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換向閥及液壓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516787閱讀:150來源:國知局
      換向閥及液壓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換向閥及液壓系統(tǒng)。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換向閥包括閥體和位于閥體內(nèi)可軸向移動的閥芯,該換向閥還包括:缸筒、位于缸筒內(nèi)的活塞、第一復位彈簧和第二復位彈簧;缸筒的第一端與活塞之間形成第一控制油腔;缸筒的第二端安裝在閥體的第一端,且活塞與閥芯的第一端之間形成第二控制油腔;閥芯的第二端與閥體的第二端之間形成第三控制油腔;第一復位彈簧位于閥芯的第一端和活塞之間;第二復位彈簧位于閥芯的第二端和閥體的第二端之間;第一復位彈簧的行程與第二復位彈簧的行程相等,活塞的行程與第一復位彈簧的行程相等。本實用新型的換向閥,其一根閥芯可以提供四個閥位位置,簡化了四位換向閥的結構。
      【專利說明】換向閥及液壓系統(tǒng)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控制閥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換向閥及液壓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0002]換向閥是具有兩種以上流動形式和兩個以上油口的方向控制閥,主要包括閥體和位于閥體內(nèi)的閥芯,閥芯的運動形式有轉(zhuǎn)動式和軸向滑動式兩種,目前一根軸向滑動式閥芯僅能提供最多三個閥位位置(也即工作位置)。
      [0003]圖1即示意性示出了現(xiàn)有技術中一根軸向滑動式閥芯的三個閥位位置。如圖所示,閥芯2’可軸向移動地設置在閥體I’內(nèi),在閥芯2’的兩端與對應的閥體I’端部之間分別設置有第一復位彈簧41’和第二復位彈簧42’。當閥芯2’僅受到來自第一復位彈簧41’和第二復位彈簧42’的作用力時,閥芯2’保持在中間實線框所示的中間閥位位置(也稱為中位位置)上,當閥芯2’處于中位位置時,此時閥芯2’兩端受到的來自第一復位彈簧41’和第二復位彈簧42’的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通常此時各彈簧處于自然狀態(tài),彈力為零)。當閥芯2’在電磁力或者液壓力等外力作用下向左移動時,可以經(jīng)過中間閥位位置移動到圖中雙點劃線框所示的左部閥位位置上,此時第一復位彈簧41’被壓縮,第二復位彈簧42’被拉長。當閥芯2’在外力作用下向右移動時,可以經(jīng)過中間閥位位置移動到圖中虛線框所示的右部閥位位置上,此時第一復位彈簧41’被拉伸,第二復位彈簧42’被壓縮。當外力消失,在第一復位彈簧41’和第二復位彈簧42’的回復力作用下,閥芯2’自動回復到中間閥位位置上。該一根閥芯2’最多可以在上述的三個閥位位置進行切換,使得換向閥具有三種不同工作狀態(tài),而當換向閥需要具有三種以上的工作狀態(tài)時,則需要將兩根及以上的閥芯通過彈簧集成在一起,導致?lián)Q向閥結構較為復雜。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換向閥,該換向閥的一根閥芯可以提供四個閥位位置,有利于簡化換向閥的結構。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液壓系統(tǒng)。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換向閥,包括閥體和位于閥體內(nèi)可軸向移動的閥芯,該換向閥還包括:缸筒、位于缸筒內(nèi)的活塞、第一復位彈簧和第二復位彈簧;缸筒的第一端與活塞之間形成第一控制油腔;缸筒的第二端安裝在閥體的第一端,且活塞與閥芯的第一端之間形成第二控制油腔;閥芯的第二端與閥體的第二端之間形成第三控制油腔;第一復位彈簧位于閥芯的第一端和活塞之間;第二復位彈簧位于閥芯的第二端和閥體的第二端之間;第一復位彈簧的行程與第二復位彈簧的行程相等,活塞的行程與第一復位彈簧的行程相等;活塞位于缸筒的第二端時,閥芯可在第一閥位位置、第二閥位位置和第三閥位位置切換,且第一復位彈簧和第二復位彈簧均處于自然狀態(tài)時,閥芯處于第二閥位位置;活塞位于缸筒的第一端時,閥芯處于第四閥位位置。
