉動;開關14,其響應棘齒13的轉動而與棘齒13分離以接通;馬達15 (參照圖6、圖7),其通過開關14的接通而工作;以及馬達支架16,其響應馬達15的工作來使棘齒14如圖9(c)所示地進一步沿卡合方向轉動。
[0035]如圖8(a)以及圖8(b)所示,棘齒13具有被撞擊器16推壓的推壓部13a,通過利用撞擊器16推壓推壓部13a而繞支持軸13b沿順時鐘方向轉動。棘齒13通過支持軸13b而轉動自如地支持于支持框架(未圖示),該支持框架安裝于前窗3,在棘齒13與支持框架之間,間置有以使棘齒沿逆時針方向轉動的方式施力的彈簧(盤簧(〕^ ^ ^ ))17。即,圖8(a)所示的棘齒13始終由彈簧17沿逆時針方向施力,通過如圖8(b)所示地被撞擊器6推動而沿順時鐘方向轉動。
[0036]如圖8 (b)所示,若利用撞擊器16推動棘齒并使其沿順時鐘方向轉動,則此前由棘齒13的側部推壓的開關14釋放,開關14接通。開關14安裝于支架18,支架18安裝于上述支持框架。若開關14接通,則圖6以及圖7所示的馬達15工作,如圖9(c)所示,通過馬達15而移動的馬達支架16被拉向左方。由此,進一步沿卡合方向(順時鐘方向)轉動棘齒13,撞擊器6卡合于棘齒13的卡合爪13c。即,在棘齒13形成有卡合爪13c,卡合爪連結于上述推壓部13a,以用于卷入并保持撞擊器6,從卡合爪13c形成到推壓部13a的凹部成為與撞擊器6卡合的卡合槽13d。
[0037]該卡合槽13d在撞擊器6如圖8(a)所不地分離時朝斜上方以容許撞擊器6的卡合,若撞擊器如圖8(b)所示地由推壓部13a推壓則棘齒13沿卡合方向轉動并朝大致水平方向,若棘齒13如圖9 (C)所示地由馬達支架16拉動并進一步沿卡合方向轉動則朝下方以成為撞擊器6不脫落的狀態(tài)。之后,如之后使用圖9(d)所說明的,即使馬達支架16被向右方推出,第二解除桿23的推壓部23b也推抵于棘齒13的止動壁13i并掛住,棘齒13的轉動角度保持在使卡合槽13d朝斜下方的狀態(tài),因而撞擊器6不能從卡合槽13d脫離,前窗3鎖定于全閉位置。
[0038]如上所述,若前窗3通過駕駛者的手動操作而從圖8(a)的位置移動到圖8(b)所示的全閉近前位置,則該前窗3通過全閉自動鎖定機構5a而如圖9(c)、圖9(d)所示地被自動(電動)地拉近到全閉位置并在全閉位置處鎖定。在全閉位置處鎖定的前窗利用后述手動解除鎖定機構5b通過駕駛者的手動操作來解除鎖定。
[0039](手動解除鎖定機構5b)
手動解除鎖定機構5b是將如圖9(d)所示地鎖定于全閉位置的前窗3手動地如圖10(e)所示地解除鎖定的部件。此種手動解除鎖定機構5b具備:解除桿19,其用于使圖9(d)所示的棘齒13如圖10(e)所示地沿解除方向(逆時針方向)轉動;操作桿20,其為了遠程操作解除桿19而如圖6所示地安裝于前窗3 ;以及連結部件(連結線材21),其將操作桿20與解除桿19連結。若駕駛者對操作桿20進行拉操作,則連結線材21被拉動,通過連結線材21轉動解除桿19,圖9 (d)所示的棘齒13如圖10 (e)所示地沿解除方向(逆時針方向)轉動。若如此沿解除方向轉動棘齒13,則棘齒13的卡合槽13d如圖10(e)所示地朝斜上方,撞擊器6變得能夠從卡合槽13d脫離,前窗3變得能夠解除鎖定。變得能夠解除鎖定的前窗3利用阻尼器10(參照圖1)的輔助力沿開方向移動少許,之后,通過抓持把手11的駕駛者的手動操作而沿開方向移動。
[0040]如圖9(d)、圖10(e)所示,在棘齒13的端部設有卡合銷13e,在馬達支架16設有長孔(弧狀長孔)16a,卡合銷13e卡合于該長孔16a。另外,圖7所示的馬達15具有如下功能,即,在如圖8(b)所示地利用撞擊器6推動棘齒13并使其沿卡合方向(順時鐘方向)轉動,棘齒13與開關14分離而開關14接通時,如圖9(c)所示地向左方拉馬達支架16,將卡合銷13e推抵于長孔16a的端部并使棘齒13進一步沿卡合方向(順時鐘方向)轉動,之后,如圖9(d)所示地將馬達支架16向右方推出,使長孔16a的端部與卡合銷13e分離。此種馬達支架16的推拉移動通過使馬達15正反旋轉或者使用凸輪機構來實現(xiàn)。在圖9(d)中,長孔16a的端部與卡合銷13e的間隙16b成為在使棘齒16如圖10(e)所示地沿解除方向(逆時針方向)轉動時,用于容許卡合銷13e朝長孔16a的端部移動并轉動的空間。
[0041](解除桿19)
