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軸向剖分雙吸兩級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泵,具體涉及一種軸向剖分雙吸兩級泵。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國內流量2500m3/h、揚程400m、功率超過3500kw的單個泵機組是一個空白。目前普遍使用兩臺套泵機組并聯(lián)使用,通過流量減半來滿足工況要求。若采用單個泵機組來實現(xiàn),由于流量和功率大,所以對機組穩(wěn)定性、流道水力平穩(wěn)過渡、軸向力徑向力平衡、振動脈沖控制等的設計和制造要求更為苛刻,成為此類泵研發(fā)難以逾越的障礙。
【發(fā)明內容】
[0003]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適合輸送大流量高揚程介質的大功率軸向剖分雙吸兩級泵,保證機組水力過度平穩(wěn)、拆卸方便,運行穩(wěn)定、安全可靠。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提出一種大功率軸向剖分雙吸兩級泵,包括泵體、泵蓋、泵軸、首級葉輪、次級葉輪、軸承部件、泵體口環(huán)、吐出襯套、級間襯套、節(jié)流襯套、吸入襯套和密封部件,首級葉輪為雙吸結構,次級葉輪為單吸結構,過渡流道位于首級葉輪和次級葉輪之間,過渡流道的排出口上下兩側增設有離散式分液板,首級葉輪和次級葉輪之間的泵軸上設置有背部外表面為曲面的級間襯套,級間襯套的曲面處焊接有分液板。
[0005]所述首級葉輪的吸入口直徑大于500mm。
[0006]所述首級葉輪和次級葉輪的直徑大于700_,次級葉輪的直徑大于首級葉輪直徑,且兩者的直徑差大于50mm。
[0007]所述過渡流道為S型流道。
[0008]所述泵體口環(huán)、級間襯套、節(jié)流襯套、吸入襯套和吐出襯套均帶有逆波型迷宮槽結構。
[0009]所述離散式分液板的設置位置分別位于過渡流道面積的1/4、1/2、3/4處。
[0010]所述泵蓋采用中開式泵蓋。
[0011]所述泵蓋上沿水力擴散方向設置有筋板。
[0012]所述泵體上沿水力擴散方向設置有筋板。
[0013]所述軸承部件及密封部件與泵體采用止口配合。
[0014]本實用新型具有運行穩(wěn)定高效、安全可靠、維修方便、使用壽命長等特點,體現(xiàn)在:
[0015]1.首級葉輪采用雙吸結構,入口口徑大于500_,吸入室流道面積大,流道橫截面寬,有利于保證葉輪的吸入能力,降低氣蝕性能。次級葉輪采用單吸結構,次級葉輪直徑比首級葉輪直徑大50mm以上,保證過渡流道光滑過度,減小水力沖擊。
[0016]2.采用水力沖擊疏導方法來降低振動,具體體現(xiàn)為過渡流道排出口增設離散式分液板,衰減次級吸入水力的相互撞擊,減小水力脈沖引起的機組振動。
[0017]3.首級葉輪和次級葉輪之間的泵軸上設置有背部外表面為曲面的級間襯套,級間襯套的曲面處焊接有分液板,有利于對次級葉輪的吸入流道水力沖擊脈沖進行緩沖,保證次級葉輪吸入口獲得良好穩(wěn)定的吸入能力。本項技術是降低殼體振動的關鍵所在。
[0018]4.采用低速高揚程設計,葉輪直徑高于?700mm,兩級葉輪之間采用“S”擴散漸變形式新型過渡流道,即加高過渡流道徑向尺寸,減小過渡流道軸向尺寸。
[0019]5.采用高效水力模型設計,口環(huán)、級間襯套、節(jié)流襯套、吸入襯套、吐出襯套采用逆波型迷宮槽結構,迷宮槽入口指向進流方向,可有效減少摩擦副之間沿程損失從而提高水力效率。
[0020]6.泵蓋和泵體上沿水力擴散方向設置有加強筋板,有利于增加泵機組的剛度、加強機組穩(wěn)定性;泵蓋采用中開形式,進出口法蘭設計于泵體上,在不拆卸系統(tǒng)管路的同時,即可實現(xiàn)泵體維護、檢修及更換轉子,簡化泵的維護及維修流程。
[0021]7.軸承部件及密封部件與泵殼體連接使用止口配合,有利于降低泵拆裝過程中機械密封損耗率。
【附圖說明】
[0022]圖1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3]圖2是圖1中I處的局部放大圖;
[0024]圖3是圖1中II處的局部放大圖;
[0025]圖4是圖1中III處的局部放大圖;
[0026]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泵蓋及泵體筋板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8]如圖1所示的大功率軸向剖分雙吸兩級泵,包括泵體4、泵蓋5、泵軸2、首級葉輪9、次級葉輪12、軸承部件1、泵體口環(huán)8、吐出襯套18、級間襯套10、節(jié)流襯套13、吸入襯套6、驅動側密封部件3、非驅動側密封部件14及鎖緊螺母7。首級葉輪9為雙吸結構,次級葉輪12為單吸結構,過渡流道位于首級葉輪9和次級葉輪12之間,首級葉輪9和次級葉輪12之間的泵軸2上設置有背部外表面為曲面的級間襯套10,級間襯套10的曲面處焊接有分液板Ilo
[0029]轉子部件主要包括泵軸2、首級葉輪9、次級葉輪12等,轉子部件置于泵體4中,拆除軸承部件1、非驅動側密封部件14后,拆除泵蓋5,轉子部件即可整體吊出,便于進行安裝拆卸。泵的吸入口位于首級葉輪側,即驅動側,排出口位于次級單吸葉輪側,即非驅動側。
[0030]如圖2所示,過渡流道排出口上下兩側增設離散式分液板15,介質從首級葉輪9甩出后,經過過渡流道入口收集、混流、融合后經過對撞式拐點直接進入離散式分液板15進行分流、梳理,最后匯總至次級葉輪12的吸入口處。通過機械式分流建立介質水力脈沖緩沖區(qū),保證機組穩(wěn)定性。
