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實用滴濺侵蝕測定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野外實用滴濺侵蝕測定箱,制作材料為白鐵皮,設(shè)有滴濺土壤收集箱,蓋板,承接雨水框,土芯框,隔板,該收集箱為上端面和底面均為封閉且在上端面中部和底面中部各設(shè)有一長方形孔的長方體,底面的長方形孔焊接土芯框,土芯框的底部伸出收集箱的底面,土芯框的上部位于滴濺土壤收集箱內(nèi)底面之上,土芯框長度方向的兩側(cè)面中間與收集箱焊接有隔板;蓋板由平板的一端折后形成防滑掛板構(gòu)成,平板中部開有孔并焊接有承接雨水框,蓋板覆蓋在收集箱上,防滑掛板掛在收集箱的坡上側(cè)。本實用新型可直接用于野外無干擾土壤面的不同下墊面坡面的滴濺侵蝕測定、測定上、下坡位方向的滴濺侵蝕及其差別,得到凈侵蝕量,有效防止收集區(qū)域受二次擊濺的影響。
【專利說明】
野外實用滴濺侵蝕測定箱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 ]本實用新型屬于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野外試驗裝置。
【背景技術(shù)】
[0002] 滴濺侵蝕屬水力侵蝕類型之一(水力侵蝕還包括面蝕、溝蝕等等),是由于雨滴的 擊濺動能導致土壤飛濺流失。測定滴濺侵蝕可以知道土壤下墊面受水力侵蝕的難易程度。
[0003] 前期測定滴濺侵蝕時,多根據(jù)摩根濺蝕盤自行設(shè)計,在濺蝕盤的基礎(chǔ)上做了微小 改動,并多數(shù)用于室內(nèi),用于野外試驗的極少。
[0004] "華北土石山區(qū)草本植被覆蓋度對降雨濺蝕的影響"(叢月等,《水土保持學報》, 2013年10月,第27卷第5期,p59-62)試驗中所用濺蝕量收集器是根據(jù)MoRgan RPC設(shè)計的濺 蝕盤進行改良的自制濺蝕盤,濺蝕盤由4塊lm X lm的正方形PVC板制成,每塊板按每20cm分 為5個隔斷,用以收集不同距離的濺蝕量,濺蝕盤高出土樣lcm,分別布設(shè)在樣地的上坡、下 坡、左坡及右坡。為防止雨滴落在濺蝕盤上引起土粒的二次飛濺,故在濺蝕盤上方設(shè)置塑料 薄膜用以阻擋雨水。該裝置的缺點是在地形比較破碎的地方不容易安置,不能測定四角方 向的滴濺侵蝕量,測定結(jié)果不完全。
[0005] "降雨過程中紅壤團聚體粒徑變化對濺蝕的影響試驗"(馬仁明等,《長江流域資源 與環(huán)境》,2013年6月,第22卷第6期,p779-785)采用改進的摩根濺蝕盤,外環(huán)直徑30cm,高 30cm,內(nèi)環(huán)直徑15cm,高10cm,外環(huán)與內(nèi)環(huán)中間用玻璃膠填充為光滑斜面,斜面最低處連接 出水口;濺蝕盤為直徑為15cm、高lcm、孔徑為0.25mm的篩盤,放于內(nèi)環(huán)上,下面連接一等直 徑漏斗便于盛接滲漏泥沙。該裝置只能適應(yīng)于采樣后室內(nèi)試驗(數(shù)據(jù)不具代表性),不能測 定具有一定坡度的野外坡面濺蝕。
[0006] "種植大豆地表土壤濺蝕效應(yīng)及其空間分布特征"(馬波等,《土壤學報》,2013年1 月,第50卷第1期,p50-58)試驗中采取濺蝕杯高5cm、直徑7cm,底部有均勻分布的透水小孔, 取楊凌當?shù)剞r(nóng)耕地表層土過5mm篩后于105°C下烘干至恒重,將其裝入底部鋪有濾紙的濺蝕 杯,并稱其質(zhì)量。待穿透雨觀測后,在穿透雨測定區(qū)域內(nèi)穿透雨觀測點相應(yīng)位置,依次按矩 陣方式均勻放置濺蝕杯于大豆冠下,在設(shè)定降雨強度下降雨30min后將濺蝕杯取出,在105 °C烘干至恒重并稱重。降雨前后兩次的烘干重之差即為單杯濺蝕量。該裝置不能用于野外 實地濺蝕情況。
