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帶停車制動的制動啟動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制動啟動裝置(brake actuator),特別涉及用于例如鐵道等的車輛的 帶停車制動(parking brake)的制動啟動裝置。
背景技術:
在現(xiàn)有技術中,在用于例如鐵道等的車輛中已經(jīng)使用了通過流體壓力和彈簧的恢 復力得到驅(qū)動的制動啟動裝置。在這種制動啟動裝置中,已經(jīng)提出了除普通制動功能外,還 具有停車制動功能的制動啟動裝置(例如專利文獻1)。圖5示出了現(xiàn)有技術的帶停車制動的制動啟動裝置的例子。如圖5所示,制動啟動裝置20具有管狀殼體構件21,在殼體構件21的壁部21a的 一端具有缸部21b?;钊?2形成為由圓筒部22a和基部22b形成的中空形狀,并且活塞22設置成能 夠在壁部21a的缸部21b內(nèi)滑動?;钊?2設置成在缸部21b的內(nèi)部空間內(nèi),在基部22b與 缸部21b之間形成空氣室23。此外,在活塞22的基部22b與殼體構件21的壁部21a之間設置有彈簧24。這樣, 當空氣流入空氣室23中時,活塞22抵抗彈簧24,在缸部21a內(nèi)向制動作用方向(圖5中的 右方)滑動。此外,在活塞22的圓筒部22a內(nèi)設置有能夠沿殼體構件21的長度方向與活塞22 一起往復移動的棒狀構件25。棒狀構件25在其外表面形成有螺紋槽25a。棒狀構件25聯(lián) 接至制動裝置(未示出)。在活塞的圓筒部22a與棒狀構件25之間設置有筒夾構件(colletmember) 26。筒 夾構件26形成為圓筒形,并沿殼體構件21的長度方向具有多個縫部(未示出)。在筒夾構件26的端部26a的外表面形成有沿徑向向外傾斜的錐形部26b。在筒夾 構件26的端部26a的內(nèi)表面形成有螺紋部26c。在制動啟動裝置20中,當在車輛運行的同時使空氣進入空氣室23時,活塞22沿 殼體構件21的長度方向移動,活塞22的圓筒部22a的端部的內(nèi)表面與筒夾構件26的錐形 部26b發(fā)生接觸。這時,筒夾構件26沿沿徑向向內(nèi)發(fā)生變形,筒夾構件26的螺紋部26c與 棒狀構件25的螺紋槽25a接合。因此,棒狀構件25與活塞22 —起沿制動作用方向移動, 從而能夠在車輛運行時啟動制動功能。另一方面,活塞22的圓筒部22a的外表面經(jīng)由環(huán)形保持環(huán)27聯(lián)接有筒狀構件28。筒狀停車活塞29與筒狀構件28的外表面接觸地固定在筒狀構件28的外表面 上。停車活塞29在其沿殼體構件21的長度方向的一端,具有沿徑向方向朝外直立的端壁 部29a。停車活塞29設置成在殼體構件21的內(nèi)部空間中,在端壁部29a與殼體構件21的 壁部21a之間形成停車用空氣室30。停車活塞29在其沿殼體構件21的長度方向的另一端,沿徑向方向向外直立地設 置有彈簧接收部29b。在停車活塞29的彈簧接收部29b與殼體構件21的壁部21a之間設
4置有停車彈簧31。在制動啟動裝置20中,在車輛運行時,在停車用空氣室30中總是存在空氣,以使 停車彈簧31不發(fā)生作用。當車輛停車時,進行操作以從停車用空氣室30釋放空氣,使得停車彈簧31沿制動 作用方向(圖5中的右方)推壓停車活塞29。隨此,筒狀構件28沿制動作用方向移動,并 且活塞22也與筒狀構件28 —起沿制動作用方向滑動。因此,棒狀構件25沿制動作用方向 移動,從而能夠啟動停車制動功能。專利文獻1 日本專利申請2001-56036號公報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問題然而,對于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構成,在例如停車制動功能已啟動的狀態(tài)下發(fā)生停電 時,向停車用空氣室30中的空氣供給停止,從而不能解除停車制動功能。因此,對于現(xiàn)有技術的構成,在發(fā)生停電等情況時,即使想手動移動車輛,也因為 啟動了停車制動功能,而不能移動車輛。鑒于上述情況,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帶停車制動的制動啟動裝置,其即 使在因停電等造成帶停車制動的制動啟動裝置不作動的情況下,也能夠手動解除停車制動 功能。