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震電勘探法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震電數(shù)據(jù)的獲取方法,更具體地說,涉及由電磁波的產生和檢測來獲取這類數(shù)據(jù)的方法。
大多數(shù)地震勘探是由設在地面或地面附近的一個或多個震動源產生聲波來完成的。大家都知道這些聲波被地下巖層的界面或間斷面反射,從而返回地面并被適當分布的一個或多個地震檢波器或聲波檢測器(通常是地震檢波器)檢測到。已知這些反射波中有些稱為剪切波(S波),而另外一些反射波稱為壓縮波(P波),這兩種波的區(qū)別在于它們的反射角不同,而且在波通過的各地層中這兩種波造成的質點聲振動的方向也不同。十分重要之點是,這兩種類型的波基本上以聲速傳播,在波所通過的地層中,它們的衰減方式與其他同頻段聲波相同。對于較深部勘探,其波動是在低頻段,因為大家都知道高頻段的波在地層介質中衰減得厲害。
多年來,人們一直試圖利用另外一種地震勘探方法,它所利用的現(xiàn)象不同于上面描述的由地震檢波器來檢測聲波。例如,早在1936年,L.W.布勞等人的一種方法獲得了專利,其美國專利號為2,054,067,它利用由地震爆破沖擊造成的地表附近的阻抗調制來產生可以檢測到的電磁響應。從本質上講,在地表附近的地下結構分層若干個具有不同密度的巖層。一個地震爆破沖擊會使具有特定組成結構的每一巖層按其密度(也就是它的孔隙結構)進行調制。這樣,在特定位置檢測到的電磁場(它與電磁場內的阻抗調制成正比)便指出了在那個具體位置上具有不同密度的各巖層的厚度。在2054067號專利中所描述的技術并沒有廣泛地商品化(如果說有也是極少的),這可能是因為它只能用于地表附近很淺的深度,而對于石油和天然氣勘探中主要感興趣的任何較大的深度這種方法卻不適用。布勞等人的這項早期工作在于測量由于地振動引起的地層阻抗調制效應,其作法是在地下通過電流(或施加電壓)然后測量該電流的調制效應(或結果電壓的調制效應)。如下面將證明的那樣,該方法與本文描述的作法有顯著的不同,其根本原因是后者不需在地下或地表加電流。
已經用于探測某些礦藏的另一種技術利用一個連續(xù)波振動源,由于壓電效應該振動源在礦藏中會感應出電壓。在這種情況下,地震波使類似石英那樣的壓電構造發(fā)生變形,從而被極化,并輻射出電磁波。這里不涉及任何流體。這種技術利用了較高的頻率,所以只限于很短的穿透深度,而且只能用于探測有限的幾種顯示出壓電效應特性的礦藏。
為發(fā)展與標準地震聲波技術不同的其他技術的若干最有意義的嘗試之一是由W.O.Bazhaw等人在美國專利2,354,659號中描述的。該專利發(fā)布于1944年8月1日。根據(jù)這一方法,一個向下傳播的地震爆破沖擊會遇到地下構造中在一層氣體下面的一層液體,并使液體迅速上升到可能是多孔的含氣層中。由于這些液體(油或水)會比較緩慢地穩(wěn)定下來,這種緩慢向下的液體運動會在埋于地表下并與適當?shù)碾娮臃糯笃骷坝涗浧飨噙B的兩電極之間的路徑上感應出電流變化。如果沒有液體存在,便沒有電流變化,如果存在液體,便會出現(xiàn)電流變化,其變化大小取決于液體及構造各自的參數(shù)。在爆炸沖擊之后直至達到平衡之間的一個相當長時間內,這種變化能作為直流電壓被測量出來。盡管此法與布勞等人的方法不同,但該項技術所涉及的作法只能應用于很淺的深度,因此幾乎沒有實際的商業(yè)應用。這是因為(1)直流電壓不能象電磁波那樣傳播,所以只能用于較淺的深度,(2)很低的頻率,實質上是直流,波長很長,這意味著深度分辨力極差。將會看到,與這種情況相反,本文所描述的方法保持了地震波的頻率特征。
