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封閉低溫雙螺桿壓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全封閉低溫雙螺桿壓縮機,提供一種結構緊湊、外形尺寸小、占空間小的壓縮機。包括第一端蓋、第二端蓋、高壓級陽轉子、高壓級陰轉子、低壓級陽轉子、低壓級陰轉子、壓縮驅動機構、油分離器、轉動部件的潤滑油道、機殼和機體。機殼為封閉式結構,機體、第一端蓋、第二端蓋、高壓級陽轉子、高壓級陰轉子、低壓級陽轉子、低壓級陰轉子、壓縮驅動機構和油分離器位于機殼內部;機體兩端分別與第一端蓋和第二端蓋可拆連接;機體內沿軸線方向設置有貫穿整個機體的高壓級氣缸和低壓級氣缸。本實用新型的壓縮機結構緊湊、安裝方便、外形尺寸小、運行性能高,運轉平穩(wěn),工作穩(wěn)定。
【專利說明】全封閉低溫雙螺桿壓縮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制冷【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全封閉低溫雙螺桿壓縮機。
【背景技術】
[0002]在石油、化工、輕工、醫(yī)藥等工業(yè)產品的生產、科研方面的低溫試驗,食品、水產品的低溫加工、貯藏等很多情況下需要低溫環(huán)境。由于螺桿制冷壓縮機所具有的優(yōu)勢,其使用范圍不斷增加,受到用戶的青睞。
[0003]現有的低溫冷凍冷藏制冷系統(tǒng)用的雙級螺桿制冷壓縮機,大都是開啟式,高、低壓級壓縮機為單級壓縮機配組,或是采用單機雙級式,制冷量較大、外形尺寸大。而對于科研方面的低溫試驗用小型低溫制冷系統(tǒng),則很難選到合適的雙級螺桿制冷壓縮機。因此,亟待開發(fā)工作穩(wěn)定、結構緊湊、外形尺寸小、占空間小的雙級螺桿制冷壓縮機。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技術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緊湊、外形尺寸小、占空間小的全封閉低溫雙螺桿壓縮機。
[0005]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6]一種全封閉低溫雙螺桿壓縮機,包括第一端蓋、第二端蓋、高壓級陽轉子、高壓級陰轉子、低壓級陽轉子、低壓級陰轉子、壓縮驅動機構、油分離器、轉動部件的潤滑油道、機殼和機體,所述機殼為封閉式結構,所述機體、第一端蓋、第二端蓋、高壓級陽轉子、高壓級陰轉子、低壓級陽轉子、低壓級陰轉子、壓縮驅動機構和油分離器位于所述機殼內部;所述機體與所述機殼內壁緊密配合固定安裝,所述機體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端蓋和第二端蓋可拆連接;所述機體內沿軸線方向設置有貫穿整個機體的高壓級氣缸和低壓級氣缸,所述高壓級氣缸內安裝有相互配合的所述高壓級陽轉子和高壓級陰轉子,所述低壓級氣缸內安裝有相互配合的所述低壓級陽轉子和低壓級陰轉子;所述第一端蓋7內部與所述高壓級氣缸相對的位置為高壓級吸氣腔,所述第一端蓋內部與所述低壓級氣缸相對的位置為低壓級排氣腔,所述高壓級吸氣腔兩側分別設置有與所述機殼內部空間連通的高壓級吸氣孔和與所述高壓級氣缸連通的高壓級吸氣口,所述低壓級排氣腔兩側分別設置有與所述機殼內部空間連通的低壓級排氣孔和與所述低壓級氣缸連通的低壓級排氣口 ;所述第二端蓋內部與所述高壓級氣缸相對的位置為高壓級排氣腔,所述第二端蓋內部與所述低壓級氣缸相對的位置為低壓級吸氣腔;所述高壓級排氣腔兩側分別設置有與所述高壓級氣缸連通的高壓級排氣口和用于與所述高壓級排氣接管連接的高壓級排氣孔,所述高壓級排氣孔上密封連接有所述高壓級排氣接管,所述高壓級排氣接管與所述油分離器的高壓氣體進口連接,所述油分離器上密封連接有排油管和穿過所述機殼的高壓級排氣管,所述高壓級排氣管與所述外部冷凝器連接;所述低壓級吸氣腔兩側分別設置有與用于與低壓級進氣接管連接的低壓級吸氣孔和與所述低壓級氣缸連通的低壓級吸氣口 ;所述低壓級吸氣孔上焊接連接有穿過所述機殼的低壓級進氣接管,所述低壓級進氣接管與所述外部蒸發(fā)器連接;與所述高壓級吸氣孔相對應的所述機殼一側安裝有穿過所述機殼的噴液管;所述壓縮驅動機構驅動所述低壓級陽轉子和所述高壓級陽轉子沿相同方向轉動;所述機體、高壓級陽轉子、高壓級陰轉子、低壓級陽轉子和低壓級陰轉子的中心線為水平方向;所述高壓級吸氣口在所述高壓級陽轉子與高壓級陰轉子的齒相互脫開的徑向一側,所述高壓級排氣口在所述高壓級陽轉子與高壓級陰轉子的齒相互填塞的徑向一側;所述低壓級吸氣口在所述低壓級陽轉子與低壓級陰轉子的齒相互脫開的徑向一側,所述低壓級排氣口在所述低壓級陽轉子與低壓級陰轉子的齒相互填塞的徑向一側。
