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車輛制動性能的自動檢測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車輛制動性能檢測的平板式自動檢測裝置,可以檢測車輛的制動和/或輪重和/或橋重和/或懸架的減震效能和/或側滑等性能,屬于機電一體化的車輛性能自動檢測裝置。
目前,已有車輛制動性能的檢測裝置,主要是滾筒式或轉轂式,對于滾筒式檢測裝置,在安裝時需要使用兩個大功率的電動機,整個設備安裝在大的砼基礎上,并且在檢測側滑性能和減震性能時還需另設單獨的側滑臺和減震器,并且由于在滾筒式測試臺上的測試條件和實際車輛制動時的情況不一致,致使(1)整車運動狀態(tài)不一致實際檢測車輛制動過程中作減速運動時,在滾筒式測試臺上的車輛卻是靜止不動的,從而使其附著性能對制動力產生較大的影響;(2)車輪受力狀態(tài)不一致參見附
圖1,圖1為現有滾筒式檢測裝置的工作過程示意圖,圖中標號A為被測大車車輪,B為被測小車車輪,C為滾筒。實際車輪是在輪心下方的一小塊面積上與地面接觸,而在滾筒式測試臺上車輪卻與前后滾筒同時接觸,存在著兩個接觸面或點,因此而引起由于車輪直徑不同所造成的“安置角”問題,導致車輪受力狀態(tài)不一致,而直接影響測試結果,圖中當兩滾筒軸距OO′確定后,其安置角2θ與被測車輛的車輪直徑有關,當車輪直徑越大,安置角就越小,使得同一制動臺所測試的大車與小車其檢測結果有較大的偏差;(3)測試時機不一致實際車輛在制動過程中前后橋差不多同時作用,但在滾筒式測試臺上卻必須分別對前后橋進行測試,致使測試結果與實際情況存在較大的誤差。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使用方便、測試結果與實際情況相符的、且同時能檢測車輛制動側滑等性能的自動檢測裝置,這種檢測裝置克服了現有裝置的不足,具有檢測靈敏、測試結果精確、誤差較小等特點。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是采用平板式結構和傳感器及微機處理系統(tǒng)等設備和結構,并可直接由微機處理系統(tǒng)輸出測試結果,使測試過程更接近于路試實況。
本發(fā)明的用于車輛制動性能的自動檢測裝置主要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發(fā)明包括微機處理系統(tǒng)和平板式測試盤,微機處理系統(tǒng)的輸入接口通過線路與各種力傳感器相連,平板式測試盤成組平行安裝在其支承座上,平板式測試盤的四個角上安有懸臂式的力傳感器并支承在四個活動的滾珠上,滾珠裝在支承座的滾珠槽內,平板式測試盤的一端通過傳力桿和一水平方向的力傳感器相關連,力傳感器采集車輛制動時的數據信息由放大器放大后輸送到微機處理系統(tǒng)處理并輸出結果。
上述的在一組平板式測試盤其中的一平板式測試盤前設置有放力板及側滑測試盤,在另一平板式測試盤的前且與側滑測試盤相對應處設置有一空盤,側滑測試盤與平板式測試盤配合使用,側滑測試盤是由底座、支承滾珠、傳感器機構和側滑測試盤面板組成的,側滑測試盤與平板式測試盤配合使用以來測試車輛制動時的側滑量。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還可采用兩組平板式測試盤和一放力板、側滑測試板及一空盤或者兩組平板式測試盤和一組空盤。
