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自動變速器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5688483閱讀:209來源:國知局
      自動變速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自動變速器,自動變速器具有輸入部件、行星齒輪機構、多個接合機構、輸出部件、控制部和切換機構??刂撇繕嫵蔀椋跈n位從前進檔切換到后退檔時(步驟1),能夠執(zhí)行如下后退側準備模式:通過將接合機構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或固定狀態(tài),使得被切換機構固定的要素的轉速成為規(guī)定的轉速以下(步驟3)??刂撇吭趫?zhí)行后退側準備模式而使要素的轉速成為規(guī)定的轉速以下(步驟5)后,將切換機構從反轉阻止狀態(tài)切換到固定狀態(tài)(步驟7)。
      【專利說明】自動變速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使用行星齒輪機構的自動變速器。
      【背景技術】
      [0002]現(xiàn)在,已知有如下構成的自動變速器:使用4個行星齒輪機構以及由離合器和制動器構成的6個接合機構,能夠進行前進8檔、后退I檔的變速(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
      [0003]專利文獻I的自動變速器具有:旋轉自如地軸支承于機殼內的輸入軸;和由與輸入軸同心地配置的輸出齒輪構成的輸出部件。輸出部件的旋轉通過差動齒輪或者驅動軸傳遞到車輛的左右驅動輪。
      [0004]第I?第4這4個行星齒輪機構與輸入軸同心配置在機殼內。第I行星齒輪機構由所謂的單小齒輪型的行星齒輪機構(在固定行星架而使太陽輪旋轉時,齒圈朝與太陽輪不同的方向旋轉,因此,也稱作負行星齒輪機構或者負號行星齒輪機構。此外,在固定齒圈而使太陽輪旋轉時,行星架朝與太陽輪相同的方向旋轉。)構成,該單小齒輪型的行星齒輪機構由第I太陽輪、第I齒圈以及將與第I太陽輪和第I齒圈嚙合的第I小齒輪軸支承為自如地自轉和公轉的第I行星架這3個要素構成。
      [0005]在根據第I行星齒輪機構的共線圖(能夠用直線(速度線)表示太陽輪、行星架、齒圈這3個要素的相對旋轉速度之比的圖)的排列順序,從一側起分別將第I行星齒輪機構的3個要素作為第I要素、第2要素和第3要素時,第I要素為第I太陽輪,第2要素為第I行星架,第3要素為第I齒圈。
      [0006]第2行星齒輪機構也由所謂的單小齒輪型的行星齒輪機構構成,該單小齒輪型的行星齒輪機構由第2太陽輪、第2齒圈以及將與第2太陽輪和第2齒圈嚙合的第2小齒輪軸支承為自如地自轉和公轉的第2行星架這3個要素構成。在按照第2行星齒輪機構的共線圖的排列順序,從一側起分別將第2行星齒輪機構的3個要素作為第4要素、第5要素和第6要素時,第4要素為第2齒圈,第5要素為第2行星架,第6要素為第2太陽輪。
      [0007]第3行星齒輪機構也由所謂的單小齒輪型的行星齒輪機構構成,該單小齒輪型的行星齒輪機構由第3太陽輪、第3齒圈以及將與第3太陽輪和第3齒圈嚙合的第3小齒輪軸支承為自如地自轉和公轉的第3行星架這3個要素構成。在按照第3行星齒輪機構的共線圖的排列順序,從一側起分別將第3行星齒輪機構的3個要素作為第7要素、第8要素和第9要素時,第7要素為第3太陽輪,第8要素為第3行星架,第9要素為第3齒圈。
      [0008]第4行星齒輪機構也由所謂的單小齒輪型的行星齒輪機構構成,該單小齒輪型的行星齒輪機構由第4太陽輪、第4齒圈以及將與第4太陽輪和第4齒圈嚙合的第4小齒輪軸支承為自如地自轉和公轉的第4行星架這3個要素構成。在按照第4行星齒輪機構的共線圖的排列順序,從一側起分別將第4行星齒輪機構的3個要素作為第10要素、第11要素和第12要素時,第10要素為第4齒圈,第11要素為第4行星架,第12要素為第4太陽輪。
      [0009]第I行星齒輪機構的第I太陽輪(第I要素)與輸入軸聯(lián)結。此外,第4行星齒輪機構的第4齒圈(第10要素)與輸出部件聯(lián)結。[0010]此外,聯(lián)結第I行星齒輪機構的第I行星架(第2要素)、第2行星齒輪機構的第2行星架(第5要素)與第3行星齒輪機構的第3齒圈(第9要素),構成第I聯(lián)結體(第2要素、第5要素、第9要素)。此外,聯(lián)結第I行星齒輪機構的第I齒圈(第3要素)與第4行星齒輪機構的第4太陽輪(第12要素),構成第2聯(lián)結體(第3要素、第12要素)。此外,聯(lián)結第3行星齒輪機構的第3行星架(第8要素)與第4行星齒輪機構的第4行星架(第11要素),構成第3聯(lián)結體(第8要素、第11要素)。
      [0011]此外,專利文獻I的自動變速器具有由第I?第3這3個離合器和第I?第3這3個制動器構成的共計6個接合機構。
      [0012]第I離合器是濕式多片離合器,并構成為在聯(lián)結第I行星齒輪機構的第I太陽輪(第I要素)與第3聯(lián)結體(第8要素、第11要素)的聯(lián)結狀態(tài)和斷開該聯(lián)結的釋放狀態(tài)之間自如地切換。第2離合器是濕式多片離合器,并構成為在聯(lián)結第I行星齒輪機構的第I太陽輪(第I要素)與第2行星齒輪機構的第2齒圈(第4要素)的聯(lián)結狀態(tài)和斷開該聯(lián)結的釋放狀態(tài)之間自如地切換。
      [0013]第3離合器是濕式多片離合器,并構成為在聯(lián)結第2行星齒輪機構的第2太陽輪(第6要素)與第2聯(lián)結體(第3要素、第12要素)的聯(lián)結狀態(tài)和斷開該聯(lián)結的釋放狀態(tài)之間自如地切換。第I制動器是濕式多片制動器,并構成為在將第3聯(lián)結體(第8要素、第11要素)固定于機殼的固定狀態(tài)和解除該固定的釋放狀態(tài)之間自如地切換。
      [0014]第2制動器是濕式多片制動器,并構成為在將第3行星齒輪機構的第3太陽輪(第7要素)固定于機殼的固定狀態(tài)和解除該固定的釋放狀態(tài)之間自如地切換。第3制動器是濕式多片制動器,并構成為在將第2行星齒輪機構的第2太陽輪(第6要素)固定于機殼的固定狀態(tài)和解除該固定的釋放狀態(tài)之間自如地切換。
      [0015]在專利文獻I的自動變速器中,通過將第I制動器、第2制動器和第3制動器設為固定狀態(tài),由此建立前進I速檔。通過將第2制動器和第3制動器設為固定狀態(tài)、將第3離合器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由此建立前進2速檔。通過將第2制動器和第3制動器設為固定狀態(tài)、將第2離合器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由此建立前進3速檔。通過第2制動器設為固定狀態(tài)、將第2離合器和第3離合器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由此建立前進4速檔。
      [0016]通過將第2制動器設為固定狀態(tài)、將第I離合器和第2離合器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由此建立前進5速檔。通過將第I?第3這3個離合器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由此建立前進6速檔。通過將第3制動器設為固定狀態(tài)、將第I離合器和第2離合器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由此建立前進7速檔。通過將第3制動器設為固定狀態(tài)、將第I離合器和第3離合器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由此建立前進8速檔。通過將第I制動器和第3制動器設為固定狀態(tài)、將第2離合器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由此建立后退檔。
      [0017]現(xiàn)有技術文獻
      [0018]專利文獻
      [0019]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2-97864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0020]在現(xiàn)有的自動變速器中,考慮利用作為切換機構的雙向離合器來構成第I制動器。該由雙向離合器構成的切換機構例如可以構成為在允許第3聯(lián)結體(第8要素、第11要素)的正轉(向與輸入軸的旋轉方向相同的方向的旋轉)而阻止反轉(向與輸入軸的旋轉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旋轉)的反轉阻止狀態(tài)和將第3聯(lián)結體(第8要素、第11要素)固定于機殼的固定狀態(tài)之間自如地切換。
      [0021]在利用這樣的切換機構構成第I制動器的情況下,在車輛前進時,將切換機構設為反轉阻止狀態(tài),在車輛后退時將切換機構設為固定狀態(tài)。并且,在由于駕駛者的變速桿操作而將檔位從后退檔切換到前進檔時,切換機構從固定狀態(tài)切換為反轉阻止狀態(tài)。在由于駕駛者的變速桿操作而將檔位從前進檔切換到后退檔時,切換機構從反轉阻止狀態(tài)切換到固定狀態(tài)。
      [0022]然而,在切換機構為反轉阻止狀態(tài)時,第3聯(lián)結體(第8要素、第11要素)能夠向正轉側自由旋轉。因此,如果在第3聯(lián)結體(第8要素、第11要素)向正轉側旋轉的狀態(tài)下將切換機構從反轉阻止狀態(tài)切換到固定狀態(tài),則第3聯(lián)結體(第8要素、第11要素)的旋轉會緊急停止,有可能產生較大的切換噪音,給車輛的乘坐者帶來不舒服感。
      [0023]為了防止該現(xiàn)象,考慮使第3聯(lián)結體(第8要素、第11要素)的旋轉速度充分下降后,將切換機構從反轉阻止狀態(tài)切換到固定狀態(tài)。但是,這也存在切換機構的切換所需的時間花費過多這樣的問題。
      [0024]上述的自動變速器的骨架是一個例子,但該切換機構的切換噪音的問題在切換前進/后退時對切換機構的狀態(tài)進行切換的全部自動變速器中都有可能發(fā)生。
      [0025]鑒于以上方面,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變速器,既能夠迅速地使切換機構進行切換,又能夠抑制切換噪音的產生。