[0007] "我國水土流失典型區(qū)土壤濺蝕特征研究"(程琴娟等,《水土保持通報》,2010年2 月,第30卷第1期,pl7-21)所用的濺蝕盤是對Morgan濺蝕盤進行改進的結(jié)果。用白鐵皮自制 直徑30cm,高10cm的圓形派蝕盤,盤中心是一直徑10cm,高3cm的圓形活動裝土盤,盤底打上 小孔用以入滲。惟一改進的地方是活動裝土盤與圓形濺蝕盤之間有一狹縫(約7mm),目的是 使土盤產(chǎn)生的徑流、泥沙從這個縫隙排掉,避免干擾濺蝕量。試驗時,為了防止土壤從裝土 盤的小孔隨水入滲下漏,裝土前必須在土盤底部覆蓋1 一 2層紗布。該裝置無法反應(yīng)原生地 表的濺蝕情況,而且無法反映斜坡向上下濺蝕量差別。
[0008] "不同橡膠林林冠下的土壤濺蝕率及穿透水侵蝕力比較"(羅親普等,《土壤學報》, 2012年12月,第43卷第6期,pl348-1354)使用的Ellison型濺蝕杯,采用的Ellison型濺蝕杯 為一直徑80mm、高50mm的鋁盒。鋁盒杯底有6個直徑為3mm的小孔,并墊上濾紙,目的是用于 土壤水的自由滲漏,可防止濺蝕杯內(nèi)積水。該裝置同樣無法反應(yīng)原生地表的濺蝕情況,而且 無法反映斜坡的上下濺蝕量差別。
[0009]除"華北土石山區(qū)草本植被覆蓋度對降雨濺蝕的影響"在濺蝕試驗中使用自行設(shè) 計裝置外,上面的濺蝕測定裝置基本構(gòu)造為:土盤(杯)、收集盤(或者直接測定土盤杯子中 的土樣量的差異以測算濺蝕量);土盤(杯)下有孔,以免杯中積水。有幾個特點:1、不能用于 天然未經(jīng)擾動的下墊面的濺蝕測算,基本為采土樣裝土以測定濺蝕情況,這與野外濺蝕情 況差別太大,結(jié)果難以直接使用于實際情況的確定。2、反應(yīng)的是所觀測的下墊面向周邊濺 蝕量,不能用于具有坡度的下墊面上下的濺蝕量差別測算,得不到凈侵蝕量(向坡下滴濺出 的凈量才是真正水土流失量)。3、即便能用于野外("華北土石山區(qū)草本植被覆蓋度對降雨 濺蝕的影響"中所使用的裝置),但是不方便,不能適應(yīng)于復雜地形,且其裝置由于為分布于 上坡、下坡、左坡、右坡、中心為樣地的十字型,因此沒有收集到四角的濺蝕量,其測定結(jié)果 也不完全。
【發(fā)明內(nèi)容】
[0010] 土壤滴濺侵蝕的測算,在水土保持、生態(tài)恢復研究領(lǐng)域中一直是個難題,實地測算 尤為如此,為克服上述土壤滴濺侵蝕測算存在的缺陷,比較精確地測算出天然下墊面的滴 濺侵蝕,估算出下墊面上、下方向滴濺侵蝕的差量,并在野外攜帶與安裝方便,推進該領(lǐng)域 的研究,本發(fā)明人在通過實踐的基礎(chǔ)上,發(fā)明了一種野外實用滴濺侵蝕測定箱。
[0011] 所述野外實用滴濺侵蝕測定箱的技術(shù)方案是:設(shè)有滴濺土壤收集箱,蓋板,承接雨 水框,土芯框,隔板各部件,各部件的制作材料為鍍鋅鐵皮,具體結(jié)構(gòu)是:
[0012] 滴濺土壤收集箱為上端面和底面均為封閉的長方體,且在滴濺土壤收集箱的上端 面中部和底面中部上、下對應(yīng)地各設(shè)置有一長方形孔,滴濺土壤收集箱的上端面中部和底 面中部設(shè)置的長方形孔的長度方向均與滴濺土壤收集箱的長度方向一致,滴濺土壤收集箱 上端面的長方形孔的長、寬分別大于滴濺土壤收集箱底面的長方形孔的長、寬;
