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效節(jié)能的雙吸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高效節(jié)能的雙吸風機,它包括機殼、出風口、兩個進風口、兩側均具有進氣口的雙向進氣葉輪、擴壓器,該雙吸風機還包括分別設置在雙向進氣葉輪兩側的進氣預旋器,雙吸風機的進風口與雙向進氣葉輪的同側進氣口通過進氣預旋器氣流量可調節(jié)地相連通,其中通過對進氣預旋器的結構進行優(yōu)化,使得進氣預旋器對流量的調節(jié)控制更為精準,且能量損失小,這使得雙吸風機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的提升,在同樣的工作能力下,雙吸風機的整機軸向尺寸可大幅度地縮小,這減小了機組的成套成本。
【專利說明】—種高效節(jié)能的雙吸風機
[0001]
【技術領域】
[0002]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高效節(jié)能的雙吸風機。
[0003]【背景技術】
[0004]現有技術中,雙吸風機的流量通常較大,其流量通常是采用液力耦合器調節(jié),或者通過在其進風口前面安裝調節(jié)門的方法實現調節(jié)。這樣的調節(jié)方式往往會帶來較大的能量損失,雙吸風機的工作效率較低。
[0005]此外,現有技術中,雙吸風機上通常是采用預旋器作為調節(jié)門來對其流量進行調節(jié),然而預旋器上的調節(jié)葉片基本上均為單支承型式,其剛度較差,在氣流沖擊時容易發(fā)生變形,造成預旋裝置調節(jié)葉片在閉合時開度不能為零,而在一定開度下流量也存在偏差,對關于流量控制的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造成一定難度。
[0006]
【發(fā)明內容】
[0007]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聞效節(jié)能的雙吸風機,以提聞雙吸風機的工作效率。
[0008]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高效節(jié)能的雙吸風機,.包括機殼、出風口、兩個進風口,所述進風口、所述出風口分別與所述機殼的內腔相連通,所述雙吸風機還包括通過旋轉軸可繞自身軸心線轉動地設置在所述機殼內腔中的雙向進氣葉輪,所述雙向進氣葉輪的兩端均具有進氣口,所述雙向進氣葉輪的出氣口通過擴壓器與所述出風口相連通,所述雙向進氣葉輪的兩側均設有進氣預旋器,兩個所述進風口分別通過所述進氣預旋器氣流量可調節(jié)地與所述進氣口相連通,所述進氣預旋器包括固定安裝在所述機殼上具有中空內腔的固定外圈、同軸設置在所述固定外圈內腔中的固定內圈、用于連接所述固定內圈與所述固定外圈的多根連桿、兩端分別轉動地設置在所述固定外圈與所述固定內圈上的多個導葉,所述固定外圈的兩軸端相貫穿且所述固定內圈的兩軸端密封設置,多個所述導葉沿所述固定外圈、所述固定內圈的周向相間隔分布,所述固定外圈的外側上還轉動地套設有轉動圈,轉動圈上還設有多個分別用于驅動所述多個導葉自轉的驅動機構。
[0009]優(yōu)選地,所述固定內圈上開設有沿其軸向貫穿的通孔,所述旋轉軸配合地穿設在所述通孔中,所述旋轉軸的外側周部與所述通孔的孔壁之間設有密封件。
[0010]優(yōu)選地,多個所述連桿相間隔地分布在所述固定外圈、所述固定內圈的周向上。
[0011]優(yōu)選地,所述固定外圈呈中空圓柱型,所述固定外圈由至少兩個弧形塊沿周向相固定拼接而成。[0012]進一步優(yōu)選地,所述固定外圈由上弧形塊、下弧形塊相固定拼接而成。
[0013]優(yōu)選地,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連接在所述轉動圈上的第一連接軸、一端轉動地連接在所述第一連接軸上的第一聯接件,所述導葉具有用于轉動連接在所述固定外圈上的軸部,所述軸部上固定地設有第二聯接件,所述驅動機構還包括用于連接所述第一聯接件、所述第二聯接件的第二連接軸,所述第一連接軸的軸心線與所述固定外圈的軸心線相互平行,所述第二連接軸的軸心線與所述導葉上所述軸部的軸心線相互平行。
[0014]進一步優(yōu)選地,所述驅動機構的個數與所述導葉的個數相等。
[0015]作為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兩個所述進氣預旋器與所述雙向進氣葉輪同軸心線設置。
[0016]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發(fā)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yōu)點:本發(fā)明的雙吸風機,包括兩個進風口、兩側均具有進氣口的雙向進氣葉輪,通過在雙向進氣葉輪的兩側設置進氣預旋器,使得雙吸風機的進風口與雙向進氣葉輪的同側進氣口氣流量可調節(jié)地相連通,同時通過對進氣預旋器的結構進行優(yōu)化,使得進氣預旋器對流量的調節(jié)控制更為精準,且能量損失小,這使得雙吸風機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的提升,在同樣的工作能力下,雙吸風機的整機軸向尺寸可大幅度地縮小,這減小了機組的成套成本。