      [0026][ I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第I方式是一種自動變速器,該自動變速器具有:輸入部件,其配置在機殼內,被傳遞驅動源的動力;行星齒輪機構,其具有在所述機殼內自如旋轉的多個要素;多個接合機構,其自如地切換為使所述要素彼此聯(lián)結的聯(lián)結狀態(tài),或者自如地切換為將所述要素固定于所述機殼的固定狀態(tài);輸出部件;以及控制部,其控制所述接合機構,所述自動變速器自如地對所述輸入部件的旋轉進行多級變速后從所述輸出部件輸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變速器具有在反轉阻止狀態(tài)和固定狀態(tài)之間自如地切換的切換機構,在所述反轉阻止狀態(tài)中,允許多個所述要素中的一個要素在車輛前進時的旋轉方向上的正轉,而阻止在車輛后退時的旋轉方向上的反轉;在所述固定狀態(tài)中,將所述要素固定于所述機殼,在檔位是前進檔時,所述控制部將所述切換機構設為所述反轉阻止狀態(tài),在檔位是后退檔時,所述控制部將所述切換機構設為所述固定狀態(tài),所述控制部構成為,在檔位從前進檔切換到后退檔時,能夠執(zhí)行如下后退側準備模式:通過將所述接合機構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或固定狀態(tài),使得被所述切換機構固定的要素的轉速成為規(guī)定的轉速以下,所述控制部在執(zhí)行所述后退側準備模式而使所述要素的轉速成為規(guī)定的轉速以下后,將所述切換機構從反轉阻止狀態(tài)切換到固定狀態(tài)。
      [0027]根據本發(fā)明的第I方式,通過后退側準備模式,通過將接合機構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或固定狀態(tài),使得被切換機構固定的要素的轉速成為規(guī)定的轉速以下,由此,能夠迅速地使切換機構進行切換,并且,能夠抑制切換噪音的產生。
      [0028][2]此處,在后退側準備模式中,考慮設置轉速傳感器等轉速檢測部,來判定被切換機構固定的要素的轉速是否成為規(guī)定的轉速以下。但是,在該方式中,需要設置轉速檢測部,使得部件數(shù)量增加,成本上升。[0029]因此,在本發(fā)明的第I方式中,可以構成為具有檢測油溫的油溫檢測部和檢測車輛的行駛速度的車速檢測部,控制部根據由油溫檢測部檢測出的油溫和由車速檢測部檢測出的車速來設定規(guī)定的時間,并依據是否經過了該規(guī)定的時間來判定要素的轉速是否變成了規(guī)定的轉速以下。
      [0030]根據該結構,無需另外設置檢測被切換機構固定的要素的轉速的轉速檢測部,能夠防止部件數(shù)量增加、成本上升。
      [0031][3]此外,本發(fā)明的第2方式是一種自動變速器,該自動變速器具有:輸入部件,其配置在機殼內,被傳遞驅動源的動力;行星齒輪機構,其具有在機殼內自如旋轉的多個要素;多個接合機構,多個接合機構,其自如地切換為使要素彼此聯(lián)結的聯(lián)結狀態(tài),或者自如地切換為將要素固定于機殼的固定狀態(tài);輸出部件;以及控制部,其控制接合機構,自動變速器自如地對輸入部件的旋轉進行多級變速后從輸出部件輸出,其特征在于,自動變速器具有:切換機構,其在反轉阻止狀態(tài)和固定狀態(tài)之間自如地切換,在反轉阻止狀態(tài)中,允許多個要素中的一個要素在車輛前進時的旋轉方向上的正轉,而阻止在車輛后退時的旋轉方向上的反轉,在固定狀態(tài)中,將要素固定于機殼;以及車速檢測部,其檢測車輛的行駛速度,在檔位是前進檔時,控制部將切換機構設為反轉阻止狀態(tài),在檔位是后退檔時,控制部將切換機構設為固定狀態(tài),控制部在檔位是前進檔時,在由車速檢測部檢測出的車速為規(guī)定的第I速度以下、并且建立了多個變速檔中的最低速的低速檔的情況下,具有如下前進側準備模式:通過將接合機構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或固定狀態(tài),使得被切換機構固定的要素的轉速成為規(guī)定的轉速以下,控制部在通過前進側準備模式使要素的轉速成為規(guī)定的轉速以下后,將切換機構從固定狀態(tài)切換到反轉阻止狀態(tài)。
      [0032]此處,在本發(fā)明的第I方式中,與等到被切換機構固定的要素的轉速成為規(guī)定的轉速以下的情況相比,能夠迅速地轉換到后退側聯(lián)接的狀態(tài)。但是,在本發(fā)明的第I方式中,從選擇了后退檔起到后退側準備模式完成為止,不能轉換到后退側聯(lián)接的狀態(tài)。
      [0033]根據本發(fā)明的第2方式,在前進檔期間,通過前進側準備模式,將切換機構從反轉阻止狀態(tài)切換到固定狀態(tài)。因此,在從前進檔切換到后退檔時,能夠立刻轉換成后退側聯(lián)接的狀態(tài),能夠防止切換機構的切換噪首的廣生,進一步提聞由后退檔引起的行駛的響應性。
      [0034][4]此外,在本發(fā)明的第2方式中,優(yōu)選的是,接合機構是油壓動作型,在檔位是前進檔時,在由車速檢測部檢測出的車速為規(guī)定的第2速度以下、并且建立了多個變速檔中的最低速的低速檔的情況下,控制部向通過前進側準備模式而成為聯(lián)結狀態(tài)或固定狀態(tài)的接合機構提供待機油壓。
      [0035]根據該結構,通過向接合機構提供待機油壓,能夠迅速地完成前進側準備模式。
      [0036][5]另外,在本發(fā)明的第2方式中,由于在前進檔中執(zhí)行前進側準備模式,因此還設想有在不轉換到后退檔的狀態(tài)下再次使車輛起步的情況。因此,優(yōu)選的是,在由車速檢測部檢測出的車速是被設定為高于第I速度的速度的規(guī)定的第3車速以上、或者由油門開度檢測部檢測出的油門開度為規(guī)定的開度以上時,控制部結束前進側準備模式。由此,車輛能夠順暢地進行再次起步。
      [0037][6]此外,在本發(fā)明中可以構成為:設有油壓控制回路,在油壓控制回路設有:檢測管路壓的油壓檢測部;調節(jié)管路壓的油壓調節(jié)部;以及由于被提供管路壓而自如移動的滑塊,切換機構通過滑塊的移動而被切換為反轉阻止狀態(tài)或固定狀態(tài),在由油壓檢測部檢測出的管路壓小于將切換機構切換為反轉阻止狀態(tài)或固定狀態(tài)所需的壓力時,控制部通過油壓調節(jié)部對管路壓進行升壓。
      [0038]根據該結構,能夠利用管路壓適當?shù)貙η袚Q機構的狀態(tài)進行切換。
      [0039][7]此外,本發(fā)明的第3方式是一種自動變速器,該自動變速器具有:輸入部件,其配置在機殼內,被傳遞驅動源的動力;行星齒輪機構,其具有在機殼內自如旋轉的多個要素;多個接合機構,多個接合機構,其自如地切換為使要素彼此聯(lián)結的聯(lián)結狀態(tài),或者自如地切換為將要素固定于機殼的固定狀態(tài);輸出部件;以及控制部,其控制接合機構,自動變速器自如地對輸入部件的旋轉進行多級變速后從輸出部件輸出,其特征在于,自動變速器具有:切換機構,其在反轉阻止狀態(tài)和固定狀態(tài)之間自如地切換,在反轉阻止狀態(tài)中,允許多個要素中的一個要素在車輛前進時的旋轉方向上的正轉,而阻止在車輛后退時的旋轉方向上的反轉,在固定狀態(tài)中,將要素固定于機殼;以及車速檢測部,其檢測車輛的行駛速度,在檔位是前進檔時,控制部將切換機構設為反轉阻止狀態(tài),在檔位是后退檔時,控制部將切換機構設為固定狀態(tài),控制部構成為,在檔位從前進檔切換到后退檔時,能夠執(zhí)行如下后退側準備模式:通過將接合機構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或固定狀態(tài),使得被切換機構固定的要素的轉速成為規(guī)定的轉速以下,控制部構成為,在檔位是前進檔時,在由車速檢測部檢測出的車速為規(guī)定的第I速度以下、并且建立了多個變速檔中的最低速的低速檔的情況下,能夠執(zhí)行如下前進側準備模式:通過將接合機構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或固定狀態(tài),使得被切換機構固定的要素的轉速成為規(guī)定的轉速以下,控制部在執(zhí)行前進側準備模式的過程中,在要素的轉速成為規(guī)定的轉速以下之前檢測到檔位從前進檔切換到了空檔的情況下,中止前進側準備模式,執(zhí)行檔位為后退檔時的后退側準備模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40]圖1是示意性地示出本發(fā)明的自動變速器的實施方式的說明圖。
      [0041]圖2是示出本發(fā)明的自動變速器的實施方式的骨架圖。
      [0042]圖3是本實施方式的自動變速器的共線圖。
      [0043]圖4是示出本實施方式的自動變速器的各變速檔的接合機構的狀態(tài)的說明圖。
      [0044]圖5A是示出本實施方式的雙向離合器的輥子位于凸輪面的中央的狀態(tài)的說明圖。圖5B是示出雙向離合器的輥子位于凸輪面的一個端部的狀態(tài)的說明圖。圖5C是示出雙向離合器的輥子位于凸輪面的另一個端部的狀態(tài)的說明圖。
      [0045]圖6是示出本實施方式的后退側準備模式的處理的流程圖。
      [0046]圖7是示出執(zhí)行本實施方式的后退側準備模式時的切換機構的動作的說明圖。
      [0047]圖8是示出本實施方式的前進側準備模式的處理的流程圖。
      [0048]圖9是示出執(zhí)行本實施方式的前進側準備模式時的切換機構的動作的說明圖。
      [0049]圖10是示出其他實施方式的雙向離合器的固定狀態(tài)的剖視圖。
      [0050]圖11是示出其他實施方式的雙向離合器的反轉阻止狀態(tài)的剖視圖。
      [0051]圖12是示出其他實施方式的雙向離合器的固定狀態(tài)的立體圖。
      [0052]圖13是示出其他實施方式的雙向離合器的反轉阻止狀態(tài)的立體圖。
      [0053]圖14是示出其他實施方式的切換機構的說明圖。
      [0054]圖15是示出其他實施方式的后退側準備模式的處理的流程圖。[0055]圖16是示出其他實施方式的前進側準備模式的處理的流程圖。
      [0056]標號說明