[0013] 土芯框為上端面和下端面均為敞開的長方體,土芯框設(shè)置在滴濺土壤收集箱內(nèi), 土芯框的長度方向與滴濺土壤收集箱的長度方向一致,且沿土芯框高度方向的一半土芯框 框體穿過滴濺土壤收集箱底面的長方形孔,位于土芯框高的中部的土芯框框體的四壁分別 對應(yīng)地與滴濺土壤收集箱底面的長方形孔的各邊密封焊接連接,土芯框上端口至滴濺土壤 收集箱內(nèi)的底表面的距離小于滴濺土壤收集箱上端面的內(nèi)表面至滴濺土壤收集箱內(nèi)的底 表面的距離;
[0014] 在土芯框長度方向的兩側(cè)壁中部與分別對應(yīng)的滴濺土壤收集箱長度方向的兩側(cè) 壁中部之間各設(shè)置有一塊隔板,各隔板豎直的兩側(cè)面和底面分別對應(yīng)地與土芯框長度方向 的側(cè)壁中部、滴濺土壤收集箱長度方向的側(cè)壁中部以及滴濺土壤收集箱內(nèi)的底表面密封焊 接連接;隔板的高度等于土芯框上端口至滴濺土壤收集箱內(nèi)的底表面的距離;
[0015] 蓋板是由一整塊長方形的平板在其寬度方向的一邊豎直向下折一部分后形成一 個呈水平平面的長方形平板和呈豎直平面的防滑掛板相互連成直角形結(jié)構(gòu)的一個整體部 件,在蓋板的長方形平板上設(shè)置有一個長方形孔,該長方形孔的長度方向與蓋板的長度方 向一致,蓋板的長度方向與滴濺土壤收集箱的長度方向一致,該長方形孔的長、寬分別大于 土芯框框內(nèi)的長度、寬度,且分別小于滴濺土壤收集箱上端面中部的長方形孔的長度、寬 度,蓋板的長方形平板覆蓋在滴濺土壤收集箱上端面后,該長方形孔的位置與土芯框的位 置相對應(yīng);從蓋板的防滑掛板的內(nèi)壁沿蓋板長度方向至蓋板的另一端的長度大于或等于滴 濺土壤收集箱箱體外的長度,蓋板的寬度大于或等于滴濺土壤收集箱箱體外的寬度;從蓋 板上表面至蓋板的防滑掛板的下端面的垂直距離小于滴濺土壤收集箱箱體外的高度;
[0016]承接雨水框為上端面和下端面均為敞開的長方體,承接雨水框的長度、寬度分別 與蓋板的長方形平板上的長方形孔的長度、寬度相配合,且承接雨水框的下端口與蓋板的 長方形平板上的長方形孔的孔口密封焊接連接;
[0017]蓋板的長方形平板覆蓋在滴濺土壤收集箱的上端面,且蓋板的防滑掛板靠在滴濺 土壤收集箱寬度方向的一側(cè)外壁。
[00?8]進一步,從土芯框上端口至滴派土壤收集箱內(nèi)的底表面的距離為8cm~10cm,土芯 框下端口至滴濺土壤收集箱底面的外表面的距離為8cm~10cm〇
[0019] 就實際情況而言,以上各部件的尺寸在結(jié)構(gòu)不變的情況下,可以根據(jù)需要確定。
[0020]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式是:
[0021] 將本實用新型中的滴濺土壤收集箱放置在野外預測定土壤滴濺侵蝕量的地面上, 滴濺土壤收集箱箱體長度方向與坡向方向一致,將滴濺土壤收集箱底面伸出的土芯框的下 端口嵌入土壤內(nèi)并包圍原狀土壤,所包圍的原狀土壤的表面基本與土芯框的上端口齊平, 并使滴濺土壤收集箱的箱體底面接觸地面,在該滴濺土壤收集箱的上端面覆蓋蓋板,并且 將蓋板的防滑掛板掛靠在滴濺土壤收集箱上坡位方向的該箱體寬的側(cè)面外壁,便可防止有 坡度的情況下蓋板向坡下滑動。
[0022] 當天然降水從蓋板上的承接雨水框落入箱體內(nèi)的土芯框內(nèi)土壤表面時,滴濺土即 會飛濺到隔板隔成的上半部收集箱腔內(nèi)的底面和下半部收集箱腔內(nèi)的底面,一定時間收集 滴濺出的土壤(滴濺土),根據(jù)公式,便可計算滴濺侵蝕量,特別是,可根據(jù)在上半部收集箱 腔內(nèi)收集的上侵蝕量與在下半部收集箱腔內(nèi)收集的下侵蝕量,計算出凈侵蝕量(T;ffiaa= Τιβ?β-Ττ?糧),因此,本實用新型可簡便地測定斜坡上、下方向的滴濺侵蝕量,可以得到上、 下坡位方向的滴濺侵蝕差值,進而計算出土壤下墊面受雨滴打擊后的向下坡的凈侵蝕量, 向坡下滴濺出的凈量才是真正水土流失量,克服了現(xiàn)有技術(shù)不能用于具有坡度的下墊面 上、下的濺蝕量差別測算,得不到凈侵蝕量的缺陷。
