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檢測電源與提供充電功能的實驗室控制臺用控制板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的能檢測電源與提供充電功能的實驗室控制臺用控制板,包括電源控制保護電路,還包括充電電路,所述充電電路包括共模線圈L1、電感線圈L2、電容C1、C2、C3、C5、C6、C7、有極性電容C8、C9、電阻R1、R2、R3、R4、R5、R6、二極管D1、D2、D3、D4、D5、三極管V1、V2、穩(wěn)壓二極管VZ以及變壓器T。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安全、保護性能好、反應(yīng)性能迅速。
【專利說明】能檢測電源與提供充電功能的實驗室控制臺用控制板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實驗室檢測設(shè)備【技術(shù)領(lǐng)域】,尤其涉及一種能檢測電源與提供充電功能的實驗室控制臺用控制板。
【背景技術(shù)】
[0002]實驗室中有著各種各樣的檢測儀器,各種檢測儀器有著不同的檢測實驗功能,而不同的實驗內(nèi)容所需的電源信號不同。目前實驗室通常會配置各種不同規(guī)格的交直流穩(wěn)壓電源,這些電源的保護電路均是采用保險絲的,一旦檢測儀器內(nèi)部電路發(fā)生故障,由于保險絲是靠升溫熔斷熔絲,保險絲在熔斷過程中要經(jīng)歷一段熔斷時間,而這個熔斷過程中,容易造成昂貴的檢測儀器內(nèi)部精密的電子元器件損壞。
[0003]另外,現(xiàn)在有很多檢測任務(wù)都是在戶外進行的,而便攜式電子測量儀以前都是用干電池,不僅使用成本高,而且更主要的是一旦電池用完后,干電池極易變質(zhì)漏液,流出的液體腐蝕電路板,造成檢測儀器永久損壞,后來便開始以充電電池代替干電池作為便攜式電子測量儀的電源,充電電池相對于干電池來說其內(nèi)在結(jié)構(gòu)不同,即使充電電池用完后沒有及時取出,也不會存在變質(zhì)漏液現(xiàn)象,充電電池不僅能夠重復(fù)利用,降低了使用成本,而且使用安全和方便,避免了檢測儀器因電池變質(zhì)漏液而造成的損壞。但目前的實驗室還沒配備專門供充電電池充電的電路。
[0004]為此, 申請人: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找到了解決上述問題的辦法,下面將要介紹的技術(shù)方案便是在這種背景下產(chǎn)生的。
【發(fā)明內(nèi)容】
[0005]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針對現(xiàn)有技術(shù)的實驗室控制臺的保護性能差、無法提供充電電池充電的缺陷與不足,現(xiàn)提供一種安全、保護性能好、反應(yīng)性能迅速的能檢測電源與提供充電功能的實驗室控制臺。
[0006]本發(fā)明所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可以采用以下技術(shù)方案來實現(xiàn):
[0007]能檢測電源與提供充電功能的實驗室控制臺用控制板,包括電源控制保護電路,還包括充電電路,所述充電電路包括共模線圈[1、電感線圈12、電容、02、03、⑶、⑶、07、有極性電容⑶、⑶、電阻81、03、尺4、尺5、尺6、二極管01、02、03、04、05、三極管V1、乂2、穩(wěn)壓二極管V以及變壓器I,變壓器I具有初級線圈I1、12和次級線圈丁3 ;
[0008]共模線圈11的第一線圈的第一端并接在火線[上,其第二端分別與電容的第一端、電容02的第一端、電容04的第一端、電阻01的第一端以及電感線圈12的第一端并接,共模線圈[1的第二線圈的第一端并接在零線~上,其第二端分別與電容的第二端、電容03的第二端、電容04的第二端、電阻82的第二端以及電阻83的第一端并接;電容02的第二端與電容03的第一端連接,電阻町的第二端與電阻以的第一端連接;