根據(jù)本申請者的發(fā)明,震電勘探(或稱為ESP)所要求的基本物理過程在于地震能量能夠轉換成顯著大小的電磁能量。盡管有幾種可能的理論轉換機制可能引起所觀測到的現(xiàn)象,例如上面討論過的阻抗調制、自然電位(spontaneous potentials)以及電毛細管現(xiàn)象(elactrocapillarity),但是能夠最好地解釋申請者的觀測結果并在應用本文所描述的方法時有用處的理論是所謂“沖流電位(streaming potential)”(*)。由地震波能量到電磁能量的這種轉換模式看來是分析多孔巖石構造中存在流體運動時所發(fā)生情況的最有效的理論,并且當存在至少兩種不溶混流體(如油和水或氣和水)時這種現(xiàn)象最顯著。這種現(xiàn)象也存在于有高滲透力的巖石構造中,在這種構造中有孔隙流體。從本質上說,根據(jù)這一理論,在流體與固體構造的多孔表面之間有分子化學鍵吸引,與聲波波前接觸的流體發(fā)生快速運動會使這種化學鍵變形或斷開,結果以偶極子方式引起電磁響應。M.A.Biot在文章中描述過伴隨地震波壓強梯度的流體運動,他的文章發(fā)表在1956年和1962年的美國聲學協(xié)會雜志上,分別在第28卷第168頁和34卷第1254頁。其他人,如J.O.Bockris和A.K.N.Raddy,做過沖流電位實驗并在1973年前后報告了他們的發(fā)現(xiàn),但至今這種效應還沒有應用于象這里提出的震電勘探法。
所以,本發(fā)明的一個特點正是在震電勘探中應用“沖流電位”效應,借以產生一個可以檢測到的電磁場,由此能夠直接揭示出是否存在兩種不溶混流體(如油和水或氣和水)或者在高滲透力構造中的孔隙空間里是否存在某種流體。
正如前面指出的,本發(fā)明涉及震電數(shù)據(jù)的獲取方法,并在本文中有時稱為震電勘探或ESP。震電勘探與運用電磁式檢波器是可以區(qū)分開的,電磁式檢波器在地面上檢測反射地震波(或者說聲波)的存在。盡管首次研究電磁式檢波器是在1950年之前,它們的運用并沒有導致震電勘探法的誕生。
在ESP數(shù)據(jù)和地震數(shù)據(jù)之間有本質的區(qū)別。地震數(shù)據(jù)只揭示出與兩個不同巖石區(qū)域之間的彈性差異有關的構造信息。它沒有揭示出任何信息來指出所研究區(qū)域存在哪種巖石或在其孔隙中間存在什么。與此相反,ESP只用于所研究地層里的孔隙空間中存在可流動的導電水的地方或者有水與碳氫化合物混合在一起的地方。所以很清楚,ESP不是地震學的一個特例,而是與其有本質的區(qū)別。ESP對孔隙流體的類型敏感這一事實是ESP可用性的根源。
所以,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特點是它以改進了的方式來檢驗所研究的巖層里孔隙空間中可流動的導電水的存在,或者水與碳氫化合物混合體的存在。
這里描述的技術用于多孔地下巖層中存在兩種不溶混流體或在高滲透力巖層的孔隙空間中存在流體的震電探測。其操作過程要產生一個地震沖擊,例如采用黃色炸藥爆炸、錘擊或其他類似方法,以傳統(tǒng)方式在地面或接近地面的一個或多個震源處產生地震沖擊?;蛘?,震源也可以放在較淺的或者甚至較深的(即穿透地層的)井孔中。這樣產生的地震波(或者說聲波)的波前面向前傳播穿過地下的地層,直至遇到存在上面描述的可探測地層之一。在這個地層處,存在于巖石孔隙空間的一種或幾種流體便會顯著地運動,于是由于“沖流電位”效應造成(或者說誘發(fā))出電磁響應。在有兩種流體的情況下,有顯著體積的流體將相對于多孔巖層迅速移動,從而在與固體表面相鄰的導電流體組分中造成瞬時的以垂直向占優(yōu)勢的偶極子。在單一導電流體的情況下,有顯著體積的流體將相對于多孔巖層迅速移動,在導電流體被吸引到固體上的地方也會造成瞬時的以垂直向占優(yōu)勢的偶極子。由這個偶極子發(fā)射出來的電磁輻射,其效果是一種以光速傳播的波,它穿過地下的地層返回地面,穿過了反射點和檢測點之間的巖石物質。
