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將材料固定在構件上的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ー種將材料(如泡沫或無紡材料)固定在構件上的裝置。
背景技術:
這種裝置例如可以被用于汽車構造中,用于將材料、尤其是在聲學方面起作用的材料在機動車內部空間中固定在支承構件上。通常,這樣的材料被粘接在機動車的車身襯里或者還有白車身上,例如使用了自粘膜。但是,該方法的前提是在支承構件上有足夠大的表面,用來獲得通告足夠大的粘接面積實現的良好粘附。通常,這樣材料的固定借助輔助手段如焊銷(在白車身)或塑料罩(在車身襯里) 上實現。但是,這是需要使用工具的復雜方法。此外,大多數情況下為此還需要使用用于軸向固定材料的輔助機構,例如卡盤。US5, 095,592也公開ー種將材料固定在構件上的裝置。該裝置具有主體,該主體基本上平行于材料表面地進入該材料中。為了將該材料可靠保持在該裝置上,這樣地構成該主體的附加造型,使得它在其它位置處伸入該材料中。該裝置通過ー個基本為S形的固定件固定在平行于該材料表面取向的固定支承結構上。這種固定裝置的缺點是,為了固定在該支承結構上,它必須具有ー個在固定狀態(tài)下平行于該材料延伸的表面,并且該材料在多個位置上鉆設有孔。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ー種上述類型的裝置,其適用于將材料可靠固定在具有突伸部的構件上,像例如固定在邊緣或者肋狀件上,該裝置克服了現有技術的缺點并且同時制造成本低廉且操作簡單。根據本發(fā)明,ー種將材料(例如泡沫或無紡材料)固定在具有突伸部的構件上的裝置具有夾持部,該夾持部可插裝在該突伸部上,從而使該夾持部從兩側夾緊地包圍該突伸部;芯桿部,該芯桿部被構造成穿過該材料的表面進入該材料中。在芯桿部和突伸部之間的角度優(yōu)選介于-45度到+45度之間的范圍,優(yōu)選為0度。這樣ー來,待固定的材料可以非常好地在該芯桿部上固定為使待固定材料被穿透的表面垂直于該突伸部。在ー個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該夾持部從兩側直接抵靠該突伸部。這樣ー來,可以獲得該夾持部在突伸部上的良好固定。優(yōu)選該芯桿部具有為阻止該材料脫離該芯桿部而設立的機構。這樣,保證了該材料非??煽康乇3衷谠撗b置上。根據ー個實施方式,該芯桿部具有至少ー個倒鉤,該倒鉤的取向阻止了該材料脫離該芯桿部。例如,該芯桿部可以具有例如沿不同方向從芯桿伸出的多個倒鉤。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該芯桿部以形狀穩(wěn)固的方式構成。通過剛性的芯桿部,使芯桿部穿入該材料變得簡單并且使該材料被穩(wěn)固地固定。優(yōu)選該芯桿部在至少ー維上至少部分朝向與該夾持部相對置的一端縮成尖頭地構成。由此ー來,可以用較小的力使芯桿部穿入該材料。根據本發(fā)明的另ー個實施方式,該夾持部具有設立用于阻止該夾持部脫離該突伸部的機構。這樣,實現了該裝置在該突伸部上的穩(wěn)固固定。在ー個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該夾持部具有夾爪,用于阻止該夾持部脫離該突伸部。根據另ー個實施方式,如此構成該裝置,該裝置在外部沖擊力作用時能部分變形,優(yōu)選在夾持部區(qū)域內和/或在夾持部和芯桿部之間的過渡區(qū)域內,用于阻止該構件或該突伸部因該沖擊力作用而損壞。通過引開所作用的カ以使本發(fā)明裝置變形,或許不像本發(fā)明裝置那樣能成本低廉地替換的構件的變形或者損壞的危險得以降低。根據本發(fā)明的裝置優(yōu)選可以被用于在車輛內的至少ー個邊緣和/或肋狀件上固定材料,尤其是聲學上起作用的材料(例如泡沫或無紡材料)。利用本發(fā)明裝置的固定例如可以被用在機動車內部空間或發(fā)動機艙內。此外,可以例如在底板或者車輪罩的范圍內固定底板襯里或輪罩襯里。
以下將參照附圖來舉例描述本發(fā)明。圖I是本發(fā)明裝置連同處于固定狀態(tài)的材料的側視圖。圖2是從前方示出根據圖I的本發(fā)明裝置的前視圖。圖3是本發(fā)明裝置的另ー個實施例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在圖1-3中示出了本發(fā)明的裝置。該裝置包括夾持部I和芯桿部2。上述的裝置在所示的實施例中是一體構成的,但是也可以由多個部分構成,例如以芯桿件和夾持件的組合件形式構成。該裝置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制成,例如由金屬或者塑料制成。夾持部I用于將該裝置固定在一個構件的突伸部3上。為此,如圖I所示,該夾持部在側視圖中具有彎曲多次的形狀,用于形成接觸面4和4',這些接觸面從突伸部3的兩側包圍突伸部。適合夾持突伸部的形狀當然不一定必須通過在夾持部制造時的實際彎曲來產生。也可以例如按照塑料注塑方法中制造出適當的形狀。在所示的實施例中,兩個接觸面之一 4具有夾爪5。夾爪5是接觸面4的造型件,其摩擦接合地壓在突伸部3上。此時這樣地選擇該造型件的方向,使得夾爪5作用于突伸部3的壓カ在將夾持部I拔出突伸部3時增加。由此防止了該裝置從突伸部3上滑脫。