[0009]電感線圈12的第二端與二極管01的正極連接,二極管01的負(fù)極分別與電容⑶的第一端、電阻財?shù)牡谝欢?、電阻陽的第一端以及電容⑶的第一端并接后接至初級線圈丁1的第一端,初級線圈II的第二端分別與三極管%的集電極、二極管03的正極并接,二極管03的負(fù)極分別與電容⑶的第二端、電阻85的第二端并接;
[0010]電阻財?shù)牡诙伺c三極管VI的集電極、三極管V〗的基極并接后分別與穩(wěn)壓二極管乂2的負(fù)極、電阻87的第一端連接;三極管V〗的發(fā)射極分別與二極管02的正極、電阻尺6的第一端連接,二極管02的負(fù)極與三極管VI的基極連接;
[0011]電阻…的第二端與電容⑶的第二端、三極管乂1的發(fā)射極、電阻冊的第二端、有極性電容⑶的正極并接后接至初級線圈12的第一端,初級線圈12的第二端分別與二極管04的負(fù)極、電容07的第一端連接,電容07的第二端與電阻87的第二端連接,有極性電容08的負(fù)極分別與穩(wěn)壓二極管V?的正極、二極管04的正極連接;
[0012]次級線圈13的第一端與二極管05的正極連接,二極管05的負(fù)極與有極性電容⑶的正極并接后作為充電輸出端的正極,次級線圈13的第二端與有極性電容(?的負(fù)極并接后作為充電輸出端的負(fù)極。
[0013]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中,電阻舊的阻值為8?120,功率為0.9?1.1I。
[0014]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中,所述電源控制保護電路包括變壓器I’、二極管06、07、電阻87、88、三極管V〗、有極性電容⑶、電容⑶、010、集成電路10、電流繼電器X1、中間繼電器以以及按鈕開關(guān)“,變壓器I’具有初級線圈II’和次級線圈12’,集成電路X具有三個接頭;
[0015]初級線圈II’的第一、第二端分別與并接在火線[、零線~上,次級線圈12’的一個抽頭接地,次級線圈12’的第一、第二端與分別二極管06、07的正極連接,二級管06、07的負(fù)極、電阻87、1?8的第一端以及有極性電容⑶的正極并接;電阻狀的第二端與三極管巧的發(fā)射極連接,三極管%的基極與電阻87的第二端、電容⑶的第一端并接后接至集成電路冗的第一接頭,三極管%的集電極與中間繼電器以的常開觸點以1的第一端、電流繼電器1(1的常開觸點1(11的第一端、電容010的第一端并接后接至集成電路的第二接頭,電流繼電器XI的常開觸點1(11的第二端與中間繼電器以的第一端連接,中間繼電器1(八的第二端與中間繼電器以的常開觸點以1的第二端并接后接至按鈕開關(guān)“的第一端;電容尺8的負(fù)極與電容⑶的第二端、集成電路X的第三接頭、電容010的第二端并接后接至按鈕開關(guān)“的第二端;
[0016]電流繼電器1(1的第一端與火線[連接,電流繼電器1(1的第二端與中間繼電器1(八的常閉觸點以2的第一端連接,中間繼電器以3的常閉觸點以2的第二端與實驗室控制臺的插座I孔連接,實驗室控制臺的插座~孔與零線~連接。
[0017]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中,所述電源控制保護電路還包括電流表八和電壓表V,電流表八設(shè)置在中間繼電器以的常閉觸點以2的第二端與實驗室控制臺的插座I孔之間,電壓表V的第一、第二端分別接至中間繼電器以的常閉觸點以2與電流表4的公共連接端、零線~與實驗室控制臺的插座~的公共連接端。
[0018]22(^的交流電源先經(jīng)過由共模線圈[1、電容01、02、03、04、電阻81、以以及電感線圈12組成的雙重IX抗干擾濾波電路,繼而一端經(jīng)過二極管01半波整流、另一端經(jīng)過電容⑶進行大容量電容濾波,這樣可以在電路中起到限流與保護的作用,如果其他電路出現(xiàn)短路或者漏電現(xiàn)象,造成電流過大,電阻舊將會燒斷,從而預(yù)防了更大事故的發(fā)生。充電電路中的二極管03、電容⑶、電阻85組成%吸收回路,能夠吸收變壓器I截止時產(chǎn)生的反向高感應(yīng)電壓,從而保護了三極管V〗不被擊穿。電阻財為啟動電阻,為三極管V〗提供啟動用的基極電流。電阻冊為充電電路的取樣電阻,電流取樣后變成為57左右的直流電壓,經(jīng)二極管02加至三極管VI的基極,當(dāng)三極管中的電流較大時,輸出的電壓增高時,三極管VI導(dǎo)通,將三極管V〗的基極電壓拉低,從而使得三極管V〗的集電極電流減少,變成近似恒流充電電流,該恒流充電電流能為充電電池提供安全高效充電電源,又不會引起充電電池?fù)p壞。充電電路中的由電阻87和電容07組成正反饋電路從變壓器I中的初級線圈12中取出感應(yīng)電壓,加至三極管V〗的基極,維持振蕩。
