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手表外裝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6258053閱讀:40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手表外裝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由鈦、鈦合金、不銹鋼等金屬構成的、強度大而且耐蝕性和防水性高、設計多樣性豐富的手表外裝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過去,手表殼等手表外裝部件(以下也稱“手表部件”)多使用鈦(下文中的“鈦”包含純鈦和鈦合金)、不銹鋼作為其材料。其中,最近在手表部件中使用鈦的比例增多,這是由于鈦強度大、耐蝕性高、重量輕,具有不對人體產生金屬過敏反應的良好的生物適合性。另外,為了充分利用重量輕、強度高、耐蝕性優(yōu)良的特性,所以,鈦不僅在手表得到應用,而且廣泛地在各種各樣的領域得到應用。
      純鈦的晶體在常溫下為密排六方結構,但在作為相變點(相變時的溫度)的882℃以上的溫度下成為體心立方構造。因此,在手表部件的制造過程中,當施加超過該溫度(即882℃)的溫度時,手表部件的表面狀態(tài)隨著晶體的相變而產生變化,所以,必須進行重新拋光。由于存在相應地使多余的工序增加的可能,所以,希望在相變點以下的溫度進行處理。
      另一方面,不銹鋼具有適度的重量感,耐蝕性也良好,作為手表部件的材料,得到了最廣泛的使用。該不銹鋼雖然具有多種,但作為手表部件的材料,從耐蝕性的觀點看,多使用SUS304、SUS316L等奧氏體系不銹鋼。
      可是,過去作為手表部件的表殼一般將表殼本體與表帶連接部一體成形而制造(表帶連接部為將表帶連接于表殼本體的部件)。在該場合,鍛造法與鑄造法相比難以制造設計復雜的部件,但近年來,一般由熱鍛或冷鍛等鍛造法制造。
      另外,最近,在手表部件中對各部件實施鏡面加工、精細直線紋理打磨加工、珩磨等表面加工使表面的完工狀態(tài)產生各種各樣的變化的這樣的設計方面的要求很強烈。在這里,鏡面加工指具有光澤的鏡面拋光加工,精細直線紋理打磨加工指形成如頭發(fā)那樣細的具有方向性的線的表面加工。珩磨指避開鍍層設置細小凹凸的表面加工,也稱梨皮面加工。例如,在表殼的場合,希望表殼本體采用珩磨、表帶連接部進行鏡面加工這樣的組合的表面加工,對各部件使表面的完工狀態(tài)變化。另外,手表部件除進行表面加工外,有時還要求進行電鍍、IP(離子鍍)或涂覆等被膜形成加工,產生顏色不同或模樣不同等各種各樣的變化。
      然而,手表部件由于整體的大小較小,所以,例如在表殼的場合,如從開始將表殼本體與表帶連接部一體化地制造,則在其后對各部分實施不同的表面加工和被膜形成加工、美觀地加工表面(在表面的完工狀態(tài)產生變化)極為困難。另外,表殼在希望將表帶連接部形成為復雜形狀以產生設計上的特征的場合,在該場合,當從開始一體化地制造表殼本體和表帶連接部時,此后難以加工表帶連接部。
      因此,在希望改變表面的完工狀態(tài)地制造的設計方面的要求或希望將表帶連接部形成為復雜形狀以形成設計上的特征的這樣的要求強烈的場合,表殼分別形成表殼本體和表帶連接部,分別實施所期望的加工,此后配合或接合,將兩者一體化。這樣,表殼由于對各部件實施所期望的加工,所以,設計多樣性豐富。
      在配合表殼本體與表帶連接部的場合,作為其方法,具有將銷壓入到表殼本體與表帶連接部之間、通過該銷配合雙方的方法。然而,在該方法的場合,存在難以長期維持表殼本體與表帶連接部的配合狀態(tài)、耐久性的可靠性低的缺點。另外,難以使得不能從外側看到用于配合雙方的銷,存在銷可從外側看到而使得存在降低表殼的設計性的危險。
      另外,在接合表殼本體與表帶連接部的場合,在該方法中,具有使用焊料的釬焊和焊接。釬焊雖然存在焊料流動的問題,但在接合表殼本體與表帶連接部之后也可使表面的完工狀態(tài)比較良好。然而,在接合的部分的耐蝕性存在難點。如上述那樣,在使用鈦作為表殼本體與表帶連接部的材料的場合,當在鈦的相變點以下的溫度下接合時,不太容易找到適當?shù)暮噶?。其中銀焊料(例如JIS規(guī)格BAg-8等)較妥當。然而,該銀焊料的耐蝕性極低,所以,當接合后經過較長期間時,在接合的部分產生變色或銹蝕等,存在外觀的品質受到明顯損害的危險。
      另一方面,在手表部件中存在要求高防水性的手表部件。然而,特別是對于表殼,在接合表殼本體與龍頭管時難以長期間維持防水性,存在防水面的可靠性易于變低這樣的構造上不能避免的問題。
      手表部件除了釬焊外,也可焊接各部件而接合。然而,當通過焊接而接合時,此后余留下燒傷那樣的痕跡,損害了外觀裝飾性。其中,雖然也存在可使被稱為隆起的微小凸起熔化而進行的凸焊,但由于該焊接改變該被焊接部件的大小(形狀),所以,可適用的部件受到限制,考慮到該關系,在手表部件產生設計上的制約。
      這樣,已有的手表部件在分別形成各部件(例如表殼本體、表帶連接部、龍頭管等)并分別進行所期望的加工、然后配合或接合而一體化的場合存在多種問題。即,在該場合,要具有可長期維持通過配合或接合各部件而一體化的狀態(tài)的強度并具有耐蝕性和防水性、良好地保持外觀的裝飾性極為困難。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就是為了解決這樣的已有的手表外裝部件的問題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如由表殼本體和表帶連接部構成的表殼那樣從2個或2個以上的部件制造的手表外裝部件及其制造方法,該手表外裝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具有可長期維持各部件的配合或接合狀態(tài)的強度,并具有耐蝕性和防水性,良好地保持外觀的裝飾性,設計多樣性豐富。
      本發(fā)明的手表外裝部件具有固定第1部件和第2部件的構成;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2部件緊密接觸于上述第1部件的緊密接觸部形成固相擴散接合部和釬焊接合部。
      另外,本發(fā)明的手表外裝部件具有固定第1部件和第2部件的構成;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部件形成與上述第2部件對應的孔部,在上述第2部件配合于上述孔部而緊密接觸于該孔部的部分形成固相擴散接合部和釬焊接合部。
      最好該手表外裝部件的上述第2部件具有小直徑部,而且上述孔部具有與該小直徑部對應的小直徑部,在上述第2部件的小直徑部緊密接觸于上述孔部的小直徑部的部分形成上述固相擴散接合部,在該緊密接觸的部分以外的部分形成上述釬焊接合部。
      另外,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手表外裝部件,該手表外裝部件具有固定第1部件和第2部件的構成;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部件形成凹部,而且在上述第2部件形成與該凹部對應的凸出部,上述凸出部配合于上述凹部,在緊密接觸于該凹部的緊密接觸部形成固相擴散接合部和釬焊接合部。
