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工件的自動檢測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工件的自動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工件檢測,采用三次元或高度尺等工具進行操作,檢測時要一個點一個點的進行測量,這樣精確度較低,且檢測極度耗費時間,效率非常低。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測量精度高、效率高的工件的自動檢測裝置。工件的自動檢測裝置,包括用于支承所述工件的底部具有可調節(jié)自身高度的調整腳和可調節(jié)自身前進方向的腳輪的工作臺、設置在工作臺后側的用于定位所述工件后限位部、可繞支點90度旋轉的設置在所述工作臺前方供工件通行的外軌滑道、與所述外軌滑道的旋轉支點相連接沿所述工作臺正面前方向后方方向延伸的供工件通行的內軌滑道、左右對稱設置在所述內軌滑道內側可頂升所述工件的至少兩對頂部具有鋼球的頂升部、設置在所述工作臺正面左方向的左側軌道、可在所述左側軌道上往復移動的左檢測組件、用于驅動所述左檢測組件運動的左側氣缸、設置在所述工作臺正面右方向的右側軌道、可在所述右側軌道上往復移動的右檢測組件、用于驅動所述右檢測組件運動的右側氣缸、設置在所述工作臺正面后方向的后側軌道、可在所述后側軌道上往復移動的后檢測組件、用于驅動所述后檢測組件運動的后側氣缸、沿所述工作臺周向方向設置的立柱、由所述立柱支承用于檢測工件頂部的頂部組件,所述左檢測組件、所述右檢測組件、所述后檢測組件上裝有用于檢測所述工件上孔的位置的探桿、用于檢測與所述工件的平面距離的探針、用于驅動所述探桿與所述探針的氣缸,在所述左檢測組件、所述右檢測組件內側面對稱設置用于固定所述工件位置的左限位部、右限位部,在所述頂部組件背面設置用于感應所述工件位置的感應器、通過端面的釘套卡住所述工件頂部鉚釘用于定位所述工件的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用于驅動所述定位部的頂部第一氣缸、頂部第二氣缸。優(yōu)選地,所述工件的自動檢測裝置包括具有輸入設定程序和輸出顯示結果功能的人機界面。優(yōu)選地,在所述左檢測組件、所述右檢測組件、所述后檢測組件外側設置用于感應所述探桿與所述探針位置的金屬感應開關,所述金屬感應開關感應到所述探桿與所述探針伸出后,所述工件的自動檢測裝置才開始比較計算工作。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yōu)點和效果采用左檢測組件、右檢測組件、后檢測組件、頂部組件,在各組件上設置用于檢測工件上孔的位置的探桿、用于檢測與工件的平面距離的探針,檢測前,通過人機界面輸入?yún)?shù),通過標準工件確定定位檢測的基準,通過頂升部、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后限位部、左限位部、右限位部定位待檢測工件,檢測后,通過人機界面讀取包括孔位置檢測結果與平面距離偏差檢測結果,這樣檢測的精確度高,效率好。
附圖1為本發(fā)明的立體示意附圖2為本發(fā)明的主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參見圖1所示,以立體示意圖的形式示出了本發(fā)明,本發(fā)明的工件的自動檢測裝置可外接用于分析檢測結果的智能系統(tǒng),工作臺1具有可調整自身高度的調整腳38,通過對調整腳38的調整,可實現(xiàn)對工作臺1的高度調節(jié),工作臺1具有可調節(jié)自身前進方向的腳輪 39,通過對腳輪39的調整,可實現(xiàn)對工作臺1的位置移動,內軌滑道3沿工作臺1正面的前方向后方方向延伸,可繞與內軌滑道3連接的支點90度旋轉的外軌滑道2設置在工作臺1 前方,工作時,旋轉外軌滑道2至與內軌滑道3連接,標準工件或檢測工件可沿著外軌滑道 2、內軌滑道3進入設定位置,在內軌滑道3的內側左右對稱得設置兩對頂升部4、5,標準工件或檢測工件進入設定位置后,頂升部4、5將工件頂升起來到達檢測位置,后側軌道9位于工作臺1正面的后方向,對工件的后側進行檢測的后檢測組件10可在后側軌道9上往復運動,后側氣缸11為后檢測組件10的往復運動提供動力,左側軌道6位于工作臺1正面的左方向,對工件的左側進行檢測的左檢測組件7可在左側軌道6上往復運動,左側氣缸8為左檢測組件7的往復運動提供動力,在左檢測組件7外側設置金屬感應開關41、42、43、44、45 用于在感應到檢測元件向工件伸出后向智能系統(tǒng)發(fā)出比較計算的信號,沿工作臺1的周向方向設置立柱15、16、17,用于支承對工件的頂部進行檢測的頂部組件18,本發(fā)明的工件的自動檢測裝置具有可輸入設定程序與輸出檢測結果的人機界面40,檢測新型號的檢測工件之前,需先將新型號的標準工件放入檢測裝置,提取標準參數(shù)后,才能進行新型號的檢測工件的檢測工作。