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攝影器材,尤其涉及一種夾持機構及支撐裝置。
背景技術:
1、現(xiàn)有的支撐裝置包括手柄及設置在手柄頂部的夾持機構,通過夾持機構對手機、相機、平板等電子設備進行夾持與固定,在使用時需要先將夾持機構兩側的夾持臂手動拉伸出來,再將電子設備放入至兩夾持臂之間并與夾持機構的基座相貼合,然后松手使得電子設備夾持在兩夾持臂之間,從而完成夾持固定。
2、由于該支撐裝置主要依靠夾持機構所產生的夾持作用力對電子設備進行固定,因此作用于彈性件上的作用力就較大,對于力氣較小的用戶來說,使用起來就比較費力,使用不方便;同時,在使用過程中,就可能不小心出現(xiàn)夾手的情況。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夾持機構及支撐裝置,旨在實現(xiàn)一鍵自動彈出夾臂,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并避免出現(xiàn)夾手的情況。
2、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出一種夾持機構,包括:
3、殼體組件;
4、夾臂組件,在收納狀態(tài)與伸出狀態(tài)之間可切換地設置于所述殼體組件上;
5、傳動限位組件,設于所述殼體組件內,所述傳動限位組件的輸出端用于限制所述夾臂組件伸出;以及
6、操控部件,設于所述殼體組件上并與所述傳動限位組件的輸入端連接,所述操控部件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驅動所述傳動限位組件運動以解除對所述夾臂組件的限位,使所述夾臂組件自所述收納狀態(tài)切換至所述伸出狀態(tài)。
7、可選地,所述操控部件為按鍵,所述傳動限位組件包括限位件和彈性件,所述殼體組件內設有隔板,所述限位件轉動設置于所述隔板上并與所述按鍵通過所述彈性件連接,所述按鍵通過復位彈簧與所述隔板連接;
8、其中,所述按鍵的內側凸設有凸起部,所述限位件對應所述凸起部的位置設有按壓臂,所述夾臂組件設有抵接凸部,所述限位件設有與所述抵接凸部位置對應限位凸部;在所述收納狀態(tài)時,所述限位凸部與所述抵接凸部相抵接,所述凸起部與所述按壓臂未接觸;在按壓所述按鍵時,所述凸起部下壓所述按壓臂使所述限位件轉動,所述限位凸部與所述抵接凸部相互脫離,所述夾臂組件切換至所述伸出狀態(tài)。
9、可選地,所述夾臂組件包括第一夾臂、第二夾臂和彈出件,所述第一夾臂和所述第二夾臂分別設置在所述殼體組件的兩側壁中并通過所述彈出件連接,所述彈出件用于在所述限位凸部與所述抵接凸部相互脫離后驅動所述第一夾臂和所述第二夾臂自動彈出。
10、可選地,所述夾持機構還包括緩釋機構,所述緩釋機構設于所述隔板上并與所述第一夾臂和所述第二夾臂分別連接,所述緩釋機構用于使所述第一夾臂和所述第二夾臂緩慢順滑地彈出至所述殼體組件的外部。
11、可選地,所述緩釋機構包括分別設于所述隔板上的第一齒條、第二齒條、第一導向桿、第二導向桿、第一齒輪、第二齒輪和第三齒輪,所述第一齒條套設于所述第一導向桿上并與所述第一夾臂的內端連接,所述第一齒條一側的齒部與所述第一齒輪嚙合,所述第二齒條套設于所述第二導向桿上并與所述第二夾臂的內端連接,所述第二齒條一側的齒部與所述第二齒輪嚙合,所述第一齒輪和所述第二齒輪均與所述第三齒輪嚙合,所述第一導向桿和所述第二導向桿分別套設有第一壓簧和第二壓簧,所述第一壓簧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齒條抵接,所述第一壓簧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導向桿的安裝座抵接,所述第二壓簧的一端與所述第二齒條抵接,所述第二壓簧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導向桿的安裝座抵接。
12、可選地,所述第一夾臂和所述第二夾臂均包括夾塊及連接套,所述第一夾臂的夾塊通過其連接套與所述第一齒條連接,所述第二夾臂的夾塊通過其連接套與所述第二齒條連接;
13、其中,所述第一夾臂的夾塊可相對其連接套轉動,所述第二夾臂的夾塊可相對其連接套轉動;所述第一夾臂的夾塊與其連接套之間、所述第二夾臂的夾塊與其連接套之間均設有轉動限位結構,兩個所述轉動限位結構分別用于保持所述第一夾臂的夾塊與其連接套處于目標相對位置、所述第二夾臂的夾塊與其連接套處于目標相對位置。
14、可選地,所述第一夾臂和所述第二夾臂中的至少一個長度可調節(jié)地設置于所述殼體上,以調整夾持空間的大小。
15、可選地,所述夾持機構還包括旋轉件,所述旋轉件旋轉設置于所述殼體組件上,并用于在外力的驅動下帶動所述殼體組件及所述夾臂組件相對所述隔板旋轉,以調整所述夾臂組件夾持物體的方向。
16、可選地,所述夾持機構還包括磁吸件,所述磁吸件設于所述殼體組件的表面或內部并用于吸附固定待夾持物體。
17、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出一種支撐裝置,包括拉桿組件及設于所述拉桿組件頂部的如上所述的夾持機構,所述夾持機構包括:
18、殼體組件;
19、夾臂組件,在收納狀態(tài)與伸出狀態(tài)之間可切換地設置于所述殼體組件上;
20、傳動限位組件,設于所述殼體組件內,所述傳動限位組件的輸出端用于限制所述夾臂組件伸出;以及
21、操控部件,設于所述殼體組件上并與所述傳動限位組件的輸入端連接,所述操控部件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驅動所述傳動限位組件運動以解除對所述夾臂組件的限位,使所述夾臂組件自所述收納狀態(tài)切換至所述伸出狀態(tài)。