[0019]整個電路正常工作時,電源控制保護電路中的中間繼電器以中的線圈不通電,當(dāng)實驗室控制臺上的檢測儀器發(fā)生過載情況時,電流繼電器XI中的線圈通電吸合,電流繼電器XI中的常開觸點燈1閉合,此時,中間繼電器以的線圈通電吸合,使得中間繼電器1(八的常開觸點以1閉合形成自鎖,中間繼電器以的常閉觸點以2斷開切斷主電路電源,從而確保了電路安全,一旦外電路故障排除,只需按一下按鈕開關(guān)“即可恢復(fù)正常供電,提供了電路保護的靈敏度,同時也降低了出現(xiàn)昂貴檢測儀器大面積內(nèi)部電子元器件損壞的可能。電流表八和電壓表V接入電路中方便操作人員更直觀地了解負(fù)載情況。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shù)中的技術(shù)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sh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lǐng)域普通技術(shù)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1]圖1是本發(fā)明的充電電路的電路圖。
[0022]圖2是本發(fā)明的電源控制保護電路的主線路的電路圖。
[0023]圖3是本發(fā)明的電源控制保護電路的輔助線路的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為了使本發(fā)明實現(xiàn)的技術(shù)手段、創(chuàng)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jié)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
[0025]本發(fā)明的能檢測電源與提供充電功能的實驗室控制臺用控制板配裝在實驗室控制臺內(nèi),其包括電源控制保護電路以及充電電路。
[0026]參見圖1,充電電路包括共模線圈[1、電感線圈[2、電容01、02、03、(^、⑶、07、有極性電容⑶、⑶、電阻81、03、尺4、尺5、尺6、二極管01、02、03、04、05、三極管V1、乂2、穩(wěn)壓二極管V以及變壓器I,變壓器I具有初級線圈I1、12和次級線圈丁3。
[0027]共模線圈11的第一線圈的第一端并接在火線[上,其第二端分別與電容的第一端、電容02的第一端、電容04的第一端、電阻01的第一端以及電感線圈12的第一端并接,共模線圈[1的第二線圈的第一端并接在零線~上,其第二端分別與電容的第二端、電容03的第二端、電容04的第二端、電阻82的第二端以及電阻83的第一端并接;電容02的第二端與電容03的第一端連接,電阻町的第二端與電阻以的第一端連接。電感線圈12的第二端與二極管01的正極連接,二極管01的負(fù)極分別與電容⑶的第一端、電阻財?shù)牡谝欢?、電阻陽的第一端以及電容⑶的第一端并接后接至初級線圈II的第一端,初級線圈XI的第二端分別與三極管%的集電極、二極管03的正極并接,二極管03的負(fù)極分別與電容⑶的第二端、電阻85的第二端并接。
[0028]電阻財?shù)牡诙伺c三極管VI的集電極、三極管V〗的基極并接后分別與穩(wěn)壓二極管乂2的負(fù)極、電阻87的第一端連接;三極管V〗的發(fā)射極分別與二極管02的正極、電阻尺6的第一端連接,二極管02的負(fù)極與三極管VI的基極連接。電阻…的第二端與電容⑶的第二端、三極管VI的發(fā)射極、電阻冊的第二端、有極性電容⑶的正極并接后接至初級線圈12的第一端,初級線圈12的第二端分別與二極管04的負(fù)極、電容07的第一端連接,電容07的第二端與電阻87的第二端連接,有極性電容⑶的負(fù)極分別與穩(wěn)壓二極管V?的正極、二極管04的正極連接。次級線圈13的第一端與二極管05的正極連接,二極管05的負(fù)極與有極性電容⑶的正極并接后作為充電輸出端的正極,次級線圈13的第二端與有極性電容⑶的負(fù)極并接后作為充電輸出端的負(fù)極。
