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變量泵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451721閱讀:17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變量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變量泵,該變量泵用作向液壓裝置(例如汽車動力轉向裝置)提供液壓壓力的源。
      背景技術
      通常,變量泵包括殼體;凸輪環(huán),該凸輪環(huán)可擺動地布置在殼體中;第一和第二流體壓力腔室,該第一和第二流體壓力腔室分別布置在凸輪環(huán)的一個擺動方向和另一擺動方向上;以及彈簧,該彈簧布置在第二流體壓力腔室中,用于將凸輪環(huán)偏壓向第一流體壓力腔室。
      葉片轉子可旋轉地布置在凸輪環(huán)中,該葉片轉子的軸線偏離凸輪環(huán)的中心。葉片轉子包括狹槽,該狹槽沿徑向形成于外周上;以及葉片,該葉片保持在該狹槽中,以便能相對于凸輪環(huán)的內周表面運動。
      測流量孔布置到排出通道上,該排出通道用于將從形成于凸輪環(huán)和各葉片之間的泵室排出的液壓裝置增壓流體供給排出口。控制閥包括閥塞,該閥塞通過在測流量孔的上游側和下游側之間的壓力差而可滑動地布置在閥孔內。根據閥塞的滑動位置來控制在第一流體壓力腔室中的流體壓力。
      特別是,控制閥包括高壓腔室,該高壓腔室形成于閥塞的一端,用于引導在測流量孔上游側的增壓流體;壓力腔室,該壓力腔室形成于閥塞的另一端,并用于引導在泵的抽吸側的增壓流體;以及低壓腔室,該低壓腔室包括基本形成于閥塞的外周表面中心的環(huán)形槽,用于引導儲罐中的增壓流體??刂崎y控制內部壓力,這樣,根據閥塞向壓力腔室的滑動,形成于閥塞外周上的柱形閥元件執(zhí)行從低壓腔室向高壓腔室的選擇轉換,以便將高壓腔室中的流體供給第一流體壓力腔室。
      第二流體壓力腔室與控制閥隔離,以便總是將泵的抽吸側的壓力引入其中。
      因此,在泵的低速旋轉過程中,由于在測流量孔的上游側和下游側之間的較小壓力差,控制閥并不工作,這樣,在儲罐中的低壓(大氣壓)流體將供給第一流體壓力腔室。因此,凸輪環(huán)通過布置在第二流體壓力腔室中的彈簧的偏壓力而偏壓向第一流體壓力腔室,該凸輪環(huán)的中心偏離葉片轉子的中心。這增加了形成于葉片和凸輪環(huán)之間并在第二流體壓力腔室側的泵室的容積,從而能夠通過排出口和排出通道向動力轉向裝置供給足夠流量的增壓流體。
      當泵高速旋轉時,由于在測流量孔的上游側和下游側之間的較大壓力差,控制閥的閥塞將推向壓力腔室,這樣,控制閥的閥元件運動,以便執(zhí)行從低壓(儲罐壓力)腔室向高壓腔室的轉換。因此,排向排出口的高度增壓的流體供給第一流體壓力腔室,以便使凸輪環(huán)克服彈簧的偏壓力而向第二流體壓力腔室擺動,從而將泵室的容積控制為較小值。因此,向動力轉向裝置供給預定流量的增壓流體,從而保證它的恒定流量。
      在希望保證泵排量時的泵低速旋轉的過程中,只有低壓腔室內的流體壓力作用在第二壓力腔室上(如上所述),因此將防止出現(xiàn)增壓流體從第二流體壓力腔室向外部的泄漏,從而能夠充分保證泵的排量。

      發(fā)明內容