      該手表外裝部件設置緊密接觸于上述凹部和上述凸出部的第3部件,在該第3部件緊密接觸于上述凹部和凸出部的部分形成上述固相擴散接合部,在上述凸出部緊密接觸于上述凹部的部分形成上述釬焊接合部。
      另外,最好在上述凸出部的表面形成金屬膜,上述凸出部通過該金屬膜緊密接觸于上述凹部。
      最好上述手表外裝部件的第1部件和第2部件的材質為不銹鋼或鈦。
      另外,可以是上述第1部件為表殼本體、上述第2部件為龍頭管的場合,也可以是上述第1部件為表殼本體、上述第2部件為表帶連接部的場合。
      另外,最好上述釬焊接合部由低熔點焊料形成。
      最好上述釬焊接合部由以鈀、鉑、鎳、及磷為主要成分的焊料或以鈀、銅、鎳、及磷為主成分的焊料形成。
      另外,最好釬焊接合部由以金、銀、銅、鍺、及鈀為主成分的焊料形成。
      釬焊接合部也可由以金、銀、銅、鈀、及鎳為主成分、包含鎵、銦、錫中的至少1種以上的元素的焊料形成。
      另外,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手表外裝部件的制造方法,該手表外裝部件的制造方法固定第1部件和第2部件地制造手表外裝部件;其特征在于具有在上述第2部件附著焊料的工序和在上述第2部件緊密接觸于上述第1部件的緊密接觸部中形成固相擴散接合部和釬焊接合部的工序。
      另外,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手表外裝部件的制造方法,該手表外裝部件的制造方法固定第1部件和第2部件地制造手表外裝部件;其特征在于具有在上述第2部件附著焊料的工序,將上述第2部件的上述附著了焊料的部分以外的部分壓接于上述第1部件的壓接工序,及使上述第2部件的上述附著了焊料的部分面對上述第1部件的面對工序,在上述壓接工序和面對工序后具有加熱上述第1部件和第2部件的熱處理工序。
      另外,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手表外裝部件的制造方法,該手表外裝部件的制造方法固定第1部件和第2部件地制造手表外裝部件;其特征在于具有在上述第2部件附著焊料的工序,在上述第2部件的上述附著了焊料的部分以外的部分和上述第1部件壓接第3部件的壓接工序,及使上述第2部件的上述附著了焊料的部分面對上述第1部件的面對工序,在上述壓接工序和面對工序后具有加熱上述第1部件、第2部件、及第3部件的熱處理工序。
      將上述第2部件壓入到上述第1部件地進行上述壓接工序。另外,也可將上述第3部件壓入到上述第1部件和上述第2部件地進行上述壓接工序。
      最好由分配器附著膏狀焊料地進行上述附著焊料的工序。
      當將鈦用作上述第1部件和第2部件時,最好由上述熱處理工序加熱時的溫度在約600℃以上約850℃以下。
      另外,當將不銹鋼用作上述第1部件和第2部件的材料時,由上述處理工序加熱時的溫度在約600℃以上約900℃以下。
      在將焊料附著于上述第2部件的工序之前,也可具有在附著該第2部件的焊料的部分以外的部分形成金屬膜的工序。


      圖1為分解表殼本體和龍頭管示出的表殼的透視圖。
      圖2為按2-2線剖斷示出在圖1中龍頭管緊密接觸于表殼形成的緊密接觸部的斷面圖。
      圖3為分解表殼本體、表帶連接部、及金屬管地示出的另一表殼的透視圖。
      圖4為按4-4線剖斷圖3中表帶連接部通過金屬管緊密接觸于表殼本體形成的緊密接觸部的斷面圖。
      圖5為分解表殼本體和表帶連接部示出的另一表殼的透視圖。
      圖6為按6-6線剖斷在圖5中表帶連接部緊密接觸地形成于表殼本體的緊密接觸部的斷面圖。
      圖7為分解表殼本體、表帶連接部、及金屬管示出的另一表殼的透視圖。
      圖8為按8-8線剖斷在圖7中表帶連接部通過金屬管緊密接觸于表殼本體形成的緊密接觸部示出的斷面圖。
      圖9為省略一部分示出圖1的2-2線的剖斷面的斷面圖。
      圖10為省略一部分示出圖3的4-4線的剖斷面的斷面圖。
      圖11為分解圖6的表帶連接部和表殼本體并與表帶連接部的局部放大圖一起示出的斷面圖。
      圖12為局部改變各部件的配置地示出圖7的8-8線的剖斷面的斷面圖。
      圖13為按圖8的13-13線剖斷示出圖7所示表殼本體和表帶連接部的緊密接觸部的斷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手表外裝部件及其制造方法的最佳形式。
      (第1實施形式圖1、圖2、圖9)
      1)手表外裝部件的整體構造首先,作為本發(fā)明的手表外裝部件及其制造方法的第1實施形式,說明圖1所示的表殼11。表殼11為手表用的手表外裝部件,通過將作為第1部件的表殼本體1和作為第2部件的龍頭管3固定而制造。該表殼11的特征在于,在該龍頭管3緊密接觸于表殼本體1的緊密接觸部7形成后述的固相擴散接合部4a和釬焊接合部5a這樣2個接合部。圖1為分解表殼本體1和龍頭管3地示出的表殼11的透視圖。圖2為按2-2線剖斷將龍頭管3緊密接觸于表殼本體1形成的緊密接觸部的斷面圖,圖9為省略一部分地示出圖1的2-2線的剖斷面的斷面圖。
      表殼本體1在側壁部1a的內側具有收容機構、文字盤等的收容空間,在側壁部1a形成轉柄孔2。該轉柄孔2穿設成與龍頭管3對應的形狀,從表殼本體1的收容空間連通到外部地形成。另外,轉柄孔2分別在內側具有小直徑部2a,在外側具有大直徑部2b,在其間具有圓環(huán)狀的接觸面2c,由小直徑部2a、大直徑部2b、及接觸面2c構成與龍頭管3的外形對應的孔部。
      龍頭管3為在將圖中未示出的龍頭安裝于表殼本體1時用于確保防水性的筒狀部件,具有小直徑部3a和大直徑部3b,小直徑部3a與大直徑部3b之間成為圓環(huán)狀的接觸面3c。小直徑部3a形成為與轉柄孔2的小直徑部2a對應的形狀,直徑比小直徑部2a稍大。
      2)手表外裝部件的制造方法表殼11通過預先在龍頭管3的接觸面3c附著適當量的膏狀的低熔點焊料、從外側以強力將其壓入到轉柄孔2中而制造。即,表殼11通過將龍頭管3壓入到轉柄孔2而制造。這樣,小直徑部3a的外周面按在小直徑部2a的內周面作用應力的狀態(tài)進行面接觸(壓接),同時,接觸面3c和接觸面2c成為相互面對的狀態(tài)地形成緊密接觸部7。此時,附著于接觸面3c的焊料按某種程度均勻地在龍頭管3的接觸面3c與接觸面2c的間隙(一部分在大直徑部3b與大直徑部2b的間隙)展開。在該狀態(tài)下將表殼11與龍頭管3收容到圖中未示出的真空裝置內置于真空氣氛中,進行在其中加熱的熱處理工序。這樣,同時進行固相擴散接合和釬焊,固定表殼本體1與龍頭管3而一體化。
      3)手表外裝部件的接合部的構造表殼11通過如上述那樣制造而形成固相擴散接合部4a和釬焊接合部5a。