如圖9(d)、圖10(e)所示,解除桿具有:第一解除桿22,其連接有連結線材21 ;以及第二解除桿23,其響應第一解除桿22的轉動而轉動以使棘齒13沿解除方向(逆時針方向)轉動。第一解除桿22由支持軸22a轉動自如地支持于上述支持框架,通過如圖7所示地安裝于支持軸22a外周的回動用彈簧(螺旋彈簧(弦卷〃彳、))24來彈性地保持轉動角度。第二解除桿23由支持軸23a轉動自如地支持于支持框架,通過間置在與棘齒13之間的彈簧(盤簧)25而被沿順時鐘方向施力。
[0042]第二解除桿23具有推壓部23b,推壓部23b通過彈簧25的力而推抵于棘齒13。第二解除桿23的推壓部23b雖然在圖8(a)的狀態(tài)下推抵于棘齒13的凹陷部13f的底部,但若如圖8(b)所示地利用撞擊器6推棘齒13并使其沿卡合方向(順時針方向)轉動,則從凹陷部13f的底部分離,推抵于棘齒13的伸出部13g。接著,如圖9(c)所示,若利用馬達支架16拉棘齒13并使其進一步沿卡合方向(順時針方向)轉動,則第二解除桿23的推壓部23b從棘齒13的伸出部13g落入階梯差部13h。接著,如圖9(d)所示,若向反方向(右方)推出馬達支架16,則利用彈簧17沿逆時針方向轉動棘齒13,因而第二解除桿23的推壓部23b推抵于在棘齒13的階梯差部13h與伸出部13g之間形成的止動壁13i。由此,棘齒13的轉動角度被保持為鎖定角度,實現(xiàn)前窗3的鎖定。
[0043]之后,在圖9(d)的狀態(tài)下,若駕駛者抓持圖6所示的把手11并拉操作桿20,則拉動連結線材21,如圖10(e)所示,沿逆時針方向轉動第一解除桿22,第一解除桿22的推壓部22b推抵于第二解除桿23的被推壓部23c,沿逆時針方向轉動第二解除桿23。此時,第二解除桿23的推壓部23b通過第二解除桿23繞支持軸23a沿逆時針方向轉動而與圖9 (d)所示的棘齒13的止動壁13i分離,通過利用彈簧17拉棘齒13并使其沿逆時針方向(解除方向)轉動而如圖10(e)所示地落入棘齒13的凹陷部13f。由此,棘齒13的轉動角度被保持為解除鎖定角度,實現(xiàn)前窗3的解除鎖定。之后,若駕駛者釋放圖6所示的操作桿20,則圖10(e)所示的第一解除桿22通過回動用彈簧24(參照圖7)而沿順時鐘方向轉動,恢復圖8 (a)的狀態(tài)(默認狀態(tài))。
[0044](次鎖定桿26)
如圖7所示,鎖定機構5具有響應第一解除桿22的轉動而轉動的次鎖定桿26。次鎖定桿26具備:孔26a,其供設于支持框架的支持軸貫通插入;以及卡合爪26b,其與在駕駛室2內(nèi)的天花板安裝的次開保持用撞擊器12b(參照圖1、圖2)卡合和脫離。另外,如圖7所示,在次鎖定桿26形成有推壓部26c,推壓部26c與第一解除桿22的突出部22c接觸。次鎖定桿26由彈簧(螺旋彈簧)27沿逆時針方向施力,推壓部26c推抵于第一解除桿22的關出部22cο
[0045]如圖1、圖2所示,若前窗3接近全開位置,圖7所示的次鎖定桿26的卡合爪26b推抵于次開保持用撞擊器12b,則次鎖定桿26b上搭于撞擊器12b,次鎖定桿26通過彈簧27彈性變形而沿順時鐘方向轉動。而且,若撞擊器12b超過卡合爪26b的最大隆起部,則次鎖定桿26通過彈簧27的力而沿逆時針方向轉動,撞擊器12b保持于次鎖定桿26。由此,前窗3鎖定于全開位置。與此同時,鎖定機構5的棘齒13與主開保持用撞擊器12a卡合,主開保持用撞擊器12a安裝于駕駛室2內(nèi)的天花板。關于棘齒13對主開保持用撞擊器12a的卡合,由于與使用圖8(a)、圖8(b)、圖9 (C)、圖9 (d)說明的棘齒13對閉保持用撞擊器6的卡合相同,故省略說明。
[0046]之后,若駕駛者抓持圖6所示的把手11并對操作桿20進行拉操作,拉動圖7所示的連結線材21,則沿逆時針方向轉動第一解除桿22,第一解除桿22的突出部22c推壓次鎖定桿26的推壓部26c,沿順時針方向轉動次鎖定桿26。由此,解除通過次鎖定桿26的卡合爪26b進行的次開保持用撞擊器12b的保持。同時,鎖定機構5的棘齒13與主開保持用撞擊器12a脫尚。關于棘齒13與主開保持用撞擊器12a的脫尚,由于與使用圖9 (d)、圖10(e)說明的棘齒13與閉保持用撞擊器6的脫離相同,故省略說明。
[0047](其他)
如圖6所不,鎖定機構5安裝于前窗3上部的一處。詳細而言,鎖定機構5向車寬方向的一方(左方)偏移地安裝于前窗3的窗框3a上部。其理由是,如圖1所不,使與鎖定機構5卡合和脫離的主開保持用撞擊器12a以及次開保持用撞擊器12b沿車寬方向偏移以避開在駕駛室2的天花板安裝的收音機本體28以及揚聲器29,并且使閉保持用撞擊器6沿車寬方向偏移以避開在駕駛室2的前表面上部安裝的雨刷器用馬達30。
