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表的表盤模塊和設置有表盤模塊的表的制作方法
用于表的表盤模塊和設置有表盤模塊的表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鐘表(時鐘)的表盤模塊,更特別地,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設置有多個指針的表盤模塊,指針在表盤上移動且相對于表盤上的時標(temps,時間刻度)移動并由鐘表機構驅動。在機械鐘表或具有模擬讀數的鐘表中,可主要分成兩類。最眾所周知的第一類是設置有表盤和表針形指針的傳統(tǒng)鐘表,該指針在鐘表機構的作用下圍繞軸線轉動。不太公知的第二類是裝配有具有銘文(inscription)的旋轉環(huán)或圓盤的鐘表。圓盤或環(huán)直接位于鐘表機構的驅動軸上,并且,它們代替指針。環(huán)上具有與環(huán)的時間功能相對應的數字,即,用于小時環(huán)的數字I至12,用于分鐘環(huán)以及秒環(huán)的I至60。固定在鐘表上的參照物或框架表示讀數標記或線,數字在最外面的固定環(huán)上。 第一類的具有指針和表盤的傳統(tǒng)鐘表具有這樣的優(yōu)點普遍認為能夠依賴于實際原型(arch6typique)的讀數映像。我們的感知過程是這樣的快速的掃視足以知道時間,而無需詳細地讀出指針所指向的數字。此類的一個缺點是其機械地意味著時間指示在結構上是分層的,每個指針在不同的平面中,以避免指針之間的交會。這意味著,指針在某些位置中覆蓋彼此,或會覆蓋其他信息(例如關于日期的信息)。同樣地,當鐘表配備有其他功能(所述功能例如為計時器、24小時指示、月相、運行備用指示或其他此類型的指示)時,這些功能不可避免地會暫時地完全或部分地被覆蓋,在這種情況中,這會阻礙或甚至阻止其讀取。在文獻EP 0921451中描述了具有指針和表盤的、在結構上分層的鐘表的一個實例。這種分層結構的另一缺點是由于此結構的原因,當讀取時間時會出現視差,使得根據讀取時間的視角的不同會讀出不同的時間。因此,僅當從垂直于表盤的視覺方向讀取時間時,所讀時間才是正確的。不太公知的第二類具有這樣的優(yōu)點至少當環(huán)或圓盤布置在相同的平面中時,其不會覆蓋彼此。然而,此類的本質缺點是當用戶希望讀取時間時,需要其專心地讀出數字,以知道是什么時間。對此增加了這樣的事實由于環(huán)中的幾何結構的原因,數字具有有限的尺寸。此類的較差的讀取人機工程學設計是其較低市場份額的重要原因。在文獻CH 676074中描述了具有圓盤的鐘表的一個實例。此鐘表的一個缺點是不能以已知的直覺的方式讀取時間,并且,需要預先的說明才能知道如何使用鐘表。另外,此鐘表具有上述與這樣的事實相關的缺點指針和表盤不在相同的平面中。在文獻EP 1003085中描述了具有圓盤和環(huán)的鐘表的一個實例。除了難以讀取的缺點以外,在文獻EP 1003085中描述的鐘表具有這樣的缺點已知由于指針在表盤上偏心旋轉的原因,在指針和表盤之間需要自由空間,因此具有相對較大的直徑。因此,指針和表盤不在連續(xù)表面上。污物和灰塵可能堆積在指針和表盤之間的上述自由空間中,并會干擾鐘表的適當操作。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對上述缺點或其他缺點中的至少一個提供解決方案。為此,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鐘表的表盤模塊。更特別地,涉及一種設置有多個指針的表盤模塊,所述指針能夠在同心布置的表盤上相對于時標圍繞軸線轉動,由此,指針的軸能夠由鐘表機構驅動,其特征在于,表盤模塊由殼體、至少兩個分開的指針組成,所述兩個指針分別是第一和第二指針,它們的軸線布置在彼此遠離一定徑向距離的地方,由此,每個指針具有其自己的獨立同心表盤,由此,至少第二指針連同其軸和表盤一起能夠相對于另一第二指針移動,以使得這兩個指針永遠不會彼此重疊,并使得移動表盤相對于殼體始終保持固定定向,由此,將指針的可見上部與表盤布置在一個連續(xù)的表面上。這種表盤模塊的一個優(yōu)點是指針永遠不會彼此重疊,從而,不論什么時候且不論什么情況,都不會阻止時間和其他信息的讀取。