      [0006]進一步地,閥體上設置有第一工作油口、第二工作油口、第三工作油口、進油口和回油口;換向閥包括四種工作狀態(tài):第一工作油口與進油口相通,第二工作油口截止,第三工作油口與回油口相通的第一工作狀態(tài);第一工作油口與回油口相通,第二工作油口與進油口相通,第三工作油口截止的第二工作狀態(tài);第一工作油口截止,第二工作油口與回油口相通,第三工作油口與進油口相通的第三工作狀態(tài);第一工作油口、第二工作油口、第三工作油口相通,進油口、回油口均截止的第四工作狀態(tài);換向閥的第一工作狀態(tài)與閥芯的第一閥位位置相對應,第二工作狀態(tài)與閥芯的第二閥位位置相對應,第三工作狀態(tài)與閥芯的第三閥位位置相對應,第四工作狀態(tài)與閥芯的第四閥位位置相對應;或者,換向閥的第一工作狀態(tài)與閥芯的第四閥位位置相對應,第二工作狀態(tài)與閥芯的第三閥位位置相對應,第三工作狀態(tài)與閥芯的第二閥位位置相對應,第四工作狀態(tài)與閥芯的第一閥位位置相對應。
      [0007]進一步地,閥體內(nèi)形成有與第一工作油口相通的第一油道,與第二工作油口相通的第二油道,與第三工作油口相通的第三油道,與進油口相通的壓力油道,與回油口相通的回油道,以及過渡油道;閥芯上沿自身第一端至第二端的軸向依次設置有第一凹部、第二凹部、第三凹部、第四凹部、第五凹部、第六凹部和第七凹部;閥芯處于第一閥位位置時,第一油道通過第一凹部與壓力油道相通,第三油道通過第四凹部與回油道相通;閥芯處于第二閥位位置時,第一油道通過第三凹部與回油道相通,第二油道通過第四凹部與壓力油道相通;閥芯處于第三閥位位置時,第二油道通過第六凹部與回油道相通,第三油道通過第五凹部與壓力油道相通;閥芯處于第四閥位位置時,第一油道通過第二凹部與過渡油道相通,第二油道通過第七凹部與過渡油道相通,第三油道通過第六凹部與過渡油道相通。
      [0008]進一步地,第一復位彈簧的兩端分別與閥芯的第一端和活塞連接;第二復位彈簧的一端為連接端,另一端為自由端。
      [0009]進一步地,第一控制油腔通過第一控制閥與壓力油源和油箱相連。
      [0010]進一步地,第二控制油腔和第三控制油腔通過第二控制閥與壓力油源和油箱相連。
      [0011]進一步地,第一控制閥和第二控制閥均為電磁換向閥。
      [0012]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液壓系統(tǒng),包括:第一伸縮缸、第二伸縮缸和第三伸縮缸,以及兩個上述的換向閥;其中一個換向閥的第一工作油口與第一伸縮缸的有桿腔連通,第二工作油口與第二伸縮缸的有桿腔連通,第三工作油口與第三伸縮缸的有桿腔連通;另一個換向閥的第一工作油口與第一伸縮缸的無桿腔連通,第二工作油口與第二伸縮缸的無桿腔連通,第三工作油口與第三伸縮缸的無桿腔連通。
      [001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換向閥,閥芯受到第一復位彈簧和第二復位彈簧的行程限制,通過控制第一控制油腔進入壓力油,使活塞處于缸筒的第二端,然后控制第二控制油腔和第三控制油腔的進回油狀態(tài),閥芯即可以在第一閥位位置、第二閥位位置和第三閥位位置切換;通過控制第一控制油腔和第二控制油腔均回油,第三控制油腔進入壓力油,可以使活塞移動并保持在缸筒的第一端,閥芯移動并保持在第四閥位位置,從而使得一根閥芯可以具有四種閥位位置,以滿足換向閥需要具有四種工作狀態(tài)的需求,有利于簡化多位換向閥的閥體內(nèi)部結構,而且組裝容易,成本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15]圖1示意性示出了現(xiàn)有技術中的換向閥的原理圖;
      [0016]圖2示意性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換向閥的原理圖;
      [0017]圖3示意性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換向閥的閥芯處于第一閥位位置,且活塞位于缸筒的第二端時的結構簡圖;
      [0018]圖4示意性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換向閥的閥芯處于第二閥位位置,且活塞位于缸筒的第二端時的結構簡圖;
