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離心式風扇及其扇葉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484505閱讀:44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離心式風扇及其扇葉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風扇裝置,且特別是涉及一種離心式風扇。
      背景技術
      離心風扇有別于軸流風扇之處在于,離心風扇由扇葉的軸向進氣,但由扇葉的徑向出氣。請參照圖1,其繪示一種現(xiàn)有的離心式風扇的扇葉的上視圖。離心式風扇的扇葉 100包含輪轂101與多個葉片102。葉片102沿輪轂101周圍放射狀的排列。為了增加離心風扇性能(例如增加風量),其中的一種方式就是增加葉片102的數(shù)量。當葉片數(shù)量增加到太多時,會造成葉片內(nèi)徑處的密度增加。以圖1為例,當23片葉片 102連接至輪轂101,就造成輪轂101附近葉片102密度的增加。因葉片密度過高,會造成空氣流動空間減小,因此造成離心風扇出風量也會減小。請參照圖2,其繪示現(xiàn)有的一種離心式風扇的剖視圖。改善上述問題的現(xiàn)有方法之一,就是減少高葉片密度的軸向高度(例如圖中的葉片上、下的斜緣l(^a、102b間接近葉片根部的距離),減少沿葉片102軸向(如圖中的箭頭方向)進氣的阻力,讓空氣易于流進葉片,進而增加沿葉片102徑向的出氣。然而,在減少葉片102軸向高度的同時,卻也減少葉片102的工作面積,使離心式風扇的出風量下降。如何減少離心式風扇進風的阻力,又增加葉片工作面積,使風扇特性進一步的提高,為設計上所遭遇的兩難。

      發(fā)明內(nèi)容
      因此,本發(fā)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良的離心式風扇,用于解決上述背景技術所提及的問題。依據(jù)上述的本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提出一種離心式風扇的扇葉,其包含一輪轂以及多個葉片。輪轂具有一中心點。多個葉片連接至輪轂,且該些葉片的最外緣大致定義出以中心點為圓心的一圓形。圓形具有一半徑R,每一葉片具有至少一凹槽。凹槽包含一大于 0. 5毫米的深度以及一小于170度的鈍角,該鈍角是凹槽內(nèi)側(cè)緣與葉片的外緣的夾角。依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凹槽位于每一葉片從中心點起算的0. 6R范圍內(nèi)。依據(jù)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凹槽位于每一葉片從中心點起算的0.6R范圍內(nèi),且凹槽的數(shù)量至少有二個,凹槽位于每一葉片的兩相對外緣。依據(jù)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凹槽位于每一葉片從中心點起算的0. 6R至0. 9R之間范圍。依據(jù)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凹槽位于每一葉片從中心點起算的0. 6R至0. 9R之間范圍,且凹槽的數(shù)量至少有二個,凹槽位于每一該葉片的兩相對的外緣。依據(jù)上述的本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還提出一種離心式風扇的扇葉,其包含一輪轂、一連接環(huán)以及多個葉片。輪轂具有一中心點。連接環(huán)設于輪轂的周圍。多個葉片連接至連接環(huán),且該些葉片的最外緣大致定義出以該中心點為圓心的一圓形,圓形具有一半徑R。每一葉片與輪轂之間定義出至少一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包含一大于0. 5毫米的深度以及一小于 170度的,該鈍角凹槽內(nèi)側(cè)緣與葉片的外緣的夾角。依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連接環(huán)的內(nèi)緣與輪轂的外緣是無間隙連接。