      [0057]TM:自動變速器;1:變速器殼體(機殼);2:輸入軸(輸入部件);3:輸出部件(輸出齒輪);42:變速桿;43:油壓控制回路;43a:油溫檢測部;43b:油壓檢測部;43c:油壓調節(jié)部;44:車速檢測部;46:發(fā)動機制動判定部;48:驅動源轉速檢測部;50:輸入轉速檢測部;52:輸出轉速檢測部;54:制動踏板檢測部;56:油門開度檢測部;ENG:驅動源;ECU:控制部;LC:鎖止離合器;DA:減震器;TC:變矩器;PGS1:第I行星齒輪機構;Sa:太陽輪(第I要素);Ca:行星架(第2要素);Ra:齒圈(第3要素);Pa:小齒輪;PGS2:第2行星齒輪機構;Sb:太陽輪(第6要素);Cb:行星架(第5要素);Rb:齒圈(第4要素);Pb:小齒輪;PGS3:第3行星齒輪機構;Sc:太陽輪(第7要素);Cc:行星架(第8要素);Rc:齒圈(第9要素);Pc:小齒輪;PGS4:第4行星齒輪機構;Sd:太陽輪(第12要素);Cd:行星架(第11要素);Rd:齒圈(第10要素);Pd:小齒輪;C1:第I離合器;C2:第2離合器;C3 --第3離合器;B1:第I制動器(切換機構);B2:第2制動器;B3 --第3制動器;B4:第4制動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58]圖1是示意性地示出本發(fā)明的自動變速器TM的實施方式的圖。圖2是示出本實施方式的自動變速器TM的骨架圖。自動變速器TM具有:作為輸入部件的輸入軸2,其旋轉自如地軸支承在作為機殼的變速器殼體I內,圖外的內燃機(發(fā)動機)等驅動源ENG輸出的驅動力經由具有鎖止離合器LC和減震器DA的變矩器TC傳遞到該輸入軸2 ;以及輸出部件
      3,其由與輸入軸2同心地配置的輸出齒輪構成。
      [0059]輸出部件3的旋轉經由圖外的差動齒輪或者驅動軸傳遞到車輛的左右驅動輪。此外,也可以設置以自如摩擦接合的方式構成的單片式或者多片式的起步離合器來代替變矩器TC。
      [0060]在作為機殼的變速器殼體I內,與輸入軸2同心地配置有第I~第4這4個行星齒輪機構PGSl~4。第I行星齒輪機構PGSl由所謂的單小齒輪型的行星齒輪機構(在固定行星架而使太陽輪旋轉時,齒圈朝與太陽輪不同的方向旋轉,因此也稱作負行星齒輪機構或者負號行星齒輪機構。此外,在固定齒圈而使太陽輪旋轉時,行星架朝與太陽輪相同的方向旋轉。)構成,該單小齒輪型的行星齒輪機構由太陽輪Sa、齒圈Ra以及行星架Ca構成,其中,該行星架Ca將與太陽輪Sa和齒圈Ra嚙合的小齒輪Pa軸支承為自如地自轉和公轉。
      [0061]參照圖3上方起第2段所示的第I行星齒輪機構PGSl的共線圖(能夠用直線(速度線)表示太陽輪、行星架、齒圈這3個要素的相對旋轉速度之比的圖),在按照與共線圖中的齒輪比(齒圈的齒數(shù)/太陽輪的齒數(shù))對應的間隔的排列順序,從左側起分別將第I行星齒輪機構PGSl的3個要素Sa、Ca、Ra作為第I要素、第2要素和第3要素時,第I要素為太陽輪Sa,第2要素為行星架Ca,第3要素為齒圈Ra。
      [0062]此處,設第I行星齒輪機構PGSl的齒輪比為h,太陽輪Sa和行星架Ca之間的間隔與行星架Ca和齒圈Ra之間的間隔之比被設定為h:l。此外,在共線圖中,下方的橫線和上方的橫線(4速檔與6速檔重合的線)分別表示旋轉速度為“O”和“I”(與輸入軸2相同的旋轉速度)。
      [0063]第2行星齒輪機構PGS2也由所謂的單小齒輪型的行星齒輪機構構成,該單小齒輪型的行星齒輪機構由太陽輪Sb、齒圈Rb和行星架Cb構成,該行星架Cb將與太陽輪Sb和齒圈Rb嚙合的小齒輪Pb軸支承為自如地自轉和公轉。
      [0064]參照圖3的上方起第I段(最上段)所示的第2行星齒輪機構PGS2的共線圖,在按照與共線圖中的齒輪比對應的間隔的排列順序,從左側起分別將第2行星齒輪機構PGS2的3個要素Sb、Cb、Rb作為第4要素、第5要素和第6要素時,第4要素為齒圈Rb,第5要素為行星架Cb,第6要素為太陽輪Sb。設第2行星齒輪機構PGS2的齒輪比為i,太陽輪Sb和行星架Cb之間的間隔與行星架Cb和齒圈Rb之間的間隔之比被設定為1:1。
      [0065]第3行星齒輪機構PGS3也由所謂的單小齒輪型的行星齒輪機構構成,該單小齒輪型的行星齒輪機構由太陽輪Sc、齒圈Re和行星架Ce構成,該行星架Ce將與太陽輪Sc和齒圈Re嚙合的小齒輪Pc軸支承為自如地自轉和公轉。
      [0066]參照圖3的上方起第3段所示的第3行星齒輪機構PGS3的共線圖,在按照與共線圖中的齒輪比對應的間隔的排列順序,從左側起分別將第3行星齒輪機構PGS3的3個要素ScXc,Re作為第7要素、第8要素和第9要素時,第7要素為太陽輪Sc,第8要素為行星架Ce,第9要素為齒圈Re。設第3行星齒輪機構PGS3的齒輪比為j,太陽輪Sc和行星架Ce之間的間隔與行星架Ce和齒圈Re之間的間隔之比被設定為j:1。
      [0067]第4行星齒輪機構PGS4也由所謂的單小齒輪型的行星齒輪機構構成,該單小齒輪型的行星齒輪機構由太陽輪Sd、齒圈Rd和行星架Cd構成,該行星架Cd將與太陽輪Sd和齒圈Rd嚙合的小齒輪Pd軸支承為自如地自轉和公轉。
      [0068]參照圖3的上方起第4段(最下段)所示的第4行星齒輪機構PGS4的共線圖,在按照與共線圖中的齒輪比對應的間隔的排列順序,從左側起分別將第4行星齒輪機構PGS4的3個要素Sd、Cd、Rd作為第10要素、第11要素和第12要素時,第10要素為齒圈Rd,第11要素為行星架Cd,第12要素為太陽輪Sd。設第4行星齒輪機構PGS4的齒輪比為k,太陽輪Sd和行星架Cd之間的間隔與行星架Cd和齒圈Rd之間的間隔之比被設定為k:1。
      [0069]第I行星齒輪機構PGSl的太陽輪Sa (第I要素)與輸入軸2聯(lián)結。此外,第4行星齒輪機構PGS4的齒圈Rd (第10要素)與由輸出齒輪構成的輸出部件3聯(lián)結。
      [0070]此外,聯(lián)結第I行星齒輪機構PGSl的行星架Ca (第2要素)、第2行星齒輪機構PGS2的行星架Cb (第5要素)與第3行星齒輪機構PGS3的齒圈Re (第9要素),構成第I聯(lián)結體Ca-Cb-Rc。此外,聯(lián)結第I行星齒輪機構PGSl的齒圈Ra (第3要素)與第4行星齒輪機構PGS4的太陽輪Sd (第12要素),構成第2聯(lián)結體Ra-Sd。此外,聯(lián)結第3行星齒輪機構PGS3的行星架Ce (第8要素)與第4行星齒輪機構PGS4的行星架Cd (第11要素),構成第3聯(lián)結體Cc-Cd。
      [0071 ] 此外,本實施方式的自動變速器具有由第I?第3這3個離合器Cl?C3和第I?第4這4個制動器BI?B4構成的7個接合機構。
      [0072]第I離合器Cl是油壓動作型的濕式多片離合器,并構成為在聯(lián)結第I行星齒輪機構PGSl的太陽輪Sa (第I要素)與第3聯(lián)結體Cc-Cd的聯(lián)結狀態(tài)和斷開該聯(lián)結的釋放狀態(tài)之間自如地切換。第2離合器C2是油壓動作型的濕式多片離合器,并構成為在聯(lián)結第I行星齒輪機構PGSl的太陽輪Sa (第I要素)與第2行星齒輪機構PGS2的齒圈Rb (第4要素)的聯(lián)結狀態(tài)和斷開該聯(lián)結的釋放狀態(tài)之間自如地切換。
      [0073]第3離合器C3是油壓動作型的濕式多片離合器,并構成為在聯(lián)結第2行星齒輪機構PGS2的太陽輪Sb (第6要素)與第2聯(lián)結體Ra-Sd的聯(lián)結狀態(tài)和斷開該聯(lián)結的釋放狀態(tài)之間自如地切換。第I制動器BI是雙向離合器,并構成為在允許第3聯(lián)結體Cc-Cd的正轉(向與輸入軸2的旋轉方向相同的方向的旋轉)且阻止反轉的反轉阻止狀態(tài)和將第3聯(lián)結體Cc-Cd固定于變速器殼體I的固定狀態(tài)之間自如地切換。
      [0074]由雙向離合器構成的第I制動器BI在反轉阻止狀態(tài)中,在對第3聯(lián)結體Cc-Cd施加了使得朝向正轉方向旋轉的力的情況下,允許該旋轉而成為釋放狀態(tài),在施加了使得朝向反轉方向旋轉的力的情況下,阻止該旋轉而成為固定于變速器殼體I的固定狀態(tài)。在本實施方式中,由雙向離合器構成的第I制動器BI對應于本發(fā)明的切換機構。
      [0075]第2制動器B2是雙向離合器,并構成為在阻止第3行星齒輪機構PGS3的太陽輪Sc (第7要素)的正轉的正轉阻止狀態(tài)和阻止第3行星齒輪機構PGS3的太陽輪Sc (第7要素)的反轉的反轉阻止狀態(tài)之間自如地切換。
      [0076]由雙向離合器構成的第2制動器B2在正轉阻止狀態(tài)中,在對第3行星齒輪機構PGS3的太陽輪Sc (第7要素)施加了使得朝向正轉方向旋轉的力的情況下,阻止該旋轉而成為固定于變速器殼體I的固定狀態(tài),在施加了使得朝向反轉方向旋轉的力的情況下,允許旋轉而成為釋放狀態(tài)。
      [0077]相反,由雙向離合器構成的第2制動器B2在反轉阻止狀態(tài)中,在對第3行星齒輪機構PGS3的太陽輪Sc (第7要素)施加了使得朝向正轉方向旋轉的力的情況下,允許該旋轉而成為釋放狀態(tài),在施加了使得朝向反轉方向旋轉的力的情況下,阻止該旋轉而成為固定于變速器殼體I的固定狀態(tài)。此外,可以利用油壓動作型的濕式多片制動器來構成第2制動器B2。
      [0078]第3制動器B3是油壓動作型的濕式多片制動器,并構成為在將第2行星齒輪機構PGS2的太陽輪Sb (第6要素)固定于變速器殼體I的固定狀態(tài)和解除該固定的釋放狀態(tài)之間自如地切換。第4制動器B4是由牙嵌式離合器(dog clutch)或者具有同步功能的同步機構構成的嚙合機構,并構成為在將第2行星齒輪機構PGS2的齒圈Rb (第4要素)固定于變速器殼體I的固定狀態(tài)和解除該固定的釋放狀態(tài)之間自如地切換。
      [0079]各離合器Cl?C3和各制動器BI?B4通過由圖1所示的變速器控制單元T⑶構成的控制部ECU,根據車輛的行駛速度等車輛信息來切換狀態(tài)。
      [0080]在輸入軸2的軸線上,從驅動源ENG和變矩器TC側起,依次配置有第2離合器C2、第2行星齒輪機構PGS2、第3離合器C3、輸出部件3、第I行星齒輪機構PGSl、第I離合器Cl和第3行星齒輪機構PGS3。
      [0081]并且,將第4制動器B4配置在第2行星齒輪機構PGS2的徑向外側,將第3制動器B3配置在第3離合器C3的徑向外側,將第I制動器BI配置在第I離合器Cl的徑向外側,將第2制動器B2配置在第3行星齒輪機構PGS3的徑向外側。這樣,通過將4個制動器BI?B4配置在行星齒輪機構或者離合器的徑向外側,與將制動器BI?B4與行星齒輪機構和離合器一起排列配置在輸入軸2的軸線上的情況相比,能夠實現(xiàn)自動變速器的軸長的縮短化。此外,也可以將第4制動器B4配置在第2離合器C2的徑向外側,將第3制動器B3配置在第2行星齒輪機構PGS2的徑向外側。
      [0082]此外,將第4行星齒輪機構PGS4配置在第I行星齒輪機構PGSl的徑向外側。并且,將第I行星齒輪機構PGSl的齒圈Ra (第3要素)與第4行星齒輪機構PGS4的太陽輪Sd(第12要素)聯(lián)結為一體來構成第2聯(lián)結體Ra-Sd。這樣,通過將第4行星齒輪機構PGS4配置在第I行星齒輪機構PGSl的徑向外側,由此,由于第I行星齒輪機構PGSl與第4行星齒輪機構PGS4在徑向上重合,因此,能夠實現(xiàn)自動變速器的軸長的縮短化。