根據一個優(yōu)選特性,將第二指針布置為使其表盤位于第一指針的回轉圓內,使得可將表盤模塊制造得緊湊,這對于手表和鐘表來說是一定必須的,同時盡管如此,仍使得能夠具有長指針。一個實際的實施方式的特征在于這樣的事實將第一指針實現為能夠在環(huán)形表盤內轉動的圓盤上的指針符號,并且,第二指針的表盤被容納在此圓盤的軸承中以能夠轉動,從而第一指針的上述圓盤和容納在軸承中的第二指針的表盤由鐘表機構以相同的轉速然而在相反的方向上驅動,以使得在旋轉過程中,第二指針的表盤相對于殼體始終保持相同的固定位置。在此實施方式中,因為第二指針連同其表盤一起與第一指針同步移動,所以在兩個指針之間永遠不會出現干擾或重疊。另外,可通過齒輪傳動以相對簡單的方式實現此實施方式。在此實施方式中,可將第二指針的表盤實現為容納于第一指針的圓盤的軸承中的環(huán),并可將第二指針實現為容納在第二上述環(huán)形表盤的軸承中以能夠轉動的圓盤上的指針符號,或者反之亦然。這樣,可將表盤模塊的可見上部實現為完全是平的或按照連續(xù)彎曲的表面,由此,沿著一個連續(xù)表面或在彎曲表面的面上布置指針和表盤??蓪⒈肀P模塊實現為能夠接合在傳統(tǒng)鐘表的機構上或集成在所述機構中的模塊,具有一個或多個主中心驅動軸和/或相對于上述主軸偏心地安裝的一個或多個副驅動軸,由此,為此目的,例如可通過一個或多個齒輪傳動驅動表盤和指針。這具有能夠利用現有鐘表機構的優(yōu)點,盡管其不排除將齒輪驅動裝置集成于為此目的開發(fā)的鐘表機構中。本發(fā)明還涉及一種包含根據本發(fā)明的表盤模塊的鐘表。
為了更好地示出本發(fā)明的特性,在下文中參考附圖通過沒有任何限制性質的實例·描述根據本發(fā)明的表盤模塊的多個優(yōu)選實施方式,其中圖I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發(fā)明的表盤模塊的平面圖2示出了另一時間的圖I的表盤模塊;圖3示出了和圖I 一樣的視圖,但是,圖I的可見部分是部分透明的以示出下層結構;圖4示出了按照圖3的線IV-IV截取的橫截面;圖5示出了由圖3中的F5表示的傳動裝置的立體圖;圖6和圖7示出了如圖5所示的傳動裝置的實施方式的兩個變型。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I示出了旨在用于鐘表的根據本發(fā)明的實例表盤模塊1,在此示例中具有兩個指針,例如,代表分針的第一指針2和代表時針的第二指針3。
將這些指針2和3分別獨立地安裝在軸(分別是軸4和5)上,指針可圍繞所述軸轉動,所述軸分別是軸4和5,其布置在彼此遠離一定徑向距離的地方,并且其均能夠相對于其自己的表盤(分別是表盤6和7)獨立轉動,所述表盤同心地布置在所述指針2-3的軸4-5周圍,并且,所述表盤具有適當的時標或另一指示,例如用于小時的時標8和用于分鐘的時標9。在所不實例中,第一指針2的表盤6是固定表盤,其形成表盤模塊I或鐘表的殼體10的部分,并將其實現為與軸4同軸的外環(huán)。此外,將第一指針2實現為能夠在上述環(huán)形表盤6內圍繞軸線X-X’同軸地轉動的圓盤2B上的指針符號2A,所述軸線X-X’穿過上述軸4。將第二指針3的表盤7容納在位于第一指針2的圓盤2B中的圓形開口 11中的軸承中以使其能夠轉動,并且,該表盤7能夠圍繞軸線Y-Y’轉動,其同步地遵循圓盤2B圍繞軸線X-X’的旋轉運動。例如,軸線Y-Y’還位于第一指針2的指示軸線上,在該實例中,其沿指針符號2B的縱向方向延伸,盡管這并不是嚴格必須的。還將第二指針的表盤7實現為環(huán),同時,還將第二指針3實現為第二圓盤3B上的指針符號3A,所述第二圓盤被容納在位于第二上述環(huán)形表盤7中的軸承中以便能夠轉動。用鐘表機構驅動指針2和3以及表盤7,其中第二指針3的表盤7以與第一指針2的轉速相同的轉速(但沿相反的方向)圍繞其軸線Y-Y’被驅動,使得第二指針3的表盤7在旋轉過程中相對于殼體10始終保持相同的固定定向。由于此原因,與將表盤6固定至殼體的傳統(tǒng)鐘表一樣,時標9始終保持固定定向,并且,由此相對于此殼體10也保持固定定向。用鐘表機構驅動指針2和3,以與傳統(tǒng)鐘表一樣,用已知的方式表不小時和分鐘或其他關于時標的信息。在圖I中,將表盤模塊示出為處于12點,而在圖2中,將表盤示出為之后的與大約8點20分相對應的時間,其中,需要重要指出的是,時針3的軸5及其表盤7已與分針2同步地圍繞軸線X-X’轉動。