      [0019]圖5示意性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換向閥的閥芯處于第三閥位位置,且活塞位于缸筒的第二端時的結構簡圖;
      [0020]圖6示意性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換向閥的閥芯處于第四閥位位置,且活塞位于缸筒的第一端時的結構簡圖;
      [0021]圖7示意性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液壓系統(tǒng)的液壓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0023]參見圖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換向閥的原理圖,如圖所示,該換向閥包括:閥體I和位于閥體I內(nèi)可軸向移動的閥芯2,缸筒31和位于缸筒31內(nèi)的活塞32、第一復位彈簧41和第二復位彈簧42。結合現(xiàn)有技術可知,閥芯2為軸向滑動式閥芯,活塞32可以沿缸筒31的軸向滑動。本實施例中,活塞32在缸筒31內(nèi)的行程與第一復位彈簧41的行程相等,第一復位彈簧41的行程和第二復位彈簧42的行程相等。需要說明的是,本文中,第一復位彈簧41和第二復位彈簧42的行程均指的是彈簧在自然狀態(tài)下的長度至最大拉伸長度之差,也等于彈簧在自然狀態(tài)下的長度至最小收縮長度之差?;钊?2的行程指的是活塞32在缸體31內(nèi)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間的可移動距離。
      [0024]缸筒31和活塞32可以看作安裝在閥體I上的限位油缸,缸筒31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缸筒31的第一端與活塞32之間形成第一控制油腔11,缸筒31的第二端安裝在閥體I的第一端,且活塞32與閥芯2的第一端之間形成第二控制油腔12,閥芯2的第二端與閥體I的第二端之間形成第三控制油腔13??梢岳斫?,閥芯2的第一端為朝向活塞32的一端,閥芯2的第二端為背離活塞32的一端。第一復位彈簧41位于閥芯2的第一端和活塞32之間,也就位于第二控制油腔12內(nèi)。優(yōu)選地,可以將第一復位彈簧41的兩端分別與閥芯2的第一端和活塞32連接。第二復位彈簧42位于閥芯2的第二端和閥體I的第二端之間,也就位于第三控制油腔13內(nèi)。第二復位彈簧42的兩端可以均為自由端,或者一端為連接端,另一端為自由端。需要說明的是,第二復位彈簧42的連接端是指該端部用于和閥芯2或閥體I固定連接在一起;自由端是指該端部并不與閥芯2或閥體I固定連接在一起,在閥芯2活動過程中可與閥芯2或者閥體I相分離。
      [0025]參見圖3至圖5,當?shù)谝豢刂朴颓?1內(nèi)進入壓力油,使活塞32位于缸筒31的第二端時,第一復位彈簧41和第二復位彈簧42均處于自然狀態(tài)時,閥芯2的位置處于第二閥位位置,那么通過控制第二控制油腔12和第三控制油腔13的進回油狀態(tài),在第一復位彈簧41和第二復位彈簧42的行程限制作用下,閥芯2即可以向左、右分別移動一個行程,從而得到第一閥位位置和第三閥位位置,使得閥芯2在活塞32處于缸筒31的第二端時可以在第一閥位位置、第二閥位位置和第三閥位位置進行切換。
      [0026]參見圖6,當控制第一控制油腔11、第二控制油腔12均回油,第三控制油腔13進入壓力油時,壓力油通過閥芯2將第一復位彈簧41向左壓縮一個行程,并將活塞32向左推出一個行程使活塞32位于缸體31的第一端,此時閥芯2相當于向左移動了兩個行程,得到閥芯2的第四閥位位置并可使閥芯2穩(wěn)定地保持在該第四閥位位置,從而使換向閥的一根閥芯可以具有四個閥位位置,以滿足換向閥需要具有四種工作狀態(tài)的需求,有利于簡化閥體內(nèi)部結構,而且組裝容易,成本低。
      [0027]可以理解,閥芯2具有四個閥位位置即可以對應換向閥的四個工作狀態(tài),結合參考圖2,優(yōu)選地,本實施例中閥體I上設置有第一工作油口 A、第二工作油口 B、第三工作油口C、進油口 P和回油口 T,換向閥具有如下四種工作狀態(tài):
      [0028]第一工作油口 A與進油口 P相通,第二工作油口 B截止,第三工作油口 C與回油口T相通的第一工作狀態(tài);