依據(jù)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連接環(huán)的內(nèi)緣與輪轂的外緣是有間隙連接。依據(jù)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第一凹槽位于每一葉片從中心點起算的0.6R范圍內(nèi)。依據(jù)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第一凹槽的數(shù)量至少有二個,第一凹槽位于連接環(huán)的兩相對側(cè)。依據(jù)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每一葉片還包含至少一第二凹槽位于從該中心點起算的 0. 6R至0. 9R之間范圍。依據(jù)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第二凹槽的數(shù)量至少有二個,第二凹槽位于每一葉片的兩相對的外緣。依據(jù)上述的本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還提出一種離心式風扇,其包含一扇葉、一馬達以及一殼體。馬達連接于輪轂并驅(qū)動扇葉轉(zhuǎn)動。殼體包覆扇葉與馬達,殼體具有至少一入風口位于扇葉的軸向,且具有至少一入風口位于扇葉的徑向。扇葉包含一輪轂以及多個葉片。 輪轂具有一中心點。多個葉片連接至輪轂,且該些葉片的最外緣大致定義出以中心點為圓心的一圓形。圓形具有一半徑R,每一葉片具有至少一凹槽。凹槽包含一大于0.5毫米的深度以及一小于170度的鈍角,該鈍角是凹槽內(nèi)側(cè)緣與葉片的外緣的夾角。依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凹槽位于每一葉片從中心點起算的0. 6R范圍內(nèi)。依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凹槽位于每一葉片從中心點起算的0. 6R至0. 9R之間范圍。依據(jù)上述的本發(fā)明目的,提出一種離心式風扇,其包含一扇葉、一馬達以及一殼體。馬達連接于輪轂并驅(qū)動扇葉轉(zhuǎn)動。殼體包覆扇葉與馬達,殼體具有至少一入風口位于扇葉的軸向,且具有至少一入風口位于扇葉的徑向。扇葉包含一輪轂、一連接環(huán)以及多個葉片。輪轂具有一中心點。連接環(huán)設于輪轂的周圍。多個葉片連接至連接環(huán),且該些葉片的最外緣大致定義出以該中心點為圓心的一圓形。每一葉片與輪轂之間定義出至少一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包含一大于0. 5毫米的深度以及一小于170度的,該鈍角凹槽內(nèi)側(cè)緣與葉片的外緣的夾角。依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連接環(huán)的內(nèi)緣與輪轂的外緣是無間隙連接,且第一凹槽位于每一葉片從中心點起算的0. 6R范圍內(nèi)。依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連接環(huán)的內(nèi)緣與輪轂的外緣是無間隙連接,且每一葉片還包含至少一第二凹槽,位于從該中心點起算的0. 6R至0. 9R之間范圍。依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連接環(huán)的內(nèi)緣與輪轂的外緣是有間隙連接,且第一凹槽位于每一葉片從中心點起算的0. 6R范圍內(nèi)。依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連接環(huán)的內(nèi)緣與輪轂的外緣是有間隙連接,且每一葉片還包含至少一第二凹槽,位于從中心點起算的0. 6R至0. 9R之間范圍。由上述可知,應用本發(fā)明的離心式風扇及其扇葉的凹槽設計,能有效提升離心式風扇的效能,免去減少削減較大的葉片工作面積,反而使離心式風扇效能無法有效提升。