[0029]參見圖2和圖3,所述電源控制保護電路包括變壓器I’、二極管06、07、電阻尺7、尺8、三極管、有極性電容⑶、電容⑶、010、集成電路10、電流繼電器1(1、中間繼電器1(八以及按鈕開關(guān)“,變壓器I’具有初級線圈II’和次級線圈12’,集成電路X具有三個接頭,集成電路X優(yōu)選地?fù)裼?812。
[0030]初級線圈II’的第一、第二端分別與并接在火線[、零線~上,次級線圈12’的一個抽頭接地,次級線圈12’的第一、第二端與分別二極管06、07的正極連接,二級管06、07的負(fù)極、電阻87、1?8的第一端以及有極性電容⑶的正極并接;電阻狀的第二端與三極管巧的發(fā)射極連接,三極管%的基極與電阻87的第二端、電容⑶的第一端并接后接至集成電路冗的第一接頭,三極管%的集電極與中間繼電器以的常開觸點以1的第一端、電流繼電器1(1的常開觸點1(11的第一端、電容010的第一端并接后接至集成電路1(:的第二接頭,電流繼電器XI的常開觸點1(11的第二端與中間繼電器以的第一端連接,中間繼電器1(八的第二端與中間繼電器以的常開觸點以1的第二端并接后接至按鈕開關(guān)“的第一端;電容尺8的負(fù)極與電容⑶的第二端、集成電路X的第三接頭、電容010的第二端并接后接至按鈕開關(guān)“的第二端;
[0031]電流繼電器1(1的第一端與火線[連接,電流繼電器1(1的第二端與中間繼電器1(八的常閉觸點以2的第一端連接,中間繼電器以3的常閉觸點以2的第二端與實驗室控制臺的插座I孔連接,實驗室控制臺的插座~孔與零線~連接。
[0032]參見圖2,電源控制保護電路還包括電流表4和電壓表V,電流表4設(shè)置在中間繼電器1(4的常閉觸點1(八2的第二端與實驗室控制臺的插座[孔之間,電壓表V的第一、第二端分別接至中間繼電器以的常閉觸點以2與電流表八的公共連接端、零線~與實驗室控制臺的插座~的公共連接端。
[0033]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本行業(yè)的技術(shù)人員應(yīng)該了解,本發(fā)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fā)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fā)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fā)明范圍內(nèi)。本發(fā)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quán)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quán)利要求】
1.能檢測電源與提供充電功能的實驗室控制臺用控制板,包括電源控制保護電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充電電路,所述充電電路包括共模線圈L1、電感線圈L2、電容Cl、C2、C3、〇5、06、07、有極性電容08、09、電阻1?1、1?2、1?3、1?4、1?5、1?6、二極管01、02、03、04、05、三極管V1、V2、穩(wěn)壓二極管VZ以及變壓器T,變壓器T具有初級線圈T1、T2和次級線圈Τ3 ; 共模線圈LI的第一線圈的第一端并接在火線L上,其第二端分別與電容Cl的第一端、電容C2的第一端、電容C4的第一端、電阻Rl的第一端以及電感線圈L2的第一端并接,共模線圈LI的第二線圈的第一端并接在零線N上,其第二端分別與電容Cl的第二端、電容C3的第二端、電容C4的第二端、電阻R2的第二端以及電阻R3的第一端并接;電容C2的第二端與電容C3的第一端連接,電阻Rl的第二端與電阻R2的第一端連接; 