在不帶夾爪5的實施例中,優(yōu)選這樣地形成至少其中ー個接觸面4、4',使得該接觸面本身對突伸部3施加足夠大的壓力,以阻止該裝置從突伸部3上滑脫。夾持部I的寬度,也即兩個接觸面4和4'之間的距離,可被設計為不同大小,以便 保證良好地保持在不同粗細的突伸部3上。另外,夾持部I的高度可被設計為不同大小,用于在不同高度的突伸部上提供最佳的保持。芯桿部2在圖I的實施例中基本上平行于夾持部I延伸,作為其延長部分,并且平行于突伸部3延伸。如圖3所示,該芯桿部可以相對于該突伸部也形成ー個角度a。不僅在芯桿部和夾持部之間平行取向的情況下,也在兩者間非平行取向的情況下,該芯桿部可以相對于該夾持部錯移,也即帶有相對于夾持部的突出部。芯桿部2此時設計得比夾持部I更細,如圖2所示,以便能更容易進入材料6中。該芯桿部也可以朝向其遠離夾持部I的一端縮窄,就是說至少部分縮成尖頭。所示的芯桿部的橫截面為平的矩形。其它橫截面形狀像例如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等也是可行的。該芯桿部此時可以空心構成,就是說像管那樣,或者也可以是實心的。芯桿部2具有倒鉤7。該倒鉤這樣地成型,使得它阻止材料6移動離開芯桿部2。倒鉤的位置和準確造型可以針對不同的材料6來不同地設計。在其它實施方式中,該芯桿部也可以具有多個倒鉤,它們例如在不同的方向上延伸。材料6在圖I中在固定狀態(tài)下被芯桿部2這樣地穿過,使得倒鉤7位于材料6內。也可以如此實現固定,倒鉤7完全穿過材料6,從而倒鉤7位于材料6的與該夾持部I相對 置的ー側,即來到材料6外。芯桿部2的長度可以設計得具有不同長短,用于例如分別為不同厚度的材料6提供最佳保持效果。附圖標記列表ト夾持部;2-芯桿部;3-突伸部;4,4'-接觸面;5-夾爪;6-材料;7-倒鉤;a -突伸部和芯桿部之間的角度。
權利要求
1.ー種將材料、例如泡沫材料或無紡材料固定在構件上的裝置,其中該構件具有突伸部并且該裝置具有 -夾持部,該夾持部可插裝在所述突伸部上,從而該夾持部從兩側夾緊地包圍該突伸部, -芯桿部,該芯桿部被構造成穿過該材料的表面進入該材料中。
2.根據權利要求I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在該芯桿部和該突伸部之間的角度在介于-45度至+45度的范圍內,優(yōu)選為O度。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夾持部從兩側直接抵靠在該突伸部上。
4.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之一的裝置,其特征在干,該芯桿部具有為阻止該材料脫離該芯桿部而設立的機構。
5.根據權利要求4的裝置,其特征在干,該芯桿部具有至少ー個倒鉤,該倒鉤的取向允許它阻止該材料脫離該芯桿部。
6.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之一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芯桿部以形狀穩(wěn)定的形式構成。
7.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之一的裝置,其特征在干,該芯桿部構造為在至少ー維上至少部分向與該夾持部相對置的一端縮成尖頭。
8.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之一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夾持部具有設立用于阻止該夾持部脫離該突伸部的機構。
9.根據權利要求8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夾持部具有夾爪,用于阻止該夾持部脫離該關伸部。
10.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之一的裝置,其特征在干,這樣地設計該裝置,使得該裝置可在外部沖擊力作用下局部發(fā)生變形,優(yōu)選在該夾持部的區(qū)域內和/或在該夾持部和該芯桿部之間的過渡區(qū)域內發(fā)生變形,從而阻止所述構件或突伸部由于沖擊力作用而受損。
11.ー種將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之一的裝置用于將材料、尤其是聲學上起作用的材料、例如泡沫材料或者無紡材料固定到機動車內的至少ー個邊緣和/或肋狀件上的用途。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將材料(例如泡沫或無紡材料)固定在構件上的裝置,其中,該構件具有突伸部,并且該裝置具有夾持部,該夾持部可插裝在所述突伸部上,從而使該夾持部從兩側夾緊地包圍所述突伸部;芯桿部,該芯桿部被構造成穿過所述材料的表面進入所述材料中。
文檔編號F16B2/24GK102650308SQ20121014617
公開日2012年8月29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2月17日
發(fā)明者J·賈尼 申請人:馬格納斯泰爾汽車技術兩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