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方孔球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方孔球閥。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球閥一般包含閥體、閥桿、球體、彈簧、閥座,球體與閥座具有圓孔流到。閥桿與球體機械結合,密封元件為球體與閥座,球體與閥座成球面配合,球體以閥桿為轉軸可在閥體內做90度轉動,以打開和關閉閥體(管路)通道,阻止通道介質流動,彈簧的彈力使球體與閥座緊貼?,F(xiàn)有這種球閥的不足之處是,當閥門在打開或關閉過程中的小開度時,球體和閥座配合形成橢圓口流道,面積小,流通能力也小,而流速增高,球體的球口和閥座的閥座口容易被流體介質沖刷,而且閥門不能對流體做精確特性調節(jié)。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涉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克服現(xiàn)有產品在開或關過程中的小開度時球體的球口和閥座的閥座口易沖損、無法精確調節(jié)流量的不足的方孔球閥。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方孔球閥,它包括閥桿、閥體、球體、閥座如、閥座 4b、碟簧,所述閥體為空心柱體結構,閥體內設有球體,所述球體上設有方孔流道;所述球體與閥體兩端之間分別設有閥座如和閥座4b,閥座如與閥體之間設有碟簧,所述閥座如和閥座4b中部設有閥座方孔流道,閥座方孔流道與球體的方孔流道配合;所述球體上部嵌有閥桿,閥桿的一端從閥體穿出,球體可以閥桿為軸在閥體內90度轉動以打開和關閉閥體通道,轉動閥桿時可帶動球體轉動,此時方孔流道與閥座方孔流道之間形成長方形流道口,而長方形流道口的面積與球體轉動角度成線性關系。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在閥門打開或關閉的小開度時,球體與閥座配合形成的長方形流道口形,相對現(xiàn)有球閥小開度時形成的橢圓口面積大大增加,從而增加了流通能力,降低了流速,減小了流體對球口和閥座口的沖損,延長使用壽命;球體與閥座配合形成的長方形流道口面積與閥門的開度成線形關系,從而閥門的流量與開度也成線性關系, 使得閥門具有線性特性調節(jié)功能;其使用范圍更廣可適用于固體粉料輸送,漿體輸送等對球體和閥座磨損嚴重的介質,以及流體需要精確調節(jié)等工況的系統(tǒng)管道。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方孔球閥的剖面圖。圖2是圖1中A-A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方孔球閥小開度時形成的長方形流道口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如圖1-3所示,一種方孔球閥,包括閥桿1、閥體2、球體3、閥座4a、閥座4b、碟簧5,所述閥體2為空心柱體結構,閥體2內設有球體3,所述球體3上設有方孔流道6 ; 所述球體3與閥體2兩端之間分別設有閥座如和閥座4b,閥座如與閥體2之間設有碟簧 5,碟簧5可使球體3與閥座如和閥座4b緊貼并形成密封結構,所述閥座^iGb)中部設有閥座方孔流道7,閥座方孔流道7與球體3的方孔流道6配合;所述球體3上部嵌有閥桿1, 閥桿1 端從閥體2穿出,球體3可以閥桿1為軸在閥體2內90度轉動以打開和關閉閥體 (管路)通道。轉動閥桿1時可帶動球體3轉動,此時方孔流道6與閥座方孔流道7之間形成長方形流道口 8,而長方形流道口 8的面積與球體3轉動角度成線性關系,可通過調節(jié)閥桿1轉動角度控制長方形流道口 8的大小,進而控制閥體(管路)通道內流體的流量和流速。
權利要求1. 一種方孔球閥,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閥桿(1)、閥體(2)、球體(3)、閥座(4a)、閥座 (4b )、碟簧(5 ),所述閥體(2 )為空心柱體結構,閥體(2 )內設有球體(3 ),所述球體(3 )上設有方孔流道(6);所述球體(3)與閥體(2)兩端之間分別設有閥座(4a)和閥座(4b),閥座 (4a)與閥體(2)之間設有碟簧(5),所述閥座(4a)和閥座Gb)中部設有閥座方孔流道(7), 閥座方孔流道(7)與球體(3)的方孔流道6)配合;所述球體(3)上部嵌有閥桿(1),閥桿(1) 的一端從閥體(2)穿出,球體(3)可以閥桿(1)為軸在閥體(2)內90度轉動以打開和關閉閥體通道,轉動閥桿(1)時可帶動球體(3)轉動,此時方孔流道(6)與閥座方孔流道(7)之間形成長方形流道口(8),而長方形流道口(8)的面積與球體(3)轉動角度成線性關系。
專利摘要一種方孔球閥,它的閥體為空心柱體結構,閥體內設有球體,所述球體上設有方孔流道;所述球體與閥體兩端之間分別設有閥座4a和閥座4b,閥座4a與閥體之間設有碟簧,所述閥座4a和閥座4b中部設有閥座方孔流道,閥座方孔流道與球體的方孔流道配合;所述球體上部嵌有閥桿,閥桿的一端從閥體穿出,球體可以閥桿為軸在閥體內90度轉動以打開和關閉閥體通道,轉動閥桿時可帶動球體轉動,此時方孔流道與閥座方孔流道之間形成長方形流道口,而長方形流道口的面積與球體轉動角度成線性關系。本實用新型在開關過程中閥門的流量與開度成線性關系,可用于精確線性調節(jié)并擴大了使用范圍。
文檔編號F16K5/06GK202017785SQ20112014146
公開日2011年10月26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6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5月6日
發(fā)明者陳玉英 申請人:陳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