[0007]所述壓縮驅動機構為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定子和轉子安裝于所述機殼內,所述驅動電機的轉子驅動所述低壓級陽轉子。
[0008]所述高壓級陽轉子兩端的高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和高壓級陽轉子輔支撐軸分別與所述第一端蓋和第二端蓋可轉動連接,所述高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貫通所述第一端蓋,所述高壓級輔支撐軸未貫通所述第二端蓋;所述高壓級陰轉子兩端的高壓級陰轉子主支撐軸和高壓級陰轉子輔支撐軸分別與所述第一端蓋和第二端蓋可轉動連接,所述高壓級陰轉子主支撐軸未貫通所述第一端蓋,所述高壓級陰轉子輔支撐軸未貫通所述第二端蓋;所述低壓級陽轉子兩端的低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和低壓級陽轉子輔支撐軸分別與所述第一端蓋和第二端蓋可轉動連接,所述低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貫通所述第一端蓋,所述低壓級陽轉子輔支撐軸未貫通所述第二端蓋;所述低壓級陰轉子兩端的低壓級陰轉子主支撐軸和低壓級陰轉子輔支撐軸分別與所述第一端蓋和第二端蓋可轉動連接,所述低壓級陰轉子主支撐軸未貫通所述第一端蓋,所述低壓級陰轉子輔支撐軸未貫通所述第二端蓋;所述低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與所述驅動電機的轉子緊密連接,所述低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通過傳動機構與所述高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連接,所述驅動電機的轉子帶動所述低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所述低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帶動所述高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
[0009]所述低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與所述高壓級陽轉子的主支撐軸之間的傳動機構包括第一齒輪、第二齒輪、第三齒輪和齒輪軸,所述第一齒輪安裝于所述低壓級陽轉子的主支撐軸上,所述第二齒輪安裝于所述齒輪軸上,所述第三齒輪安裝于所述高壓級陽轉子的主支撐軸上,所述壓縮驅動機構帶動所述低壓級陽轉子順時針旋轉,通過所述傳動機構,所述第三齒輪帶動所述高壓級陽轉子順時針方向旋轉;所述齒輪軸未貫通安裝于所述第一端蓋的外側。
[0010]所述第二齒輪的最低部位比所述機殼內潤滑油的油面位置略低,所述第二齒輪的最低部位深入所述機殼下部的潤滑油中。
[0011 ] 所述機殼由第一機殼和第二機殼焊接而成。
[0012]所述機體與所述第一端蓋和第二端蓋之間分別通過螺栓連接。
[0013]所述噴液管與從冷凝器來的小部分高壓液體節(jié)流降壓管連接,與所述低壓級排氣孔相對應的位置安裝有低壓級排氣溫度傳感器,所述低壓級排氣溫度傳感器與制冷系統(tǒng)控制器連接,通過所述低壓級排氣溫度傳感器控制從所述噴液管I噴射入所述機殼的流體量。
[0014]所述低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上設置有集油孔,供油管的一端與所述排油管的出口焊接連接,所述供油管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端蓋上的供油孔焊接連接,所述轉動部件的潤滑油道包括所述低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上偏離軸心的潤滑油道、設置于所述第一端蓋上的連通所述低壓級陰轉子主支撐軸和所述低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軸承孔的潤滑油低壓級第一油溝、設置于所述第一端蓋上的連通所述高壓級陰轉子主支撐軸和所述高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軸承孔的潤滑油高壓級第一油溝、