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整體式手動多路換向閥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路換向閥,特別涉及一種整體式手動多路換向閥。
背景技術(shù):
中國專利號2008200173585公開了一種整體式手動多路閥,該專利通過由閥體、 三位滑閥、四位滑閥、單流閥、安全閥等組成,實現(xiàn)了一個進油口、四個出油口和一個回油口 之間的液壓油的流向的轉(zhuǎn)換,該閥的閥體內(nèi)流道結(jié)構(gòu)復(fù)雜,加工制造成本高。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提供一種閥體內(nèi)油道結(jié)構(gòu)簡單的整體式手動多 路換向閥。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閥體、右單向閥、安全閥、三位滑閥、四位
滑閥、四位滑閥定位機構(gòu)、三位滑閥定復(fù)位機構(gòu)和左單向閥,閥體上設(shè)有進油口、三位滑閥
右出油口 、三位滑閥左出油口 、四位滑閥右出油口 、四位滑閥左出油口和回油口 。 閥體內(nèi)設(shè)有進油腔、三位滑閥右出油腔、三位滑閥右進油腔、右回油腔、四位滑閥
右進油腔、四位滑閥右出油腔、中回油腔、四位滑閥左出油腔、左回油腔、四位滑閥左進油
腔、三位滑閥左進油腔、三位滑閥左出油腔、三位滑閥孔和四位滑閥孔。 進油口通進油腔,三位滑閥右出油口通三位滑閥右出油腔,三位滑閥左出油口通 三位滑閥左出油腔,四位滑閥右出油口通四位滑閥右出油腔,四位滑閥左出油口通四位滑 閥左出油腔,左回油腔、中回油腔和右回油腔相互連通成一個整體回流腔,回油口通整體回 油腔。 三位滑閥孔從左到右依次穿過左回油腔、四位滑閥左進油腔、三位滑閥左進油腔、 三位滑閥左出油腔、中回油腔、三位滑閥右出油腔、三位滑閥右進油腔、四位滑閥右進油腔 和右回油腔。 四位滑閥孔從左到右依次穿過左回油腔、四位滑閥左進油腔、四位滑閥左出油腔、 中回油腔、四位滑閥右出油腔、四位滑閥右進油腔和右回油腔。 三位滑閥設(shè)置在三位滑閥孔內(nèi),三位滑閥一端伸出閥體、另一端連接三位滑閥定 復(fù)位機構(gòu),四位滑閥設(shè)置在四位滑閥孔內(nèi),四位滑閥的一端伸出閥體、另一端連接四位滑閥 定位機構(gòu)。 右單向閥、安全閥和左單向閥集成在閥體中,安全閥進油一端與三位滑閥右進油 腔連通、溢流口一端與右回油腔連通,右單向閥單向連通進油腔與三位滑閥右進油腔;左單 向閥單向連通進油腔與三位滑閥左進油腔。 為了具有過載和補油功能并使其互不干擾,所述的閥體內(nèi)集成有左過載閥、右過 載閥、四位滑閥補油閥和三位滑閥補油閥,左過載閥進油端與三位滑閥左出油腔連通、溢流 端與中回油腔連通,右過載閥進油端與三位滑閥右出油腔連通、溢流端與中回油腔連通;四 位滑閥補油閥單向連通中回油腔與四位滑閥右出油腔;三位滑閥補油閥單向連通中回油腔與三位滑閥右出油腔。 為了使其結(jié)構(gòu)緊湊,所述的三位滑閥孔和四位滑閥孔的軸線平行的設(shè)置;左回油 腔、中回油腔和右回油腔通過橫向回油腔連通成一個"山"字型回油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閥體內(nèi)的流道結(jié)構(gòu)簡單、布置合理,加工 制造方便,成本低。并且本實用新型過載閥與補油閥分開集成,使得過載與補油功能互相 不干擾,大大提高了產(chǎn)品的質(zhì)量可靠性能,可以有效降低產(chǎn)品的故障;同時,本實用新型兩 滑閥采用實心結(jié)構(gòu),滑閥直徑還可大大縮小,降低了滑閥的加工難度,也顯著降低了內(nèi)泄漏 量,同時減輕了操縱力。本實用新型具有結(jié)構(gòu)簡單緊湊、工作可靠,泄露量低,體積小、質(zhì)量 輕、壓力損失小,使用更安全,操縱更方便的特點。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左視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3為圖2的E向視圖。 