      固相擴散接合部4a形成于小直徑部2a與小直徑部3a進行面接觸的部分。在這里,固相擴散接合指將被接合物緊貼在一起,施加基本上不產生塑性變形的程度的壓力和熱,利用在接合面相互間產生的原子的擴散,在熔點以下接合被接合物。在該固相擴散接合部4a中,小直徑部2a與小直徑部3a相互進行面接觸,在其邊界面,發(fā)生構成它們的材料(例如鈦)的原子級別的微觀擴散,原先存在的氧化膜的氧擴散到內部而固溶。即使在接合的初期階段邊界面存在微小的凹凸,該凹凸形成的微小間隙處于邊界面上,該間隙也隨著微觀擴散的進行逐漸減小,最終基本消失。這樣,其邊界面已變得連水蒸汽也通不過。這樣,小直徑部2a與小直徑部3a的面接觸部分沒有間隙、緊密而且牢固地接合,成為固相擴散接合部4a。
      釬焊接合部5a通過在壓入龍頭管3時使附著于接觸面3c的膏狀的低熔點焊料展開到龍頭管3與轉柄孔2的間隙而形成。該低熔點焊料由加熱表殼本體1和龍頭管3的熱處理工序熔化并由毛細管現(xiàn)象填充存在于接觸面2c、3c的面對部分的微小間隙地展開(一部分還展開到大直徑部2b與大直徑部3b的間隙)。這樣,由于接觸面2c、3c圍住小直徑部2a、3a地形成,所以,釬焊接合部5a圍住固相擴散接合部4a地形成。這樣,接合表殼本體1與龍頭管3。
      在這里,“低熔點焊料”指熔點比被釬焊部件的材料的相變點或結晶化溫度低的焊料,意味著在由釬焊接合后也不對被釬焊部件的表面的完工狀態(tài)產生影響的焊料。
      表殼11由于設置固相擴散接合部4a地固定表殼本體1與龍頭管3,所以,包含密閉性的內部的防水性可以非常高的可靠性保持在良好狀態(tài)。為了設置該固相擴散接合部4a,必須沒有間隙、緊密地使要接合的部分(小直徑部2a和小直徑部3a)接合。然而,有時由于極少見的某種事情使小直徑部2a和小直徑部3a的面精度差,雙方的斷面形狀不為嚴密的真圓或由鉆頭開孔形成轉柄孔2時產生的熔接等可能使小直徑部2a的內周面粗糙。這樣,即使將龍頭管3壓入到表殼本體1,小直徑部2a與小直徑部3a也不緊密地接觸,存在固相擴散接合部4a不能確實地形成的危險。這樣,表殼11的防水性可能不充分。
      因此,表殼11在小直徑部2a、3a的面接觸部分形成固相擴散接合部4a,同時,在其外側圍住固相擴散接合部4a地形成釬焊接合部5a。這樣,表殼11即使在未確實地形成固相擴散接合部4a的場合,也可由焊料無間隙地接合其外側,獲得強度和完全的防水性。
      4)手表外裝部件的實施例作為本發(fā)明的手表外裝部件,制造具有上述構成的表殼11的具體的實施例(試樣)。
      (實施例1)在本實施例中,表殼11通過固定純鈦制的表殼本體1和鈦合金制(Ti-6Al-4V)的龍頭管3而制造。表殼本體1的轉柄孔2的小直徑部2a的孔徑約為1.8mmφ,龍頭管3的小直徑部3a的外徑設為約1.83mmφ。因此,將龍頭管3壓入到轉柄孔2時的壓入余量(用于壓入的兩者的尺寸差)為1.83mmφ-1.8mmφ=0.03mmφ,即30μm。這樣,使小直徑部3a的直徑比小直徑部2a稍大,使得可將龍頭管3壓入到轉柄孔2。
      另外,為了形成釬焊接合部5a,在該實施例中,使用以鈀、鉑、鎳、磷為主成分、Pd∶Pt∶Ni∶P的組成比例為34∶53∶8∶5(重量%)的PdPtNiP系的膏狀焊料。該焊料為熔點比表殼本體1和龍頭管3的材料(在本實施例中為鈦)的相變點低的低熔點焊料,其熔點為約699℃。焊料雖然也可不為膏狀,但形成為膏狀時容易處理,所以,最好使用膏狀的焊料。該焊料使用分配器按約2μl程度滴下到轉柄孔2的接觸面2c或龍頭管3的接觸面3c。
      在將龍頭管3的小直徑部3a壓入到轉柄孔2的小直徑部2a后,將表殼本體1與龍頭管3一起收容到圖中未示出的真空裝置內。將該真空裝置內的壓力保持在5×10-6Torr(約6.7×10-4Pa)左右地形成真空氣氛,在其中進行熱處理。當進行該熱處理時所加的溫度(熱處理溫度)約設定為750℃,進行熱處理的時間(熱處理時間)約為1小時左右。通過進行該熱處理,表殼本體1和龍頭管3形成固相擴散接合部4a與釬焊接合部5a這樣2個接合部而固定。
      為了形成固相擴散接合部4a,將龍頭管3壓入到轉柄孔2時的壓入余量必須確保某一程度的大小,同時,熱處理溫度也必須為某一程度的溫度。壓入余量和熱處理溫度隨表殼11和龍頭管3的材質和大小而不同,但形成固相擴散接合部4a地調節(jié)雙方。
      如該實施例1所示那樣,接合由鈦構成的金屬制的部件的場合的熱處理溫度最好在約600℃到約850℃的范圍。在熱處理溫度不到600℃時,用于釬焊的焊料可能不充分熔化,不能完全進入到間隙,因此不理想。另外,有時在固相擴散接合部4a也不發(fā)生充分的擴散,在邊界面余留下微小的空孔,強度不夠。另一方面,當熱處理溫度超過850℃時,存在接近鈦的相變點、表面狀態(tài)變化的場合,所以不理想。設在該實施例1制造的表殼11為試樣C。
      (實施例2)然后,使用在實施例1中使用的焊料之外的焊料接合表殼本體1和龍頭管3。在實施例中,使用以鈀、銅、鎳、及磷為主成分、Pd∶Cu∶Ni∶P的組成比例為78∶4∶11∶7(重量%)的PdCuNiP系的膏狀焊料。該焊料也為熔點比表殼本體1和龍頭管3的材料(鈦)的相變點低的熔點焊料,其熔點約為604℃。另外,為了使用該焊料,將熱處理溫度改變?yōu)榧s700℃,使熱處理時間約為1小時左右。此外,熱處理工序的條件與實施例1相同。將在該實施例2制造的表殼11作為試樣D。
      (比較例1)為了與上述實施例1、2比較,按已有技術的要領制作了表殼的比較例。在該比較例中,上述實施例1、2與材料相同,但使用尺寸不同的表殼本體和龍頭管,實施使用膏狀的銀焊料(JIS規(guī)格BAg-8,熔點780℃)的銀釬焊,接合該表殼本體和龍頭管。在該釬焊中,將釬焊溫度設定為約820℃,將表殼本體和龍頭管放置到真空爐中10分鐘左右進行釬焊。然而,由于釬焊溫度為接近鈦的相變點的溫度,所以,表面的晶體粗大化了一些而白濁,所以,需要再拋光。另外,表殼本體和龍頭管的尺寸為龍頭管不能壓入(表殼本體與龍頭管的面接觸部分不壓接)的大小,所以,未如實施例1、2那樣形成固相擴散接合部。將由該比較例制造的表殼作為試樣A。
      (比較例2)另外,使用與比較例1相同的表殼本體和龍頭管在龍頭管形成凸起,進行凸焊。當進行焊接時,一般可看到焊接痕跡,但制造的表殼的表殼本體與龍頭管焊接的部位形成于轉柄孔中,從外側看不到。為此,焊接痕跡的存在不能由肉眼確認。然而,當在龍頭管那樣的尺寸非常小的部件設置凸起時,該凸起在部件整體所占的比例增大,所以,該比較例2可認為外觀裝飾性不良好。將由該比較例制造的表殼作為試樣B。
      (實施例與比較例的評價)對于按照上述要領制作的實施例1、2和比較例1、2的試樣A~D,按以下要領進行將龍頭管緊密接觸于表殼本體的部分的評價。其中,作為相應的項目,設定“耐蝕性”、“防水可靠性”、“固定力”、“外觀”這樣4個。
      “耐蝕性”將在CASS試驗溶液中浸漬48小時完全不發(fā)生腐蝕的情形作為合格(根據(jù)ISO3770)進行評價。
      “防水可靠性”由防水試驗機進行10氣壓防水試驗,同時,在約40℃的溫度下將相對濕度設定為90%進行耐濕試驗實施評價。
      “固定力”通過由拉伸試驗機拉伸龍頭管測定可保持的接合狀態(tài)的最高強度(接合強度)而獲得。
      “外觀”用目視確認表殼本體與龍頭管接合的部分(緊密接觸部)的外觀的狀態(tài)進行評價。
      關于該4個評價項目,相對地評價實施例1、2和比較例1、2的各試樣A~D,從良好的試樣開始依次進行設為○、△、×的評價。結果如表1所示。
