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關于電磁閥的發(fā)明。公開的電磁閥的特征在于,包括:閥體;活塞,可往返移動的插入閥體;泵外殼,與閥體連接且形成入口與出口;及板件,安裝在泵外殼,將通過入口進入的流體移動方向轉換向活塞方向。
【專利說明】
電磁閥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電磁閥。更詳細地說,是涉及可線性控制作用于車輪流體壓力的電磁閥。
【背景技術】
[0002]一般地說,利用液壓車輛的單純制動系統(tǒng),適用了使摩擦力作用于旋轉中的車輪限制旋轉的方式。為了克服單純制動系統(tǒng)限度的同時使車輛安全性提高,在制動時使用了控制制動流體壓力的多樣的技術與方法等。
[0003]例如,有ABS (Anti lock brake system),根據(jù)從車輪速度計算的滑移率(Slip Rat1),適當調整施加在車輪(Wheel)的制動壓,防止車輪的鎖定(locking);TCS (Tract1n control system),為了防止車輛急啟動或急加速時的過多的滑移,調整引擎的驅動力;&ESP(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使駕駛員要求的車輛行駛方向與實際車輛行駛方向的差異最小化,在哪種駕駛條件都使駕駛員意圖的車輛行駛方向安全的維持等。
[0004]這種制動壓的控制,在限制盤輪移動的輪氣缸,與發(fā)生液壓的主氣缸之間形成的液壓回路上,設置多樣的電磁閥,實現(xiàn)控制在主氣缸供應至車輪氣缸側,相反控制在車輪氣缸返回至主氣缸的流路。
[0005]這時,為了與實現(xiàn)制動運作的電氣性構成要素的控制,連同液壓回路上的液壓控制,利用控制器(ECU:Engine Control Unit)。
[0006]控制器讀取車輪速度等,根據(jù)內裝的控制程序進行計算與分析及判定后,與電磁閥開、關(0n、0ff)控制一起使流體泵驅動,實行液壓線上的液壓控制。
[0007]電磁閥為,形成流路的閥體部位結合在流體泵側,具有控制回路PCB的控制器側結合線圈部位,若位于線圈部位,閥體的內部流路開啟的同時在流體泵形成流路。
[0008]線圈卷曲在線軸,線軸收納在外殼且設置在流體泵外殼的外壁,塞子介入線軸與外殼之間。
[0009]本發(fā)明的【背景技術】公開在,韓國公開專利公報第10-2005-0045763 (2005.05.17
公開,發(fā)明名稱:用于電子控制式剎車系統(tǒng)的電磁閥線圈組裝體固定裝置)。
【發(fā)明內容】
[0010](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11]根據(jù)傳統(tǒng)技術的電磁閥為,以開/關方式運作急劇變動流體的壓力,因此噪音大且由于傳達沖擊力至剎車踏板等導致踏板感差,并且存在很難線性控制作用于車輪的流體的壓力。
[0012]因此,請求將其改善的必要性。
[0013]本發(fā)明為了改善如上所述的問題所提出,本發(fā)明提供電磁閥的目的在于,線性控制流體的壓力,降低運作噪音且使踏板感提高。
[0014](解決問題的手段)
[0015]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電磁閥,包括:閥體;活塞,可往返移動的插入所述閥體;泵外殼,與所述閥體連接且形成入口與出口 ;及板件,安裝在所述泵外殼,將通過所述入口進入的流體移動方向轉換向所述活塞方向。
[0016]在本發(fā)明中,所述活塞,包括:活塞體,可滑移的引入所述閥體;凹槽部,凹陷的形成在所述活塞體;及球面部件,安裝在所述凹槽部,根據(jù)流體的液壓維持與所述活塞體的接觸。
[0017]在本發(fā)明中,所述泵外殼,包括:入口,形成流入流體的流路;出口,形成向外部排出通過所述入口流入流體的流路;及泵體部,具有連接所述入口與所述出口的通路。
[0018]在本發(fā)明中,所述泵體部,包括:泵體,形成通孔體且板件嵌合并固定在所述通孔體;及入口通孔,形成在所述泵體,且連接所述入口與所述通孔體。
[0019]在本發(fā)明中,所述板件,包括:板體,安裝在所述泵外殼;流體流入部,形成在所述板體,且向所述板體的內側引導通過所述入口流入的流體的移動;方向轉換部,與所述流體流入部連接,且向所述活塞方向開放,將通過所述流體流入部引導的流體的移動轉換向所述活塞方向;及流體排出部,凹陷的形成在所述板體的側面,將向所述活塞方向引導的流體的移動引導向所述出口。
[0020]在本發(fā)明中,所述流體流入部,使其與所述入口連通,凹陷的形成在所述板體的側面。
[0021]在本發(fā)明中,所述流體流入部,包括流體流入側部,垂直于所述活塞移動方向的斷面形態(tài),具有向所述板體內側進行的同時變窄的形態(tài)。
[0022]在本發(fā)明中,所述流體流入部,還包括流體流入上下部,限制通過所述入口流入的流體的移動,弓I導流體使其進入所述方向轉換部。