然而,通過這樣做,時針3的表盤7始終保持相同的定向。因此,該操作以指針2和3的時間指示為基礎,該指針像傳統(tǒng)鐘表的指針一樣轉動。指針2和3涉及表盤6和7,其不由相對旋轉運動驅動。這使得能夠與傳統(tǒng)鐘表的情況一樣地“無意識地”進行讀取。這意味著,普通使用者進行的認知讀取使得其能夠從指針的角位置推導出時間,而不用必須讀出指針2和3所指向的時標8或9的那個數字或符號。另外,任何數字或其他指示保持固定定向,因此,其始終保持可讀,而不用必須顛倒或橫向地讀取。通過傳動裝置12驅動表盤模塊1,所述傳動裝置12又是由鐘表機構的主軸和/或副驅動軸驅動的,為了簡單起見,在圖中未示出該鐘表機構。圖3至圖5示出了這種傳動裝置的一個實例,所述傳動裝置可通過中心驅動軸接合在傳統(tǒng)鐘表的機構上,所述中心驅動軸經由上述軸4驅動第一指針2的圓盤2B。 傳動機構12包括中心固定齒輪13,該中心固定齒輪固定至殼體10并且其軸線與軸線X-X’重合。齒輪13與齒輪14嚙合,所述齒輪可圍繞軸線τ-ν上的軸15自由轉動,該軸固定至指針2的圓盤2B。此上一個齒輪14又與齒輪16嚙合,齒輪16同軸地安裝在第二指針3的環(huán)形表盤7上并驅動此表盤7。同軸齒輪17固定在上述齒輪14上,同軸齒輪17與齒輪18嚙合,齒輪18固定至第二指針3的圓盤3B,并且其軸與軸線Y-Y’重合。此齒輪18被容納在位于軸19上的軸承中,所述軸19固定至第一指針2的圓盤2B0操作是簡單的且如下所述。當鐘表機構在順時針方向上驅動第一指針2的圓盤2B時,因為齒輪13是固定的,所以,齒輪14將圍繞其軸15轉動,并且此齒輪14又會使第二指針3的環(huán)形表盤7相對于圓盤2B在逆時針方向上轉動。如果齒輪13和16中的齒的數量是相同的,那么第二指針3的表盤7將相對于殼體10始終保持相同的方向。通過齒輪17的旋轉驅動第二指針3,齒輪17與齒輪14同步地轉動,并且齒輪17驅動第二指針3的圓盤3B的齒輪18。如果適當地選擇齒輪17與18的齒的數量之間的比率,那么第二指針3將在其表盤7內像傳統(tǒng)鐘表的指針一樣轉動。在此情況中,這叫做間接傳動。從圖中顯而易見的是,指針的可見上部和表盤布置在一個連續(xù)表面上,并且,指針和表盤由此沒有相互重疊,使得可從所有視角清楚地讀出時間,沒有指針的任何重疊且沒有任何視差。當未將指針和表盤布置在相同平面中時不可避免地出現視差,并且,取決于讀取鐘表上的時間的視角,該視差產生讀數差異。因為指針和表盤在相同的連續(xù)表面上,所以始終可從任何視角讀出正確的時間??梢哉f,該連續(xù)表面是實際上閉合的表面。至少,在指針和表盤之間存在極小的間隙。因此,該鐘表實際上也是對灰塵密封的,并可通過在移動指針與表盤之間裝配接頭而簡單地將其制造成是對灰塵完全密封的。這樣,甚至可省略指針和表盤前面的保護玻璃,這使得能夠實現甚至更平的鐘表。并不排除將指針和表盤不布置在平面中,而是布置在凹入或凸出表面上并以連續(xù)的方式彎曲,可具有相同的優(yōu)點,其中,軸線χ-χ’、γ-γ’和τ-ν并非必須彼此平行。還顯而易見的是,例如,并不排除提供第三指針,例如秒針或另一指針,例如可將其集成在第一或第二指針2和3的圓盤2B或3B中,并且,例如這與上述實施方式中的第二指針2及其表盤7相似,被集成在第一指針2的圓盤2B中。顯而易見的是,在圖3至圖5的實例中,僅用一個驅動軸4驅動表盤模塊。這使得能夠將用于驅動的鐘表機構制造得更簡單且更緊湊。還顯而易見的是,僅用有限數量的齒輪傳動驅動表盤模塊本身。在所示實例中,齒輪傳動僅由兩級齒輪組成,與至少使用三級齒輪的已知表盤模塊相比,這使得能夠實現高度緊湊的表盤模塊。作為如上所述的間接驅動的一個變型,直接驅動也是可能的,其中,為了驅動指針和表盤,使用傳統(tǒng)鐘表的兩個或多個主中心驅動軸,并由此將傳動裝置12變成元件,每個元件由鐘表機構的獨立驅動軸驅動。在圖6中示出了這種直接驅動的一個實例,其中,使用鐘表機構的兩個主驅動軸。