      為讓本發(fā)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優(yōu)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附圖的說明如下圖1是現(xiàn)有的一種離心式風扇的扇葉的上視圖;圖2是現(xiàn)有的一種離心式風扇的剖視圖;圖3是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的一種離心式風扇的分解圖;圖4是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的一種離心式風扇的剖視圖;圖5是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例的一種離心式風扇的剖視圖;圖6是本發(fā)明的第四實施例的一種離心式風扇的剖視圖;圖7是本發(fā)明的第五實施例的一種離心式風扇的剖視圖;圖8是本發(fā)明的第六實施例的一種離心式風扇的剖視圖;圖9是本發(fā)明的第七實施例的一種離心式風扇的剖視圖;圖10是本發(fā)明的第八實施例的一種離心式風扇的上視圖;圖11是沿圖10的剖面線11-11,的剖視圖;圖12是本發(fā)明第九實施例的一種離心式風扇的上視圖;以及圖13是沿圖12的剖面線13-13’的上視圖。主要組件符號說明100扇葉203凹槽101 輪轂203a 凹槽102 葉片203b 凹槽102a 斜緣203c 凹槽102b 斜緣203d 凹槽110 殼體203g 凹槽200離心式風扇203g,凹槽202 扇葉203h 凹槽202,扇葉203i 凹槽202”扇葉205 馬達202c中心點205a轉(zhuǎn)軸20 輪轂210a上殼體202b葉片210b下殼體202c中心點210c入風口202d連接環(huán)210d入風口20加肋條2IOe肋條R半徑2IOf底板C1 深度210g 出風口C2 深度D1 距離D2 距離A1 A7 夾角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上所述,本發(fā)明提供一高效能的離心式風扇,通過在風扇的葉片上設計凹槽,進而增加離心式風扇進氣的效率。以下由

      本案的實施例細節(jié)。請參照圖3,其繪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一種離心式風扇的分解圖。離心式風扇 200包含上殼體210a、下殼體210b、扇葉202以及一馬達205。當上殼體210a與下殼體210b 組合后,扇葉202與馬達205會被包覆于組合的殼體內(nèi)(上殼體210a與下殼體210b的組合)。馬達205的底面固定于下殼體210b的底板210f上。馬達205的轉(zhuǎn)軸20 連接至扇葉202的輪轂20加,用于驅(qū)動扇葉202旋轉(zhuǎn)。上殼體210a具有一入風口 210c,且下殼體 210b具有多個入風口 210d,入風口 210c、210d皆位于扇葉202的軸向。入風口 210d位于多根肋條210e之間,肋條210e用以連接底板210f與下殼體210b。當扇葉202轉(zhuǎn)動時,帶動氣流由入風口 210c、210d流入,并由出風口 210g流出。出風口 210g位于扇葉202的徑向。扇葉202包含輪轂20 與多個葉片202b。葉片202b連接于輪轂20 上,且每一葉片 202b具有至少一凹槽203,用于增加氣流的進氣效率。在其它的實施例中,入風口只設計于上殼體210a或下殼體210b上,換言之,離心式風扇200只能從扇葉202的其中一側(cè)進氣。請參照圖4,其繪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一種離心式風扇的剖視圖。離心式風扇包含一殼體210、馬達205、輪轂20 及多個葉片202b。多個葉片202b最外緣大致定義出以中心點202c為圓心的一圓形(請同時參照圖3的多個葉片202b),且圓形具有一半徑R。 每一葉片202b具有一凹槽203a,其位于每一葉片202b從中心點202c起算的距離D1范圍內(nèi)。根據(jù)實驗的結(jié)果,距離D1大約是0. 6R,凹槽203a能夠較有效的提升離心式風扇的效能。 此外,凹槽203a的深度C1還須大于0. 5毫米,且凹槽203a內(nèi)側(cè)緣與葉片202b的外緣的夾角A1須為小于170度的鈍角,離心式風扇的效能才會提升,否則葉片的凹槽只會減少工作面積,反而減低離心式風扇的效能。請參照圖5,其繪示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的一種離心式風扇的剖視圖。此實施例與第二實施例的差異在于凹槽的位置。在第三實施例中,凹槽20 距離輪轂20 較遠(與凹槽 203a比較)。