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式混凝土樓層板用承力扣件的承力測試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裝配式混凝土樓層板用承力扣件的承力測試裝置,包括:受力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加載體和支承扣件(4),所述支承扣件(4)連接所述受力體和加載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裝配式混凝土樓層板用承力扣件的承力測試裝置,通過加載體的設置,有效采集模板面板的變形數(shù)據和支承扣件應變數(shù)據,便于檢驗區(qū)分合格產品和不合格產品并能夠有效制定合格產品的承重標準,確保施工時合格產品在承力范圍內使用,保證施工安全。
【專利說明】裝配式混凝土樓層板用承力扣件的承力測試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裝配式混凝土樓層板用承力扣件的承力測試裝置,適用于對裝配式混凝土樓層板體系用承力扣件的加工質量和承載力等進行承力測試,屬于建筑構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傳統(tǒng)的混凝土樓層板是將模板面板與鋼筋桁架直接焊接,施工完成后模板面板或直接隱藏在吊頂中或被破壞后取下,模板面板不能重復使用,造成了模板面板使用量大,資源浪費嚴重,并且焊接和破壞拆除均需大量人工等問題,使建筑成本大幅度增高。
[0003]裝配式混凝土樓層板的出現(xiàn)解決了模板面板不能重復使用的問題,利用活動連接件連接模板面板和鋼筋桁架,施工完成后只需取下活動連接件,即可將模板面板完全無損地取下,立即投入其他工期的使用,加快了模板面板的流通使用,大量減少了模板面板的投入量,操作簡便,無需大量人工,同時節(jié)約了人力成本和耗材成本。
[0004]但是,裝配式混凝土樓層板的活動連接件(可以為支承扣件,也可以為其他活動連接件)需要符合一定的承力標準,以確保在施工過程中,活動連接件的安全使用,即確保活動連接件在其承力范圍內使用,所以,對活動連接件的承力測試極為重要。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裝配式混凝土樓層板用承力扣件的承力測試裝置,能夠有效測試支承扣件的極限承載能力。
[0006]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0007]裝配式混凝土樓層板用承力扣件的承力測試裝置,包括:受力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加載體和支承扣件,所述支承扣件連接所述受力體和加載體;
[0008]所述受力體包括承力鋼框和連接在所述承力鋼框上的吊掛鋼筋;
[0009]所述加載體包括中心及四角均具第一通孔的模板面板、傳力螺桿、四角均具第二通孔的加載底框、螺母、墊片、設置在所述模板面板上的位移采集系統(tǒng)和設置在所述支承扣件上的應變采集系統(tǒng),所述傳力螺桿穿過位于所述模板面板四角的第一通孔后再穿過位于所述加載底框上的第二通孔后用所述墊片和螺母固定;
[0010]所述支承扣件的勾頭穿過位于所述模板面板中心的第一通孔后勾住吊掛鋼筋,固定連接所述承力鋼框和模板面板。
[0011]所述吊掛鋼筋固定連接在所述承力鋼框的底面,所述吊掛鋼筋固定后為底端閉合的“U”型,“U”型底端用于為所述支承扣件提供吊掛點。
[0012]所述模板面板和加載底框的面積相同,位于所述模板面板四角的第一通孔和位于所述加載底框上的第二通孔的開孔大小、開孔位置均相同且均用于穿過所述傳力螺桿,位于所述模板面板中心的第一通孔的直徑小于所述支承扣件的直徑且大于所述勾頭的直徑。
[0013]所述傳力螺桿和第二通孔的個數(shù)均為4個,所述第一通孔的個數(shù)為5個。[0014]所述模板面板為膠合板、鋼模板、塑料模板或木模板。
[0015]所述加載底框為一個頂端無蓋的長方體或正方體,所述加載底框內設置有承載力等級標記線,所述加載底框的最大承載力大于所述支承扣件加載重量直至被破壞的極限承載力。
[0016]所述位移采集系統(tǒng)用于采集所述模板面板在加載過程中的變形數(shù)據。
[0017]所述應變采集系統(tǒng)用于采集所述支承扣件在加載過程中的應變數(shù)據。
