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變排量抽油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油田抽油用的設備,特別是一種變排量抽油泵。
二背景技術:
有的抽油井在開抽初期產(chǎn)液量高,原油粘度低,如蒸汽吞吐后開采的稠油井,需要 大排量生產(chǎn),由于開抽初期原油粘度低,也不需要抽油泵有反饋力來幫助抽油泵下行,在開 井后期產(chǎn)液量下降,原油粘度升高,需要抽油泵的排量變小,同時也需要抽油泵有反饋力來 幫助其下行,普通抽油泵適應不了這種變化和要求。中國專利申請89206034. 4《變排量稠 油泵》是為這個要求設計的,由于它的設計方案不能采用常用的脫接裝置,只好專門設計了 一套脫接裝置(6),為了適應發(fā)明要求,這套脫接裝置是在下始點脫和接,通過交替碰泵實 現(xiàn)對和接,這種脫接方法在現(xiàn)場不容易正確完成,由于在開抽前要反復多次調整抽油桿長 度,使其滿足抽油桿上部與井口的配合長度,操作工人有時記錯調整和碰泵次數(shù),不能準確 知道脫接裝置處于脫或接的狀態(tài),使油井不能準確按預期生產(chǎn),通過隨后開井后的生產(chǎn)數(shù) 據(jù)來分析判斷脫接裝置處于什么狀態(tài)的辦法也存在很大的不足之處。并且所有脫接裝置都 不可能一次對接操作就能真正對接,有時需要多次接觸才能對接成功,而且中國專利申請 89206034. 4《變排量稠油泵》中的脫接裝置的脫開方式同樣不可能一次性操作就能脫開。 因此,變排量抽油技術可靠性差,不能滿足如蒸汽吞吐后開采的稠油井的需要。
三、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變排量抽油泵,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高變排量 的可靠性,延長油井生產(chǎn)周期,提高經(jīng)濟效益。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由大泵筒、大柱塞、連接管、出油閥、脫接裝置、 進油閥、小泵筒、小柱塞組成,大泵筒下部與連接管上部連接,連接管下部與進油閥上部連 接,進油閥下部與小泵筒上部連接,大柱塞下部與出油閥上部連接,出油閥下部與脫接裝置 的上體連接,脫接裝置的下體與小柱塞上部連接,脫接裝置的上體與脫接裝置的下體對接 成一體,出油閥與脫接裝置的上體之間有進油口,大泵筒與大柱塞配合,小泵筒與小柱塞配 合,脫接裝置的上體的直徑小于大泵筒的內徑,脫接裝置的上體可以通過大泵筒,連接管的 內徑大于大泵筒的內徑,使其大泵筒下部與連接管上部連接處形成釋放臺肩,釋放臺肩與 脫接裝置的下體的釋放套之間的長度大于抽油泵的沖程,脫接裝置的下體的釋放套外徑小 于連接管的內徑,脫接裝置的下體的釋放套外徑大于大泵筒的內徑,脫接裝置的上體和脫 接裝置的下體可在釋放臺肩處脫開。小泵筒下部安裝隔壓閥。大泵筒中部有泄油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大泵筒與連接管的組合,形成了脫接裝置的釋放臺肩, 可以采用常用的脫接裝置實現(xiàn)抽油泵排量的改變,由于常用的脫接裝置的下體外徑大于釋 放臺肩的內徑,因此,只有將脫接裝置上提到釋放臺肩后才能釋放,只要將脫接裝置上提至釋放臺肩就能釋放,這兩個要求在現(xiàn)場可以實現(xiàn),因此,本實用新型可以可靠的改變抽油泵 的排量,延長油井生產(chǎn)周期,具有顯著的經(jīng)濟效益。