解決問題的手段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的上述問題,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種帶停車制動的制動啟動裝置包 括呈管狀的殼體構件;設置成在殼體構件的內(nèi)部空間內(nèi)限定空氣室、并構造成能夠沿殼 體構件的長度方向往復移動的中空形狀的活塞;設置在殼體構件的壁部與活塞之間、并構 造成沿殼體構件的長度方向推壓活塞的推壓裝置;設置在活塞的內(nèi)部空間中、并構造成能 夠與活塞一起沿殼體構件的長度方向往復移動的棒狀構件;與活塞的外表面聯(lián)接、并沿殼 體構件的長度方向延伸的筒狀構件;安裝成與筒狀構件的外表面發(fā)生接觸、設置成在與殼 體構件的壁部之間形成停車用空氣室、并構造成能夠沿殼體構件的長度方向往復移動的筒 狀的停車活塞;和設置在殼體構件的壁部與停車活塞之間、并構造成在從停車用空氣室釋 放空氣時沿制動作用方向推壓停車活塞的停車用推壓裝置,其中,在筒狀構件的外表面上 形成有沿筒狀構件的軸向方向延伸的第一凹部、和從第一凹部沿圓周方向延伸的第二凹 部;在筒狀構件與停車活塞之間設置有球;并且當沿圓周方向旋轉停車活塞時,球從第二 凹部向第一凹部移動。在上述發(fā)明的另一方面,第二凹部沿使球在空氣進入停車用空氣室時從第一凹部 移動至第二凹部的方向延伸。根據(jù)本發(fā)明另一方面的帶停車制動的制動啟動裝置包括呈管狀的殼體構件;設 置成在殼體構件的內(nèi)部空間內(nèi)限定空氣室、并構造成能夠沿殼體構件的長度方向往復移動 的中空形狀的活塞;設置在殼體構件的壁部與活塞之間、并構造成沿殼體構件的長度方向 推壓活塞的推壓裝置;設置在活塞的內(nèi)部空間中、并構造成能夠與活塞一起沿殼體構件的 長度方向往復移動的棒狀構件;與活塞的外表面聯(lián)接、并沿殼體構件的長度方向延伸的筒 狀構件;安裝成與筒狀構件的外表面發(fā)生接觸、設置成在與殼體構件的壁部之間形成停車用空氣室、并構造成能夠沿殼體構件的長度方向往復移動的筒狀的停車活塞;和設置在殼 體構件的壁部與停車活塞之間、并構造成在從停車用空氣室釋放空氣時沿制動作用方向推 壓停車活塞的停車用推壓裝置,其中,在筒狀構件的外表面上形成有沿筒狀構件的軸向方 向延伸的第一凹部、和從第一凹部沿圓周方向延伸的第二凹部;在停車活塞的內(nèi)表面上形 成凸部;并且當沿圓周方向旋轉停車活塞時,凸部從第二凹部向第一凹部移動。在上述發(fā)明的另一方面,第二凹部沿使凸部在空氣進入停車用空氣室時從第一凹 部移動至第二凹部的方向延伸。根據(jù)本發(fā)明另一方面的帶停車制動的制動啟動裝置包括呈管狀的殼體構件;設 置成在殼體構件的內(nèi)部空間內(nèi)限定空氣室、并構造成能夠沿殼體構件的長度方向往復移動 的中空形狀的活塞;設置在殼體構件的壁部與活塞之間、并構造成沿殼體構件的長度方向 推壓活塞的推壓裝置;設置在活塞的內(nèi)部空間中、并構造成能夠與活塞一起沿殼體構件的 長度方向往復移動的棒狀構件;與活塞的外表面聯(lián)接、并沿殼體構件的長度方向延伸的筒 狀構件;安裝成與筒狀構件的外表面發(fā)生接觸、設置成在與殼體構件的壁部之間形成停車 用空氣室、并構造成能夠沿殼體構件的長度方向往復移動的筒狀的停車活塞;和設置在殼 體構件的壁部與停車活塞之間、并構造成在從停車用空氣室釋放空氣時沿制動作用方向推 壓停車活塞的停車用推壓裝置,其中,在停車活塞的內(nèi)表面上形成有沿停車活塞的軸向方 向延伸的第一凹部、和從第一凹部沿圓周方向延伸的第二凹部;在筒狀構件的外表面上形 成凸部;并且當沿圓周方向旋轉停車活塞時,凸部從第二凹部向第一凹部移動。在上述發(fā)明的另一方面,第二凹部沿使凸部在空氣進入停車用空氣室時從第一凹 部移動至第二凹部的方向延伸。本發(fā)明的效果如上所述,由于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帶停車制動的制動啟動裝置包括呈管狀的殼體構 件;設置成在殼體構件的內(nèi)部空間內(nèi)限定空氣室、并構造成能夠沿殼體構件的長度方向往 復移動的中空形狀的活塞;設置在殼體構件的壁部與活塞之間、并構造成沿殼體構件的長 度方向推壓活塞的推壓裝置;設置在活塞的內(nèi)部空間中、并構造成能夠與活塞一起沿殼體 構件的長度方向往復移動的棒狀構件;與活塞的外表面聯(lián)接、并沿殼體構件的長度方向延 伸的筒狀構件;安裝成與筒狀構件的外表面發(fā)生接觸、設置成在與殼體構件的壁部之間形 成停車用空氣室、并構造成能夠沿殼體構件的長度方向往復移動的筒狀的停車活塞;和設 置在殼體構件的壁部與停車活塞之間、并構造成在從停車用空氣室釋放空氣時沿制動作用 方向推壓停車活塞的停車用推壓裝置,其中,在筒狀構件的外表面上形成有沿筒狀構件的 軸向方向延伸的第一凹部、和從第一凹部沿圓周方向延伸的第二凹部;在筒狀構件與停車 活塞之間設置有球;并且當沿圓周方向旋轉停車活塞時,球從第二凹部向第一凹部移動,所 以即使啟動了停車制動功能,也能通過沿圓周方向旋轉停車活塞,使球從第二凹部移動至 第一凹部。