本發(fā)明的用于車輛制動性能的自動檢測裝置與現有的滾筒式制動檢測裝置相比具有以下的優(yōu)點(具體性能比較參見下面的表1)(1)、耗電小,省去了滾筒式檢測裝置中的兩個大功率電動機,使得其耗電量為滾筒式的1/100;(2)、安裝簡單容易,不需要專門的混凝土基礎,只需用膨脹螺栓固定在地面上即可,降低了混凝土基礎工程造價;(3)、維修保養(yǎng)量低,沒有運動件,磨損小,不需日常保養(yǎng);(4)、占地小,與滾筒式檢測裝置相比,可以大大縮短廠房的長度,減少土建投資;(5)、操作簡單,測試速度大大加塊,測試車輛時只需將車輛以5~10公里/小時的速度開到測試平板上踩動制動,即可同時完成前、后橋的制動,橋重,側滑,減震器等性能檢測,而滾筒式檢測裝置要用五、六個動作才能完成上述性能的檢測;(6)、滾筒式檢測裝置大都要另設橋重測試臺,另外還需設置一單獨的側滑臺和一個減震器測試臺,而本發(fā)明是與制動結合在一起的,在一塊平板上同時測試,降低了成本,節(jié)省了測試時間;(7)、測試結果接近路試實況,由于車輛在平板式檢測裝置測試過程中是在運動中進行的,其測試時車輛的受力狀況與路試一致,能正確反映車輛的實際制動性能;
(8)、能測試實際制動時的動態(tài)軸重變化,在測試時能清楚地反映制動時軸荷轉移而帶來的影響;(9)、精確度、可靠性高,精選和合理配置的高性能傳感器,保證了其精確度,提高了其可靠性。
為詳細介紹本發(fā)明的用于車輛制動性能的檢測裝置,下面結合附圖進行詳細說明圖1為現有滾筒式檢測裝置的工作示意圖;圖2為本發(fā)明的工作原理圖;圖3為本發(fā)明的一種結構布置平面示意圖;圖4為圖3的A-A剖面圖;圖5為本發(fā)明中平板式測試盤的一種仰視示意圖;圖6為圖5的P向示意圖;圖7為本發(fā)明中平板式測試盤的一種支承座的結構正視圖;圖8為圖7的Q向示意圖;圖9為平板式測試盤的另一種支承座的結構正視示意圖;圖10為傳力桿示意圖;圖11為圖9的支承座蓋示意圖;圖12為本發(fā)明的另一種結構布置平面示意圖;圖13為圖12中的B-B剖視示意圖;圖14為圖13中去掉面板的正視圖;圖15為本發(fā)明中的再一種結構布置平面示意圖;圖16為本發(fā)明中較典型的一種結構布置平面示意圖。
參見圖2、3、4,本發(fā)明的用于車輛制動性能的自動檢測裝置,包括微機處理系統(tǒng)和平板式測試盤(1),微機處理系統(tǒng)的輸入接口通過線路與各種力傳感器相連,平板式測試盤(1)成組平行安裝,其四個角上安有懸臂式的力傳感器(11)并支承在安裝座(6)的四個活動的滾珠(61)上,滾珠(61)裝在支承座(6)的滾珠槽(62)內,平版式測試盤(1)的一端通過傳力桿(7)和一水平方向的力傳感器(8)相關連,各種傳感器(包括以下說的傳感器)采集車輛制動時的數據信息由放大器放大后輸送到微機處理系統(tǒng)處理并輸出所測試車輛各種性能指數的結果。,參見圖2,圖2中所指數據采集是本文說明的各種傳感器所采集的數據,放大器的采用是根據測試板所布置的實際情況而定,對于同類性能指標的測試,可選用一個放大器替代,也可以每個力傳感器選用一個放大器,微機處理系統(tǒng)采用現有計算機,并由連機的打印機打印結果。參見圖3,圖3為只具有一組平板式測試盤的平面布置圖,本發(fā)明的檢測裝置有許多組合形式,將在下文作具體的說明。圖3給出了兩個相同的平板式測試盤成組地平行且相距地布置安裝,相距的間隔以所測車輛的輪距而定,可測試車輛制動等性能,圖3為本發(fā)明中的一種最簡單布置結構,圖中標號5為車輛行駛到測試盤上的斜坡,以下相同,根據情況也可省出其斜坡。
參見圖4、5、6、7、8,平板式測試盤(1)的四個角上固定裝有四個懸臂式力傳感器(11),這種力傳感器(11)為應變式傳感器,為了保證其應變準確,力傳感器可通過四個鉚固點固定安裝在平板式測試盤底面的四個角上,力傳感器(11)支承在四個活動的滾珠(61)上;滾珠(61)裝在平板式測試盤的支承座(6)上的滾珠槽(62)內;滾珠槽(62)為長形,或類似長圓形狀,滾珠槽(62)的底面墊有一塊高強金屬墊(63),以便在測試過程中承受車輪傳來的各種力而不損壞設備,滾珠可稍有移動地置于滾珠槽(62)內。
參見圖4、9、10、11,平板式測試盤的一端通過傳力桿(7)和一水平方向的力傳感器(8)相關連,水平方向的力傳感器(8)為應變式傳感器,安在傳感器座(81)上,傳感器(8)兩端套在傳感器座(81)上的兩銷釘上由螺母緊固,傳感器(8)的中部與傳力桿固定連接,傳力桿(7)的另一端與平板式測試盤的底面端部中央連接,以便車輛在測試時其制動力通過傳力桿傳與傳感器,使之產生應變而測定其制動等性能;傳感器座(81)上蓋有傳感器蓋(82);此時由于支承座(6)與傳感器座(81)處得很近,兩者可連為一體(參見圖4、圖9)。參見圖7、9,上述的支承座及傳感器座上有安裝孔,用以通過膨脹螺栓把支承座或傳感器座固定在地面上或工作基礎上。