      如表1所示那樣,由比較例1用銀釬焊接合的試樣A在防水可靠性、固定力、外觀方面可獲得良好的結果。然而,耐蝕性不良好。另外,為從釬焊而接合的部分的銹蝕嚴重、不能制造手表的結果。
      在比較例2中,由凸焊接合的試樣B的防水可靠性低,稍發(fā)生防水不良。另外,由于龍頭管的外徑大,所以,為外觀的裝飾性不好的結果。
      另一方面,實施例1的試樣C形成固相擴散接合部4a和釬焊接合部5a雙方,對耐蝕性、防水可靠性、固定力、外觀都得到滿足的充分的接合。這可認為是由于以下原因。即,由于使用了低熔點焊料,所以,耐蝕性與過去的銀焊料等相比極為良好;固相擴散接合部4a的固相擴散接合效果和低熔點釬焊的浸濕性雙方有利于防水可靠性。另外,在固相擴散接合部4a,接觸面部分沒有間隙地緊密接合,接合強度增大,對固定力有利。
      如以上那樣,表殼11由于各部件牢固地接合,所以,具有可長期維持其接合狀態(tài)的強度,并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另外,表殼11由于通過用低熔點焊料接合,所以還具有良好的耐蝕性,外觀的裝飾性良好。另外,表殼11分別形成表殼本體1和龍頭管3,分別實施所期望的表面加工和被膜形成加工,此后,可通過固定兩者而制造,所以,設計多樣性豐富。
      (第2實施形式圖3、圖4、圖10)1)手表外裝部件的整體構造下面,作為第2實施形式,說明圖3所示表殼21。表殼21通過作為第3部件的金屬管16固定作為第1部件的表殼本體14和作為第2部件的表帶連接部15而制造。該表殼21的表帶連接部15通過金屬管16緊密接觸于表殼本體14地形成緊密接觸部17,在該緊密接觸部17形成固相擴散接合部4b與釬焊接合部5b這樣2個接合部。圖3為分解地示出表殼本體14、表帶連接部15、及金屬管16的表殼21的透視圖。圖4為按4-4線剖斷圖3中表帶連接部15通過金屬管16緊密接觸于表殼本體14形成的緊密接觸部17的斷面圖,圖10為省略一部分示出圖3的4-4線的剖斷面的斷面圖。
      表殼本體14與表殼本體11相比,不同點在于形成切口凹部10,其它部分具有相同構成。在圖3中,省略了轉柄孔的圖示。
      切口凹部10與表殼本體14的側壁部1c的未形成轉柄孔的部位相對。該切口凹部10分別具有接觸面10a,在其大體中央形成配合孔9。配合孔9穿沒于與接觸面10a垂直的方向,具有周壁部9a和底部9b。即配合孔9不為貫通孔。
      表帶連接部15在與表帶接合部15a不同的側面形成凸出部20。該凸出部20對應于切口凹部10形成,具有接觸面20a,在其大體中央形成配合孔12。該配合孔12沿與接觸面20a垂直的方向穿設,具有周壁部12a與底部12b。即,配合孔12也不為貫通孔。
      配合孔9和配合孔12的孔徑的大小和深度相等,當將凸出部20嵌入到切口凹部10時形成于相互對置的位置。
      金屬管16為具有端面16a、16b和周壁面16c的圓筒狀的構件。金屬管16的外徑的大小比配合孔9、12的孔徑稍大地形成,長度比配合孔9、12的深度的和短一些。為此,金屬管16壓入到配合孔9、12,其周壁面16c在將應力作用于周壁部9a、12a的狀態(tài)下進行面接觸(壓接)。另外,金屬管16按端面16a、16b與底部9b、12b相互面對的姿勢配置,跨在配合孔9、12雙方地完全收容。
      另外,由于配合孔9、12具有底部9b、12b,所以,當金屬管16嵌入到配合孔9、12時,已經不能從外側用眼看到。因此,配合孔12的外觀裝飾性良好,為理想的構成。
      表殼21的固相擴散接合部4b在緊密接觸部17內,形成于金屬管16的周壁面16c與配合孔9、12的周壁部9a、12a進行面接觸的部分。在該固相擴散接合部4b,沒有間隙、緊密而且牢固地接合周壁面16c與周壁部9a、12a的面接觸部分。
      另外,在釬焊接合部5b中,附著于接觸面20a的低熔點焊料在熱處理的過程中熔化,填充到存在于接觸面20a與接觸面10a的面對部分的微小間隙地展開,由此接合表帶連接部15與表殼本體14。
      這樣,表殼21由固相擴散接合部4b牢固地接合表殼本體14與表帶連接部15,所以,具有可長期維持兩者的接合狀態(tài)的強度。另外,由于用低熔點焊料形成釬焊接合部5b,所以,具有良好的耐蝕性,即使在未確實地進行固相擴散接合的場合,也可具有可長期維持接合狀態(tài)的強度。
      2)手表外裝部件的制造方法表殼21如以下那樣制造。首先,在凸出部20的接觸面20a預先附著適量的膏狀的低熔點焊料。然后,一邊將金屬管16配合于配合孔9、12一邊將凸出部20嵌入到切口凹部10,從外側用強力推壓表帶連接部15。這樣,金屬管16被壓入到配合孔9、12。另外,接觸面20a與接觸面10a成為相互面對的姿勢。此時,附著于接觸面20a的焊料從形成于與接觸面10a之間的間隙沿形成于切口凹部10與凸出部20之間的間隙全體按某種程度均勻地展開。在該狀態(tài)下,將表殼本體14、表帶連接部15、及金屬管16收容于圖中未示出的氫爐內置于還原氣氛中,進行在其中加熱的熱處理工序。這樣,同時進行固相擴散接合和釬焊,通過金屬管16固定表殼本體14與表帶連接部15而固定,將這些部件一體化。
      3)手表外裝部件的實施例下面,說明具有上述構成的表殼21的具體的實施例(樣品)。
      在該實施例中,表殼21通過由易切性不銹鋼(SUS316F)構成的金屬管16固定不銹鋼(SUS316L)制的表殼本體14和表帶連接部15而制造。表殼本體14與表帶連接部15的配合孔9、12的孔徑形成為約2mmφ,金屬管16的外徑形成為約2.05mmφ。因此,將金屬管16壓入到配合孔9、12時的壓入余量約為2.05mmφ-2mmφ=0.05mmφ,即50μm。
      金屬管16的全長為約4mm,配合孔9、12的深度都為2.1mm。因此,配合孔9、12的深度的和為4.2mm。金屬管16的長度比該深度的和短一些,所以,完全收容到配合孔9、12的內部。
      另外,由于形成釬焊接合部5b,所以,在該實施例中,使用以金、銀、銅、鍺、及鈀為主成分、Au∶Ag∶Cu∶Ge∶Pd的組成比例為45.5∶32∶5∶12.5∶5(重量%)的AuAgCuGePd系的膏狀焊料。該焊料的熔點為比表殼本體14和金屬管16的材料(在該實施例中為不銹鋼)的再結晶溫度低的低熔點焊料,其熔點約為635℃。
      為了制造表殼21,首先,使用分配器將焊料按約2μl程度滴下附著于接觸面20a。然后,一邊將金屬管16配合到配合孔9、12一邊將凸出部20壓入到切口凹部10后,相對表殼本體14、表帶連接部15、及金屬管16在作為還原氣氛的高溫的氫氣氛圍處理爐內進行熱處理。此時,熱處理溫度設定為約850℃,熱處理時間為約20分鐘左右。這樣,表殼本體14、表帶連接部15、及金屬管16形成固相擴散接合部4b和釬焊接合部5b這樣2個接合部地固定。
      在該固相擴散接合部4b中,在作為表殼本體14和表帶連接部15的材料的不銹鋼SUS316L與作為金屬管16的材料的不銹鋼SUS316F進行面接觸的邊界面(即周壁面16c與周壁部9a、12a的面接觸部分)相互發(fā)生作為不銹鋼的構成元素的Fe、Cr、Ni等原子級別的微觀擴散。這樣,在接合的初期階段,即使在邊界面存在由微小的凹凸形成的間隙,該間隙也隨著微觀擴散的進行而逐漸減小,最終基本消失。這樣,周壁面16c與周壁部9a、12a的面接觸部分沒有間隙、緊密而且牢固地接合。