[0048]如圖1、圖6所示,操作桿11安裝于前窗3的左右任一方(例如右側)的把手11附近。由此,駕駛者能夠用單手進行解鎖操作,前窗3的解鎖的操作性提高。S卩,駕駛者主要利用右手緊緊抓持右側的把手11來操作操作桿20即可,利用左手進行的左側把手11的抓持大致抓握即可,因而操作性提高。通過駕駛者操作操作桿20,以經(jīng)由連結線材21來解鎖(解除鎖定)鎖定機構5的情況如上所述。
[0049](作用、效果)
根據(jù)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建筑機械的前窗開閉裝置1,由于手動地進行在全閉位置處鎖定的前窗3的解除鎖定,故能夠防止由電氣故障引起的前窗3的不可解鎖以防止駕駛者被關在里面,在緊急時刻能夠迅速地打開前窗。即,若為電動地進行全閉位置的前窗3的解除鎖定的類型,則可能因電氣故障導致變得無法解除鎖定,不能夠打開前窗3,在緊急時刻逃離變得困難,但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手動地進行全閉位置的前窗的解除鎖定,故不會產(chǎn)生那種問題。
[0050]另外,由于手動地使在全閉位置處解除鎖定的前窗3沿開方向移動,故能夠響應駕駛者的操作來迅速敏捷地打開前窗3,緊急時刻的逃離性提高。即,若為電動地使前窗3從全閉位置移動到全開位置的類型,則在安全方面,不能夠?qū)⑼ㄟ^前窗3的電動操作而進行的開動作速度較快地設定在既定的安全速度以上,因而,在緊急時刻,駕駛者欲打開前窗3以逃離的情況下,即使成功解除鎖定,也無法以預先設定的電動安全速度以上的速度快速地打開前窗3,有可能耽誤逃離,但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手動地進行前窗3的移動,故不會產(chǎn)生那種問題。
[0051]另外,由于自動(電動)地將移動到全閉近前位置的前窗3拉近到全閉位置并鎖定,故能夠防止因駕駛者的操作不佳(操作失誤)引起的前窗3的不完全鎖定。即,若為使前窗3的開閉移動以及鎖定、解鎖操作全部為手動的類型,則駕駛者的操作不佳(操作失誤)有可能導致前窗3在全閉位置處的鎖定變得不充分(所謂半關狀態(tài)),有車輛被盜、或者車輛被惡作劇的風險,但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自動(電動)地將手動地移動到全閉位置近前的前窗3拉近到全閉位置并鎖定,故能夠防止不完全鎖定狀態(tài),能夠避免所謂半關狀態(tài)。因此,能夠提高操作性、可靠性、安全性。
[0052]另外,在專利文獻I所記載的以往的電動開閉鎖定類型中,在前窗的左右側部各自安裝有電動式鎖定機構,需要兩個馬達。與此相對,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6所示,僅在前窗3上部的一處設置鎖定機構5,經(jīng)由連結線材21利用操作桿20進行遠程操作,因而馬達15的數(shù)量為I個即可,能夠促進低成本化。此外,由于連結線材21貫通插入前窗3的窗框3a內(nèi)部,故能夠避免掛到線材21的故障,另外,外觀變得良好,美觀性提高。
[0053]另外,由于鎖定機構5配置于前窗3的上部中央,故利用鎖定機構5進行的鎖定的保持力相對于前窗3沿左右方向過度不平衡地作用的情況得到抑制。因而,即使隨著長期使用,重復利用鎖定機構5進行的鎖定、解鎖操作,也能夠抑制前窗3的由鎖定機構5的保持力的左右不平衡作用引起的扭轉。
[0054]以上,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本發(fā)明當然不限于上述各實施方式,權利要求書所記載的范疇內(nèi)的各種變更例或修正例自然也屬于本發(fā)明的技術范圍。
[0055]產(chǎn)業(yè)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發(fā)明能夠利用于通過前窗對在液壓挖掘機等建筑機械的駕駛室的前表面形成的開口進行開閉的建筑機械的前窗開閉裝置。
【權利要求】