在地面,一個適當?shù)臋z測器對這種電磁場作出響應。適當?shù)臋z測器主要是電子檢測器,盡管磁傳感器也能使用。業(yè)已發(fā)現(xiàn),最簡單和最靈敏的傳感器的形式是兩根棒狀電極,其間距為15-2000英尺(4.6-610米)。棒狀電極插入地下適當?shù)纳疃?,使之埋入地下第一潛水面之下。實際電極間距取決于(1)電極與大地接觸點產生的電噪聲;(2)環(huán)境噪聲;(3)信號強度;(4)感興趣地層的深度。電磁場產生一個可以測出的電位差或者說電壓,它可被檢測到并以標準方式來放大和最終記錄下來。
通過參照本文附圖描述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案,可以得到對本發(fā)明(前面簡要介紹過)的更具體的描述,從而能全面理解如何實現(xiàn)本發(fā)明上述特點、優(yōu)點和目標(以及其他顯而易見的方面)的方式方法。本文中的附圖構成了本說明書的一部分。然而,值得指出的是,所加附圖只表示出本發(fā)明的最佳實施方案,所以不能理解為是對本發(fā)明范圍的限定,因為本發(fā)明可以適用于其他同樣有效的實施方案。
圖1給出本發(fā)明的最佳實施方案中各組成部分典型的程序性配置的截面圖。
圖2是部分截面圖,顯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適于由地震波前激發(fā)電磁波的多孔巖層,也顯示出“沖流電位”效應。
圖3是本發(fā)明的另一種最佳配置的示意圖,這里的震源位于一口較淺井孔的底部附近。
圖4是管狀波前由震源沿井孔向上運動并在一些地點產生電磁響應的示意圖。
圖5是如圖4所示實際配置所產生的野外記錄電磁數(shù)據(jù)的可見圖形表示。
圖6是適用于本發(fā)明一種最佳實施方案的電磁檢測器的簡化電路圖。
現(xiàn)在參考附圖,首先看圖1,它繪出了本發(fā)明的一種典型的最佳實施方案。震源10位于地球表面或地表附近,它也可以放在淺井孔12之中。與震源隔開一定距離放置適于檢測地震反射的一些檢測器。它們包括一個由檢波器14A-F組成的檢波器陣列,用于檢測現(xiàn)有技術中為人熟知的通常的聲反射,還包括一個電磁檢測器16,這里將對它作更全面的描述。檢測器陣列和電磁檢測器都能和記錄器車18中的記錄器相連。
根據(jù)使用者的愿望,震源10可以是黃色炸藥源、發(fā)聲“錘擊”或者更復雜的震源。然而,當震源發(fā)震時通常都是由震源向外發(fā)射地震波能或者說聲能,以地震波20的形式穿過震源所在點下面的地下巖石層。為便于討論,在圖1中存在一個地層區(qū),那里有一層氣與一層水接觸。圖中這兩層的界面用參考標號22來標識。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操作程序,這個存在兩種不溶混流體的地層是可檢測地層。圖中這個可檢測地層的一部分被放大顯示出來。為了方便,把這一部分地層描繪成一個二維立方體。
這個地層是多孔的,圖2中描繪得更清楚。就是說,這里有固體巖石部分23,其中散布著管道似的孔隙空間25。因為氣和水不能混合在一起,水下沉并充滿空間25中分界線22的下部,而氣充滿空間25中分界線的上部。在有水存在的地方,便在水(氣和水兩種流體中的較重者)和固體巖石部分23之間存在電化學鍵。在流體部分用符號“+”表示,而在地層的固體部分用符號“-”表示。
電場的符號或者說電場的極化方向取決于固體表面電荷種類及流體篩去那些電荷的方式。在粘土中,其電荷的典型情況如圖2所示。但在碳酸巖中,電荷會是反號的,即在固體上是“+”電荷。
當聲振波20沖擊地層中如圖所示部分的時候,在深度P1和深度P2建立起一個壓強梯度,它向下推向水體,從水面開始,基本上沿著垂直方向穿過流體,使流體向下運動,在圖1中用流動的孔隙流體箭頭26表示。將會看到,這一向下運動起了分離電化學鍵的作用,其效果是建立起基本上是垂直方向的偶極子,那里的電化學鍵被變形或斷開。這個偶極子并不是只存在于水面(或者界面)22附近地區(qū),而是穿過圖示巖石所在的整個地層深度。這樣,在具有顯著大小的沖擊力(或者說沖擊強度)的那一點誘發(fā)出沿垂直向上方向的垂直電場28。在圖1所示實施例中,這個電場的極化方向是由負到正沿著持續(xù)向上的方向。