參見圖2所示,以主視示意圖的形式示出了本發(fā)明,檢測工件沿外軌滑道2、內軌滑道3進入本發(fā)明的檢測裝置內,直至抵住后限位部四后停止,按下裝置啟動按鍵,檢測工件在兩對頂部具有鋼球的頂升部4、5的作用下上升,直至頂部距離感應器37在2mm以內, 感應器37發(fā)出工作信號,頂部第一氣缸35驅動第一定位部33、頂部第二氣缸36驅動第二定位部34向下伸出,第一定位部33的釘套47、第二定位部34的釘套46抵住檢測工件的頂部鉚釘,確保了檢測工件頂部定位的牢固,兩對頂升部4、5的頂部的4個鋼球位于同等高度上,這樣確保了檢測工件的底部定位牢固,左檢測組件7在左側氣缸8的作用下沿左側軌道 6向右方向運行到設定位置,后檢測組件10在后側氣缸11的作用下沿后側軌道9向前方向運行到設定位置,右檢測組件13在右側氣缸14的作用下沿右側軌道12向左方向運行到設定位置,左檢測組件7的左限位部48在氣缸32的作用下伸出抵住檢測工件的左側表面,右檢測組件13的右限位部49在氣缸30的作用下伸出抵住檢測工件的表面,左限位部48與右限位部49配合對檢測工件進行定位,此時,檢測工件被固定在檢測位置,同時,左檢測組件7的探桿19、20、21、22在氣缸32的作用下伸出到檢測工件的左側孔內,探針23在氣缸 32的作用下伸出到檢測工件的左側表面,檢測左側表面檢測位置距離與標準件相應位置距離之間的差異,右檢測組件13的探桿M、27在氣缸30的作用下伸出到檢測工件的右側孔內,探針23、25、沈、觀在氣缸31的作用下伸出到檢測工件的右側表面,檢測右側表面檢測位置距離與標準件相應位置距離之間的差異,后檢測組件10的探桿也會伸出到檢測工件的后側孔內,探針也會伸出到檢測工件的后側表面,左檢測組件7、右檢測組件13、后檢測組件10外側設置金屬感應開關,如左檢測組件7外側的金屬感應開關41、42、43、44、45感應不到相應的檢測元件伸出,則不向外接的智能系統(tǒng)發(fā)出比較計算的信號,感應到相應的檢測元件伸出后,才會發(fā)出信號,外接智能系統(tǒng)開始比較計算的工作,針對孔的檢測,如檢測無誤則人機界面40會顯示相應位置的檢測合格,如檢測不到相應的孔則人機界面40會顯示相應位置的檢測不合格,針對距離的檢測,如檢測無差異則人機界面40會顯示相應位置的檢測無差異,如檢測有差異則人機界面40會顯示相應位置的差異量,差異量在允許范圍內內則人機界面40顯示檢測工件合格,差異量超出允許范圍則人機界面40顯示檢測工件不合格以及不合格的位置所在。
權利要求
1.工件的自動檢測裝置,包括用于支承所述工件的底部具有可調節(jié)自身高度的調整腳與可調節(jié)自身前進方向的腳輪的工作臺、設置在工作臺后側的用于定位所述工件后限位部、可繞支點90度旋轉的設置在所述工作臺前方供工件通行的外軌滑道、與所述外軌滑道的旋轉支點相連接沿所述工作臺正面前方向后方方向延伸的供工件通行的內軌滑道、左右對稱設置在所述內軌滑道內側可頂升所述工件的至少兩對頂部具有鋼球的頂升部、設置在所述工作臺正面左方向的左側軌道、可在所述左側軌道上往復移動的用于檢測所述工件左側面的左檢測組件、用于驅動所述左檢測組件運動的左側氣缸、設置在所述工作臺正面右方向的右側軌道、可在所述右側軌道上往復移動的用于檢測所述工件右側面的右檢測組件、用于驅動所述右檢測組件運動的右側氣缸、設置在所述工作臺正面后方向的后側軌道、 可在所述后側軌道上往復移動的用于檢測所述工件后側面的后檢測組件、用于驅動所述后檢測組件運動的后側氣缸、沿所述工作臺周向方向設置的立柱、由所述立柱支承用于檢測工件頂部的頂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檢測組件、所述右檢測組件、所述后檢測組件上裝有用于檢測所述工件上孔的位置的探桿、用于檢測與所述工件的平面距離的探針、用于驅動所述探桿與所述探針的氣缸,在所述左檢測組件、所述右檢測組件內側面對稱設置用于固定所述工件位置的左限位部、右限位部,在所述頂部組件背面設置用于感應所述工件位置的感應器、通過端面的釘套卡住所述工件頂部鉚釘用于定位所述工件的第一定位部、 第二定位部、用于驅動所述定位部的頂部第一氣缸、頂部第二氣缸。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的自動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的自動檢測裝置包括具有輸入設定程序和輸出顯示結果功能的人機界面。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的自動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檢測組件、所述右檢測組件、所述后檢測組件外側設置用于感應所述探桿與所述探針位置的金屬感應開關,所述金屬感應開關感應到所述探桿與所述探針伸出后,所述工件的自動檢測裝置才開始比較計算工作。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工件的自動檢測裝置,檢測裝置包括工作臺、可沿工作臺左側軌道往復運動的左檢測組件、可沿工作臺右側軌道往復運動的右檢測組件、可沿工作臺后側軌道往復運動的后檢測組件,與現(xiàn)有的工件檢測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工件的自動檢測裝置可以一次性對工件的檢測位置進行全面檢測,并按設定好的結果自動比較分析,顯示工件各個檢測位置的檢測結果,精度更高,效率更好。
文檔編號G01B21/16GK102162726SQ20101058390
公開日2011年8月24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2月13日
發(fā)明者鄭建軍, 龔萬飛 申請人:億和精密工業(yè)(蘇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