圖4為圖3的D-D剖視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5為圖2的A-A剖視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6為圖1的B-B剖視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7為圖1的C-C剖視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中,1、閥體,2、進油口,3、進油腔,4、右單向閥,5、三位滑閥右出油腔,6、三位滑 閥右進油腔,7、右回油腔,8、安全閥,9、四位滑閥右進油腔,10、三位滑閥,11、四位滑閥,12、 四位滑閥右出油腔,13、中回油腔,14、橫向回油腔,15、四位滑閥左出油腔,16、四位滑閥定 位機構(gòu),17、左回油腔,18、三位滑閥定復(fù)位機構(gòu),19、四位滑閥左進油腔,20、三位滑閥左進 油腔,21、三位滑閥左出油腔,22、左單向閥,23、左過載閥,24、右過載閥,25、三位滑閥右出 油口 , 26、三位滑閥左出油口 , 27、四位滑閥右出油口 , 28、四位滑閥左出油口 , 29、四位滑閥 補油閥,30、三位滑閥補油閥,31 、回油口 , 32、三位滑閥孔,33、四位滑閥孔。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圖7所示的一種具體實施例,它包括閥體1、右單向閥4、安全閥8、三位滑 閥10、四位滑閥11、四位滑閥定位機構(gòu)16、三位滑閥定復(fù)位機構(gòu)18、左單向閥22、左過載閥 23、右過載閥24、四位滑閥補油閥29和三位滑閥補油閥30。 閥體1上設(shè)有進油口 2、三位滑閥右出油口 25、三位滑閥左出油口 26、四位滑閥右 出油口 27、四位滑閥左出油口 28和回油口 31。在閥體l內(nèi)設(shè)有進油腔3、三位滑閥右出油 腔5、三位滑閥右進油腔6、右回油腔7、四位滑閥右進油腔9、四位滑閥右出油腔12、中回油 腔13、橫向回油腔14、四位滑閥左出油腔15、左回油腔17、四位滑閥左進油腔19、三位滑閥 左進油腔20、三位滑閥左出油腔21、三位滑閥孔32和四位滑閥孔33。進油口 2通進油腔 3,三位滑閥右出油口 25通三位滑閥右出油腔5,三位滑閥左出油口 26通三位滑閥左出油 腔21,四位滑閥右出油口 27通四位滑閥右出油腔12,四位滑閥左出油口 28通四位滑閥左 出油腔15,左回油腔17、中回油腔13和右回油腔7通過橫向回油腔14連通成一個"山"字 型回油腔,回油口 31通該回油腔。[0024] 三位滑閥孔32和四位滑閥孔33的軸線平行的設(shè)置。 三位滑閥孔32從左到右依次穿過左回油腔17、四位滑閥左進油腔19、三位滑閥左 進油腔20、三位滑閥左出油腔21 、中回油腔13、三位滑閥右出油腔5、三位滑閥右進油腔6、 四位滑閥右進油腔9和右回油腔7。 四位滑閥孔33從左到右依次穿過左回油腔17、四位滑閥左進油腔19、四位滑閥左 出油腔15、中回油腔13、四位滑閥右出油腔12、四位滑閥右進油腔9和右回油腔7。 三位滑閥10設(shè)置在三位滑閥孔32內(nèi),三位滑閥IO—端伸出閥體1、另一端連接三 位滑閥定復(fù)位機構(gòu)18。四位滑閥11設(shè)置在四位滑閥孔33內(nèi),四位滑閥11的一端伸出閥體 1、另一端連接四位滑閥定位機構(gòu)16。 如圖3和圖5所示,右單向閥4、安全閥8、左單向閥22、左過載閥23、右過載閥24、 四位滑閥補油閥29和三位滑閥補油閥30集成在閥體1中。 安全閥8和右單向閥4位于三位滑閥孔32的右上位置;左單向閥22位于三位滑 閥孔32的左上位置;安全閥8進油一端與三位滑閥右進油腔6連通、溢流口一端與右回油 腔7連通,右單向閥4控制進油腔3與三位滑閥右進油腔6的單向連通;左單向閥22控制 進油腔3與三位滑閥左進油腔20的單向連通。 如圖6所示,左過載閥23和右過載閥24位于三位滑閥10的后側(cè),并分列在中回 油腔13的兩側(cè),左過載閥23進油端與三位滑閥左出油腔21連通,溢流端與中回油腔13連 通,右過載閥24進油端與三位滑閥右出油腔5連通,溢流端與中回油腔13連通;如圖3和 圖7所示,四位滑閥補油閥29位于四位滑閥11的后側(cè),四位滑閥補油閥29控制中回油腔 13與四位滑閥右出油腔12之間的單向連通;如圖3和圖4所示,三位滑閥補油閥30位于 三位滑閥10的后下側(cè),三位滑閥補油閥30控制中回油腔13與三位滑閥右出油腔5之間的 單向連通。 