[0023] 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4] 1、本實用新型可直接應(yīng)用于野外不同下墊面坡面的滴濺侵蝕的研究。
[0025] 2、可方便用于沒有干擾土壤面(不需取樣測定而干擾土壤)的滴濺侵蝕的測定,而 以前裝置幾乎沒做到這一點。
[0026] 3、本實用新型隔板將滴濺土壤收集箱箱體分隔為上、下空腔,可以測定上、下坡位 方向的滴濺侵蝕及其差別,克服了現(xiàn)有技術(shù)不能用于具有坡度的下墊面上、下的濺蝕量差 別測算,得不到凈侵蝕量的缺陷。
[0027] 4、本實用新型蓋板的設(shè)計,可以有效防止收集區(qū)域受二次擊濺而影響測定結(jié)果, 使測定數(shù)據(jù)更可靠,在滴濺土壤收集箱的上端面開設(shè)一長方形孔而不是全敞開,可使蓋板 覆蓋的滴濺土壤收集箱的上端面更穩(wěn)固,另一方面,蓋板采用覆蓋在滴濺土壤收集箱的上 端面的連接關(guān)系,方便揭開蓋板收集滴濺侵蝕量。
[0028] 5、本實用新型構(gòu)思巧妙,結(jié)構(gòu)合理,制作簡便,野外攜帶與安裝方便,測定快捷。
【附圖說明】
[0029]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jié)構(gòu)不意圖。
[0030]圖2是本實用新型左視圖。
[0031]圖3是滴濺土壤收集箱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32]圖4是滴濺土壤收集箱、土芯框、隔板相互連接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33]圖5是蓋板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34]圖6是蓋板與承接雨水框連接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35]圖中各標記依次表示:
[0036] 1一滴派土壤收集箱,2-蓋板,3-承接雨水框,4一土芯框,5-隔板,12-滴派土 壤收集箱上端面的長方形孔的邊,13-滴濺土壤收集箱底面的長方形孔,21 -長方形平板, 22-防滑掛板,23-蓋板的長方形平板上的長方形孔。
[0037] H1表示土芯框上端口至滴濺土壤收集箱內(nèi)的底表面的距離;H2表示土芯框下端口 至滴濺土壤收集箱底面的外表面的距離;H3表示滴濺土壤收集箱上端面的內(nèi)表面至滴濺土 壤收集箱內(nèi)的底表面的距離。
[0038] L表示滴濺土壤收集箱箱體外的長度,K表示滴濺土壤收集箱箱體外的寬度,J表示 滴濺土壤收集箱箱體外的高度。
[0039] G表示從蓋板的防滑掛板的內(nèi)側(cè)壁沿蓋板長度方向至蓋板的另一端的長度,W表示 蓋板的寬度。S表示從蓋板上表面至蓋板的防滑掛板的下端面的垂直距離。
【具體實施方式】
[0040] 實施例1
[0041] 參見圖1-圖6,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野外實用滴濺侵蝕測定箱設(shè)有滴濺土壤收集箱 1,蓋板2,承接雨水框3,土芯框4,隔板5各部件,各部件的制作材料為鍍鋅鐵皮,具體結(jié)構(gòu) 是:
[0042]滴濺土壤收集箱1為上端面和底面均為封閉的長方體,且在滴濺土壤收集箱1的上 端面中部和底面中部上、下對應(yīng)地各設(shè)置有一長方形孔,滴濺土壤收集箱1的上端面中部和 底面中部各設(shè)置的長方形孔的長度方向均與滴濺土壤收集箱1的長度方向一致,滴濺土壤 收集箱1上端面的長方形孔的長、寬分別大于滴濺土壤收集箱1底面的長方形孔13的長、寬; [0043] 土芯框4為上端面和下端面均為敞開的長方體,土芯框4設(shè)置在滴濺土壤收集箱1 內(nèi),土芯框4的長度方向與滴濺土壤收集箱1的長度方向一致,且沿土芯框4高度方向的一半 土芯框4框體穿過滴濺土壤收集箱1底面的長方形孔13,位于土芯框4高的中部的土芯框4框 體的四壁分別對應(yīng)地與滴濺土壤收集箱1底面的長方形孔13的各邊密封焊接連接成一整 體,土芯框4上端口至滴濺土壤收集箱1內(nèi)的底表面的距離H1小于滴濺土壤收集箱1上端面 的內(nèi)表面至滴濺土壤收集箱1內(nèi)的底表面的距離H3,H1<H3,H1為10cm,土芯框4下端口至滴 濺土壤收集箱1底面的外表面的距離H2為10cm;
[0044]在土芯框4長度方向的兩側(cè)壁中部與分別對應(yīng)的滴濺土壤收集箱1長度方向的兩 側(cè)壁中部之間各設(shè)置有一塊隔板5,各隔板5豎直的兩側(cè)面和底面分別對應(yīng)地與土芯框4長 度方向的側(cè)壁中部、滴濺土壤收集箱1長度方向的側(cè)壁中部以及滴濺土壤收集箱1內(nèi)的底表 面密封焊接連接成一整體;隔板5的高度等于土芯框4上端口至滴濺土壤收集箱1內(nèi)的底表 面的距離H1;
[0045] 蓋板2是由一整塊長方形的平板在其寬度方向的一邊豎直向下折一部分后形成一 個呈水平平面的長方形平板21和呈豎直平面的防滑掛板22且呈水平平面的長方形平板21 和呈豎直平面的防滑掛板22相互連成直角形結(jié)構(gòu)的一個整體部件,在蓋板2的長方形平板 21上設(shè)置有一個長方形孔23,該長方形孔23的長度方向與蓋板2的長度方向一致,蓋板2的 長度方向與滴濺土壤收集箱1的長度方向一致,該長方形孔23的長、寬分別大于土芯框4框 內(nèi)的長度、寬度,且分別小于滴濺土壤收集箱1上端面中部的長方形孔的長度、寬度,蓋板2 的長方形平板21覆蓋在滴濺土壤收集箱1上端面后,該長方形孔23的位置與土芯框4的位置 相對應(yīng);從蓋板2的防滑掛板22的內(nèi)壁沿蓋板2長度方向至蓋板2的另一端的長度G大于或等 于滴濺土壤收集箱1箱體外的長度LOL,蓋板2的寬度W大于或等于滴濺土壤收集箱1箱體 外的寬度K,W多K;從蓋板2上表面至蓋板2的防滑掛板22的下端面的垂直距離S小于滴濺土 壤收集箱1箱體外的高度J,S < J;
[0046] 承接雨水框3為上端面和下端面均為敞開的長方體,承接雨水框3的長度、寬度分 別與蓋板2的長方形平板21上的長方形孔23的長度、寬度相配合,且承接雨水框3的下端口 與蓋板2的長方形平板21上的長方形孔23孔口密封焊接連接;
[0047]蓋板2的長方形平板21覆蓋在滴濺土壤收集箱1的上端面,且蓋板2的防滑掛板22 靠在滴濺土壤收集箱1寬度方向的一側(cè)外壁。
[0048] 實施例2
[0049]用上述本實用新型及其使用方式在于2013年8月一2013年11月在云南省元謀縣大 黑山實施,試驗對象:
[0050] -、加勒比松人工林,于1994年苗植,2 XI株行距,坡度16-18度,西南方向,松毛 層厚度為2-5cm,0-15cm深度土壤容重為1.44一 1.74g/cm3,郁閉度75% 〇