      [0083]此外,只要第I行星齒輪機構PGSl與第4行星齒輪機構PGS4至少一部分在徑向上重合即可,由此能夠實現(xiàn)軸長的縮短化,但是如果使兩者在徑向上完全重合的話,能夠最大幅度地縮短軸長。
      [0084]接下來,參照圖3和圖4,說明建立實施方式的自動變速器的各個變速檔的情況。
      [0085]在建立I速檔時,將作為雙向離合器的第I制動器BI和第2制動器B2設為反轉阻止狀態(tài),將第3制動器B3設為固定狀態(tài)。通過將第I制動器BI和第2制動器B2設為反轉阻止狀態(tài),由此阻止了第3聯(lián)結體Cc-Cd和第3行星齒輪機構PGS3的太陽輪Sc (第7要素)的反轉,使得第3聯(lián)結體Cc-Cd和第3行星齒輪機構PGS3的太陽輪Sc (第7要素)的旋轉速度成為“O”。
      [0086]由此,第3行星齒輪機構PGS3的第7?第9這3個要素Sc、Cc、Rc成為不能相對旋轉的鎖止狀態(tài),包含第3行星齒輪機構PGS3的齒圈Re (第9要素)的第I聯(lián)結體Ca-Cb-Rc的旋轉速度也成為“O”。并且,與輸出部件3聯(lián)結的第4行星齒輪機構PGS4的齒圈Rd (第10要素)的旋轉速度成為圖3所示的“I速檔”,從而建立I速檔。
      [0087]此外,為了建立I速檔,無需將第3制動器B3設為固定狀態(tài),但是為了能夠從I速檔順暢地變速到后述的2速檔,將該第3制動器B3在I速檔下設為固定狀態(tài)。此外,要在I速檔下使發(fā)動機制動有效時,只要將由雙向離合器構成的第I制動器BI和第2制動器B2切換為正轉阻止狀態(tài)即可。
      [0088]在建立2速檔時,將作為雙向離合器的第I制動器BI和第2制動器B2設為反轉阻止狀態(tài),將第3制動器B3設為固定狀態(tài),將第3離合器C3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通過將第I制動器BI設為反轉阻止狀態(tài),允許第3聯(lián)結體Cc-Cd的正轉。此外,通過將第2制動器B2設為反轉阻止狀態(tài),使得第3行星齒輪機構PGS3的太陽輪Sc (第7要素)的旋轉速度成為“O”。此外,通過將第3制動器B3設為固定狀態(tài),使得第2行星齒輪機構PGS2的太陽輪Sb (第6要素)的旋轉速度成為“O”。
      [0089]此外,通過將第3離合器C3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使得第2聯(lián)結體Ra-Sd的旋轉速度成為與第2行星齒輪機構PGS2的太陽輪Sb (第6要素)的旋轉速度相同的速度“O”。并且,與輸出部件3聯(lián)結的第4行星齒輪機構PGS4的齒圈Rd (第10要素)的旋轉速度成為圖3所示的“2速檔”,從而建立2速檔。此外,要在2速檔下使發(fā)動機制動有效時,只要將由雙向離合器構成的第2制動器B2切換為正轉阻止狀態(tài)即可。
      [0090]在建立3速檔時,將作為雙向離合器的第I制動器BI和第2制動器B2設為反轉阻止狀態(tài),將第3制動器B3設為固定狀態(tài),將第2離合器C2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通過將第I制動器BI設為反轉阻止狀態(tài),允許第3聯(lián)結體Cc-Cd的正轉。此外,通過將第2制動器B2設為反轉阻止狀態(tài),使得第3行星齒輪機構PGS3的太陽輪Sc (第7要素)的旋轉速度成為“O”。此外,通過將第3制動器B3設為固定狀態(tài),使得第2行星齒輪機構PGS2的太陽輪Sb (第6要素)的旋轉速度成為“O”。
      [0091]此外,通過將第2離合器C2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使得第2行星齒輪機構PGS2的齒圈Rb(第4要素)的旋轉速度成為與和輸入軸2聯(lián)結的第I行星齒輪機構PGSl的太陽輪Sa (第I要素)的旋轉速度相同的速度“I”。由于第2行星齒輪機構PGS2的太陽輪Sb (第6要素)的旋轉速度為“O”,齒圈Rb (第4要素)的旋轉速度為“1”,因此行星架Cb (第5要素)的旋轉速度、即第I聯(lián)結體Ca-Cb-Rc的旋轉速度為i/ (i + I)。
      [0092]并且,與輸出部件3聯(lián)結的第4行星齒輪機構PGS4的齒圈Rd (第10要素)的旋轉速度成為圖3所示的“3速檔”,從而建立3速檔。此外,要在3速檔下使發(fā)動機制動有效時,只要將由雙向離合器構成的第2制動器B2切換為正轉阻止狀態(tài)即可。
      [0093]在建立4速檔時,將作為雙向離合器的第I制動器BI和第2制動器B2設為反轉阻止狀態(tài),將第2離合器C2和第3離合器C3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通過將第I制動器BI設為反轉阻止狀態(tài),允許第3聯(lián)結體Cc-Cd的正轉。此外,通過將第2制動器B2設為反轉阻止狀態(tài),使得第3行星齒輪機構PGS3的太陽輪Sc (第7要素)的旋轉速度成為“O”。
      [0094]此外,通過將第3離合器C3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使得第2行星齒輪機構PGS2的太陽輪Sb (第6要素)與第2聯(lián)結體Ra-Sd以相同速度旋轉。由此,在第I行星齒輪機構PGSl與第2行星齒輪機構PGS2之間,使行星架Ca (第2要素)與行星架Cb (第5要素)聯(lián)結,使齒圈Ra (第3要素)與太陽輪Sb (第6要素)聯(lián)結,在將第3離合器C3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的4速檔中,能夠通過第I行星齒輪機構PGSl與第2行星齒輪機構PGS2來描繪由4個要素構成的I個共線圖。
      [0095]并且,通過將第2離合器C2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使得第2行星齒輪機構PGS2的齒圈Rb(第4要素)的旋轉速度成為與第I行星齒輪機構PGSl的太陽輪Sa (第I要素)的旋轉速度相同的速度“1”,由第I行星齒輪機構PGSl和第2行星齒輪機構PGS2構成的4個要素中的兩個要素的旋轉速度成為相同的速度“ I ”。
      [0096]因此,第I行星齒輪機構PGSl和第2行星齒輪機構PGS2的各要素成為不能相對旋轉的鎖止狀態(tài),第I行星齒輪機構PGSl和第2行星齒輪機構PGS2的全部的要素的旋轉速度成為“I”。并且,第3聯(lián)結體Cc-Cd的旋轉速度成為j/ (j + I ),與輸出部件3聯(lián)結的第4行星齒輪機構PGS4的齒圈Rd (第10要素)的旋轉速度成為圖3所示的“4速檔”,從而建立4速檔。此外,要在4速檔下使發(fā)動機制動有效時,只要將由雙向離合器構成的第2制動器B2切換為正轉阻止狀態(tài)即可。
      [0097]在建立5速檔時,將作為雙向離合器的第I制動器BI和第2制動器B2設為反轉阻止狀態(tài),將第I離合器Cl和第2離合器C2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通過將第I制動器BI設為反轉阻止狀態(tài),允許第3聯(lián)結體Cc-Cd的正轉。此外,通過將第2制動器B2設為反轉阻止狀態(tài),使得第3行星齒輪機構PGS3的太陽輪Sc (第7要素)的旋轉速度成為“O”。
      [0098]此外,通過將第I離合器Cl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使得第3聯(lián)結體Cc-Cd的旋轉速度成為與第I行星齒輪機構PGSl的太陽輪Sa (第I要素)的旋轉速度相同的速度“I”。并且,與輸出部件3聯(lián)結的第4行星齒輪機構PGS4的齒圈Rd (第10要素)的旋轉速度成為圖3所示的“5速檔”,從而建立5速檔。
      [0099]此外,為了建立5速檔,無需將第2離合器C2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但是在4速檔和后述的6速檔中,需要將第2離合器C2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因此,為了能夠順暢地從5速檔降檔到4速檔和從5速檔升檔到后述的6速檔,在5速檔中也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此外,要在5速檔下使發(fā)動機制動有效時,只要將由雙向離合器構成的第2制動器B2切換為正轉阻止狀態(tài)即可。
      [0100]在建立6速檔時,將作為雙向離合器的第I制動器BI和第2制動器B2設為反轉阻止狀態(tài),將第I?第3這3個離合器Cl?C3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通過將第I制動器BI設為反轉阻止狀態(tài),允許第3聯(lián)結體Cc-Cd的正轉。此外,通過將第2制動器B2設為反轉阻止狀態(tài),允許第3行星齒輪機構PGS3的太陽輪Sc (第7要素)的正轉。
      [0101]此外,通過將第2離合器C2和第3離合器C3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如在4速檔中說明的那樣,第I行星齒輪機構PGSl和第2行星齒輪機構PGS2的各要素成為不能相對旋轉的狀態(tài),第2聯(lián)結體Ra-Sd的旋轉速度成為“ I ”。此外,通過將第I離合器Cl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使得第3聯(lián)結體Cc-Cd的旋轉速度成為“ I ”。
      [0102]因此,在第4行星齒輪機構PGS4中,行星架Cd (第11要素)與太陽輪Sd (第12要素)成為相同的速度“1”,各要素成為不能相對旋轉的鎖止狀態(tài)。并且,與輸出部件3聯(lián)結的第4行星齒輪機構PGS4的齒圈Rd (第10要素)的旋轉速度成為圖3所示的“6速檔”的“1”,從而建立6速檔。
      [0103]在建立7速檔時,將作為雙向離合器的第I制動器BI和第2制動器B2設為反轉阻止狀態(tài),將第3制動器B3設為固定狀態(tài),將第I離合器Cl和第2離合器C2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通過將第I制動器BI設為反轉阻止狀態(tài),允許第3聯(lián)結體Cc-Cd的正轉。此外,通過將第2制動器B2設為反轉阻止狀態(tài),允許第3行星齒輪機構PGS3的太陽輪Sc (第7要素)的正轉。