[0023]在本發(fā)明中,所述方向轉換部,包括:方向轉換流路,形成在所述板體的內側,使通過所述流體流入部流入的流體的流動,轉換為所述活塞方向;及方向轉換上部,與所述轉換方向流路連接,具有使球面部件安裝的凹陷形態(tài)。
[0024]本發(fā)明中,所述流體排出部,垂直于所述活塞移動方向的斷面形態(tài)為,向所述板體內側進行的同時變窄的形態(tài)。
[0025]在本發(fā)明中,所述板體、所述流體流入部、所述方向轉換部及所述流體排出部以一體形成。
[0026](發(fā)明的效果)
[0027]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電磁閥,轉換向板體內側的引導的流體移動方向,向活塞方向引導流體的移動,進而可易于流體壓力的線性控制。
[0028]另外,根據(jù)本發(fā)明,流體流入部的形態(tài),具有向板體內側進行的同時變窄的形態(tài),可易于將在入口流入的流體弓I導向板體內側。
[0029]另外,根據(jù)本發(fā)明,在板體側面形成流體排出部,引導流體的移動向出口方向,進而易于流體的排出且可簡單的制作板件。
[0030]另外,根據(jù)本發(fā)明,流體流入部與流體排出部凹陷的形成在板體側面,易于流體的出入,且構成簡單,提高耐久性且制作簡單。
[0031]另外,根據(jù)本發(fā)明,由于板體、流體流入部、方向轉換部、及流體排出部的構成以一體形成,因此具有易于組裝并制作且節(jié)減成本的效果。
[0032](附圖標記說明)
[0033]1:電磁閥10:線圈
[0034]20:定子 30:彈簧
[0035]100:閥體200:活塞
[0036]210:活塞體230:凹槽部
[0037]250:球面部件300:泵外殼
[0038]310:入口330:出口
[0039]350:泵體部351:泵體
[0040]353:通孔體355:入口通孔
[0041]400:板件410:板體
[0042]430:流體流入部431:流體流入側部
[0043]433:流體流入上下部450:方向轉換部
[0044]451:方向轉換流路453:方向轉換上部
[0045]470:流體排出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46]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顯示電磁閥關閉狀態(tài)的斷面圖。
[0047]圖2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概略性的顯示板件的立體圖。
[0048]圖3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顯示板件側面的側視圖。
[0049]圖4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顯示板件的平面圖及背面圖。
[0050]圖5是顯示圖1的A-A’斷面的圖面。
[0051]圖6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顯示電磁閥開啟狀態(tài)的圖面。
[0052]圖7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顯示在電磁閥開啟狀態(tài)的流體流動的圖面。
[0053]圖8是顯示圖6的B部分圖面。
【具體實施方式】
[0054]以下,參照附圖,說明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電磁閥的一實施例。
[0055]在這過程中,為了說明的明了性與便利性,對在圖面圖示的線條的厚度或構成要素的大小等,會有所夸張的圖示。
[0056]另外,后述的用語作為考慮在本發(fā)明的功能而定義的用語,這根據(jù)使用者、運用者的意圖或慣例會有所不同。
[0057]因此,對這種用語的定義,應以本說明書前半部分的內容為基礎決定。
[0058]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顯示電磁閥關閉狀態(tài)的斷面圖。
[0059]參照圖1,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電磁閥1,包括閥體100、活塞200、泵外殼300及板件400。
[0060]為了便于說明,以在線圈10施加電流時,根據(jù)電磁力開啟流路類型(NormalClose)的出口電磁閥(Outlet Solenoid Valve)為事例,說明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電磁閥I。
[0061]閥體100,在內側具有線圈10及定子20,且使活塞200可往返移動的引入內側。