凹槽20 位于每一葉片202b從中心點202c起算的距離D2范圍內(nèi)。根據(jù)實驗的結(jié)果,距離&大約是0. 9R,凹槽20 能夠較有效的提升離心式風扇的效能。此外,凹槽20 的深度C2還須大于0. 5毫米,且凹槽20 內(nèi)側(cè)緣與葉片202b的外緣的夾角A2、A3 須為小于170度的鈍角,離心式風扇的效能才會提升,否則葉片的凹槽只會減少工作面積, 反而減低離心式風扇的效能。請參照圖6,其繪示本發(fā)明第四實施例的一種離心式風扇的剖視圖。此實施例與第二、三實施例的差異在于,每一葉片具有兩凹槽。當每一葉片202b具有凹槽203a、20;3b時, 凹槽203a位于每一葉片20 從中心點202c起算的距離D1范圍內(nèi),而凹槽20 位于每一葉片202b從中心點202c起算的距離D1到距離D2之間的范圍內(nèi),凹槽203a、20;3b能夠較有效的提升離心式風扇的效能。 請參照圖7,其繪示本發(fā)明的第五實施例的一種離心式風扇的剖視圖。此實施例與第四實施例的差異在于,每一葉片202b從中心點202c起算的距離D1到距離D2之間的范圍內(nèi)具有兩凹槽。凹槽203c、203d位于每一葉片20 從中心點202c起算的距離D1到距離 D2之間的范圍內(nèi),且要具有與上述凹槽相同特性(例如「深度大于0.5毫米」以及「凹槽內(nèi)側(cè)緣與葉片的外緣的夾角為小于170度的鈍角」)。請參照圖8,其繪示本發(fā)明第六實施例的一種離心式風扇的剖視圖。此實施例與第五實施例的差異在于,每一葉片202b從中心點202c起算的距離D1到距離D2之間的范圍內(nèi)具有較寬凹槽。凹槽203i的寬度略小于距離D1到距離D2之間的范圍。凹槽203i的深度還是需要大于0. 5毫米,而凹槽203i內(nèi)側(cè)緣與葉片202b的外緣的夾角A4、A5須為小于170 度的鈍角。請參照圖9,其繪示本發(fā)明第七實施例的一種離心式風扇的剖視圖。此實施例與第六實施例的差異在于,每一葉片202b的兩相對外緣皆具有凹槽。在第七實施例中,每一葉片202b具有凹槽203a、203b位于葉片的上緣,且具有凹槽20;3e、203f位于葉片的下緣。凹槽203a、20;3e可位于每一葉片202b從中心點202c起算的距離D1范圍內(nèi)。凹槽203b、203f 位于從每一葉片202b從中心點202c起算的距離D1到距離D2之間的范圍內(nèi)。在另一實施例中,每一葉片202b也可以只具有凹槽203a位于葉片的上緣,而具有凹槽20 位于葉片的下緣,且凹槽203a、20;3e均位于每一葉片202b從中心點202c起算的距離D1范圍內(nèi)。在又一實施例中,每一葉片202b也可以只具有凹槽20 位于葉片的上緣,而具有凹槽203f 位于葉片的下緣,且凹槽2(X3b、203f均位于從每一葉片202b從中心點202c起算的距離D1 到距離D2之間的范圍內(nèi)。請參照圖10,其繪示本發(fā)明第八實施例的一種離心式風扇的的上視圖。圖11是繪示沿圖10的剖面線11-11’的剖視圖。此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的主要差異在于扇葉結(jié)構(gòu)的不同。在第八實施例中,扇葉202,包含一輪轂20 、多個葉片202b以及一連接環(huán)202d。 連接環(huán)202d設置于輪轂20 的周圍,供多個葉片202b連接之用。連接環(huán)202d可疏解輪轂20 周圍葉片密度過高的問題,讓進氣的效率更佳。每一葉片202b與輪轂20 之間定義出至少一凹槽。凹槽可以只形成于連接環(huán)202d的上側(cè)(例如凹槽203g);凹槽可以只形成于連接環(huán)202d的下側(cè)(例如凹槽203g’ );或凹槽同時形成于連接環(huán)202d兩相對的上、 下側(cè)。凹槽203g、203g,均位于每一葉片202b從中心點202c起算的距離D1范圍內(nèi)。凹槽 203g、203g,的深度還是需要大于0. 5毫米,而凹槽203g、203g,內(nèi)側(cè)緣與葉片202b的外緣的夾角(例如A6)須為小于170度的鈍角。在其它實施中,第二 七實施例的凹槽203a、203b、203c、203d、20;3e、203f或203i 也可以設計在第八實施例的扇葉202b上。請參照圖12,其繪示本發(fā)明第九實施例的一種離心式風扇的上視圖。圖13是繪示沿圖12的剖面線13-13’的剖視圖。