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通信用塑料管道組合拼接式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在地下敷設的通信管道專用配件,特別涉及一種為多孔組群的塑料通信管道卡固所用的組合拼接式卡具。
隨著通信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塑料管材越來越多地被應用于通信管道建設工程當中,由于通信管道的斷面是由多根單孔或多孔塑料管組合疊放而成的,加之較大孔徑塑料管的生產(chǎn)長度有限,因而其外形的固定、管間距的保持及接頭處的有效承托就成了不可回避的問題。傳統(tǒng)的方法是采用混凝土基礎加包封的方式,其弊端是施工周期長、造價高、分群及擴容困難。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造價低廉、施工便捷、適應性強的通信用塑料管道組合拼接式卡具。
本實用新型通信用塑料管道組合拼接式卡具,其特點是組合應用于通信管道接頭處的卡具由燕尾槽式拼接的底板、卡板和隔板所組成;承托接頭的底板由兩端的左底板、右底板和中間部位的一至若干塊中底板燕尾槽式拼接成長方形平面板狀整體,局部內凹,背部做薄并設拉筋;延管道方向在接頭兩側與底板燕尾槽式連接成一體的呈倒U形的卡板由角卡板和直卡板組成,局部內凹,背部做薄并設拉筋;保持管間距的隔板由頭隔板和續(xù)隔板燕尾槽式拼接成一長條形平面板狀,雙側內凹,非凹處做薄或做空。本實用新型為組合拼接式,可適應任意孔數(shù)的管群組合,拆裝靈活、很好的解決了外形固定、管間距、接頭承托、分群及擴容等問題。
本實用新型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1.降低工程造價。
一般情況下可每隔三米用一組卡具卡固,節(jié)省大量的基礎及包封用混凝土投資。
2.縮短施工周期。
卡具拼接組合方便快捷,且卡固后即可填土告竣,省去原方式中最為耗時的澆注混凝土及養(yǎng)生時間。
3.不損傷管材。
卡具與管材均為塑料制品,且卡具的各種組件都有一定寬度,不會造成相互間的卡傷,而原方式中的定位鋼筋及水泥的化學成份均會對管材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
4.分群及擴容方便。
在適當位置將管群分開卡固,就能實現(xiàn)分群;卡具拆開重組即可配合擴容。
本實用新型由以下附圖及實施例給出附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12孔通信管道組合拼接式卡具整體結構視圖。
附圖2為底板(1)左底板(1-1)的立體圖。
附圖3為底板(1)中底板(1-2)的立體圖。
附圖4為底板(1)右底板(1-3)的立體圖。
附圖5為卡板(2)角卡板(2-1)的立體圖。
附圖6為卡板(2)直卡板(2-2)的立體圖。
附圖7為隔板(3)頭隔板(3-1)的立體圖。
附圖8為隔板(3)續(xù)隔板(3-2)的立體圖。
通信管道組合拼接式卡具(以Φ110mm×12孔管道所用卡具為例),采用聚乙烯樹脂材料,鑄塑工藝成型。該卡具由底板(1)、卡板(2)、隔板(3)三部分組成。其中底板(1)長度450mm,設R110mm及R120mm的局部內凹,背部做薄并設拉筋,燕尾槽式拼接,根據(jù)使用部位不同,又分為左底板(1-1)、中底板(1-2)、右底板(1-3),每個組合中使用左底板(1-1)一塊、中底板(1-2)一至若干塊、右底板(1-3)一塊,拼接后的底板外輪廓呈長方形平面板狀;卡板(2)寬度70mm,設R110mm局部內凹,背部做薄并設拉筋,燕尾槽式拼接,根據(jù)使用部位的不同分為角卡板(2-1)、直卡板(2-2),每個組合中用角卡板(2-1)4塊,直卡板(2-2)若干塊,拼接后的卡板(2)外輪廓呈倒U形板狀;隔板(3)寬度50mm,設R110mm雙側內凹,非凹處做薄或做空,燕尾槽式拼接,分為頭隔板(3-1)、續(xù)隔板(3-2),拼接后的隔板(3)外輪廓呈長條形板狀;卡具總體組合時兩外側底板[(1-1)、(1-3)]與卡板(2)燕尾槽式連接,隔板(3)則不與底板(1)或卡板(2)相連,兩側與卡板(2)相抵,放在管間,起間隔作用。
權利要求1.一種通信用塑料管道組合拼接式卡具,其特征在于a.組合應用于通信管道接頭處的卡具由燕尾槽式拼接的底板(1)、卡板(2)和隔板(3)所組成;b.承托接頭的底板(1)由兩端的左底板(1-1)、右底板(1-3)和中間部位的一至若干塊中底板(1-2)燕尾槽式拼接成長方形平面板狀整體,局部內凹,背部做薄并設拉筋;c.延管道方向在接頭兩側與底板(1)燕尾槽式連接成一體的呈倒U形的卡板(2)由角卡板(2-1)和直卡板(2-2)組成,局部內凹,背部做薄并設拉筋;d.保持管間距的隔板(3)由頭隔板(3-1)和續(xù)隔板(3-2)燕尾槽式拼接成一長條形平面板狀,雙側內凹,非凹處做薄或做空。
專利摘要一種通信用塑料管道組合拼接式卡具,屬地下敷設的通信管道專用配件。其特點是由燕尾槽式拼接的底板、卡板、隔板三部分組成。本實用新型具有降低工程造價、縮短施工周期、不損傷管材、分群及擴容方便等優(yōu)點。應用于管道接頭處,起到接頭承托、外形固定、保持管間距等多重作用,并可任意拼接,適應不同的管群組合。
文檔編號F16L3/23GK2443515SQ00248090
公開日2001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00年8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00年8月30日
發(fā)明者李巖 申請人:李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