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先導式截止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煤礦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煤礦井下液壓支架的先導式截止閥。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上煤礦井下多采用平面截止閥作為液壓支架液壓系統(tǒng)中的總截止閥。這種平面截止閥一般都是采用直動式閥芯結構,即一般是將旋轉手柄與閥芯直接連接在一起。這樣,通過旋轉帶螺紋的手柄,而使閥芯隨手柄一起相對閥座升或降,從而實現(xiàn)打開與截止的功能。該種閥的密封效果依靠旋緊手柄的程度來保證,當由于液體壓力作用于閥芯上的原因,而使得操作手柄的阻力明顯增加,也就是說,操作這種閥打開或關上的操作較為費力。假若在關閉閥時,所施的操作力矩不夠大,則必將導致滲漏,這種缺陷是明顯的。另外, 從這種閥的結構可以看出,在需要大流量的情況下,操作力矩將明顯增加,從而會導致?lián)p壞手柄的現(xiàn)象。該種閥的閥口開啟程度是由手柄旋轉的圈數(shù)決定的。也就是說,當將手柄轉動多圈時,閥芯離閥座的距離便增大;反之則小。這樣,在流量要求大時,就要將手柄轉動數(shù)十圈才能完成通斷動作。綜上所述,平面截止閥不但密封效果必須由操作者人為控制,而且該閥動作反應速度慢,操作力矩隨著系統(tǒng)液壓的變化而出現(xiàn)較大的波動。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操作較為省力且操作力矩不隨系統(tǒng)液壓的變化而改變的先導式截止閥。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先導式截止閥,包括閥體、閥芯組件和手動操作機構;所述閥體內(nèi)沿水平方向設有出液通道和進液通道,沿鉛垂線方向設有用于置放閥芯組件的安裝腔,所述出液通道位于進液通道上方;所述出液通道與進液通道之間沿鉛垂線方向設有連通出液通道和進液通道的聯(lián)通孔,所述聯(lián)通孔的上部設有圓錐形密封面;所述閥芯組件包括閥芯、閥套、閥桿、復位彈簧和螺紋套管;所述手動操作機構包括用于驅(qū)動閥桿向下移動的凸輪,所述凸輪轉動設置在閥體上;所述閥芯的上部設有容液腔,底部設有用于與閥體聯(lián)通孔形成密封副的圓錐形密封部,該密封部的中央處設有與容液腔連通的透孔;所述閥芯設置在安裝腔的底部,且可在安裝腔內(nèi)上下移動;所述復位彈簧的下端抵在閥芯容液腔的底壁上,上端抵在閥桿底壁上;所述閥桿在復位彈簧和凸輪的作用下可做上下往復移動;其結構特點在于所述閥套位于閥芯的容液腔中,所述閥套底端設有進液腔,所述閥套頂端中央處設有與進液腔連通的滑孔;所述閥套的外周壁與閥芯頂壁以及閥體之間圍成一個先導液控制腔;所述螺紋套管固定在安裝腔上端開口處,所述螺紋套管內(nèi)設有與閥套滑孔連通的導向孔;所述螺紋套管的底壁與閥套頂壁之間設有連通先導液控制腔與閥套滑孔的輸液孔;所述閥桿伸入螺紋套管內(nèi)的導向孔和閥套的滑孔中,并可沿所述導向孔和滑孔滑動;所述閥桿的底端設有用于連通輸液孔與閥套進液腔的T字形衡壓孔,所述閥桿在衡壓孔的上方還設有用于連通輸液孔與閥體外大氣的倒T字形泄壓孔;所述閥桿在向下移動過程中,其泄壓孔向下移動直至與輸液孔連通;所述閥桿在向上移動過程中,其衡壓孔向上移動直至與輸液孔連通。上述方案中,所述螺紋套管與閥套是一體成型件,所述閥套的滑孔與螺紋套管的導向孔孔徑相同。上述方案中,所述螺紋套管的外壁與閥體之間設有0形密封圈,所述閥套外壁與閥芯容液腔內(nèi)壁之間設有0形密封圈,所述閥芯外壁與閥體之間設有0形密封圈。上述方案中,所述閥桿在衡壓孔與泄壓孔之間的桿體外壁上設有0形密封圈。本實用新型具有積極的效果(1)本實用新型在使用過程中,當凸輪先不抵壓在閥桿上時,閥桿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位于其靜止狀態(tài)的最上端,此時閥桿上的衡壓孔與輸液孔連通,進液通道中的液體會依次通過閥芯底端的透孔、閥芯中的容液腔、閥套的進液腔、閥套的滑孔、閥桿的衡壓孔、輸液孔,最終進入先導液控制腔中,從而使得閥芯上下所受液體壓力相平衡,此時閥芯的密封部抵在閥體聯(lián)通孔的密封面上,進液通道與出液通道之間截止;當旋轉凸輪時,由于閥芯上下所受液體壓力相平衡,凸輪在旋轉時,只需要克服復位彈簧的阻力即可驅(qū)動閥桿向下移動,直至閥桿上的泄壓孔與輸液孔連通,也即使得先導液控制腔與大氣連通,所述先導液控制腔內(nèi)的液體可依次經(jīng)輸液孔、泄壓孔排出閥體,此后閥芯在進液通道內(nèi)液體的壓力作用下,向上移動,從而導通進液通道與通道。綜上所述,木實用新型中液體的巨大壓力不會傳至凸輪上,不會阻礙其操作,所以本實用新型在通斷過程中,較為省力,從而使得通斷操作力矩不隨系統(tǒng)液壓的變化而改變,且與閥芯的結構尺寸大小無關,尤其適于制造大流量截止閥。