      [0104]此外,通過將第3制動器B3設為固定狀態(tài),使得第2行星齒輪機構PGS2的太陽輪Sb (第6要素)的旋轉速度成為“O”。此外,通過將第2離合器C2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使得第2行星齒輪機構PGS2的齒圈Rb (第4要素)的旋轉速度成為與第I行星齒輪機構PGSl的太陽輪Sa (第I要素)的旋轉速度相同的速度“1”,包含第2行星齒輪機構PGS2的行星架Cb(第5要素)的第I聯(lián)結體Ca-Cb-Rc的旋轉速度成為i/ (i + I)。
      [0105]此外,通過將第I離合器Cl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使得第3聯(lián)結體Cc-Cd的旋轉速度成為與和輸入軸2聯(lián)結的第I行星齒輪機構PGSl的太陽輪Sa (第I要素)的旋轉速度相同的速度“I”。并且,與輸出部件3聯(lián)結的第4行星齒輪機構PGS4的齒圈Rd (第10要素)的旋轉速度成為圖3所示的“7速檔”,從而建立7速檔。
      [0106]在建立8速檔時,將作為雙向離合器的第I制動器BI和第2制動器B2設為反轉阻止狀態(tài),將第3制動器B3設為固定狀態(tài),將第I離合器Cl和第3離合器C3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通過將第I制動器BI設為反轉阻止狀態(tài),允許第3聯(lián)結體Cc-Cd的正轉。此外,通過將第2制動器B2設為反轉阻止狀態(tài),允許第3行星齒輪機構PGS3的太陽輪Sc (第7要素)的正轉。
      [0107]此外,通過將第3制動器B3設為固定狀態(tài),使得第2行星齒輪機構PGS2的太陽輪Sb (第6要素)的旋轉速度成為“O”。此外,通過將第3離合器C3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使得第2聯(lián)結體Ra-Sd的旋轉速度成為與第2行星齒輪機構PGS2的太陽輪Sb (第6要素)的旋轉速度相同的速度“O”。此外,通過將第I離合器Cl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使得第3聯(lián)結體Cc-Cd的旋轉速度成為與第I行星齒輪機構PGSl的太陽輪Sa (第I要素)的旋轉速度相同的速度“I”。并且,與輸出部件3聯(lián)結的第4行星齒輪機構PGS4的齒圈Rd (第10要素)的旋轉速度成為圖3所示的“8速檔”,從而建立8速檔。
      [0108]在建立9速檔時,將作為雙向離合器的第I制動器BI和第2制動器B2設為反轉阻止狀態(tài),將第3制動器B3和第4制動器B4設為固定狀態(tài),將第I離合器Cl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通過將第I制動器BI設為反轉阻止狀態(tài),允許第3聯(lián)結體Cc-Cd的正轉。此外,通過將第2制動器B2設為反轉阻止狀態(tài),允許第3行星齒輪機構PGS3的太陽輪Sc (第7要素)的正轉。
      [0109]此外,通過將第3制動器B3設為固定狀態(tài),使得第2行星齒輪機構PGS2的太陽輪Sb (第6要素)的旋轉速度成為“O”。此外,通過將第4制動器B4設為固定狀態(tài),使得第2行星齒輪機構PGS2的齒圈Rb (第4要素)的旋轉速度也成為“O”。因此,第2行星齒輪機構PGS2的各要素Sb、Cb、Rb成為不能相對旋轉的鎖止狀態(tài),包含第2行星齒輪機構PGS2的行星架Cb (第5要素)的第I聯(lián)結體Ca-Cb-Rc的旋轉速度也成為“O”。
      [0110]此外,通過將第I離合器Cl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使得第3聯(lián)結體Cc-Cd的旋轉速度成為與第I行星齒輪機構PGSl的太陽輪Sa (第I要素)的旋轉速度相同的速度“I”。并且,與輸出部件3聯(lián)結的第4行星齒輪機構PGS4的齒圈Rd (第10要素)的旋轉速度成為圖3所示的“9速檔”,從而建立9速檔。
      [0111]在建立10速檔時,將作為雙向離合器的第I制動器BI和第2制動器B2設為反轉阻止狀態(tài),將第4制動器B4設為固定狀態(tài),將第I離合器Cl和第3離合器C3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通過將第I制動器BI設為反轉阻止狀態(tài),允許第3聯(lián)結體Cc-Cd的正轉。此外,通過將第2制動器B2設為反轉阻止狀態(tài),允許第3行星齒輪機構PGS3的太陽輪Sc (第7要素)的正轉。
      [0112]此外,通過將第3離合器C3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使得第2聯(lián)結體Ra-Sd與第2行星齒輪機構PGS2的太陽輪Sb (第6要素)以相同速度旋轉。此外,通過將第4制動器B4設為固定狀態(tài),使得第2行星齒輪機構PGS2的齒圈Rb (第4要素)的旋轉速度成為“O”。此外,通過將第I離合器Cl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使得第3聯(lián)結體Cc-Cd的旋轉速度成為與第I行星齒輪機構PGSl的太陽輪Sa ( 第I要素)的旋轉速度相同的速度“I”。并且,與輸出部件3聯(lián)結的第4行星齒輪機構PGS4的齒圈Rd (第10要素)的旋轉速度成為圖3所示的“10速檔”,從而建立10速檔。
      [0113]在建立后退檔時,將作為雙向離合器的第I制動器BI和第3制動器B3設為固定狀態(tài),將第2制動器B2設為正轉阻止狀態(tài),將第2離合器C2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通過將第2制動器B2設為正轉阻止狀態(tài),允許第3行星齒輪機構PGS3的太陽輪Sc (第7要素)反轉。此外,通過將第3制動器B3設為固定狀態(tài),將第2離合器C2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使得第I聯(lián)結體Ca-Cb-Rc的旋轉速度成為i/ (i + I)。此外,通過將第I制動器BI設為固定狀態(tài),使得第3聯(lián)結體Cc-Cd的旋轉速度成為“O”。并且,與輸出部件3聯(lián)結的第4行星齒輪機構PGS4的齒圈Rd (第10要素)的旋轉速度成為圖3所示的反轉的“后退檔”,從而建立后退檔。
      [0114]此外,在圖3中用虛線表示的速度線表示在4個行星齒輪機構PGSl~PGS4中,其它行星齒輪機構的各要素跟隨進行動力傳遞的行星齒輪機構進行旋轉(空轉)的情況。
      [0115]圖4是匯總地示出上述各個變速檔中的離合器Cl~C3、制動器BI~B4的狀態(tài)的圖,其中,第I~第3這3個離合器Cl~C3、第3制動器B3和第4制動器B4的列中的“〇”表示聯(lián)結狀態(tài)或者固定狀態(tài),空欄表示釋放狀態(tài)。此外,第I制動器BI的列中的“R”表示反轉阻止狀態(tài),“F”表示固定狀態(tài)。此外,第2制動器B2的列中的“R”表示反轉阻止狀態(tài),“F”表示正轉阻止狀態(tài)。
      [0116]此外,帶下劃線的“R”和“F”表示由于第I制動器BI或者第2制動器B2的動作而使第3聯(lián)結體Cc-Cd或者第3行星齒輪機構PGS3的太陽輪Sc (第7要素)的旋轉速度成為“O”的情況。此外,“R/F”表示:在通常時為反轉阻止狀態(tài)的“R”,但是在使發(fā)動機制動有效的情況下,切換為固定狀態(tài)或者正轉阻止狀態(tài)的“F”。
      [0117]此外,圖4還示出了在設第I行星齒輪機構PGSl的齒輪比h為2.734,設第2行星齒輪機構PGS2的齒輪比i為1.614,設第3行星齒輪機構PGS3的齒輪比j為2.681,設第4行星齒輪機構PGS4的齒輪比k為1.914的情況下的各個變速檔的變速比(輸入軸2的旋轉速度/輸出部件3的旋轉速度)和公比(各個變速檔之間的變速比之比。將規(guī)定的變速檔的變速比除以比規(guī)定的變速檔高I檔的一側的變速檔的變速比而得到的值。),可知的是,由此能夠適當?shù)卦O定公比。
      [0118]接下來,參照圖5,對雙向離合器進行詳細說明。第I制動器BI由雙向離合器構成,該雙向離合器在將第3聯(lián)結體Cc-Cd固定于變速器殼體I的固定狀態(tài)和允許第3聯(lián)結體Cc-Cd正轉而阻止反轉的反轉阻止狀態(tài)之間自如地切換。在圖5中示出該雙向離合器的一例,并進行具體說明。
      [0119]作為圖5的第I制動器BI的雙向離合器TW具有:內圈TWl,其與第3聯(lián)結體Cc-Cd聯(lián)結;外圈TW2,其隔著間隔配置在內圈TWl的徑向外側,并與變速器殼體I聯(lián)結;以及保持圈TW3,其配置在內圈TWl和外圈TW2之間。
      [0120]在內圈TWl上,在外周面形成有多個凸輪面TWla。在保持圈TW3上,與凸輪面TWla對應地設置有多個缺口孔TW3a。輥子TW4收納于該缺口孔TW3a。此外,雙向離合器TW具有省略了圖示的嚙合機構。
      [0121]嚙合機構構成為在聯(lián)結外圈TW2與保持圈TW3的外聯(lián)結狀態(tài)和聯(lián)結內圈TWl與保持圈TW3的內聯(lián)結狀態(tài)之間自如地切換。
      [0122]此外,輥子TW4的直徑被設定為:如圖5A所示,在輥子TW4位于凸輪面TWla的中央部時,隔有間隙A,如圖5B和圖5C所示,在輥子TW4位于凸輪面TWla的端部時,與內圈Tffl和外圈TW2接觸。
      [0123]在通過嚙合機構設為使外圈TW2與保持圈TW3聯(lián)結的外聯(lián)結狀態(tài)時,即使內圈TWl要向正轉和反轉中的任意一個方向旋轉,如圖5B和圖5C所示,由于保持圈TW3固定于變速器殼體1,因此輥子TW4位于凸輪面TWla的端部。
      [0124]此時,輥子TW4被凸輪面TWla和外圈TW2的內周面夾持,阻止了內圈TWl的旋轉。SP,雙向離合器TW成為固定狀態(tài)。
      [0125]省略了圖示的嚙合機構構成為:在聯(lián)結內圈TWl與保持圈TW3的內聯(lián)結狀態(tài)下,如圖5B所示,缺口孔TW3a成為位于凸輪面TWla的一個端部的狀態(tài)。
      [0126]在將圖5的順時針方向設為反轉方向時,該雙向離合器TW通過被設為內圈TWl與保持圈TW3聯(lián)結的內聯(lián)結狀態(tài)而成為反轉阻止狀態(tài)。