因此,筒狀構件沿與制動作用方向相反的方向在第一凹部中移動。由此,與筒狀 構件聯(lián)接的活塞也朝與制動作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動,從而能夠解除停車制動功能。因此, 在發(fā)生停電等情況時,即使啟動了停車制動功能,也能夠手動解除停車制動功能,從而能夠 移動車輛。此外,由于在筒狀構件與停車活塞之間設置有球,所以能夠在解除停車制動功能 時,不用施加作用力的情況下,輕松地沿圓周方向旋轉停車活塞。
此外,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帶停車制動的制動啟動裝置,由于第二凹部沿使球在空氣進 入停車用空氣室時從第一凹部移動至第二凹部的方向延伸,所以在將停車制動功能從解除 狀態(tài)返回初始狀態(tài)的情況下,當空氣進入停車用空氣室時,停車活塞沿與制動作用方向相 反的方向移動,隨此使球在第一凹部中移動至第一凹部與第二凹部之間的分界部。然后,停 車活塞通過車輛運行時的振動以及停車活塞和球的重量等發(fā)生旋轉,從而球能自動從第一 凹部移動至第二凹部。這樣,只通過使空氣進入停車用空氣室,就能夠在不用手動旋轉停車活塞的情況 下,將停車制動功能從解除狀態(tài)恢復至初始狀態(tài)。此外,由于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帶停車制動的制動啟動裝置包括呈管狀的殼體構件; 設置成在殼體構件的內(nèi)部空間內(nèi)限定空氣室、并構造成能夠沿殼體構件的長度方向往復移 動的中空形狀的活塞;設置在殼體構件的壁部與活塞之間、并構造成沿殼體構件的長度方 向推壓活塞的推壓裝置;設置在活塞的內(nèi)部空間中、并構造成能夠與活塞一起沿殼體構件 的長度方向往復移動的棒狀構件;與活塞的外表面聯(lián)接、并沿殼體構件的長度方向延伸的 筒狀構件;安裝成與筒狀構件的外表面發(fā)生接觸、設置成在與殼體構件的壁部之間形成停 車用空氣室、并構造成能夠沿殼體構件的長度方向往復移動的筒狀的停車活塞;和設置在 殼體構件的壁部與停車活塞之間、并構造成在從停車用空氣室釋放空氣時沿制動作用方向 推壓停車活塞的停車用推壓裝置,其中,在筒狀構件的外表面上形成有沿筒狀構件的軸向 方向延伸的第一凹部、和從第一凹部沿圓周方向延伸的第二凹部;在停車活塞的內(nèi)表面上 形成凸部;并且當沿圓周方向旋轉停車活塞時,凸部從第二凹部向第一凹部移動,所以,即 使啟動了停車制動功能,也能沿圓周方向旋轉停車活塞,來將停車活塞的凸部從第二凹部 移動至第一凹部。因此,筒狀構件沿與制動作用方向相反的方向在第一凹部中移動。由此, 與筒狀構件聯(lián)接的活塞也朝與制動作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動,從而能夠解除停車制動功 能。因此,在發(fā)生停電等情況時,即使啟動了停車制動功能,也能夠手動解除停車制動功能, 從而能夠移動車輛。與在筒狀構件與停車活塞之間設置球的配置相比,由于減少了部件數(shù)量,所以能 夠降低成本。此外,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帶停車制動的制動啟動裝置,由于第二凹部沿使凸部在空氣 進入停車用空氣室時從第一凹部移動至第二凹部的方向延伸,所以在將停車制動功能從解 除狀態(tài)返回初始狀態(tài)的情況下,當空氣進入停車用空氣室時,停車活塞沿與制動作用方向 相反的方向移動,隨此使停車活塞的凸部在第一凹部中移動至第一凹部與第二凹部之間的 分界部。然后,停車活塞通過車輛運行時的振動以及停車活塞的重量等發(fā)生旋轉,從而凸部 能自動從第一凹部移動至第二凹部。這樣,只通過使空氣進入停車用空氣室,就能夠在不用手動旋轉停車活塞的情況 下,將停車制動功能從解除狀態(tài)恢復至初始狀態(tài)。