[0017]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附圖1為本發(fā)明的雙吸風機的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發(fā)明的雙吸風機上進氣預旋器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3為本發(fā)明的雙吸風機上進氣預旋器的右視剖視示意圖;
附圖4為本發(fā)明的雙吸風機上進氣預旋器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5為本發(fā)明的雙吸風機上進氣預旋器的立體圖。
[0019]其中:1、機殼;2、進風口 ;3、出風口 ;4、雙向進氣葉輪;41、出氣口 ;42、出氣口 ;5、擴壓器;6、進氣預旋器;61、固定外圈;611、上弧形塊;612、下弧形塊;62、固定內圈;63、連桿;64、導葉;641、軸部;65、轉動圈;66、驅動機構;661、第一連接軸;662、第一聯接件;663、第二連接軸;664、第二聯接件;67、密封件;7、旋轉軸。
[0020]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附圖和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來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闡述。
[0022]參見圖1所示的高效節(jié)能的雙吸風機,該雙吸風機包括具有內腔的機殼1、與機殼I的內腔相連通的出風口 3和兩個進風口 2,兩個進風口 2分別位于出風口 3的兩側。該雙吸風機還包括雙向進氣葉輪4、擴壓器5,以及兩個進氣預旋器6,雙向進氣葉輪4通過旋轉軸7可繞自身軸心線轉動地設置在機殼I的內腔中,該雙向進氣葉輪4具有一個出氣口 41和位于兩端的兩個進氣口 42,每個進氣口 42與對應側的進風口 2之間均設有進氣預旋器6,進氣預旋器6可與雙向進氣葉輪4同軸設置,通過進氣預旋器6來調節(jié)從進風口 2通入進氣口 42中的氣流流量,氣流經雙向進氣葉輪4的高速旋轉后產生離心力,氣體的壓力升高,動能增加,再經過擴壓器5進一步擴壓后,順著機殼中的風道導向經出風口 2流出機殼1
[0023]參見圖2?5所示,進氣預旋器6包括固定安裝在機殼I上固定外圈61、固定內圈62,固定外圈61具有中空狀的內腔且其兩軸端相貫穿,固定外圈61的兩軸向端部分別作為該預旋器的進氣端與出氣端。固定內圈62上開設有沿軸向貫穿的供旋轉軸7配合地穿入的通孔,旋轉軸7與通孔孔壁之間還設有密封件67,從而對固定內圈62的兩軸端進行密封設置,以避免氣流的泄漏和減小能量損失。固定內圈62同軸設置在固定外圈61的內腔中,固定內圈62與固定外圈61通過多根連桿63相固定連接,這多個連桿63相間隔地分布在固定外圈61、固定內圈62的周向上。
[0024]該進氣預旋器6還包括多個導葉64,每個導葉64的兩端分別轉動地設置在固定外圈61和固定內圈62上,這多個導葉64沿固定外圈61、固定內圈62的周向相間隔分布,固定外圈61和固定內圈62同時提供導葉64支承,使得導葉64具有良好的剛度。在固定外圈61的周向外側上還轉動地設有轉動圈65,該轉動圈65上設有多個分別用于驅動上述多個導葉64自轉的驅動機構66,導葉64在自轉時葉片開度得到調節(jié)。由于導葉64的兩端分別通過固定外圈61和固定內圈62支承,導葉64具有良好的剛度,導葉64上的葉片不會因氣流的沖擊而發(fā)生變形,且葉片的開度更易調節(jié)且具有較高的調節(jié)精度,導葉64的葉片在閉合時其開度也可達到零值,導葉64上葉片在實際開度下的流量與設計值的一致性高,這為控制系統(tǒng)提供準確的數據,流量調節(jié)過程中能量損失得到了大幅度地降低。
[0025]參見圖4所示,驅動機構66與導葉64兩者的個數相一致且--對應。在本實施
例中,驅動機構66包括轉動或固定地連接在轉動圈65上的第一連接軸661、一端轉動地連接第一連接軸661上的第一聯接件662,導葉64具有用于轉動連接在固定外圈61上的軸部641,軸部641上固定地設有第二聯接件664,該驅動機構66還包括用于連接第一聯接件661和第二聯接件664的第二連接軸663,第一連接軸661的軸心線與固定外圈61的軸心線相互平行,第二連接軸663的軸心線與導葉64上軸部641的軸心線相互平行,這樣,當機殼I上的動力裝置驅動轉動圈65旋轉時,第一連接軸661帶動第一聯接件662,并通過第二連接軸663驅動第二聯接件664發(fā)生旋轉,第二聯接件664帶動軸部641繞其自身軸心線旋轉而使得導葉64的葉片開度得到調整。
[0026]在本實施例中,固定外圈61也設置為中空圓柱型,固定外圈61由上弧形塊611和下弧形塊612相固定拼接而成,同樣地,固定內圈62也可設為兩部分,密封件67也設置為上下兩部分,先安裝各部件后再予以拼接組合,安裝更為方便,且在后續(xù)對預旋器的整機進行調試時更為方便。
