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鋼絲微動磨損試驗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對鋼絲微動磨損進行試驗的裝置。
背景技術:
微動磨損試驗機是在兩接觸面間產生小振幅相對滑動,產生小振幅滑動的方法包括機械驅動。采用機械驅動的試驗機是利用凸輪、杠桿、非平衡轉動或微動副之一的彈性伸縮等。凸輪、杠桿等可在較大振幅下工作,負載也可在任意范圍內變動。但運動環(huán)節(jié)多,誤差大。微動副之一的彈性伸縮方式由于受材料彈性極限限制,只能在較低的振幅下工作。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鋼絲微動磨損實驗機,該實驗機運動環(huán)節(jié)少,誤差小,能在較大的振幅范圍下工作。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該實驗機包括安裝板、驅動軸、凸輪、上試樣夾及下試樣夾,安裝板前部連接有電動機和前立柱,安裝板中部連接有恢復彈簧板,安裝板后部連接有后立柱,電動機的驅動軸連接有凸輪,前立柱連接有懸臂彈性板,懸臂彈性板的一端壓于凸輪側面,恢復彈簧板與懸臂彈性板之間連接有彈性薄板,恢復彈簧板的上端連接有下試樣夾,后立柱通過鉸接梁連接有拉壓傳感器,鉸接梁的后端連接有支撐銷,拉壓傳感器連接有上試樣夾,上試樣夾位于下試樣夾上面,上試樣夾上面壓有砝碼。
所述的恢復彈簧板為兩塊,兩塊恢復彈簧板互相平行。
本實用新型采用機械激振方式,驅動力大,運動環(huán)節(jié)少,除了鉸接部分外,其余運動部分是通過懸臂彈性板和彈性薄板的彎曲來實現(xiàn)的,并直接在凸輪的推動下使試樣間產生微小振幅振動。低頻可調,振幅范圍大,振幅恒定,誤差小。結構簡單,易于加工。技術指標如下試樣鋼絲,直徑不小于0.5mm;載荷4~50N,可調;振幅最小振幅10μm,最大振幅300μm,可調,振幅平穩(wěn);頻率低頻可調。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圖。
圖中1.安裝板、2.驅動軸、3.凸輪、4.懸臂彈性板、5.砝碼、6.拉壓傳感器、7.鉸接梁、8.支撐銷、9.后立柱、10.恢復彈簧板、11.下試樣夾、12.下試樣、13.上試樣、14.上試樣夾、15.前立柱、16.彈性薄板。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中,安裝板1前部連接有電動機和前立柱15,安裝板1中部連接有兩塊恢復彈簧板10,安裝板1后部連接有后立柱9。電動機的驅動軸2上端連接有凸輪3。前立柱15上端連接懸臂彈性板4后端,懸臂彈性板4前端壓于凸輪3側面?;謴蛷椈砂?0上端與懸臂彈性板4后部之間連接有彈性薄板16。恢復彈簧板10的上端連接有下試樣夾11。后立柱9上端通過鉸接梁7連接拉壓傳感器6,鉸接梁7的后端連接支撐銷8,拉壓傳感器6前端連接上試樣夾14。上試樣夾14位于下試樣夾11上面,上試樣夾14上面壓有砝碼5。
電動機直接帶動凸輪3轉動,凸輪3推動懸臂彈性板4振動,根據(jù)比例放大原理,懸臂彈性板4后部可產生微小位移。恢復彈簧板10在懸臂彈性板4的作用下帶動下試樣夾11實現(xiàn)往復運動,下試樣夾11帶動下試樣12作小振幅的往復運動。鉸接梁7和后立柱9精密鉸接。上試樣夾14和下試樣夾11用于放置鋼絲試樣,便于試樣安裝和拆卸。拉壓傳感器6可測量上試樣13和下試樣12之間的摩擦力。支撐銷8用于支撐鉸接梁7,適當調整其位置可消除鉸接梁7的運動間隙。
權利要求1.一種鋼絲微動磨損試驗機,該試驗機包括安裝板、驅動軸、凸輪、上試樣夾及下試樣夾,其特征是安裝板前部連接有電動機和前立柱,安裝板中部連接有恢復彈簧板,安裝板后部連接有后立柱,電動機的驅動軸連接有凸輪,前立柱連接有懸臂彈性板,懸臂彈性板的一端壓于凸輪側面,恢復彈簧板與懸臂彈性板之間連接有彈性薄板,恢復彈簧板的上端連接有下試樣夾,后立柱通過鉸接梁連接有拉壓傳感器,鉸接梁的后端連接有支撐銷,拉壓傳感器連接有上試樣夾,上試樣夾位于下試樣夾上面,上試樣夾上面壓有砝碼。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絲微動磨損試驗機,其特征是恢復彈簧板為兩塊,兩塊恢復彈簧板互相平行。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鋼絲微動磨損試驗機,該試驗機的安裝板前部連接有電動機和前立柱,安裝板中部連接有恢復彈簧板,安裝板后部連接有后立柱,電動機的驅動軸連接有凸輪,前立柱連接有懸臂彈性板,懸臂彈性板的一端壓于凸輪側面,恢復彈簧板與懸臂彈性板之間連接有彈性薄板,恢復彈簧板的上端連接有下試樣夾,后立柱通過鉸接梁連接有拉壓傳感器,鉸接梁的后端連接有支撐銷,拉壓傳感器連接有上試樣夾,上試樣夾位于下試樣夾上面,上試樣夾上面壓有砝碼。驅動力大,運動環(huán)節(jié)少,運動部分通過懸臂彈性板和彈性薄板的彎曲來實現(xiàn),并直接在凸輪的推動下使試樣間產生微小振幅振動。低頻可調,振幅范圍大,振幅恒定,誤差小。
文檔編號G01N3/04GK2735331SQ20042008007
公開日2005年10月19日 申請日期2004年9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9月28日
發(fā)明者張德坤, 葛世榮, 劉金龍 申請人:張德坤, 葛世榮, 劉金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