此外,由于本發(fā)明的帶停車制動的制動啟動裝置包括呈管狀的殼體構件;設置 成在殼體構件的內(nèi)部空間內(nèi)限定空氣室、并構造成能夠沿殼體構件的長度方向往復移動的 中空形狀的活塞;設置在殼體構件的壁部與活塞之間、并構造成沿殼體構件的長度方向推 壓活塞的推壓裝置;設置在活塞的內(nèi)部空間中、并構造成能夠與活塞一起沿殼體構件的長 度方向往復移動的棒狀構件;與活塞的外表面聯(lián)接、并沿殼體構件的長度方向延伸的筒狀構件;安裝成與筒狀構件的外表面發(fā)生接觸、設置成在與殼體構件的壁部之間形成停車用 空氣室、并構造成能夠沿殼體構件的長度方向往復移動的筒狀的停車活塞;和設置在殼體 構件的壁部與停車活塞之間、并構造成在從停車用空氣室釋放空氣時沿制動作用方向推壓 停車活塞的停車用推壓裝置,其中,在停車活塞的內(nèi)表面上形成有沿停車活塞的軸向方向 延伸的第一凹部、和從第一凹部沿圓周方向延伸的第二凹部;在筒狀構件的外表面上形成 凸部;并且當沿圓周方向旋轉停車活塞時,凸部從第二凹部向第一凹部移動,所以,即使啟 動了停車制動功能,也能沿圓周方向旋轉停車活塞,來將筒狀構件的凸部從第二凹部移動 至第一凹部。因此,筒狀構件沿與制動作用方向相反的方向在第一凹部中移動。這樣,與筒 狀構件聯(lián)接的活塞也沿與制動作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動。因此,能夠解除停車制動功能。因 此,在發(fā)生停電等情況時,能夠手動解除停車制動功能,從而能夠移動車輛。與在筒狀構件與停車活塞之間設置球的配置相比,由于減少了部件數(shù)量,所以能 夠降低成本。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帶停車制動的制動啟動裝置,由于第二凹部沿使凸部在空氣進入停 車用空氣室時從第一凹部移動至第二凹部的方向延伸,所以在將停車制動功能從解除狀態(tài) 返回初始狀態(tài)的情況下,當空氣進入停車用空氣室時,停車活塞沿與制動作用方向相反的 方向移動,隨此使筒狀構件的凸部在第一凹部中移動至第一凹部與第二凹部之間的分界 部。然后,停車活塞通過車輛運行時的振動以及停車活塞的重量等發(fā)生旋轉,從而凸部能自 動從第一凹部移動至第二凹部。這樣,不用手動旋轉停車活塞,只需通過使空氣進入停車用空氣室,就能夠使停車 制動功能從解除狀態(tài)恢復至初始狀態(tài)。
圖1是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帶停車制動的制動啟動裝置的局部截面圖。圖2是沿圖1的線A-A取得的截面圖。圖3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筒狀構件和鋼球的透視圖,示出了解除停車制動功 能時筒狀構件和鋼球的移動。圖4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桿和環(huán)蓋的透視圖,示出了解除停車制動功能時桿 的移動。圖5是一現(xiàn)有技術的帶停車制動的制動啟動裝置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參考附圖來描述本發(fā)明的帶停車制動的制動啟動裝置。圖1是本發(fā)明一實 施例的帶停車制動的制動啟動裝置的局部截面圖。圖2是沿圖1的線A-A取得的截面圖。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制動啟動裝置1是用于例如鐵道等的車輛等的帶停車制 動的制動啟動裝置。如圖1和圖2所示,制動啟動裝置1包括管狀殼體構件2。這里,殼體構件2具有 類似于上述圖5所示現(xiàn)有技術的構成。殼體構件2具有壁部2a和設置在壁部2a的一端的 缸部(未示出)。在殼體構件2的壁部2a內(nèi)設置有活塞(未示出)。這里,該活塞具有類似于上述圖5所示現(xiàn)有技術的構成。該活塞具有由圓筒部和基部形成的中空形狀,并配置成能夠在 殼體構件2的缸部內(nèi)滑動。該活塞還配置成在基部與殼體構件2的缸部的一端之間形成空氣室(未示出)。 此外,在活塞的基部與殼體構件2的壁部2a之間設置有彈簧(未示出)。這樣,當空氣流 入空氣室中時,活塞抵抗彈簧,在殼體構件2的缸部內(nèi)沿制動作用方向(圖1中的右方)滑 動。上述在附圖中未示出的空氣室和彈簧也具有類似于圖5所示現(xiàn)有技術的構成。如圖1所示,在活塞的圓筒部內(nèi)設置有能夠與活塞一起沿殼體構件2的長度方向 往復移動的棒狀構件3。在棒狀構件3的外表面中形成有螺紋槽(未示出)。棒狀構件3 聯(lián)接至制動裝置(未示出)。