[0027]這樣,該雙吸風機在工作時,氣流由兩個進風口 2進入機殼1,氣流經過進氣預旋器6時,可根據設計值調節(jié)進氣預旋器6上轉動圈65的轉動角度,使得導葉64發(fā)生自轉而調節(jié)其葉片的開度大小,從而使得通過進氣預旋器6的氣流量與設計值相一致,氣流經過進氣預旋器6后進入雙向進氣葉輪4,再由擴壓器5擴壓后流出機殼I。本發(fā)明中,由于進氣預旋器6上導葉64具有良好的剛度,進氣預旋器6對流量的調節(jié)控制更為精準,且能量損失小,這使得雙吸風機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的提升,在同樣的工作能力下,雙吸風機的整機軸向尺寸可大幅度地縮小,這減小了機組的成套成本。
[0028]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發(fā)明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發(fā)明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高效節(jié)能的雙吸風機,包括具有內腔的機殼、出風口、兩個進風口,所述進風口、 所述出風口分別與所述機殼的內腔相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雙吸風機還包括通過旋轉軸 可繞自身軸心線轉動地設置在所述機殼內腔中的雙向進氣葉輪,所述雙向進氣葉輪的兩端 均具有進氣口,所述雙向進氣葉輪的出氣口通過擴壓器與所述出風口相連通,所述雙向進 氣葉輪的兩側均設有進氣預旋器,兩個所述進風口分別通過所述進氣預旋器氣流量可調節(jié) 地與所述進氣口相連通,所述進氣預旋器包括固定安裝在所述機殼上具有中空內腔的固定 外圈、同軸設置在所述固定外圈內腔中的固定內圈、用于連接所述固定內圈與所述固定外 圈的多根連桿、兩端分別轉動地設置在所述固定外圈與所述固定內圈上的多個導葉,所述 固定外圈的兩軸端相貫穿且所述固定內圈的兩軸端密封設置,多個所述導葉沿所述固定外 圈、所述固定內圈的周向相間隔分布,所述固定外圈的外側上還轉動地套設有轉動圈,轉動 圈上還設有多個分別用于驅動所述多個導葉自轉的驅動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效節(jié)能的雙吸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內圈上開 設有沿其軸向貫穿的通孔,所述旋轉軸配合地穿設在所述通孔中,所述旋轉軸的外側周部 與所述通孔的孔壁之間設有密封件。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效節(jié)能的雙吸風機,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連桿相間 隔地分布在所述固定外圈、所述固定內圈的周向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效節(jié)能的雙吸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外圈呈中 空圓柱型,所述固定外圈由至少兩個弧形塊沿周向相固定拼接而成。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高效節(jié)能的雙吸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外圈由上 弧形塊、下弧形塊相固定拼接而成。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效節(jié)能的雙吸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包括 連接在所述轉動圈上的第一連接軸、一端轉動地連接在所述第一連接軸上的第一聯接件, 所述導葉具有用于轉動連接在所述固定外圈上的軸部,所述軸部上固定地設有第二聯接 件,所述驅動機構還包括用于連接所述第一聯接件、所述第二聯接件的第二連接軸,所述第 一連接軸的軸心線與所述固定外圈的軸心線相互平行,所述第二連接軸的軸心線與所述導 葉上所述軸部的軸心線相互平行。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高效節(jié)能的雙吸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的個 數與所述導葉的個數相等。
8.根據權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種高效節(jié)能的雙吸風機,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 進氣預旋器與所述雙向進氣葉輪同軸心線設置。
【文檔編號】F04D29/00GK103438015SQ201310336447
【公開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5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8月5日
【發(fā)明者】劉廷召, 金鼎銘 申請人:蘇州歐拉工程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