如上面描述的那樣,一般地震波的初動到達將使流體向下位移。然而,如下面將描述的那樣,按圖4所示事例,其初動到達會相應于向上運動。再有,當初動到達之后,流體松弛了,并向相反方向運動。然而,一般情況下流體沿壓強梯度方向運動,這與美國專利2,354,659號中Bazhaw的指教相反。
顯然,不論分界線22之上的孔隙中充滿氣體還是這些孔隙中既無氣體也無液體,都會產生電場28。當有兩種液體(例如油和水)時,這兩種流體向下運動的速率相似,但只有導電液體的運動才產生電場,結果在這兩種液體相遇的分界線處將會出現(xiàn)電場的不連續(xù)。
電場28產生相應的電磁波30,它從剛才描述的受沖擊區(qū)域向外輻射。電磁波不同于反射的聲波,它以光速相對于存在的巖石地層傳播。當然,如果存在通常的地震波反射界面,也會發(fā)生聲反射并被檢波器陣列以傳統(tǒng)方式檢測到。然而,每當在高滲透力的多孔地層中存在液體或在地層中有兩種不溶混流體時,就會檢測到電磁波。
當存在兩種流體時,兩種流體以近似相同的速度運動。兩種流體的重要性多少有些難于捉摸,而且至今仍未認清兩種流體的效應究竟是什么。因此,這里所描述的科學上的進展只有現(xiàn)在才成為可能。當在兩種流體之間存在界面(如氣-水接觸面)時,界面是地震波能量的反射面,而部分能量轉變成流體運動。由于這種地震波能量的轉換,才出現(xiàn)了大的ESP(震電勘探)信號。
當在同一孔隙構造中有兩種流體時(即水中有油滴或水中有氣泡時),任何流體運動都會產生出大的電場,因為液滴或氣泡形狀的變化對電場有貢獻。這是前面提到過的“電毛細”效應。與沖流電位相似,電毛細效應在電化學領域已經知道多年了,但它對于ESP的重要性一直未認識到。
現(xiàn)在參考圖3,給出震源10的另一種放置方式,這里它放在一口井中,放在這口500英尺(152.4米)深井的井底附近。這個位置處在氣和水界面22以下。放在井口附近地面上的檢波器14將會檢測到震源起爆引起的聲波,沿井孔向上運動的聲波稱為“管道(tube)”波。聲波沖擊界面22限定的區(qū)域,產生一個如前而描述的電磁響應,它能被適當?shù)臋z測器16檢測到。
如圖4更清楚顯示的那樣,在井孔中以及在井孔附近的巖石中能夠產生電磁響應并以圖3所示方式檢測到這些電磁波。圖4中的實際配置所產生的電響應的圖形表示在圖5中。假定在高滲透力地層中位置50的地方存在含鹽的水液體。來自震源50的聲壓的沖擊將在那一點造成向外方向的流體運動,它轉換成可檢測到的電磁響應。
在界面52,有一個氣體層被聲波P的沖擊激發(fā)。那里也產生一個在地面可檢測到的電磁波響應。
在點54處,管道波達到井孔中的流體表面,再次產生一個向上響應進入地層,結果在界面56和58處產生電磁響應,這與兩種不溶混流體相遇的界面22處相似。通過同時監(jiān)測聲波和電磁波,便有可能確定在不同層位上所發(fā)生的情況。應該記住,聲波以聲速傳播,而電磁波以光速傳播,于是當出現(xiàn)對聲波波前的電磁響應時,它便立即出現(xiàn)。這樣,在井口處對震源的電磁檢測由圖5中的垂直線51表示,這條線垂直的原因是電磁波以光速沿井孔向上運動。圖5中的線53是當聲管道波在井中向下傳播、沖擊井底并在地層中引起流體向下流動時產生的ESP信號的電磁響應。
在圖5中線55表示對流體表面54的電磁響應,線57表示對地層56的電磁響應,線59表示對地層58的響應,線61表示對氣體層面52的響應。在產生圖5所示響應的實驗事例中,井中震源是19克重塑性炸藥。圖5中的典型信號響應使15英尺(4.6米)長的天線上產生幾十毫伏的電壓。
圖5中所畫的線在解釋信號時有用,因為它們的斜率是地震波速的度量。如圖中所指出的,線53、55、57和59相應于井孔中的管道波。眾所周知,如本實施例所示地層中的管道波速度是每秒4500英尺(每秒1372米)。與此相反,線61相應于井孔周圍地層中傳播的地震波,那里已知特征性壓縮波速度是5700英尺/秒(1738米/秒)。線61的斜率是5700英尺/秒(即1738米/秒)。