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脫接裝置對接時的示意圖。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脫接裝置脫開時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說明。由大泵筒1、大柱塞2、連接管3、出油閥4、脫接裝置5、進油閥6、小泵筒7、小柱塞 8組成,大泵筒1下部與連接管3上部連接,連接管3下部與進油閥6上部連接,進油閥6下 部與小泵筒7上部連接,大柱塞2下部與出油閥4上部連接,出油閥4下部與脫接裝置5的 上體5s連接,脫接裝置5的下體5x與小柱塞8上部連接,脫接裝置5的上體5s與脫接裝 置5的下體5x對接成一體,出油閥4與脫接裝置5的上體5s之間有進油口 12,大泵筒1與 大柱塞2配合,小泵筒7與小柱塞8配合,脫接裝置5的上體5s的直徑小于大泵筒1的內 徑,脫接裝置5的上體5s可以通過大泵筒1,連接管3的內徑大于大泵筒1的內徑,使其大 泵筒1下部與連接管3上部連接處形成釋放臺肩11,釋放臺肩11與脫接裝置5的下體5x 的釋放套5t之間的長度大于抽油泵的沖程,如泵的沖程為6m,則釋放臺肩11與脫接裝置5 的下體5x的釋放套5t之間的長度要大于6m,保證小排量抽油時脫接裝置5的下體5x的釋 放套5t不會到達釋放臺肩11處,為適應這一要求,大泵筒1設為短泵筒,大柱塞2設為長 柱塞,脫接裝置5的下體5x的釋放套5t外徑小于連接管3的內徑,脫接裝置5的下體5x 的釋放套5t外徑大于大泵筒1的內徑,脫接裝置5的上體5s和脫接裝置5的下體5x可在 釋放臺肩11處脫開。如大泵筒1為070泵,小泵筒7為044泵,連接管3采用內徑為076 油管,直徑差為6mm,可以做為脫接裝置的釋放臺肩。小泵筒7下部安裝隔壓閥9,目的是為了增大小排量時的反饋力,使本實用新型的 抽稠能力增加。隔壓閥9為單向閥,小柱塞8下部的液體可以排出,套管內的液體不能進入, 目的是將小柱塞與泵筒之間的漏失液排至套管內。大泵筒1中部有泄油孔10,檢泵作業(yè)時抽油管柱可以泄油,避免帶噴作業(yè)。當大 柱塞2與大泵筒1配合抽油時,泄油孔10始終被大柱塞2擋住,可以正常抽油,這是由大泵 筒是短泵筒,大柱塞2是長柱塞決定的。當檢泵作業(yè)時,大柱塞2被提出大泵筒1,大泵筒1 與油井套管聯(lián)通,大泵筒1之上的油管內的液體泄流至油井套管內,因此,下入本實用新型 的抽油管柱不需要安裝泄油器。下井時,大泵筒1、連接管3、脫接裝置5的下體5x、進油閥6、小泵筒7、小柱塞8、 隔壓閥9隨油管柱下入井內,大柱塞2上部與抽油桿柱連接,大柱塞2、出油閥4、脫接裝置5 的上體5s隨抽油桿下入,脫接裝置5的下體5x與脫接裝置5的上體5s接觸時要對接成一 體,如圖1所示,但開井初期不需要對接,上提抽油桿至脫接裝置5到達釋放臺肩11處,脫 接裝置5脫開成上下兩體,脫接裝置5的下體5x和小柱塞8下落至底部,下放抽油桿至如 圖2所示狀態(tài),使抽油桿與抽油機連接抽油,此時為大泵排量,沒有反饋力,可以適應油井 初期生產(chǎn)。當油井供液能力下降或粘度增加后,需要本實用新型的排量變小和具有反饋力