此實施例與第八實施例的主要差異在于連接環(huán)與輪轂之間連接方式的不同。在第八實施例中,連接環(huán)202d的內(nèi)緣與輪轂20 的外緣是無間隙連接。在第九實施例中,連接環(huán)202d的內(nèi)緣與輪轂20 的外緣是有間隙連接,連接環(huán)202d 藉多個肋條20 連接至輪轂20加。扇葉202”包含一輪轂20 、多個葉片202b、肋條20 以及一連接環(huán)202d。連接環(huán)202d設置于輪轂20 的周圍,供多個葉片202b連接之用。連接環(huán)202d可舒解輪轂20 周圍葉片密度過高的問題,讓進氣的效率更佳。每一葉片202b 與輪轂20 之間定義出一凹槽20池。凹槽20 位于每一葉片202b從中心點202c起算的距離D1范圍內(nèi)。凹槽20 內(nèi)側(cè)緣與葉片202b的外緣的夾角A7須為小于170度的鈍角。在其它實施中,第二 七實施例的凹槽203a、203b、203c、203d、20;3e、203f或203i 也可以設計在第九實施例的扇葉202b上。
      由上述本發(fā)明實施方式可知,應用本發(fā)明的離心式風扇及其扇葉的凹槽設計,能使風扇特性進一步的提高,免去減少削減較大的葉片工作面積,反而使離心式風扇效能無法有效提升。雖然結(jié)合以上實施方式揭露了本發(fā)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任何熟悉此技術者,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內(nèi),可作各種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以附上的申請專利范圍所界定的為準。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離心式風扇的扇葉,至少包含輪轂,具有一中心點;以及多個葉片,連接至該輪轂,且該些葉片的最外緣大致定義出以該中心點為圓心的一圓形,該圓形具有一半徑R,每一該葉片具有至少一凹槽,該凹槽至少包含一大于0.5毫米的深度;以及一小于170度的鈍角,是該凹槽內(nèi)側(cè)緣與該葉片的外緣的夾角。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扇葉,其中該凹槽位于每一該葉片從該中心點起算的0.6R范圍內(nèi)。
      3.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扇葉,其中該凹槽位于每一該葉片從該中心點起算的0.6R范圍內(nèi),且該凹槽的數(shù)量至少有二個,該凹槽位于每一該葉片的兩相對外緣。
      4.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扇葉,其中該凹槽位于每一該葉片從該中心點起算的0.6R至 0. 9R之間范圍。
      5.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扇葉,其中該凹槽位于每一該葉片從該中心點起算的0.6R至 0. 9R之間范圍,且該凹槽的數(shù)量至少有二個,該凹槽位于每一該葉片的兩相對的外緣。
      6.一種離心式風扇的扇葉,至少包含輪轂,具有一中心點;連接環(huán),設于該輪轂的周圍;以及多個葉片,連接至該連接環(huán),且該些葉片的最外緣大致定義出以該中心點為圓心的一圓形,該圓形具有一半徑R,每一該葉片與該輪轂之間定義出至少一第一凹槽,該第一凹槽至少包含一大于0.5毫米的深度;以及一小于170度的鈍角,是該凹槽內(nèi)側(cè)緣與該葉片的外緣的夾角。
      7.如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扇葉,其中該連接環(huán)的內(nèi)緣與該輪轂的外緣是無間隙連接。
      8.如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扇葉,其中該第一凹槽位于每一該葉片從該中心點起算的0.6R 范圍內(nèi)。
      9.如權(quán)利要求8所述的扇葉,其中該第一凹槽有二個,且該凹槽位于該連接環(huán)的兩相對側(cè)。
      10.如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扇葉,其中每一該葉片還包含至少一第二凹槽,位于從該中心點起算的0. 6R至0. 9R之間范圍。