      [0127]此外,在搭載有本實施方式的自動變速器TM的車輛中,設置有:變速桿42,其將檔位自如地切換到前進檔、空檔、后退檔中的任意一個;油溫檢測部43a,其檢測油壓控制回路43的油的溫度(油溫);油壓檢測部43b,其檢測油壓控制回路43的管路壓;油壓調節(jié)部43c,其由自如地調節(jié)油壓控制回路43的管路壓的油壓調節(jié)閥構成;車速檢測部44,其檢測車輛的行駛速度;發(fā)動機制動判定部46,其檢測發(fā)動機制動的有效(ON) /無效(OFF);驅動源轉速檢測部48,其檢測驅動源ENG的轉速;輸入轉速檢測部50,其檢測輸入軸2的轉速;制動踏板檢測部54,其檢測制動踏板的踩下(ON) /未踩下(OFF);以及油門開度檢測部56,其檢測油門踏板的踩下(ON) /未踩下(OFF)。
      [0128]控制部ECU接收:變速桿42的檔位的信息;來自油溫檢測部43a的油壓控制回路43的油的溫度(油溫)的信息;來自油壓檢測部43b的管路壓(油壓)的信息;來自車速檢測部44的車輛的行駛速度的信息;來自發(fā)動機制動判定部46的作為發(fā)動機制動的使用狀態(tài)的發(fā)動機制動的有效(ON)/無效(OFF)的信息;來自驅動源轉速檢測部48的驅動源ENG的轉速的信息;來自輸入轉速檢測部50的輸入軸2的轉速的信息;來自制動踏板檢測部54的制動踏板的踩下(ON) /未踩下(OFF)的信息;來自油門開度檢測部56的油門踏板的踩下(ON)/未踩下(OFF)的信息。
      [0129]接下來,參照圖6和圖7,說明本實施方式的自動變速器TM的后退側準備模式。在由于變速桿42的操作而使檔位從前進檔(D檔)經由空檔(N檔)切換到后退檔(R檔)時,在轉換到了后退檔(R檔)的階段,后退側準備模式執(zhí)行主要處理。此外,按照規(guī)定的周期時間執(zhí)行后退側準備模式。
      [0130]此外,在本實施方式的自動變速器TM中,在由于變速桿42的操作而從前進檔切換到了空檔時,控制為將第I離合器Cl、第2離合器C2和第4制動器B4設為鎖緊狀態(tài),執(zhí)行降低輸入軸2的旋轉速度的空檔準備處理(在圖7中,由“D — N斷開(OFF)”表示的自動變速器TM的狀態(tài)),直到經過了規(guī)定的時間,該規(guī)定的時間被設定為能夠估計出輸入軸2的旋轉速度下降到了規(guī)定的旋轉速度的時間。
      [0131]首先,如圖6所示,在步驟I中,確認是否從空檔(N檔)切換到了后退檔(R檔)。在沒有切換到后退檔的情況下,直接結束本次處理。在切換到后退檔的情況下,進入步驟2,在步驟2中,確認第I制動器BI是否是反轉阻止狀態(tài)。在第I制動器BI是反轉阻止狀態(tài)的情況下,進入步驟3,向第I離合器Cl、第2離合器C2、第4制動器B4提供(輸出)油壓,來開始后退側準備模式(R準備)的處理。
      [0132]接著,進入步驟4,判定第I離合器Cl的鎖緊(接合)是否完成。在第I離合器Cl的鎖緊沒有完成的情況下,直接結束本次處理。在第I離合器Cl的鎖緊已完成的情況下,進入步驟5,判定輸入軸2的轉速Nin是否是作為閾值的規(guī)定的轉速以下。
      [0133]另外,在步驟5中,由于完成了第I離合器Cl的鎖緊,因而可以估計為輸入軸2的旋轉速度Nin與行星架Cd (第11要素)的旋轉速度相同。即,在步驟5中,判定行星架Cd(第11要素)的旋轉速度是否是規(guī)定的旋轉速度以下。在本實施方式中,在根據輸入軸2的旋轉速度進行判定時,與根據行星架Cd (第11要素)的旋轉速度進行判定具有相同的含義。
      [0134]此外,在搭載有本實施方式的自動變速器TM的車輛中,設置有檢測提供給油壓控制回路的油的溫度(油溫)的油溫檢測部43a和求取車速的車速檢測部44。并且,控制部ECU從油溫檢測部43a接收檢測出的油溫的信息,并從車速檢測部44接收檢測出的車速的信息。
      [0135]并且,可以構成為,在步驟5中,基于由油溫檢測部43a檢測出的油溫和由車速檢測部44檢測出的車速,根據預先存儲在控制部ECU中的映射數(shù)據等,設定規(guī)定的時間,并依據是否經過了該規(guī)定的時間,判定行星架Cd (第11要素)的轉速是否變成了規(guī)定的轉速以下。由此,即使第I離合器Cl的鎖緊沒有完成,也可以檢測(估計)出作為被切換機構固定的要素的行星架Cd (第11要素)的轉速。在步驟5中,在輸入軸2的轉速Nin超過規(guī)定的轉速的情況下,直接結束本次處理。
      [0136]在輸入軸2的轉速Nin為規(guī)定的轉速以下的情況下,進入步驟6,為了防止轉矩急劇上升,要求對行駛用驅動源ENG限制輸出轉矩。進而,進入步驟7,將第I制動器BI從反轉阻止狀態(tài)切換到固定狀態(tài),結束本次處理。
      [0137]在步驟7中,在將第I制動器BI從反轉阻止狀態(tài)切換到固定狀態(tài)后,接下來,在執(zhí)行圖6的流程圖的處理時,在步驟2中,由于第I制動器BI為固定狀態(tài)而轉入步驟8。并且,在步驟8中,開始執(zhí)行通常的后退檔的處理(后退通常模式),結束本次處理。此外,如圖7所示,在后退側準備模式(R準備)的處理結束后的后退通常模式中,在執(zhí)行了后退側的聯(lián)接(ingear)處理(N — R聯(lián)接)后,執(zhí)行后退穩(wěn)定(R穩(wěn)定)的處理。
      [0138]接下來,參照圖8和圖9,說明本實施方式的自動變速器TM的前進側準備模式。前進側準備模式是如下模式:在前進檔(D檔)時,預先進行從第I制動器BI的反轉阻止狀態(tài)到固定狀態(tài)的切換。
      [0139]在前進側準備模式中,首先,在開始了前進側準備模式的處理后,在步驟11中,確認是否是前進檔(D檔)。在是前進檔的情況下,進入步驟12,確認第I制動器BI是否是反轉阻止狀態(tài)。在第I制動器BI是反轉阻止狀態(tài)的情況下,進入步驟13,確認自動變速器TM的變速檔是否是前進I速檔。在不是前進I速檔的情況下,直接結束本次處理。這是因為,在選擇了前進檔且自動變速器TM的變速檔是2速檔以上的情況下,行星架Cd處于以比較高的速度旋轉的狀態(tài),不能切換第I制動器BI的狀態(tài)。
      [0140]在步驟13中,在自動變速器TM的變速檔是前進I速檔的情況下,進入步驟14,確認車輛的行駛速度是否是規(guī)定的第I速度以下。此外,可以將規(guī)定的第I速度設定為與從前進2速檔以上的變速檔切換到前進I速檔時的車輛的行駛速度相同。在該情況下,可以省略步驟13。
      [0141]在步驟14中,在車輛的行駛速度是規(guī)定的第I速度以下的情況下,進入步驟15,確認是否是沒有踩下油門的狀態(tài)、換言之是否是油門關閉(OFF)狀態(tài)。在是油門關閉狀態(tài)的情況下,進入步驟16,確認車輛的行駛速度是否小于規(guī)定的第3速度,該規(guī)定的第3速度被設定為高于規(guī)定的第I速度的速度。
      [0142]在步驟16中,在車輛的行駛速度小于規(guī)定的第3速度的情況下,進入步驟17,為了使第2制動器B2、第3制動器B3和第4制動器B4鎖緊,向第2制動器B2、第3制動器B3和第4制動器B4提供(輸出)油壓。
      [0143]進而,進入步驟18,確認第4制動器B4的鎖緊是否完成。在第4制動器B4的鎖緊沒有完成的情況下,直接結束本次處理。
      [0144]在步驟18中,在第4制動器B4的鎖緊已完成的情況下,進入步驟19,確認輸入軸2的轉速Nin是否是規(guī)定的轉速以下。在輸入軸2的轉速Nin不是規(guī)定的轉速以下的情況下,直接結束本次處理。
      [0145]在步驟19中,在輸入軸2的轉速Nin是規(guī)定的轉速以下的情況下,進入步驟20,要求對驅動源ENG限制輸出的轉矩,使得在將第I制動器BI從反轉阻止狀態(tài)切換到固定狀態(tài)時,不會因駕駛者踩下油門踏板等而發(fā)生較大的轉矩變動。進而,進入步驟21,將第I制動器BI從反轉阻止狀態(tài)切換到固定狀態(tài),從而結束處理。
      [0146]在步驟11中,在不是前進檔的情況下、換言之,在是空檔或后退檔的情況下,轉入步驟22,結束前進側準備模式而結束處理。在步驟12中,在第I制動器BI不是反轉阻止狀態(tài)的情況下、換言之在是固定狀態(tài)的情況下,轉入步驟22,結束前進側準備模式而結束處理。在步驟15中,在不是油門關閉狀態(tài)的情況下、換言之在處于踩下油門的狀態(tài)(油門打開狀態(tài))的情況下,轉入步驟22,結束前進側準備模式而結束處理。在步驟16中,在車輛的行駛速度不小于規(guī)定的第3速度的情況下、換言之在車輛的行駛速度為規(guī)定的第3速度以上的情況下,轉入步驟22,結束前進側準備模式而結束處理。
      [0147]在步驟14中,在車輛的行駛速度不是規(guī)定的第I速度以下的情況下、換言之在車輛的行駛速度超過規(guī)定的第I速度的情況下,進入步驟23,確認車輛的行駛速度是否是規(guī)定的第2速度以下,其中,該規(guī)定的第2速度被設定為比規(guī)定的第I速度和規(guī)定的第3速度高的速度。在車輛的行駛速度不是規(guī)定的第2速度以下的情況下、換言之在車輛的行駛速度超過規(guī)定的第2速度的情況下,直接結束本次處理。此外,將規(guī)定的第2速度設定為比規(guī)定的第I速度快即可,例如,可以設定為規(guī)定的第3速度以下。
      [0148]在步驟23中,在車輛的行駛速度為規(guī)定的第2速度以下的情況下,進入步驟24,向第4制動器B4提供低油壓,使得第4制動器B4能夠迅速地鎖緊,從而結束本次處理。
      [0149]此外,在前進側準備模式中,在將第I制動器BI從反轉阻止狀態(tài)切換到固定狀態(tài)之前因變速桿42的操作而從前進檔轉換到空檔的情況下,在步驟11中成為“否”,在步驟22中,前進側準備模式結束。在該情況下,執(zhí)行參照圖6和圖7說明的后退側準備模式,將第I制動器BI從反轉阻止狀態(tài)切換到固定狀態(tài)。
      [0150]根據本實施方式的自動變速器TM,能夠進行前進10檔的變速。此外,在各變速檔中,濕式多片離合器和濕式多片制動器中的成為釋放狀態(tài)的接合機構的數(shù)量(釋放數(shù))在4個以下,盡管能夠進行前進10檔的變速,卻能夠防止現(xiàn)有的能夠進行前進8檔變速的自動變速器中的摩擦損失的增大。
      [0151]此外,根據本實施方式的自動變速器TM,通過在圖6中以流程圖示出且在圖7中作為“R準備”而示出的后退側準備模式,通過將作為接合機構的第I離合器Cl和第2離合器C2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將同樣作為接合機構的第4制動器B4設為固定狀態(tài),由此將第4行星齒輪機構PGS4的由作為切換機構的第I制動器BI固定的行星架Cd (第11要素)的轉速設為規(guī)定的轉速以下,其中,所述規(guī)定的轉速被設定為在抑制切換噪音的產生的狀態(tài)下自如地切換第I制動器BI的狀態(tài)的轉速。由此,既能夠迅速地將第I制動器BI切換到固定狀態(tài),又能夠抑制第I制動器BI的切換噪音的產生。