具體工作過程如下當(dāng)三位滑閥10與四位滑閥11均不動作,處于圖5所示位置 時,三位滑閥10將三位滑閥左出油腔21與三位滑閥左進油腔20和中回油腔13隔開,將三 位滑閥右出油腔5與三位滑閥右進油腔6和中回油腔13隔開,四位滑閥11將四位滑閥左 出油腔15與四位滑閥左進油腔19和中回油腔13隔開,將四位滑閥右出油腔12與四位滑 閥右進油腔9和中回油腔13隔開,此時油液由進油口 2進入進油腔3推開左單向閥22和 右單向閥4分別進入三位滑閥左進油腔20和三位滑閥右進油腔6,通過三位滑閥10分別進 入四位滑閥左進油腔19、四位滑閥右進油腔9,再通過四位滑閥11分別進入左回油腔17、右 回油腔7,最后匯集到橫向回油腔14通過回油口 31流回油箱。 當(dāng)三位滑閥10向從圖5所示的位置向左移動,四位滑閥11仍然不動作,此時三位 滑閥10將三位滑閥右進油腔6與四位滑閥右進油腔9隔斷,將三位滑閥右進油腔6與三位 滑閥右出油腔5連通;同時將三位滑閥左出油腔21與中回油腔13連通,將三位滑閥左進油 腔20與四位滑閥左進油腔19隔斷,此時油液由進油口 2進入進油腔3,推開右單向閥4進 入三位滑閥右進油腔6,通過三位滑閥10進入三位滑閥右出油腔5,最后通過三位滑閥右出 油口 25流出;同時另一路油液由三位滑閥左出油口 26通過三位滑閥左出油腔21、三位滑 閥10流入中回油腔13,最后再由橫向回油腔14、回油口 31流回油箱。 當(dāng)三位滑閥10從圖5所示的位置向右移動,四位滑閥11仍然不動作,此時三位滑 閥10將三位滑閥左進油腔20與四位滑閥左進油腔19隔斷,將三位滑閥左進油腔20與三位滑閥左出油腔21連通;同時將三位滑閥右出油腔5與中回油腔13連通,將三位滑閥右進 油腔6與四位滑閥右進油腔9隔斷,此時油液由進油口 2進入進油腔3,推開左單向閥22進 入三位滑閥左進油腔20,通過三位滑閥10進入三位滑閥左出油腔21,最后通過三位滑閥左 出油口 26流出;同時另一路油液由三位滑閥右出油口 25通過三位滑閥右出油腔5、三位滑 閥10流入中回油腔13,最后再由橫向回油腔14、回油口 31流回油箱。 當(dāng)四位滑閥11從圖5所示的位置向左移動一個位置,三位滑閥IO仍然不動作,此 時四位滑閥11將四位滑閥右進油腔9與右回油腔7隔斷,將四位滑閥右進油腔9與四位滑 閥右出油腔12連通;同時將四位滑閥左出油腔15與中回油腔13連通,將四位滑閥左進油 腔19與左回油腔17隔斷,此時油液由進油口 2進入進油腔3,推開右單向閥4進入三位滑 閥右進油腔6,通過三位滑閥10進入四位滑閥右進油腔9,再通過四位滑閥11進入四位滑 閥右出油腔12,最后通過四位滑閥右出油口 27流出;同時另一路油液由四位滑閥左出油口 28通過四位滑閥左出油腔15、四位滑閥11流入中回油腔13,最后再由橫向回油腔14、回油 口 31流回油箱。 當(dāng)四位滑閥11從圖5所示的位置向左移動兩個位置,三位滑閥10仍然不動作,此 時四位滑閥11將四位滑閥右進油腔9與右回油腔7連通,將四位滑閥右出油腔12與中回 油腔13連通;同時將四位滑閥左出油腔15與中回油腔13連通,將四位滑閥左進油腔19與 四位滑閥左出油腔15連通,此時油液可以根據(jù)需要在四位滑閥左出油口 28、四位滑閥右出 油口 27、回油口 31以及進油口 2之間相互流動。 當(dāng)四位滑閥11從圖5所示的位置向右移動一個位置,三位滑閥IO仍然不動作,此 時四位滑閥11將四位滑閥左進油腔19與左回油腔17隔斷,將四位滑閥左進油腔19與四 位滑閥左出油腔15連通;同時將四位滑閥右出油腔12與中回油腔13連通,將四位滑閥右 進油腔9與右回油腔7隔斷,此時油液由進油口 2進入進油腔3,推開左單向閥22進入三 位滑閥左進油腔20,通過三位滑閥10進入四位滑閥左進油腔19,再通過四位滑閥11進入 四位滑閥左出油腔15,最后通過四位滑閥左出油口 28流出;同時另一路油液由四位滑閥右 出油口 27通過四位滑閥右出油腔12 、四位滑閥11流入中回油腔13 ,最后再由橫向回油腔 14、回油口 31流回油箱。