[0031]如圖3所示,級間襯套10背部外表面曲面過渡,介質經過過渡流道狹長排出段垂直下落后,通過曲面表面緩沖,逐漸減小水力沖擊、減緩并穩(wěn)定流速。通過焊接分液板11分流介質,保證次級葉輪12吸入口獲得良好穩(wěn)定的吸入能力,級間軸套16起到保護軸的作用。
[0032]如圖4所示,泵體口環(huán)8、級間襯套10、節(jié)流襯套13、吸入襯套6、吐出襯套18均采用新型逆波型迷宮槽設計,迷宮槽入口指向進流方向??捎行p少摩擦副之間沿程損失從而提高水力效率,葉輪口環(huán)17、軸套19及鎖緊螺母20對葉輪和泵軸2起到保護作用。
[0033]如圖5所示,泵蓋5上沿水力擴散方向設置左筋板21、上筋板22和右筋板23,泵體4上沿水力擴散方向左筋板24、上筋板25和右筋板26。筋板的設置有利于增加泵機組剛度、加強機組穩(wěn)定性。泵蓋5采用中開形式,進出口法蘭設計于泵體上,揭開泵蓋5即可實現(xiàn)泵的維護、檢修及更換轉子,無需拆卸系統(tǒng)管路,簡化了泵的維護及維修流程。
[0034]本實用新型適用于輸送煤制油相關裝置中的貧液、半貧液,低溫甲醇洗裝置中的貧甲醇、吸收塔進料等。具有運行穩(wěn)定高效、安全可靠、維修方便、使用壽命長等特點。
【主權項】
1.一種大功率軸向剖分雙吸兩級泵,包括泵體、泵蓋、泵軸、首級葉輪、次級葉輪、軸承部件、泵體口環(huán)、吐出襯套、級間襯套、節(jié)流襯套、吸入襯套和密封部件,其特征在于:首級葉輪為雙吸結構,次級葉輪為單吸結構,過渡流道位于首級葉輪和次級葉輪之間,過渡流道的排出口上下兩側增設有離散式分液板,首級葉輪和次級葉輪之間的泵軸上設置有背部外表面為曲面的級間襯套,級間襯套的曲面處焊接有分液板。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軸向剖分雙吸兩級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首級葉輪的吸入口直徑大于500mm。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軸向剖分雙吸兩級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首級葉輪和次級葉輪的直徑大于700mm,次級葉輪的直徑大于首級葉輪直徑,且兩者的直徑差大于50mmo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軸向剖分雙吸兩級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渡流道為S型流道。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軸向剖分雙吸兩級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體口環(huán)、級間襯套、節(jié)流襯套、吸入襯套和吐出襯套均帶有逆波型迷宮槽結構。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軸向剖分雙吸兩級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離散式分液板的設置位置分別位于過渡流道面積的1/4、1/2、3/4處。7.根據(jù)權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大功率軸向剖分雙吸兩級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蓋采用中開式泵蓋。8.根據(jù)權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大功率軸向剖分雙吸兩級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蓋上沿水力擴散方向設置有筋板。9.根據(jù)權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大功率軸向剖分雙吸兩級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體上沿水力擴散方向設置有筋板。10.根據(jù)權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大功率軸向剖分雙吸兩級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部件及密封部件與泵體采用止口配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泵,具體涉及一種軸向剖分雙吸兩級泵。提出一種大功率軸向剖分雙吸兩級泵,包括泵體、泵蓋、泵軸、首級葉輪、次級葉輪、軸承部件、口環(huán)、吐出襯套、級間襯套、節(jié)流襯套、吸入襯套和密封部件,首級葉輪為雙吸結構,次級葉輪為單吸結構,過渡流道位于首級葉輪和次級葉輪之間,過渡流道的排出口上下兩側增設有離散式分液板,首級葉輪和次級葉輪之間的泵軸上設置有背部外表面為曲面的級間襯套,級間襯套的曲面處焊接有分液板。本實用新型具有運行穩(wěn)定高效、安全可靠、維修方便、使用壽命長等特點。
【IPC分類】F04D29/66, F04D29/42, F04D29/22, F04D1/06, F04D29/043
【公開號】CN204646685
【申請?zhí)枴緾N201520245167
【發(fā)明人】王強, 鄒冬林, 張化川, 葛愛香, 冷志強
【申請人】大連深藍泵業(yè)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9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