      [0152]此處,在后退側準備模式中,考慮設置例如轉速傳感器等轉速檢測部,來判定行星架Cd (第11要素)的轉速是否變成了規(guī)定的轉速以下。但是,在該方式中,需要在自動變速器TM設置檢測行星架Cd (第11要素)的轉速的轉速檢測部,使得部件數(shù)量增加,成本上升。
      [0153]因此,在本實施方式的自動變速器TM中,構成為:設置檢測油溫的油溫檢測部43a和檢測車輛的行駛速度的車速檢測部44,控制部ECU根據由油溫檢測部43a檢測出的油溫和由車速檢測部44檢測出的車速來設定規(guī)定的時間,并依據是否經過了該規(guī)定的時間來判定行星架Cd (第11要素)的轉速是否變成了規(guī)定的轉速以下。
      [0154]根據該結構,不需要另外設置轉速檢測部來檢測由作為切換機構的第I制動器BI固定的行星架Cd (第11要素)的轉速,能夠防止部件數(shù)量增加、成本上升。[0155]此外,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后退側準備模式,與不是通過鎖緊其它接合要素來強制地使被第I制動器BI固定的行星架Cd (第11要素)降低轉速、而是等到自然地變成規(guī)定的轉速以下的情況相比,能夠迅速地轉換到后退側聯(lián)接的狀態(tài)(圖7的“N — R聯(lián)接”的狀態(tài))。但是,在后退側準備模式中,從選擇了后退檔起到后退側準備模式完成為止,不能轉換到后退側聯(lián)接的狀態(tài)。
      [0156]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前進側準備模式,在前進檔期間,將作為切換機構的第I制動器BI從反轉阻止狀態(tài)切換到固定狀態(tài)。因此,在從前進檔切換到后退檔時,能夠立刻轉換到后退側聯(lián)接的狀態(tài)(圖7的“N — R聯(lián)接”的狀態(tài)),能夠進一步提高由后退檔引起的行駛的響應性。
      [0157]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接合機構的第4制動器B4是油壓動作型,在檔位是前進檔時,在由車速檢測部44檢測出的車速是規(guī)定的第2車速以下、并且建立了多個變速檔中的最低速的低速檔的前進I速檔的情況下,控制部ECU向通過執(zhí)行的前進側準備模式而成為固定狀態(tài)的第4制動器B4提供待機油壓(圖8的步驟24)。
      [0158]根據該結構,通過向作為接合機構的第4制動器B4提供待機油壓,能夠迅速地完成前進側準備模式。
      [0159]此外,由于前進側準備模式是在前進檔中執(zhí)行的,因此,還設想有不轉換到后退檔、而直接在前進檔的狀態(tài)下再次使車輛起步的情況。因此,在車速檢測部44檢測出規(guī)定的第3車速以上的車速時(圖8的步驟16中為“否”)、或者在由油門開度檢測部56檢測出的油門開度為規(guī)定的開度以上(本實施方式中,是指油門打開。在圖8的步驟15中為“否”。)時,控制部ECU結束前進側準備模式。由此,車輛能夠順暢地進行再次起步。
      [0160]此外,在實施方式中,對利用雙向離合器構成第2制動器B2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但是,即使利用濕式多片制動器或嚙合機構來構成第2制動器B2,也能夠得到可將各變速檔中的濕式多片離合器和濕式多片制動器的釋放數(shù)抑制在4個以下、從而抑制摩擦損失這樣的本發(fā)明的效果。
      [0161]在利用濕式多片制動器或嚙合機構來構成第2制動器B2的情況下,只要使第2制動器B2在I速檔?5速檔為固定狀態(tài)、在其它變速檔為釋放狀態(tài)即可。
      [0162]此外,在本實施方式的自動變速器TM中,可以構成為省略任意I個變速檔(例如,10速檔)而進行前進9速檔的變速。
      [0163]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說明了通過變速桿操作來進行檔位切換的情況。但是,檔位的切換方法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構成為通過按壓按鈕等來切換檔位。在該情況下,例如,可以構成為根據按鈕的按壓信號來判斷所選擇的檔位。
      [0164]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本發(fā)明的切換機構,使用由通過嚙合機構進行切換的雙向離合器構成的第I制動器進行了說明。但是,本發(fā)明的切換機構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構成為使用電磁離合器來代替嚙合機構,對雙向離合器的固定狀態(tài)和反轉阻止狀態(tài)進行切換。
      [0165]此外,本發(fā)明的切換機構也可以按照日本特許第4887949號公報所述的雙向離合器那樣來構成。將該雙向離合器作為圖10?圖14所示的本發(fā)明的自動變速器的其它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0166]如在圖10和圖11中以截面所示,其它實施方式的雙向離合器TW’具有旋轉盤TW12和固定于變速器殼體I的固定盤TW11。如圖12所示,固定盤TWll形成為環(huán)狀(圓圈狀)。此外,雖然在圖12中進行了省略,但旋轉盤TW12也與固定盤TWll相同地形成為環(huán)狀(圓圈狀),固定盤TWll與旋轉盤TW12同心地進行配置。
      [0167]如圖10所示,在固定盤TWll的與旋轉盤TW12相對的相對面TWlla上,設有板狀的正轉阻止側擺動部TW13和板狀的反轉阻止側擺動部TW14,其中,板狀的正轉阻止側擺動部TW13以固定盤TWll的周向一側(旋轉盤TW12正轉的方向)的端部為軸擺動周向另一側(旋轉盤TW12反轉的方向)的端部TW13a,板狀的反轉阻止側擺動部TW14以固定盤TWll的周向另一側(反轉方向)的端部為軸擺動周向一側(正轉方向)的端部TW14a。
      [0168]此外,在固定盤TWll的相對面TWlla上,設有以分別能夠收納正轉阻止側擺動部Tff13和反轉阻止側擺動部TW14的方式凹入的收納部TW15、TW16。在收納部TW15、TW16的底面上,設有由彈簧構成的施力部件TW17a、TW17b,該彈簧向各擺動部TW13、TW14施力,使得對應的擺動部TW13、TW14的擺動的端部TW13a、TW14a從收納部TW15、TW16突出。
      [0169]在旋轉盤TW12的與固定盤TWll相對的相對面TW12a上,在與擺動部TW13、TW14對應的位置設有孔部TW18、TW19。在設置于與正轉阻止側擺動部TW13對應的位置的第I孔部TW18中,設有由階梯形狀構成的第I接合部TW18a,該第I接合部TW18a位于該旋轉盤Tff12的周向另一側(反轉方向側),并能夠與正轉阻止側擺動部TW13的擺動的端部TW13a接

      口 ο
      [0170]在設置于與反轉阻止側擺動部TW14對應的位置的第2孔部TW19中,設有由階梯形狀構成的第2接合部TW19a,該第2接合部TW19a位于該旋轉盤TW12的周向一側(正轉方向側),并能夠與反轉阻止側擺動部TW14的擺動的端部TW14a接合。
      [0171]如圖10和圖12所示,在正轉阻止側擺動部TW13的端部TW13a與第I接合部TW18a是能夠接合的狀態(tài)、且反轉阻止側擺動部TW14的端部TW14a與第2接合部TW19a是能夠接合的狀態(tài)時,旋轉盤TW12的正轉反轉均被阻止。因此,各端部TW13a、TW14a和與其對應的接合部TW18a、TW19a彼此接合的狀態(tài)是其它實施方式的雙向離合器TW’中的固定狀態(tài)。
      [0172]在固定盤TWll與旋轉盤TW12之間,隔著切換盤TW20。如圖12所示,切換盤TW20也形成為環(huán)狀(圓圈狀)。切換盤TW20在與擺動部TW13、TW14對應的位置設有切口孔TW20a、TW20bo
      [0173]在切換盤TW20的外緣,設有朝徑向外側突出的突出部TW20c。如圖13所示,切換盤TW20相對于固定盤TWll擺動自如。
      [0174]在使切換盤TW20從圖12所示的固定狀態(tài)擺動到了圖13所示的狀態(tài)時,如圖11所示,與正轉阻止側擺動部TW13對應的第I切口孔TW20a超過正轉阻止側擺動部TW13,正轉阻止側擺動部TW13被切換盤TW20推壓,抵抗施力部件TW17a的作用力而收納到收納部Tff15內。由此,阻止了正轉阻止側擺動部TW13的端部TW13a與第I接合部TW18a的接合。因此,允許旋轉盤TW12的正轉側的旋轉。
      [0175]此外,如圖13所示,與反轉阻止側擺動部TW14對應的第2切口孔TW20b構成為:在使切換盤TW20從圖12所示的固定狀態(tài)擺動到了圖13所示的狀態(tài)時,也能夠使反轉阻止側擺動部TW14不收納到收納部TW16中而使端部TW14a與第2接合部TW19a接合。
      [0176]由此,圖11和圖13所示的狀態(tài)是其它實施方式的雙向離合器TW’中的反轉阻止狀態(tài)。[0177]如圖14所示,能夠使用油壓控制回路來進行切換盤TW20的切換。圖14所示的油壓控制回路具有與設置于切換盤TW20的突出部TW20c接合的滑塊100。在滑塊100位于圖14的右側的情況下,雙向離合器TW’切換到反轉阻止狀態(tài),在滑塊100位于圖14的左側的情況下,雙向離合器TW’切換到固定狀態(tài)。
      [0178]在滑塊100的附圖右側,構成為經由由電磁閥構成的第I開閉閥101自如地提供管路壓。在滑塊100的附圖左側,構成為經由由電磁閥構成的第2開閉閥102自如地提供管路壓。第I開閉閥101為常閉式,第2開閉閥102為常開式。
      [0179]此外,在滑塊100的附圖右側,將提供給第2離合器C2的油壓提供到與承受管路壓的面不同的面的位置。在滑塊100的附圖左側,將提供給第I離合器Cl的油壓提供到與承受管路壓的面不同的面的位置。提供給滑塊100的第I離合器Cl和第2離合器C2的油壓被用作RVS準備壓。
      [0180]此外,在滑塊100上,設有鎖止機構103,且構成為只要管路壓不超過規(guī)定壓,則不切換固定狀態(tài)和反轉阻止狀態(tài)。根據該油壓控制回路,打開第I開閉閥101,關閉第2開閉閥102,使管路壓成為規(guī)定的切換油壓以上,由此,滑塊100向附圖左側移動,雙向離合器TW’切換到固定狀態(tài),其中,所述規(guī)定的切換油壓是根據第I離合器Cl與第2離合器C2的油壓的壓力差和鎖止機構103的接合力而設定的。相反,關閉第I開閉閥101,打開第2開閉閥102,使管路壓成為上述規(guī)定的切換油壓以上,由此,滑塊100向附圖右側移動,雙向離合器TW’切換到反轉阻止狀態(tài)。