[0018]裝配式混凝土樓層板用承力扣件的承力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0019]步驟一:受力體的安裝:將所述吊掛鋼筋固定連接在所述承力鋼框的底面;
[0020]步驟二:加載體的安裝:利用所述傳力螺桿穿過位于所述模板面板四角的第一通孔后再穿過位于所述加載底框上的第二通孔后用所述墊片和螺母固定;
[0021]步驟三:連接受力體和加載體:利用所述支承扣件的勾頭穿過位于所述模板面板中心的第一通孔后勾住所述吊掛鋼筋,固定連接所述承力鋼框和模板面板,即所述支承扣件連接受力體和加載體;
[0022]步驟四:安裝承力測試裝置:將所述位移采集系統(tǒng)安裝在所述模板面板上,將所述應變采集系統(tǒng)安裝在所述支承扣件上;
[0023]步驟五:啟動承力測試裝置,對空載的所述模板面板和支承扣件進行測試并記錄空載數(shù)據;
[0024]步驟六:根據所述加載底框承載力等級,在所述加載底框中逐級加入鋼砂或鋼屑并逐級記錄加載數(shù)據,加入鋼砂或鋼屑的過程應均勻對稱加載;
[0025]步驟七:加載直至破壞所述支承扣件并記錄極限加載數(shù)據,根據加載過程中的模板面板變形數(shù)據、支承扣件應變數(shù)據和破壞現(xiàn)象,綜合評價所述支承扣件的加工質量和承載力,經綜合評價合格的支承扣件應在其極限承載力范圍內使用。
[0026]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裝配式混凝土樓層板用承力扣件的承力測試裝置,通過加載體的設置,有效采集模板面板的變形數(shù)據和支承扣件應變數(shù)據,同時綜合觀察支承扣件的外觀破壞情況便能夠直觀分析支承扣件的加工質量,有效區(qū)分合格產品和不合格產品;另外,加載底框上設置的承載力等級標記線,可快速得出支承扣件的加載總量和極限加載重量,有效制定合格產品的承重標準,確保施工時合格產品在承力范圍內使用,保證施工安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2為圖1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更進一步的說明。
[0030]如圖1-2所示,裝配式混凝土樓層板用承力扣件的承力測試裝置,包括:受力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加載體和支承扣件4,所述支承扣件4連接所述受力體和加載體;
[0031]所述受力體包括承力鋼框I和連接在所述承力鋼框I上的吊掛鋼筋2 ;
[0032]所述加載體包括中心及四角均具第一通孔的模板面板3、傳力螺桿5、四角均具第二通孔的加載底框6、螺母7、墊片8、設置在所述模板面板3上的位移采集系統(tǒng)9和設置在所述支承扣件4上的應變采集系統(tǒng)10,所述傳力螺桿5穿過位于所述模板面板3四角的第一通孔后再穿過位于所述加載底框6上的第二通孔后用所述墊片8和螺母7固定;
[0033]所述支承扣件4的勾頭穿過位于所述模板面板3中心的第一通孔后勾住吊掛鋼筋2,固定連接所述承力鋼框1和模板面板3。
[0034]所述吊掛鋼筋2固定連接在所述承力鋼框1的底面,所述吊掛鋼筋2固定后為底端閉合的“U”型,“U”型底端用于為所述支承扣件4提供吊掛點。
[0035]所述模板面板3和加載底框6的面積相同,位于所述模板面板3四角的第一通孔和位于所述加載底框6上的第二通孔的開孔大小、開孔位置均相同且均用于穿過所述傳力螺桿5,位于所述模板面板3中心的第一通孔的直徑小于所述支承扣件4的直徑且大于所述勾頭的直徑。
[0036]所述傳力螺桿5和第二通孔的個數(shù)均為4個,所述第一通孔的個數(shù)為5個。
[0037]所述模板面板3為鋼模板。
[0038]所述加載底框6為一個頂端無蓋的長方體,所述加載底框6內設置有承載力等級標記線,所述加載底框6的最大承載力大于所述支承扣件4加載重量直至被破壞的極限承載力。
[0039]所述位移采集系統(tǒng)9用于采集所述模板面板3在加載過程中的變形數(shù)據。
[0040]所述應變采集系統(tǒng)10用于采集所述支承扣件4在加載過程中的應變數(shù)據。
[0041]裝配式混凝土樓層板用承力扣件的承力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0042]步驟一:受力體的安裝:將所述吊掛鋼筋2固定連接在所述承力鋼框1的底面;
[0043]步驟二:加載體的安裝:利用所述傳力螺桿5穿過位于所述模板面板3四角的第一通孔后再穿過位于所述加載底框6上的第二通孔后用所述墊片8和螺母7固定;