設置于所述第二端蓋上的連通所述低壓級陰轉子輔支撐軸和所述低壓級陽轉子輔支撐軸軸承孔的潤滑油低壓級第二油溝、設置于所述第二端蓋上的連通所述高壓級陰轉子輔支撐軸和所述高壓級陽轉子輔支撐軸軸承孔的潤滑油高壓級第二油溝、連通所述潤滑油高壓級第二油溝和潤滑油低壓級第二油溝的第二連通溝,以及連接潤滑油高壓級第一油溝和潤滑油高壓級第二油溝的第一連通溝,所述第一連通溝貫穿開設在靠近所述高壓級陰轉子的主支撐軸和高壓級陰轉子輔支撐軸處,所述潤滑油道與所述潤滑油低壓級第一油溝連通;所述第二端蓋上的供油孔與所述低壓級第二油溝連通;所述油分離器分離出的部分潤滑油經排油管進入所述機殼下部的潤滑油池中;所述油分離器分離出的部分潤滑油經所述供油管進入所述低壓級第二油溝。
[0015]所述高壓級吸氣孔上焊接有高壓級吸氣接管。
[001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實用新型的全封閉低溫雙螺桿壓縮機,高壓級陽轉子、高壓級陰轉子、低壓級陽轉子和低壓級陰轉子在一個機體內,所有的零部件封閉在機殼中,利用冷凝器來的小部分高壓液體節(jié)流降壓后,吸收熱量進一步降低低壓排氣的溫度,結構緊湊,占用空間小,夕卜形尺寸小,制冷量小,滿足科研方面的低溫試驗用小型低溫制冷系統(tǒng)的使用需要。
[0018]2、本實用新型的全封閉低溫雙螺桿壓縮機安裝方便,運轉平穩(wěn),工作穩(wěn)定。
[0019]3、本實用新型的全封閉低溫雙螺桿壓縮機,噴射入機殼內的流體量由低壓級排氣溫度傳感器自動控制,控制方便,使用靈活。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全封閉低溫雙螺桿壓縮機F-F剖面示意圖;
[0021]圖2所示為A-A剖面圖;
[0022]圖3所示為B-B剖面圖;
[0023]圖4所示為C-C剖面圖;
[0024]圖5所示為D-D剖面圖;
[0025]圖6所不為E-E首I]面圖。
[0026]圖中:1.噴液管,2.集油孔,3.低壓級陽轉子輔支撐軸,4.第二端蓋,5.第二機殼,6.機體,7.第一端蓋,8.齒輪軸,9.高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10.低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11.電機轉子,12.電機定子,13.排油管,14.油分離器,15.高壓級排氣接管,16.低壓級陰轉子主支撐軸,17.第一機殼,18.高壓級排氣管,19.第一緊固螺栓,20.低壓級陰轉子,21.第二緊固螺栓,22.低壓級陰轉子輔支撐軸,23.高壓級進氣接管,24.低壓級排氣孔,25.低壓級進氣接管,26.高壓級陰轉子輔支撐軸,27.高壓級陽轉子輔支撐軸,28.高壓級陰轉子,29.高壓級陽轉子,30.潤滑油道,31.低壓級陽轉子,32.高壓級氣缸,33.低壓級氣缸,34.機體螺栓孔,35.高壓級油溝,36.低壓級油溝,37.高壓級排氣口,38.低壓級吸氣口,39.高壓級陰轉子主支撐軸,40.第一端蓋螺栓孔,41.高壓級吸氣口,42.第一齒輪,43.第二齒輪,44.第三齒輪,45.低壓級排氣口,46.供油管。【具體實施方式】
[0027]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8]本實用新型全封閉低溫雙螺桿壓縮機示意圖如圖1至圖6所示,包括機殼、機體6、第一端蓋7、第二端蓋4、高壓級陽轉子29、高壓級陰轉子28、低壓級陽轉子31、低壓級陰轉子20、壓縮驅動機構、油分離器14和轉動部件的潤滑油道。所述機殼為封閉式結構,本實施例中,所述機殼由第一機殼17和第二機殼5焊接而成。所述第一端蓋7和第二端蓋4為整體鑄造。所述機體6、第一端蓋7、第二端蓋4、高壓級陽轉子29、高壓級陰轉子28、低壓級陽轉子31、低壓級陰轉子20、壓縮驅動機構和油分離器14位于所述機殼內部;所述機體6與所述機殼內壁緊密配合固定安裝,所述機體6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端蓋7和第二端蓋4可拆連接;所述機體6內沿軸線方向設置有貫穿整個機體的高壓級氣缸32和低壓級氣缸33,所述高壓級氣缸32內安裝有相互配合的所述高壓級陽轉子29和高壓級陰轉子28,所述低壓級氣缸33內安裝有相互配合的所述低壓級陽轉子31和低壓級陰轉子20 ;所述第一端蓋7內部與所述高壓級氣缸32相對的位置為高壓級吸氣腔,所述第一端蓋7內部與所述低壓級氣缸33相對的位置為低壓級排氣腔,所述高壓級吸氣腔兩側分別設置有與所述機殼內部空間連通的高壓級吸氣孔和與所述高壓級氣缸32連通的高壓級吸氣口 