      另外,在釬焊接合部5b,焊料在約850℃的加熱中熔化,由毛細管現(xiàn)象填充存在于接觸面20a與接觸面10a的面對部分的微小間隙地展開。此后,當冷卻表帶連接部15和金屬管16時,接合接觸面20a與接觸面10a。
      如該實施例所示那樣,接合由不銹鋼構成的金屬制部件的場合的熱處理溫度最好為約600℃~約900℃左右的范圍。熱處理溫度不到600℃時,用于釬焊的焊料不能充分熔化,不能完全進入到間隙。另外,有時在固相擴散接合部4b也不發(fā)生充分的擴散,在邊界面余留下微小的空孔,強度不夠。另一方面,當熱處理溫度超過900℃時,接近不銹鋼的再結晶溫度,可能使不銹鋼的組織粗大化,表面狀態(tài)變化,所以不理想。
      (第3實施形式圖5、圖6、圖11)1)手表外裝部件的全體構造下面,作為第3實施形式,說明圖5所示表殼31。表殼31通過將作為第1部件的表殼本體24和作為第2部件的表帶連接部25固定而制造。該表殼31的特征在于,表帶連接部25緊密接觸于表殼本體24地形成緊密接觸部28,在該緊密接觸部28形成固相擴散接合部4c和釬焊接合部5c。圖5為分解表殼本體24和表帶連接部25示出的表殼31的透視圖。圖6為按6-6線剖斷在圖5中表帶連接部25緊密接觸于表殼本體24形成的緊密接觸部的斷面圖,圖11為分解圖6的表帶連接部25和表殼本體24并與表帶連接部的局部放大圖一起示出的斷面圖。
      表殼本體24與表殼本體14相比,不同點在于未在切口凹部27形成配合孔,其它部分具有相同構成。在圖5中,也省略了轉柄孔的圖示。切口凹部27具有接觸面27a和其兩側的側壁面27b、27b。
      表帶連接部25與表帶連接部15相比,凸出部26的形狀不同。該凸出部26的寬度尺寸形成得比切口凹部27稍大,具有接觸面26a和位于其兩側的側壁面26b、26b。在該側壁面26b、26b形成金屬膜30。因此,凸出部26壓入到切口凹部27,側壁面26b、26b通過金屬膜30在將應力作用于側壁面27b、27b的狀態(tài)下進行面接觸(壓接)。
      表殼31的固相擴散接合部4c形成在凸出部26的側壁面26b、26b通過金屬膜30、30與切口凹部27的側壁面27b、27b進行面接觸的部分。在該固相擴散接合部4c夾著金屬膜30地使側壁面26b、26b和側壁面27b、27b進行面接觸而且以受到推壓的狀態(tài)存在(即側壁面26b、26b通過金屬膜30壓接于側壁面27b、27b)。另外,在相互進行面接觸的邊界面形成該材料的成分(不銹鋼成分和金屬膜30的成分(Ni、P))的擴散層,側壁面26b、26b和側壁面27b、27b通過金屬膜30沒有間隙、緊密而且牢固地接合。
      另外,在釬焊接合部5c中,附著于接觸面26a的低熔點焊料在熱處理的過程中熔化,填充存在于接觸面26a與接觸面27a的面對部分的微小間隙地展開,這樣,表帶連接部25和表殼本體24接合。
      這樣,表殼31由固相擴散接合部4c牢固地接合于表殼本體24和表帶連接部25,所以,具有可長期維持兩者的接合狀態(tài)的強度。另外,具有由低熔點焊料形成釬焊接合部5c,所以,具有良好的耐蝕性,即使在固相擴散接合不能確實地進行的場合,也具有可長期維持接合狀態(tài)的強度。另外,由于固相擴散接合部4c與釬焊接合部5c不能從外部看到,所以,外觀的裝飾性良好。
      特別是表殼31通過金屬膜30形成固相擴散接合部4c,所以,低溫下的固相擴散性比側壁面26b、26b直接與側壁面27b、27b進行面接觸的場合提高,可減少兩者的界面的孔洞。例如,在用鈦制作凸出部26、表殼本體24而由Cu形成金屬膜30的場合,用不銹鋼制作凸出部26、表殼本體24,在金屬膜30為Pd的場合,低溫下的固相擴散性比不形成金屬膜30的場合提高。另外,如使用較軟的金屬(Pt、Cu、Au等)形成金屬膜30,則當壓入凸出部26時發(fā)生塑性變形,所以,在界面可發(fā)生的應力在界面整體大體均勻地得到緩和。因此,正圓度的差等導致的微小間隙被填充,接合易于進行。
      2)手表外裝部件的制造方法表殼31如以下那樣制造。首先,在凸出部26的側壁面26b、26b的表面形成金屬膜30。然后,在接觸面26a附著適量的膏狀低熔點焊料。從外側將凸出部26嵌入到切口凹部27,由強力推入表帶連接部25。這樣,將凸出部26壓入到切口凹部27。另外,接觸面26a和接觸面27a成為相互面對的姿勢。此時,附著于接觸面26a的焊料按某種程度均勻地展開到形成于與接觸面27a之間的間隙。在該狀態(tài)下將表殼本體24和表帶連接部25收容到圖中未示出的真空裝置內置于真空氣氛中,進行在其中加熱的熱處理工序。這樣,可同時進行固相擴散接合和釬焊,將表殼本體24與表帶連接部25固定而一體化。
      3)手表外裝部件的實施例下面,說明具有上述構成的表殼31的具體的實施例(試樣)。
      在該實施例中,表殼31固定不銹鋼(SUS304)制表殼本體24和表帶連接部25。表殼本體24的切口凹部27的寬度尺寸約為10mm,表帶連接部25的凸出部26的寬度尺寸約為10.05mm。因此,將凸出部26壓入到切口凹部27時的壓入余量約為10.05-10mm=0.05mmφ,即50μm。
      在凸出部26的側壁面26b、26b預先作為金屬膜30由掩蔽電鍍形成Ni-P的電鍍膜。其膜厚約為3μm。
      另外,為了形成釬焊接合部5c,在該實施例中,使用以金、銀、銅、鈀、及鎳為主成分、包含鍺、銦、錫中的至少1種以上的元素的焊料。在這里,使用成為主成分的元素中含有鍺和銦、Au∶Ag∶Cu∶Pd∶Ni∶Ga∶In的組成比例為41∶30∶8∶10∶4∶4∶3(重量%)的AuAgCuPdNiGaIn系的膏狀焊料。該焊料為熔點比表殼本體24和表帶連接部25的材料(不銹鋼)的再結晶溫度低的低熔點焊料,其熔點約為605℃。
      為了制造表殼31,首先,使用分配器將焊料按約2μl程度滴下附著于接觸面26a。然后將凸出部26壓入到切口凹部27后,將表殼本體24、表帶連接部25收容于真空裝置內,將內部壓力保持在5×10-5Torr(約6.7×10-3Pa)左右,形成為真空氣氛,在其中進行熱處理。此時,熱處理溫度約設定為800℃,熱處理時間為30分鐘左右。這樣,表殼本體24和表帶連接部25同時形成固相擴散接合部4c和釬焊接合部5c地固定。
      這樣獲得的表殼31預先對除表殼本體24的緊密接觸部28周邊外的外觀表面進行珩磨,對表帶連接部25的表面進行鏡面加工,然后固定兩者而制造。這樣,按上述要領制造的表殼31的表殼本體24的珩磨面和表帶連接部25的鏡面具有清晰的界面地鄰接,所以,可獲得新穎的設計,可使設計多樣化豐富。
      在如該實施例那樣相互接合不銹鋼的場合,如熱處理溫度為800℃左右,則不會由再結晶導致表面粗糙,所以,可在維持表面狀態(tài)的情況下接合。
      另外,雖然相對表殼31作為人工汗試驗實施CASS試驗48小時后進行了變色和銹蝕等評價,但試驗的結果良好。即,緊密接觸部28的耐蝕性良好。這是因為特別是引起腐蝕那樣的元素未包含于緊密接觸部28(表殼本體24和表帶連接部25的材料和金屬膜30的材料)中。