      不過,對于上述普通變量泵,當泵的旋轉從低轉速變成高轉速,使控制閥的閥塞從高壓腔室滑向壓力腔室時,閥元件以通-斷的方式從低壓腔室向高壓腔室轉換,以便與第一流體壓力腔室流體連通。也就是,通過閥元件的運動,第一流體壓力腔室突然從泵低轉速時與低壓腔室連通轉變成與高壓腔室連通。
      因此,在第一流體壓力腔室中的壓力突然從低壓轉變成高壓,使得凸輪環(huán)沿擺動方向振蕩,從而可能導致從泵排出的增壓流體的流量不穩(wěn)定,直到在第一流體壓力腔室內壓力增加到足夠大。而且,凸輪環(huán)的振蕩可能產生噪音。
      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變量泵,該變量泵能夠使得從泵排出的增壓流體的流量穩(wěn)定,同時抑制噪音的產生。
      本發(fā)明主要提供了一種變量泵,它包括殼體;凸輪環(huán),該凸輪環(huán)布置在殼體中并可在殼體中擺動;密封部件,該密封部件布置在形成于殼體和凸輪環(huán)之間的腔室內,該密封部件將腔室分成兩個部分,這兩個部分確定了第一和第二流體壓力腔室;轉子,該轉子在凸輪環(huán)內旋轉,并形成有狹槽,該轉子的軸線偏離凸輪環(huán)的軸線;多個葉片,這些葉片可伸縮地插入狹槽內;偏壓裝置,該偏壓裝置布置在第二流體壓力腔室內,該偏壓裝置沿使得限定于凸輪環(huán)、轉子和葉片之間的泵室的容積增加的方向而將凸輪環(huán)偏壓向第一流體壓力腔室;孔,該孔布置在排出通道上,該排出通道將從排出口排出的流體供給液壓裝置;控制閥,該控制閥通過在孔的上游側和下游側之間的壓力差來操作,該控制閥包括閥塞,閥塞可滑動地布置在閥孔中,控制閥根據閥塞的滑動位置來控制第一和第二流體壓力腔室中的至少一個的壓力,該壓力將使凸輪環(huán)振蕩,以便可變地控制流體的流量,控制閥形成有高壓腔室、壓力腔室、低壓腔室和連通通道,該高壓腔室用于將孔的上游側的高壓流體引入其中,該壓力腔室用于將孔的下游側的壓力流體引入其中,該低壓腔室布置在高壓腔室和壓力腔室之間,用于將低壓流體引入其中,而該連通通道用于在高壓腔室和低壓腔室中的一個和第一流體壓力腔室之間提供流體連通;以及連通裝置,當閥塞執(zhí)行在高壓腔室和低壓腔室之間的選擇轉換以便將流體供給連通通道時,該連通裝置通過控制閥的連通通道而在低壓腔室和高壓腔室之間提供流體連通。


      通過下面的說明并參考附圖,可以清楚本發(fā)明的其它目的和特征,附圖中圖1是沿圖2中的線1-1的剖視圖;圖2是表示本發(fā)明的變量泵實施例的縱剖圖;圖3是類似于圖1、沿圖2中的線3-3的剖視圖,用于說明實施例的操作;圖4是表示圖1中的局部B的放大剖視圖;
      圖5是類似于圖4、表示局部B的放大剖視圖,用于說明閥元件的操作;以及圖6是類似于圖5、表示局部B的放大剖視圖,用于說明閥元件的操作。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參考附圖介紹本發(fā)明優(yōu)選實施例的變量泵。
      參考圖2,變量泵作為用于向例如動力轉向裝置的液壓裝置供給液壓壓力的源,并包括泵體1,該泵體1包括杯形前部本體2,該前部本體2位于圖2中所示的左側;以及后部本體3,該后部本體3位于圖2中所示的右側。
      前部本體2形成有凹形部分4,該凹形部分4在后部本體3側的端部,泵部件例如壓力板5、凸輪環(huán)6、葉片轉子7和連接環(huán)8裝入該凹形部分4中。當后部本體3的環(huán)形凸起3a插入凹形部分4的開口端內時,前部本體2通過螺栓9與后部本體3連接。將環(huán)形密封部件10放置在凹形部分4的開口端和環(huán)形凸起3a之間,以便密封凹形部分4的內部。