在活塞的圓筒部與棒狀構件3之間設置有筒夾構件(未示出)。筒夾構件具有類 似于圖5所示現(xiàn)有技術的構成。筒夾構件呈圓筒形,并沿殼體構件2的長度方向具有多個縫部。在筒夾構件的端部的外表面形成有沿徑向向外傾斜的錐形部。在筒夾構件的端部 的內(nèi)表面形成有螺紋部。這樣,筒夾構件在受到活塞的作用力時,沿徑向向內(nèi)發(fā)生變形。在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制動啟動裝置1中,通過上述構成,當空氣進入空氣室 時,活塞首先沿殼體構件2的長度方向移動,由此使活塞的圓筒部的端部的內(nèi)表面與筒夾 構件的錐形部發(fā)生接觸。筒夾構件于是沿徑向向內(nèi)發(fā)生變形,由此使筒夾構件的螺紋部與 棒狀構件3的螺紋槽接合,從而使棒狀構件3與活塞一起沿殼體構件2的制動作用方向移 動,從而能夠在車輛運行時啟動制動功能。此外,在活塞的圓筒部的外表面,經(jīng)由環(huán)形保持環(huán)(未示出)聯(lián)接有筒狀構件4。如圖1所示,筒狀停車活塞5與筒狀構件4的外表面4a發(fā)生接觸地設置在筒狀構 件4的外表面4a上。停車活塞5在沿殼體構件2的長度方向的一端,具有沿徑向朝外直立 的端壁部(未示出)。停車活塞5設置成在殼體構件2的內(nèi)部空間中,在端壁部與殼體構件 2的壁部2a之間形成有停車用空氣室6。如圖1所示,停車活塞5在沿殼體構件2的長度方向的另一端,沿徑向向外直立地 設置有彈簧接收部5a。在停車活塞5的彈簧接收部5a與殼體構件2的壁部2a之間設置有 停車彈簧7。上述未圖示出的保持環(huán)和停車活塞5的端壁部等的構成類似于圖5所示現(xiàn)有技術 的構成。如圖1和圖2所示,在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制動啟動裝置1中,在筒狀構件4的 外表面4a中形成有引導槽8,并且是沿筒狀構件4的圓周方向具有間隔地形成三個引導槽 8。引導槽8具有沿筒狀構件4的軸向方向延伸的第一槽(第一凹部)9、和從第一槽 9沿圓周方向延伸的第二槽(第二凹部)10,整體形狀呈L形(參考圖3)。這里,第二槽10 形成為從停車活塞5的側面觀察(從圖2的截面觀察)時,從第一槽9沿順時針方向延伸。如圖1所示,在筒狀構件4的外表面4a上,在鄰近停車活塞5的彈簧接收部5a的 地方設置有環(huán)形構件11。如圖1和圖2所示,在環(huán)形構件11的內(nèi)表面Ila中,沿圓周方向具有間隔地設置 有三個球用孔lib。這里,將間隔設置成使得各球用孔lib與筒狀構件4的各引導槽8的位
9置一致。此外,如圖2所示,環(huán)形構件11具有從外表面連通至內(nèi)表面的插入孔11c。如圖1和圖2所示,在環(huán)形構件11與筒狀構件4之間設置有鋼球12。這里,鋼球 12被保持在環(huán)形構件11的球用孔lib與筒狀構件4的引導槽8之間,并且鋼球12構造成 能夠沿引導槽8在筒狀構件4的外表面4a上移動。如圖1和圖2所示,在環(huán)形構件11的徑向外側,具有間隔地設置有筒狀環(huán)蓋13。環(huán) 蓋I3在其停車活塞側的端部具有沿徑向朝外直立的第一側壁部13a,并且第一側壁部13a 安裝至停車活塞5的彈簧接收部5a。環(huán)蓋13在與第一側壁部13a相反的端部具有沿徑向 朝內(nèi)直立的第二側壁部13b,并且第二側壁部13b保持環(huán)形構件11的側面。這樣,環(huán)形構件 11被夾持在停車活塞5的彈簧接收部5a與環(huán)蓋13的第二側壁部13b之間。如圖2所示,在環(huán)蓋13中設置有沿圓周方向延伸的引導孔14。引導孔14由圓形 部14a和從圓形部14a沿圓周方向延伸的矩形孔14b構成(參考圖4)。圓形部14a的直徑 大于后述鎖定管16的端部16a的直徑。另一方面,矩形孔14b的寬度小于鎖定管16的端 部16a的直徑。如圖2所示,制動啟動裝置1具有用于沿圓周方向旋轉環(huán)形構件11的桿15。桿 15由形成為筒狀的鎖定管16和設置成能夠在鎖定管16內(nèi)滑動的圓棒構件17構成。鎖定 管16的直徑朝端部16a呈臺階地變小。在圓棒構件17與鎖定管16的內(nèi)表面之間設置有 彈簧構件18,彈簧構件18沿鎖定管16的軸向方向推壓圓棒構件17。下面將描述在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制動啟動裝置1中啟動停車制動功能的步 馬聚ο在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制動啟動裝置1中,在車輛運行時,在停車用空氣室6中 總是存在空氣,使得停車彈簧7不發(fā)生作用。