齒輪R被直接安裝在第一中心主軸上而不是安裝在指針上,例如安裝在用于秒針的中心驅動軸上。齒輪O是固定的,并具有與上述間接驅動中的齒輪13相似的功能。軸線L、M和N圍繞X-X’轉動。將軸承L、M和N固定至第一指針2的圓盤2B,其軸線是X-X’。將圓盤2B直接安裝在鐘表機構的第二主驅動軸上,或由副軸驅動。齒輪0、P和Q相對于彼此相互依賴。這意味著,當O具有與Q —樣多的齒時,在L和N圍繞X-X’平移的過程中,Q相對于O的相對角位移將是零。經由圍繞軸線轉動的公共軸,Q與環(huán)形表盤7直接相互依賴。這意味著,如果O和Q具有相同數量的齒且經由P相對于彼此相互依賴,那么在N圍繞A平移的過程中環(huán)形表盤7相對于殼體10保持固定定向。將由R經由S和T啟動第一指針2圍繞軸N的旋轉。經由圍繞M轉動的軸將齒輪S和T相對于彼此相互依賴地固定,或將其集成為一個齒輪s-τ。齒輪U和T或S和T之間的比率必須是這樣的,使得R和U之間的相對角位移是零。如果齒輪R具有與齒輪U —樣多的齒,并且,如果齒輪S相對于T具有60/59的比率,那么,M和N圍繞X-X’的平移將在R和U之間產生零相對角位移。由于此原因,R的角位移將等于U的角位移。除了經由傳統(tǒng)鐘表機構的主中心軸的直接和間接驅動,經由傳統(tǒng)鐘表的偏心安裝的一個或多個副驅動軸的驅動也是可能的,由此傳統(tǒng)鐘表中的這些副軸例如用做偏心安裝的小秒針,如當鐘表配備有記時計功能時通常使用的,或用于其他功能,例如表示日期、月相、運行備用和此類型的其他指示。在圖7中示出了這種驅動的一個實例,其是經由副軸的直接驅動的一個變型。借助于齒輪W、R、V和U的組合,用位于固定鐘表與第一指針2的圓盤2B之間的傳動裝置形成此變型。將齒輪R與V相互依賴地固定,并且,V和R能夠圍繞其軸線X-X’ 一起自由轉動。V又與齒輪W接合,W固定在鐘表機構的副軸Y上。W代替在傳統(tǒng)鐘表上由相關軸驅動的功能。這樣,經由R和V將角位移從W傳遞至U。R和U的齒數之間的相互比率必須進行N圍繞A的旋轉。由于上述三個齒輪傳動,實際上所有傳統(tǒng)鐘表都可用做用于驅動根據本發(fā)明的表盤模塊I的基礎。在上文中,顯而易見的是,可使指針和表盤的角色顛倒,并且,例如,將時標9應用于圓盤2B,通過適當的傳動裝置保持該圓盤相對于殼體的定向,同時,用環(huán)7上的指針指示確保指針功能,環(huán)7由鐘表機構驅動以顯示例如小時。并不排除將多個同心環(huán)布置成一個圍繞另一個,或布置成圍繞圓盤,其中,例如,保持中間環(huán)相對于殼體的定向,并且,其他環(huán)或圓盤均具有獨立的指針功能,指針朝著中間環(huán)定向。 顯而易見的是,必須寬泛地解釋時標,并且,其還表示,例如,月相的指示、運行備用或和其他信息。本發(fā)明決不限于被描述為實例且在圖中示出的實施方式,而是,在不背離本發(fā) 明的范圍的前提下,可將根據本發(fā)明的表盤模塊和裝配有這種模塊的鐘表實現為所有類型的變型。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鐘表的表盤模塊,更具體地,一種設置有多個指針的表盤模塊(I),所述指針能夠圍繞一軸線相對于同心布置在一表盤上的時標或另一指不刻度(8-9)轉動,其中,所述指針的軸能夠由鐘表機構驅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盤模塊(I)包括殼體(10)、至少兩個獨立的指針,所述指針分別是第一指針(2)和第二指針(3),其軸(4,5)布置在彼此遠離一定徑向距離處,其中每個指針(2,3)設置有其自己的獨立同心表盤(6,7),并且其中至少第二指針(3 )連同其軸(5 )和表盤(7 ) —起能夠相對于所述第一指針(3 )移動,以使得兩個指針(2,3)永遠不會彼此重疊,并使得移動表盤(7)相對于所述殼體(10)始終保持固定定向,其中,所述指針(2,3)的可見上部與所述表盤(6,7)布置在一個連續(xù)的表面中。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表盤模塊,其特征在于,上述表面是平面或彎曲表面。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表盤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針(3)被布置為其表盤(7)在所述第一指針(2)的回轉圓內。
4.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表盤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針(3)連同其表盤(7) —起與所述第一指針(2)同步移動。