      壓力板5布置在凹形部分4的底部,而連接環(huán)8以緊密接觸的方式布置在壓力板5的外側面上,凸輪環(huán)6和葉片轉子7裝入該連接環(huán)8的內部。
      參考圖1,凸輪環(huán)6通過密封銷11可擺動地布置在連接環(huán)8中,該密封銷11作為振蕩轉軸設置到連接環(huán)8的下面的內周部分,從而通過該擺動增加和減小泵的容積。而且,凸輪環(huán)6與連接環(huán)8的內周表面配合而限定沿凸輪環(huán)6的擺動方向在外周表面兩側的第一和第二流體壓力腔室12、13。
      凸輪環(huán)6通過壓縮螺旋彈簧或偏壓裝置14而沿朝著第一流體壓力腔室12的方向偏壓,該壓縮螺旋彈簧或偏壓裝置14的一端由塞子P彈性支承,該塞子P在第二流體壓力腔室13側擰入前部本體2的側部內。而且,凸輪環(huán)6通過從控制閥29(如后面所述)供給第一流體壓力腔室12的增壓流體與供給第二流體壓力腔室13的增壓(儲罐壓力)流體和壓縮螺旋彈簧14的偏壓之間的相對壓力而進行往復擺動。
      第一和第二流體壓力腔室12、13大致形成為月牙形,并通過密封銷11和布置成與密封銷11對著的密封部件15(即大致離開該密封銷180°)而相互緊密地液封。
      參考圖1和2,葉片轉子7可旋轉地容納于凸輪環(huán)6內,并通過中心固定孔與穿過前部本體2布置的驅動軸16連接。葉片轉子7包括狹槽17,該狹槽17沿徑向形成于外周中;以及薄板葉片18,該葉片18保持在該狹槽17內,以便可相對于凸輪環(huán)6的內周表面運動。驅動軸16由未示出的發(fā)動機通過同步皮帶等來驅動,并有由保持在后部本體3中的滑動軸承19支承的前端以及由保持在前部本體2中的滾珠軸承20支承的基端。
      如圖1所示,存儲于儲罐T中的工作流體通過固定在后部本體3上的抽吸管22以及形成于后部本體3中的抽吸通道23和抽吸口24而被吸入形成于凸輪環(huán)6的內周表面和葉片18之間的泵室21中。
      被吸入泵室21內的工作流體通過形成于壓力板5中的排出口25而排到形成于前部本體2底部中的排出壓力腔室26,該工作流體再通過排出通道27而供給動力轉向裝置PS。測流量孔28設置到排出通道27上。
      如圖1所示,控制閥29主要包括柱形閥孔30,該閥孔30形成于前部本體2的上部中;以及閥塞31,該閥塞31可軸向滑動地布置在閥孔30中。
      高壓腔室33形成于閥孔30和閥塞31的前端之間,以便通過第一壓力通道32a而將在排出通道27的測流量孔28的上游側的增壓流體引入該高壓腔室33中。壓力腔室34形成于閥孔30和閥塞31的后端之間,以便通過第二壓力通道32b而將在測流量孔28的下游側的增壓流體引入該壓力腔室34中。且低壓腔室36形成于閥孔30的內周表面和基本形成于閥塞31的外周表面中間的柱形環(huán)形槽31a之間,以便通過低壓通道35將儲罐T內的工作流體引入該低壓腔室36中。
      閥孔30有在高壓腔室33側的端部開口,該端部開口由塞子48封閉,且該閥孔30通過連通通道38和通道孔39而與第一流體壓力腔室12連通,該連通通道38的一端38a基本開口于閥孔30的中心,而該通道孔39沿徑向貫穿連接環(huán)8而形成。
      閥塞31通過彈性支承在壓力腔室34中的螺旋彈簧37的偏壓力而偏壓向高壓腔室33。閥塞31包括接合區(qū)域41,該接合區(qū)域41形成于后端外周,以便隔開壓力腔室34和低壓腔室36;以及閥元件42,該閥元件42成一體地形成于外周表面的基本中間處,以便根據閥塞31的滑動而在低壓腔室36和高壓腔室33之間進行選擇轉換以與連通通道38流體連通。