      11.如權(quán)利要求10所述的扇葉,其中該第二凹槽的數(shù)量至少有二個,該至少二第二凹槽位于每一該葉片的兩相對的外緣。
      12.如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扇葉,其中該連接環(huán)的內(nèi)緣與該輪轂的外緣是有間隙連接。
      13.如權(quán)利要求12所述的扇葉,其中該第一凹槽位于每一該葉片從該中心點起算的 0. 6R范圍內(nèi)。
      14.如權(quán)利要求13所述的扇葉,其中每一該葉片還包含至少一第二凹槽,位于從該中心點起算的0. 6R至0. 9R之間范圍。
      15.如權(quán)利要求14所述的扇葉,其中該第二凹槽的數(shù)量至少有二個,該至少二第二凹槽位于每一該葉片的兩相對的外緣。
      16.一種離心式風扇,至少包含扇葉,包含輪轂,具有一中心點;以及多個葉片,連接至該輪轂,且該些葉片的最外緣大致定義出以該中心點為圓心的一圓形,該圓形具有一半徑R,每一該葉片具有至少一凹槽,該凹槽至少包含 大于0.5毫米的深度;以及小于170度的鈍角,是該凹槽內(nèi)側(cè)緣與該葉片的外緣的夾角; 馬達,連接于該輪轂并驅(qū)動該扇葉轉(zhuǎn)動;以及殼體,包覆該扇葉與該馬達,該殼體具有至少一入風口位于該扇葉的軸向,且具有至少一入風口位于該扇葉的徑向。
      17.如權(quán)利要求16所述的離心式風扇,其中該凹槽位于每一該葉片從該中心點起算的 0. 6R范圍內(nèi)。
      18.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離心式風扇,其中該凹槽位于每一該葉片從該中心點起算的 0. 6R至0. 9R之間范圍。
      19.一種離心式風扇,至少包含 扇葉,包含輪轂,具有一中心點; 連接環(huán),設于該輪轂的周圍;以及多個葉片,連接至該連接環(huán),且該些葉片的最外緣大致定義出以該中心點為圓心的一圓形,每一該葉片與該輪轂之間定義出至少一第一凹槽,該第一凹槽至少包含 一大于0.5毫米的深度;以及一小于170度的鈍角,是該凹槽內(nèi)側(cè)緣與該葉片的外緣的夾角。 馬達,連接于該輪轂并驅(qū)動該扇葉轉(zhuǎn)動;以及殼體,包覆該扇葉與該馬達,該殼體具有至少一入風口位于該扇葉的軸向,且具有至少一入風口位于該扇葉的徑向。
      20.如權(quán)利要求19所述的離心式風扇,其中該連接環(huán)的內(nèi)緣與該輪轂的外緣是無間隙連接,且該第一凹槽位于每一該葉片從該中心點起算的0. 6R范圍內(nèi)。
      21.如權(quán)利要求19所述的離心式風扇,其中該連接環(huán)的內(nèi)緣與該輪轂的外緣是無間隙連接,且每一該葉片還包含至少一第二凹槽,位于從該中心點起算的0. 6R至0. 9R之間范圍。
      22.如權(quán)利要求19所述的離心式風扇,其中該連接環(huán)的內(nèi)緣與該輪轂的外緣是有間隙連接,且該第一凹槽位于每一該葉片從該中心點起算的0. 6R范圍內(nèi)。
      23.如權(quán)利要求19所述的離心式風扇,其中該連接環(huán)的內(nèi)緣與該輪轂的外緣是有間隙連接,且每一該葉片還包含至少一第二凹槽,位于從該中心點起算的0. 6R至0. 9R之間范圍。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一種離心式風扇的扇葉,其包含一輪轂以及多個葉片。輪轂具有一中心點。多個葉片連接至輪轂,且該些葉片的最外緣大致定義出以中心點為圓心的一圓形。每一葉片具有至少一凹槽。凹槽具有一大于0.5毫米的深度以及一小于170度的鈍角,該鈍角是凹槽內(nèi)側(cè)緣與葉片的外緣的夾角。
      文檔編號F04D25/08GK102478020SQ20101056358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24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0年11月24日
      發(fā)明者林星晨, 黃祥榮 申請人:臺達電子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