      [0029]第一工作油口 A與回油口 T相通,第二工作油口 B與進油口 P相通,第三工作油口C截止的第二工作狀態(tài);
      [0030]第一工作油口 A截止,第二工作油口 B與回油口 T相通,第三工作油口 C與進油口P相通的第三工作狀態(tài);
      [0031]第一工作油口 A、第二工作油口 B、第三工作油口 C相通,進油口 P、回油口 T均截止的第四工作狀態(tài)。
      [0032]該換向閥相當于四位五通換向閥,優(yōu)選地,本實施例中,換向閥的第一工作狀態(tài)與閥芯的第一閥位位置相對應,換向閥的第二工作狀態(tài)與閥芯的第二閥位位置相對應,換向閥的第三工作狀態(tài)與閥芯的第三閥位位置相對應,換向閥的第四工作狀態(tài)與閥芯的第四閥位位置相對應,即,活塞32位于缸筒31的第二端時,換向閥可在第一工作狀態(tài)、第二工作狀態(tài)和第三工作狀態(tài)切換;當活塞32位于缸筒31的第一端時,換向閥工作在第四工作狀態(tài)。
      [0033]本實施例中還示出了使換向閥實現(xiàn)上述四位五通功能的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如圖3至圖8所示,優(yōu)選地,閥體I內(nèi)形成有與第一工作油口 A相通的第一油道6A,與第二工作油口 B相通的第二油道6B,與第三工作油口 C相通的第三油道6C,與進油口 P相通的壓力油道6P,與回油口 T相通的回油道6T,以及過渡油道6M。閥芯2上沿自身第一端至第二端的軸向依次設置有第一凹部21、第二凹部22、第三凹部23、第四凹部24、第五凹部25、第六凹部26和第七凹部27。
      [0034]具體地,見圖3,當閥芯2處于第一閥位位置時,第一油道6A通過第一凹部21與壓力油道6P相通,第三油道6C通過第四凹部24與回油道6T相通,對應換向閥的第一工作狀態(tài)。
      [0035]見圖4,當閥芯2處于第二閥位位置時,第一油道6A通過第三凹部23與回油道6T相通,第二油道6B通過第四凹部24與壓力油道6P相通,對應換向閥的第二工作狀態(tài)。
      [0036]見圖5,當閥芯2處于第三閥位位置時,第二油道6B通過第六凹部26與回油道6T相通,第三油道6C通過第五凹部25與壓力油道6P相通,對應換向閥的第三工作狀態(tài)。
      [0037]見圖6,當閥芯2處于第四閥位位置時,第一油道6A通過第二凹部22與過渡油道6M相通,第二油道6B通過第七凹部27與過渡油道6M相通,第三油道6C通過第六凹部26與過渡油道6M相通,對應換向閥的第四工作狀態(tài)。
      [0038]優(yōu)選地,本實施例中第一控制油腔11通過第一控制閥51與壓力油源和油箱相連。該第一控制閥51優(yōu)選地為兩位三通閥,第一控制閥51的電磁線圈DTl不得電時,第一控制油腔11與壓力油源連通,活塞32保持在缸筒31第二端的位置;當電磁線圈DTl得電時,第一控制油腔11與油箱連通,通過控制第二控制油腔12回油,第三控制油腔13進壓力油,活塞32可在第三控制油腔13內(nèi)壓力油的作用下回復到缸筒31第一端位置。
      [0039]優(yōu)選地,第二控制油腔12和第三控制油腔13通過第二控制閥52與壓力油源和油箱相連。本實施例中第二控制閥52為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其電磁線圈DT2、DT3均不得電時,第二控制油腔12、第三控制油腔13均與油箱連通;當DT2得電時,第二控制油腔12進油、第三控制油腔13回油;iDT3得電時,第二控制油腔12回油,第三控制油腔13進油。
      [0040]需要說明的是,雖然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具有活塞32的缸筒31僅設置在閥體I的一端,可以理解,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在閥體I的兩端都設置帶有活塞32的缸筒31,以實現(xiàn)更多位置的換向要求,在閥體2兩端均設置缸筒31和活塞32的實施方式也應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004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液壓系統(tǒng),該液壓系統(tǒng)可以是應用于泵送作業(yè)的液壓系統(tǒng),也可以是應用于壓裂作業(yè)的液壓系統(tǒng)。參見圖7,該液壓系統(tǒng)包括:第一伸縮缸71、第二伸縮缸72和第三伸縮缸73,以及兩個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換向閥100。其中一個換向閥100的第一工作油口與第一伸縮缸71的有桿腔連通,第二工作油口與第二伸縮缸72的有桿腔連通,第三工作油口與第三伸縮缸73的有桿腔連通。另一個換向閥100的第一工作油口與第一伸縮缸71的無桿腔連通,第二工作油口與第二伸縮缸72的無桿腔連通,第三工作油口與第三伸縮缸73的無桿腔連通。