41,所述低壓級排氣腔兩側分別設置有與所述機殼內部空間連通的低壓級排氣孔24和與所述低壓級氣缸33連通的低壓級排氣口 45 ;所述第二端蓋4內部與所述高壓級氣缸32相對的位置為高壓級排氣腔,所述第二端蓋4內部與所述低壓級氣缸33相對的位置為低壓級吸氣腔;所述高壓級排氣腔兩側分別設置有與所述高壓級氣缸32連通的高壓級排氣口 37和用于與高壓級排氣接管15連接的高壓級排氣孔,所述高壓級排氣孔上密封連接有高壓級排氣接管15,所述高壓級排氣接管15與所述油分離器14的高壓氣體進口連接,所述油分離器14上密封連接有排油管13和穿過所述機殼的高壓級排氣管18,所述高壓級排氣管18與冷凝器連接;所述低壓級吸氣腔兩側分別設置有用于與低壓級進氣接管25連接的低壓級吸氣孔和與所述低壓級氣缸連通的低壓級吸氣口 38 ;所述低壓級吸氣孔上焊接連接有穿過所述機殼的低壓級進氣接管25,所述低壓級進氣接管25與所述外部蒸發(fā)器連接。與所述高壓級吸氣孔相對應的所述機殼一側安裝有穿過所述機殼的噴液管I ;所述壓縮驅動機構驅動所述低壓級陽轉子31和所述高壓級陽轉子29沿相同方向轉動;所述機體、高壓級陽轉子、高壓級陰轉子、低壓級陽轉子和低壓級陰轉子的中心線為水平方向。所述高壓級吸氣口 41在所述高壓級陽轉子29與高壓級陰轉子28的齒相互脫開的徑向一側,所述高壓級排氣口 37在所述高壓級陽轉子29與高壓級陰轉子28的齒相互填塞的徑向一側;所述低壓級吸氣口 38在所述低壓級陽轉子31與低壓級陰轉子20的齒相互脫開的徑向一側,所述低壓級排氣口 45在所述低壓級陽轉子31與低壓級陰轉子20的齒相互填塞的徑向一側。
[0029]本實施例中,所述壓縮驅動機構為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定子12和轉子11安裝于所述機殼內,所述驅動電機的轉子11驅動所述低壓級陽轉子31。
[0030]本實施例中,各個轉子的安裝方式為:所述高壓級陽轉子29兩端的高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9和高壓級陽轉子輔支撐軸27分別與所述第一端蓋7和第二端蓋4可轉動連接,所述高壓級陽轉子主支撐9軸貫通所述第一端蓋7,所述高壓級輔支撐軸27未貫通所述第二端蓋4 ;所述高壓級陰轉子兩端的高壓級陰轉子主支撐軸39和高壓級陰轉子輔支撐軸26分別與所述第一端蓋7和第二端蓋4可轉動連接,高壓級陰轉子主支撐軸39未貫通所述第一端蓋7,所述高壓級陰轉子輔支撐軸26未貫通所述第二端蓋4。所述低壓級陽轉子31兩端的低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10和低壓級陽轉子輔支撐軸3分別與所述第一端蓋7和第二端蓋4可轉動連接,所述低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10貫通所述第一端蓋7,所述低壓級陽轉子輔支撐軸3未貫通所述第二端蓋4 ;所述低壓級陰轉子20兩端的低壓級陰轉子主支撐軸16和低壓級陰轉子輔支撐軸22分別與所述第一端蓋7和第二端蓋4可轉動連接,所述低壓級陰轉子主支撐軸16未貫通所述第一端蓋7,所述低壓級陰轉子輔支撐軸22未貫通所述第二端蓋4 ;所述低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10與所述驅動電機的轉子11緊密連接,所述低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10通過傳動機構與所述高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9連接,所述驅動電機的轉子帶動所述低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所述低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帶動所述高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9。
[0031]所述低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10與所述高壓級陽轉子的主支撐軸9之間的傳動機構可以采用現有技術的多種形式。本實施例中,所述低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10與所述高壓級陽轉子的主支撐軸9之間的傳動機構包括第一齒輪42、第二齒輪43、第三齒輪44和齒輪軸8,所述第一齒輪42安裝于所述低壓級陽轉子的主支撐軸10上,所述第二齒輪43安裝于所述齒輪軸8上,所述第三齒輪44安裝于所述高壓級陽轉子的主支撐軸9上,所述壓縮驅動機構帶動所述低壓級陽轉子31順時針旋轉,通過所述傳動機構,所述第三齒輪44帶動所述高壓級陽轉子29順時針方向旋轉。所述齒輪軸8未貫通安裝于所述第一端蓋7的外側。