5.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表盤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針(2)被實現為能夠在環(huán)形表盤(6)內轉動的圓盤(2B)上的指針符號(2A),并且,所述第二指針(3)的表盤(7)能夠在此圓盤(2B)的開口(11)中轉動,其中,所述第一指針(2)的此圓盤(2B)和所述第二指針(3)的表盤(7),即容納在軸承中的表盤,由所述鐘表機構以相同的轉速但在相反的方向上驅動,使得在旋轉過程中,所述第二指針(3)的表盤(7)相對于所述殼體(10)始終保持相同的固定位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表盤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盤(7)被實現為容納于所述第一指針(2)的圓盤(2B)的軸承中的環(huán),并且所述第二指針(3)被實現為容納在上述第二環(huán)形表盤(7)的軸承中以便能夠轉動的圓盤(3B)上的指針符號(3A)。
7.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表盤模塊,其特征在于,上述鐘表機構是具有一個或多個主中心驅動軸和/或相對于上述主軸偏心地安裝的一個或多個副驅動軸的傳統(tǒng)鐘表機構。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表盤模塊,其特征在于,通過所述鐘表機構的一個或多個主軸驅動所述移動表盤(7)和所述指針(2,3),由此,每個軸驅動所有或部分指針和/或所有或部分表盤。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表盤模塊,其特征在于,通過所述鐘表機構的單個軸驅動所有移動指針(2,3 )和移動表盤(7 )。
10.根據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表盤模塊,其特征在于,通過上述機構的一個或多個主軸以組合的方式或與一個或多個副軸組合的方式驅動移動指針(2,3)和移動表盤(7)。
11.根據權利要求8至10中的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表盤模塊,其特征在于,通過一個或多個齒輪傳動驅動移動指針(2,3)和移動表盤(7)。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表盤模塊,其特征在于,通過一個或多個齒輪傳動驅動所述移動指針(2,3)和移動表盤(7),所述齒輪傳動設置有在最大為兩級的基礎上構造的齒輪。
13.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表盤模塊,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表盤(6)相對于所述表盤模塊(I)的殼體(10)固定或形成其一部分。
14. 一種鐘表,其特征在于,包含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表盤模塊(I)。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用于表的表盤模塊,具多個指針,所述指針的軸能夠由鐘表機構驅動,其特征在于,表盤模塊(1)包括殼體(10)、至少兩個分開的指針,其中每個指針(2,3)均具有其自己的獨立同心表盤(6,7),并且其中至少一個指針(3)連同其軸(5)和表盤(7)一起能夠相對于另一第一指針(3)移動,使得兩個指針(2,3)永遠不會彼此重疊,并使得移動表盤(6)始終相對于殼體(10)保持固定定向,其中,指針(2,3)的可見上部與表盤(6,7)的可見上部布置在一個連續(xù)的表面上。
文檔編號G04B19/20GK102939569SQ201080056285
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12月11日
發(fā)明者明蒂恩斯·貝努瓦 申請人:明蒂恩斯·貝努瓦