權(quán)利要求一種整體式手動多路換向閥,包括閥體(1)、右單向閥(4)、安全閥(8)、三位滑閥(10)、四位滑閥(11)、四位滑閥定位機構(gòu)(16)、三位滑閥定復(fù)位機構(gòu)(18)和左單向閥(22),閥體(1)上設(shè)有進油口(2)、三位滑閥右出油口(25)、三位滑閥左出油口(26)、四位滑閥右出油口(27)、四位滑閥左出油口(28)和回油口(31);其特征在于閥體(1)內(nèi)設(shè)有進油腔(3)、三位滑閥右出油腔(5)、三位滑閥右進油腔(6)、右回油腔(7)、四位滑閥右進油腔(9)、四位滑閥右出油腔(12)、中回油腔(13)、四位滑閥左出油腔(15)、左回油腔(17)、四位滑閥左進油腔(19)、三位滑閥左進油腔(20)、三位滑閥左出油腔(21)、三位滑閥孔(32)和四位滑閥孔(33);進油口(2)通進油腔(3),三位滑閥右出油口(25)通三位滑閥右出油腔(5),三位滑閥左出油口(26)通三位滑閥左出油腔(21),四位滑閥右出油口(27)通四位滑閥右出油腔(12),四位滑閥左出油口(28)通四位滑閥左出油腔(15),左回油腔(17)、中回油腔(13)和右回油腔(7)相互連通成一個整體回流腔,回油口(31)通整體回油腔;三位滑閥孔(32)從左到右依次穿過左回油腔(17)、四位滑閥左進油腔(19)、三位滑閥左進油腔(20)、三位滑閥左出油腔(21)、中回油腔(13)、三位滑閥右出油腔(5)、三位滑閥右進油腔(6)、四位滑閥右進油腔(9)和右回油腔(7);四位滑閥孔(33)從左到右依次穿過左回油腔(17)、四位滑閥左進油腔(19)、四位滑閥左出油腔(15)、中回油腔(13)、四位滑閥右出油腔(12)、四位滑閥右進油腔(9)和右回油腔(7);三位滑閥(10)設(shè)置在三位滑閥孔(32)內(nèi),三位滑閥(10)一端伸出閥體(1)、另一端連接三位滑閥定復(fù)位機構(gòu)(18),四位滑閥(11)設(shè)置在四位滑閥孔(33)內(nèi),四位滑閥(11)的一端伸出閥體(1)、另一端連接四位滑閥定位機構(gòu)(16);右單向閥(4)、安全閥(8)和左單向閥(22)集成在閥體(1)中,安全閥(8)進油一端與三位滑閥右進油腔(6)連通、溢流口一端與右回油腔(7)連通,右單向閥(4)單向連通進油腔(3)與三位滑閥右進油腔(6);左單向閥(22)單向連通進油腔(3)與三位滑閥左進油腔(20)。
2.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l所述的整體式手動多路換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閥體(1)內(nèi)集成有左過載閥(23)、右過載閥(24)、四位滑閥補油閥(29)和三位滑閥補油閥(30),左過 載閥(23)進油端與三位滑閥左出油腔(21)連通、溢流端與中回油腔(13)連通,右過載閥 (24)進油端與三位滑閥右出油腔(5)連通、溢流端與中回油腔(13)連通;四位滑閥補油閥 (29)單向連通中回油腔(13)與四位滑閥右出油腔(12);三位滑閥補油閥(30)單向連通中 回油腔(13)與三位滑閥右出油腔(5)。
3.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整體式手動多路換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位滑閥 孔(32)和四位滑閥孔(33)的軸線平行的設(shè)置;左回油腔(17)、中回油腔(13)和右回油腔 (7)通過橫向回油腔(14)連通成一個"山"字型回油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整體式手動多路換向閥,本實用新型三位滑閥孔從左到右依次穿過左回油腔、四位滑閥左進油腔、三位滑閥左進油腔、三位滑閥左出油腔、中回油腔、三位滑閥右出油腔、三位滑閥右進油腔、四位滑閥右進油腔和右回油腔。四位滑閥孔從左到右依次穿過左回油腔、四位滑閥左進油腔、四位滑閥左出油腔、中回油腔、四位滑閥右出油腔、四位滑閥右進油腔和右回油腔。本實用新型的閥體內(nèi)的流道結(jié)構(gòu)簡單、布置合理,加工制造方便,成本低。
文檔編號F15B13/02GK201443545SQ20092002706
公開日2010年4月28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19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9年6月19日
發(fā)明者徐福剛, 李冰, 王延民 申請人:濟南液壓泵有限責(zé)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