      在以上說明中,金屬膜30形成為Ni-P膜,但除此以外也可形成為Pd、Pt、Cu、Ni、Au或其合金膜。另外,該成膜方法除了電鍍外,也可為蒸鍍、IP(離子鍍)、濺鍍、CVD。另外,當僅在側壁面26b、26b形成金屬膜30時,可在此以外的不需要的部分附著掩模,此后再揭開,也可在全面成膜后,對不需要的部分(側壁面26b、26b以外的部分)實施腐蝕將其除去。
      另外,也可在接觸面26a形成與金屬膜30相同的金屬膜,形成釬焊接合部5c。在該場合,可改善焊料的浸濕性,減少焊料的流動。焊料的浸濕性一般受熱處理溫度影響(溫度越高則浸濕性越得到改善)。
      (第4實施形式圖7、圖8、圖12、圖13)1)手表外裝部件的全體構造接著,作為第4實施形式,說明圖7所示表殼41。表殼41通過金屬管16固定作為第1部件的表殼本體34和作為第2部件的表帶連接部35而制造。該表殼41的表帶連接部35通過金屬管16緊密接觸于表殼本體34地形成緊密接觸部38,在該緊密接觸部38形成固相擴散接合部4d和釬焊接合部5d這樣2個接合部。圖7為分解表殼本體34、表帶連接部35、及金屬管16示出的表殼41的透視圖。圖8為按8-8線剖斷圖7中表帶連接部35通過金屬管16緊密接觸于表殼本體34形成的緊密接觸部示出的斷面圖。圖13為按圖8的13-13線剖斷示出形成圖7所示表殼本體34和表帶連接部35的緊密接觸部的斷面圖。
      表殼本體34與表殼本體14相比,不同點在于形成切口凹部37,其它部分具有相同構成。該切口凹部37與切口凹部10相比,形成配合孔39的位置不同,其它部分具有相同構成。在圖7中也省略了轉柄孔的圖示。切口凹部37具有接觸面37a、側壁面37b、37b及背面37c,在其背面37c的大體中央形成配合孔39。該配合孔39在與背面37c垂直的方向穿設,具有周壁面39a和底部39b。
      表帶連接部35形成凸出部36。該凸出部36的寬度尺寸形成得比切口凹部37稍大。因此,凸出部36壓入到切口凹部37,其側壁面36b、36b在將應力作用于側壁面37b、37b的狀態(tài)下進行面接觸(壓接)。另外,凸出部36具有接觸面36a、側壁面36b、36b和正面36c,在其正面36c的大體中央形成配合孔42。配合孔42沿與正面36c垂直的方向穿設,具有周壁面42a和底部42b。
      配合孔39和配合孔42的相互的孔徑的大小和深度相等,形成到當將凸出部36嵌入到切口凹部37時相互對置的位置。
      金屬管16的外徑由于比配合孔39、42的孔徑大,所以,壓入到表殼本體34和表帶連接部35,其周壁面16c在將應力作用于周壁面39a、42a的狀態(tài)下進行面接觸(壓接)。另外,金屬管16的長度比配合孔39、42的深度的和短,所以,端面16a、16b與底部39b、42b按面對的姿勢配置,而且跨在配合孔39、42的雙方完全地收容。
      表殼41在以下部分形成固相擴散接合部4d。即,固相擴散接合部4d在緊密接觸部38內形成于金屬管16的周壁面16c與配合孔39、42的周壁面39a、42a進行面接觸的部分和凸出部36的側壁面36b、36b與切口凹部37的側壁面37b、37b進行面接觸的部分。在該固相擴散接合部4d的面接觸部分發(fā)生構成材料的原子級別的微觀擴散,微小的間隙基本完全消失。這樣,側壁面36b、36b與側壁面37b、37b的面接觸部分和周壁面16c與周壁部9a、12a的面接觸部分沒有間隙地緊密而且牢固地接合。
      另外,在釬焊接合部5b,附著于正面36c的低熔點焊料在熱處理的過程中熔化,填充存在于正面36c與背面42c的面對部分的微小間隙地展開,由此接合表帶連接部35與表殼本體34。
      這樣,表殼41由固相擴散接合部4d牢固地接合表殼本體34和表帶連接部35,所以,具有可長期維持兩者的接合狀態(tài)的強度。另外,由于用低熔點焊料形成釬焊接合部5d,所以,具有良好的耐蝕性,即使在固相擴散接合不能確實地進行的場合,也具有可長期維持接合狀態(tài)的強度。
      2)手表外裝部件的制造方法表殼41如以下那樣制造。首先,在凸出部36的正面36c預先附著適量的膏狀的低熔點焊料。然后,一邊將金屬管16配合到配合孔39、42,一邊將凸出部36嵌入到切口凹部37,從外側以強力推入表帶連接部35。這樣,金屬管16壓入到表殼本體34和表帶連接部35。另外,正面36c和背面42c成為相面對的姿勢。此時,附著于正面36c的焊料按某種程度均勻地展開到形成在與背面42c之間的間隙。另外,凸出部36壓入到切口凹部37。在該狀態(tài)下,將表殼本體34、表帶連接部35、及金屬管16收容到圖中未示出的真空裝置內置于真空氣氛中,進行在其中加熱的熱處理工序。這樣,同時進行固相擴散接合和釬焊,通過金屬管16固定表殼本體34和表帶連接部35而將這些部分一體化。
      3)手表外裝部件的實施例下面,說明具有上述構成的表殼41的具體的實施例(樣品)。
      在該實施例中,表殼41通過固定不銹鋼(SUS304)制表殼本體34和表帶連接部35與易切性不銹鋼(SUS316F)制金屬管16而制造。表殼本體34與表帶連接部35的配合孔39、42將孔徑形成為約1.8mmφ,金屬管16將外徑形成為約1.85mmφ。因此,當將金屬管16壓入到配合孔39、42時的壓入余量為約1.85mmφ-1.8mmφ=0.05mmφ,即50μm。
      金屬管16的全長為約4mm,配合孔39、42的深度都為2.1mm。因此,配合孔39、42的深度的和為4.2mm。金屬管16的長度比該深度的和短一些,所以,完全收容到配合孔39、42的內部。
      另外,將凸出部36的寬度尺寸設為約10.05mm,將切口凹部37的寬度尺寸設為約10mm。因此,將凸出部36壓入到切口凹部37時的壓入余量為約10.05mm-10mm=0.05mmφ,即50μm。
      另外,由于形成釬焊接合部5d,所以,在該實施例中,使用以金、銀、銅、鈀、及鎳為主成分、含有鎵、銦、錫中的至少1種以上的元素的焊料。在這里,使用在成為主成分的元素中含有銦和錫、Au∶Ag∶Cu∶Pd∶Ni∶In∶Sn的組成比例為56∶18∶8∶5∶5∶3∶5(重量%)的AuAgCuPdNiInSn系的膏狀焊料。該焊料為熔點比表殼本體34和表帶連接部35的材料(不銹鋼)的再結晶溫度低的熔點焊料,其熔點約為660℃。
      為了制造表殼41,首先,使用分配器將焊料按約2μl程度滴下附著于正面36c。然后,一邊將金屬管16配合到配合孔39、12一邊將凸出部36壓入到切口凹部37后,將表殼本體34、表帶連接部35收容于真空裝置內,將內部壓力保持在5×10-5Torr(約6.7×10-3Pa)左右地形成真空氣氛,在其中進行熱處理。此時,熱處理溫度約設定為800℃,熱處理時間約為30分鐘左右。這樣,表殼本體34和表帶連接部35形成固相擴散接合部4d和釬焊接合部5d這樣2個接合部而固定。
      這樣獲得的表殼41預先對除表殼本體34的緊密接觸部38周邊外的外觀表面進行珩磨,表帶連接部35進行鏡面加工,然后固定兩者即可制造。這樣,按上述要領制造的表殼41的表殼本體34的珩磨面和表帶連接部25的鏡面具有清晰的界面地鄰接,所以,可獲得新穎的設計,可使設計多樣化豐富。
      相對該表殼41按與第3實施形式相同的要領進行CASS了試驗,但試驗的結果良好。這特別是由于在接合界面未含有引起腐蝕的那樣的元素。
      如該實施例那樣,相互接合不銹鋼的場合的熱處理溫度最好與第3實施形式相同。