當車輛停車時,進行操作以從停車用空氣室6釋放空氣,使得停車彈簧7沿制動作 用方向推壓停車活塞5。這時,施加至停車活塞5的作用力傳至環(huán)形構件11和鋼球12,使 得筒狀構件4沿制動作用方向移動。此外,與筒狀構件4聯(lián)接的活塞也沿制動作用方向滑 動,隨此,棒狀構件3與活塞一起沿制動作用方向移動。通過上述步驟,當車輛停車時,能夠啟動制動啟動裝置1的停車制動功能。下面將描述在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制動啟動裝置1中解除停車制動功能的步
馬聚ο圖3示出了解除停車制動功能時筒狀構件4和鋼球12的移動,而圖4示出了解除 停車制動功能時桿15的移動。如圖3(a)所示,在通常狀態(tài)下,鋼球12位于筒狀構件4的第二槽10中。如圖4(a)所示,當解除停車制動功能時,首先,桿15插入環(huán)蓋13的引導孔14的 圓形部14a中。這時,由于引導孔14的圓形部14a的直徑大于鎖定管16的端部16a的直 徑,所以鎖定管16的端部16a嵌入環(huán)蓋13的內(nèi)部,由此,圓棒構件17的端部與環(huán)形構件11 的插入孔Ilc嵌合(參考圖2)。如圖4(b)所示,在提升桿15的鎖定管16的同時,使桿15在引導孔14的矩形孔 14b中沿環(huán)蓋13的圓周方向旋轉。這時,如圖3(a)中的箭頭所示,鋼球12沿第二槽10發(fā) 生移動。
10
如圖3 (b)所示,鋼球12移動至第一槽9,隨此,筒狀構件4沿與制動作用方向相反 的方向移動。這時,與筒狀構件4聯(lián)接的活塞也沿與制動作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動。隨此, 棒狀構件3也與活塞一起沿與制動作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動。最后,如圖3(c)所示,筒狀構件4移動至使得鋼球12位于第一槽9的端部的位置。 因此,活塞和棒狀構件3移動至不使制動裝置作動的位置。通過上述方式,能夠解除制動啟動裝置1的停車制動功能。此外,通過向停車用空氣室6中引入空氣,來使停車制動功能從解除狀態(tài)到恢復 到初始狀態(tài)。這樣,停車活塞5沿與制動作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動,隨此,鋼球12在第一槽 9內(nèi)移動,并移動至第一槽9和第二槽10之間的分界部。然后,環(huán)形構件11通過車輛運行 時的振動和鋼球12的重量等發(fā)生旋轉,從而使鋼球12自動從第一槽9移動至第二槽10。通過上述步驟,能使停車制動功能從解除狀態(tài)恢復至初始狀態(tài)。這樣,根據(jù)本實施例的帶停車制動的制動啟動裝置,由于在筒狀構件4的外表面 4a中形成有引導槽8,并且引導槽8具有沿筒狀構件4的軸向方向延伸的第一槽9和從第 一槽9沿圓周方向延伸的第二槽10,并且在筒狀構件4的外表面4a上鄰近停車活塞5設置 有環(huán)形構件11,并且在環(huán)形構件11與筒狀構件4之間設置有鋼球12,而且當環(huán)形構件11 沿圓周方向旋轉時,鋼球12從第二槽10移動至第一槽9,所以即使啟動了停車制動功能,也 能通過沿圓周方向旋轉環(huán)形構件11,使鋼球12從第二槽10移動至第一槽9,隨此使筒狀構 件4沿第一槽9朝與制動作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動。由此,與筒狀構件4聯(lián)接的活塞也朝 與制動作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動,從而能夠解除停車制動功能。因此,在停電等情況下,即使無法啟動制動啟動裝置1,也能夠手動解除停車制動 功能,從而能夠移動車輛。根據(jù)本實施例的帶停車制動的制動啟動裝置,由于引導槽8具有沿筒狀構件4的 軸向方向延伸的第一槽9和從第一槽9沿圓周方向延伸的第二槽10,并且第二槽10形成為 從停車活塞5側觀察時從第一槽9沿順時針方向延伸,所以在使停車制動功能從解除狀態(tài) 恢復至初始狀態(tài)的情況下,當空氣進入停車用空氣室6中時,停車活塞5沿與制動作用方向 相反的方向移動,隨此,鋼球12在第一槽9中移動至第一槽9和第二槽10之間的分界部。 