(2)本實用新型中,所述螺紋套管與閥套是一體成型件,所述閥套的滑孔與螺紋套管的導向孔孔徑相同。該種結構較為簡化,易于加工制造,且組裝操作較為便利。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先導式截止閥的一種俯視圖。附圖所示標記為閥體1,出液通道11,進液通道12,安裝腔13,聯(lián)通孔14,圓錐形密封面141,閥芯組件2,閥芯21,容液腔211,圓錐形密封部212,透孔213,閥套22,進液腔 221,閥桿23,衡壓孔231,泄壓孔232,復位彈簧M,螺紋套管25,導向孔251,手動操作機構 3,凸輪31,先導液控制腔4,輸液孔5,密封圈6。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圖1和圖2顯示了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其中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先導式截止閥的一種俯視圖。[0020]本實施例是一種用于煤礦井下液壓支架系統(tǒng)的先導式截止閥,見圖1和圖2,包括閥體1、閥芯組件2和手動操作機構3 ;所述閥體1內(nèi)沿水平方向設有出液通道11和進液通道12,沿鉛垂線方向設有用于置放閥芯組件2的安裝腔13,所述出液通道11位于進液通道 12上方;所述出液通道11與進液通道12之間沿鉛垂線方向設有連通出液通道11和進液通道12的聯(lián)通孔14,所述聯(lián)通孔14的上部設有圓錐形密封面141 ;所述閥芯組件2包括閥芯21、閥套22、閥桿23、復位彈簧M和螺紋套管25 ;所述手動操作機構3包括用于驅(qū)動閥桿23向下移動的凸輪31和手柄,所述凸輪31轉動設置在閥體1上;所述閥芯21的上部設有容液腔211,底部設有用于與閥體1聯(lián)通孔14形成密封副的圓錐形密封部212,該密封部的中央處設有與容液腔211連通的透孔213 ;所述閥芯21設置在安裝腔13的底部,且可在安裝腔13內(nèi)上下移動;所述復位彈簧M的下端抵在閥芯21容液腔211的底壁上,上端抵在閥桿23底壁上;所述閥桿23在復位彈簧M和凸輪31的作用下可做上下往復移動。所述閥套22位于閥芯21的容液腔211中,所述閥套22底端設有進液腔221,所述閥套22頂端中央處設有與進液腔221連通的滑孔;所述閥套22的外周壁與閥芯21頂壁以及閥體1之間圍成一個先導液控制腔4 ;所述螺紋套管25固定在安裝腔13上端開口處, 所述螺紋套管25內(nèi)設有與閥套22滑孔連通的導向孔251 ;所述螺紋套管25的底壁與閥套 22頂壁之間設有連通先導液控制腔4與閥套22滑孔的輸液孔5 ;所述閥桿23伸入螺紋套管25內(nèi)的導向孔251和閥套22的滑孔中,并可沿所述導向孔251和滑孔滑動;所述閥桿23 的底端設有用于連通輸液孔5與閥套22進液腔221的T字形衡壓孔231,所述閥桿23在衡壓孔231的上方還設有用于連通輸液孔5與閥體1外大氣的倒T字形泄壓孔232 ;所述閥桿23在向下移動過程中,其泄壓孔232向下移動直至與輸液孔5連通;所述閥桿23在向上移動過程中,其衡壓孔231向上移動直至與輸液孔5連通。所述螺紋套管25與閥套22是一體成型件,所述閥套22的滑孔與螺紋套管25的導向孔251孔徑相同。所述螺紋套管25的外壁與閥體1之間設有0形密封圈6,所述閥套22外壁與閥芯 21容液腔211內(nèi)壁之間設有0形密封圈6,所述閥芯21外壁與閥體1之間設有0形密封圈 6。所述閥桿23在衡壓孔231與泄壓孔232之間的桿體外壁上設有0形密封圈6。本實施例具有積極的效果(1)本實施例在使用過程中,當凸輪先不抵壓在閥桿上時,如圖1所示,閥桿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位于其靜止狀態(tài)的最上端,此時閥桿上的衡壓孔與輸液孔連通,進液通道中的液體會依次通過閥芯底端的透孔、閥芯中的容液腔、閥套的進液腔、閥套的滑孔、閥桿的衡壓孔、輸液孔,最終進入先導液控制腔4中,從而使得閥芯上下所受液體壓力相平衡, 此時閥芯的密封部抵在閥體聯(lián)通孔的密封面上,進液通道與出液通道之間截止;當旋轉凸輪時,由于閥芯上下所受液體壓力相平衡,凸輪在旋轉時,只需要克服復位彈簧的阻力即可驅(qū)動閥桿向下移動,直至閥桿上的泄壓孔與輸液孔連通,也即使得先導液控制腔與大氣連通,所述先導液控制腔內(nèi)的液體可依次經(jīng)輸液孔、泄壓孔排出閥體,此后閥芯在進液通道內(nèi)液體的壓力作用下,向上移動,從而導通進液通道與通道。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中液體的巨大壓力不會傳至凸輪上,不會阻礙其操作,所以本實用新型在通斷過程中,較為省力,從而使得通斷操作力矩不隨系統(tǒng)液壓的變化而改變,且與閥芯的結構尺寸大小無關,尤其適于制造大流量截止閥。(2)本實施例中,所述螺紋套管25與閥套22是一體成型件,所述閥套22的滑孔與螺紋套管25的導向孔251孔徑相同。