      在上述各實施形式中,作為手表外裝部件,說明了固定表殼本體和龍頭管、表殼本體和表帶連接部的表殼的例子,但本發(fā)明的手表外裝部件不限于這樣的表殼。例如本發(fā)明也可適用于固定表殼本體和后蓋的手表外裝部件、固定表殼本體和前蓋的手表外裝部件、固定后蓋和殼環(huán)的手表外裝部件、相互固定表帶部件的手表外裝部件等。
      另外,在上述各實施形式中,作為低熔點焊料,使用了PdPtNiP、PdCuNiP、AuAgCuGePd、AuAgCuPdNiGaIn、AuAgCuPdNiInSn構成的焊料,但低熔點焊料不限于此。例如可為PdCuPtNiP,也可作為在AuAgCuPdNi中添加Ga、In、Sn中的任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焊料,為AuAgCuPdNiGaSn。
      表1

      產業(yè)上利用的可能性按照本發(fā)明,構成固相擴散接合部的各部件的面接觸部分沒有間隙、緊密而且牢固地接合,另外,由于各部件由釬焊接合部接合,所以,具有可長期維持該接合狀態(tài)的強度和良好的耐蝕性,可獲得具有良好的防水性的手表外裝部件。另外,可分別形成各部件,分別進行所期望的加工,此后固定兩者,可獲得手表外裝部件,所以,不僅可使外觀的裝飾性良好,而且設計多樣性豐富。
      權利要求
      1.一種手表外裝部件,具有固定第1部件和第2部件的構成;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2部件緊密接觸于上述第1部件的緊密接觸部形成固相擴散接合部和釬焊接合部。
      2.一種手表外裝部件,具有固定第1部件和第2部件的構成;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部件形成與上述第2部件對應的孔部,在上述第2部件配合于上述孔部而緊密接觸于該孔部的部分形成固相擴散接合部和釬焊接合部。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手表外裝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部件具有小直徑部,而且上述孔部具有與該小直徑部對應的小直徑部,在上述第2部件的小直徑部緊密接觸于上述孔部的小直徑部的部分形成上述固相擴散接合部,在該緊密接觸的部分以外的部分形成上述釬焊接合部。
      4.一種手表外裝部件,具有固定第1部件和第2部件的構成;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部件形成凹部,而且在上述第2部件形成與該凹部對應的凸出部,上述凸出部配合于上述凹部,在緊密接觸于該凹部的緊密接觸部形成固相擴散接合部和釬焊接合部。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手表外裝部件,其特征在于設置緊密接觸于上述凹部和上述凸出部的第3部件,在該第3部件緊密接觸于上述凹部和凸出部的部分形成上述固相擴散接合部,在上述凸出部緊密接觸于上述凹部的部分形成上述釬焊接合部。
      6.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手表外裝部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凸出部的表面形成金屬膜,上述凸出部通過該金屬膜緊密接觸于上述凹部。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外裝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部件和第2部件的材質為不銹鋼或鈦。
      8.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手表外裝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部件和第2部件的材質為不銹鋼或鈦。
      9.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手表外裝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部件和第2部件的材質為不銹鋼或鈦。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外裝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部件為表殼本體,上述第2部件為龍頭管。
      11.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手表外裝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部件為表殼本體,上述第2部件為龍頭管。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外裝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部件為表殼本體,上述第2部件為表帶連接部。
      13.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手表外裝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部件為表殼本體,上述第2部件為表帶連接部。
      1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外裝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釬焊接合部由低熔點焊料形成。
      15.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手表外裝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釬焊接合部由低熔點焊料形成。
      16.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手表外裝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釬焊接合部由低熔點焊料形成。
      1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外裝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釬焊接合部由以鈀、鉑、鎳、及磷為主要成分的焊料或以鈀、銅、鎳、及磷為主成分的焊料形成。
      18.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手表外裝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釬焊接合部由以鈀、鉑、鎳、及磷為主要成分的焊料或以鈀、銅、鎳、及磷為主成分的焊料形成。