      [0042]該液壓系統(tǒng)工作時,當一個換向閥100可在第一工作狀態(tài)、第二工作狀態(tài)和第三工作狀態(tài)切換時,另一個換向閥100則工作在第四工作狀態(tài),這樣,第一伸縮缸71、第二伸縮缸72和第三伸縮缸73三個伸縮缸在上述另一個換向閥100作用下可以有桿腔相通或者無桿腔相通,當?shù)谝簧炜s缸71、第二伸縮缸72和第三伸縮缸73三個伸縮缸的無桿腔進油、有桿腔連通時(對應圖7中左側換向閥100可在第一至第三工作狀態(tài)切換、右側換向閥100保持在第四工作狀態(tài)),可以實現(xiàn)高壓泵送;當三個伸縮缸的有桿腔進油、無桿腔連通時(對應圖7中左側換向閥100保持在第四工作狀態(tài)、右側換向閥100可在第一至第三工作狀態(tài)切換),可以實現(xiàn)低壓泵送。也即,通過改變各換向閥100的第一控制油腔的進回油狀態(tài),可以自動實現(xiàn)高低壓切換。
      [0043]當該液壓系統(tǒng)工作在高壓工況下或者低壓工況下時,第一伸縮缸71、第二伸縮缸72和第三伸縮缸73三個伸縮缸的有桿腔或無桿腔進油時,通過換向閥在第一至第三工作狀態(tài)的切換,可以實現(xiàn)三個伸縮缸的循環(huán)進退等待,達到連續(xù)泵送的效果。具體地,換向閥在第一工作狀態(tài)時,第一伸縮缸71的活塞桿伸出,第二伸縮缸72的活塞桿處于等待伸出狀態(tài),第三伸縮缸73的活塞桿收縮;換向閥在第二工作狀態(tài)時,第一伸縮缸71的活塞桿收縮,第二伸縮缸72的活塞桿伸出,第三伸縮缸73的活塞桿處于等待伸出狀態(tài);換向閥在第三工作狀態(tài)時,第一伸縮缸71的活塞桿處于等待伸出狀態(tài),第二伸縮缸72的活塞桿收縮,第三伸縮缸73的活塞桿伸出。
      [0044]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權利要求】
      1.一種換向閥,包括閥體(1)和位于所述閥體(1)內(nèi)可軸向移動的閥芯(2),其特征在于, 該換向閥還包括:缸筒(31)、位于所述缸筒(31)內(nèi)的活塞(32)、第一復位彈簧(41)和第二復位彈簧(42); 所述缸筒(31)的第一端與所述活塞(32)之間形成第一控制油腔(11); 所述缸筒(31)的第二端安裝在所述閥體(1)的第一端,且所述活塞(32)與所述閥芯(2)的第一端之間形成第二控制油腔(12); 所述閥芯(2)的第二端與所述閥體(1)的第二端之間形成第三控制油腔(13); 所述第一復位彈簧(41)位于所述閥芯(2)的第一端和所述活塞(32)之間; 所述第二復位彈簧(42)位于所述閥芯(2)的第二端和所述閥體(1)的第二端之間;所述第一復位彈簧(41)的行程與所述第二復位彈簧(42)的行程相等,所述活塞(32)的行程與所述第一復位彈簧(41)的行程相等; 所述活塞(32)位于所述缸筒(31)的第二端時,所述閥芯(2)可在第一閥位位置、第二閥位位置和第三閥位位置切換,且所述第一復位彈簧(41)和所述第二復位彈簧(42)均處于自然狀態(tài)時,所述閥芯(2)處于所述第二閥位位置; 所述活塞(32)位于所述缸筒(31)的第一端時,所述閥芯(2)處于第四閥位位置。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向閥,其特征在于, 所述閥體(1)上設置有第一工作油口(八)、第二工作油口(8)、第三工作油口⑴)、進油口⑵和回油口⑴; 所述換向閥包括四種工作狀態(tài): 所述第一工作油口(八)與所述進油口(巧相通,第二工作油口(8)截止,第三工作油口(0與所述回油口(1)相通的第一工作狀態(tài); 所述第一工作油口(八)與所述回油口(1)相通,所述第二工作油口(8)與所述進油口(戶)相通,第三工作油口(0截止的第二工作狀態(tài); 所述第一工作油口(八)截止,所述第二工作油口(8)與所述回油口(1)相通,所述第三工作油口(0與所述進油口(巧相通的第三工作狀態(tài); 所述第一工作油口(八)、第二工作油口(8)、第三工作油口(0相通,所述進油口⑴)、回油口(1)均截止的第四工作狀態(tài); 所述換向閥的第一工作狀態(tài)與所述閥芯的第一閥位位置相對應,第二工作狀態(tài)與所述閥芯的第二閥位位置相對應,第三工作狀態(tài)與所述閥芯的第三閥位位置相對應,第四工作狀態(tài)與所述閥芯的第四閥位位置相對應。