      特別是,參考圖1和3,閥元件42形成為環(huán)形,并設置成這樣,即根據由高壓腔室33和壓力腔室34之間的壓力差使閥塞31產生的滑動,連通通道38的、在閥孔30側的開口端38a轉換成與低壓腔室36或者高壓腔室33連通。
      參考圖4-6,閥元件42的外周表面有第一凹入槽43,該第一凹入槽43形成于低壓腔室36側的端部處;以及第二凹入槽44,該第二凹入槽44形成于高壓腔室33側的端部處。第二接合區(qū)域45形成于第一和第二凹入槽43、44之間。
      第一凹入槽43形成為環(huán)形,并有設置成相對較大的軸向長度L,以便延伸至閥元件42的基本上軸向中心處,且該第一凹入槽43有設置成相當小的深度“d”。在第二接合區(qū)域45側的臺階形內邊緣43a大致形成為類似光滑圓弧。
      第二凹入槽44以傾斜方式形成為從第二接合區(qū)域45側朝著高壓腔室33側逐漸變大的形狀,且它的長度L1小于第一凹入槽43的長度L,且傾斜角θ設置成相當小,即為幾度。
      第二接合區(qū)域45的軸向長度設置為相對較小,并通過使外周表面抵靠在閥孔30的內周表面上而斷開在第一和第二凹入槽43、44之間的流體連通。
      第二流體壓力腔室13設置成總是通過抽吸通道23、抽吸口24以及形成于后部本體3的內端面中的連通槽46而將儲罐T中的低壓工作流體引入其中。
      安全閥47布置在閥塞31中,當動力轉向裝置PS的工作壓力(在壓力腔室34中的壓力)大于預定壓力時,該安全閥47打開,從而將增壓流體排出至儲罐T。
      下面將介紹實施例的操作。在泵停止時,工作壓力并不作用在控制閥29的閥塞31上,因此,閥塞31處于靜止狀態(tài),同時前端通過螺旋彈簧37的偏壓力而抵靠在塞子48的內表面上,如圖1所示。
      然后,通過起動內燃機,葉片轉子7通過驅動軸16而旋轉,同時隨著發(fā)動機轉速的增加而使泵轉速增加。在泵的低轉速區(qū)域,測流量孔28的上游側和下游側之間的壓力差較小,因此閥塞31保持在靜止狀態(tài),在該狀態(tài)下,它的前端通過螺旋彈簧37的偏壓力而抵靠在塞子48的內表面上。
      在該狀態(tài)下,參考圖4,閥元件42布置成打開連通通道38,而第二接合區(qū)域45設置成斷開與高壓腔室33的流體連通。因此,在儲罐T中的低壓(大氣壓)工作流體通過低壓通道35、控制閥29的低壓腔室36、連通通道38和通道孔39而引入第一流體壓力腔室12內。同樣,在儲罐T中的低壓工作流體通過抽吸通道23等引入第二流體壓力腔室13中。
      因此,參考圖1,通過壓縮螺旋彈簧14的偏壓力,凸輪環(huán)6保持在使泵室21有最大容積的位置。
      當泵的轉速隨著發(fā)動機轉速的增加而增加時,泵室21的排量逐漸變大,以便使測流量孔28的上游側和下游側之間的壓力差變大。當該壓力差大于預定值時,閥塞31克服螺旋彈簧37的偏壓力而逐漸滑向壓力腔室34,如圖3和圖5所示。
      在該階段,第一凹入槽43部分對著連通通道38的開口端38a,而第二凹入槽44也布置成部分對著開口端38a,同時第二接合區(qū)域45的位置大致在開口端38a的中間。因此,在低壓腔室36內的液壓以及在高壓腔室33內的液壓泄放于連通通道38內,且中等壓力的增壓流體供給該連通通道38。也就是,低壓和高壓工作流體通過第一和第二凹入槽43、44而逐漸引入連通通道38內。