      1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外裝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釬焊接合部由以金、銀、銅、鍺、及鈀為主成分的焊料形成。
      20.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手表外裝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釬焊接合部由以金、銀、銅、鍺、及鈀為主成分的焊料形成。
      21.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外裝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釬焊接合部由以金、銀、銅、鈀、及鎳為主成分、包含鎵、銦、錫中的至少1種以上的元素的焊料形成。
      22.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手表外裝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釬焊接合部由以金、銀、銅、鈀、及鎳為主成分、包含鎵、銦、錫中的至少1種以上的元素的焊料形成。
      23.一種手表外裝部件的制造方法,是固定第1部件和第2部件地制造手表外裝部件的手表外裝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在上述第2部件附著焊料的工序,和在上述第2部件緊密接觸于上述第1部件的緊密接觸部中形成固相擴散接合部和釬焊接合部的工序。
      24.一種手表外裝部件的制造方法,是固定第1部件和第2部件地制造手表外裝部件的手表外裝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在上述第2部件附著焊料的工序,將上述第2部件的上述附著了焊料的部分以外的部分壓接于上述第1部件的壓接工序,及使上述第2部件的上述附著了焊料的部分面對上述第1部件的面對工序,在上述壓接工序和面對工序后具有加熱上述第1部件和第2部件的熱處理工序。
      25.一種手表外裝部件的制造方法,是固定第1部件和第2部件地制造手表外裝部件的手表外裝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在上述第2部件附著焊料的工序,在上述第2部件的上述附著了焊料的部分以外的部分和上述第1部件壓接第3部件的壓接工序,及使上述第2部件的上述附著了焊料的部分面對上述第1部件的面對工序,在上述壓接工序和面對工序后具有加熱上述第1部件、第2部件、及第3部件的熱處理工序。
      26.根據(jù)權利要求24所述的手表外裝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將上述第2部件壓入到上述第1部件地進行上述壓接工序。
      27.根據(jù)權利要求25所述的手表外裝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將上述第3部件壓入到上述第1部件和上述第2部件地進行上述壓接工序。
      28.根據(jù)權利要求23所述的手表外裝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分配器附著膏狀焊料地進行上述附著焊料的工序。
      29.根據(jù)權利要求24所述的手表外裝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分配器附著膏狀焊料地進行上述附著焊料的工序。
      30.根據(jù)權利要求25所述的手表外裝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分配器附著膏狀焊料地進行上述附著焊料的工序。
      31.根據(jù)權利要求23所述的手表外裝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將鈦用作上述第1部件和第2部件,由上述熱處理工序加熱時的溫度在約600℃以上約850℃以下。
      32.根據(jù)權利要求24所述的手表外裝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將鈦用作上述第1部件和第2部件,由上述熱處理工序加熱時的溫度在約600℃以上約850℃以下。
      33.根據(jù)權利要求25所述的手表外裝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將鈦用作上述第1部件和第2部件,由上述熱處理工序加熱時的溫度在約600℃以上約850℃以下。
      34.根據(jù)權利要求23所述的手表外裝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將不銹鋼用作上述第1部件和第2部件的材料,由上述處理工序加熱時的溫度在約600℃以上約900℃以下。
      35.根據(jù)權利要求24所述的手表外裝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將不銹鋼用作上述第1部件和第2部件的材料,由上述處理工序加熱時的溫度在約600℃以上約900℃以下。
      36.根據(jù)權利要求25所述的手表外裝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將不銹鋼用作上述第1部件和第2部件的材料,由上述處理工序加熱時的溫度在約600℃以上約900℃以下。
      37.根據(jù)權利要求24所述的手表外裝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將焊料附著于上述第2部件的工序之前,具有在附著該第2部件的焊料的部分以外的部分形成金屬膜的工序。
      全文摘要
      表殼(11)通過由鈦或不銹鋼制的表殼本體(1)和龍頭管(3)而構成;其中表殼本體(1)具有與龍頭管(3)對應的轉柄孔(2)。該龍頭管(3)具有小直徑部,與該小直徑部對應的小直徑部形成于轉柄孔(2)。龍頭管(3)配合到表殼本體(1)的轉柄孔(2),在該小直徑部相互緊密接觸的部分形成固相擴散接合部,在小直徑部相互緊密接觸的部分以外的部分形成釬焊接合部,形成兼有良好的耐蝕性和防水性、設計多樣性豐富的手表外裝部件。
      文檔編號G04B37/14GK1556940SQ0281836
      公開日2004年12月22日 申請日期2002年9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01年9月21日
      發(fā)明者藤井浩司, 佐藤惇司, 內田仁史, 橋本范夫, 藤田亮, 史, 司, 夫 申請人:西鐵城時計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