[0032]為了便于實現轉動部件的潤滑,所述第二齒輪的最低部位比所述機殼內潤滑油的油面位置略低,所述第二齒輪的最低部位深入所述機殼下部的潤滑油中。
[0033]本實施例中,所述機體6與所述第一端蓋7和第二端蓋4之間分別通過螺栓連接。在第一端蓋7上設置有多個第一端蓋螺栓孔40,在機體6與第一端蓋相對的一側設置有與第一端蓋螺栓孔40相對應的螺栓孔,第一端蓋7與機體6之間通過第一緊固螺栓19連接,在機體6與第二端蓋相對的一側設置有多個機體螺栓孔34,在第二端蓋4上設置有與多個機體螺栓孔34相對應的螺栓孔,第二端蓋4與機體6通過第二緊固螺栓21連接。
[0034]所述噴液管I與從冷凝器來的小部分高壓液體節(jié)流降壓管連接,與所述低壓級排氣孔相對應的位置安裝有低壓級排氣溫度傳感器,所述低壓級排氣溫度傳感器與制冷系統(tǒng)控制器連接,通過所述低壓級排氣溫度傳感器控制從所述噴液管I噴射入所述機殼的流體量。
[0035]所述低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10上設置有集油孔2,供油管46的一端與所述排油管13的出口焊接連接,所述供油管46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端蓋4上的供油孔焊接連接,所述轉動部件的潤滑油道包括所述低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10上偏離軸心的潤滑油道30、設置于所述第一端蓋7上的連通所述低壓級陰轉子主支撐軸16和所述低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10軸承孔的潤滑油低壓級第一油溝36、設置于所述第一端蓋7上的連通所述高壓級陰轉子主支撐軸39和所述高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9軸承孔的潤滑油高壓級第一油溝35、設置于所述第二端蓋4上的連通所述低壓級陰轉子輔支撐軸22和所述低壓級陽轉子輔支撐軸3軸承孔的潤滑油低壓級第二油溝、設置于所述第二端蓋4上的連通所述高壓級陰轉子輔支撐軸26和所述高壓級陽轉子輔支撐軸27軸承孔的潤滑油高壓級第二油溝、連通所述潤滑油高壓級第二油溝和潤滑油低壓級第二油溝的第二連通溝47,以及連接潤滑油高壓級第一油溝35和潤滑油高壓級第二油溝的第一連通溝,所述第一連通溝貫穿開設在靠近所述高壓級陰轉子的主支撐軸和高壓級陰轉子輔支撐軸處,所述潤滑油道30與所述潤滑油低壓級第一油溝36連通;所述第二端蓋4上的供油孔與所述低壓級第二油溝連通;所述油分離器14分離出的部分潤滑油經排油管13進入所述機殼下部的潤滑油池中;所述油分離器14分離出的部分潤滑油經所述供油管46進入所述低壓級第二油溝。
[0036]所述高壓級吸氣孔上焊接有高壓級吸氣接管23。
[0037]組裝時,先將噴液管I插入第一機殼17的相應位置的孔,并焊接連接,將驅動電機的轉子11、定子12放入第一機殼17中定位固定好,將高壓級陰轉子28與高壓級陽轉子29配合好后放入高壓級氣缸32,將低壓級陰轉子20與低壓級陽轉子31配合好后放入低壓級氣缸33,將第二端蓋4與機體6對準,中間放置密封墊,使低壓級陰轉子輔支撐軸22、低壓級陽轉子輔支撐軸3、高壓級陰轉子輔支撐軸26和高壓級陽轉子輔支撐軸27分別與對應的軸承孔配合,并通過第二緊固螺栓21穿過第二端蓋上的螺栓孔固定;將第一端蓋7與機體6對準,中間放置密封墊,使低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10和高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9穿過第一端蓋7的相應的軸承孔,同時低壓級陰轉子主支撐軸16和高壓級陰轉子主支撐軸39與軸承孔配合,通過第一緊固螺栓19穿過第一端蓋螺栓孔40固定,將齒輪軸8與第一端蓋7的相應軸承孔配合;將第一齒輪42與低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10配合安裝,第二齒輪43與齒輪軸8配合安裝,第三齒輪44與高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9配合安裝;將第一端蓋7的高壓級吸氣孔與高壓級吸氣接管23焊接,將上述安裝好的整體伸出的低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10水平插入驅動電機的轉子11 ;將油分離器14的對應孔焊接好排油管13、高壓級排氣接管15和高壓級排氣管18,將供油管46的一端與排油管13的出口位置焊接,另一端與第二端蓋4的供油孔焊接,將低壓級進氣接管25焊接在第二端蓋4上的低壓級進氣接管25對應孔的位置,將高壓級排氣接管15焊接在第二端蓋4上高壓級排氣孔的對應位置,并將低壓級進氣接管25和高壓級排氣管18穿過第二機殼5并與第二機殼5焊接;機殼中充入計算好的潤滑油,將第二機殼5與第一機殼17對準焊接連接,至此,全封閉低溫雙螺桿壓縮機組裝完成。