然后,環(huán)形構件11通過車輛運行時的振動和鋼球12的重量等發(fā)生旋轉,從而使鋼球12自 動從第一槽9移動至第二槽10。這樣,只通過使空氣進入停車用空氣室6,就能夠在不用手動旋轉環(huán)形構件11的 情況下,將停車制動功能從解除狀態(tài)恢復至初始狀態(tài)。根據(jù)本實施例的帶停車制動的制動啟動裝置,由于制動啟動裝置1具有用于沿圓 周方向旋轉環(huán)形構件11的桿15,而桿15由形成為筒狀的鎖定管16和設置成能夠在鎖定 管16內(nèi)滑動的圓棒構件17構成,并且由于制動啟動裝置1具有環(huán)蓋13,而環(huán)蓋13具有沿 圓周方向延伸的引導孔14,所以當要解除停車制動功能時,能夠通過沿環(huán)蓋13的引導孔14 旋轉桿15,使環(huán)形構件11沿圓周方向旋轉。此外,引導孔14的圓形部14a的直徑大于鎖定管16的端部16a的直徑,而引導孔 14的矩形孔14b的寬度小于鎖定管16的端部16a的直徑。因此,當桿15插入引導孔14的 圓形部14a中時,桿15沿環(huán)蓋13的圓周方向自由旋轉,使得停車制動功能不被解除。雖然以上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但是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所述實施例,基于本發(fā)明的技術概念,各種變型個變更也是可能的。雖然在上述實施例中,描述的是在停車活塞5與筒狀構件4之間設置環(huán)形構件11 以在環(huán)形構件11中設置鋼球12的構成,但是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構造成在停車活塞 5中設置球用孔,以直接在停車活塞5與筒狀構件4之間設置鋼球12。這時,可通過沿圓周 方向旋轉停車活塞5,來解除停車制動功能。在上述實施例中,雖然引導槽8具有沿筒狀構件4的軸向方向延伸的第一槽9和 從第一槽9沿圓周方向延伸的第二槽10,并且整體形狀呈L形,但是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此, 也可形成為不同的構造。例如,引導槽8可以是沿筒狀構件4的軸向方向延伸的槽以及沿筒狀構件4的圓 周方向延伸的槽,而整體形狀可呈T形和十字形。在上述實施例中,雖然描述的是引導槽8和鋼球12的組合為三個的構成,但是本 發(fā)明并不局限于此,引導槽8和鋼球12的組合可設置成一個或多個。在上述實施例中,雖然描述的是在環(huán)形構件11與筒狀構件4之間設置鋼球12的 構成,但是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在環(huán)形構件11和筒狀構件4中的一個構件中形成凸 部,而在另一個構件中形成凹部。這時,當旋轉環(huán)形構件11時,凸部沿凹部移動,從而能夠 解除停車制動功能。此外,如上所述,在不使用環(huán)形構件11的情況下,可在停車活塞5和筒狀構件4中 的一個構件中形成凸部,而在另一個構件中形成凹部。在上述實施例中,雖然是通過桿15沿圓周方向旋轉環(huán)形構件11,但是本發(fā)明并不 局限于此,也可使用其它方法(例如繩(cord)等)來旋轉環(huán)形構件11。工業(yè)適用性本發(fā)明能夠提供一種帶停車制動的制動啟動裝置,其即使在發(fā)生停電等情況而不 能啟動帶停車制動的制動啟動裝置時,也能手動解除停車制動功能。
0099]附圖標記說明0100]1 制動啟動裝置0101]2 殼體構件0102]2a 殼體構件的壁部0103]3 棒狀構件0104]4 筒狀構件0105]4a 筒狀構件的外表面0106]5 停車活塞0107]6 停車用空氣室0108]7 停車彈簧0109]8:引導槽0110]9:第一槽(第一凹部)0111]10:第二槽(第二凹部)0112]11 環(huán)形構件0113]Ila:環(huán)形構件的內(nèi)表面0114]lib 球用孔
Ilc插入孔
12鋼球
13環(huán)蓋
14引導孔
14a圓形部
14b矩形孔
15桿
16鎖定管
17圓棒構件
18彈簧構件
權利要求