[0051] 二、山合歡樹林,為封禁后自然生長起來的群落,密度為0.64棵/V,遮陰嚴重,林 下無草,幾乎無枯落物,坡度15-21度,北偏東9度,0-15cm深度土壤容重為1.58-1.66g/ cm3,郁閉度為95% ;荒草地30-50%蓋度,草平均高度38cm,坡度16-18度,西偏南8度,0- 15cm深度土壤容重為1.38-1.43g/cm 3, 土壤均為粗骨性燥紅、紅土壤,石礫含量比較高,兩 類林地地形地貌相似。
[0052]用實施例1所述野外實用滴濺侵蝕測定箱進行觀測,滴濺土壤收集箱的土芯框面 積(也即觀測侵蝕面積)S土芯=25cm X 20cm = 500cm2 = 0.05m2,每次測定至少隨機交換位置3 次以上。
[0053]由表1可以知,當區(qū)段降雨為85mm,8月6日到8月20日內(nèi),山合歡林外滴濺侵蝕總量 為0.18kg/m2,林內(nèi)侵蝕總量為0.14kg/m2,凈侵蝕量林外為0.06kg/m 2,林內(nèi)為0.02kg/m2;加 勒比松分別為 0.271^/1112,0.061^/1112,0.091^/1112,0.011^/111 2;當區(qū)段降雨為186111111時,8月21 日到11月10日內(nèi),山合歡林外滴濺侵蝕總量為0.6kg/m 2,林內(nèi)0.39kg/m2,凈侵蝕量林外為 0· llkg/m2,林內(nèi)為0.067kg/m2;加勒比松分別為0.41kg/m2,0.25kg/m 2,0.06kg/m2,0.07kg/ m2。8月6日到8月20日內(nèi),山合歡林外滴濺侵蝕總量是林內(nèi)的1.36倍,加勒比松林外滴濺侵 蝕總量是林內(nèi)的4倍;8月21日到11月10日內(nèi),山合歡林外滴濺侵蝕總量是林內(nèi)的1.5倍,加 勒比松林外滴濺侵蝕總量是林內(nèi)的1.62倍。在試驗中,山合歡林地向下滴濺量為向上滴濺 量多為1.4倍左右;加勒比松最高為2.01倍,其余在2倍以下。
[0054] 表1山合歡、加勒比松林地內(nèi)外滴濺侵蝕狀況(單位:g)
[0055]
[0056] 通過本裝置,得到測定滴濺侵蝕量的計算方法:
[0057] 1.分別從上半部收集箱腔內(nèi)和下半部收集箱腔內(nèi)兩部分收集的滴濺土壤并稱重, Μ上表示在上半部收集箱腔內(nèi)收集的滴濺土壤的重量,Μ下表示在下半部收集箱腔內(nèi)收集的滴 濺土壤的重量,單位:g。
[0058] 2. Τ?麵S=M±/S土芯;Ττ?Μ:=Μ下/S土芯,Tiiua指在上半部收集箱腔內(nèi)收集的土壤滴派 侵蝕量與土芯框面積之比,T下樓指在下半部收集箱腔內(nèi)收集的土壤滴濺侵蝕量與土芯框 面積之比,單位:g/m2。S土芯指土芯框面積。
[0059 ] 3 · T腦= Τ??·-Ττ圈
[0060] 4 · T滴|遞!ij 糧=(Μ±+Μ下)/S土芯
[0061] 實施例2表明,采用本實用新型裝置在野外操作和測定滴濺侵蝕量是可行的,且非 常方便。
【主權(quán)項】
1. 野外實用滴濺侵蝕測定箱,其特征在于:設(shè)有滴濺土壤收集箱(1),蓋板(2),承接雨 水框(3),土芯框(4),隔板(5)各部件,各部件的制作材料為鍍鋅鐵皮,具體結(jié)構(gòu)是: 滴濺土壤收集箱(1)為上端面和底面均為封閉的長方體,且在滴濺土壤收集箱(1)的上 端面中部和底面中部上、下對應(yīng)地各設(shè)置有一長方形孔,滴濺土壤收集箱(1)的上端面中部 和底面中部各設(shè)置的長方形孔的長度方向均與滴濺土壤收集箱(1)的長度方向一致,滴濺 土壤收集箱(1)上端面的長方形孔的長、寬分別大于滴濺土壤收集箱(1)底面的長方形孔 (13)的長、寬; 