[0038]使用時,低壓級進氣接管25與蒸發(fā)器連接,高壓級排氣管18與冷凝器連接,噴液管I與從冷凝器來的小部分高壓液體節(jié)流降壓管連接。蒸發(fā)器來的低溫低壓的制冷劑蒸氣,經過低壓級進氣接管25進入第二端蓋4上的低壓級吸氣腔,經低壓級吸氣口進入由第一端蓋7、第二端蓋4、低壓級陰轉子20、低壓級陽轉子31和低壓級氣缸33間的齒間容積空間,經過壓縮壓力升高后,經過第一端蓋7上的低壓級排氣口 45、低壓級排氣腔和低壓級排氣孔24進入機殼內。從冷凝器引來的小部分高壓液體經節(jié)流降壓后經噴液管I進入機殼內,噴射入機殼內的流體中的液體吸熱蒸發(fā),與低壓級排氣混合,經高壓級進氣接管23、第一端蓋7上的高壓級吸氣腔、高壓級吸氣口 41進入由第一端蓋7、第二端蓋4、高壓級陰轉子28、高壓級陽轉子29和高壓級氣缸32間的齒間容積空間,經過壓縮壓力升高后,經過第二端蓋4上的高壓級排氣口 37、高壓級排氣腔和高壓級排氣接管15進入油分離器14,分離出的高壓氣體經過高壓級排氣管18排向冷凝器。油分離器14分離出的部分潤滑油經排油管13進入機殼下部的潤滑油池中。潤滑油池中的潤滑油經過旋轉的第二齒輪43的甩動,在機殼內飛濺,進入集油孔2后流入潤滑油道30,潤滑油道30偏離低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10的軸心,在高速旋轉的低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10的離心力的作用下,經過低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10進入轉動部件的潤滑油道,同時,在油分離器內壓力的作用下,油分離器14分離出的部分潤滑油經供油管46進入低壓級第二油溝,潤滑相互運轉的零件表面。
[0039]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全封閉低溫雙螺桿壓縮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端蓋(7)、第二端蓋(4)、高壓級陽轉子(29)、高壓級陰轉子(28)、低壓級陽轉子(31)、低壓級陰轉子(20)、壓縮驅動機構、油分離器(14)、轉動部件的潤滑油道、機殼和機體(6),所述機殼為封閉式結構,所述機體(6)、第一端蓋(7)、第二端蓋(4)、高壓級陽轉子(29)、高壓級陰轉子(28)、低壓級陽轉子(31)、低壓級陰轉子(20)、壓縮驅動機構和油分離器(14)位于所述機殼內部;所述機體(6)與所述機殼內壁緊密配合固定安裝,所述機體(6)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端蓋(7)和第二端蓋(4)可拆連接;所述機體(6)內沿軸線方向設置有貫穿整個機體的高壓級氣缸(32)和低壓級氣缸(33),所述高壓級氣缸(32)內安裝有相互配合的所述高壓級陽轉子(29)和高壓級陰轉子(28),所述低壓級氣缸(33)內安裝有相互配合的所述低壓級陽轉子(31)和低壓級陰轉子(20);所述第一端蓋(7)內部與所述高壓級氣缸(32)相對的位置為高壓級吸氣腔,所述第一端蓋(7)內部與所述低壓級氣缸(33)相對的位置為低壓級排氣腔,所述高壓級吸氣腔兩側分別設置有與所述機殼內部空間連通的高壓級吸氣孔和與所述高壓級氣缸(32)連通的高壓級吸氣口(41),所述低壓級排氣腔兩側分別設置有與所述機殼內部空間連通的低壓級排氣孔(24)和與所述低壓級氣缸(33)連通的低壓級排氣口(45);所述第二端蓋(4)內部與所述高壓級氣缸(32)相對的位置為高壓級排氣腔,所述第二端蓋(4)內部與所述低壓級氣缸(33)相對的位置為低壓級吸氣腔;所述高壓級排氣腔兩側分別設置有與所述高壓級氣缸(32 )連通的高壓級排氣口( 37 )和用于與所述高壓級排氣接管(15 )連接的高壓級排氣孔,所述高壓級排氣孔上密封連接有所述高壓級排氣接管(15),所述高壓級排氣接管(15)與所述油分離器(14)的高壓氣體進口連接,所述油分離器(14)上密封連接有排油管(13)和穿過所述機殼的高壓級排氣管(18),所述高壓級排氣管(18)與所述外部冷凝器連接;所述低壓級吸氣腔兩側分別設置有與用于與低壓級進氣接管(25)連接的低壓級吸氣孔和與所述低壓級氣缸連通的低壓級吸氣口(38);所述低壓級吸氣孔上焊接連接有穿過所述機殼的低壓級進氣接管(25),所述低壓級進氣接管(25)與所述外部蒸發(fā)器連接;與所述高壓級吸氣孔相對應的所述機殼一側安裝有穿過所述機殼的噴液管(I);所述壓縮驅動機構驅動所述低壓級陽`轉子(31)和所述高壓級陽轉子(29)沿相同方向轉動;所述機體、高壓級陽轉子、高壓級陰轉子、低壓級陽轉子和低壓級陰轉子的中心線為水平方向;所述高壓級吸氣口(41)在所述高壓級陽轉子(29)與高壓級陰轉子(28)的齒相互脫開的徑向一側,所述高壓級排氣口(37)在所述高壓級陽轉子(29)與高壓級陰轉子(28)的齒相互填塞的徑向一側;所述低壓級吸氣口(38)在所述低壓級陽轉子(31)與低壓級陰轉子(20)的齒相互脫開的徑向一側,所述低壓級排氣口(45)在所述低壓級陽轉子(31)與低壓級陰轉子(20)的齒相互填塞的徑向一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封閉低溫雙螺桿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縮驅動機構為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定子(12)和轉子(11)安裝于所述機殼內,所述驅動電機的轉子(11)驅動所述低壓級陽轉子(31)。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全封閉低溫雙螺桿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壓級陽轉子(29)兩端的高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9)和高壓級陽轉子輔支撐軸(27)分別與所述第一端蓋(7)和第二端蓋(4)可轉動連接,所述高壓級陽轉子主支撐(9)軸貫通所述第一端蓋(7),所述高壓級輔支撐軸(27)未貫通所述第二端蓋(4);所述高壓級陰轉子兩端的高壓級陰轉子主支撐軸(39)和高壓級陰轉子輔支撐軸(26)分別與所述第一端蓋(7)和第二端蓋(4)可轉動連接,所述高壓級陰轉子主支撐軸(39)未貫通所述第一端蓋(7),所述高壓級陰轉子輔支撐軸(26)未貫通所述第二端蓋(4);所述低壓級陽轉子(31)兩端的低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10 )和低壓級陽轉子輔支撐軸(3 )分別與所述第一端蓋(7 )和第二端蓋(4 )可轉動連接,所述低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10)貫通所述第一端蓋(7),所述低壓級陽轉子輔支撐軸(3)未貫通所述第二端蓋(4);所述低壓級陰轉子(20)兩端的低壓級陰轉子主支撐軸(16)和低壓級陰轉子輔支撐軸(22)分別與所述第一端蓋(7)和第二端蓋(4)可轉動連接,所述低壓級陰轉子主支撐軸(16)未貫通所述第一端蓋(7),所述低壓級陰轉子輔支撐軸(22)未貫通所述第二端蓋(4);所述低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10)與所述驅動電機的轉子(11)緊密連接,所述低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10)通過傳動機構與所述高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9)連接,所述驅動電機的轉子帶動所述低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所述低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帶動所述高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9 )。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全封閉低溫雙螺桿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10)與所述高壓級陽轉子的主支撐軸(9)之間的傳動機構包括第一齒輪(42)、第二齒輪(43)、第三齒輪(44)和齒輪軸(8),所述第一齒輪(42)安裝于所述低壓級陽轉子的主支撐軸(10 )上,所述第二齒輪(43 )安裝于所述齒輪軸(8 )上,所述第三齒輪(44 )安裝于所述高壓級陽轉子的主支撐軸(9)上,所述壓縮驅動機構帶動所述低壓級陽轉子(31)順時針旋轉,通過所述傳動機構,所述第三齒輪(44)帶動所述高壓級陽轉子(29)順時針方向旋轉;所述齒輪軸(8)未貫通安裝于所述第一端蓋(7)的外側。