      當泵轉速增加以便升高泵排出壓力時,閥塞31滑向壓力腔室34,如圖6所示,這樣,閥元件42的第二凹入槽44運動至連通通道38的開口端38a,從而使高壓腔室33的開口區(qū)域變大。
      在該階段,第一凹入槽43保持部分對著連通通道38的開口端38a。因此,低壓腔室36的增壓流體和高壓腔室33的增壓流體仍然存在于連通通道38內,該連通通道內的壓力保持中等壓力。
      這能夠防止將壓力突然升高的增壓流體引入第一流體壓力腔室12內,從而防止出現(xiàn)突然的壓力變化。因此,可以防止凸輪環(huán)6沿擺動方向振蕩,結果使泵的排量穩(wěn)定,并抑制噪音的產生。
      閥塞31在連續(xù)保持的這種預定位置中平衡。因此,隨著增壓流體引入第一流體壓力腔室12內,凸輪環(huán)6通過在第一和第二流體壓力腔室12、13之間的壓力差以及壓縮螺旋彈簧14的偏壓力而保持在右側擺動位置,如圖3所示。且泵室21在該位置處平衡,以便提供最小泵排量。
      然后,當泵轉速減小時,在閥塞31兩側之間的壓力差變小,從而使閥塞31逐漸滑向左側初始位置,如圖1所示。不過,通過第一和第二凹入槽43、44,在連通通道38(即第一流體壓力腔室12)內的壓力不會發(fā)生突然降低,從而防止凸輪環(huán)6發(fā)生振蕩。
      而且,在第二接合區(qū)域45側部的臺階形內邊緣43a大致形成為類似平滑圓弧的形狀,因此能夠將低壓腔室36的增壓流體平滑地供給連通通道38。
      還有,本發(fā)明的結構只包括形成于閥元件42中的很小的凹入槽43、44。形成它們只需要簡單和容易的加工,因此不僅減小了加工成本,而且提高了凹入槽43、44的成型精度。
      而且,第二凹入槽44以傾斜方式形成,從而能夠在低壓腔室36和高壓腔室33之間實現(xiàn)更平滑地連通。
      而且,凹入槽43、44形成于閥元件42的軸向兩側,因此,不僅能進一步提高在低壓腔室36和高壓腔室33之間的平滑連通,而且保證在泵低速旋轉時通過布置在凹入槽43、44之間的第二接合區(qū)域45來斷開連通通道38和高壓腔室33之間的流體連通。
      已經結合所示實施例介紹了本發(fā)明,但是應當注意,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此,在不超出本發(fā)明的范圍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各種變化和改變。
      例如,凹入槽可以只在低壓腔室36側形成于閥元件42中。該可選方案與形成兩個凹入槽的情況相比能夠減少加工成本。而且,在閥元件42執(zhí)行了從低壓腔室36向高壓腔室33的轉換之后,在高壓腔室33側的開口區(qū)域立即增大,同時在低壓腔室36側的開口區(qū)域只包括凹入槽的較小開口區(qū)域,從而完全防止從高壓腔室33流入連通通道38中的增壓流體流入低壓腔室36內。
      也可選擇,凹入槽可以形成為階梯形。該可選方案不僅能夠在低壓腔室36和高壓腔室33之間進行階梯形連通,而且能夠在閥塞31的任何滑動位置處將流量控制在恒定值。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fā)明,當泵的轉速從低轉速變成高轉速,以便使控制閥的閥塞從低壓腔室滑向高壓腔室時,連通裝置在它們之間進行逐漸和平滑地轉換,以便與連通通道進行流體連通,從而使連通通道內的壓力保持在中等壓力。因此,將防止在第一流體壓力腔室中出現(xiàn)突然的壓力變化。這能夠防止凸輪環(huán)沿擺動方向發(fā)生振蕩,從而使泵的排量穩(wěn)定。