[0062]S卩,活塞200在如圖1根據(jù)彈簧30的彈性緊貼板件400的狀態(tài),若在線圈10施加電流,根據(jù)線圈10與定子20之間發(fā)生的誘導電流,在定子20與活塞200之間發(fā)生電磁力,根據(jù)這種電磁力活塞200向定子20方向(以圖1為基準的上側)移動。
[0063]活塞200,可往返移動的插入閥體100,根據(jù)通過在定子20發(fā)生的電磁力,通過在彈簧30的彈性及板件400流動的流體壓力的力的合力,在閥體100內往返移動。
[0064]S卩,根據(jù)在定子20發(fā)生的電磁力,與流入板件400之間的流體的液壓的力,以圖1為基準向上側方向作用于活塞200,彈簧30的彈性以圖1為基準向下側方向作用于活塞200。
[0065]作用于活塞200的力中,根據(jù)在外部施加的電流強度,變更在定子20發(fā)生的電磁力,因此調整施加的電流強度,可控制活塞200的移動。
[0066]在本實施例中,活塞200包括活塞體210、凹槽部230及球面部件250。
[0067]活塞部210,可滑移的引入閥體100,并且根據(jù)彈簧30以圖1為基準上側向下側加壓并被支撐。
[0068]凹槽部230,以圖1為基準凹陷的形成在活塞體210的下側端部,并且為了使球面部件250安裝,對應球面部件250的外面的形態(tài)形成。
[0069]球面部件250以球形形成,并且根據(jù)加壓球面部件250的流體的液壓,維持與活塞體210的接觸且與活塞體210 —起移動。
[0070]在本實施例中,活塞體210向下側移動時,球面部件250接觸待后述的方向轉換上部453,選擇性的切斷通過板件400的流體移動。
[0071]泵外殼300,與閥體100尤其是閥體100的下側(以圖1為基準),以錨桿支護方式連接,形成入口 310與出口 330。
[0072]在本實施例中,泵外殼300包括入口 310、出口 330、泵體350。
[0073]入口 310,相當于供給流體的通路,并且在本實施例中入口 310為流入流體的流路,并且出口 330相當于向外部排出供應流體的流路。
[0074]泵體部350安裝在板件400,并且具有可使流體移動的連接入口 310與出口 330的通路。
[0075]在本實施例中,泵體部350包括泵體351、通孔體353及入口通孔355。
[0076]在本實施例中,泵體351為以圖1為基準形成以上下側的通孔體353,板件400嵌合并固定在通孔體353。
[0077]入口通孔355為在泵體351形成的流路,并且連接入口 310與通孔體353。
[0078]圖2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概略性的顯示板件的立體圖。圖3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顯示板件側面的側視圖。
[0079]圖4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顯示板件的平面圖及背面圖。圖5是顯示圖1的A-A’斷面的圖面
[0080]參考圖2至圖5,板件400安裝在泵外殼300,使通過入口 310流入的流體的移動方向,轉換為活塞200方向。
[0081]在本實施例中,板件400包括板體410、流體流入部430、方向轉換部450及流體排出部470。
[0082]板體410安裝在泵外殼300。在本實施例中,板體410為圓柱形態(tài),并且嵌合在在泵體351內側形成的通孔體353。
[0083]流體流入部430形成在板體410,向板體410的內側引導通過入口 310流入的流體的移動。
[0084]在本實施例中,流體流入部430為,為了使其與入口 310連通,凹陷的形成在板體410的側面且與方向轉換部450連接,向方向轉換部450引導通過入口 310流入的流體。
[0085]在本實施例中,流體流入部430包括流體流入側部431及流體流入上下部433。
[0086]流體流入側部431為,限制通過入口 310流入的流體以圖3為基準的左右方向的移動,使其進入方向轉換部450的構成。
[0087]在本實施例中,流體流入部430尤其是流體流入側部431的特征在于,根據(jù)垂直于活塞200移動方向的平面的斷面形態(tài),向板體410的內側進行的同時變窄的形態(tài)。
[0088]圖5相當于根據(jù)垂直于活塞200移動方向的平面的斷面形態(tài),以圖5為參考時,流體流入側部431的形態(tài)為,其斷面從右側至左側越來越窄的形成,根據(jù)此流體的移動是根據(jù)流體流入側部431,向方向轉換部450引導。
[0089]流體流入上下部433,限制通過入口 310流入的流體的以圖3為基準的上下側的移動,防止流體在板板體410向外側脫離,引導流體使其進入方向轉換部450。
[0090]方向轉換部450,與流體流入部430連接且向活塞200方向開放,向活塞200方向轉換通過流體流入部430引導的流體的移動。
[0091]在本實施例中,方向轉換部450包括方向轉換流路451及方向轉換上部453。