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換向閥,其特征在于, 所述閥體(1)內(nèi)形成有與所述第一工作油口(八)相通的第一油道(6八),與所述第二工作油口⑶相通的第二油道(68),與所述第三工作油口⑵相通的第三油道(60,與所述進油口(巧相通的壓力油道出?),與所述回油口(1)相通的回油道(61),以及過渡油道(61); 所述閥芯(2)上沿自身第一端至第二端的軸向依次設置有第一凹部(21).第二凹部(22),第三凹部(23)、第四凹部(24),第五凹部(25),第六凹部(26)和第七凹部(27); 所述閥芯(2)處于第一閥位位置時,所述第一油道秘)通過所述第一凹部(21)與所述壓力油道出?)相通,所述第三油道¢0通過所述第四凹部(24)與所述回油道¢1)相通; 所述閥芯(2)處于第二閥位位置時,所述第一油道秘)通過所述第三凹部(23)與所述回油道被!)相通,所述第二油道¢8)通過所述第四凹部(24)與所述壓力油道出?)相通; 所述閥芯(2)處于第三閥位位置時,所述第二油道¢8)通過所述第六凹部(26)與所述回油道¢1)相通,所述第三油道¢0通過所述第五凹部(25)與所述壓力油道出?)相通; 所述閥芯(2)處于第四閥位位置時,所述第一油道秘)通過所述第二凹部(22)與所述過渡油道¢1)相通,所述第二油道¢8)通過所述第七凹部(27)與所述過渡油道(61)相通,所述第三油道¢0通過所述第六凹部(26)與所述過渡油道¢1)相通。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向閥,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復位彈簧(41)的兩端分別與所述閥芯(2)的第一端和所述活塞(32)連接;所述第二復位彈簧(42)的一端為連接端,另一端為自由端。
      5.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換向閥,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油腔(11)通過第一控制閥(51)與壓力油源和油箱相連。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換向閥,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控制油腔(12)和所述第三控制油腔(13)通過第二控制閥(52)與壓力油源和油箱相連。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換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閥(51)和所述第二控制閥(52)均為電磁換向閥。
      8.—種液壓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伸縮缸(71)、第二伸縮缸(72)和第三伸縮缸(73),以及兩個權利要求2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換向閥; 其中一個換向閥的第一工作油口與所述第一伸縮缸(71)的有桿腔連通,第二工作油口與所述第二伸縮缸(72)的有桿腔連通,第三工作油口與所述第三伸縮缸(73)的有桿腔連通; 另一個換向閥的第一工作油口與所述第一伸縮缸(71)的無桿腔連通,第二工作油口與所述第二伸縮缸(72)的無桿腔連通,第三工作油口與所述第三伸縮缸(73)的無桿腔連通。
      【文檔編號】F15B13/06GK204164424SQ201420580949
      【公開日】2015年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10月9日
      【發(fā)明者】楊鑫, 張志強, 吳軍 申請人:三一重型能源裝備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