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裝載機多路換向閥過載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壓元件,特別是裝載機換向閥中的過載溢流裝置。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裝載機轉斗油缸前、后腔過載溢流閥是置于換向閥外部的一個獨立的元件,其外連于換向閥,結構復雜且易漏油,增加了成本。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緊湊,成本低的過載溢流閥。
本實用新型包括裝載機多路換向閥的內置前、后腔過載溢流閥,前腔過載溢流閥包括換向閥體、轉斗閥桿、閥芯、彈簧等,后腔過載溢流閥包括換向閥體、轉斗閥桿、單向閥、導閥、彈簧等,帶導閥的單向閥置于轉斗閥桿內,其特征是該前腔過載溢流閥中的轉斗閥桿腰部有環(huán)槽,在環(huán)槽段有垂直(或斜)孔,閥桿中有一軸向盲孔,一環(huán)槽與轉斗油缸前腔相通,通過垂直孔與盲孔相通,另一環(huán)槽與換向閥體回油腔相通,通過垂直(或斜)孔與油腔相通;該后腔過載溢流閥中的轉斗閥桿上有四排垂直孔,該單向閥、導閥和導閥進油孔端口構成密封面,導閥進油孔與一盲孔相連,轉斗油缸后腔通過垂直孔與盲孔連通。
根據(jù)溢流閥的結構及工作原理不同,前腔過載溢流閥可分為直動式和先導式。直動式溢流閥的閥芯可以為鋼球閥芯,也可以為錐形閥芯;先導式溢流閥芯包括主閥和先導閥兩部份。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將裝載機轉斗油缸前、后腔過載溢流閥置于換向閥轉斗閥桿內,使其結構簡單、緊湊,省去原有換向閥外置的前、后腔過載溢流閥,降低了成本。
圖1是本實用新型直動式前腔過載溢流閥剖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先導式前腔過載溢流閥剖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后腔過載溢流閥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1中1、轉斗閥桿、2、換向閥體、3、換向閥體回油腔、4、盲孔、5、油槽、6、環(huán)槽、7、垂直孔、8、轉斗油缸前腔、9、閥芯(鋼球)、10、墊片、11、環(huán)槽、12、垂直孔、13、彈簧、14、油腔、15、彈簧座。
圖2中1、轉斗閥桿、2、換向閥體、3、換向閥體回油腔、4、盲孔、5、油槽、6、環(huán)槽、7、垂直孔、8、轉斗油缸前腔、11、環(huán)槽、15、彈簧座、16、導閥座、17、孔、18、斜孔、19、過渡油腔、20、節(jié)流孔、21、主閥芯、22、主閥彈簧、23、主閥腔、24、導閥進油孔、25、斜孔、26、導閥芯、27、導閥彈簧、28、導閥腔。
圖3中1、轉斗閥桿、2、換向閥體、3、換向閥體回油腔、5、油槽、29、垂直孔、30、垂直孔、31、盲孔、32、導閥進油孔、33、單向閥、34、垂直孔、35、導閥、36、導閥彈簧、37、導閥腔、38、螺塞、39、彈簧座、40、單向閥彈簧、41、孔、42、環(huán)槽、43、垂直孔、44、轉斗油缸后腔。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為直動式前腔過載溢流閥,它包括換向閥體2、轉斗閥桿1、閥芯9、彈簧13等,轉斗閥桿1腰部加工有環(huán)槽6和環(huán)槽11,環(huán)槽6上加工有垂直孔7,環(huán)槽11上加工有垂直孔12,閥芯9的一側連有盲孔4,轉斗油缸前腔8通過環(huán)槽6、垂直孔7與盲孔4連通。換向閥體回油腔3通過環(huán)槽11、垂直孔12與油腔14連通。彈簧13將閥芯9抵壓在盲孔4的端口上,形成一密封面,切斷了盲孔4與油腔14的通道。當轉斗油缸前腔8油壓超過一定值時,液壓油通過垂直孔7、盲孔4將閥芯9向右推開,彈簧13壓縮,盲孔4和油腔14連通,實現(xiàn)了轉斗油缸前腔8液壓油溢流卸荷。