4時,井口下放抽油桿,脫接裝置5的下體5x與脫接裝置5的上體5s接觸對接成一體,如圖1 狀態(tài),再開抽生產(chǎn),使脫接裝置5在釋放臺肩11之下運行,抽油桿就會帶動大柱塞1、小柱塞 8同時運行抽油,此時本實用新型的排量為大泵減小泵的排量,下沖程時泵內壓力高,泵外 壓力低,由于大柱塞2的面積大于小柱塞8的面積,因此,大柱塞2上端面承受高壓的面積 大于大柱塞2下端面承受高壓的面積,在面積差和壓力作用下產(chǎn)生一個向下的力,這個力 稱為反饋力,此力幫助抽油桿下行,從而克服稠油對抽油桿的摩擦阻力,使稠油井能正常生 產(chǎn)。由于有隔壓閥9,小柱塞8下端面沒有壓力,所以,反饋力為大柱塞2的面積與小柱塞8 的面積之差乘以泵的排出口壓力,因此,反饋力只與泵深有關,泵深決定后,反饋力就恒定, 與油井動液面無關,動液面不會減少反饋力。大泵筒1中部的泄油孔10也可用于注蒸汽。抽油泵的沖程是指柱塞往復運動的行程。
權利要求一種變排量抽油泵,由大泵筒(1)、大柱塞(2)、連接管(3)、出油閥(4)、脫接裝置(5)、進油閥(6)、小泵筒(7)、小柱塞(8)組成,大泵筒(1)下部與連接管(3)上部連接,連接管(3)下部與進油閥(6)上部連接,進油閥(6)下部與小泵筒(7)上部連接,大柱塞(2)下部與出油閥(4)上部連接,出油閥(4)下部與脫接裝置(5)的上體(5s)連接,脫接裝置(5)的下體(5x)與小柱塞(8)上部連接,脫接裝置(5)的上體(5s)與脫接裝置(5)的下體(5x)對接成一體,出油閥(4)與脫接裝置(5)的上體(5s)之間有進油口(12),大泵筒(1)與大柱塞(2)配合,小泵筒(7)與小柱塞(8)配合,脫接裝置(5)的上體(5s)的直徑小于大泵筒(1)的內徑,脫接裝置(5)的上體(5s)可以通過大泵筒(1),其特征是連接管(3)的內徑大于大泵筒(1)的內徑,使其大泵筒(1)下部與連接管(3)上部連接處形成釋放臺肩(11),釋放臺肩(11)與脫接裝置(5)的下體(5x)的釋放套(5t)之間的長度大于抽油泵的沖程,脫接裝置(5)的下體(5x)的釋放套(5t)外徑小于連接管(3)的內徑,脫接裝置(5)的下體(5x)的釋放套(5t)外徑大于大泵筒(1)的內徑,脫接裝置(5)的上體(5s)和脫接裝置(5)的下體(5x)可在釋放臺肩(11)處脫開。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排量抽油泵,其特征是小泵筒(7)下部安裝隔壓閥(9)。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排量抽油泵,其特征是大泵筒(1)中部有泄油孔(10)。
專利摘要一種變排量抽油泵,大泵筒、連接管、進油閥、小泵筒依次連接,大柱塞、出油閥、脫接裝置依次連接,出油閥與脫接裝置的上體之間有進油口,脫接裝置的上體的直徑小于大泵筒的內徑,連接管的內徑大于大泵筒的內徑,使其大泵筒下部與連接管上部連接處產(chǎn)生釋放臺肩,脫接裝置的上體和脫接裝置的下體可在釋放臺肩處脫開。大泵筒與連接管的組合,形成了脫接裝置的釋放臺肩,可以采用常用的脫接裝置實現(xiàn)抽油泵排量的改變,由于常用的脫接裝置的下體外徑大于釋放臺肩的內徑,因此,只有將脫接裝置上提到釋放臺肩后才能釋放,只要能將脫接裝置上提至釋放臺肩就能釋放,因此,本實用新型可以可靠的改變排量,延長油井生產(chǎn)周期,具有顯著的經(jīng)濟效益。
文檔編號F04B53/04GK201687692SQ20102022042
公開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5月26日
發(fā)明者左青山, 張波, 李菊紅, 杜寶壇, 袁皓仁, 裴春, 趙洪濤 申請人:苗在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