該種結構較為簡化,易于加工制造,且組裝操作較為便利。顯然,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這些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實質(zhì)精神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先導式截止閥,包括閥體(1)、閥芯組件(2)和手動操作機構(3);所述閥體(1)內(nèi)沿水平方向設有出液通道(11)和進液通道(12),沿鉛垂線方向設有用于置放閥芯組件⑵的安裝腔(13),所述出液通道(11)位于進液通道(12)上方;所述出液通道(11)與進液通道(1 之間沿鉛垂線方向設有連通出液通道(11)和進液通道(12) 的聯(lián)通孔(14),所述聯(lián)通孔(14)的上部設有圓錐形密封面(141);所述閥芯組件(2)包括閥芯01)、閥套02)、閥桿(23)、復位彈簧04)和螺紋套管 (25);所述手動操作機構(3)包括用于驅(qū)動閥桿03)向下移動的凸輪(31),所述凸輪(31) 轉動設置在閥體(1)上;所述閥芯的上部設有容液腔011),底部設有用于與閥體(1)聯(lián)通孔(14)形成密封副的圓錐形密封部012),該密封部的中央處設有與容液腔011)連通的透孔013);所述閥芯設置在安裝腔(13)的底部,且可在安裝腔(13)內(nèi)上下移動;所述復位彈簧04)的下端抵在閥芯容液腔011)的底壁上,上端抵在閥桿03) 底壁上;所述閥桿在復位彈簧04)和凸輪(31)的作用下可做上下往復移動;其特征在于所述閥套02)位于閥芯的容液腔011)中,所述閥套02)底端設有進液腔(221),所述閥套0 頂端中央處設有與進液腔(221)連通的滑孔;所述閥套02) 的外周壁與閥芯頂壁以及閥體⑴之間圍成一個先導液控制腔⑷;所述螺紋套管0 固定在安裝腔(1 上端開口處,所述螺紋套管0 內(nèi)設有與閥套 (22)滑孔連通的導向孔(251);所述螺紋套管0 的底壁與閥套0 頂壁之間設有連通先導液控制腔⑷與閥套02)滑孔的輸液孔(5);所述閥桿03)伸入螺紋套管05)內(nèi)的導向孔(251)和閥套02)的滑孔中,并可沿所述導向孔051)和滑孔滑動;所述閥桿03)的底端設有用于連通輸液孔(5)與閥套02)進液腔021)的T字形衡壓孔031),所述閥桿在衡壓孔031)的上方還設有用于連通輸液孔(5)與閥體(1) 外大氣的倒T字形泄壓孔032);所述閥桿在向下移動過程中,其泄壓孔032)向下移動直至與輸液孔( 連通; 所述閥桿03)在向上移動過程中,其衡壓孔031)向上移動直至與輸液孔(5)連通。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先導式截止閥,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紋套管0 與閥套02) 是一體成型件,所述閥套0 的滑孔與螺紋套管0 的導向孔051)孔徑相同。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先導式截止閥,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紋套管0 的外壁與閥體(1)之間設有O形密封圈(6),所述閥套02)外壁與閥芯容液腔011)內(nèi)壁之間設有O形密封圈(6),所述閥芯外壁與閥體⑴之間設有O形密封圈(6)。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先導式截止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閥桿在衡壓孔(231) 與泄壓孔(23 之間的桿體外壁上設有O形密封圈㈩)。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先導式截止閥,包括閥體、閥芯組件和手動操作機構;所述閥套的外周壁與閥芯頂壁以及閥體之間圍成一個先導液控制腔;所述閥桿伸入螺紋套管內(nèi)的導向孔和閥套的滑孔中,并可沿所述導向孔和滑孔滑動;所述閥桿的底端設有用于連通輸液孔與閥套進液腔的T字形衡壓孔,所述閥桿在衡壓孔的上方還設有用于連通輸液孔與閥體外大氣的倒T字形泄壓孔;所述閥桿在向下移動過程中,其泄壓孔向下移動直至與輸液孔連通;所述閥桿在向上移動過程中,其衡壓孔向上移動直至與輸液孔連通。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操作較為省力且操作力矩不隨系統(tǒng)液壓的變化而改變。
文檔編號F15B13/02GK202040136SQ201120090409
公開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3月31日
發(fā)明者趙雪陽, 陳其淼 申請人:樂清市東風煤礦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