[0092]方向轉換流路451為,使通過流體流入部430流入的流體的流動轉換為活塞方向,在板體410內側形成流路。以圖1為基準以上下方向形成,向活塞200方向(以圖1為基準),轉換通過流體流入部430引導的流體的移動。
[0093]在本實施例中,以圖3為基準查看時,方向轉換流路451為使其上側開放的形成,并且根據(jù)活塞體210的移動且根據(jù)球面部件250,選擇性的開關上側開放部。
[0094]方向轉換上部453,位于轉換方向流路451的上側,并且根據(jù)活塞體210的移動安裝球面部件250。在本實施例中,方向轉換上部453在板件400的上側,對應球面部件250的形態(tài)凹陷形成。
[0095]流體排出部470,在板體410的側面,以圖1為基準以上下方向凹陷形成,通過方向轉換部450向出口 330方向,引導向板體410的上側排出的流體。
[0096]在本實施例中,流體排出部470為,對活塞200移動方向垂直的斷面形態(tài)為,板體410內側的以圖5為基準,向右側進行的同時變窄的形態(tài)。在本實施例中,使流體向排出部470與泵體351之間移動,使流體向出口 330排出。
[0097]在本實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板體410、流體流入部430、方向轉換部450及流體排出部470以一體形成。由此,板件400以單一的部件具備,因此易于管理零部件且提高可耐久性。
[0098]以下,查看根據(jù)如上所述構成的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電磁閥I的運作原理如下。
[0099]參考圖1,活塞體210根據(jù)在上側加壓活塞體210的彈簧30,向板件400加壓并被支撐。
[0100]在這種狀態(tài),方向轉換上部453根據(jù)球面部件250關閉流體,因此入口 310的流體不向出口 330流動。
[0101]圖6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顯示電磁閥開啟狀態(tài)的圖面。圖7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顯示在電磁閥開啟狀態(tài)的流體流動的圖面。圖8是顯示圖6的B部分圖面。
[0102]參考圖6至圖8,為了減壓位于入口 310的流體的壓力,在線圈10供應電流。
[0103]若供應電流施加在線圈10,根據(jù)誘導電流在定子20與活塞體210之間,根據(jù)電磁力產生使活塞體210向上側移動的力。
[0104]在活塞體210起到,根據(jù)彈簧30以圖6為基準的向下側作用的彈性,根據(jù)定子20向上側拉動活塞體210的力,根據(jù)位于方向轉換部450的流體的液壓,向上側推動活塞體210的力的作用。
[0105]若使在線圈10施加電力強度加強,定子20拉動活塞體210的電磁力的強度就會變強。
[0106]若作用于活塞體210的電磁力,與根據(jù)流體液壓以圖6為基準向上側推動活塞體210力的合力,大于彈簧30以圖6為基準向下側加壓活塞體210的彈性力,活塞200向上側移動的同時開放方向轉換部450的上側。
[0107]若開放方向轉換部450的上側,位于入口 310的流體乘著方向轉換部450,向板件400的上側排出,并且這種流體通過位于板體410側面的流體排出部470,傳達至出口 330。
[0108]流體通過方向轉換部450向板件400的上側移動,通過流體排出部470向出口 330移動的同時,減壓位于入口 310的流體的壓力。
[0109]若屏蔽在線圈10施加的電流,解除定子20拉動活塞體210的電磁力,根據(jù)彈簧30的彈性,活塞體210向板件400方向移動。
[0110]若根據(jù)活塞體210的移動,球面部件250接觸方向轉換上部453,關閉方向轉換流路451的上側,屏蔽流體通過方向轉換部450移動。
[0111]流體在流體流入部430及方向轉換部450臨時保存的狀態(tài),向活塞210方向移動,線性的引導流體的移動,因此縮減流體的脈動并且可線性控制流體壓力。
[0112]另外,在本實施例電磁閥1,具有流體流入部430的形態(tài)向板件410的內側進行的同時變窄的形態(tài),可易于向板體410內側引導在入口 310流入的流體。
[0113]另外,在本實施例中流體排出部470形成在板體410的側面,向出口 330方向引導流體的移動,進而易于流體排出且構成簡單易于制作。
[0114]另外,在本實施例中電磁閥I為,流體流入部430與流體排出部470凹陷的形成在板體410的側面,易于流體的流出入且構成簡單易于制作。
[0115]另外,根據(jù)本發(fā)明,板體410、流體流入部430、方向轉換部450及流體排出部470的構成以一體形成,因此具有易于制作并組裝,且節(jié)減成本的效果。
