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雙中間軸變速器主軸用浮動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為一種雙中間軸變速器主軸用浮動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雙中間軸變速器,為能克服兩副軸總成不均載,主軸必須有浮動,目前主軸后端要么剛性連接,要么主軸后端浮動機構結構零散,與本技術方案最接近的現有技術為公開號為201103674,專利名稱為變速器用浮動結構的實用新型專利,其后端浮動機構結構零散,裝配難度大很難保證裝配精度,因此,裝配工藝性差,而且存在鉸接球頭易卡滯,造成主軸因卡滯而斷裂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便于裝配,浮動靈活的雙中間軸變速器主軸用浮動機構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措施實現的一種雙中間軸變速器主軸用浮動機構,包括與輸入軸連接的主軸,所述主軸的末端通過整體式關節(jié)軸承單元固定安裝在輸出軸上的軸承上,所述整體式關鍵軸承單元包括軸承外圈、自鎖彈簧、球頭桿,所述軸承外圈位于所述主軸內孔內,所述軸承外圈包括沿著軸線對開的兩個半球,所述兩個半球通過自鎖彈簧固定連接為一體,所述軸承外圈球腔內安裝有球頭桿的球頭部分,所述軸承外圈通過關節(jié)軸承壓環(huán)軸向定位,所述關節(jié)軸承壓環(huán)沿圓周與所述主軸端部焊接固定,所述球頭桿的桿體部分通過鎖緊螺母與所述輸出軸軸向定位連接。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還有,上述球頭桿的球頭部分和桿體部分之間設置有圓角過渡部,所述球頭部分和圓角過渡部通過感應淬火工藝加工有感應淬火層。上述感應淬火層的厚度為3_5mm。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還有,上述球頭桿的軸向竄動量為O. 05-0. 09mm。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還有,上述整體式關節(jié)軸承單元的軸承擺角a為6度。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還有,上述主軸前端與輸入軸的襯套之間設置有浮動間隙。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軸承外圈和球頭桿裝配為整體式單元結構,結構簡單,免予調整、便于裝配特點,既能實現靈活浮動,又能實現主軸軸向的準確定位。
圖I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中的A部放大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中整體式關節(jié)軸承單元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中整體式關節(jié)軸承單元的結構分解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中球頭桿的剖切示意圖。[0016]圖中,I、輸入軸,2、主軸,3、襯套,4、整體式關節(jié)軸承單元,5、輸出軸,6、軸承,7、軸承外圈,8、自鎖彈簧,9、球頭部分,10、桿體部分,11、關節(jié)軸承壓環(huán),12、鎖緊螺母,13、圓角過渡部,14、感應淬火層。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清楚說明本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通過一個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方案進行闡述。如附圖,一種雙中間軸變速器主軸用浮動機構,包括與輸入軸I連接的主軸2,所述主軸2前端與輸入軸I的襯套3之間設置有浮動間隙,所述主軸2的末端通過整體式關節(jié)軸承單元4固定安裝在輸出軸5上的軸承6上,所述整體式關鍵軸承單元4包括軸承外圈7、自鎖彈簧8、球頭桿,所述軸承外圈7位于所述主軸內孔內,所述軸承外圈7包括沿著軸線對開的兩個半球,所述兩個半球通過自鎖彈簧8固定連接為一體,所述軸承外圈7球腔內安裝有球頭桿的球頭部分9,所述軸承外圈7通過關節(jié)軸承壓環(huán)11軸向定位,所述關節(jié)軸承壓環(huán)11沿圓周與所述主軸2端部焊接固定,所述球頭桿的桿體部分10通過鎖緊螺母12·與所述輸出軸5軸向定位連接。其中,球頭桿的球頭部分9和桿體部分10之間設置有圓角過渡部13,所述球頭部分9和圓角過渡部13通過感應淬火工藝加工有感應淬火層14,感應淬火層14的厚度為3-5mm。球頭桿的軸向竄動量為O. 05-0. 09mm,整體式關節(jié)軸承單元的軸承擺角α為6度。本實用新型未經描述的技術特征可以通過或采用現有技術實現,在此不再贅述,當然,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并不僅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范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雙中間軸變速器主軸用浮動機構,包括與輸入軸連接的主軸,其特征是,所述主軸的末端通過整體式關節(jié)軸承單元固定安裝在輸出軸上的軸承上,所述整體式關節(jié)軸承單元包括軸承外圈、自鎖彈簧、球頭桿,所述軸承外圈位于所述主軸內孔內,所述軸承外圈包括沿著軸線對開的兩個半球,所述兩個半球通過自鎖彈簧固定連接為一體,所述軸承外圈球腔內安裝有球頭桿的球頭部分,所述軸承外圈通過關節(jié)軸承壓環(huán)軸向定位,所述關節(jié)軸承壓環(huán)沿圓周與所述主軸端部焊接固定,所述球頭桿的桿體部分通過鎖緊螺母與所述輸出軸軸向定位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中間軸變速器主軸用浮動機構,其特征是,所述球頭桿的球頭部分和桿體部分之間設置有圓角過渡部,所述球頭部分和圓角過渡部通過感應淬火工藝加工有感應淬火層。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中間軸變速器主軸用浮動機構,其特征是,所述感應淬火層的厚度為3-5mm。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雙中間軸變速器主軸用浮動機構,其特征是,所述球頭桿的軸向竄動量為O. 05-0. 09mm。
5.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雙中間軸變速器主軸用浮動機構,其特征是,所述整體式關節(jié)軸承單元的軸承擺角α為6度。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雙中間軸變速器主軸用浮動機構,其特征是,所述主軸前端與輸入軸的襯套之間設置有浮動間隙。
專利摘要一種雙中間軸變速器主軸用浮動機構,包括與輸入軸連接的主軸,所述主軸的末端通過整體式關節(jié)軸承單元固定安裝在輸出軸上的軸承上,整體式關節(jié)軸承單元包括軸承外圈、自鎖彈簧、球頭桿,軸承外圈位于所述主軸內孔內,軸承外圈包括沿著軸線對開的兩個半球,兩個半球通過自鎖彈簧固定連接為一體,軸承外圈球腔內安裝有球頭桿的球頭部分,所述軸承外圈通過關節(jié)軸承壓環(huán)軸向定位,所述關節(jié)軸承壓環(huán)沿圓周與所述主軸端部焊接固定,所述球頭桿的桿體部分通過鎖緊螺母與所述輸出軸軸向定位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軸承外圈和球頭桿裝配為整體式單元結構,結構簡單,免予調整、便于裝配特點,既能實現靈活浮動,又能實現主軸軸向的準確定位。
文檔編號F16H57/021GK202690981SQ201220389578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8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8月8日
發(fā)明者石紅云, 王穎穎, 陶磊 申請人: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動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