參見圖12,圖12為本發(fā)明的另一種結構的平面布置圖,在一組平板式測試盤其中的一平板式測試盤(1)前設置有放力板(4)和側滑測試盤(2),在另一平板式測試盤(1)的前且與放力板和側滑測試盤(2)相對應處設置有一空盤(3),側滑測試盤(2)與平板式測試盤(1)配合使用;參見圖13、14,側滑測試盤(2)是由底座(21)、支承滾珠(22)、傳感器機構(23)和測試盤面板(24)組成的,側滑測試盤與平板式測試盤配合使用以來測試車輛制動時的側滑量。底座(21)上有膨脹螺栓孔(圖中沒有反映出來),用以來把底座(21)上固定在地面或基礎上;底座(21)上有凸出的矩形狀臺階(211),臺階(211)的邊緣處有擋住滾珠的槽邊,與臺階面構成滾珠槽,對于邊緣處的滾珠槽是由面板底面的凸起和臺階上外槽邊組成。面板(24)蓋住底座(21),由滾珠(22)支承,滾珠(22)橫向布置,為了減少滾珠(22)與面板(24)之間的磨擦阻力,提高其側滑精確度,在滾珠(22)之間用棒狀的橡膠桿隔開,滾珠排列行數一般為四行,每排的滾珠為3~10個。傳感器機構(23)是由一端固定在面板下表面上的傳力桿(231)、安裝在底座上位移傳感器(232)、位移傳感器上的受力桿(233)、受力桿(233)端部上的兩擋板(234)組成的;當側滑板移動時,帶動傳力桿(231)作同步移動,由于傳力桿(231)的另一端置于兩擋板(234)之間,從而把作用力傳給受力桿(233),使位移傳感器發(fā)生形變,測定其側滑量(mm/m)。上述的位移傳感器可采用滑線變阻器。
在上述的側滑測試盤的前方布置的放力板(4)的作用是消除車輛從平板式測試盤行駛到側滑測試盤時的微小偏差而使車輪不較勁,而以便準確測定其側滑量,放力板(4)的結構與側滑測試盤的結構相同,其下部沒有安裝傳感器。在此不作詳細說明。
參見圖15,本發(fā)明具有兩組平板式測試盤(1)和一對空盤(3),空盤布置在平板式測試盤之間,可用來準確地測定車輛的制動性能、輪重或橋重等性能。
參見圖16,本發(fā)明為具有兩組平板式測試盤(1)和一空盤(3)及側滑測試盤(2)。側滑測試盤(2)和空盤(3)分別布置在相接的二個平板式測試盤端部之間,可用來準確地測定車輛制動性能、輪重、橋重及側滑等性能。
上述所說的空盤其結構類似一般的承力板,沒有特殊的結構特征,在此不作說明。
根據情況可在檢測裝置的前設置有減震器,用以來檢測車輛的減震性能,減震器的結構將在其相應專利文件中加以說明。
1.本發(fā)明在使用時,將被測車輛以5~10/公里的速度開上測試平板,操作員踩下制動踏板使車輛在測試平板上停住,即可得到前后橋制動、軸重、懸架振效能及側滑等性能的測試結果,全部操作過程和一般司機的正常道路駕駛操作完全一致。
2.對于前橋手制動的車輛,將被測車輛以5~10/公里的速度開上測試平板,操作員拉手制動使車輛的前橋停在前測試平板上,即可得到前橋駐車效率。對于后橋手制動的車輛,則將被測車輛以5~10/公里的速度駛下測試平板,操作員拉手制動使車輛的后橋停在后測試平板上,即可得到后橋駐車效率。
3.待被試車輛完全停穩(wěn)后約30秒內即完成了包括動/靜態(tài)軸重、側滑、各個車輪的制動力和制動過程、各輪的減振效果等參數的全部測試,并在計算機屏幕上以彩色圖形/符號以及數字顯示出來。
表1 表中*表示需加設軸重臺**表示需加設側滑臺
權利要求