[0116]參考在圖面圖示的一實施例說明了本發(fā)明,但是這只不過是示例性的,該技術所屬的【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的技術人員,應理解為從此可進行多樣的變形及均等的其他實施例。
【權利要求】
1.一種電磁閥,其特征在于,包括: 閥體; 活塞,可往返移動的插入所述閥體; 泵外殼,與所述閥體連接且形成入口與出口 '及 板件,安裝在所述泵外殼,將通過所述入口進入的流體移動方向轉換向所述活塞方向。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磁閥,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塞,包括: 活塞體,可滑移的引入所述閥體; 凹槽部,凹陷的在所述活塞體形成 '及 球面部件,安裝在所述凹槽部,且根據(jù)流體的液壓維持與所述活塞體的接觸。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磁閥,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外殼,包括: 入口,形成流入流體的流路; 出口,形成向外部排出通過所述入口流入流體的流路 '及 泵體部,具有連接所述入口與所述出口的通路。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磁閥,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體部,包括: 泵體,形成通孔體且板件嵌合并固定在所述通孔體 '及 入口通孔,形成在所述泵體,且連接所述入口與所述通孔體。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磁閥,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件,包括: 板體,安裝在所述泵外殼; 流體流入部,形成在所述板體,且向所述板體的內側引導通過所述入口流入的流體的移動; 方向轉換部,與所述流體流入部連接,且向所述活塞方向開放,將通過所述流體流入部引導的流體的移動轉換向所述活塞方向;及 流體排出部,凹陷的形成在所述板體的側面,將向所述活塞方向引導的流體的移動引導向所述出口。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磁閥,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體流入部, 使其與所述入口連通,凹陷的形成在所述板體的側面。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磁閥,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體流入部,包括流體流入側部,垂直于所述活塞移動方向的斷面形態(tài),具有向所述板體內側進行的同時變窄的形態(tài)。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磁閥,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體流入部,還包括流體流入上下部,限制通過所述入口流入的流體的移動,引導流體使其進入所述方向轉換部。
9.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磁閥,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向轉換部,包括: 轉換方向流路,形成在所述板體的內側,使通過所述流體流入部流入的流體的流動,轉換為所述活塞方向;及 方向轉換上部,與所述方向轉換流路連接,具有使球面部件安裝的凹陷形態(tài)。
10.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磁閥,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體排出部,垂直于所述活塞移動方向的斷面形態(tài)為,向所述板體內側進行的同時變窄的形態(tài)。
11.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磁閥,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體、所述流體流入部、所述方向轉換部及所述流體排出部以一體形成。
【文檔編號】F16K31/06GK104176025SQ201410048339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5月28日
【發(fā)明者】甘武澈 申請人:現(xiàn)代摩比斯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