一種帶停車制動的制動啟動裝置,包括呈管狀的殼體構件;設置成在殼體構件的內(nèi)部空間內(nèi)限定空氣室、并構造成能夠沿殼體構件的長度方向往復移動的中空形狀的活塞;設置在殼體構件的壁部與活塞之間、并構造成沿殼體構件的長度方向推壓活塞的推壓裝置;設置在活塞的內(nèi)部空間中、并構造成能夠與活塞一起沿殼體構件的長度方向往復移動的棒狀構件;與活塞的外表面聯(lián)接、并沿殼體構件的長度方向延伸的筒狀構件;安裝成與筒狀構件的外表面發(fā)生接觸、設置成在與殼體構件的壁部之間形成停車用空氣室、并構造成能夠沿殼體構件的長度方向往復移動的筒狀的停車活塞;和設置在殼體構件的壁部與停車活塞之間、并構造成在從停車用空氣室釋放空氣時沿制動作用方向推壓停車活塞的停車用推壓裝置,其中,在筒狀構件的外表面上形成有沿筒狀構件的軸向方向延伸的第一凹部、和從第一凹部沿圓周方向延伸的第二凹部;在筒狀構件與停車活塞之間設置有球;并且當沿圓周方向旋轉停車活塞時,球從第二凹部向第一凹部移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停車制動的制動啟動裝置,其中,第二凹部沿使球在空氣進 入停車用空氣室時從第一凹部移動至第二凹部的方向延伸。
3.一種帶停車制動的制動啟動裝置,包括 呈管狀的殼體構件;設置成在殼體構件的內(nèi)部空間內(nèi)限定空氣室、并構造成能夠沿殼體構件的長度方向往 復移動的中空形狀的活塞;設置在殼體構件的壁部與活塞之間、并構造成沿殼體構件的長度方向推壓活塞的推壓 裝置;設置在活塞的內(nèi)部空間中、并構造成能夠與活塞一起沿殼體構件的長度方向往復移動 的棒狀構件;與活塞的外表面聯(lián)接、并沿殼體構件的長度方向延伸的筒狀構件; 安裝成與筒狀構件的外表面發(fā)生接觸、設置成在與殼體構件的壁部之間形成停車用空 氣室、并構造成能夠沿殼體構件的長度方向往復移動的筒狀的停車活塞;和設置在殼體構件的壁部與停車活塞之間、并構造成在從停車用空氣室釋放空氣時沿制 動作用方向推壓停車活塞的停車用推壓裝置,其中,在筒狀構件的外表面上形成有沿筒狀構件的軸向方向延伸的第一凹部、和從第 一凹部沿圓周方向延伸的第二凹部;在停車活塞的內(nèi)表面上形成凸部;并且當沿圓周方向 旋轉停車活塞時,凸部從第二凹部向第一凹部移動。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停車制動的制動啟動裝置,其中,第二凹部沿使凸部在空氣 進入停車用空氣室時從第一凹部移動至第二凹部的方向延伸。
5.一種帶停車制動的制動啟動裝置,包括 呈管狀的殼體構件;設置成在殼體構件的內(nèi)部空間內(nèi)限定空氣室、并構造成能夠沿殼體構件的長度方向往2復移動的中空形狀的活塞;設置在殼體構件的壁部與活塞之間、并構造成沿殼體構件的長度方向推壓活塞的推壓 裝置;設置在活塞的內(nèi)部空間中、并構造成能夠與活塞一起沿殼體構件的長度方向往復移動 的棒狀構件;與活塞的外表面聯(lián)接、并沿殼體構件的長度方向延伸的筒狀構件; 安裝成與筒狀構件的外表面發(fā)生接觸、設置成在與殼體構件的壁部之間形成停車用空 氣室、并構造成能夠沿殼體構件的長度方向做往復移動的筒狀的停車活塞;和設置在殼體構件的壁部與停車活塞之間、并構造成在從停車用空氣室釋放空氣時沿制 動作用方向推壓停車活塞的停車用推壓裝置,其中,在停車活塞的內(nèi)表面上形成有沿停車活塞的軸向方向延伸的第一凹部、和從第 一凹部沿圓周方向延伸的第二凹部;在筒狀構件的外表面上形成凸部;并且當沿圓周方向 旋轉停車活塞時,凸部從第二凹部向第一凹部移動。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帶停車制動的制動啟動裝置,其中,第二凹部沿使凸部在空氣 進入停車用空氣室時從第一凹部移動至第二凹部的方向延伸。
全文摘要
一種制動啟動裝置(1),設置有殼體構件(2)、活塞、安裝在殼體構件(2)與活塞之間的推壓裝置、安裝在活塞的內(nèi)部空間中的棒狀構件(3)、與活塞連接的筒狀構件(4)、安裝至筒狀構件(4)的停車活塞(5)、和安裝在殼體構件(2)與停車活塞(5)之間的停車用推壓裝置(7)。在筒狀構件(4)中形成有沿筒狀構件(4)的軸向方向延伸的第一凹部(9)、和從第一凹部(9)沿圓周方向延伸的第二凹部(10)。在筒狀構件(4)與停車活塞(5)之間安裝有球(12)。當沿圓周方向旋轉停車活塞(5)時,球(12)從第二凹部(10)向第一凹部(9)移動。
文檔編號F16D65/28GK101960164SQ20098010799
公開日2011年1月26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8月5日
發(fā)明者古谷英樹, 森田干生, 立川淳一, 飯?zhí)锖破?申請人:三菱重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