土芯框(4)為上端面和下端面均為敞開的長方體,土芯框(4)設(shè)置在滴濺土壤收集箱 (1)內(nèi),土芯框(4)的長度方向與滴濺土壤收集箱(1)的長度方向一致,且沿土芯框(4)高度 方向的一半土芯框(4)框體穿過滴濺土壤收集箱(1)底面的長方形孔(13),位于土芯框(4) 高的中部的土芯框(4)框體的四壁分別對應(yīng)地與滴濺土壤收集箱(1)底面的長方形孔(13) 的各邊密封焊接連接,土芯框(4)上端口至滴濺土壤收集箱(1)內(nèi)的底表面的距離H1小于滴 濺土壤收集箱(1)上端面的內(nèi)表面至滴濺土壤收集箱(1)內(nèi)的底表面的距離H3,H1 <H3; 在土芯框(4)長度方向的兩側(cè)壁中部與分別對應(yīng)的滴濺土壤收集箱(1)長度方向的兩 側(cè)壁中部之間各設(shè)置有一塊隔板(5),各隔板(5)豎直的兩側(cè)面和底面分別對應(yīng)地與土芯框 (4)長度方向的側(cè)壁中部、滴濺土壤收集箱(1)長度方向的側(cè)壁中部以及滴濺土壤收集箱 (1)內(nèi)的底表面密封焊接連接;隔板(5)的高度等于土芯框(4)上端口至滴濺土壤收集箱(1) 內(nèi)的底表面的距離; 蓋板(2)是由一整塊長方形的平板在其寬度方向的一邊豎直向下折一部分后形成一個 呈水平平面的長方形平板(21)和呈豎直平面的防滑掛板(22)相互連成直角形結(jié)構(gòu)的一個 整體部件,在蓋板(2)的長方形平板(21)上設(shè)置有一個長方形孔(23),該長方形孔(23)的長 度方向與蓋板(2)的長度方向一致,蓋板(2)的長度方向與滴濺土壤收集箱(1)的長度方向 一致,該長方形孔(23)的長、寬分別大于土芯框(4)框內(nèi)的長度、寬度,且分別小于滴濺土壤 收集箱(1)上端面中部的長方形孔的長度、寬度,蓋板(2)的長方形平板(21)覆蓋在滴濺土 壤收集箱(1)上端面后,該長方形孔(23)的位置與土芯框(4)的位置相對應(yīng);從蓋板(2)的防 滑掛板(22)的內(nèi)壁沿蓋板(2)長度方向至蓋板(2)的另一端的長度G大于或等于滴濺土壤收 集箱(1)箱體外的長度LOL,蓋板(2)的寬度W大于或等于滴濺土壤收集箱(1)箱體外的寬 度K,W多K;從蓋板(2)上表面至蓋板(2)的防滑掛板(22)的下端面的垂直距離S小于滴濺土 壤收集箱(1)箱體外的高度J,S < J; 承接雨水框(3)為上端面和下端面均為敞開的長方體,承接雨水框(3)的長度、寬度分 別與蓋板(2)的長方形平板(21)上的長方形孔(23)的長度、寬度相配合,且承接雨水框(3) 的下端口與蓋板(2)的長方形平板(21)上的長方形孔(23)孔口密封焊接連接; 蓋板(2)的長方形平板(21)覆蓋在滴濺土壤收集箱(1)的上端面,且蓋板(2)的防滑掛 板(22)靠在滴濺土壤收集箱(1)寬度方向的一側(cè)外壁。2.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實用滴濺侵蝕測定箱,其特征在于:從土芯框(4)上端口 至滴濺土壤收集箱(1)內(nèi)的底表面的距離H1為8cm~10cm,土芯框(4)下端口至滴濺土壤收 集箱(1)底面的外表面的距離H2為8cm~10cm〇
【文檔編號】G01N3/56GK205643065SQ201620429354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2日
【發(fā)明人】鄭科, 谷麗萍, 郭玉紅, 劉玉蓉, 江期川, 陳鵬, 郭永清
【申請人】云南省林業(yè)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