[0044]步驟三:連接受力體和加載體:利用所述支承扣件4的勾頭穿過位于所述模板面板3中心的第一通孔后勾住所述吊掛鋼筋2,固定連接所述承力鋼框1和模板面板3,即所述支承扣件4連接受力體和加載體;
[0045]步驟四:安裝承力測試裝置:將所述位移采集系統(tǒng)9安裝在所述模板面板3上,將所述應變采集系統(tǒng)10安裝在所述支承扣件4上;
[0046]步驟五:啟動承力測試裝置,對空載的所述模板面板3和支承扣件4進行測試并記錄空載數(shù)據;
[0047]步驟六:根據所述加載底框6承載力等級,在所述加載底框6中逐級加入鋼砂或鋼屑并逐級記錄加載數(shù)據,加入鋼砂或鋼屑的過程應均勻對稱加載;
[0048]步驟七:加載直至破壞所述支承扣件4并記錄極限加載數(shù)據,根據加載過程中的模板面板3變形數(shù)據、支承扣件4應變數(shù)據和破壞現(xiàn)象,綜合評價所述支承扣件4的加工質量和承載力,經綜合評價合格的支承扣件4應在其極限承載力范圍內使用。
[0049]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裝配式混凝土樓層板用承力扣件的承力測試裝置,包括:受力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加載體和支承扣件(4),所述支承扣件(4)連接所述受力體和加載體; 所述受力體包括承力鋼框(I)和連接在所述承力鋼框(I)上的吊掛鋼筋(2); 所述加載體包括中心及四角均具第一通孔的模板面板(3)、傳力螺桿(5)、四角均具第二通孔的加載底框(6 )、螺母(7 )、墊片(8 )、設置在所述模板面板(3 )上的位移采集系統(tǒng)(9 )和設置在所述支承扣件(4)上的應變采集系統(tǒng)(10),所述傳力螺桿(5)穿過位于所述模板面板(3)四角的第一通孔后再穿過位于所述加載底框(6)上的第二通孔后用所述墊片(8)和螺母(7)固定; 所述支承扣件(4)的勾頭穿過位于所述模板面板(3)中心的第一通孔后勾住吊掛鋼筋(2 ),固定連接所述承力鋼框(I)和模板面板(3 )。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式混凝土樓層板用承力扣件的承力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掛鋼筋(2)固定連接在所述承力鋼框(I)的底面,所述吊掛鋼筋(2)固定后為底端閉合的“U”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式混凝土樓層板用承力扣件的承力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面板(3)和加載底框(6)的面積相同,位于所述模板面板(3)四角的第一通孔和位于所述加載底框(6)上的第二通孔的開孔大小、開孔位置均相同且均用于穿過所述傳力螺桿(5),位于所述模板面板(3)中心的第一通孔的直徑小于所述支承扣件(4)的直徑且大于所述勾頭的直徑。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裝配式混凝土樓層板用承力扣件的承力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力螺桿(5)和第二通孔的個數(shù)均為4個,所述第一通孔的個數(shù)為5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式混凝土樓層板用承力扣件的承力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面板(3)為膠合板、鋼模板、塑料模板或木模板。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式混凝土樓層板用承力扣件的承力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載底框(6)為一個頂端無蓋的長方體或正方體,所述加載底框(6)內設置有承載力等級標記線,所述加載底框(6)的最大承載力大于所述支承扣件(4)加載重量直至被破壞的極限承載力。
【文檔編號】G01M13/00GK203479514SQ201320599831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9月26日
【發(fā)明者】張軍, 王永泉, 陳耀鋼 申請人:江蘇中南建筑產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