1.一種建筑機械的前窗開閉裝置,具有:前窗,其對在建筑機械的駕駛室的前表面形成的開口進行開閉;鎖定機構,其安裝于該前窗;以及撞擊器,其安裝于所述駕駛室,在所述前窗移動到覆蓋所述開口的全閉位置時,通過所述鎖定機構與所述撞擊器卡合來將所述前窗鎖定于全閉位置,通過所述鎖定機構與所述撞擊器脫離來解除所述前窗的鎖定, 所述鎖定機構具備:全閉自動鎖定機構,其將移動到全閉近前位置的所述前窗自動地拉近到全閉位置并鎖定;以及手動解除鎖定機構,其用于將鎖定于全閉位置的所述前窗手動地解除鎖定。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機械的前窗開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閉自動鎖定機構具備: 棘齒,其在所述前窗移動到全閉近前時被所述撞擊器推動并沿卡合方向轉動;開關,其響應該棘齒的轉動而接通;馬達,其通過該開關的接通而工作;以及馬達支架,其響應該馬達的工作而使所述棘齒進一步沿卡合方向轉動。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機械的前窗開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動解除鎖定機構具備: 解除桿,其接觸所述棘齒并使所述棘齒沿解除方向轉動;操作桿,其安裝于所述前窗并由駕駛者操作;以及連結部件,其將該操作桿與所述解除桿連結。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機械的前窗開閉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棘齒設有卡合銷, 在所述馬達支架設有供所述卡合銷卡合的長孔, 所述馬達是在所述開關接通時通過拉所述馬達支架來將所述卡合銷推抵于所述長孔的端部并使所述棘齒沿卡合方向轉動,之后推出所述馬達支架以使所述長孔的端部與所述卡合銷分離的部件, 所述長孔的端部與所述卡合銷的間隙成為在使所述棘齒沿解除方向轉動時用于所述卡合銷朝所述長孔的端部移動的空間。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建筑機械的前窗開閉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除桿具有:第一解除桿,其連接有所述連結部件;以及第二解除桿,其響應該第一解除桿的轉動而轉動以使所述棘齒沿解除方向轉動, 所述鎖定機構具有次鎖定桿,該次鎖定桿響應所述第一解除桿的轉動而轉動, 在所述駕駛室內(nèi)的天花板,為了將所述前窗保持于沿所述天花板的全開位置,安裝有與所述棘齒卡合和脫離的主開保持用撞擊器,并且安裝有與所述次鎖定件卡合和脫離的次開保持用撞擊器。
6.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建筑機械的前窗開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鎖定機構安裝于所述前窗的上部的一處。
7.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機械的前窗開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鎖定機構安裝于所述前窗的上部的一處。
8.根據(jù)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建筑機械的前窗開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桿安裝于所述前窗的左右任一方的側部。
9.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機械的前窗開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桿安裝于所述前窗的左右任一方的側部。
【文檔編號】E02F9/16GK104141325SQ201410147254
【公開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5月9日
【發(fā)明者】林田俊也, 平野智也 申請人:普萊斯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