22、在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中,該夾持機構包括殼體組件、夾臂組件、傳動限位組件以及操控部件;夾臂組件在收納狀態(tài)與伸出狀態(tài)之間可切換地設置于殼體組件上;傳動限位組件設于殼體組件內,傳動限位組件的輸出端用于限制夾臂組件伸出;操控部件設于殼體組件上并與傳動限位組件的輸入端連接,操控部件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驅動傳動限位組件運動以解除對夾臂組件的限位,使夾臂組件自收納狀態(tài)切換至伸出狀態(tài)??梢岳斫?,本發(fā)明通過采用自動彈出結構,將操控部件與夾臂組件通過傳動限位組件進行連接,實現(xiàn)了一鍵自動彈出夾臂,大幅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并能夠避免出現(xiàn)夾手的情況,安全性更高。
1.一種夾持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夾持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部件為按鍵,所述傳動限位組件包括限位件和彈性件,所述殼體組件內設有隔板,所述限位件轉動設置于所述隔板上并與所述按鍵通過所述彈性件連接,所述按鍵通過復位彈簧與所述隔板連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夾持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夾臂組件包括第一夾臂、第二夾臂和彈出件,所述第一夾臂和所述第二夾臂分別設置在所述殼體組件的兩側壁中并通過所述彈出件連接,所述彈出件用于在所述限位凸部與所述抵接凸部相互脫離后驅動所述第一夾臂和所述第二夾臂自動彈出。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夾持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機構還包括緩釋機構,所述緩釋機構設于所述隔板上并與所述第一夾臂和所述第二夾臂分別連接,所述緩釋機構用于使所述第一夾臂和所述第二夾臂緩慢順滑地彈出至所述殼體組件的外部。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夾持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緩釋機構包括分別設于所述隔板上的第一齒條、第二齒條、第一導向桿、第二導向桿、第一齒輪、第二齒輪和第三齒輪,所述第一齒條套設于所述第一導向桿上并與所述第一夾臂的內端連接,所述第一齒條一側的齒部與所述第一齒輪嚙合,所述第二齒條套設于所述第二導向桿上并與所述第二夾臂的內端連接,所述第二齒條一側的齒部與所述第二齒輪嚙合,所述第一齒輪和所述第二齒輪均與所述第三齒輪嚙合,所述第一導向桿和所述第二導向桿分別套設有第一壓簧和第二壓簧,所述第一壓簧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齒條抵接,所述第一壓簧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導向桿的安裝座抵接,所述第二壓簧的一端與所述第二齒條抵接,所述第二壓簧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導向桿的安裝座抵接。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夾持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夾臂和所述第二夾臂均包括夾塊及連接套,所述第一夾臂的夾塊通過其連接套與所述第一齒條連接,所述第二夾臂的夾塊通過其連接套與所述第二齒條連接;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夾持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夾臂和所述第二夾臂中的至少一個長度可調節(jié)地設置于所述殼體上,以調整夾持空間的大小。
8.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夾持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機構還包括旋轉件,所述旋轉件旋轉設置于所述殼體組件上,并用于在外力的驅動下帶動所述殼體組件及所述夾臂組件相對所述隔板旋轉,以調整所述夾臂組件夾持物體的方向。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夾持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機構還包括磁吸件,所述磁吸件設于所述殼體組件的表面或內部并用于吸附固定待夾持物體。
10.一種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桿組件及設于所述拉桿組件頂部的如權利要求1~9任意一項所述的夾持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