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全封閉低溫雙螺桿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齒輪的最低部位比所述機殼內潤滑油的油面位置略低,所述第二齒輪的最低部位深入所述機殼下部的潤滑油中。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全封閉低溫雙螺桿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殼由第一機殼(17)和第二機殼(5)焊接而成。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全封閉低溫雙螺桿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體與所述第一端蓋(7)和第二端蓋(4)之間分別通過螺栓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全封閉低溫雙螺桿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噴液管(I)與從冷凝器來的小部分高壓液體節(jié)流降壓管連接,與所述低壓級排氣孔相對應的位置安裝有低壓級排氣溫度傳感器,所述低壓級排氣溫度傳感器與制冷系統(tǒng)控制器連接,通過所述低壓級排氣溫度傳感器控制從所述噴液管(I)噴射入所述機殼的流體量。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全封閉低溫雙螺桿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10)上設置有集油孔(2),供油管(46)的一端與所述排油管(13)的出口焊接連接,所述供油管(46)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端蓋(4)上的供油孔焊接連接,所述轉動部件的潤滑油道包括所述低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10)上偏離軸心的潤滑油道(30)、設置于所述第一端蓋(7)上的連通所述低壓級陰轉子主支撐軸(16)和所述低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10)軸承孔的潤滑油低壓級第一油溝(36)、設置于所述第一端蓋(7)上的連通所述高壓級陰轉子主支撐軸(39)和所述高壓級陽轉子主支撐軸(9)軸承孔的潤滑油高壓級第一油溝(35)、設置于所述第二端蓋(4)上的連通所述低壓級陰轉子輔支撐軸(22)和所述低壓級陽轉子輔支撐軸(3)軸承孔的潤滑油低壓級第二油溝、設置于所述第二端蓋(4)上的連通所述高壓級陰轉子輔支撐軸(26)和所述高壓級陽轉子輔支撐軸(27)軸承孔的潤滑油高壓級第二油溝、連通所述潤滑油高壓級第二油溝和潤滑油低壓級第二油溝的第二連通溝(47),以及連接潤滑油高壓級第一油溝(35)和潤滑油高壓級第二油溝的第一連通溝,所述第一連通溝貫穿開設在靠近所述高壓級陰轉子的主支撐軸和高壓級陰轉子輔支撐軸處,所述潤滑油道(30)與所述潤滑油低壓級第一油溝(36)連通;所述第二端蓋(4)上的供油孔與所述低壓級第二油溝連通;所述油分離器(14)分離出的部分潤滑油經排油管(13)進入所述機殼下部的潤滑油池中;所述油分離器(14)分離出的部分潤滑油經所述供油管(46)進入所述低壓級第二油溝。
10.根據權利要求 9所述的全封閉低溫雙螺桿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壓級吸氣孔上焊接有高壓級吸氣接管(23)。
【文檔編號】F04C18/16GK203453062SQ201320523457
【公開日】2014年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8月26日
【發(fā)明者】寧靜紅, 劉圣春, 諸凱, 郭憲民 申請人:天津商業(yè)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