圖6是電磁檢測的簡單配置圖。需要指出的是,檢測器可以容易地由分開放置的不銹鋼電極60和62構成,最好是插入地下的深度達到潛水面。也可用其他金屬管,如鋼管或鉛管。圖中假定潛水面在15英尺(4.6米)深處,因此20英尺(6.1米)長的電極是適宜的。然而,用沒有插到潛水面以下的電極也可能檢測到信號。兩個電極一般相距15-2000英尺(4.6-610米)。兩個電極相聯(lián),一種任選方式是與一電池組串聯(lián)并穿過一變壓器的原線圈64。與之耦合的次級線圈66與適當?shù)南莶V波器相連,用于去掉送回放大器的雜散噪聲頻率。例如,如果在其附近有輸電線,就需要一個60赫茲陷波濾波器。放大器可根據(jù)意愿連接顯示器71、記錄用計算機72或其他類似設備。這些設備通常放在附近的篷車里或其他適宜的掩蔽物里。
盡管這里顯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一種最佳實施方案,并已討論過一些修改方案或替代方案,但可以理解,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此。因為可以有多種修改方案,而且對于那些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這是很顯然的。例如,這里只給出一種類型的電磁檢測器。任何適用的電的或磁的檢測器,只要能檢測出如這里所討論過的那樣產生出來的電磁波,便能夠被利用。同樣,震源能夠放在這里所描述的激發(fā)電磁波的區(qū)域內的一個較深位置上。
權利要求
1.用于檢測多孔地下巖層中存在的兩種不溶混流體的震電勘探方法,它包括在震源處產生地震沖擊,由此產生的聲波波前遇到的多孔地下巖層區(qū)域在其共同的孔隙空間里包含至少兩種不溶混流體,并在所述區(qū)域產生一個放大的電磁信號從所述區(qū)域以光速向外傳播;以及檢測這個放大了的電磁信號,作為在所述區(qū)域周圍可能存在碳氫化合物貯藏的一種指示。
2.根據(jù)權利要求1的震電勘探方法,這里的兩種不溶混流體是顯著分開的,如此在所述孔隙空間的較淺部主要充滿氣態(tài)流體,而在所述孔隙空間的較深部主要充滿水流體。這里所述放大的電磁信號源是在所述孔隙空間中較淺部充滿流體部分與較深部充滿流體部分的接觸區(qū)域。
3.根據(jù)權利要求1的震電勘探方法,這里的兩種不溶混流體是顯著分開的,如此在所述多孔空間的較淺部分主要充滿液態(tài)碳氫化合物流體,而所述孔隙空間的較深部主要充滿水流體。這里所述放大的電磁信號源是所述孔隙空間中所述較淺部充滿流體部分和較深部充滿流體部分之間的接觸區(qū)域。
4.根據(jù)權利要求1的震電勘探方法,這里與兩種不溶混流體同時存在的還有第三種流體,該流體與那兩種不溶混流體之一相溶混。
5.根據(jù)權利要求1的震電勘探方法,這里的地震沖擊是在地表或地表附近完成的。
6.根據(jù)權利要求1的震電勘探方法,這里的地震沖擊是在井下,從穿入地下相當深的井孔內部發(fā)出。
7.根據(jù)權利要求6的震電勘探方法,這里的地震沖擊是從穿入所述多孔地下巖層區(qū)域的井孔內部發(fā)出的。
8.根據(jù)權利要求1的震電勘探方法,這里所述不溶混流體包括一種氣體和一種液體。
9.根據(jù)權利要求1的震電勘探方法,這里所述不溶混流體包括水和基本上是碳氫化合物兩種成份。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的震電勘探方法,這里地震沖擊的頻率在大約1~500赫茲范圍內,電磁信號的頻率相應地也在大約1~500赫茲之間。
11.根據(jù)權利要求1的震電勘探方法,這里地震沖擊的頻率在大約1~100赫茲范圍內,電磁信號的頻率相應地也在大約1~100赫茲之間。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的震電勘探方法,這里的電磁信號以磁法檢測。