1.一種車輛制動性能的自動檢測裝置,包括微機處理系統(tǒng)和平板式測試盤(1),其特征在于微機處理系統(tǒng)的輸入接口通過線路與力傳感器相連,平板式測試盤(1)成組平行安裝在其支承座(6)上,平板式測試盤(1)的四個角上安有懸臂式的力傳感器(11)并支承在四個活動的滾珠(61)上,滾珠(61)裝在支承座的滾珠槽內,平板式測試盤的一端通過傳力桿(7)和一水平方向的力傳感器(8)相連,力傳感器采集車輛制動時的數據信息由放大器放大后輸送到微機處理系統(tǒng)處理并輸出結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制動性能的自動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支承座(6)上的滾珠槽(62)為長形,滾珠槽的底面墊有一塊高強的金屬墊(63),滾珠可稍有移動地置于滾珠槽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制動性能的自動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水平方向的傳感器(8)為應變式傳感器,安在傳感器座(81)上,傳感器兩端套在安裝座上的兩銷釘上由螺母緊固,傳感器的中部與傳力桿(7)固定連接,傳力桿的另一端與平板式測試盤(1)的端部固定連接,傳感器座上蓋有傳感器蓋(82)。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車輛制動性能的自動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在一組平板式測試盤的其中一平板式測試盤(1)前設置有放力板(4)和側滑測試盤(2),放力板(4)置于側滑測試板前;在另一平板式測試盤的前且與側滑測試盤(2)相對應處設置有一空盤(3),側滑測試盤與平板式測試盤配合使用,側滑測試盤是由底座(21)、支承滾珠(22)、傳感器機構(23)和測試面板(24)組成的,側滑測試盤與平板式測試盤配合使用以來測試車輛制動時的側滑量。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車輛制動性能的自動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側滑測試盤中傳感器機構是由一端固定在面板下的傳力桿(231)、安裝在底座(21)上位移傳感器(232)、位移傳感器上的受力桿(233)、受力桿(233)端部上的兩擋板(234)組成,傳力桿(231)的另一端置于兩擋板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車輛制動性能的自動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的位移傳感器(232)為滑線變阻器。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制動性能的自動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為具有兩組平板式測試盤(1)和一對空盤(3),空盤布置在平板式測試盤之間。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車輛制動性能的自動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兩組平板式測試盤(1)和一空盤(3)及側滑測試盤(2),側滑測試盤(2)和空盤(3)分別布置在相接的二個平板式測試盤端部之間。
全文摘要
一種車輛制動性能的自動檢測裝置,包括有微機處理系統(tǒng)和平板式測試盤,微機處理系統(tǒng)的輸入接口通過線路與力傳感器相連,每個平板式測試盤的四個角上安有懸臂式的力傳感器并支承在四個活動的支承座的滾珠上,平板式測試盤的一端通過傳力桿和傳感器盤相關連。本發(fā)明的檢測裝置克服了現有裝置的不足,具有檢測靈敏、測試結果精確、誤差較小等特點,且其測試過程更接近于路試實況。
文檔編號G01L5/13GK1138696SQ95106399
公開日1996年12月25日 申請日期1995年6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1995年6月15日
發(fā)明者宋鳴之 申請人:北京歐林特汽車設備高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