電感線圈L2的第二端與二極管Dl的正極連接,二極管Dl的負(fù)極分別與電容C5的第一端、電阻R4的第一端、電阻R5的第一端以及電容C6的第一端并接后接至初級線圈Tl的第一端,初級線圈Tl的第二端分別與三極管V2的集電極、二極管D3的正極并接,二極管D3的負(fù)極分別與電容C6的第二端、電阻R5的第二端并接; 電阻R4的第二端與三極管Vl的集電極、三極管V2的基極并接后分別與穩(wěn)壓二極管VZ的負(fù)極、電阻R7的第一端連接;三極管V2的發(fā)射極分別與二極管D2的正極、電阻R6的第一端連接,二極管D2的負(fù)極與三極管Vl的基極連接; 電阻R3的第二端與電容C5的第二端、三極管Vl的發(fā)射極、電阻R6的第二端、有極性電容CS的正極并接后接至初級線圈Τ2的第一端,初級線圈Τ2的第二端分別與二極管D4的負(fù)極、電容C7的第一端連接,電容C7的第二端與電阻R7的第二端連接,有極性電容C8的負(fù)極分別與穩(wěn)壓二極管VZ的正極、二極管D4的正極連接; 次級線圈Τ3的第一端與二極管D5的正極連接,二極管D5的負(fù)極與有極性電容C9的正極并接后作為充電輸出端的正極,次級線圈Τ3的第二端與有極性電容C9的負(fù)極并接后作為充電輸出端的負(fù)極。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能檢測電源與提供充電功能的實驗室控制臺用控制板,其特征在于,電阻R3的阻值為8?12 Ω,功率為0.9?1.1W。
3.如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能檢測電源與提供充電功能的實驗室控制臺用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源控制保護電路包括變壓器Τ’、二極管D6、D7、電阻R7、R8、三極管V3、有極性電容C8、電容C9、C1、集成電路1C、電流繼電器K1、中間繼電器KA以及按鈕開關(guān)SA’變壓器T’具有初級線圈Tl’和次級線圈T2’,集成電路IC具有三個接頭; 初級線圈Tl’的第一、第二端分別與并接在火線L、零線N上,次級線圈T2’的一個抽頭接地,次級線圈T2’的第一、第二端與分別二極管D6、D7的正極連接,二級管D6、D7的負(fù)極、電阻R7、R8的第一端以及有極性電容CS的正極并接;電阻R8的第二端與三極管V3的發(fā)射極連接,三極管V3的基極與電阻R7的第二端、電容C9的第一端并接后接至集成電路IC的第一接頭,三極管V3的集電極與中間繼電器KA的常開觸點KAl的第一端、電流繼電器KI的常開觸點KIl的第一端、電容ClO的第一端并接后接至集成電路IC的第二接頭,電流繼電器KI的常開觸點KIl的第二端與中間繼電器KA的第一端連接,中間繼電器KA的第二端與中間繼電器KA的常開觸點KAl的第二端并接后接至按鈕開關(guān)SA的第一端;電容R8的負(fù)極與電容C9的第二端、集成電路IC的第三接頭、電容ClO的第二端并接后接至按鈕開關(guān)SA的第二端; 電流繼電器KI的第一端與火線L連接,電流繼電器KI的第二端與中間繼電器KA的常閉觸點KA2的第一端連接,中間繼電器KA3的常閉觸點KA2的第二端與實驗室控制臺的插座L孔連接,實驗室控制臺的插座N孔與零線N連接。
4.如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能檢測電源與提供充電功能的實驗室控制臺用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源控制保護電路還包括電流表A和電壓表V,電流表A設(shè)置在中間繼電器KA的常閉觸點KA2的第二端與實驗室控制臺的插座L孔之間,電壓表V的第一、第二端分別接至中間繼電器KA的常閉觸點KA2與電流表A的公共連接端、零線N與實驗室控制臺的插座N的公共連接端。
【文檔編號】G01R31/40GK104319863SQ201410620016
【公開日】2015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5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4年11月5日
【發(fā)明者】李田初 申請人:衡陽市金化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