如圖2所示為先導式前腔過載溢流閥,它是圖1的另一種實施方案。轉斗閥桿1腰部加工有環(huán)槽6和環(huán)槽11,環(huán)槽6上加工垂直孔7,環(huán)槽11上加工有斜孔18和斜孔25,轉斗閥桿一端加工有主閥腔23、過渡油腔19、節(jié)流孔20和盲孔4,轉斗油缸前腔8通過環(huán)槽6、垂直孔7與盲孔4連通,同時通過節(jié)流孔20與主閥腔23連通。換向閥體回油腔3通過環(huán)槽11、斜孔18、斜孔25與導閥腔28連通,同時也通過斜孔18與過渡油腔19連通。主閥彈簧22將主閥芯21抵壓在盲孔4的端口上,形成一密封面,切斷了盲孔4與過渡油腔19、斜孔18、25、換向閥體回油腔3的通道。導閥彈簧27將導閥芯26抵壓在導閥進油孔24端口上,形成一密封面,切斷了導閥進油孔24與導閥腔28、孔17、斜孔18、25、環(huán)槽11及換向閥體回油腔3的通道。開啟時,導閥彈簧27壓縮,導閥芯26右移,導閥進油孔24與導閥腔28、孔17、斜孔18、25、環(huán)槽11及換向閥體回油腔3連通,實現(xiàn)了轉斗油缸前腔8液壓油溢流卸荷。卸荷時導閥首先開啟,小部份流量通過節(jié)流孔20先導閥溢流卸荷,然后主閥開啟,大部份流量通過主閥溢流卸荷。
如圖3所示為后腔過載溢流閥,它包括換向閥體2,轉斗閥桿1、單向閥33、導閥35、彈簧40等,轉斗閥桿1上有四排垂直孔29、30、34、43,轉斗閥桿內裝帶導閥35的單向閥33。轉斗油缸后腔44通過垂直孔30和盲孔31相通。換向閥體回油腔3通過垂直孔43、環(huán)槽42、孔41與導閥腔37連通。單向閥彈簧40將單向閥33抵壓在盲孔31的端口上,形成一密封面,切斷了盲孔31與垂直孔34的通道。導閥彈簧36將導閥35抵壓在導閥進油孔32端口上,形成一密封面,切斷了導閥進油孔32與導閥腔37的通道。當轉斗油缸后腔44內油壓升高至一定值時,油壓將單向閥33向左壓,導閥35開啟,導閥彈簧36壓縮,導閥35左移,盲孔31和導閥腔37連通,實現(xiàn)了轉斗油缸后腔44液壓油溢流卸荷。
權利要求1.裝載機多路換向閥過載裝置,包括轉斗油缸前、后腔過載溢流閥,前腔過載溢流閥由換向閥體(2)、轉斗閥桿(1)、閥芯(9)、彈簧(13)等組成,后腔過載溢流閥由換向閥體(2)、轉斗閥桿(1)、單向閥(33)、導閥(35)、彈簧(40)等組成,帶導閥(35)的單向閥(33)置于轉斗閥桿(1)內,其特征是前腔過載溢流閥中的轉斗閥桿(1)腰部有環(huán)槽(6、11),在環(huán)槽段有垂直(或斜)孔(7、12),閥桿中有一軸向盲孔(4),一環(huán)槽(6)與轉斗油缸前腔(8)相通,通過垂直孔(7)與盲孔(4)相通,另一環(huán)槽(11)與換向閥體回油腔(3)相通,通過垂直(或斜)孔(12)與油腔(14)相通;該后腔過載溢流閥中的轉斗閥桿(1)上有四排垂直孔(29、30、34、43),該單向閥(33)、導閥(35)和導閥進油孔(32)端口構成密封面,導閥進油孔(32)與一盲孔(31)相連,轉斗油缸后腔(44)通過垂直孔(30)與盲孔(31)連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載機多路換向閥過載裝置,其特征是該前腔過載溢流閥的閥芯(9)為球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載機多路換向閥過載裝置,其特征是該前腔過載溢流閥的閥芯(9)為錐閥。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載機多路換向閥過載裝置,其特征是該前腔過載溢流閥的閥芯(9)包括導閥(26)和主閥(2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壓元件,特別是裝載機換向閥中的過載溢流裝置。本實用新型包括裝載機多路換向閥的內置前、后腔過載溢流閥,前腔過載溢流閥包括換向閥體、轉斗閥桿、閥芯、彈簧等,后腔過載溢流閥包括換向閥體、轉斗閥桿、單向閥、導閥、彈簧等,帶導閥的單向閥置于轉斗閥桿內,其特征是該前腔過載溢流閥中的轉斗閥桿腰部有環(huán)槽,在環(huán)槽段有垂直(或斜)孔,閥桿中有一軸向盲孔,一環(huán)槽與轉斗油缸前腔相通,通過垂直孔與盲孔相通,另一環(huán)槽與換向閥體回油腔相通,通過垂直(或斜)孔與油腔相通;該后腔過載溢流閥中的轉斗閥桿上有4排垂直孔,該單向閥、導閥和導閥進油孔端口構成密封面,導閥進油孔與一盲孔相連,轉斗油缸后腔通過垂直孔(30)與盲孔連通。
文檔編號F16K17/04GK2627310SQ0323239
公開日2004年7月21日 申請日期2003年6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6月18日
發(fā)明者陳莉, 方匡陽, 陳益標, 蔣俊 申請人:浙江臨海海宏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