      而且,根據本發(fā)明,連通裝置包括形成于閥塞的閥元件中的至少一個凹入槽。它的形成只需要簡單和容易的加工,因此不僅降低了加工成本,而且提高了凹入槽的成型精度。
      還有,根據本發(fā)明,至少一個凹入槽形成于閥塞的閥元件中并在該閥元件的兩側,其中,該閥塞包括在該至少一個凹入槽之間的接合區(qū)域,因此不僅能夠進一步提高在低壓腔室和高壓腔室之間的平滑連通,而且保證在泵低速旋轉時通過該接合區(qū)域斷開在連通通道和高壓腔室之間的流體連通。
      而且,根據本發(fā)明,該至少一個凹入槽只布置在控制閥的低壓腔室側。這與形成兩個凹入槽的情況相比能夠減少加工成本。而且,在閥塞執(zhí)行了從低壓腔室向高壓腔室的轉換之后,在高壓腔室側的開口區(qū)域立即增大,同時在低壓腔室側的開口區(qū)域只包括凹入槽的較小開口區(qū)域,從而完全防止從高壓腔室流入連通通道中的流體流入低壓腔室內。
      而且,根據本發(fā)明,該至少一個凹入槽以傾斜方式形成,從而能夠在低壓腔室和高壓腔室之間實現(xiàn)更平滑地連通。
      而且,根據本發(fā)明,該至少一個凹入槽形成為階梯形,從而不僅能夠在低壓腔室和高壓腔室之間進行階梯形連通,而且能夠在閥塞的任何滑動位置處將流量控制在恒定值。
      2003年7月25日提交的日本專利申請P2003-279866的整個內容被本文參引。
      權利要求
      1.一種變量泵,包括殼體;凸輪環(huán),該凸輪環(huán)布置在殼體中并可在殼體中擺動;密封部件,該密封部件布置在形成于殼體和凸輪環(huán)之間的腔室內,該密封部件將腔室分成兩個部分,這兩個部分確定了第一和第二流體壓力腔室;轉子,該轉子在凸輪環(huán)內旋轉,并形成有狹槽,該轉子的軸線偏離凸輪環(huán)的軸線;多個葉片,這些葉片可伸縮地插入狹槽內;偏壓裝置,該偏壓裝置布置在第二流體壓力腔室內,該偏壓裝置沿使得限定于凸輪環(huán)、轉子和葉片之間的泵室的容積增加的方向而將凸輪環(huán)偏壓向第一流體壓力腔室;孔,該孔布置在排出通道上,該排出通道將從排出口排出的流體供給液壓裝置;控制閥,該控制閥通過在孔的上游側和下游側之間的壓力差來操作,該控制閥包括閥塞,閥塞可滑動地布置在閥孔中,控制閥根據閥塞的滑動位置來控制第一和第二流體壓力腔室中的至少一個的壓力,該壓力將使凸輪環(huán)振蕩,以便可變地控制流體的流量,控制閥形成有高壓腔室,用于將孔的上游側的高壓流體引入其中;壓力腔室,用于將孔的下游側的壓力流體引入其中;低壓腔室,該低壓腔室布置在高壓腔室和壓力腔室之間,用于將低壓流體引入其中;連通通道,用于在高壓腔室和低壓腔室中的一個和第一流體壓力腔室之間提供流體連通;以及連通裝置,當閥塞執(zhí)行在高壓腔室和低壓腔室之間的選擇轉換以便將流體供給連通通道時,該連通裝置通過連通通道而在低壓腔室和高壓腔室之間提供流體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量泵,其特征在于連通裝置包括形成于閥塞的閥元件的外周表面中的至少一個凹入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變量泵,其特征在于該至少一個凹入槽布置在控制閥的高壓腔室側和低壓腔室側中的一側。