      [0181]在使用油壓控制回路的情況下,替代圖6和圖8的流程圖,而使用圖15和圖16所示的流程圖。與圖6的流程圖相比,圖15的流程圖除了在步驟3和步驟4之間具有步驟3’、在步驟5和步驟6之間具有步驟5’和具有步驟9這點以外,與圖6的流程相同。因此,由于圖15的相同編號的步驟執(zhí)行與圖6的步驟相同的處理,因而省略其說明。
      [0182]如圖15所示,在步驟3中,向第I離合器Cl、第2離合器C2、第4制動器B4提供(輸出)油壓,在使后退側準備模式(R準備)的處理開始后,進入步驟3’。在步驟3’中,計算用于將第I制動器BI從反轉阻止狀態(tài)切換到固定狀態(tài)所需的上述切換油壓。接著,進入步驟4。
      [0183]此外,在步驟5中,在輸入軸2的轉速Nin是規(guī)定的轉速以下的情況下,進入步驟5’。在步驟5’中,判定管路壓是否是上述切換油壓以上。在管路壓小于切換油壓的情況下,進入步驟9,通過油壓調節(jié)部43c將管路壓升壓到切換油壓以上,之后結束本次處理。在管路壓為切換油壓以上的情況下,進入步驟6。
      [0184]與圖8的流程圖相比,圖16的流程圖除了在步驟17和步驟18之間具有步驟17’、在步驟19和步驟20之間具有步驟19’和具有步驟23這點以外,與圖8的流程相同。因此,由于圖16的相同編號的步驟執(zhí)行與圖8的步驟相同的處理,因而省略其說明。
      [0185]如圖16所示,在步驟17中,為了使第2制動器B2、第3制動器B3和第4制動器B4鎖緊,向第2制動器B2、第3制動器B3和第4制動器B4提供(輸出)油壓,進入步驟17’。在步驟17’中,計算用于使第I制動器BI從反轉阻止狀態(tài)切換到固定狀態(tài)所需的上述切換油壓。接著,進入步驟18。
      [0186]此外,在步驟19中,在輸入軸2的轉速Nin為規(guī)定的轉速以下的情況下,進入步驟19’。在步驟19’中,判定管路壓是否是上述切換油壓以上。在管路壓小于切換油壓的情況下,在步驟23中,將管路壓升壓到切換油壓以上,結束本次處理。在管路壓是切換油壓以上的情況下,進入步驟20。
      【權利要求】
      1.一種自動變速器,該自動變速器具有: 輸入部件,其配置在機殼內,被傳遞驅動源的動力; 行星齒輪機構,其具有在所述機殼內自如旋轉的多個要素; 多個接合機構,其自如地切換為使所述要素彼此聯(lián)結的聯(lián)結狀態(tài),或者自如地切換為將所述要素固定于所述機殼的固定狀態(tài); 輸出部件;以及 控制部,其控制所述接合機構, 所述自動變速器自如地對所述輸入部件的旋轉進行多級變速后從所述輸出部件輸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變速器具有在反轉阻止狀態(tài)和固定狀態(tài)之間自如地切換的切換機構,在所述反轉阻止狀態(tài)中,允許多個所述要素中的一個要素在車輛前進時的旋轉方向上的正轉,而阻止在車輛后退時的旋轉方向上的反轉,在所述固定狀態(tài)中,將所述要素固定于所述機殼,在檔位是前進檔時,所述控制部將所述切換機構設為所述反轉阻止狀態(tài),在檔位是后退檔時,所述控制部將所述切換機構設為所述固定狀態(tài), 所述控制部構成為,在檔位從前進檔切換到后退檔時,能夠執(zhí)行如下后退側準備模式:通過將所述接合機構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或固定狀態(tài),使得被所述切換機構固定的要素的轉速成為規(guī)定的轉速以下, 所述控制部在執(zhí)行所述后退側準備模式而使所述要素的轉速成為規(guī)定的轉速以下后,將所述切換機構從反轉阻止狀態(tài)切換到固定狀態(tài)。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變速器,其特征在于, 該自動變速器具有: 檢測油溫的油溫檢測部;以及 檢測車輛的行駛速度的車速檢測部, 所述控制部根據由所述油溫檢測部檢測出的油溫和由所述車速檢測部檢測出的車速來設定規(guī)定的時間,并依據是否經過了該規(guī)定的時間來判定所述要素的轉速是否變成了所述規(guī)定的轉速以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變速器,其特征在于, 該自動變速器具有油壓控制回路, 所述油壓控制回路具有: 檢測管路壓的油壓檢測部; 調節(jié)所述管路壓的油壓調節(jié)部;以及 由于被提供所述管路壓而自如移動的滑塊, 所述切換機構通過所述滑塊的移動而被切換為所述反轉阻止狀態(tài)或所述固定狀態(tài),在由所述油壓檢測部檢測出的管路壓小于將所述切換機構切換為所述反轉阻止狀態(tài)或所述固定狀態(tài)所需的壓力時,所述控制部通過所述油壓調節(jié)部對所述管路壓進行升壓。
      4.一種自動變速器,該自動變速器具有: 輸入部件,其配置在機殼內,被傳遞驅動源的動力; 行星齒輪機構,其具有在所述機殼內自如旋轉的多個要素; 多個接合機構,其自如地切換為使所述要素彼此聯(lián)結的聯(lián)結狀態(tài),或者自如地切換為將所述要素固定于所述機殼的固定狀態(tài); 輸出部件;以及 控制部,其控制所述接合機構, 所述自動變速器自如地對所述輸入部件的旋轉進行多級變速后從所述輸出部件輸出,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動變速器具有: 切換機構,其在反轉阻止狀態(tài)和固定狀態(tài)之間自如地切換,在所述反轉阻止狀態(tài)中,允許多個所述要素中的一個要素在車輛前進時的旋轉方向上的正轉,而阻止在車輛后退時的旋轉方向上的反轉,在所述固定狀態(tài)中,將所述要素固定于所述機殼;以及車速檢測部,其檢測車輛的行駛速度, 在檔位是前進檔時,所述控制部將所述切換機構設為所述反轉阻止狀態(tài),在檔位是后退檔時,所述控制部將所述切換機構設為所述固定狀態(tài), 所述控制部在檔位是前進檔時,在由所述車速檢測部檢測出的車速為規(guī)定的第I速度以下、并且建立了多個變速檔中的最低速的低速檔的情況下,具有如下前進側準備模式:通過將所述接合機構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或固定狀態(tài),使得被所述切換機構固定的要素的轉速成為規(guī)定的轉速以下, 所述控制部在通過所述前進側準備模式而使所述要素的轉速成為規(guī)定的轉速以下后,將所述切換機構從固定狀 態(tài)切換到反轉阻止狀態(tài)。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自動變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合機構是油壓動作型, 在檔位是前進檔時,在由所述車速檢測部檢測出的車速為規(guī)定的第2速度以下、并且建立了多個變速檔中的最低速的低速檔的情況下,所述控制部向通過前進側準備模式而成為聯(lián)結狀態(tài)或固定狀態(tài)的接合機構提供待機油壓。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自動變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車輛具有檢測油門開度的油門開度檢測部, 在由所述車速檢測部檢測出的車速為規(guī)定的第3速度以上、或者由所述油門開度檢測部檢測出的油門開度為規(guī)定的開度以上時,所述控制部結束所述前進側準備模式,其中,所述規(guī)定的第3速度被設定為比所述第I速度快的速度。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自動變速器,其特征在于, 該自動變速器具有油壓控制回路, 所述油壓控制回路具有: 檢測管路壓的油壓檢測部; 調節(jié)所述管路壓的油壓調節(jié)部;以及 由于被提供所述管路壓而自如移動的滑塊, 所述切換機構通過所述滑塊的移動而被切換為所述反轉阻止狀態(tài)或所述固定狀態(tài),在由所述油壓檢測部檢測出的管路壓小于將所述切換機構切換為所述反轉阻止狀態(tài)或所述固定狀態(tài)所需的壓力時,所述控制部通過所述油壓調節(jié)部對所述管路壓進行升壓。
      8.一種自動變速器,該自動變速器具有: 輸入部件,其配置在機殼內,被傳遞驅動源的動力;行星齒輪機構,其具有在所述機殼內自如旋轉的多個要素; 多個接合機構,其自如地切換為使所述要素彼此聯(lián)結的聯(lián)結狀態(tài),或者自如地切換為將所述要素固定于所述機殼的固定狀態(tài); 輸出部件;以及 控制部,其控制所述接合機構, 所述自動變速器自如地對所述輸入部件的旋轉進行多級變速后從所述輸出部件輸出,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動變速器具有: 切換機構,其在反轉阻止狀態(tài)和固定狀態(tài)之間自如地切換,在所述反轉阻止狀態(tài)中,允許多個所述要素中的一個要素在車輛前進時的旋轉方向上的正轉,而阻止在車輛后退時的旋轉方向上的反轉,在所述固定狀態(tài)中,將所述要素固定于所述機殼;以及車速檢測部,其檢測車輛的行駛速度, 在檔位是前進檔時,所述控制部將所述切換機構設為所述反轉阻止狀態(tài),在檔位是后退檔時,所述控制部將所述切換機構設為所述固定狀態(tài), 所述控制部構成為,在檔位從前進檔切換到后退檔時,能夠執(zhí)行如下后退側準備模式:通過將所述接合機構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或固定狀態(tài),使得被所述切換機構固定的要素的轉速成為規(guī)定的轉速以下, 所述控制部構成為,在檔位是前進檔時,在由所述車速檢測部檢測出的車速為規(guī)定的第I速度以下、并且建立了多個變速檔中的最低速的低速檔的情況下,能夠執(zhí)行如下前進側準備模式:通過將所述接合機構設為聯(lián)結狀態(tài)或固定狀態(tài),使得被所述切換機構固定的要素的轉速成為規(guī)定的轉速以下, 所述控制部在執(zhí)行所述前進側準備模式的過程中,在所述要素的轉速成為規(guī)定的轉速以下之前檢測到檔位從前進檔切換到了空檔的情況下,中止所述前進側準備模式,執(zhí)行檔位為后退檔時的后退側準備模式。
      【文檔編號】F16H61/4008GK104033590SQ201410078628
      【公開日】2014年9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5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3月7日
      【發(fā)明者】石川豐, 橘田祐也 申請人:本田技研工業(yè)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