13.根據(jù)權利要求1的震電勘探方法,這里的電磁信號以電法檢測。
14.根據(jù)權利要求13的震電勘探方法,這里的電磁信號以電法檢測,使用埋入地表下面的兩個電極,當電磁信號波前分別遇到這兩個電極時,便在兩電極之間檢測到電壓。
15.根據(jù)權利要求14的震電勘探方法,這里的兩個電極埋在地下一定深度,使之穿入地表下存在的第一潛水層。
16.根據(jù)權利要求13的震電勘探方法,這里電磁信號以電法檢測,使用兩個電極放在一個井孔中的不同深度上,每個電極穿入該井孔周圍的地球巖石層中。
17.一種震電勘探方法,用于檢測位于地表下面的高滲透力巖石體,該巖石體的孔隙空間中包含的基本上是水相物質(agueousphase)。該方法包括在震源處產生一個地震沖擊,所產生的波前遇到高滲透力巖石體,該巖石體包含有孔隙流體,巖石孔隙空間中主要是水相,于是從所述巖體中產生放大的電磁信號,它從該巖體中以光速向外傳播;以及檢測被放大的電磁信號,作為在該高滲透力巖石周圍可能存在碳氫化合物貯藏的一種指示。
18.根據(jù)權利要求17的震電勘探方法,這里的地震沖擊是在地表或地表附近完成的。
19.根據(jù)權利要求17的震電勘探方法,這里的地震沖擊是在井下,從穿入地下相當深的井孔內部發(fā)出。
20.根據(jù)權利要求19的震電勘探方法,這里的地震沖擊是從穿入所述多孔地下巖層區(qū)域的井孔內部發(fā)出的。
21.根據(jù)權利要求17的震電勘探方法,這里所述孔隙流體基本上是含鹽的水。
22.根據(jù)權利要求17的震電勘探方法,這里所述孔隙流體基本上是含鹽的水及少量溶解的氣體成分。
23.根據(jù)權利要求17的震電勘探方法,這里所述孔隙流體基本上是含鹽的水及少量溶解的碳氫化合物液體成分。
24.根據(jù)權利要求17的震電勘探方法,這里地震沖擊的頻率在大約1~500赫茲范圍內,電磁信號的頻率相應地也在大約1~500赫茲之間。
25.根據(jù)權利要求17的震電勘探方法,這里地震沖擊的頻率在大約1~100赫茲范圍內,電磁信號的頻率相應地也在大約1~100赫茲之間。
26.根據(jù)權利要求17的震電勘探方法,以磁法檢測這里的電磁信號。
27.根據(jù)權利要求17的震電勘探方法,以電法檢測這里的電磁信號。
28.根據(jù)權利要求27的震電勘探方法,以電法檢測這里的電磁信號,使用埋入地表下面的兩個電極,當電磁信號波前分別遇到這兩個電極時,便在兩電極之間檢測到電壓。
29.根據(jù)權利要求28的震電勘探方法,這里的兩個電極埋在地下一定深度,使之穿入地表下存在的第一潛水層。
30.根據(jù)權利要求27的震電勘探方法,這里電磁信號以電法檢測,使用兩個電極放在一個井孔中的不同深度上,每個電極穿入該井孔周圍的地球巖石層中。
31.根據(jù)權利要求17的震電勘探方法,這里所述高滲透力巖石的水滲透力大于0.1毫達西(millidarcy)。
32.根據(jù)權利要求17的震電勘探方法,這里所述高滲透力巖石的水滲透力大于100毫達西。
全文摘要
一種震電勘探方法,用于探測多孔地下巖層中兩種不溶混流體的存在或者主要包含水相物的高滲透力巖石層的存在。一個地震源產生聲波波前,當它遇到上面描述的地層之一時便產生放大了的電磁信號。這樣造成的電磁信號可以被探測到,作為可能存在碳氫化合物貯藏的一種指示,從而為地球物理勘探人員提供傳統(tǒng)地震數(shù)據(jù)的同時,還提供了額外的信息數(shù)據(jù)。
文檔編號G01V3/08GK1043792SQ8910929
公開日1990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1989年12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1988年12月21日
發(fā)明者阿瑟·霍華德·湯普森 申請人:??松a研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