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變量泵,其特征在于該至少一個凹入槽布置在控制閥的高壓腔室側和低壓腔室側,且閥塞包括在該至少一個凹入槽之間的接合區(qū)域。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變量泵,其特征在于該至少一個凹入槽只布置在控制閥的低壓腔室側。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變量泵,其特征在于該至少一個凹入槽以傾斜方式形成,以便朝著控制閥的高壓腔室側和低壓腔室側中的一側而變大。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變量泵,其特征在于該至少一個凹入槽形成為階梯形,以便朝著控制閥的高壓腔室側和低壓腔室側中的一側而變大。
      8.一種變量泵,包括殼體;凸輪環(huán),該凸輪環(huán)布置在殼體中并可在殼體中擺動;密封部件,該密封部件布置在形成于殼體和凸輪環(huán)之間的腔室內,該密封部件將腔室分成兩個部分,這兩個部分確定了第一和第二流體壓力腔室;轉子,該轉子在凸輪環(huán)內旋轉,并形成有狹槽,該轉子的軸線偏離凸輪環(huán)的軸線;多個葉片,這些葉片可伸縮地插入狹槽內;布置在第二流體壓力腔室內的裝置,該裝置沿使得限定于凸輪環(huán)、轉子和葉片之間的泵室的容積增加的方向而將凸輪環(huán)偏壓向第一流體壓力腔室;孔,該孔布置在排出通道上,該排出通道將從排出口排出的流體供給液壓裝置;控制閥,該控制閥通過在孔的上游側和下游側之間的壓力差來操作,該控制閥包括閥塞,閥塞可滑動地布置在閥孔中,控制閥根據閥塞的滑動位置來控制第一和第二流體壓力腔室中的至少一個的壓力,該壓力將使凸輪環(huán)振蕩,以便可變地控制流體的流量,控制閥形成有高壓腔室,用于將孔的上游側的高壓流體引入其中;壓力腔室,用于將孔的下游側的壓力流體引入其中;低壓腔室,該低壓腔室布置在高壓腔室和壓力腔室之間,用于將低壓流體引入其中;連通通道,用于在高壓腔室和低壓腔室中的一個和第一流體壓力腔室之間提供流體連通;以及當閥塞執(zhí)行在高壓腔室和低壓腔室之間的選擇轉換以便將流體供給連通通道時,通過控制閥的連通通道而在低壓腔室和高壓腔室之間提供流體連通的裝置。
      全文摘要
      一種變量泵,包括控制閥,該控制閥形成有高壓腔室,用于將測流量孔的上游側的高壓流體引入其中;壓力腔室,用于將測流量孔的下游側的壓力流體引入其中;低壓腔室,該低壓腔室布置在高壓腔室和壓力腔室之間,用于將低壓流體引入其中;連通通道,用于在高壓腔室和低壓腔室中的一個和泵的第一流體壓力腔室之間提供流體連通。第一和第二凹入槽形成于控制閥的閥塞的外周表面中,以便當閥塞執(zhí)行在高壓腔室和低壓腔室之間的選擇轉換以便將流體供給連通通道時,通過控制閥的連通通道而在低壓腔室和高壓腔室之間提供流體連通,從而防止在第一流體壓力腔室中的壓力突然升高。
      文檔編號F04C2/00GK1576586SQ20041005860
      公開日2005年2月9日 申請日期2004年7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7月25日
      發(fā)明者內野一義, 宮澤茂行 申請人:尤尼西亞Jkc控制系統(tǒng)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